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最后一个字是真的美国电影

最后一个字是真的美国电影

发布时间:2024-08-07 14:01:55

①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电影,好像是美剧或英剧,反正是国外的,剧名四个字,谁知道是啥电影

《高度怀疑》。

《高度怀疑》是根据1956年弗列兹·郎执导的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惊悚犯罪电影。 该片由彼得·海姆斯执导,迈克尔·道格拉斯、杰西·麦特卡尔菲主演,于2009年09月11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个卧底新闻记者调查一名检察官却被揭穿从而陷入险境的故事。

剧情:

野心的背后,往往是由利益与权力驱使出来的罪大恶极。一直都以明确的高姿态示人的检查官马克·亨特(迈克尔·道格拉斯饰)的历史就好比一盆没有任何杂质的清水,属于完全没有缺陷的职业记录。

自从当上检查官以来,马克就一直致力于将所有的罪犯都关进监牢里,如此刚正不阿的威信与态度,使得马克在即将到来的选举当中,成了最稳操胜券的地方长官的候选人。

② 有一个电影他自己本身就在虚拟世界最后回到现实代替了真人

本文5000字,略长。《异次元骇客(十三度凶间)》剧情
电影世界观导读:
①电影内的世界分成了三层,L1(2024年)、L2(当前时代)、L3(1937年),影片前半部分的情节都是在L2层(当前时代)和L3层(1937年)开展的,最终在L1层实现圆满。L2、L3都是利用源代码创造的一个虚拟的世界,L3层是L2层的人创造的,L2层是L1层的人创造的,虚拟世界的仿真程度几乎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发展起来的思想意识(但上一层的创造者并不掌握)。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主要的差别在于这个仿真的世界范围可能更小一些。
②层间穿梭机制一,高层进入低层:高一层的人物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转换成源代码,然后附在低一层虚拟世界里的某个对应的人身上,例如L1层里的某人A1,A1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转换成源代码,然后附在L2层A2的身体上,A2自身的思想意识暂时被“去活”,存储到某个地方,当装着A1思想意识的A2的身体结束L2层的旅行时,将此时A2身体上A1的思想意识复制进入A1的身体,这样A1就有了L2层的那段体验,而A2自身的思想重新回到A2的身体并“激活”。
③层间穿梭机制二,低层进入高层:电影还设定了一种从低层进入高层的层间穿梭机制,这是影响影片结局的一个重要设定,例如当A2的身体带着A1的思想在L2层突然死亡时,A1的思想意识和A2的身体同时死亡,此时A1的身体在L1层醒来时,带着的是A2的思想意识,也就说,当A1的思想意识进入A2的身体时,并不是“复制”,而是“剪切”,A2自身的思想意识被暂时搁置,也并不是存储在L2层,而是存储在A1的大脑里,处于“去活”状态,当A1的思想意识和A2的身体在L2层突然死亡时,A2的思想意识被激活在A1的身体里,从而实现低层人物进入高层。(L2与L3之间也是如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这种层间穿梭方式称为“剪切思想式穿梭”,每一份思想意识都没有备份的,一旦身体死亡,其身体上的思想意识也同时死亡,暂时搁置的思想去到上一层的对应身体上。

电影情节:

1,深夜,老绅士(传先生)在酒店客房里写信,封好信后他吻别床上比基尼美女后离开房间,将信托付给酒店的酒保(亚斯顿),让他保存好,等着把信交给一个名叫道格的人。之后老绅士乘车回家,在熟睡的妻子身旁躺下。殊不知那封信已经被酒保私自拆开阅读了。(1937年)

2,传先生在陌生的地方醒来,刷卡离开布满闪烁服务器的机房,到一家酒吧,一边服用处方药物一边打电话给道格,告知自己遇到了不可思议的事情,约道格来见面,这时酒吧后门打开,一个人(疑似道格)出现在后门外,用匕首刺杀了传先生。(当前时代)

3,道格在家里醒来,一边听电话录音一边去洗手间洗漱,惊觉洗手间的水池上有尚未凝固的血滴,脏衣篓里还有一件血衣,道格神情惊慌,因为他没有相关的记忆。

4,洛杉矶麦警探负责调查传先生被害案,作为传先生助手的道格受到调查,在传先生位于市中心的豪华公寓里,道格向麦警探介绍,传先生生前主要在开发一个电脑游戏程序,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很敏感,所以不方面向警方透露细节。在公寓里,道格遇到一名哭泣的年轻女子,女子自称是传先生的女儿珍妮。道格很意外,他跟随传先生6年,从未听说过他有女儿。珍妮称自己刚从法国回来,几天前曾跟传先生通过电话。道格觉得珍妮很眼熟,但珍妮表示他们两个应该没有见过面的可能性。

5,道格刷卡去布满闪烁服务器的机房,跟里面的工作人员惠尼(程序员)交谈,惠尼很痛惜传先生的死,他认为传先生是当代的爱因斯坦。道格问惠尼,最近传先生在做什么?惠尼告知,传先生最近频繁进入系统,道格很惊讶,因为这是违规的行为。但惠尼也表示,他从未听说传先生有一个女儿。

6,道格跟踪到珍妮下榻的酒店。珍妮表示传先生让自己从法国回来结束这家公司,道格表示他从未听传先生提起要结束这个项目,珍妮却表示她也从未听传先生提起过道格。随后珍妮见律师,律师告知传先生的遗嘱里根本没有提到过珍妮,相反,目前公司完全是由道格来运营的,对此珍妮感到十分惊讶。

7,麦警探来找惠尼,得知传先生开发的是一款电脑游戏,玩家可以将自己的意识接入游戏,游戏是一个虚拟世界,游戏里的人物是模拟角色,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思想……现阶段模拟的游戏世界就是1937年的洛杉矶,因为那是传先生的青年时代。当人和游戏连接之后,身体躺在连接器上,思想就可以到1937年去闲逛。惠尼认为传先生的死或许跟他最近频繁连接游戏系统有关。

8,道格坚持自己没有杀害传先生,警探告诉道格,传先生被害当晚,曾经用公用电话给道格打过电话。道格回家查询电话留言,果然查到传先生约自己到酒吧见面的讯息,并提到如果发生什么意外,就让他去系统里找自己给他留下的一个讯息。

9,道格心中很矛盾,他怀疑自己出了问题,丢失了杀人的记忆,他也想要知道传先生临死前约自己见面究竟想要告诉自己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带着这些疑问,道格来到机房,让惠尼协助自己进入系统,正常情况一个人的大脑能够承受的进入系统时间是60分钟,为了能多一点时间寻找线索,道格让惠尼给自己预设了120分钟。

10,道格进入游戏系统,回到了1937年的洛杉矶,系统将他的意识复制到了1937年的一名银行职员(范强尼)大脑里。化身为银行职员的道格来到传先生提到的地点——西温士街117号书店(传先生在系统里活动的地点),结果书店的店主葛森先生居然跟传先生长得一模一样,那显然就是传先生进入系统时使用的角色,但当传先生没有连接角色的时候,角色就按照游戏的设定在游戏里过着自己的生活——书店的店主。葛森觉得道格很眼熟,但无法想起更多。

11,道格又来到仙妮岗1257号巴罗阿图路的洗衣房,找一个名叫碧姬慕尼拉的女子(传先生在游戏里接触过的人),结果找到碧姬的妈妈,告知碧姬现在已经不做洗衣女了,她在威尔赛大酒店上班。道格在威尔赛大酒店找到碧姬,当提到传先生的名字时,碧姬告诉道格,可以去找酒保亚斯敦谈谈。道格发现亚斯敦的人物形象就是惠尼。

12,亚斯敦不肯告知道格有关传先生留信的事,还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道格。这时到了预设的120分钟,道格的意识被强制离开系统,回到现实世界。从游戏里出来的道格身体非常不舒服,惠尼告知,如果频繁登入游戏,真实意识就会和虚拟角色的记忆发生重叠和混乱,对大脑是会有伤害的,所以每次进入游戏才规定只能60分钟。

13,银行职员(范强尼)在酒店的洗手间里昏厥,待道格的意识离开,银行职员醒来,他走出洗手间,来到吧台,询问酒保自己在哪儿,并介绍自己名叫范强尼,并向酒保讨烟(之前道格告诉酒保自己不抽烟),酒保用复杂的眼神看着范强尼。

14,一个鬼祟的男人(传先生去过的酒吧的服务员)来找道格要钱,说他知道道格杀了传先生。对方殴打道格,道格突然爆发力量,把对方揍跑了,对方逃跑之前威胁道格要把这一切说出去。

15,道格去找珍妮,告知珍妮自己的困惑,珍妮让他不要去试图连接那个系统。道格还是觉得珍妮很眼熟,两人跳舞,珍妮告诉道格,其实她也对道格有似曾相识之感,她更进一步表示,这种感觉就意味着一见钟情。

16,麦警长抓捕道格,因为那个鬼祟男向警告报案,指认道格是杀害传先生的凶手,但之后鬼祟男就被人杀害了,麦警长怀疑道格杀了对方灭口。珍妮向警方承认鬼祟男被杀时道格跟自己在一起过夜,把道格保释出来。

