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北京电影节海报设计师:“我们也没想到会被骂成这样”
Film Festival /
对于这一切,这张掀起轩然大波的海报背后的设计师们又是怎么看的?
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先导海报
最近几天一张北京电影节的海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讨论。相比对上一届北京电影节海报一边倒的批判,这一次大众对这张海报的意见却呈现出极端的两极分化。
人群像摩西分红海一样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这张海报的设计语言非常当下,甚至代表平面设计的未来;另一派则认为这张海报未经雕琢,简直像业余的学生作品。
Voicer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采访了北京电影节先导海报背后的设计师团队“立入禁止”,意外爆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刘治治 & 迷盒
刘治治 / 著名平面设计师,立入禁止&拂一个山坡联合创始人。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平面设计系。2010年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讲师。2003年与广煜、何君建立 MEWE设计联盟,2007年与广煜重组吐毛球工作室,2015年重组立入禁止。设计作品曾获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提名奖(2004—2009年),纽约国际艺术指导俱乐部优异奖(2005—2006 年)。2010年成为 AGI(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
迷盒 / 曾担任《新视线》资深设计师及编辑、The New York Times Science Times中文版创意总监、The New York Times中国区艺术总监。2011年创办独立杂志《Cover》。2013年加入吐毛球平面设计,2015年与刘治治重组立入禁止工作室。Editorial design偏好者,极尽以设计传达更多信息。
立入禁止 / 于2015年重组,成员由设计取向完全不同的创意人组成,他们从事平面设计、插图、交互界面、出版、策划展览……几乎涵盖了平面设计的所能接触到的方方面面,艺术、 时尚 、产品、建筑、媒体、互联网、音乐、文学、教育等, 具有极强的跨域性。
立入禁止官网:studionaeo.com
Q&A
VOICER x 立入禁止
Voicer:你们当时接到北京电影节项目的时候,官方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立入禁止: 首先要先明确一点,现在这张海报是先导海报,不是主海报。 虽然我们当时是按照主海报来做的,但是电影节可能还是希望有一个在视觉上更受官方认可的主海报。所以大家在微博上特别踊跃地评价我们做的这张先导海报,其实有点儿把劲儿使过了,希望大家可以等到主海报出来的时候再踊跃。
其实北京电影节主办方对我们很尊重,在设计过程中也没有太多的修改。在做设计之前,他们提出一定要有风车,因为他们的主标是风车;希望有天坛,因为风车和天坛有风调雨顺的含义;另外希望光感、色彩上能够有电影的感觉。
所以基本上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修改,尤其动态海报上,没有提什么具体的意见。网上有的设计师朋友们帮我们说话:“哎呀,肯定是被甲方欺负了!”,但其实也没有。甲方有要求,我们作为成熟设计师,肯定不能忽略他们的要求。所以网上说这次的海报是电影节甲方“逼迫”的结果,是完全不实的。
立入禁止设计的 北京电影节海报室外效果图
Voicer:有没有预料到这张海报会掀起巨大的讨论?
立入禁止: 谁也没有预计到一张先导海报会上热搜,我们也没想到能被骂成这样,“公共领域的冒险竟然是如此危险”。我们就在想,大家的反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两极分裂?
