1. 06年到08年上映了哪些电影
2006年
伤城》《墨攻》《云水谣》《好奇害死猫》《疯狂的石头》《宝贝计划》《东京审判》
2007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
排名 电影 电影(English) 出品公司 全球票房
1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At World's End》 迪士尼 961.000.000
2 《哈利波特:凤凰会的密令》 《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 华纳 938.500.000
3 《蜘蛛侠3》 《Spider-Man 3》 索尼 890.900.000
4 《怪物史莱克3》 《Shrek the Third》 派拉蒙/梦工厂 797.700.000
5 《变形金刚》 《Transformers》 派拉蒙/梦工厂 706.500.000
6 《料理鼠王》 《Ratatouille》 迪士尼 617.900.000
7 《辛普森一家》 《The Simpsons Movie》 20世纪福克斯 525.600.000
8 《300死士》 《300》 华纳 456.100.000
9 《谍影重重3》 《The Bourne Ultimatum》 环球 441.200.000
10 《虎胆龙威4》 《Live Free or Die Hard》 20世纪福克斯 382.100.000
2007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国产)
排名 电影 上映日期 出品公司 发行公司 年度总票房
1 《投名状》 07.12.13 中影 中影/保利博纳 192.000.000
2 《集结号》 07.12.20 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 180.000.000
3 《色·戒》 07.11.01 上影/安乐 中影 137.000.000
4 《门徒》 07.02.14 中影/保利博纳 中影/保利博纳 65.000.000
5 《命运呼叫转移》 07.11.30 中影/中国移动 中影 37.500.000
6 《不能说的秘密》 0707.31 杰伦传播 保利博纳 37.000.000
7 《导火线》 07.08.03 保利/光线 保利博纳 35.000.000
8 《男儿本色》 07.07.19 环宇娱乐 保利博纳 33.500.000
9 《兄弟之生死同盟》 07.08.03 映艺/保利博纳 华夏 32.000.000
10 《铁三角》 07.10.03 博纳/银河映像 博纳/光线 29.000.000
2007年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
排名 电影 上映日期 出品公司 发行公司 年度总票房
1 《变形金刚》 07.07.11 派拉蒙梦工厂 中影/华夏 300.000.000
2 《蜘蛛侠3》 07.05.03 索尼 中影/华夏 150.000.000
3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07.08.11 华纳兄弟 中影/华夏 140.000.000
4 《加勒比海盗3》 07.06.12 迪士尼 中影/华夏 125.000.000
5 《007:大战皇家赌场》 07.01.29 索尼 中影/华夏 100.000.000
6 《博物馆奇妙夜》 07.02.14 20世纪福克斯 中影/华夏 63.000.000
7 《忍者神龟》 07.05.18 华纳兄弟 中影 35.300.000
8 《龙骑士》 07.04.06 20世纪福克斯 中影/华夏 35.000.000
9 《灵魂战车》 07.06.02 哥伦比亚 中影/华夏 29.000.000
10 《虎胆龙威4》 07.11.09 20世纪福克斯 中影/华夏 29.000.000
2007年度香港电影票房排行榜
排名 电影 上映日期 出品公司 上映院数 年度总票房
1 《蜘蛛侠3》 07年5月 索尼 88 55.020.000
2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07年7月 华纳兄弟 106 52.190.000
3 《色·戒》 07年9月 上影/安乐影业 61 48.410.000
4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 07年6月 迪士尼 85 41.840.000
5 《变形金刚》 07年7月 派拉蒙梦工厂 76 39.670.000
6 《博物馆奇妙夜》 07年3月 20世纪福克斯 37 37.540.000
7 《门徒》 07年3月 中影/博纳 33 26.420.000
8 《料理鼠王》 07年8月 迪士尼 38 25.240.000
9 《憨豆的黄金周》 07年4月 环球影业 32 21.100.000
10 《怪物史莱克3》 07年7月 派拉蒙梦工厂 57 21.050.000
2007年度北美电影票房排行榜
排名 电影 上映日期 出品公司 周票房记录 年度总票房
1 《蜘蛛侠3》 07年5月 索尼 148.000.00 336.530.000
2 《怪物史莱克3》 07年5月 派拉蒙梦工厂 122.000.000 322.720.000
3 《变形金刚》 07年7月 派拉蒙梦工厂 67.000.000 319.250.000
4 《加勒比海盗:世界的尽头》 07年5月 迪士尼 122.600.000 309.200.000
5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07年7月 华纳兄弟 77.410.000 292.000.000
6 《谍影重重3》 07年8月 环球 70.181.000 227.470.000
7 《300死士》 07年3月 华纳兄弟 70.025.000 210.610.000
8 《料理鼠王》 07年6月 迪士尼 47.227.000 206.450.000
9 《我是传奇》 07年12月 华纳 71.850.000 206.130.000
10 《辛普森一家》 07年7月 20世纪福克斯 39.699.023 183.140.000
2008年的
片名:末日危城
其它译名:In the Name of the King: A Dungeon Siege Tale
类 型:幻想/ 冒险 / 动作
导 演:乌维.波尔 Uwe Boll
编 剧:Glenn M. Benest/David Freeman/Doug Taylor