17,道格认为事情越来越复杂了,他迫不及待要解开真相,他再一次来到机房,将自己的意识传入游戏,并预设了120分钟。道格再次去书店找葛森先生,葛森本不想理道格,但道格问他,你是不是经常会突然醒来不知道自己在哪儿,经常失去某一段时间的记忆?葛森先生被触动,他原以为那些幻觉是自己的一战战后创伤症候群,但他自己也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他经常有自己和年轻女孩在一起的幻觉,还在自己家里发现了一套不属于自己的绅士礼服。道格带葛森去威尔赛大酒店,试图唤起葛森脑中传先生留下的记忆。葛森想起了他交往的女孩们,但他不认为自己把重要的信交给了那些女孩,最后,葛森想起,自己把那封信交给了酒保亚斯敦。

18,亚斯敦察觉到道格,他把道格引到地下室里,用枪指着道格,表示自己看了那封信,他知道这个世界是虚假的,他想要知道真相,并且他提到了“世界尽头”,道格问什么是“世界尽头”?酒保告知,他按照信上写的,独自开车无视一切路障一路向前,最终他亲眼见到了令他绝望的”世界尽头“,所以他才相信这个世界是虚假的,酒保很愤怒,他想问传先生,为什么要设计这个设计,为什么要让他们的思想被侵入,他想要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发狂的酒保向道格射击,道格受伤逃脱,最后还是被酒保抓住,按进泳池。

19,道格在窒息中离开系统,原来是他设置的120分钟没设置好,所以刚才始终无法离开游戏,幸好惠尼及时赶来把他叫醒。道格很愤怒,他表示明天就要发出公告,结束这个系统,惠尼表示抗议,他说道格不能就这样让一切结束。

20,道格去找珍妮,可酒店告知她已经离开了,同样守在酒店里的麦警探告诉道格,那个女人消失了,麦警探调查过,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珍妮这个女人。道格去询问珍妮的司机,之前他曾经送珍妮去过什么地方,经过一番交涉,司机给了道格一个地址。道格按照司机给的线索,在一家超市找到了化身为收银员娜塔莎的珍妮,而且娜塔莎完全不认识道格,只是觉得道格有些眼熟。

21,道格跟娜塔莎道别后,内心暗暗惊愕,他开着车无视一切路障,一路向前,结果,他来到了”世界尽头“——一片计算机程序构造的那种模拟结构,原来,道格所处的这个世界也是虚拟的。(大反转。现在知道,传先生留给道格的信,就是传先生发现当前世界是虚拟的,要把这信息传递给道格,但又怕被上一层知道,所以才去下一层1937虚拟世界里面传递信息。)

22,与此同时,麦警探也找到娜塔莎,调查对方关于鬼祟男被杀的不在场证明,结果娜塔莎的室友告诉警探,她最近有些精神恍惚和失忆的症状。这时,娜塔莎的意识连接程序启动,她又变成了“珍妮”,珍妮打电话给道格,表示自己可以解释一切。

23,在传先生的办公室里,珍妮告诉道格,他们创造了无数个这样的虚拟世界,而道格所在的世界是唯一的一个多层模拟世界,而且这也是意料之外的产物。传死后,珍妮被创造者派来接替传的工作,她的任务就是结束这种多层的世界(结束这个公司的业务)。但没想到,传先生欺骗了创造者,他更改了自己的遗嘱(让道格接管项目,而不是珍妮)。而杀死传的人正是道格,但其实又不是道格,而是道格这个角色的使用者,也就是珍妮的丈夫。珍妮的丈夫大卫原本是个正直的人,但自从有了这个系统,大卫变了,他开始喜欢杀戮变得残忍,而从道格这个角色被创建那一天起,珍妮就爱上了仁慈和正直的道格。(经典台词:在未见到你之前,我就已经爱上你了)。虽然道格是个虚拟的人物,但对于珍妮来说,道格比她所知道的一切都更加真实。

24,机房里,惠尼进入系统,连接了酒保的意识。酒保正在开车,因为意识连接,车子打滑撞到路边,被警察拦截,警察发现被酒保绑在后备箱里满身是血的范强尼,在警察的逼问下惠尼慌张后退,被路上的车子撞飞(死去),令酒保的意识来到了上一层虚拟世界(当前时代)惠尼的身体里。

25,收到保安电话,和珍妮睡在一起的道格赶来机房,道格离开后珍妮睁开眼,打电话给麦警官。

26,道格赶到公司,发现保安被杀,变成惠尼的酒保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要求道格带他去看创造自己的地方,在二人前往机房的路上,道格的意识被大卫进入,大卫在机房里杀死了惠尼。

27,大卫返回去找珍妮,要杀死背叛了自己的珍妮,在珍妮被逼入死角的时候,麦警官及时出现击毙了大卫。

28,道格的意识在上一层的世界里醒来,是2024年的洛杉矶,他和珍妮居住在舒适的海边大房子里,珍妮的爸爸(传先生的原型)在沙滩上遛狗,一派幸福景象。

影片的结局,男主角道格从一个电子虚拟世界中(当前时代)的人,来到了真实的2024年的世界,和女主角一起开始了快快乐乐的生活......很和谐,很圆满。

但真的有可能会这样么?答案是否定的!最后一个镜头,是个关闭荧幕的画面......突然明白了,电影那个和谐圆满的结局,只不过又是一层虚拟的世界而已,真实的世界在哪里?L1的上一层L0?可能吧,但是没人知道。