设计圈的朋友们都说耳目一新,今天还有设计师朋友说我们是跨时代的设计,这张海报会变成一个新时代的设计标准,但其实并没有。
骂不骂其实无所谓,你做的东西是一个进入公共领域的东西,被骂不是很正常吗?没有引起争论的话也挺没意思的。但我们会去想这些争议的原因。 好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电影海报其实有一个特定的范式。
许多电影海报的字体都做成书法体或者金属效果
就拿别人攻击这张海报最多的部分来说,很多人说这个字怎么没有设计,怎么就用了黑体字,排版也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会说这话,是因为他们看到的大多数电影海报字体都是书法体;不然就是古装大片海报里常见的那种经过制作的三维字体,把文字都设计成金属质感。他们会认为这样才算是设计,如果你只用了黑体字,那就是没有设计。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觉得这张海报里没有高 科技 的炫技感,也没有很多电影海报里会出现的明星大头、剧照之类的图像。所以他们就会觉得:这个海报怎么和我期盼的电影节海报不一样?人们就会因为这种不一样而产生排斥、恐惧、厌恶、焦虑……也就说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美不美的问题。虽然电影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但它们确实是两种语言。平面设计的语言和电影海报设计的语言之间的不对位才造成了这一次的争论。不在对位关系之中,就无法构成讨论。
字母和天坛宝顶上的交叠细节
很多人说:“这海报做得跟学生作业一样,不会排版,天坛宝顶上的圆球和Film的字都叠到一起了,也不好好处理一下,我们强迫症看着很难受。”难受那就对了。我们的平面设计就是让强迫症看得特别难受,来 探索 视觉的可能性,这本来就是我们的设计语言。你会发现别的地方是没有重叠的,这其实是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做的一个小心思,只是在这两套语言的不对位之下,这种小心思变得无效了。
设计师们看到这种重叠就会觉得这肯定是故意为之,但是没有受过设计训练的人就会觉得别扭,这个交叠就变成一个攻击点了。网友说我们不专业,空出位置都不会吗?我们会呀,我们这些人当年都是做文字设计出身的呀。十几年前我们就做过这么多标题字体的设计了。
但是这种潮流和电影海报这个领域之间是有很大的鸿沟的。在电影海报设计的领域大家就觉得你没有做金属字,没有做特效,你就是个骗子。我们也没有办法辩解,不可能去微博上和网友一个一个解释吧。
打个比方, 时尚 界已经穿老爹鞋穿了五六年了,但是你到了一个地方,那里的人们还在流行穿小白鞋。我们如果在这样的地方设计老爹鞋,他们肯定会说你们怎么设计了一双1980年代流行的鞋子?
虽然我们一直想在公共层面上和大家展开讨论,但是中国现在的状况是:每一拨人都守着这一拨人能理解的范式来排他。人群不应该自我封闭。我们做了一个试探,能不能把平面设计最当下的语言运用到其他行业呢?结果是我们发现:在当代艺术界、音乐界,媒体界、 时尚 界都没问题,到了电影界,就遇到问题了。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
Voicer:设计行业的审美标准和普通大众的平均审美一直以来都是有很大差异的,这一次在公共领域的讨论可能会把这种差异无限放大了。你觉得这样的脱节是一种可以改变的状态吗?或者说你们有意要改变这种脱节吗?
立入禁止: 就是要有脱节呀,要不然怎么改变呢?如果我们现在做出一个大众都觉得喜闻乐见的东西,那就没有任何的可能性了,我们就全被淹没了。
而且何为“大众喜闻乐见”?这也不好说,这块大众和那块大众还不一样呢。罗素说“须知参差百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参差百态才是万物该有的形态。所以这个脱节,反而是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起码愿意为了一张海报去讨论、去思考,这是一件挺好的事儿,总比讨论一些莫名其妙的八卦要好吧。比如我现在解释说宝顶的球被字压着其实是一个概念,这个解释说出来之后,如果有一两个人恍然大悟,那就是一件很好的事。
立入禁止为海报设计了许多衍生方向
Voicer:当时设计天坛的时候,是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一层一层的形式?
立入禁止: 今年是北京电影节十周年,我们的概念就是主打“十”这个汉字,拿这个汉字做成风车,风车转得比较快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圆,然后我们就拿十个圆形“镜片”去组成了天坛。十个镜片堆叠在一起,其实是镜头里的结构。比如说徕卡曾经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镜头Summicron 35mm F2,这个镜头在日本就被称为“八枚玉”。所以说我们设计的天坛就是由一堆镜片组成的,从天坛望出去就相当于拍电影,是这个意思。
立入禁止将汉字“十”做成风车
我们在做的时候不仅有动态的,还把它做成了三维静态,现在发布的这张海报,只是截取了动态海报其中一帧,并不是我们最终的静态海报。动态海报motion graphic在国际上是一种趋势。
Voicer:北京电影节的主办方是怎么会找到立入禁止的?