主要演员:克莱尔.福兰尼 Claire Forlani/马修.利拉德 Matthew Lillard/雷.利奥塔 Ray Liotta/克莉丝汀娜.罗根 Kristanna Loken/Eva Padberg/朗.普尔曼 Ron Perlman/伯特.雷诺兹 Burt Reynolds/约翰 里斯.戴维斯 John Rhys-Davies
上映日期:2008-1-11
国家地区:美国 / 加拿大 / 德国 影片介绍: 改编自著名的动作RPG游戏,讲述一位农夫为拯救被抢走的妻子以及为死去的儿子复仇,找上了控制着兽族军队的高卢恶魔。本片由德国著名游戏电影导演Uwe Boll执导,既然是由动作游戏改编的,其中的动作镜头当然不少,所以该片请来了香港著名导演、武术指导程小东担任动作指导。Uwe Boll是当今最热衷将游戏改编为电影的导演,目前已经将《鬼屋魔影》改编为电影,另外他的手上还有多款游戏等待拍摄,不过业界普遍对他的作品不看好。
片名:光晕
其它译名: 光环
类 型: 战争 / 科幻 / 悬念 / 惊悚 / 冒险 / 动作
导 演: 内尔.布卢姆坎普 Neill Blomkamp
主要演员: 丹泽尔.华盛顿 Denzel Washington
上映日期: 2008-7-4
国家地区: 美国 影片介绍: 改编自微软著名畅销FPS游戏《光环》系列作品。游戏《光晕》成功地创建了一个吸引人的、令人难忘的、新颖的科幻世界。其次,《光晕》的主角士官长被成功地塑造成了一位伟大的英雄。在对抗著名的 Covenant 外星生物和被称作 Flood 的寄生生物的战斗中,勇敢神秘的士官长赢得了胜利,他在纯粹血肉之躯的人类不能成功的地方成功了,这就让他成为了一位万众瞩目的英雄。 该片眼下的大部分工作已经陷入停滞调整状态。
片名:纳尼亚魔法王国:凯斯宾王子
其它译名: 纳尼亚传奇:贾思潘王子
类 型:奇幻 / 家庭 / 冒险
导 演:安德鲁.亚当森 Andrew Adamson
编 剧:安德鲁.亚当森 Andrew Adamson/C.S. Lewis/Christopher Markus/Stephen McFeely
主要演员: 安娜.帕普利维尔 Anna Popplewell/Skandar Keynes/乔吉.亨雷 Georgie Henley/William Moseley
上映日期: 2008-7-1
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影片介绍: 《纳尼亚传奇》创佳绩 迪士尼宣布拍第二部。 将于3月8日正式在中国内地上映,由迪士尼与沃尔顿传媒公司联手打造的的史诗巨制--《纳尼亚传奇》系列的第一部电影《纳尼亚传奇:狮子、女王、魔衣橱》在过去的两个月中横扫全球票房市场,目前全球票房已经高达六亿五千万美元,超越同期的《金刚》多达一亿美元。在刚刚公布的第78届奥斯卡奖的提名名单上,《纳尼亚传奇》获得最佳化妆、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三项提名。这些都令两家合作公司士气大振,趁机宣布:即将筹拍下一部《纳尼亚传奇》电影,电影内容将跳拍《纳尼亚传奇》系列的第四本书《凯斯宾王子》(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Prince Caspian)。 《纳尼亚传奇》目前已经上升到2005年北美票房排行榜第三的位置,仅次于《星战前传3》、《哈利波特4》。只要再多一千二百万美金就可以挤下《第六感》改写迪士尼影史的票房纪录,成为票房仅次于《加勒比海盗》的迪士尼真人演出电影。 根据外电报道,《凯斯宾王子》将于2006年年底开拍,预计2007年圣诞节档期上映。《凯斯宾王子》是《纳尼亚传奇》系列中另外一部四个人类小孩都出现的故事,因此四个小主角依旧会归队主演,而成功执导第一部的新西兰导演安德鲁.亚当森已经受邀继续他的纳尼亚之旅
片名:查理威尔森的战争
类 型:传记/ 战争/ 剧情
导 演:迈克.尼科尔斯 Mike Nichols
编 剧: 阿伦 索金 Aaron Sorkin
主要演员: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 Philip Seymour Hoffman/朱莉娅.罗伯茨 Julia Roberts/艾米.亚当斯 Amy Adams/内德.贝蒂 Ned Beatty
上映日期: 2008-1-1
国家地区: 美国
影片介绍: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世界格局扔持续着“东-西争霸”的局面,冷战的恐怖阴霾持续笼罩着整个地球。而眼下,亚洲的火药桶之一——阿富汗则成了庞大的冷战体系中凸现出来的升温热点。就在1979年年末,寒冷的冬天笼罩着阿富汗北部的山区。一支前苏联特种部队悄悄潜入,随着双方的直接交火。一场旷日持久的苏阿战争终于爆发了。 从实力上,弱小的原始部落国家阿富汗显然无法与强大的前苏联相抗衡。但出乎意料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战局却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强大的幕后推手自然来自前苏联的劲敌——美国。而代表美国势力的则是一个及其神秘的人物——美国国会评论员查理.威尔逊(汤姆.汉克斯饰)。此人在家乡德克萨斯州是个有名的花花公子。州议员的显赫身份为他的风流韵事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何况,在他身边还有个德州数一数二的女富豪乔安妮.赫琳(茱莉娅.罗伯茨饰)的强力支持。事实上,剥去查理放荡不羁的外表,在他的内心却隐含着出众的智慧和敏锐的职业感,尤其是当国家的利益摆在眼前时,他更是会毫不犹豫、奋勇向前。 当遥远的西亚战事发生时,敏锐的查理在第一时间便急切地关注了这场战争的动向。而富婆情妇乔安妮.赫琳更是激进地表示美国应该直接参加这场战争,并强烈建议查理应该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智慧为弱小的阿富汗游击队做些什么。在好友CIA特工盖斯.阿瑞克托斯(菲利普.西摩尔.霍夫曼饰)的帮助下,查理和乔安妮远涉西亚戈壁,脚步遍及以色列、埃及等国游说各处的军火商、政客。很快,阿富汗游击队就从资金和装备上得到了强大的支持,这显然无异于美军的直接参战。经过了长达9年有余的拉锯战,阿富汗游击队终于在西方世界的明争暗助下,抵制住了前苏联多达50万大军的强大攻势。最终将苏军的斗志托跨,战争也不了了之。此后,前苏联在世界各地的势力逐渐缩水,漫长的冷战时期也行将结束……
片名:王室双姝
其它译名: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
类 型:历史/ 爱情/ 剧情
导 演:Justin Chadwick
编 剧:Peter Morgan/Philippa Gregory