③ 忘记了一个电影名字

中文片名
我是传奇
原片名
I Am Legend
更多中文片名
魔间传奇 .....香港译名
末日传奇
更多外文片名
I Am Legend: The IMAX Experience .....USA (IMAX version)
Io sono leggenda .....Italy
Je suis une légende .....France
Eu Sou a Lenda .....Brazil
Soy leyenda .....Argentina / Spain
影片类型
动作 / 剧情 / 科幻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片长
101分钟
级别
USA:PG-13 Canada:14A South Korea:12 Finland:K-15 Ireland:15A
拍摄日期
2006年9月23日 - 2007年3月31日
摄影机
Panavision Cameras and Lenses
Arriflex Cameras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anamorphic)
票房成绩
全美首映票房:$77,211,321.00 (单位:美元)
全美累计票房:$256,393,010.00 (单位:美元)
海外累计票房:$327,700,000.00 (单位:美元)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弗朗西斯·劳伦斯 Francis Lawrence
编剧
阿齐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 .....(screenplay)
Richard Matheson .....(novel)
Mark Protosevich .....(screenplay) and
John William Corrington .....(1971 screenplay)
Joyce Hooper Corrington .....(1971 screenplay) (as Joyce Corrington)
演员
威尔·史密斯 Will Smith .....Neville
艾莉丝·布拉加 Alice Braga .....Anna
莎莉·理查德森 Salli Richardson .....Ginny Neville
Paradox Pollack .....Alpha Guard
查理·塔汉 Charlie Tahan .....Ethan
达什·米霍克 Dash Mihok
萨莉·理查德森-惠特菲尔德 Salli Richardson-Whitfield
维罗·史密斯 Willow Smith
制作人
阿齐瓦·高斯曼 Akiva Goldsman
大卫·海曼 David Heyman .....procer
Neal H. Moritz .....procer
Erwin Stoff .....procer
Michael Tadross .....executive procer
James Lassiter .....procer
Jeffrey Wetzel .....co-procer
原创音乐
詹姆斯·纽顿·霍华德 James Newton Howard
摄影
Andrew Lesnie
剪辑
Wayne Wahrman
选角导演
Kathleen Chopin
艺术指导
Naomi Shohan
David Lazan
美术设计
Patricia Woodbridge
William Ladd Skinner
布景师
George DeTitta Jr.
服装设计
Michael Kaplan
视觉特效
Jim Berney .....SPI
Janek Sirrs
Ian Hunter .....New Deal Studios, Inc.
副导演/助理导演
Vic Armstrong .....second unit director
Joseph Aspromonti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Marissa Kaplan .....dga trainee
Kenyon Noble .....additional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action unit
Peter Soldo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Jeffrey Wetzel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Matt Power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second unit director
Michael Pitt .....assistant director: additional photography/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Warner Bros. Pictures Co. [美国]
Heyday Proctions
Original Film [美国]
Weed Road Pictures [美国]
3 Arts Entertainment
Heyday Films [英国]
Overbrook Entertainment
Village Roadshow Pictures [澳大利亚]
发行公司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Warner Bros. Pictures Co. [美国] ..... (2007) (USA) (theatrical)
Golden Village Entertainment [新加坡] ..... (2007) (Singapore) (theatrical)
Roadshow Entertainment [澳大利亚] ..... (2007) (Australia)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阿根廷] ..... (2008) (Argentina)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日本] ..... (2007) (Japan) (theatrical)
华纳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荷兰] ..... (2007) (Netherlands) (theatrical)
Karo Premiere [俄罗斯] ..... (2008) (Russia) (theatrical)
特技制作公司
Gentle Giant Studios Inc. [美国]
New Deal Studios [美国] ..... (visual effects miniatures and photography)
Patrick Tatopoulos Design Inc. [美国]
Proof [美国] ..... (pre-visualization)
Quantum Creation FX ..... (bodies and creature make-up consultation)
Tinsley Transfers Inc. [美国] ..... (creature suits)
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 Sony Pictures Imageworks [美国]
Tatopoulos Studios
其它公司
Film Art, L.A. ..... art consulting
Bender ET ..... GFCI shock protection provided by
Floodgate Media ..... grip and lighting equipment
Lidar Services Inc. [美国] ..... visual effects (Lidar scanning and modelling)
Zandi Films ..... funding consultant
Varèse Sarabande ..... soundtrack
上映日期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7年12月13日
加拿大
Canada
2007年12月14日
韩国
South Korea
2007年12月14日
中国台湾
Taiwan
2007年12月14日
日本
Japan
2007年12月14日
美国
USA
2007年12月14日
法国
France
2007年12月19日
西班牙
Spain
2007年12月19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7年12月20日
英国
UK
2007年12月26日
挪威
Norway
2007年12月26日
希腊
Greece
2008年1月1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8年1月3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8年1月3日
德国
Germany
2008年1月10日
意大利
Italy
2008年1月11日
巴西
Brazil
2008年1月18日
俄罗斯
Russia
2008年1月24日
瑞典
Sweden
2008年1月25日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无知的人类,往往灾难性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场大面积的病毒突然爆发,传播速度之快几乎无人能够阻止,没有人知道可怕的病毒之源开始于何处,只知道它是没办法停止的、不可逆转的、无法治愈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罗伯特·奈维尔是纽约市一个才华横溢的病原体学者,为美国军方服务。他作为政府投资研究抵抗流行性疾病的疫苗的先头部队,看着病毒在街道上如此肆虐,却也只有无能为力的份儿。这种通过空气就能传播的病毒最终以一种难以抵御速度笼罩了整个城市,使得总统只能下令封锁纽约市,未被感染的人才能出城。可想而知,这种做法造成了市民的极大恐慌,纽约城顿时乱作一团。罗伯特在焦急之中将妻子佐伊和7岁的女儿马莉送上出城的直升机,却目睹他们死在面前的惨剧……这种时候,死亡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些被感染却没有死的人,身体发生了异变,成为一种可怕的生物,不再存在任何理智的思考,行尸走肉般地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阴影当中,躲避着阳光--他们对新鲜的血与肉,有着最为原始的渴望。
这场灾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纽约变成了一座死城,而罗伯特就成了这里仅存的一个人类--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对这种病毒有着天生的免疫能力。罗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两种武器,那就是他在科学上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血液。曾经在军队里讨生活的经历,帮助他选择了在这座被废弃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统化的,他每天都要坚持大量的体能训练,还要不间断地发出求救或寻找和自己一样的幸存者的无线电波……罗伯特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否则在这种极端孤独的情况下,正常人都有可能发疯。惟一还在与罗伯特并肩作战的,就是他最为忠诚的伙伴萨姆,一只德国牧羊犬。白天,罗伯特带着萨姆外出寻找维持生命的供给,然后去实验室时做研究、发无线电波;到了晚上,他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坚固得有如堡垒的建筑物中,观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头“觅食”。除了每天尽责尽职地做同样的事情,罗伯特在这座“空城”当中也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驾驶着他的跑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在战斗机上打高尔夫;用无价的珠宝装饰他的堡垒等等,就连市中心最繁忙的商业街,如今也变成了罗伯特自家的“后花园”。作为人类最后的希望,罗伯特被惟一的一个残留下来的任务驱使着,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统,寻找逆转病毒的方法。虽然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但是他没得选择,因为他的时间就快用光了。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继《范海辛》之后又一部用CGI堆积出来的糟糕作品,作为主角,威尔•史密斯可选择的范围也就变得少之又少。这部失败的影片甚至让最近的《致使拜访》都变成了一个杰作。
——comingsoon网站
威尔•史密斯奉献出了一场惊人的“独角秀”,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嘉奖。
——《火焰新闻》
影片算是对一个陈旧的话题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创造力的重塑。
——《电影信号灯》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我叫罗伯特·奈维尔……
影片改编自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理查德·马瑟森(Richard Matheson)创作的同名小说……作为黑人演员中最有影响力的面孔,威尔·史密斯出演过一系列既卖作又受到好评的科幻动作电影,例如《我,机器人》、《独立日》和《黑衣人》等等,所以对于他来说,这类影片绝对是他的“看家本领”,再加上他本人也是马瑟森的忠实拥趸,貌似没有比他更适全的演员人选了,史密斯说:“原著中包含了很多流派,恐怖和科幻也位列其中。当你成为全世界最后一个人类的时候--那种刺激的感觉源于心理,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无论是从身体、情感还是精神上。故事中的主角罗伯特·奈维尔惟一的目的就是存活下去,这样的状态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美丽的机会,来讲述一下关于人类天性的世界观。”
为这部新鲜出炉的科幻动作惊悚片做导演的则是弗朗西斯·劳伦斯,他的处女作就是那部同样具有“末世情结”的《地狱神探》,劳伦斯说:“这类关于一个男人与世隔绝地生活以及在现代的城市环境中孤独的生存的想法,让我感到无比地着迷,所以才会产生用影像将这个故事表现出来的想法。《我是传奇》中的精华部分,就在于这里有一个要和整个世界进行对抗的男人,它虽然诞生于半个世纪前,可是到了现在仍然能够激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这部发行于1954年的小说,以现代人的观点看,仍然会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且极具有煽动性,已经被广泛认为是迈入现代恐怖科幻领域的入门教材,不但影响了几代人,还刺激了无数个争相效仿的后来人,以及两部电影改编作品:1964年的《地球上最后一人》,由文森特·普雷斯领衔;1971年的《最后一个人》,查尔登·海斯顿是这里的主演……到了如今这部最新版本的影片,其编剧兼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不但曾因《美丽心灵》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他自己也是小说的作者理查德·马瑟森一生的追随者,所以对于高斯曼来说,能够主笔将《我是传奇》再度带上大银幕,确实是一件非比寻常的大事件,他表示:“马瑟森对于我们这些为科幻故事神魂颠倒的怪胎来说,就好比是神。在严肃的科幻世界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那就是利用角色性格的深层次根源,来释放出强烈的主题--这一点和寓言故事很像,而这部影片也没有脱离开这个潜规则。”
与阿齐瓦·高斯曼一起创作剧本的,还有马克·波托塞维奇(Mark Protosevich),他们有可能共同得到了一个近年来最受觊觎的电影主题,波托塞维奇说:“我对这个故事,已经垂涎了超过10年的时间了,最终能够看到它在我的手中慢慢成形,真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经历,尤其幕前和幕后还聚焦了一批如此有天分的电影人。”
独角戏
《我是传奇》大体讲述的是一个男从如何以一种孤独的状态存活下来,所以制片人和导演知道他们需要一个包容量比较大的演员来饰演这个角色,当他们获悉威尔·史密斯对这部影片非常感兴趣时,心底的最后一块大石也终于落下。史密斯与合作伙伴制片人詹姆斯·拉斯特(James Lassiter)近年来一直在多方打探小说改编版权的归属,如今算是得偿所愿,史密斯将会饰演罗伯特·奈维尔,那个虽然占据了整个故事,却一直都是只身一人的孤胆英雄,对于史密斯来说,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阿齐瓦·高斯曼解释道:“作为一名编剧,我是非常相信用文字去创造一个角色的非凡能力的,但是,将文字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天分,也是同等重要的。史密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演员,他能够用蕴含了许多想法和感情的表演传达很多东西。”
即使如此,威尔·史密斯也不得不依靠其他表现形式来描述罗伯特·奈维尔所要经历的情感跨度,他提议:“对于我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因为我需要用行为来进行表演,那真的是一个难以置信的锻炼,因为你没办法找到和你说话的人,却仍然需要交流,这就是我表演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中心部分。你能从中发现你的角色和你自己本身一些不曾注意到的部分,无论是从艺术形式出发,还是从心理角度出发,那都是一个非常令人着迷、值得探索的内容。”
这是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第一次与威尔·史密斯合作,可是他却用溢于言表的感激赞扬了这位黑人演员如此出色的发挥:“史密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还是他那种形于外的温暖和魅力,他总能够给他的角色带来如此多的不同尺度,让你的眼睛一刻都没办法从他的身上移开。你可能会时而同情他,时而又对他感到惧怕;你会和他一起大笑,然后又和他一起大叫……所有的这些层次感都能同一时间存在于他的表演当中。而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必须得能够传达所有他正在经历的一切,包括身体和情感方面,在没有任何形式的对白的基础上。”
当然,对于威尔·史密斯最大的肯定,还是来自于真正创造了罗伯特·奈维尔这个角色的人--作者理查德·马瑟森,他表示:“史密斯是饰演罗伯特·奈维尔的非常完美的人选,我几乎看了他之前主演的每一部电影,他总能完全让人信服他正在诠释的那个角色,在这个故事中,罗伯特是一个关键,所以,史密斯也是一个关键。”
看点
如果不是影片的制作费用过于高昂,如果不是华纳雪藏,如果不是施瓦辛格在拍摄完《终结者Ⅲ》之后就忙于从政,我们也许在数年以前就能看到史诗大导雷德利·斯科特(《银翼杀手》)同硬汉阿诺驾轻就熟的科幻经典。不过,如今能在银幕上一览英勇神武的黑哥们威尔·史密斯的人类拯救录,我们也用不着太遗憾。因为身为绝对的票房灵药,还走他最擅长的动作/科幻路线,影片的票房已绝对保证1亿以上。
编辑本段精彩花絮
·罗伯特·奈维尔和他的女儿马莉的饰演者分别是威尔·史密斯和威萝·史密斯(Willow Smith),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父女。
·最初的时候,影片在90年代就曾有过制作的意向,当时的主演是阿诺·施瓦辛格、导演是雷德利·斯科特,后来因为预算过高,两人双双退出了剧组。
·为了展示影片中的新款福特跑车GT500所能做出的特技表演,工作人员特别把车开上了一个27英尺高的斜坡,然后让它穿越一块厚玻璃窗。试演的时候,他们让车着落在一堆纸盒上,这样才不会让这辆昂贵的车受到伤害。第一次试验中,他们就损坏了车的水箱和支架,只好用其他普通的福特车的零件来替代。
·卡梅隆·莫纳汉(Cameron Monaghan)曾为影片中伊桑那个角色进行过试镜。
·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威尔·史密斯曾离开两天的时间,为了去罗马参加汤姆·克鲁斯和凯蒂·赫尔姆斯的婚礼。
·吉尔莫·德尔·托罗本来是影片的第一导演人选,可是他却拒绝了。
·发生在布鲁克林大桥的那部分场景,涉及了至少1000名临时演员,还有各种不同的军事武器和战斗机。
·影片中许多场景都是在纽约的华盛顿广场实地拍摄的,时间是2006-2007年的秋天和冬天,拍摄的时候,节日装饰用的彩灯都被拿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超过3个月的喧闹。
·在布鲁克林大桥仅6个晚上的拍摄,就花去了电影公司500万美元。除此之外,电影公司还要取得14政府部门的拍摄许可。在整个战斗的场景中,制片人们不得不安排好250名工作人员、1000名临时演员、还有160名国民警卫队的调度工作。
·在剧本还没有的情况下,影片就已经确定会拍摄了。
·华纳公司最初的时候反对影片在纽约实地取景,因为花费过于昂贵的原因。但是经验丰富的制片人迈克尔·泰德罗斯(Michael Tadross)却取得了封锁大中央的高架桥、第五街的多个街区以及华盛顿广场的许可,尽管只能是2006年9月-2007年4月的晚间或周末,却足以用来完成所有的拍摄工作了。
·影片中的植物是通过卡车从佛罗里达州运过来的,上面挂满了黑纱,用来渲染整个城市的悲怆气氛。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Radio message from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ake no mistake, My Fellow Americans, we are at war for our very survival. And so it is with great sadness but greater resolve that tonight I have signed an executive order quarantining New York City. God be with us…
来自于美国总统的无线电消息:……请不要混淆视听,我的美国同胞们,我们在为生存而战。今天晚上,我怀着非常痛苦和悲伤的心情,不过这可能是惟一

