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部俄罗斯电影
这个电影名字叫《回归》,
“我没有将它看作是每天常见的故事,或者一个社会性的题材。它不是简单的父子情,很大程度上,它从一个神话化的角度去看人生。电影里所有的事情都有它的意义。”
——导演安德烈·日瓦金采夫
这是一部关于男孩成长的影片。一个失踪十二年的父亲,一个只存在一张褪色照片中的男人,某日突然出现,回家后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去荒岛旅行,三人在旅途中遇上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但父亲都只是袖手旁观,似乎要借着军训时的锻炼加速孩子们的成长。终于,父亲与儿子的冲突加剧,转化成一个无可挽回的结局。
整部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俯视的海面,然后是一个模拟主观视角的镜头走在海底的沉舟之上——看完全片才知道,原来这叶小舟就是父子三人划向孤岛的那叶小舟,也是带走了父亲死尸的那叶小舟。这样的镜头对于对影片未知的观众是充满神秘的,但对于作为叙述者的导演更像是记忆的始点——一个已经成为男人的人对“成为男人”的全过程的追溯(就想当年划向孤岛)。影片的开始是故事的结局,但是那里只有小舟没有死去父亲的身影——事物是记忆的触煤,真正的父亲已经融入自己的体内与灵魂共生。
第一场戏“星期天”,是男孩关于“是真正的男人”的证明游戏,这是开始有独立意识对社会有了认知后作为男孩子通常乐此不疲的事情。对于勇气的证明就是对自己社会性别的强调也是一种对渴望“成为男人”的十分直接的表现。大海与高台,这两件“道具”在外观尺寸上把男孩们心中的证明欲望推到了极限,也让他们对“成为男人”拥有着如此强烈的欲望。高台上安德烈和伊凡行为处理充满了对故事结局的映射:当其他男孩们跳高台的拍摄视角是习惯性的由下至上仰视视角时,安德烈的跳跃导演突然处理成倒正俯。仰视视角的背景是天空——立体祥和,而正俯视角与海面平行,使画面呈现平面,但当安德烈纵身一跃时,体积快速的由大变小突然刺破了原先的平面感使客观存在的纵深被奇异般的无限拉长,跳高台在观众心中顿时变得震撼。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安德烈跳下高台镜头最后的落幅与影片最后父亲坠死的镜头除了构图上下颠倒之外似乎完全相同。而伊凡在高台上的举动与心理状态与影片结尾处同场景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里,他走上高台的原因来自于自己对“证明”、“成为”的渴望和同龄人(他世界里的社会)对于自己的被迫。影片中虽然以“伊凡有空高症”来为他不跳高台作逻辑届时,但从更深层次我们看到,伊凡还是婴儿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了他,对于他而言父亲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缺席的,他对于父亲的意识是薄弱的——至少不是像其他正常男孩那样极度的渴望去“成为”——现实的缺席就从具体形象上失去了挑战的对象,也就失去了心中巨大的敬畏感,降低了“挑战”的欲望。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影片之后旅途中伊凡始终敢于抵抗父亲的命令而不像安德烈对父亲充满了崇拜。这里解救伊凡的是母亲,母亲称伊凡为“我的儿子”而伊凡抱在母亲的怀里述说出自己的害怕,伊凡担心自己世界里的社会的嘲笑也为自己不能“证明”而懊丧自责,他依偎着母亲怀抱走下了高台。父亲十二年的缺席使伊凡至此始终把自己和母亲连为一体,就像母亲对其称呼“我的儿子”一样,比起理论上存在现实中缺席的父亲,伊凡在心理上显然仍处于母亲统御阶段。至此我们看到,影片从一开始的人物设定上就把“俄狄浦斯情结”不仅是心理的内在表露还是更为彻底的还原到了主人公的现实生活中。
