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空之行电影原型是谁
太空之行电影原型是俄罗斯拍摄的太空题材电影,故事背景设定在美苏先后准备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的1965年。正值美国和苏联先后准备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之际,指挥官谢尔盖·科罗廖夫决定选派飞行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和帕维尔·贝尔耶夫执行首飞任务,媒体同步播出了发射过程,当阿列克谢打开舱门迈出太空步之际。
2. 《地心引力》这部片子好看么
挺好看的一部电影。
技术宅向的科幻冒险电影,导演的拍摄技法很高超,一如既往的长镜头风格在该片中延续着。说起影片节奏,还挺不错的。要说那些硬伤,影片的完成度相当高,也不提那些瑕疵了,只是影片对国内观众还是有比较明显的选择性的。
《地心引力》由阿方索·卡隆执导,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主演。剧本由导演阿方索·卡隆与儿子乔纳斯·卡隆共同撰写。影片于2014年3月3日获得第8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以及最佳配乐奖七项大奖。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探索者号航天飞机上的两名男宇航员和一个女宇航员出舱进行哈勃望远镜维修时,遭遇太空碎片袭击导致飞船发生严重事故后在太空中发生的故事。由于其他同行全部丧生,所以这部在太空领域内的“密闭空间”式电影人物极少,后半几乎只有两位主演,他们将面对的是残酷的宇宙环境的人类内心中无限的孤独和恐惧。
3.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上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随着人类进入外太空和实现登月等重大科技进展,世界影坛上掀起了一轮太空科幻电影的新高潮。在此期间,一大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幻影片纷纷出炉,让科幻迷们有机会欣赏了一出出波澜壮阔的饕餮盛宴。这其中的代表作就有1968年的《2001 太空漫游》,1977年的《星球大战1》以及1982年的《星球大战2》和1983年的《星球大战3》,1979年的《异形1》,1982年的《银翼杀手》,1984年的《终结者1》,1982年的《E.T外星人》等。这其中尤以库布.里克执导的《2001太空漫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它开创了太空科幻电影的先河,以至于后期类似题材的电影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它的影响,有些影片干脆就安排一段情节以向它致敬。
那么,这部被广大影迷奉为经典得影片到底为什么能成为经典呢?我们就来看一下它的伟大之处吧。
首先,科幻影片不可或缺的元素— 超凡的想象力奠定了本片迄今为止都无法被超越的先驱位置。从太空行走,太空维修机器人以及机械手,模拟重力,巨大的环形空间站,超级智能计算机,梦幻般绚烂的外太空以及充满未来感的宇宙飞船,太空食品等等,这些都超出了当时普通观众对太空的想象和感受,以至于人们会毫不怀疑的相信,外太空就是影片里描述的样子。同时,考虑到这是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影片,你就会感叹它是如此的超前和具有先驱意义。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巨大的环形空间站成为后来科幻电影争相效仿的模型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电影中描绘的月球表面,这可是人类登月之前啊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太空机器人和机械手
其次,从影片的叙事节奏,台词运用到摄影都堪称典范。可能有些人认为影片的叙事节奏沉闷缓慢尤其是那大段的没有一句台词的太空舱在宇宙飞船外部缓慢漂浮的场景让人无法忍受,其实这正是太空漫游的主题。在浩瀚深远漆黑一片的太空中,白色的宇宙飞船和身穿红色太空服的宇航员的身影在缓慢漂浮,让人觉得时间与空间这一对宇宙中的永恒的元素在这一刻凸显的如此清晰与重要,巨大的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与几乎停滞的但又飞速流逝的时间相互交错,人类在其中显得如此渺小与孱弱,同时又是那么的醒目与唯一,这恐怕就是影片想给人以启发的主旨吧?
为什么说《2001太空漫游》是科幻片中的经典?
接下来,影片的另一经典我想就在影片的配乐上了。其中最著名的两段主题配乐采用了著名圆舞曲小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前者被多次用来配合优美的太空穿梭和行走,将美轮美奂的太空渲染的华丽多姿,如梦如幻。而后者则在影片的开端和结尾以气势磅礴的登场让人感受到宇宙的宏大,生命的神奇与无休止的轮回,那种振聋发聩的震撼力让人们不得不严肃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向何处去?