④ 泰坦尼克号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那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是怎样的

泰坦尼克号沉没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的爱情故事是虚构的。

泰坦尼克号(英语:RMSTitanic)是一艘英国皇家邮轮,也是白星航运公司旗下的3艘奥林匹克级邮轮之一,在其服役时间是全世界最大的海上船舶,由贝尔法斯特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建造,号称“永不沉没”、“梦幻之船”。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展开首航,也是唯一一次的载客出航,最终目的地为纽约。部分乘客为当时世界上顶尖富豪,以及许多来自英国、爱尔兰、斯堪的纳维亚和整个欧洲其他地区的移民,他们寻求在美国展开新生活的机会。

4月15日在中途发生碰撞冰山后沉没的严重灾难。2,224名船上人员中有1,514人罹难,成为近代史上最严重的和平时期船难。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最终与船一起沉没;泰坦尼克号总设计师汤玛斯·安德鲁斯也在这起灾难中死亡。

1985年,前美国海军军官罗伯·巴拉德率领团队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残骸,该船分裂成两部分,并在3,784米的海底深处逐渐瓦解,沉船内成千上万的文物已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复原并展示。泰坦尼克号已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船舶之一。

(4)最后一个字是真的美国电影扩展阅读:

沉没事故——

4月14日23点40分,瞭望员范德瑞克·弗莱特在泰坦尼克号正前方发现了一座冰山,并警告了舰桥。当时值班指挥的一副威廉·默多克下达右满舵及发动机全速反转的指令,尝试“摆动绕行”;但为时已晚,泰坦尼克号右舷撞到了冰山,在水线以下形成一系列的缝隙,船体没有遭冰山切出裂口,而是挫曲凹陷,钢板接合处弯曲成一段段的开口,让海水进入。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泰坦尼克号的乘客并没有做好准备。根据当时公认的做法,船舶不会马上沉没的情况下,救生艇只是用来将乘客接驳到附近船只。泰坦尼克号携带的20艘救生艇只能运载约一半的人员,如果是满载的情形,则只有约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登上救生艇。

船员没有得到充分的疏散训练,他们不知道救生艇即使坐满也能安全漂浮,所以很多救生艇下水时只坐了一半人。三等舱乘客大部分时间都遭到船员留置于下层甲板,他们只能自己想办法穿越障碍,导致其中的许多乘客受困,而大部分下层甲板都充满了海水。副官在指挥登艇时一般都遵循女人和小孩优先的原则,大部分男性乘客和船员都留在船上。

2时15分,撞上冰山经过2个小时35分钟后,泰坦尼克号在水中的倾斜角度开始迅速增加,因为大量海水从甲板舱口入侵船首内还没淹没的部分。由于船尾从水中升起,露出螺旋桨和后半部船底;船首下沉而船尾上升,导致龙骨要承受两股相反方向的力量对抗,达到峰值应力后,船体开始从2号和3号烟囱之间断裂。当船首下坠时,龙骨没有马上断开,因此将船尾拉向几乎垂直的角度,最后仍然有数百人在艉艛甲板上抓着栏杆。2时20分,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

除了救生艇上的人之外,所有乘客和船员都浸入负2°C的海水中,几乎所有落海的人都会死亡,只有2分钟到30分钟的存活时间。尽管四散在周围的救生艇还可容纳近500人,但只有13名落海者被救生艇救助。107公里外的卡柏菲亚号冒着风险全速前进,在沉船约一个半小时后抵达事故现场,大约有710人在灾难中幸存下来,登上卡柏菲亚号获得紧急照护;

有1,514人在事故中丧生。卡柏菲亚号船员们回忆太阳升起后的场景:“一眼望去是无穷无尽的冰山,好像有无数的金字塔在海面栖息”。卡柏菲亚号船长亚瑟·罗斯特龙环顾现场,看见20个高达60米的大冰山,还有许多小冰山和浮冰,以及来自泰坦尼克号的碎片。

卡柏菲亚号的乘客也说,他们的船好像身处于巨大的洁白平原中间,远处的冰山就跟山丘一样散布着;这片区域现今已经称为冰山巷。卡柏菲亚号原本计划要将生还者们载往哈利法克斯港,因为那里铁路发达、也是离沉船现场最近的大海港;但是由于西北方仍有大量海冰挡住去路,于是改往西南方的纽约港航行——泰坦尼克号原本的目的地。

