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部好像是美国二战题材的电影,一个女主角在法国是地下工作人员,为了营救被俘的爱国者在纳粹里面当招待
确定是《黑皮书》
故事以二战末期荷兰为舞台因叛徒出卖而导致全家遇害犹太裔德国少女发毒誓要为不幸惨死亲人报仇雪恨这样一个复仇题材惊悚片由一部《本能》让莎姨活到现“不良导演”保罗·范霍文掌勺争议度和话题性当然100%影片参赛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虽颗粒无收但并不意味着竞争力低下评委影展结束后表示《黑皮书》最佳导演、女主角两项大奖上均有很强竞争力无奈生不逢时面对德高望重雷乃和米伦只能望尘兴叹
其实自不过不失商业片《透明人》以来蛰伏六载范霍文携老搭档杰拉德·索特曼(《纳粹军旗下》)重出江湖本身便一条震动影坛猛料想必大洋彼岸系统化运营机制严重束缚这位“以表现人性恶著称”个性派电影人因此好莱坞严重水土不服后返回故乡以母语摄制《黑皮书》多少有些“归复原点”意味
❷ 《暴力街区》这部电影怎么样
法国动作片系列《暴力街区》两集分别上映,也捧红了跑酷运动的鼻祖大卫·贝尔和塞瑞尔·拉菲利。今年,亦步亦趋的好莱坞翻拍版选择了底特律作为新的故事大本营。这座美国工业名城极富末世气息,弥漫着颓废绝望的《铁甲威龙》曾在这里上演,与《暴力街区》里的悲观未来不无相仿。
时隔10年,大卫·贝尔重拾当年的角色——一名身手卓绝的侠盗式人物雷托,而他的警察搭档达米安则换成了保罗·沃克。令影迷心碎的是,去年11月只拍了一半《速度与激情7》的保罗·沃克意外离世,此前杀青的《暴力街区》由此成为他生前最后一部完整作品。影片中,保罗·沃克的首次登场就是一个背影,接着是半张脸的特写,然后才切到全身,不知是否是其过世后重新剪成这般,总之令人唏嘘不已,而在影片结尾也打出了怀念保罗的字样。这次的翻拍版加重了对警察达米安的刻画,让他早早亮相,安排他与家人的情感戏,并安插了一条复仇的支线:他废寝忘食、不顾生死地追踪城里的大小毒贩,将他们一个个绳之以法,然后在照片上画上叉叉,不像公事公办的警察,倒形同职业杀手。看过影片之后我们有理由怀疑,编剧之所以给保罗的角色增添人性因素,是为了弥补他在体能方面的不足。原版《暴力街区》的两位主角都是练家子,无论跑酷还是格斗均互不相让。保罗可没有这方面的功底,毒品工厂初试身手那一场,和原版中塞瑞尔的流畅舒展一比,高下之判令人不忍卒睹。原版那个经典的双人后空翻镜头,观众可以看清双方的脸,新版则调整了镜头角度,可想而知是为保罗的替身作掩护。
当然,跟着贝尔混,不跑酷万万跟不上节奏,可怜的保罗舍命陪君子,被弄得狼狈不堪,倒比原版多出一份喜感。影片另一大遗憾是,原版中几位反派也是跑酷高手,强强对抗跌宕起伏,新版则完全沦为大卫的个人秀,跑酷一环犹如成年人暴虐小学生,对抗性太弱;此外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贝尔,其身手也无法跟10年前自己的颠覆时期相提并论。
然而,要将非打星包装成银幕高手,也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具体可参见《谍影重重》和《飓风营救》系列。本片中保罗的格斗戏也综合了多重技巧,比如以巧妙的走位设计弥补身形不灵活,招数基本是直拳、膝顶、正蹬等低难度动作,再用镜头的组接、龙套的配合突出其力量感,顿时提升其“高手”之感。但整体而言,动作指导功力不够,镜头又打得不够近、切得不够碎,远没有上述两片那种凌厉狠酷的劲儿。近身中有几招甚至是保罗轻轻一碰,混混自己就倒了,非常滑稽出戏。
要说半路出家演动作片,比较适合杰森·斯坦森那样的前职业运动员,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出众,动作指导调教起来也事半功倍。何况拍摄时保罗年近四十,为了一部成本不高的片伤筋动骨,也不划算。在片头差强人意的首秀拳脚后,他还有一场挂在飞驰汽车后的玩命戏,最终依靠007般的神奇手表扭转劣势。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原版里并没有的原创追车戏,为他挽回了不少彪悍指数。至于与大卫的单挑,看得出保罗尽力拼命了,大卫也尽力让招了,但依然改不了别扭,电影特技能造就很多奇迹,可要缩短职业与业余之间的差距,仍力不从心。
❸ 法国有哪些值得看的犯罪题材电影
1.《这个杀手不太冷》
一部颠覆三观的典型法国喜剧电影,讲述贩毒老太太Paulette把毒品包装成美味的蛋糕,从而征服消费者,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这位毒舌老太鲜活而真实的样子尤为打动人心,推荐!
❹ 有没有类似法国电影殉难者那样残酷 变态暴力真实的电影!
血色月亮
身在其中
边域之城
这三部也都是法国的
都非常血腥暴力
最近还看了部叫《伊甸湖》的
虽然不是非常哪个血腥
但是看完却非常震撼人心
❺ 有哪些黑色主题的法国电影是我需要看的
一些黑色主题的法国电影:《铁玫瑰》,让·罗林著,1973年:一对外出散步的年轻夫妇决定在一片很大的墓地里散步。当夜幕降临,他们意识到他们找不到出路,很快他们的恐惧开始压倒他们。
沃勒里安·博罗奇克的《野兽》,1975年:一位已故商人的女儿和她的姑姑前往即将成为她丈夫的摇摇欲坠的庄园,却不知道有关家族名声的奇怪谣言。
《殉道者》帕斯卡·劳吉尔(Pascal Laugier), 2008年出版:一个年轻女子为了报复儿时绑架和折磨她的人,和她的一个朋友(同样是儿童虐待的受害者)踏上了一段可怕的旅程,进入了一个人间地狱。
《犹太日报》,2010年:一名医生为了复仇,绑架、折磨并杀害了强奸并谋杀他年幼女儿的男子。
《复仇》(2017):每年带你的情妇出去玩一次吧,尤其是去打猎的时候——这对三个富有的已婚男人来说是一门暴力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