“星期一”。父亲以最有威信的方式到来。当安德烈和伊凡为了“证明”之事发生争执时,两人飞奔争着到母亲面前告状,可见至此在两个男孩的世界中母亲是最后的审判者最后的权威,就在此时,父亲以一种最沉默的但却是最震慑的状态出现在了安德烈和伊凡面前,与此同时母亲在两人心中的权威性被忘却——母子连体的概念第一次受到动摇。父亲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模拟了安德烈和伊凡的视角:身上盖着海水蓝的丝质的床毯,右侧窗投入的日光斜射在床前,镜头以一双脚为前景取得纵深——在他们的眼中,这个父亲就像死去的基督主耶稣。这个出场镜头从一开始就预示着父亲最后的死亡结局,但同时因为父亲的形象与耶稣重合在了一起使父亲一下子拥有的精神上的权威形象。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父亲的台词就是沉默,他也许在一个远离生活甚至遥不可及的地方,但他存在着就象征一种力量。伊凡立马去寻找证明这个男人就是父亲的证据,而安德烈崇敬的看了父亲后为他轻轻的关上了房门。两个人对于父亲实体出现的接受与认同从这里开始分道扬镳。要知道安德烈在自己年幼的时候见过父亲,他对父亲存在心理位置;但是伊凡似乎没有见过父亲,父亲的位置在他的心里是第一次被迫出现。两人在阁楼的旧箱子里找到了一本带插图的破旧的圣经,在亚伯拉罕祭献独生子依萨克这段旧约故事的插图间,拿出他们和父亲唯一一张的合影,他们认同照片上的母亲和自己也因此同时接受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的父亲。这个认同开启了两个男孩的俄狄浦斯阶段,父亲在现实中的回归在心理上使男孩与母亲开始分离联体状态,“父亲的法律”首次介入。这在晚餐时得到了实体上的体现,餐桌上父亲坐在母亲的对立面处在整个餐桌人物关系画面的正中,安德烈和伊凡分坐其两侧,父亲规定着谁喝酒喝多少,父亲分配着一天全家人所能得到的食物,而镜头对父亲的调度也始终采用仰视视角——既是模拟两个儿子的视角也是象征的提示,他就是整个家庭的审判者裁定者、权威的象征,而母亲从原来的地位退去来到了父亲的另一边成为次要和听命者。餐桌上安德烈眼神中充满了崇敬甚至是向往,他主动开口叫了“爸爸”,并主动要求能再多喝点红酒能证明自己是个像父亲一样的男人;但伊凡始终都带着客观的审视,并且不会附和父亲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他看着这个突然出现被迫要接受的新的权威,他甚至憎恨他的出现和对于母亲的取代,因为这个被称为父亲的男人的到来他必须接受和母亲分离的事实。
从“星期四”出发,安德烈和伊凡也开始了他们同母亲的分离,并且被迫接受父亲。不管是与父亲平排坐在副驾驶位置,还是称呼,眼神,表情,行为,安德烈始终表现出对父亲的崇拜;而同样这些伊凡却一直显示出抵触情绪,这也为之后伊凡一次又一次违抗父命并最终导致父亲的死亡。整个旅途中,父亲以一种看似军训式的教育方式试图教会自己的儿子怎么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虽然过程痛苦,但对于渴望“证明”的安德烈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凡会在最痛苦的时候想起母亲,他总是念念不忘出门时对母亲“两天旅行”的时间承诺,他仍然承认着母亲在心理上的权威性,也仍然留恋着母亲充满保护关爱温暖依靠的怀抱,与此同时他对于父亲的抵触挑战反叛直到出现杀父的念头。俄狄浦斯情结随着剧情的发展在伊凡的身上不断升级直至最后弑父的到来。父子三人的旅行地点是远离城市的孤岛,它割离了安德烈伊凡对于母亲的依靠,带着他们放下了现实社会经历一路风雨走进意识深处的心灵孤岛,在那里完成心理的蜕变。
发生弑父的导火线仍然是对于时间的承诺。当父亲继续着自己关于男人的教授,伊凡对于居高临下的父亲角色充满了仇恨,他带着反叛的勇气突破了自己的恐惧主动的爬上了高台,用自己的强势完成了心理上的弑父。弑父的那一刻突然到来,父亲从高处坠下一其出场的第一个镜头躺在地上。两个儿子对于结局是充满痛苦自责无法接受的,但是父亲的死亡把关于男人的教授推向了高潮,安德烈顿时走向了父亲的角色,他沉着冷静的考虑后事并指挥伊凡一同进行,他为父亲合上了双眼,像父亲曾经做过的那样拉着小船……最后承载着父亲尸体的小船漂向了大海、漂向了小岛的方向,两个儿子不带附和不带被迫的发自内心的喊出了“爸爸”,但是父亲漂走了,因为男孩成为了真正的男人!