⑤ 求一部美国经典老电影~

中文译名:美国往事
港台译名:义薄云天/四海兄弟
更多片名:C'era una volta in America
导 演:瑟吉欧·莱昂 (Sergio Leone)
主 演: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
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
珍妮弗·康纳利Jennifer Connelly
乔·派西Joe Pesci
丹尼·艾洛Danny Aiello
威廉·弗西斯William Forsythe
伊丽莎白·麦戈文Elizabeth McGovern
塔斯黛·韦尔德Tuesday Weld
发行公司:华纳(Warner Bros.)
影片类型:犯罪(Crime) 剧情(Drama)
级 别:R
片长:229分钟
国家/地区:美国 意大利
对白语言:英语 法语 意大利语
色彩: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宽银幕系统
混音:单声道
评级:Rated R for strong violence, sexual content, language and some drug use. (edited version)
级别:
Hong Kong:III Finland:K-18 Finland:K-16 Germany:16 Netherlands:12 Sweden:15 Brazil:14 USA:R Canada:R Canada:13+ Australia:MA France:-12 Ireland:18 Japan:R-15 Norway:18 Spain:18 UK:18 West Germany:18 Australia:R South Korea:18 Italy:VM14 France:-16 Netherlands:16 Singapore:M18 New Zealand:R16
制作成本:$ 30,000,000 (estimated)
版权所有:Regency Entertainment (USA) Inc.
拍摄日期:1982年6月14日 - 1983年4月22日
首映日期:1984年6月1日
摄制格式:35 mm
洗印格式:35 mm
[编辑本段]获奖情况
本片获1985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
[编辑本段]影片剧情
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的意大利籍导演瑟吉欧·莱昂,带领观众横跨四十余年,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叙述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年玩伴之间纠葛的恩怨情仇。
金奖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面条,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与其伙伴的犯罪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时代背景跨越经济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员詹姆斯·伍兹(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饰一角;本片当年曾入围金球奖最佳导演,而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堪称意大利国宝级大师的埃尼奥·莫里康(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著音乐提名,埃尼奥·莫里康以忧伤怀旧的配乐,将观众带回多年前纽约的犹太人区,重温昔日风情。
这是瑟吉欧·莱昂内“美国三部曲”之一,是意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国形象。导演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
二十年代的美国,绰号“面条”的纽约少年和几个同龄朋友一起认识了聪明狡黠的麦克斯。他们开始从事走私活动。不久,面条在一场械斗中杀伤人命,被关进监牢。
若干年后面条被释放出狱,当年的小伙伴们已经变成了成熟健壮的青年。在麦克斯的带领下,他们重操旧业,开始了一系列的抢劫、盗窃、敲诈活动。随着犯罪活动的不断深入,麦克斯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列入了行动目标。有过铁窗经验的的面条不忍眼看好友走向毁灭,偷偷打电话报警,想逼迫麦克斯收手。警察与面条的朋友展开激烈枪战,麦克斯等人全部被杀。面条在极端的悔恨与痛苦之下,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地方,离开了心爱的姑娘,远走他乡。
几十年后,几近垂暮的面条潦倒回乡,意外发现原来当年的一切都是麦克斯的精心策划。他借面条和警察之手除去伙伴,自己则金蝉脱壳,吞没了团伙的巨款,改头换面之后跻身政界,成为上层社会的名流。麦克斯恳求面条杀死自己,幻想以此赎回自己的罪孽,被面条所拒绝。麦克斯走投无路之下跳进垃圾粉碎机自杀。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这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的意大利导演赛尔乔·莱昂内执导,是莱昂内“美国三部曲”之一,是意大利人眼中的20-60年代的美国形象。导演一改好莱坞传统西片的格局,以独特的视角塑造了美国黑社会人出生入死的人物形象。影片颇有气势,暴力的描绘有一种诗意。时间跨越40年,从经济大萧条、禁酒令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重大事件均作为背景。影片只选取原作中的几个人物和几件事件,采用典型的好莱坞叙事结构。所不同的是,影片的时空结构处理颇有特色,通过主人公面条的回忆将故事逐渐展开,故事始终在面条和麦克斯之间一种理还乱的债务纠葛中进行。本片获1984年美国影艺学院最佳配乐、最佳服饰设计两项奥斯卡金像奖,1985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导演提名。
[编辑本段]精彩影评
美国往事:生命的乡愁,时间的灰烬
多少海洋消失在沙中
多少沙子在石头中苦苦祈祷
多少时间在贝壳
歌唱的角里哭泣掉
多少鱼群珍珠般的眼睛里
放弃了生命
多少清晨的珊瑚里的号角
多少水晶中星星的影子
多少笑的种子在鸥鸟的喉间
多少思乡的游丝在夜间群星的轨道穿梭
多少肥沃的土壤
为了这个字的根:
你——
在一切砰然作响的
秘密的帷幕之后
你—— ——内利·萨克斯
我的记忆已经模糊.比如,当我第一次站在家里的凳子上,点起脚尖,偷偷翻检藏录像带的柜子,那是什么时候?比如,当我第一次学会摆弄松下L15录像机,那是什么时候?再比如,当我的父亲指着一盘贴着《美国往事》标签的录像带说"整个人生都在里面",那又是什么时候?
何止记忆,连我的眼睛,都开始模糊.
那盘录像带还在,但L15已经放不出声音.带子里的人都说外语,只是偶尔有一个听不出年龄的阿姨突兀的冒出声来讲解剧情,说"面条"什么的,后来知道这东西叫"内参".
我把从里面看到的东西当成了自己的童年,这奇怪就像高中那会儿把《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成自己的少年.
不同的是,看美国往事的时候才几岁啊,我就觉得我老了.
友谊
"You see, I have a story too, Mr. Bailey. I had a friend once. A dear friend. I turned him in to save his life. He died. But he wanted it that way. Things went bad for my friend, and they went bad for me too. "——Noodles
没有哪部电影把友谊的忠诚与背叛写的如此沧海桑田.
一切都无法言说.
除了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彼此沉默着看到过去,仿佛面对远古的海洋,埋藏着人类最深沉的情感.
救赎
"现在时辰到了,你们让你们回复了的天性忏悔,让眼泪的滚油煎净了的,让悲恸的雷霆震醒了的天性忏悔,默默的忏悔,悠久的忏悔,沉彻的忏悔,像冷峭的星光照落在一个寂寞的山谷,像一个黑衣的尼僧匍伏在一座金漆的神龛前."
Noodles:自我逃避
如影片的首尾所暗示,他的一生就像鸦片,是场幻梦.
他一直在逃,却始终被过去追杀,被影子缠绕.
鸦片馆里无人接听的电话铃声,让他想起向警居的告密,这告密把三个朋友送向了死亡;仇人的追杀,让他坐上离开家乡的列车,这列车把他送向了35年的逃亡;"贝利"部长的请柬,让他看到掩盖过去的面纱,这面纱几乎欺骗了他的一生;即使Max的出现使真相大白,他也仍然不愿承认35年前的一幕是场戏,仍然不愿承认眼前就是夺走他一切的曾经的挚友,他悲怆到欺骗自己.
最后,年迈的Noodles仿佛又回到35年前的鸦片馆,他躺在床上,静静的等待那无人接听的电话铃声,但电话没有响.于是他面对镜头,露出了笑容.一切的悔愧和伤痛,被幻梦洗清.
幻象消灭是人生里命定的悲剧......转瞬间,或许,便已敛息了最后的焰舌,只留存有限的余烬与残灰,在未灭的余温里自伤与自慰."
Max:自我了断
他就像一轮信仰燃烧的太阳,周围聚集着被他的光辉照亮的行星.他注定要惊天动地,但如果毁灭在劫难逃,他会选择耀眼的爆炸,让整个星系陪他灭亡.
他的野心使他不顾一切,抢劫联邦储备银行是他的梦想;他不会像父亲一样死在疯人院,他向往结局的辉煌.当Noodles对他说"You're really crazy"他愤怒到痛苦,于是在闪着辉光的海滩上来回踱步,那宿命的步伐里倾泻出无尽的孤独.
他猛烈的报复Noodles的背叛."When you've been betrayed by a friend you hit back."
但当"末日审判"来临,他又只能指望Noodles亲手解决自己的生命.那将证明他偿还了一个朋友一生的债.他甚至拿出那块怀表(那友谊的信物和见证!),布满皱纹的眼角祈求着"让我的心灵在平静中死去",然而当Noodles回答"I haven't had a gun in my hands for many, many years. My eyes aren't what they used to be, even with the glasses. My hands shake. And I wouldn't want to miss.",他知道他将无法获得救赎. 于是他绝望如心死般的,消失在粉碎垃圾的卡车里
爱情
"虽然岁月在这个广大人间不息的成毁一切,在任何人事上都有新的和旧的交替,但间或也有例外,就是属于个人的青春美丽的常驻......那些陌生的熟悉的远远近近的男子因她那青春而来的一点痴处,一点鲁莽处,一点从淡淡的友谊而引起的忧郁或沉默,一点从微笑或一瞥里新生的爱,都好好保存,毫无损失."
35年之后,Noodles在戏院后台的化妆间里见到了Deborah.她一点一点的卸装,我们惊奇的看到她的样貌仍然青春美丽,岁月的风蚀没有在她身上刻下任何痕迹.也许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Noodles眼中的又一个幻象,一个在他心中永远不会老去的女神.如同Deborah在舞台上饰演的埃及艳后Cleopatra,"age cannot wither her".
就像Max,Deborah永远热烈的追求梦想.她清楚的感知着自己想要的一切同时矛盾的预见到这种选择的结果.当他们还是少年,她读了一首诗给他:"My beloved... will always be a two-bit punk, so he'll never be my beloved. What a shame.";当他们都已成年,她温存的对他说"you're the only person I ever cared about,""but tomorrow i'll go to ollywood".
这种左右为难使她总是对Noodles欲拒还迎并最终任由理智战胜了情感.当他从厕所的墙眼里偷看她跳舞,她会背过身去脱掉衣服,到出门时才提醒哥哥厕所里有"蟑螂"(那是年幼时的詹妮佛·康纳利);当他趁聚居区里的人们做礼拜时跟踪她回家,她会故意留门,嘴上却说"要有人留下来看店以防小偷";当他一言不发的坐在车里送她离去,她会温柔的送上亲吻但又拒绝进一步发生关系;即使在他强暴她之后,她也只是把火车窗帘半拉下来,看到他出现才缓缓的掩上.
在这里,Noodles的性格悲剧再一次毁掉了他的爱情.他总是在朋友和女人之间难以取舍摇摆不定(Deborah:"Run,Noodles,your mom's calling you.");而当他在分别前的最后一刻意识到Deborah将永远离去时,长久以来积压在心底的苦闷和欲望便只能如兽性爆发,以强暴的方式占有Deborah的美丽和青春.
35年之后,Noodles在戏院后台的化妆间里见到了Deborah.她一点一点的卸装,问他为什么还来看她.他说第一个原因是想看看她当年拒绝自己去当演员是不是明智,他说"Yes,you did,you're terrific." 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她成了Max的女人。
时间
本片导演Leone曾经指出闪回结构在《美国往事》中的核心地位:"because time is one of the leading characters in the film - this film is about memory, nostalgia and death."
可见,与其说《美国往事》是《教父》的同宗兄弟,不如说它是《公民凯恩》的旁室嫡孙.
比如那块从醉汉身上偷来的怀表,不仅见证了友谊的生与灭,而且暗示着Noodles和Max的一生都活在不属于自己的时间里.
比如1968年胖子和面条重逢时的对话.Moe: "What have you done all this time?" Noodles : "Going to bed earlier".这不仅比喻Noodles像普鲁斯特的小说人物一样丢失了时间,而且说明他的现在就是过去的不断苏醒.
再比如片中一处史诗化的细节:用背景画面中布鲁克林桥的兴起象征Noodles的成长,当大桥还在打桩的时候,他是个青春期的少年;当大桥完工的时候,他成了一个帮派的领袖;当35年后大桥周围布满了高速公路的时候,他和大桥一样变得老态龙钟,世界抛弃了他们.
"电影使我们有机会在无法看到的那个世界中努力塑造,而叙事本身也是在重新结构时间,那些时间带给我们的美感似乎无法言表......在日常生活中,时间使人与人之间形成穿插关系,使事与事之间形成穿插关系.导演便是要在安排这样的安插中显示才华......他俯身检起了一跟柴火,但经过漫长的时间,又告诉我们这只是一根火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了时间的存在."
梦想

