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2046是讲的什么啊
《2046》影片主要讲述了周慕云为了与过去作更好的告别,将生活的点点滴滴化为文字,写下小说《2046》的过程。
1966年,离开香港的周慕云藏起了一个秘密,直到在新加坡遇到了苏丽珍。谜一般的苏丽珍让他想起了另一个身影,那个也叫苏丽珍的女人在他心里一直是 一个没有人知道的过去。周慕云的眼光跟随着苏丽珍穿梭在赌场里,她拯救周慕云的沉溺,却不愿跟着他离开。
独自回到香港的周慕云,在平安夜巧遇旧识LuLu,然而LuLu却对以前的往事毫无记忆。LuLu想不起和周慕云的那段过去,周慕云却在LuLu居住的酒店里发现了一组似曾相识的数字:2046。2046号房曾经充满了周慕云和苏丽珍的回忆,如今只剩下LuLu与男友CC爱恨交织的痕迹。
周慕云于是搬进了2047号房间,知道了酒店老板的两个女儿王洁雯与王静雯各有心事,洁雯情窦初开,静雯与日籍男友的感情不被允许。此时新房客白玲住了进来,白玲一身风尘,撩拨起周慕云不费吹灰之力,然而当她动了真情,才发现周慕云早已封锁了内心。
于是周慕云开始动笔撰写一部名为《2046》的小说,小说中只要搭上了前往2046的列车,人们就可以找回失去的记忆。没有人想离开2046,除了一个名叫Tak的男子。热恋中的静雯不会知道,故事里她化生的冰冷机器人,曾经带给Tak最渴求的温暖,她的存在是Tak记忆里最大的秘密。一直到公元2046年,那班神秘列车依旧定期开往2046 。
(1)2046美国哪个星球电影扩展阅读
《2046》是由香港导演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巩俐、王菲、木村拓哉、章子怡、刘嘉玲、张震、董洁主演,张曼玉特别出演的剧情片。
《2046》里的每个人物个性都极其鲜明,但内心又是极度的复杂。加之剧中的台词都很内敛,镜头所表达的就直接深入到人物内心。影片在刻画人物上大量运用面部特写、局部特写,即使在正反打镜头里前景中那个人的肩也是刻意虚掉,转而直接突出肩膀后的那张脸。
如周慕云和苏丽珍分手前的那场戏,一个虚化了的梁朝伟的过肩镜头下是一张强调了眼眶湿润的的巩俐的脸。而对于人物的活动又用了长镜头跟拍表现人物动作的完整性。
《2046》就在这种不紧不慢的局促里传递着暧昧的感觉,而王家卫熟练老道地运用画面中的光影、构图、场景调度等出色地表现着这份含蓄的情感。
在画面的构图上,镜头中表现的人物与环境大都采用了封闭式的构图,在周慕云所住的旅店,前景是旅店的招牌,而招牌后站在天台上的人却被压制到了画面的三分之一处,造成的是压抑克制的氛围。即使是周慕云走在纵深的街道里,导演也回避运用全景景深镜头,转而用大光圈虚化人物身后的街景,加深画面的局促感,从而重点突出失去爱情的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落寞。哪怕是在相对空旷的场景,前景也都会刻意虚掉。
王家卫通过其电影丰富的画面语言传递出的是阴郁压抑的基调。影像采用低调,运用的画面色彩也是暗色调,虽然是灯红酒绿的歌舞升平,色彩艳丽却明显可见导演克制的痕迹,因此,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压抑感。
《2046》在光线与影调的运用上是非常出色的。灯红酒绿下的鲜明色彩与暗淡的街角墙上斑驳深色的对比,塑造人物时用的深邃色调都刻化了主人公在当时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迷失自我下的内心孤寂。光线与影调的出色处理都为《2046》的画面增添了唯美的色彩。
⑵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音乐分析 !