影片的最后,当已成为男人的儿子在车上无意间发现了那张全家福时,父亲影像却消失了。回想起影片中的一些场景,比如:母亲始终没有告诉伊凡父亲从哪里来,父亲神秘的电话,那些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东西的麻袋,还有哪个不知里面是什么也不知为什么要埋在这样一个孤岛上的木匣子。也许真正的父亲根本就不存在,也许这个故事只是一场心理成长旅程的现实再现。旅程的时间一共显示出七天,像是约赫华的创世纪,但却是从星期六到星期天。还有父亲形象出场时酷似耶稣的形象,关于父亲唯一一张照片被夹在破旧的圣经中……“父亲”以启示的方式带领男孩实现心灵上男人的诞生和成长的回归。戴锦华曾在《涉渡之舟》的序言中这样解释道:“寻父”的主题,不仅是一个获得个人身份、回答“我是谁”、最终认同于主流/父权文化并获得社会命名的过程,而且被基督教文化中关于"大写"的父亲/上帝的表述,赋予了获得信仰、实践生命的超越性价值的意义。
《回归》虽只是安德烈·日瓦金采夫的处女作,但在影响风格上对塔可夫斯基的重新演示,比如早晨醒来的母亲穿着长裙静静地逆光方向站在撒满晨光屋子里,尤其是进行到60分钟之后,我们似乎在回顾41年前也拿走金狮奖的塔可夫斯基的《伊万的童年》,父子三人划着小船驶在幽暗、平静的湖面上,完全模仿《伊万的童年》中最后伊万和科豪林上尉三个人驾着小船在晨色中穿越沼泽的画面。
《回归》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对父子关系的个体情感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作者用了一个罕见的寓言结构给这个话题赋予了重新思考的角度。此片荣登2003年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宝座。而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给出的评语是:“一部关于爱、失去和成年的难以描述但无法拒绝的电影”。
《疯狂俄语》电影网站
B. 俄罗斯经典电影
俄罗斯经典电影:
1、《太空救援》
2015年,中国版《十二公民》在国内热映,即便是在《复联2》的“排挤”下,仍然票房口碑双丰收,可见这部影片的故事和情节的设定,是多么的“惊心动魄”。其实这部电影还有另外两个版本,分别是1957美国原版《十二怒汉》和2007俄罗斯版《十二怒汉》。
俄罗斯版《十二怒汉》,故事内容和情节与《十二公民》大致相同,但相较于美国原版,更增加了当代的社会问题,包括种族冲突等等。这一版堪称是三个版本中最“人性”的一版,可以说中国版《十二公民》受这版的影响比美版更大。
C. 俄罗斯好看的科幻片
1、《停电》
这部电影的背景设定在未来世界,人类科技已经变得为十分发达,但是与此同时对于科技的依赖也变得越加强烈。没有彗星撞击地球,没有恐怖分子威胁世界,没有核战争摧毁家园,但是因不明原因,全球大停电,世界上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突然被破坏了,只有东欧一个环形区域还存在电力,据说在这里出现了外星来客,军队在这个圆环区域之外发现了令人震惊的场景——尸横遍野!到底是什么在摧毁人类,以及人类最后的阵地能够坚守多久?