主要演员: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埃里克.巴纳 Eric Bana/Tiffany Freisberg/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上映日期:2008-2-29
国家地区:英国 影片介绍: 《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根据菲利帕.格里高利(Philippa Gregory)的同名历史小说改编,故事围绕蒂托王朝时著名的乔治八世与其第二任妻子展开。 波琳家族当时在宫廷内侍奉,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贪色的乔治八世(埃里克.巴纳)某天看上了已婚的姐姐玛丽,强行要求玛丽与之同房。妹妹安妮则与宫中一公子哥儿混上,后被姐姐发现,遭家族唾弃而流放。玛丽怀上乔治的小孩,待产期间妹妹回朝。报复心极重的安妮为了受宠于乔治不惜使劲各种卑下手段,把原本不喜欢乔治但怀小孩后对乔治渐生情愫的姐姐挤出了乔治的宫廷,还逼乔治与妻子卡瑟琳离婚及立她为后。只可惜,安妮怀男失败,头胎为女儿,即后来的伊丽莎白一世,第二胎流产,后来走投无路,在眼看要失宠之前,她要求与自己的哥哥结合以再获生产的机会。结果又是流产。而且天机泄露,乔治八世处斩了波琳兄妹。玛丽带着她生下的男孩与一个马夫长结合,过着无名但却幸福的生活。 这段历史曾经被拍摄成经典影片《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妻子》,新版编剧是Peter Morgan,导演是Justin Chadwick,影片计划今年秋季由BBC电影公司在伦敦开拍,索尼负责北美发行,焦点公司负责国际发行权。
片名:赤壁
类 型: 剧情 / 冒险 / 动作
导 演: 吴宇森 John Woo
编 剧: Qian Wang/Jing Zou
主要演员:林志玲Chiling Lin/周润发 Yun-Fat Chow/邹兆龙/张震 Chen Chang/张丰毅 Fengyi/Zhang/尤/赵薇 Vicki Zhao/胡军 Jun Hu/刘烨 Ye Liu/金城武 Takeshi Kaneshiro
上映日期:2008-6-21
国家地区: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大陆
影片介绍:
《赤壁》号称投资5000万美元,将于2007年3月正式开拍,2008年上映。 吴宇森介绍,三国里的故事很多,《赤壁》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片段,他选择的是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败曹操的故事。他表示会尊重历史和民间传说中所流传的人物形象。但也对一些人物的性格做出了重大调整,比如,突出了周瑜性格中正面的东西,使他变成了一个心胸宽广的人。 吴宇森确认了目前定下来的演员:周润发扮演周瑜、梁朝伟扮演诸葛亮、林志玲扮演小乔。他表示有相当多的日韩演员要求出演其中的角色,但他觉得《赤壁》的故事找日韩演员来演没什么意思,他不会为了考虑日韩的电影市场而用日韩演员。与他形成对比的是,《无极》却正是考虑到日韩市场,而动用日韩演员的。 该片投资之高是中国电影史上从未有过的,吴宇森介绍,这些资金主要花费在搭设场景和特技制作上。“虽然《赤壁》是发生在长江边上的故事,但长江周边也变得异常现代,因此只好选择在河北拍摄。”
片名:X战警4
其它译名:狼人的复仇
类 型:科幻/惊悚/奇幻/ 动作
编 剧:David Benioff
主要演员: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布赖恩.考克斯 Brian Cox/胡凯莉 Kelly Hu
上映日期:2008-1-1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介绍: 2006年暑期,本打算轰轰烈烈地凭借《X战警3》终结这一并不算特别成功的漫画改编电影系列的20世纪福克斯,万没想到这一场“最后之战”却打得个漂漂亮亮。首周末票房就轻松突破1亿美元大关。最终在全球取得4亿5500多万美元的高票房。也更加坚定了福克斯公司的制片人再度打这部系列漫画主意的信心。于是,这部继续由“金刚狼”休.杰克曼为主打的《狼人的复仇》便又赫赫地写在了福克斯2008年的电影计划表当中了。在这部新作中,自然是主要围绕“金刚狼”罗根追寻自己的身份为主。在X博士查理的帮助下,罗根对自己的身世有了些许眉目之后便想方设法追寻自己的过去,并继续与众多的变种人和邪恶的人势力发生着不断的纠葛及冲突…
片名:长江7号
其它译名:长江七号
类 型:科幻/剧情/喜剧
导 演:周星驰 Stephen Chow
主要演员:周星驰 Stephen Chow/张雨绮/田启文/林子聪
上映日期:2008-1-20
国家地区:中国香港/中国大陆
影片介绍: 关于影片的故事情节,星爷也是做足保密功夫,而记者通过对拍摄现场的观察,和各方面采访所得到的信息,对于《长江七号》的故事情节,也是略知一二了…… 首先,从《长江七号》的场景来看,虽然宁波美景颇多,不过当记者把周星驰在宁波拍摄的大部分地点转了遍,突然发现,这些个拍摄场地却是相当简陋和危险,温馨小家位于宁波一条大马路边的一栋独立的小楼房,这里就是《长江七号》中周星驰和他儿子的住所,显然这样一栋拆迁已半的破旧房子是很符合,以穷困潦倒形象现身的周星驰的身份;从用木制板封住的窗口可以看的出,他们的家是在三楼。 不过,既然周星驰早在开拍前都说过,要拍一部父子深情的电影,那么在这个破烂的家里,一定会上演一处感人的好戏。由于周星驰一向身形不够强壮,而在戏中却有段要他推砖的悲惨场景,后来从一群扮演民工的群众演员们那里得知,周星驰在这部电影中不仅有很消耗体力的表演,更有相当多经历痛楚的情节——例如:在电影中,他出演的角色因为讨要薪水而被人追打;还有一场是周星驰所扮演的父亲倍感心痛地打儿子;在戏中几乎是一贫如洗的周星驰是买不起价值上百的玩具,但心中相当愧疚的父亲也不忍就此放弃,于是他在垃圾堆里拣到一个破玩具,送给了他的儿子,没想到的是。这个拣到的玩具竟然是和外星人联系的通讯器,而后周星驰一家,利用外星人的优势,痛罚学校里欺负儿子的富家子弟,以及工地上拖欠工资并殴打周星驰的工地包工头林子聪,让一家走向了幸福生活。而这个救他们父子于水深火热的外星人很有可能是极具母性光辉的星女郎——张雨淇。
片 名:见鬼美国版
其它译名:见鬼
类 型:恐怖/ 惊悚
导 演:大卫.莫雷奥 David Moreau/克塞维尔.帕鲁德 Xavier Palud
主要演员: 杰西卡.艾尔芭 Jessica Alba/亚历山多.尼沃拉 Alessandro Nivola/帕克.波西 Parker Posey/François Chau
上映日期: 2008-2-1
国家地区: 美国