Noodles有他的梦想,Max有他的梦想,Deborah也有她的梦想.
然而当每个人的梦想都跌得粉碎,我们知道,这是——美国梦的失去.
本片融汇了相当多的时代特征——20年代:满眼的深褐色,犹太人的店铺,住民,马,篷车,蛋糕,衣服,腐败的警察;禁酒令;混杂着温和和暴力的社会;废弃的海港,仓库,褪色的招牌;地下酒吧和鸦片馆,巨大的装潢艺术的餐厅;60年代:作背景音乐的Beatles,声音古怪的嬉皮士,揭露腐败和丑闻的电视节目......
在60年代,有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的遇刺,有日益高涨的民权运动,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战呼声,一时间所有虚伪的美国神话都被打破,浮出表面的只有血腥和肮脏的真相.在《美国往事》中,我们看到协会,法律,政策甚至宗教团体是如何迅速变脸以求适者生存的.如同Conway对Max所说,现在的混混一夜之间包揽的生意比他在过去两年里谈成的还多.
1968年,Leone拍摄了《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West),深刻揭示了隐藏在美国历史后面的推动力:"make believe it didn't happen"
《美国往事》是Leone审视美国三部曲的终结篇.前两部是《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和《Duck, You Sucker!》(法文标题意为Once Upon A Time The Revolution).三部曲分别从西部世界,墨西哥革命和外国移民的角度阐述导演对美国的反思.而《美国往事》的真正主题即是梦想的破灭.与之相似的是卡夫卡在小说《亚美利加》(Amerika)中同样以欧洲移民(Karl Rossman)的视角反映理想的颠倒/曲解和失去.不同的是,Leone似乎对梦想的痊愈和失而复得不报任何希望.
Noodles,一个在现实中敏感的怀想过去的角色,是浪漫主义理想的典型代表.相似的,我们可以参考Allen在1979年的《曼哈顿》中饰演的Isaac Davis.两个故事不仅都发生在曼哈顿,而且均呈现了角色对已建立起来的表面事物的对抗.因此二者也都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同时期文化的拒绝,一种主人公试图把自己的感知强加给"理想曼哈顿"的努力.同时,两部电影还各自呈现了独具魅力的布鲁克林桥:一个是烟雾弥漫下的黑与白,一个是在兴衰起落中映衬出的逝去的童年.最后,两部电影又都表现出在颓废中的价值观的保存——即使美国的转变使这种道德坚持越来越失去价值,以致其他人都已宣称和它的断绝.
自我的映像
"镜子"在本片中饰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即:揭示人物的本质.
第一处:车站.出逃的Noodles站在镜子面前,然后,变成了35年后的自己.此时的背景音乐是Lennon和 McCartney的《Yesterday》,但抹去了歌词,只有隐约的"yesterday","suddenly"提示我们记忆的模糊,容颜的改变,逝去的青春,和无尽的乡愁.凝视中他似乎记起了50年前Deborah的话:"Look at yourself in the mirror, Noodles."
第二处:即50年前Noodles在街头看到的镜子,那时的他伤感但带着希望.除此之外,年轻和年迈的 Noodles遭受着同样的打击----面对残酷的现实,面对Deborah永不可及/高高在上的美.
第三处:化妆间.Noodles和Deborah进行着35年前未完的谈话.她坐在大大的化妆镜前,他远远的站在一边,镜子中有两张爱人的脸.她的依然青春美丽,他的已然衰老疲倦.她在心底原谅了他.但他们一句话也说不出.
要理解Noodles这个角色,我们要时时记住"镜子"的提示:Noodles始终背负着沉重的自我映像.一个从小就被Deborah言行伤害的令自己讨厌的身体形象,一种长久不曾改变的精神的焦虑和困扰.虽然后来同Eve(一个纯真的女人)的关系使他有所抒解,但最后同Deborah的见面再次加深了这种由于无法企及的距离而造成的深深的自卑.
但化妆间的"镜子"也同样使Deborah重新审视自己.她看上去永不凋谢的美被一层化妆品的假面覆盖.当她一点一点的卸装,一个像Noodles一样脆弱和痛苦的普通人便代替了"女神".
所谓的胜利者和失败者,仅仅一步之遥(如同Max的结局).
庄生晓梦谁先觉——感伤的黑帮情歌《美国往事》来自reiger
基于立足点的不同,如同放大镜与显微镜的关系,如果说史诗式的《教父三部曲》道尽了浩瀚的黑帮血泪,那么《美国往事》就好像是一群黑帮小混打拼江湖的奋斗生涯记录片。《教父系列》的视野更为广阔,《美国往事》的下笔却更为细腻……
暴力美学尚未被定义以前,黑帮美学已经被这二部经典完美地诠释。《美国往事》继承了《教父系列》利用穿插回忆片段的叙述方式展开剧情,关于剧情我不想多讲,已经有出色的影评加以阐述,以下提供几个链接:
http://blog.sina.com.cn/myblog/article/article_print.php?blog_id=4a3984d4010004wv
http://www.moview.cn/rearwin/YP/200508/61637_2.html
http://www.moview.cn/rearwin/YP/200507/60189.html
看了几位网友的评说,发现自己原来看片的时候遗留了几个关键点,比如布鲁克林大桥的变迁印证了主角面条(德尼罗饰演)的成长历程,又比如迈克斯跳进垃圾车自杀以后,大街上驶过几辆载满狂欢的年轻男女的轿车,当时我还以为那是偶然经过的,看了网友的影评,才知道那是面条回想当年酒禁解除以后的狂欢情景,导演用了一种混淆虚实的拍摄手法,把两个不同时间的场面巧妙地结合,面条远去的青春迎面驶来,在他来不及回头细看的时候,青春已经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之中……
当然,某些网友看了不下十遍,我才刚刚看过一遍,那自然是遗漏了细节的,这正是一部值得反复体味的经典所具备的精粹,每次看都有新发现……
不得不提此剧的灵魂一幕:童年的面条在厕所挖了个砖洞偷看仓库里头的少女黛博拉翩翩起舞的情景。珍妮佛•康纳莉原来又是一个少年期就达到演技巅峰的例子,她那种稚气中隐藏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就已经预示着这个女孩会成长为一个深谋远虑的女人,面粉仓库里的面粉在黛博拉轻柔娇小的舞步摆动下,四处飞扬,似雪非雪,像雾非雾,画面凝聚着一种游离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朦胧,仿如仙子的女孩,激荡着情窦初开的面条的心,面条那双不断转动的眼睛,注视着那个仿如舞台的地方,原来他从一开始恋上黛博拉,就已经是以一个观众的身份,看着属于她在属于她的舞台上起舞,这个暗示最终成为他俩一生最大的讽刺。当小黛博拉发现了面条,把他唤到身边,跟他读圣经的时候,是他们最纯洁的爱情印象确立的时候,当面条想轻吻那个仿如仙女的少女的时候,迈克斯的出现打断了这个纯洁的初吻……面条在选择面前,还是优先选择了朋友,而放弃了爱情。这个场景也暗示了迈克斯与黛博拉将成为面条终生的羁绊,迈克斯老是利用他,同时夺走本属于他的一切,包括那个认错人的狂乱的情妇。而面条从失去初吻的一刻开始,就永远地失去了黛博拉。如果当时他不顾迈克斯,选择了黛博拉,会否可以改变这个过早地理智考虑问题的女孩的一生呢?面条,包括我们观众,永远也找不到答案了。
有了前面足够的铺垫,出狱后的德尼罗强暴黛博拉的剧情竟然显得合情合理,这个女人太自私了,德尼罗再次希望追求失落的爱情的时候,她竟然连一丝温存的机会都不给他, 你既然早就不对你们之间的爱情抱有希望,那为何你又要见他呢?无论是出于报复还是为了永久地占有这个男人(我比较认同是后者),黛博拉的行为都显示初足够的可耻与自私,这个女子的自私的丑恶程度,比德尼罗强暴她的恶行,还要丑恶百倍。黛博拉既然选择追逐事业,那么就永远也不应该跟面条见面,她明明知道面条爱她是如此深切,难道仅仅是因为聚旧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不像是一个久经江湖的事业型女人应有的不理智的表现。这个场景表达的意味,个人认为较多是导演的倾向问题,他倾向表达男性在得不到的爱情的时候,那种无法挽回的痛苦,于是,黛博拉处于这个独特的表达需要的位置,为作品的主题服务,这里带有某种程度的不真实性,如果仅仅是黛博拉出于女性天生的摇摆不定的性格而暂时出现性格上的软化,等清醒的时候,又毅然离开面条,那么她遭到强暴的结果,只能说明男人与女人终究原来是来至不同星球的动物,无法沟通,这是否导演要表达的意思呢?那段强暴戏是我所见最能被容忍的,以前我一直是极度反感男人用暴力夺取女人的行为。面条所面对的那种痛苦,正如某网友所言,作为女性观众,相信是很难以理解的。
除了爱情的痛苦,友情的痛苦更加让人窝心,在抢劫银行家的时候,饥渴的情妇发情地要求匪徒强暴她,善于控制情欲迈克斯没有动容,因为他不会在作案的时候受其他事干扰,而面条却不顾一切地发泄,直到迈克斯提醒他该离开的时候才清醒,这又是二人性格的对比。后来那情妇重新遇到他们那伙强盗,迈克斯玩了一个游戏,让情妇猜当时那个是与她鱼水之欢的男人,结果情妇误以为迈克斯是当时的对象,面条不以为然,因为他根本对这个女人无兴趣,这里占有替代的暗示又反复出现了。面条为了拯救迈克斯,于是向警察局报案,但给迈克斯识破了,于是,面条一直以为他害死了兄弟们,背负了30多年的愧疚与孤独,到头来发现给迈克斯欺骗了,迈克斯非但没有死,还夺走了他黛博拉。黛博拉第二次与面条重逢的时候,她在不断抹去脸上的妆,直到不知是泪水模糊了妆粉,还是妆粉模糊了泪水,厚厚的妆粉下,掩饰着她脆弱而真实的情感……
罪恶的黑帮生活葬送了他们的一生,连最初他们保护的活跃在劳工界的工会积极分子,最终也过
上了权钱交易的生活,成为新时代的上层阶级……
迈克斯最终希望死在面条的手下,以求得心灵最后的救赎,但面条拒绝了他。面条一一句悲沧的“我们浪费了一生。”,彻底地为这段“美国往事”作了最后的总结。
影片最后,面条那被烟幕模糊了的扭曲的微笑,为这段感伤的黑帮情歌添上最后的休止符。
这竟然是我所看过的最痛苦的电影……
[编辑本段]关于电影
《美国往事》并不是一部风格明显的类型片,虽然它从30和70年代鼎盛的黑帮片中获取了影片的故事背景(此片的小说原作者哈利·格瑞也的确是个真正的前帮派分子),黑帮电影仅仅只是提供了一个故事载体而已。影片主人公面条并不象一个传统黑帮电影中黑帮人物,他更像一个屈从于环境和直觉的平凡之人,同时也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来寻求最终的救赎。事实上导演赛尔乔·莱翁内(Sergio Leone)是非常细心地对这部影片进行了挑选和斟酌,这也是为何他身为意大利人,却把此片的人物设置在犹太黑帮的背景之下。大部分美国黑帮电影讲述的都是意大利裔帮派或者爱尔兰裔帮派,但曾经在禁酒时期空前活跃的犹太帮派却很少有电影提及。
《美国往事》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部纯粹的作者电影,它承载的是导演赛尔乔·莱翁内所有的“美国情结”(赛尔乔·莱翁内本人并非在美国出生且未在美国长期生活过),他所要讲述的并非是一个逻辑完整的传统故事,而是他本人对他一生所钟爱的美国历史、文化与精神的一次纯粹自我的表达。因为他对于大洋彼岸的理解并非像科波拉这样在街边成长起来的意裔美国人,而是通过银幕上的美国电影所获得和积累的,所以他才会拍摄一部带着非美国气质的美国题材的电影来完成自己一生所求证的事物。
[编辑本段]导演介绍
Sergio Leone,1921年生于罗马,默片导演Vincenzo Leone的儿子.以创造"意大利西部片"(spaghetti westerns)而闻名.1964年拍摄《A Fistful of Dollars》,由当时名不见经传的Clint Eastwood出演.第二部《A Few Dollars More》和第三部《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仍由Eastwood主演,且角色均无姓名,因此被视作三部曲.
至此,Leone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Morricone的谱曲(作曲Ennio Morricone是Leone的小学同学,从《a fistful of dollars》开始合作的御用作曲家),戏剧性的镜头移动,以及角色眼部的极近特写.
1968年Leone拍出风格迥异的经典之作《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这标志着Leone艺术生涯的一次飞跃.该片场面缓慢,优美而震撼,是一次向老西部朴素诚实精神的完美致敬.
在此之后的《Duck, You Sucker》被人称作"萨帕塔的西部"("Zapata Western",萨帕塔,1877-1919, 墨西哥的革命家、土地改革运动领袖,农民起义军的指挥者);此类型的另一代表作是马龙白兰度出演的《Burn!》,但场景设置在18世纪初叶的南美岛屿.
1984年,Leone拍摄了他的第二部杰作(也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影片长近4小时,在美国发行时遭到十分恶劣的删减.这是Leone所有作品中情节最好的一部,节奏不急不徐,完美紧凑.永远在我的十佳之列.
sergio Leone卒于1989年.

