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3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哪些影片
2023年上海电影节主竞赛入围影片有:
【主竞赛单元】
《不虚此行》导演:刘伽茵(中国)
《第八个嫌疑人》导演:李子俊(中国)
《寻她》导演:陈仕忠(中国)
《约瑟夫的儿子》导演:豪巴姆·帕班·库马尔(印度)
《火种》导演:康纳·奥哈拉(英国)
《你好,妈妈》导演:山田洋次(日本)
《遗迹的声音》导演:玛尔塔·拉拉纳(西班牙)
《妮娜》导演:奥克萨娜·贝奇科娃(俄罗斯/格鲁吉亚)
《被惹怒的电影人》导演:梅赫迪·法德·加德瑞(伊朗)
《琴声诉忆》导演:多米尼克·德鲁德尔(比利时)
《人生初日》导演:保罗·杰诺维塞(意大利)
《658公里、阳子的旅途》导演:熊切和嘉(日本)
【亚洲新人单元】
《伊人自强》导演:拉苏尔·卡哈尼(伊朗)
《死因不明》导演:阿里·扎尼加(伊朗)
《漫漫长日》导演:王子川(中国)
《乘船而去》导演:陈小雨(中国)
《白日之下》导演:简君晋(中国香港)
《喜欢高兴爱》导演:刘兵(中国)
《梅的白天和黑夜》导演:罗冬(中国)
《和毛绒公仔说话的人很温柔》导演:金子由里奈(日本)
《奔逝》导演:艾苏丹·塞特(哈萨克斯坦)
《星期日》导演:肖基尔·霍利科夫(乌兹别克斯坦)
《信号》导演:李·丰沙文(老挝)
《年少日记》导演:卓亦谦(中国香港)
【动画片单元】
《海豚男孩》导演:穆罕默德·科赫让迪丝(伊朗/土耳其)
《土狼的四个灵魂》导演:亚伦·高德(匈牙利)
《尖头的权太》导演:西泽昭男(日本)
《钟馗》导演:王羽熙、黄山川(中国)
《纽约侠客行》导演:杰雷米·德居森(比利时/法国/西班牙)
【纪录片单元】
《焦虑贝鲁特》导演:扎卡利亚·加布尔(约旦/黎巴嫩/卡塔尔/西班牙)
《少女与马》导演:杨荔钠(中国)
《摩西的间谍》导演:伊茨克·勒纳(以色列)
《走线》导演:努里亚·克拉维罗、艾托·帕拉西奥斯(西班牙/墨西哥)
《马哈茂的中年激情》导演:达沃德·阿卜杜勒马利基(伊朗)
【短片单元】
【真人短片】
《倒春寒》导演:张津铭(中国)
《劫日礼物》导演:姜晓通(中国)
《中场休息》导演:张曜元(日本)
《我来自海洋》导演:菲鲁兹·塞哈尔(黎巴嫩)
《打破温室》导演:特奥娜·加尔戈修(罗马尼亚)
《兽皮》导演:利亚·约翰斯顿(加拿大)
《她问》导演:文淇、郑子忆(中国)
《知了》导演:钟鸿鍦(中国)
《梦想美丽海洋的那条鱼,被困在鱼缸里的那条鱼》导演:安东尼·卡泽特(法国)
《故园》导演:安德烈·克列切托夫(俄罗斯)
《乖囡》导演:曾华倩(英国/中国)
《燕子》导演:玛丽卡·穆哈梅詹(哈萨克斯坦)
《二十》导演:林齐颖(中国/美国)
《无线》导演:何塞·普达德斯·马丁内斯、胡利叶塔·加斯洛、大卫·马奎达·帕沃(西班牙)
【动画短片】
《追寻那只鸟》导演:乌娜·洛伦森(冰岛/加拿大)
《最后的语言》导演:迪克·格罗布勒(南非)
《乘客》导演:胡安·巴勃罗·萨拉梅利亚(阿根廷)
《偷来的旋律》导演:格奥尔基·博古斯拉夫斯基(俄罗斯)
《蜜蜂与苍蝇》导演:苏夏(中国)
2023年上海电影节影片征集工作:
2021年12月15日起至2022年3月31日、2022年12月20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纪录片单元、金爵奖动画片单元、金爵奖短片单元以及国际影片展映单元面向全球开通线上征片。
在两个报名周期内收到的来自1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800部作品中,名导新作汇聚,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比例进一步升高。
2022年12月30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短视频单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正式面向全球征集。短视频单元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网站面向社会征集4分钟内(含4分钟)的成片短视频影像作品,剧情、动画、纪录、实验等类型短视频作品均可报名。
20部入选作品的创作者,将受邀参加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现场推介、导师论坛、探索课堂、后期培训等系列活动,并将走上电影节闭幕红毯,出席金爵奖颁奖典礼。
2023年2月1日,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正式启动报名工作。2023年3月15日起至4月30日,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接受电影市场活动申报。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Ⅱ 第一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是
第一位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是王家卫。
王家卫1997年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
唯一的金棕榈奖:1993年,陈凯歌执导,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等人主演的《霸王别姬》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
第一位最佳导演:1997年,王家卫凭借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入围了主竞赛单元,并最终夺得了最佳导演奖。
第一位影帝:获得过戛纳影帝的华人演员只有两位:葛优和梁朝伟。
唯一一位影后:获得过的戛纳影后的华人演员只有一位:张曼玉。
唯一一位电影节评委主席:2006年,获得过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中国导演王家卫,成为了戛纳电影史上唯一一位华人评委主席。