的确,除了上述属于电影艺术领域的不朽篇章之外,影片还开启了关于科幻片更为重要的哲学探讨,那就是人类的未来,确切的说是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其实,影片的三大段落就是本着这个时间划分分别讲述的。在影片的第一部分—“人类的起源”里面,远古时代的大猩猩受到宇宙中神秘的能量体,一个黑色方碑的启迪完成了从原始动物到学会使用简单工具进而进化成能在太空穿梭的现代人类,这一阶段一直发展到人类在月球发现了同样的黑色方碑为止。这个方碑指向了苍穹中的木星,隐含着人类将走出自我,探寻更为广阔的未知世界。
第二阶段,“木星任务”。这里影片可以说回归到了传统意义上的科幻题材。人类在超级计算机哈尔的协助下开始了木星的探索之旅,而这个任务到底是什么,只有哈尔和处在背后操控的统治当局知道。在旅途中机器和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哈尔从从属与协助的角色逐渐演变为控制与主导,在将多数宇航员杀死之后,唯一幸存的宇航员大卫最终关闭了哈尔的主控板,在逐渐丧失意识的过程中,变得语无伦次的哈尔最终唱起了自己的挽歌。同时,那神秘的代表机器人灵魂的红色摄像头最终熄灭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年以后的科幻动画影片《机器人总动员》里面,控制人类的超级电脑AUTO也采用了与哈尔相同的红色摄像头造型)。人类最终主宰了自己的命运,直到那神秘的黑色方碑再次在宇宙中出现。
第三阶段,“木星和无限苍穹”。这是本片最让人难以理解同时又引发无数争论的章节。抛开如何解读不断出现在大卫眼前的正在进餐的老年自己和在床上濒死的自己以及化身为婴儿,成为一个新星体的自己不谈,这里我想说的是那个总在关键时刻出现的黑色方碑。是不是这个方碑预示着在人类的进化当中,不管不同形态的生命体如何轮回,宇宙中的那种超能量体都起着主宰人类命运的作用呢?影片没有直白地给出答案,而是故意将这个问号留给了坐在屏幕前的观众。影片的结尾是在漆黑一片的苍穹中,《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那铿锵有力的序曲骤然响起,仿佛宇宙中的一道光,又仿佛人类寂静灵魂中的一声号角,唤醒了人类的崭新黎明!
正如前面所说,本片之所以伟大除了自身在探讨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之外,更多的哲学意义在于唤起人类对自身起源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地球人类如何认知广袤外太空的思考。这里面既有宗教隐喻(比如有人将黑色方碑理解为创造人类的上帝),也探讨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还有关于生命与死亡,毁灭与新生的联想(比如最后一章中那五彩斑斓的发光体可以理解为宇宙大爆炸这种象征着死亡与毁灭的现象,而通过那个包含着婴儿的星体也可以联想到宇宙中的新星诞生)。
影片正是通过这种无法一时找到答案的设问而成为常看常新的经典,在影片上映几十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成为人们争相回顾与效仿的模板。在后续的科幻题材的影片中,也不时的有向大师致敬的场景出现。如前面提到的《机器人总动员》里面的AUTO的造型,还有地球上幸存的唯一生物小强蟑螂也以哈尔命名。同样,在《机器人总动员》里前20分钟没有对白,前40分钟没有人类对白也和本片保持了高度相像的风格,难道这是偶然的吗?
除此之外,在《地心引力》里面出现的太空漫步也与《2001太空漫游》中的场景类似,但是考虑到人类在1965年才实现第一次太空漫步,1969年才实现登月这些事实,不得不说影片《2001太空漫游》的开创意义。
4. 求一部宇航题材的电影名字
《世界末日》Armageddon 又名《绝世天劫》《大决战》
导演:麦克·贝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
本·阿弗莱克
丽芙·泰勒
影片类型:科幻、动作
出品公司:试金石影业
上映日期:1998年7月1日
推荐理由:打井工人拯救世界 末日大片票房奇迹
本周天堂影院放映《世界末日》,又名《绝世天劫》《大决战》。导演:麦克·贝,主演:硬汉布鲁斯·威利斯,本·阿弗莱克,利芙·泰勒。影片类型,科幻,动作,出品公司,试金石影业,首映日期,1998年7月1日。推荐理由:打井工人上天拯救世界,布鲁斯·威利斯带队奉献情节和画面都紧张刺激的末日大片。
休斯顿,美国太空总署。空间站的太空人正在执行外太空设备的修理任务,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都穿梭忙碌着。就在一切看起来都相当顺利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
空间站突然之间被摧毁,与地面失去了一切联系。工作人员们焦急的寻找事故原因,正在所有的人忙乱做一团的时候,雷达显示,不明物体正在向纽约飞去。
纽约受到致命的伤害,休斯敦太空总署得出了结论,这是一场大规模的陨石雨,破坏力极大。更让众人一筹莫展的是,太空望远镜传回的最新照片表明:一颗直径有德州大小的陨石正向地球飞来,18天后将撞击地球。