立入禁止: 很多年前北京电影节举办了一个海报征集的活动,在征集前就请刘治治办了一场讲座,讲一讲海报设计,就这样和北京电影节主办方认识了。他们就一直希望我们来给他们做海报,负责人特别诚恳地邀请了我们很多年,我们一直推脱,直到去年实在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才接了下来。
去年的海报被骂成这样,所以我们当时也就做好准备,今年的海报不管做成什么样都是会招来评论的。
人如果想参与到讨论里,或者是宣泄情绪,那就不会去序列地想问题。比去年海报做得好,太容易了。如果有人夸我们这个海报做得比去年那个好,听着也像骂人。
北京电影节海报衍生品效果图
Voicer:你们给自己的这次海报设计打几分?
立入禁止: 百分制吗?那就难了,93.5吧。我觉得这张海报在我们所有的作品里面也能打到在80分以上。因为它的限制其实在那儿,又要风车又要天坛,在一个画面里我们无法表达,那就只能做动态的,动态怎么变,怎么转场,其实背后有很多思考。这张海报在我们以往的作品里可能不能算是最好的,但它是非常符合要求的。
Voicer:有人说你们这次做的海报特别亚(文化),你们怎么看?
立入禁止: 这个可真不算亚,我们做得亚的可亚了。再说了亚不是挺好的吗?北京电影节本来高高在上,我们就是要亚它一下。
北京电影节系列海报衍生效果图
Voicer:这么多评论里你觉得最可笑的一条是什么?
立入禁止: “这是拿PPT做的吗?”
大家还是在关心所谓的“技术”使用的时长和费工程度。如果一张海报看上去非常简单,他们就觉得不行,没使劲。其实客户也是这个问题,我们最早做的动态海报特别简单,没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就是特别简单的纯色,也给他们看了柏林电影节今年70周年的主视觉,他们还是觉得没有技术含量,所以我们才慢慢地引入了这些色彩变换。
我们还看到一条评论特逗,说海报最关键的是要留白,周边的文字要围绕图形,尤其右上角文字压图,更是大忌!这还弄出平面设计风水学了吗?
Voicer:这件事情出来之后,Voicer的设计师就有一个感慨:如果大众看不懂设计师们做的设计,那很多时候就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在哪里了,她会觉得有一点困惑。
立入禁止: 真正的公众其实和你无关,你仔细想一下,你做一个设计只是服务于两部分人,一个是实的,你的甲方;一个是虚的,也就是可能的观众。不会再有第三个人。
就像广煜说的:“高品质是稀缺的,低品质是常态。挑衅是几乎不可能被接受的,会被理解为比低品质还要低。”
比如说这张海报,在局部上我们解决了几个问题。风车?有了。十年?有了。天坛?有了。镜片暗示镜头?有了。动态海报里,风车是白色的,底色是彩色的,转换之后天坛是彩色的,底色是黑白的,象征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技术转变。我们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就问心无愧了。
㈡ 听说有个人,设计一个电影海报的报酬需要100万,是真的吗
黄海个人影响力在国内影视业有这么一句话:一张好的电影海报价值2000万票房。电影海报构成了人们对电影的第一印象,这对于作品的宣传有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有人会为了一张海报而去为一部电影买单。国内有这么一位顶级电影海报设计师:他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而且工期长,给出的作品不再返工,并且开价100万起。但很多大导演仍愿意花时间等他的作品,观众甚至会为了他的海报,走进影院去看一部烂片。这个设计师叫做黄海,福建人,毕业于厦门大学设计系。
在日本电影《小偷家族》中国版海报中,黄海以浮世绘风格,结合影片经典一幕加入了一把雨伞,形成“家”的感觉。在具有强烈美感之外,也将电影所传达的关于家庭的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导演是枝裕和看完后,大加赞赏这种委婉含蓄的东方美。在英国某电影杂志评选的2018年全球最佳海报中,《龙猫》和《小偷家族》均入选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