影片介绍: 本片翻拍自2002年港片《见鬼》。港版《见鬼》由陈可辛监制,彭氏兄弟执导,李心洁主演,三年前被汤姆.克鲁斯买走了翻拍权。《见鬼美国版》今年2月5号在洛杉矶开拍,阿汤哥和陈可辛一同担任监制。 本片讲述的是小提琴乐手悉尼.威尔斯小姐(杰西卡.阿尔巴扮演)自幼双目失明,能用眼睛看世界是她一生最大的愿望。终于有一天她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术,来历不明的眼角膜让她重获光明,但也因此带来了无尽的烦恼。重获光明的威尔斯发现自己看到的世界与别人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她能够看到凡人无法看到的鬼魂世界,更为恐怖的是,她发现她在镜子中看到的竟不是自己而是另一个女人。她开始觉得恐慌,向别人讲述她的见闻,然而没有人愿意相信她。恐惧与孤独让她痛恨自己眼中的世界,甚至后悔自己重获光明。在反复思量之后,威尔斯认为一切的根源都是那来历不明的眼角膜,于是,她踏上了追查眼角膜来源之路,等待她的,仍将是眼中不停出现的鬼魂和灵异事件 ……
片 名:鬼已来电
其它译名:鬼来电西洋版
类 型:恐怖
导 演:Eric Valette
主要演员:Torrey DeVitto/Phillip Jeanmari/Randy McDowell/ahj Mowry/Anna Nagata
上映日期:2008-1-14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介绍: 同名日本鬼片重拍。不经意地发现行动电话的屏幕上显示着一件 “未接来电“的留言,不可思议的,竟是一通由自己手机号码打来的是电话,而且时间显示是三天后的日期,呼取留言时,清楚听到自己的声音,那声音中充满着无助及恐惧,然而,三天后的这个时候,即是死神降临的瞬间……
片 名:第一滴血4
其它译名:无
类 型:动作
导 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
主要演员: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Sylvester Stallone/詹姆斯.博林 James Brolin/金.迪肯斯 Kim Dickens/Bruno Campos/马修.马斯登 Matthew Marsden
上映日期:2008-1-25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介绍: 去年刚拍完《洛基6》,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超经典《兰波》系列又将推出第4部! 越战后蓝波引退在曼谷当一名轮船修理工,有一回受聘护送一班基督教传教士进入缅甸。当部份传教士被残暴的缅甸军人俘获,他唯有率领一支雇佣兵队伍冒死拯救。 今回兰博亦自身难保,无法再单枪匹马闯龙潭,终于也需要别人支持。或许勇猛如他都要叹句“年纪大,机器坏”,这位迟暮英雄,已非昔日所向无敌的“一人军队”了。 而在此部中,《兰波》系列终于摆脱了装A级片的政治做作,变得有B级片的妖娆风采。此部中兰波越发“辣手”了:一刀削掉脑袋、重机枪将人打成肉酱、撕碎喉咙…… 这些即使B级片们都难得一现的“先锋”元素,都将出现在这最新的《兰波》里了!
片 名:我为钱狂
类 型:犯罪/ 喜剧
导 演:卡里.科瑞 Callie Khouri
主要演员: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奎因.莱提法 Queen Latifah/凯蒂.赫尔姆斯 Katie Holmes/罗杰.克罗斯 Roger R. Cross/特德.丹森 Ted Danson
上映日期:2008-1-18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介绍: 三个女子组成一个不太靠得住的联盟,决定干出惊天骇俗的大事,密谋抢走美国联邦储备局要销毁的钞票。
片 名:新娘靠边闪
类 型:喜剧
导 演:Anne Fletcher
主要演员:凯 瑟 琳.海 格 尔 Katherine Heigl/詹 姆斯.马 斯 登 James Marsden/马 林.阿 克 曼 Malin Akerman/爱 德 华.伯 恩 斯 Edward Burns
上映日期:2008-1-11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介绍: 连续担任27次伴 娘之后,简遇到了难题,因为她妹妹结 婚的对象竟然是她暗恋的人。
片 名:蝙蝠侠:黑暗骑士
类 型:动作/ 犯罪
导 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Christopher Nolan
主要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 Christian Bale/玛吉.吉伦哈尔 Maggie Gyllenhaal/希斯.莱吉尔 Heath Ledger/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加里.奥德曼 Gary Oldman
上映日期:2008-7-18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介绍: 前传续集《蝙蝠侠:黑武士》中全员到齐,大坏蛋一箩筐,拭目以待。这次蝙蝠侠(克里斯丁贝尔)将和高登局长(盖瑞欧德曼)连手合作,共同对抗在蝙蝠侠系列漫画中最邪恶乖戾的大反派「小丑」(希斯莱杰),难得平静的高谭市将再掀风暴,正邪大战一触即发。 克里斯丁贝尔众望所归将再次出饰蝙蝠侠一角,老管家和老科学家也同样分别由老牌演员米高肯恩和摩根佛利曼等原班人马担岗,令人意外的是反派高手盖瑞欧德曼这回改邪归正,扮演蝙蝠侠的伙伴警察局长高登。
片 名:奇幻精灵事件簿
类 型:奇幻 / 科幻
导 演:马克.沃特斯 Mark S. Waters
主要演员:弗雷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玛丽-路易斯.帕克 Mary-Louise Parker/尼克.诺尔蒂 Nick Nolte/琼.普罗莱特 Joan Plowright/戴维.斯特雷泽恩 David Strathairn
上映日期:2008-2-15
