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作者电影
法国新浪潮运动中提出“作者电影”的口号,即“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电影采用低成本制作:启用非职业演员;不用摄影棚而用实景拍摄;不追求场面刺激和戏剧化冲突。影片在表现方法上,广泛使用能够表达人的主观感受和精神状态的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甚至使用违反常规的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统一性的“跳接”、“跳剪”等。还采用一些以人物为对象的使用轻便摄像机完成的跟拍,抢拍以及长焦、变焦、定格、延续、同期录音等“纪实”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电影带有强烈个人传记色彩。
『贰』 作者电影特征
在法国新浪潮的浪潮中,诞生了一种独特的电影理念,被称为“作者电影”。其核心理念在于电影创作的本质,而非华丽的制作过程,即“电影的制作,更重要的是创作者的身份”。这种电影倾向于采用低成本策略,比如使用非职业演员,摒弃传统的摄影棚,转而在真实环境中取景。它并不追求视觉上的震撼和戏剧性的冲突,而是着重于情感的深度表达。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电影广泛采用各种创新技术。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内心独白和自然音响的运用,使得影片能深入描绘人物的主观感受和精神世界。有时,电影还会打破常规,使用晃动镜头,打破时空的连贯性,通过“跳接”和“跳剪”手法来展现非线性叙事。此外,跟拍、抢拍以及运用长焦、变焦、定格等“纪实”技巧,将主观的个人视角与客观的真实记录巧妙融合,形成“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的交织。
作者电影的特点鲜明,它们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仿佛是创作者的个人传记,每一帧都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印记。这样的电影,尽管在形式上可能不那么主流,但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度,赢得了观众和评论界的关注。
『叁』 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起源
产生于1958年的法国。当时安德烈·巴赞(Andre Bazin)主编的《电影手册》聚集了一批青年编辑人员,如克洛德·夏布罗尔、特吕弗、戈达尔等50余人。他们深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提出“主观的现实主义”口号,反对过去影片中的“僵化状态”,强调拍摄具有导演“个人风格”的影片,又被称为“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所拍的影片刻意描绘现代都市人的处境、心理、爱情与性关系,与传统影片不同之处在于充满了主观性与抒情性。这类影片较强调生活气息,采用实景拍摄,主张即兴创作;影片大多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上也比较多变。
1958年是“新浪潮”的诞生年,有两部处女作问世:特吕弗的《四百击》与夏布罗尔的《漂亮的塞尔其》;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凭《胡作非为》在当年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肆』 法国新浪潮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流派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通常被划分为三个主要流派,分别是新现实主义美学的倡导者、"作者电影"的旗手以及"左岸派"的创新者。
首先,电影评论家巴赞在《电影手册》中推崇新现实主义,高度赞扬其纪实美学成就。他认为电影应深入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奇幻和想象,这与好莱坞侧重于讲述故事的电影本质有所不同。
接着,"新浪潮"电影倡导者提出"作者电影"的理念,强调电影创作的重点在于创作者本身,而非制作工艺。他们采用低成本制作,如启用非职业演员、在实景拍摄,追求的是真实感而非戏剧性的场面。电影手法独特,运用长镜头、移动摄影、画外音等表达主观感受,以及打破常规的镜头技巧,如"跳接"和"跳剪",展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传记色彩。特吕弗的《四百下》(1958)和戈达尔的《精疲力竭》(1959)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另一方面,"左岸派"电影注重内心现实与外部现实的结合,通过剪辑手法如跳剪和循环剪辑,打破时空界限。他们重视自然音效、台词和音乐,采用职业演员,同时在摄影上讲究构图和布光,赋予作品浓厚的文学和戏剧色彩。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1959)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以及高尔比的《长别离》都是这一派的典型代表。
法国新浪潮电影指法国1958年末、1960年代初的新电影制作及创作倾向,其中不少新导演都是《电影笔记》杂志的影评人,包括重要的导演如尚卢高达、法兰苏瓦楚浮、克劳德夏布洛、贾克希维特等人,他们大都崇尚个人独创性,表现出对电影历史传统的高度自觉,体现“作者论”的风格主张,不论在主题上或技法上都与传统电影大相径庭。代表作如亚兰雷内的《广岛之恋》(1959)和尚卢高达的《断了气》(1960)等。
『伍』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品
有克罗德·夏布洛尔的《表兄弟》和《漂亮的塞尔日》是新浪潮的最早作品,紧接着有特吕弗的《四百下》,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后来,1960年及以后,又出了让-吕克·戈达尔的《精疲力竭》,埃里克·侯麦的《狮子座》,最后有雅克·里维特的《巴黎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