《肖申克的救赎》,音乐中带来的希望和信仰
曾几何时,美剧《越狱》在中国红极一时,当时在网上也听说过《肖申克的救赎》是电影版的《越狱》,或许当时是《越狱》太火,又或者因为我当时还没看过该片,但现在想想,觉得只怕说《越狱》是电视剧版的《肖申克的救赎》更合适。
在1994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虽然《肖申克的救赎》最终败给了《阿甘正传》,但《肖申克的救赎》却已在很多人心中成为了经典,影片的故事结构已不必再多说,演员精湛的表演也已经被许多人所称赞,影片主题更是被无数影评人和观众讲的烂熟,但是这里,必须要提到的是影片的音乐。
虽然我喜欢音乐,但是我对音乐并不精通,我听不出一首曲子是用什么乐器所弹奏,更不用说一首歌曲跨了几个音阶什么的,但是音乐一旦放到了电影中,它就已经成为电影的一部分,很多时候电影音乐的好坏会影响到一部影片的成功与否,因为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陪衬,很多时候演员演出来的故事未必好,甚至镜头的表述的剧情未必精彩,而用音乐来说出下面的故事却往往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我们可以把之称之为“音乐叙事”。
在电影中用音乐叙事已经是再常见不过的了,一些学者也已经看出了音乐和电影中的必然联系,如今,随着电影业的发展,影视原声也越来越让影迷们喜爱,我们发现,一部好的影片中,必然会有好的音乐。
所以,从第三届奥斯卡开始,设置了最佳音响效果的奖项,而到了第七届奥斯卡开始,最佳音乐的奖项也被独立了出来,由此可见,音乐已经成为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面说了那么多,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虽然在第六十七届奥斯卡上没有获得任何荣誉,但想想,《阿甘正传》、《埃德伍德》、《狮子王》、《通俗小说》那么多优秀作品与之争锋,但最终依然能成为经典,除了影片主题、演员的表演,还要归功于音乐的功劳,影片中声乐与镜头的完美结合,早就了影片不朽的传奇。
影片从最一开始,就利用音乐和蒙太奇的效果来营造紧张的气氛,那首看似轻松欢快的音乐,却反衬出人物紧张的心理状态,随后而起的音乐则进一步起到了渲染氛围的作用。当然,这是音乐叙事中极为常见的用法,而当Andy入狱时那首听似悲壮的音乐,配合着监狱的镜头,显得那么沉重。在影片后面我们可以发现,监狱中的许多人已经被体制化,除了监狱他们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他们已经不再适应外面的生活,在监狱中,他们是快乐的,那是他们的家园,导演正是用这样的音乐来为之叹息,为之哀叹。
当然,这也算不上影片最为精彩的地方,尽管到Brooks出狱后的那段音乐煽情了一把,让人为老Brooks的遭遇感到惋惜和叹息,但是依然比不上影片第六十七分左右开始的Andy在狱警办公室播放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那段出彩,监狱,一个禁闭的空间,哪怕是当你在中学上课时校广播站播放这样一首欢快而激情的歌剧音乐时是怎样的心情?更何况是在监狱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有人说“这个片段看似平静如水,但实则激情四射,杀伤力极强,最能使你两眼发热”,我绝对同意这样一个说法,看看Andy在播放这出歌剧时囚徒的反应和表情你就该知道,这样一首曲子对于生活在监狱中被许些体制化了的囚徒是怎样一种激励,而对于被基本体制化了的犯人来说又是怎样一种打击。这首《费加罗的婚礼》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出歌剧,更是一种希望,当监狱长不断敲门让他关掉留声机的时候,Andy反而将声音开大,直到狱警破门而入,强行关闭了留声机。纵观整部影片,我们发现这就是Andy的性格,外面给的是压力,压力越大,Andy的希望就越大,而狱警强行关闭留声机,则是从侧面反映出狱警和监狱的作用就是断绝你的希望,如果说老Brooks是囚犯体制化的代表,那监狱就是一座把人体制化的牢笼,我们可以把之夸大到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而其统治者就是要把他们统治下人民的希望给摧毁和断绝,这样人民才能当一个顺民,他们的统治才更加长久。正如RED所说:“希望?我告诉你朋友,希望是很危险的东西,希望会让人疯狂,它在这没用。”
其实我很想说一句,导演很坏。什么意思?在影片第一百零九分钟左右,监狱长吹着口哨离开办公室,留下Andy一个人,接着Andy回到牢房,熄灯,在黑暗中摸出绳索以及RED凝重的表情,影片在这里使用了一段听似悲壮的音乐,加上背景环境音的雷电声,给人营造了一段Andy即将离去的感觉,这里说的离去并不是影片的结果,因为通过RED的旁白给人以Andy受不了压力而自杀的误解。前面我说过,Andy的性格是压力越大,希望越高,有希望的人,怎么会自杀呢?答案很快就被揭晓了,就在次日造成狱警照例查询人数的时候,发现Andy失踪了,既然影片的类型决定了Andy不可能羽化登仙,只能说明他是越狱了。是的,导演正是使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坏,用了一段听似悲壮的音乐把影片过渡到了高潮的阶段,也通过这样一段音乐来表现了Andy逃走的决心。所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多么悲壮的诗句,却体现出了壮士们的决心,Andy也一样,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悲壮的气氛中下定了决心。所以在后来Andy成功逃离出肖申克监狱的时候,那段激情令所有人感动,更让人意识到了希望的重要性,也成就了Andy这一生的传奇。
是的,有人说《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生活,虽然在奥斯卡角逐时输给了讲述梦的《阿甘正传》,“生活比梦简单,但是生活远比梦残酷”。《肖申克的救赎》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经典,不仅仅是因为“生活远比梦残酷”的主题,不仅仅是编剧巧妙的设计了故事,我想,音乐的运用也该是传奇和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