国家地区:美国 影片介绍: 这部大制作电影改编自畅销幻想小说。 派拉蒙影业公司这部结合真人和特效的电影,将把重心放在双胞胎兄弟杰瑞德( Jared )和西蒙( Simon )和他们的妹妹玛罗琳( Mallory )开启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魔幻世界。弗雷迪.海默( Freddie Highmore )(曾参演《寻找梦幻岛》( Finding Neverland ))已经确定饰演双胞胎兄弟,而莎拉.伯格( 《前进天堂》( In America ))将出演他的妹妹。 帕克将饰演孩子们的妈妈,因为最近与丈夫(安德鲁.麦卡锡( Andrew McCarthy ))的分开而感到身心疲倦。 诺特和肖特将为两个奇异的角色配音:Mulgrath,一个可以任意变形的魔王,试图将他的魔爪伸向孩子们;Thimbletack/Bogart,一个既可以分别保护这个家也可以捣乱恶作剧的小东西。 普洛莱特将饰演孩子们的阿姨,她被别人认为精神不正常因为她可以看到不寻常的东西而且被他们所庇护。 这部电影将在蒙特利尔制作,由马克.沃特斯( Mark Waters )执导。
2. 香港电影的历史发展
香港电影史的发展应该从电影传入香港开始。
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在法国巴黎公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被世界各国电影界公认为“电影时代的开始”。
1896年初,路易·卢米埃尔的助手来了香港放映这些影片,而电影就是这样传入香港。自他离开后,香港电影直至1898年才再有活动。当年,美国汤默斯·爱迪生公司派出一位电影摄影师到香港拍了一批纪录片:名为《香港街景》、《香港总督府》、《香港码头》、《香港商团》和《钖克炮兵团》。
这几部有新闻纪录的电影虽然不是香港电影公司的出品,可是它们是在香港拍摄的,内容又是香港景物,可以把它们称为“香港电影”。
从1896年到1903年,香港放映过一些很短的纪录片,每次放映十套以上。直至1903年10月5日,香港才有整部故事片公映。有关报导是这样的:“现在中环街市对面,即同记办馆面前,准十五晚开演‘成套戏本’(即整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法国导演下·齐卡当年的一部名片《基督的受难》。
1907年,香港有不少电影院纷纷开办,而且公映的次数和数量都较以往为多,因此被视为香港电影事业的第一个高峰年代。
1909年完成的《偷烧鸭》,是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在香港拍摄的一部默片谐剧。该片的导演梁少坡同为该片的主角,故事讲述一个小偷(由梁少坡饰演)想偷烧鸭,却被警察捉住了。剧情十分简单,但不乏诙谐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偷烧鸭》虽在香港摄制,却并非香港电影公司的作品。该片出品人布拉斯基后来结束了他在上海的电影事业,回美国路经香港时,和黎民伟合作制作了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并因而催生了香港电影事业,而黎民伟更被誉为“香港电影之父”。这部电影的出现,象征香港电影史启蒙期的终结,萌芽期正式开始。 据《中国电影发展史》记载,香港的第一部故事片《庄子试妻》在1913年出产,编导是黎民伟、摄影师是罗永祥,主要演员是黎民伟和严珊珊。
这部电影创下不少香港电影纪录:
(一) 它是香港出品的第一部故事片;
(二) 第一部在外国公映的香港片;
(三) 第一部有女电影演员参演的香港电影;
(四) 也同时是第一部有特技摄影的香港电影。
黎民伟及其兄长海山、北海于1923年创办了香港第一间全由香港人投资创办的电影制片公司“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他们并非为了名利,而是志在推动香港,以至全中国的电影工业。
民新的成立为香港电影业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在1923年出品了香港第一部新闻纪录片《中国竞技员赴日本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又在1924年在广州成立了香港第一个演员培训所民新演员养成所,发掘有演戏潜质的人。
此外,民新还摄制了香港出产的第一部故事长片《胭脂》。于1924年,珍贵的新闻纪录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大会》、《孙大元帅检阅军团警会操》以及1925年出产的《孙大总统东较场阅兵》等亦是民新的出品。
事实上,1924年至1925年,香港电影事业已渐渐成长,可是由于黎民伟具有同盟会的背景,港英政府禁止民新于香港开设摄影场,香港电影发展被迫中止了。 1925年5月30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无理残杀中国人民,中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以示抗议。同年6月,内地的罢工热潮扩展到香港。香港大罢工期间,每天都有商店倒闭,百业凋零,所有娱乐活动,包括电影放映一律停止。这个现象令刚萌芽的香港电影事业夭折。次年10月罢工结束,但香港电影事业仍然未能复苏起来,因为有实力的电影工作者都去了广州或上海发展。虽然期间有些影片公司招考演员,但这都是有名无实,直至 1929年末,仍没有一部香港电影生产过。
1930年初,黎北海等创办了香港影片公司,制作出创业作《左慈戏曹》,然后香港才陆陆续续再有电影制片公司的成立,香港电影事业才见起色,得以复苏。
1930年,香港的电影业随着黎北海(黎民伟兄长)创建香港影片公司而开始复苏。不过,真正令香港电影业站稳住脚的是1930年10月25日,由黎民伟的上海民新与其他几间电影公司合并而成的“联华影业公司”。“联华”可以说是为香港电影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力,是战前中国最大的电影厂之一。
为了培养人才,联华在1931年4月开办演员养成所,教授的课程包括编剧、导演、表演、摄影等,堪称一间电影全科学校。它培训了一批杰出的粤语片导演,如李铁、黄岱等,对香港电影贡献良多。
“联华”香港分厂一向都是拍默片,虽然当时有声电影兴起,创办人却不敢冒险。于是,第一部粤语有声片就由上海天一电影厂的汤晓丹执导拍成,就是《白金龙》。
有声电影问世后,香港的电影公司纷纷拍摄有声片。1934年“联华”香港分厂解体,黎北海另创了香港第一家有声电影制片厂“中华”,并导演了一部局部有声片《良心》(1933)及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1934)。
进入1935年,香港电影正式步进有声时代。
从1935年开始,香港的粤语片产量每年递增,从1935年的32部增至1937年的85部,增幅超过一倍。受到抗日热潮的影响,香港生产了多部爱国电影,其中包括大观影片公司出品的《生命线》。
1936年,社会教育片成了香港电影的主流。除了社教片之外,爱国片在同年增多了产量。当然,故事片在香港电影史上从来也并未受过忽略。1936年的代表作之一就是由南海十三郎编导的《儿女债》。