从预告来看,影片的场面非常宏大,并且有不少人类军队与“外星军团”进行战争的场面,不过外星人的真面目却并未出现,从影片曝光的一款片段中,主角一行人似乎进入到了外星人巢穴之类的地方,在其中发现了许多冷冻仓一样的东西,隔着半透明的玻璃罩似乎能看到其中有着人形的物体,所以或许影片中的外星军团实际上是被外星人改造之后的人类?又或者外星人只是某个恐怖组织的烟幕弹,他们借着黑科技意欲统治全球?不管怎么说,人类都面临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危机。
2、《莫斯科陷落2》。
前些年,一部科幻大片的预告在国内火了,一艘奇特的外星人飞船坠落莫斯科,特效令人惊叹,再配合着个性的背景音乐,给许多科幻迷带来了一些新鲜感,这部俄罗斯科幻大片叫《莫斯科陷落》。
然而电影最终出来之后却让人大失所望,电影并不像预告那样以火爆场面为噱头,电影本身其实一个外星人与人类女子相爱的故事。所以,原本的期待化为失落,导致大家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非常低,其实这就是俄罗斯电影的一些毛病或者说风格,我们都说俄罗斯人是战斗民族,比较硬核,但是硬核的性格中却拥有一颗温柔的心,无论什么电影,他们都喜欢整出一些文艺腔调的东西,而爱情戏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其实如果抱着看剧情片的希望去看《莫斯科陷落》,也没那么天雷滚滚。而片子在俄罗斯本土的票房表现似乎不错,因为现如今第二部要出了,影片前不久也曝光了预告。第二部的故事承接第一部,发生在三年后,男女主的感情依然饱受考验,特别是男主必须在自己的外星种族的命运和女主的性命之间做出选择。
D. 求一部俄罗斯的电影!急!
LS尽忽悠!
楼主说的电影是《新地群岛》
新地群岛|NovayaZemlya|НоваяЗемля
导演:AleksandrMelnik
主演:康斯坦丁·拉朗尼柯,MaratBasharov,茵格保加·达坤耐特
国家/地区:俄罗斯
类型:动作
片长:Russia:130min(approx.)
上映日期:2008年8月28日俄罗斯
对白语言:英语/俄语
发行公司:NasheKino
简介:电影的主要内容是说俄罗斯政府要实行一个试验计划,因为俄罗斯的监狱已经不够用了。这样第一批被判了终身监禁的囚犯们一共二百多人,被军队流放到一个荒岛上,他们可以自由生活不受管束,军队提供了一切生活用品和食物,但是只够这些人用三个月的。可是到了第二天食物就要仓鼠们给吃光了,而早就知道会发生大家互相打杀抢夺的伊万,早早就背上包袱独自一人去生存。又过了好久营地里开始有了掌管者和他的手下,剩下的人被当做囚犯关起来,每天都要赛跑跑进房子里,最后一个没进去的人就要被杀死,当成所有人的食物。最后伊万的坚定和善良让大家跟着他杀死了那个老大,他们发现了一个飞机残骸并修好了它。而这个时候第一批的人们就剩下八十多人了,他们已经团结在一起准备一起共度难关修好飞机逃走。可是这个时侯军队在三个月后又回来了并且又带来了第二批囚犯,他们又想第一批那些人一样要掌管这里于是他们开始互相厮杀。
E. 推荐几部俄罗斯好看的电影,像《小偷》这种寓意深刻的片子~
有一部新出来的叫《Метро》的还不错.小灾难小感人片~
F. 求一部俄罗斯电影
《特别行动日》,我昨天在CCTV6看的、
G. 求一个俄罗斯电影
裂变 Raspad(1990)?
这部影片是苏联第一部描写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的故事片。影片的情节沿着两条情节线展开: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和亚历山大的家庭破裂的过程。而无论是核裂变还是家庭的裂变,都是因为谎言和欺骗。儿子忘记父亲的嘱托,妻子欺骗丈夫,官员隐瞒真相。导演米哈伊尔·别里科夫用充分镜头语言试图呈现这一系列事件的根源、起因和后果的道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