⑥ 求电影名字。一部有关艾滋病的电影,美国的,一个八岁左右的小男孩在两岁时手术输血感染的。很早的.

1影片信息

原名:《The cure》

台译:《真情世界》

真情世界
港译:《鳄鱼,波鞋,走天涯》

对白语言:英语,日语

2演职员表

主演:John Carroll Lynch

布拉德·兰弗洛 Brad Renfro --- 饰 Erik (艾瑞)

约瑟夫·梅泽罗 Joseph Mazzello --- 饰 Dexter (德斯特)

布鲁斯·戴维森 Bruce Davison ---- 饰 Dr Stevens

安娜贝拉·莎拉Annabella Sciorra---- 饰 Linda

3影片类型编辑
剧情

4影片片长编辑
97 min

5上映日期编辑
1995年4月21日 美国

6剧情梗概


斯特与艾瑞同住在一个温馨祥和的小镇,并且是紧临隔壁的邻居,他们同为单亲母亲带大的男孩,两个同为十一岁。但小镇镇民恐惧,形成一堵高墙,把十一岁的德
斯特和母亲孤立起来,德斯特是因输血,不幸感染艾滋病。每天德斯特在后院与和士兵玩具为伍,望著天空,向往能自由自在的上学、玩耍。艾瑞一向被看做不合群
的孩子。有一天,隔著竹篱笆与德斯特对话,打成一片。两个寂寞孤独的孩子,在彼此的真情友谊中,不顾世俗对艾滋病的恐惧,找到彼此感情的避风港。逐渐的,
艾瑞决定要帮德斯特把病治好,他异想天开的遍揉百草煮汤做药,一遍遍的试验着,甚至带著德斯特离家出走,访谈名医,一路上,德斯特与艾瑞经历了他们一生中
最难忘的夏日之旅,但他们会找到奇迹吗?

7评价

真情世界剧照

一份由专业影评人评选出的美国九十年代十部最感人的影片名单上,一部拍摄成本仅有十万美元的小制作电影——《The
Cure》赫然在列。我曾花五块钱在天津一个濒临倒闭的音像商店里淘得此片的VCD,碟封上已蒙了很多灰尘。当时若不是其港译的片名《鳄鱼,波鞋,走天
涯》太过特殊,我也很可能错过。记得在家看此片,当荧光屏只剩下滚动的字幕,背景只剩下舒缓优美哀伤的音乐,我的眼泪还在止不住的流…
…后来,在资料上得知此片在香港公映时,报纸上的宣传词曾提醒观看此片的女观众多带纸巾。

——没有美轮美奂的布景服饰,没有造价高昂的道具,没有尖端电影科技的支撑,甚至没有一个大牌影星的助阵,导演的拍摄手法也极其朴素,电影的主角只是两个孩子——十一岁的德斯特,和与德斯特同样大小的邻居小孩艾瑞。但因为有出色的剧本和主题,再加两个小童星极尽自然、天真无邪的表演,“低成本”高产出,仍然造就了美国文艺片中难得的精品佳作。

当然不能不称赞本片导演彼得·霍顿朴素流畅的叙述和诗化的电影语言。影片讲述了两个单亲孩子德斯特和艾瑞之间无比挚真和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德斯特是一个因输血染上艾滋病的小患者,艾瑞不仅性格孤僻,
还是个淘气的“问题少年”。两人偶然相遇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为了给德斯特寻找药方(The
Cure),艾瑞异想天开的采摘各种野草熬药给德斯特吃,却弄巧成拙,差点将德斯特毒死。尔后又私自带着德斯特乘橡皮小艇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寻找药
方,历经艰辛他们终于到达了下游的新奥尔良,而
接待他们的却是再次的失败。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夏日之旅,艾瑞为在德斯特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当他们遇到坏人的时候德斯特勇敢的抢过艾瑞手里的刀割破手腕吓走了坏蛋,他
们的感动开始升华了,原来有毒的血还有奇妙的用途。最后他们还是回到了家回到了医院 在德斯特最后的日子里,艾瑞每天都陪在他身边并带去无穷的欢乐
孩子只是天真调皮的 他们总是屏住呼吸捉弄医生 一次又一次 当再次捉弄医生的时候, 德斯特安静的躺在那里, 再也没有醒来。
艾瑞肯定没有想过德斯特会离开他。 他是多希望德斯特像往常一样蹦起来吓医生一跳, 但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他疑惑了, 最

真情世界剧照
最不愿意出现的事情发生了 和自己一样年纪一起玩了一个夏天的伙伴 就这么睡在那儿再也不起来了 再也不能一起玩了 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

影片最煽情的一幕出现在结尾:死去的小德斯特静静躺在木棺里。当艾瑞一个人走出房间,德斯特的妈妈惊愕的发现默默离
去的艾瑞居然只穿着一只球鞋,另一只球鞋在小德斯特的怀里,而德斯特穿的一只崭新的皮鞋不见了。德斯特妈妈可能永远不会想到,那是两个孩子共同保守的一个
秘密:在密西西比河岸边的深夜,德斯特又冷又怕:“睡着的时候我真怕一个人到另一个世界去了,什么也看不见,怕再也醒不过来了。”艾瑞就脱下一只自己的球鞋塞到德斯特怀里:“抱着它就不用怕了,你想要是到了另一个世界怎么还会抱着艾瑞的臭鞋呢!”