1937年到1938年,由于“七七事变”的发生,香港抗日气氛高昂,因此电影工作者也纷纷开拍抗日爱国片,顿时间,爱国片成了主流,在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就有25部为爱国片。
1939年秋,受到欧洲国家的战争所影响,1940年的港产片产量下降到不足90部。1941年12月日本入侵香港,使香港电影业陷入低潮。大观电影厂及其他电影设施被炸,大量的香港电影拷贝和底片也被烧毁或遗失,以致1945年前出品的近600部影片,只有百分之一残留至今。到1946年初,香港电影业处于完全停顿状态,在这期间,只有一部反英的故事片和几部由日本电影公司拍摄的纪录片问世。
战后初期,电影制片厂的数目较战前为少,大中华是其中一个较有规模的,因为它拥有李丽华、周璇等上海明星,以及名导演朱石麟和吴祖光。1946年至1949年,大中华生产了34部国语片和8部粤语片,可惜到了1949年,产量却愈来愈少,被迫关门。
总括来说,日本入侵对香港电影业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香港电影经历了四年的停产,才在1946年上映了战后首部港产片《情陷》。而到了1940年末,上海电影界很多左派人士为了逃避国民党的政治压力,或中国内地通货膨胀的影响,纷纷定居香港。故此,香港的国语电影业便愈来愈蓬勃,到了70代初更达至高峰。 香港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复兴,而在1949年以后渐趋蓬勃。不无原因,1949年后大批中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因政治及经济理由纷纷南下,在香港设电影厂,跟本地影人合作拍摄电影,使香港成为南中国唯一的也是最大的电影中心。再加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电影势力过渡到香港,以及香港原有被美、日、欧电影文化所带来的冲击,遂令香港电影迈向成熟的雏型。
20世纪50-60年代是国、粤语片起飞的时期,其中由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更是粤语片的盛产期。这段黄金时期粤语片有以下几个主流:
粤语片
1:粤剧戏曲片
据估计,在20世纪50年代每年就有200部粤剧戏曲片问世,差不多每三部粤语片之中就有一部是粤剧片,而在1958年更达到了高峰,这一年的160部电影中,粤剧占了一半。
舞台式的粤剧片基本上制作费不高,电影技巧也不特别考究,因为大部份都沿用粤剧舞台上的大老倌演出,只唱主要情节,其余的排场做手都不严格。因此,这类戏曲大多被揶揄为“五日鲜”、“七日鲜”。当然其中也不乏制作认真,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不朽经典,如《帝女花》(1959)、《紫钗记》(1959)、《李后主》(1968)等。而戏曲片的演员亦有不少为人熟悉的名字,包括:任剑辉、白雪仙、新马师曾、薛觉先和林家声等等。
至于粤剧戏曲片为何会在20世纪50年代大受欢迎呢?这是因为战后粤剧发展蓬勃,进棚看戏成为上流社会的消费享受。至于一般市民只好听电台话剧或听粤曲,有见及此,电影公司便把大量经典粤剧拍成电影,让戏迷可以以低廉的戏票欣赏传统的粤剧戏曲。
2:文艺片
这时期的文艺片背景多为民国或当代,讲求戏剧结构,又或改编自中外文学、流行小说,或袭取好莱坞通俗剧的故事模式。而提到这类环绕家庭伦理、男女之爱的文艺片,就不得不提粤语片电影公司中的佼佼者——联合电影有限公司(中联)。
中联创建于1952年,共生产了44部电影,出品了不少粤语片中的经典,如李铁的《危楼春晓》(1953)、《天长地久》(1955)、楚原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等等,都是家传户晓的作品。
中联的21位精英,有见于影艺界充斥着粗制滥造之歪风,遂以认真的拍摄态度、主题健康的电影信念为大前提,创办中联以抗衡媚俗投机而质素低劣的七日鲜货色。这批电影界精英包括导演李铁、吴回和十三位著名演员:吴楚帆、张锳、张活游、白燕、黄曼梨、紫罗莲等等。
中联电影每每针对香港社会种种问题,批判上流大亨的伪善丑恶,带有浓厚的教化意味,更大大提升了中国电影的美学层次。大概是因为过分执着于传统道德使命,中联渐渐跟时代脱节。到1967年,它也随着粤语片的息微而关闭,但其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是绝不容忽视的。
3:古装武侠片
20世纪50年代的古装武侠片大多以民间熟悉的侠义神怪故事为骨干,但武打场面并不讲求真实感,发展至后期(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日渐注重动作场面设计,大量加进了特技花款(如怪兽、怪人装扮和模型特技)、曹达华和于素秋就演了不少这类古装武侠片,如《如来神掌》系列。
4:喜闹剧
这类电影大多以诙谐搞笑的喜剧演员挂帅,桥段不外乎“大乡里出城”、“癞蛤蟆想食天鹅肉”之类的故事,如新马师曾、邓寄尘主演的“两傻系列”。
以上各类型的粤语片虽然在电影美学角度上来说,艺术感略嫌粗糙,但论到能否带给观众共鸣,则可谓绰绰有余,难怪这段时期,粤语片的产量可观,令粤剧片达至高峰期。
5:国语片
事实上,从1967至1969年,粤语片的产量仍高于国语片,只是到了1969至1970年,情况才开始扭转。
国语片由低沉转盛的转折点,是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发行公司”与邵氏父子改组,分别成为电影懋业公司和邵氏(兄弟)公司。邵氏和电懋资本雄厚,野心勃勃,改组后锐意在香港电影业大展拳脚。它们不但全力推动国语片,还建立完善的发行网来开拓海市场。
1957年邵逸夫掌舵邵氏,制作大量高质电影,首部成功的作品是李翰祥执导的《江山美人》、《不了情》,达到前所未有的以十万为单位的票房成绩。邵氏电影制作豪华瑰丽,粤语片中的烂衫戏可谓相形见绌,加上制作重质不重量,鲜有七日鲜的电影出现。
国语片的热潮不独使国内兴起的黄梅调电影带到香港并使之流行起来,更创作了新派武侠片,包括改编自金庸及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胡鹏导演的《射雕英雄传》(1959)。单在1963年,武侠片的产量已高达61部,而武侠片之中的代表作则是胡金铨的《龙门客栈》(1966)及张彻的《独臂刀》(1967)。狄龙和姜大卫、王羽这些武打明星的出现,亦可视为70年代李小龙冒起的前奏。