美国总统也得知了消息,他要求向全世界封锁信息,同时下令太空总署尽快找到解决世界危机的办法。太空总署负责人楚门集合麾下科学家们紧急研究对策,他们制定了唯一的解决方案:让飞船在陨石上着陆,并让专业人员在陨石上钻一个800米深的洞,放入核弹,炸碎它并改变它的飞行轨道。
完成这项任务首先必须找到经验丰富而技术过硬的钻探人员,楚门向总统、军方及太空总署推荐了他的好友,油田钻探师哈里。
南中国海上,哈里正在自己经营的油田上边指挥工人作业,边用高尔夫球对付着当地抵抗油田开采者的抗议。百忙之中,哈里发现最得力的手下阿吉不见了踪影。在阿吉的小屋,哈里发现了阿吉和女儿的秘密。怒火中烧的哈里,拔出火枪对准了这个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小子。而父亲的莽撞行为,则招致来女儿格丽丝的不满,从小失去母亲的她抱怨父亲对自己的冷落,更扬言要离开油田。
就在父女对峙时,来自军方的直升机降落在油田平台上,他们邀请哈里前往太空总署,出发时,哈里带上格丽丝同行。
在太空总署,哈里见到了久违的楚门。楚门向哈里和盘托出了陨石飞向地球的情况。同时,他也告诉哈里,希望他能接受前往陨石的任务,执行在陨石上钻洞、安放核弹炸毁陨石的使命。
事关人类的生存与安危,哈里义无返顾的接受了委派,但是,拥有精锐太空人的太空总署却没有合格的钻探人员,为了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哈里提出带领自己的手下登陆陨石的要求。于是,各怀绝活的大熊、麦克斯、色狼、奥斯卡,还有阿吉等哈里最得力的干将们都被召到了太空总署。
故事发展到此处,所有主要角色都已出场。三位主角布鲁斯·威利斯、本·阿弗莱克和利芙·泰勒,更是带来了一出精彩的油田家庭战争。本·阿弗莱克和利芙·泰勒在拍摄《世界末日》时,都还是好莱坞的新面孔。小本刚刚凭借《心灵捕手》获得奥斯卡最佳原著剧本殊荣,《世界末日》的导演麦克·贝把这颗未来之星招到麾下,希望把他锻炼成好莱坞的新一代硬汉。饰演小本的女朋友、布鲁斯·威利斯女儿的利芙·泰勒那时不过21岁,《世界末日》是她拍摄的第三部影片,那时她可能还没想到,她的清秀出演为她铺就了通往《指环王》的路。而《世界末日》的第一主角布鲁斯·威利斯,当年为了成功塑造末世英雄形象,整整投入了七个多月的心血在这部电影上,《世界末日》也因此成为布鲁斯·威利斯个人动作片生涯的代表作。
哈里和他的手下们在太空总署接受了为期12天的太空飞行训练,就肩负着拯救人类的使命,分别登上名为“自由号”和“独立号”的飞船,飞向了神秘莫测的外太空。
钻探小组的第一站是外太空的前苏联空间站,在这里他们要为两艘飞船补充燃料。前苏联空间站设备零件老化,补充燃料的过程中,发生了泄露事故。
阿吉死里逃生,和空间站的太空人勒夫在空间站爆炸的前一刻登上迅速起航的太空船。逃过一劫的太空船继续向月球进发,他们将进入月球轨道,绕到月球的背后,登陆陨石。
就在小组人员准备着陆时,更大的麻烦来了。外太空的浮石乱流严重影响到飞船的航行。独立号的主推动器被浮石摧毁,两位飞船驾驶员在强大的气流冲击下被抛出飞船,而包括AJ、大熊在内的“独立号”钻探小组成员生死未卜。
自由号躲过浮石的袭击,但是降落地点偏离预定地点26里,钻探小组不得不在坚固的铁氧层上开凿800米的深洞。很快他们就发现,这项任务艰难的不可思议。
特殊钻头已经破损,变速器也被钻爆,而陨石上的洞只打了不过百米。哈里返回飞船更换变速器,却发现飞船驾驶员夏普上校正在联络休斯顿总部。由于陨石运动无常,指挥中心很可能在12分钟后无法对核弹进行无线电遥控指挥,军方执行总统命令,提前引爆核弹。而此时,钻探小组的色狼和马克思还在陨石上工作,他们根本无法在飞船起航前赶回。
为了对小组成员的生命负责,哈里坚决要求夏普上校终止引爆核弹,他向夏普保证一定能在预定时间挖到800米。
钻探工作再度开始,而令哈里更感欣慰的是,阿吉和大熊并没有死,他们躲在飞船的储藏仓里得以保全性命,并驾驶着太空行走器来和哈里会合。
此时,太空总署启动了前苏联空间站的无线电指挥系统,引爆程序也恢复正常。等待在这里的格丽丝得知父亲和男友都安然无恙,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最得力的助手阿吉帮忙,哈里的钻探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800米的深度很快就完成了。但是由于钻探过深,陨石上的天然气被引爆,活动频繁的陨石开始爆发。
风暴过后,哈里和他的队友们发现了一件令人丧气的事,引爆核弹的遥控器失灵了。 要完成任务,唯一的办法是留下一人,摁下引爆装置按钮。虽然哈里要求自己留下,但是最后大家决定以更公平的方式决定命运。
留下的那根签被阿吉抽到。阿吉告别了大家,哈里提出为他送行,而就在阿吉拉开舱门走下飞船的一刹那,哈里拔掉了阿吉的氧气管,并把他推回了飞船。哈里只身留在陨石上,看着飞船的渐渐远去,哈里通过卫星与女儿作了最后的告别。
布鲁斯·威利斯在《世界末日》中成功的塑造了拯救人类的末世英雄哈里,虽然这种英雄形象在好莱坞制作中比比皆是,但是曾经执导过《勇闯夺命岛》的导演麦克·贝别具匠心,赋予了布鲁斯·威利斯更多温情色彩,令拯救人类的大英雄充满了人情味,这在当时的科幻动作片中并不多见。正因如此,《世界末日》和硬汉布鲁斯·威利斯在当时赢得了不少女性观众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