Ⅲ 拿过金熊奖的中国人
拿过金熊奖的中国人是张艺谋导演。
金熊奖(GoldenBearAward)是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创立于1952年,每年颁发一次。金熊奖与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金熊奖是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一般仅颁发给一部电影作品。
张艺谋,1950年4月2日出生于陕西西安,中国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北京电影学院特聘教授。1978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1984年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首次担任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1986年主演第一部电影《老井》夺三座影帝。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从此开始实现他电影创作的三部曲,由摄影师走向演员,最后走向导演生涯。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电影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2002年后转型执导的商业片《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两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四次夺得年度华语片票房冠军。
曾任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和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总导演,获得2008影响世界华奖和央视主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提名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2013年执导电影《归来》。2015年筹拍好莱坞电影《长城》。2016年担任中国杭州G20峰会文艺演出总导演。2017年执导动作电影《影》,获得第55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2019年10月1日,担任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2022年,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
1987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获得金熊奖。
Ⅳ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中国获奖情况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自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展示窗口。以下是部分中国电影作品在该电影节上的获奖情况:
1983年,中国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荣获第七届最佳影片美洲大奖。1985年,凌子风导演的《边城》获得第九届评委会荣誉奖。1986年,陈凯歌的《大阅兵》荣获第十届评委会特别奖。
1990年,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和动画片《山水情》分别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短片奖。1995年,谢飞和腾格尔凭借《黑骏马》分别赢得最佳导演和最佳音乐艺术成就奖,而张艺谋则荣获百年电影贡献奖。1997年,谢晋执导的《鸦片战争》获得了第二十一届“美洲特别大奖”。
1998年,王学圻凭借《太阳鸟》获得评委会特别奖。1999年,《那山那人那狗》赢得观众投票奖,由霍建起执导。2000年,巩俐凭借《漂亮妈妈》获得最佳女演员奖和艺术成就奖。
2001年,成龙荣获第二十五届蒙特利尔美洲特别奖。2004年,安铁军和范伟凭借《看车人的七月》分别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男演员奖。2005年,滕文骥的《日出日落》和张曼玉均荣获艺术贡献奖项。2006年,杨亚洲和倪萍分别在《雪花那个飘》中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女演员奖。
2007年,简艺的处女作《冬笋》(英文名:Bamboo Shoots)赢得最佳处女作铜天极奖,展示了中国新导演的才华。2008年,王全安的《纺织姑娘》荣获评审团特别大奖,而他的《永恒之火》作为北京奥运官方电影,获得了特别奖,闭幕式上展映。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下旬,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所举办竞赛性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的宗旨为“鼓励文化的多样性和各国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电影制作的提升来培育优质电影、拔擢电影工作者与新创作品、发掘和鼓励新进人才、并促进世界各地电影专业人士的交流。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为国际A类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