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国、粤语片的确并存,虽然两者存在竞争,但本质上是相容的。可是,随着国语片从1970年迅速发展,加上粤语片青黄不接,于1970-1971年间,国语片的产量多达116部,而粤语片只有22部;于71-72年间,国语片数量依然上升,反观粤语片却只剩一部,邓丽君主演的《歌迷小姐》。之后的数年,国语片一直领导着香港电影市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粤语片面对着国语片雄霸市场的威胁,但仍力求在戏种上有所突破,青春歌舞片顺势兴起,并造就了两位当时得令的年青人偶像-萧芳芳和陈宝珠,电影界追捧偶像的热潮可说是由她们而起。 七十年代
20世纪70年代是香港普及文化的重要转折点,而香港电影也随着电视的普及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至香港人心态的转变而受到种种冲击,以致7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趋向多元化及地道化。承接60年代中期的凌厉气势,邵氏在70年代初期依然在香港电影业占着领导的地位,拥有东南亚电影王国的美誉,出品了大量国语武打片,大导演包括楚原、张彻及刘家良等等。他们都以熟悉的刀剑拳脚功夫片作依归,电影世界里都是强烈的阳刚味,其中张彻的电影更造就了偶像级武打明星,如王羽、狄龙、傅声等。1979年的《英雄无泪》就是当年邵氏最卖座的功夫片之一。
踏入1971年,此类古装刀剑片的锋芒其实以较在60年代逊色,原因大抵是一代武打明星李小龙的出现。
李小龙配合着邹文怀的嘉禾电影公司的崛起,在70年代初叱吒一时。从首部作品《唐山大兄》(1971)到之后两年间拍摄的《精武门》及《猛龙过江》令李小龙进军国际影坛,创造出香港电影事业的神话。
1973年李小龙骤然暴瘁,令功夫片热潮未能延续。而随着本地文化的普及,香港观众对远离现实的功夫片渐渐失去兴趣,反而对反映当时社会状况,讽刺现实的电影加以青睐,这就解释了楚原的《七十二家房客》在1973年成为最卖座电影的原因。
《七十二家房客》里的演员,如郑少秋、沈殿霞都是当时的电视艺员,而由于电视已成为当时的重要媒体,因此他们对观众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但为以后的新电影类型作了开端,更令粤语片得到重新振兴。
自此,很多电影都走地道市井的风格,演员的演绎亦带有嘻笑怒骂的味道。从电视跳到电影的许氏兄弟也因此而冒起,成为70年代、以至80年代香港电影的中流砥柱。
由于从70年代中期开始,大家的主导阅读方式是电视模式,很多粤语片的题材或灵感都是来自电视内容,如《阿福正传》(1974)、《大乡里》(1974)、《新啼笑姻缘》(1975)。许冠文、许冠杰两兄弟也跳出了电视趣剧的框框,走上大银幕,以其独有的笑话公式拍摄了一系列非常卖座的喜剧 :《鬼马双星》(1974)、《半斤八两》(1976)、《卖身契》(1978)等等。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演员方面,成龙,洪金宝等也摆脱了以往武打明星的英雄模式,改而以反叛贪玩的形象来亲近观众。
除了以上提及的片种,提到70年代的香港电影,不可不提的是大导演李翰祥从台湾返回香港东山再起,大拍风月绰头及骗术奇观电影。好像他在1971年拍下的《骗术奇谭》,不但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新的一页,也象征着70年代香港电影意识的转变-金钱至上、绰头化的风格抬头,这个影响一直延续到80年代。不过,1979年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出现却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
1979年是香港电影的重要里程碑,那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开始。大批电视幕后工作者转投电影圈,他们包括许鞍华、章国明、谭家明、严浩、徐克、余允抗等等,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轻人特有的创意和社会触觉,拍出不少充满个人色彩的电影作品,为香港电影打开崭新的一页。
最先掀起新浪潮的是1979年的三部作品:《疯劫》(许鞍华执导)、《蝶变》(徐克执导)、《点指兵兵》(章国明执导)。其后这批或在外国学习电影,或在电视台少林寺出身的年轻导演继续拍摄了一部又一部风格化的电影,包括方育平的《父子情》(1981)、《半边人》(1982)、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1980)、谭家明的《烈火青春》(1982)等数十部作品,都很能表达这些导演对当时社会气象的感觉及情怀。
虽然这些新导演全被以“新浪潮导演”之名,但事实上,他们每一位的作品都极富个人色彩,并没有陷入香港电影类型化的传统模式。许鞍华的作品流露出深刻的人文性、高度的女性敏锐;徐克有一股神经质的张力;方育平作风朴实,真实感浓厚;严浩浪荡于青春暴烈及淡然含蓄之间;谭家明走中产美学;章国明擅拍警匪片等等,这些特质都体验到新浪潮电影的“作者论”美学。
“新浪潮”标志着香港电影与上一代中国本位粤语片的决裂。五、六十年代的粤语片往往背负着沉重的民族包袱,未能突破创新;而“新浪潮”电影则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强烈的本地感性;这跟导演们于香港成长、受西方教育很有关系。
此外,这时期的电影都慎用大明星,制作成本亦得到控制,跟后来的港产片标榜卡士明星,动辄千万制作的营运模式可谓截然不同。
八十年代
香港的电影界从来都是以商业挂帅,新浪潮电影叫好不叫座,自然难免被淘汰的厄运。20世纪80年代初,新艺城影业公司异军突起,吸纳大批当时崭露头角的导演:吴宇森、徐克、林岭东、高志森等,炮制一部一部商业挂帅的电影,其中以喜剧为主。这些电影的共通点是以电视台集体创作的模式来度桥创作,充满密集的笑料及动作,一切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依归,代表作品有许氏兄弟的《最佳拍档》系列及《龙虎风云》等。除新艺城之外,80年代叱吒一时的电影公司还有德宝电影公司。德宝成立于1984年,一方面拍喜剧(《双龙》系列、《富贵逼人》、一方面也拍动作片《皇家师姐》系列、或者都市优皮小品路线 (《三人世界》、《单身贵族》),务求达到片种多元化的要求。
至于嘉禾电影公司则继续以成龙作头牌,让他从《师弟出马》、《龙少爷》的功夫小子形像,渐渐成为《A计划》中稳打稳扎的真正打星,而到了《警察故事》及《奇迹》,更是成龙的颠峰之作。
同样是武师出身的德宝明星洪金宝却凭《鬼打鬼》(1980) 开创了灵幻片的潮流,之后的《僵尸先生》系列也是走相近的风格。而他的另一系列片《奇谋妙计五福星》以至《运财五福星》也取得很好的票房成绩。
据统计,80年代的十大卖座香港电影之中,新艺城占了四部,嘉禾占了五部,再加上多产量的德宝(1984至1989的五年间,拍制了47部电影)整个八十年代可称为三雄各据的时期。
跟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新浪潮相比,我们会发现到80年代的香港电影由于太过侧重剧情堆砌,明星包装,因此电影类型单向化,更遑论什么作者论了。有人认为这时期的电影造就明星、扼杀导演、编剧的创作,使香港电影走上穷途没落,加上1989年经济、影带市道不发达等种种因素下,令80年代末期的香港电影市道滑落。尽管如此,若不以电影质素或创意来衡量,单看票房成绩及投资者的态度,说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电影属飞黄腾达的时期实在不为过。 1990年,周星驰以《赌圣》大破纪录,开始他的票房神话,90年代至今基本是周星驰的天下。
综观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基本上仍可称之为百花齐放,我们不但有从80年代顺利跨向90年代的新一代导演:张婉婷(《秋天的童话》)、王家卫(《旺角卡门》)、关锦鹏(《胭脂扣》)、陈嘉上(《小男人周记》)等等,可是,依照香港电影的传统,卖座的片种总有跟风者,而当跟风者众、水准参差的时候,亦即该电影类型走向死亡之路。武侠动作片热潮如是,赌片热潮及后期的古惑仔系列也没有例外。
到了90年代中期,港产片票房连续下挫,西片逐步抬头。《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先在93年创下六千万元票房佳绩,1998年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更以一亿一千万元攀上顶峰,这部映了195天的好莱坞A级大制作还占了“本世纪百部卖座片”中的榜首位置,完全压倒了在80年代威风一时的新艺城作品《最佳拍挡》系列。
另一个令90年代香港电影褪色的原因是盗版问题。80年代录影带市场兴起已经令电影收入大打折扣,到了90年代后期,盗版VCD更为香港电影市道带来了重击。不少电影在午夜场或首映过后便出现盗版,海关和警方又互相推卸责任,后来香港政府才开始正视这个问题,海关逐渐加强扫荡,才使盗版VCD活动略为收敛。
香港电影界曾多次组团访京,与港澳办及电影局商讨创作自由、版权问题等,亦促请中央政府开放市场。1997年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首长董建华先生首次在《施政报告》中提到香港电影,并拨出一亿港元开发电影科技及接受资助申请,令香港电影人略为安慰,更把2000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搞得有声有色。
可喜的是,香港电影人扬威国际,张曼玉、萧芳芳、王家卫先后在柏林、戛纳等国际影展中获奖,香港电影渐受国际影坛重视。可惜的是,这也导致影圈人才外流,吴宇森、唐季礼、袁和平、林岭东等著名导演纷纷前往好莱坞发展,周润发、成龙及杨紫琼等巨星级演员亦被好莱坞罗致。20世纪90年代的卖座保证是“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及成龙),
有外流亦有外援加入,香港电影人在亚洲区寻找了不少新面孔,成绩最突出的是在台湾一脱成名的舒淇,在香港成功转型,由脱星变性格演技派,成绩斐然。还有90年代中期之后,香港掀起日本电视剧热潮,连带电影界亦多找了日本演员参与港产片,其中又以女星为主,包括《星月童话》、《东京攻略》和《阿虎》,当然亦少不得成龙电影里插科打诨的一众日本美女。
科幻特技也顺着世界性的大趋势融入香港电影之中,《风云之雄霸天下》与《中华英雄》是其中成功的例子,而动作片《特警新人类》及《紫雨风暴》、《蓝血人》更特别邀请外国特技效果专家设计爆炸场面,令观众叹为观止。
总括来说,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电影虽然较诸于80年代有所失色,但似乎在创作意念及电影制作方面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独立电影如《过海隧道》、《天上人间》等亦有公映的机会,加上数码电影的冒起,而剧本创作亦得到应有的重视。相信踏入新纪元,香港电影将会追求更高的质素,并带领整个亚洲区的电影业迈向国际影坛。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电影公司大洒金钱,演员一天九组戏的好景日子来说,2000年代的香港电影的确危机重重,阴霾满布。还有90年代的奇迹及几个国际知名的名字,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等等。
2003年是香港电影业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经济继续低迷之外,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爆发,使许多戏院空空如也,并令电影制作停顿四个月;该年只共拍摄54部电影。香港的两位著名歌手兼演员张国荣(46岁)和梅艳芳(40岁)的死,对电影业更是雪上加霜。
周星驰独有的“无厘头”喜剧深得民心,他的作品如《逃学威龙》、《唐伯虎点秋香》、《食神》等等都是90年代的喜剧经典。从《喜剧之王》开始,周星驰导演的作品全都是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周星驰明显减产,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走上幕后之路。
周润发拍了一连串英雄片、动作片,虽偶有票房失利,但基本上还算有观众缘。其进军好莱坞,除拍摄一贯的动作片(如《血仍未冷》) ,还尝试拍如《安娜与国王》。到大陆转型做配角(如《让子弹飞》《大闹天宫》,也只能拍《大上海》这种老本行电影,可惜在香港竟只有500万港元的票房。
至于成龙则大致维持一年一部大制作,票房上依然不俗,但相对于90年代的成绩,2000年后成龙主演电影已不算大卖。可惜在电影风格上难求突破。《十二生肖》在香港更只有800多万港元的票房。
导演方面,“双王”王晶和王家卫可谓双映成趣,一个擅拍商业味道极重的电影,更被揶揄为“屎尿屁”导演;一个专挑大明星合并,产量少、艺术味浓,往往得到国际影展的垂青,两人电影风格回异,但在21世纪的香港电影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另外,新浪潮创将之一杜琪峰颇受瞩目,作品叫好又叫座,愈来愈有个人风格。还有凭《香港制造》打出名堂的陈果亦成功地从独立电影导演变为香港主流电影导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