艾瑞将一只像小小船一样的皮鞋轻轻放进了缓缓流淌的密西西比河……

看过这部影片,不免为这个悲情故事唏嘘感伤,也为两个孩子的命运和真挚情感动容落泪。然而深究,对于这部电影,我的看法是:《The Cure》不仅是一部文
艺电影杰作,其严肃性更值得肯定。在这部电影中,自始至终的主角是两个可爱、天真而又令人扼腕惋惜的少年,但另一个时隐时现的“演员”——密西西比河,
事实上一直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背景,更是中心。对美国人来说,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的“国家思想之父”,任何有关于这条美国第一大河的文学作品(包
括剧本),一定体现着思想的痕迹。有理由认为《The Cure》的剧本作者深受了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影响。如果
打开马克·吐温脍炙人口的《哈克流浪记》和《汤姆历险记》,我们会发现一条共同的河流——密西西比河。甚至我们还能看到这样的描述——“他只好出逃,他乘
上独木舟,顺着河漂流,并在路上见到了吉姆——一个出逃的黑奴。两个出逃的孩子一起在密西西比河畔四处流浪,一面躲避着追踪,一面还要和那些骗子和凶残的
歹徒——他们拆穿骗子“国王”欺骗三姐妹家产的骗局,结果被坏蛋穷追不舍——作斗争。”

倘若对美国地理稍加了解,就会发现密西西比河——它发源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岭之中,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注入墨西哥湾,全长3950公里。整个水系流经美国本土48州中的31个州,加拿大的两个州。全流域面积达322万平方公里,绝大部分在美国境内,占美国全部领土的2/5左右。在世界各大河流域面积中,居世界第三位,比中国的长江的流域还大一倍。“密西西比”是印第安人的称呼,意为“大河”或“众水之父”。它另一个著名的称谓就是“老人河”。

显然,《The
Cure》的剧本作者是有意选择了密西西比河作为影片的背景,因为它是美国精神的所在。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在九十年代困扰美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中就包括艾
滋病、单亲家庭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严重缺失等几大问题。这与美国精神中的独立、自由、冒险理想进一步的确立不无关系。而这部电影,正是牢牢抓住了这些问
题。虽然同样的题材其他影片也时常反映,但《The
Cure》,“药方”的指向不仅是医治艾滋病的办法,更是迫切需要美国精神再次回归的良心发现和大声疾呼——

这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应该苏醒了!

⑦ 一部美国电影,名字是四个字的。剧情只记得一点,有人能够告之其名

一部美国电影,名字是四个字的。剧情只记得一点,有人能够告之其名

滑稽戏 Burlesque (2010)
导演: 史蒂芬·安汀
编剧: 史蒂芬·安汀 / Keith Merryman
主演: 雪儿 /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 / 埃里克·迪恩 / 凯姆·吉甘戴 / 朱莉安·浩夫 / 更多...
型别: 剧情 / 爱情 /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搭滑: 2010-11-24
片长: 119分钟
又名: 舞娘俱乐部(台) / 艳舞巨星(港) / 蓓蕾时刻 / 滑稽表演

美国电影名,四个字,第一个字是神

神奇脊枝颤四侠?

问一部美国经典的爱情电影的名字。只记得剧情了

战地之恋
Up Close & Personal
又名:因为你爱过我 / 亲密的私人关系
本电影主题曲MV: because you loved me
:v.youku./v_show/id_XMTQ3ODAwMDg=.
剧情简介 · · · · · ·
塔莉(米歇尔•法伊弗 饰)是个平凡的女侍应,但她心里一直有个当播音员的梦想。她多么想她的梦想能够实现,于是她把自己曾经的拉拉队表演的录影带寄到电视台,她本以为对方不会对她感兴趣的,但仍愿意尝试。
事情却超乎了她的想象,她不仅得到了电视台的录用,并得到资深记者沃伦(罗伯特•雷德福饰)的指导。第一次播报天气新闻的时候塔莉表现得不如人意,但她得到了沃伦的鼓励,而且非常用心得向沃伦学习。终于,两人在多时相处的时光中,爱上了彼此。塔莉对记者这份工作慢慢的上手了,她得到沃伦的帮助,事业发展得十分顺利。但世事难料,结婚后的沃伦到了巴拿马,却在采访中不幸中枪……

美国电影《———爱》四个字的,喜剧,忘名字了,与运气有关

倒霉爱神 喜剧

求一部韩国电影,忘名字了只记得最后两个字是命运

你是我的命运
线上观看::v.youku./v_playlist/f2055364o1p1.

美国新上映的电影四个字的?只记得后面两个字突起

你说的是《暴徒:突袭》2还是《猿族崛起》?只有这两个符合了,希望帮到你!

美国电影四个字第一个字是乱

《乱世佳人》
楼主请参考下回答时间

有一部美国电影,第二个字是到,第四个字是来,是什么电影

回到未来

找个电影的名字,大概只记得一点点剧情。是个中国片。丧尸的

陈小春主演樱败的香港电影
<生化寿尸>
很早的片子了 小时候就看过!
希望对楼主有帮助!

想找一本书名四个字的武侠小说,只记得四个字中有个字是王字

额,亲这个范围太大了,不知是什么型别的书?大概写什么还记得吗?

⑧ 求教一个美国电影名字!

我是传奇
开放分类: 电影、小说、好莱坞、科幻片、剧情片

目录• 一、电影
• 基本信息
• 演职员表
• 制作发行
• 剧情介绍
• 相关评论
• 幕后制作
• 精彩花絮
• 精彩对白
• 蝴蝶图案
• 二、小说
• 基本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精彩对白
• 蝴蝶图案
• 二、小说
• 基本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一、电影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编辑本段]

中文片名
我是传奇

原片名
I Am Legend

更多中文片名
魔间传奇 .....香港译名
末日传奇

更多外文片名
I Am Legend: The IMAX Experience .....USA (IMAX version)

Io sono leggenda .....Italy

Je suis une légende .....France

Eu Sou a Lenda .....Brazil

Soy leyenda .....Argentina / Spain

影片类型
动作 / 剧情 / 科幻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片长
101分钟

级别
USA:PG-13 Canada:14A South Korea:12 Finland:K-15 Ireland:15A

拍摄日期
2006年9月23日 - 2007年3月31日

演职员表

无知的人类,往往灾难性事件的始作俑者……一场大面积的病毒突然爆发,传播速度之快几乎无人能够阻止,没有人知道可怕的病毒之源开始于何处,只知道它是没办法停止的、不可逆转的、无法治愈的,最重要的是,它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罗伯特·奈维尔是纽约市一个才华横溢的病原体学者,为美国军方服务。他作为政府投资研究抵抗流行性疾病的疫苗的先头部队,看着病毒在街道上如此肆虐,却也只有无能为力的份儿。这种通过空气就能传播的病毒最终以一种难以抵御速度笼罩了整个城市,使得总统只能下令封锁纽约市,未被感染的人才能出城。可想而知,这种做法造成了市民的极大恐慌,纽约城顿时乱作一团。罗伯特在焦急之中将妻子佐伊和7岁的女儿马莉送上出城的军车,却目睹他们死在面前的惨剧……这种时候,死亡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些被感染却没有死的人,身体发生了异变,成为一种可怕的生物,不再存在任何理智的思考,行尸走肉般地居住在城市地下的黑暗和阴影当中,躲避着阳光--他们对新鲜的血与肉,有着最为原始的渴望。

这场灾难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纽约变成了一座死城,而罗伯特就成了这里仅存的一个人类--不知何故,他的血液对这种病毒有着天生的免疫能力。罗伯特知道自己可以支配两种武器,那就是他芹州在科学上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的血液。曾经在军队里讨生活的经历,帮助他选择了在这座被废弃的城市中生活的方式,完全是高度系统化的,他每天都要坚持大量的体能训练,还要不间断地发出求救或寻找和自己一样的幸存者的无线电波……罗伯特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否则在这种极端孤独的情况下,正常人都有可能发疯。惟一还在与罗伯特并肩作战的,就是他最为忠诚的伙伴萨姆,一只德国牧羊犬。白天,罗伯特带着萨姆外出寻找维持生命的供给,然后去实验室时做研究、发无线电波;到了晚上,他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坚固得有如堡垒的建筑物中,观察那些怪物在城市的街头“觅食”。除了每天尽责尽职地做同样的事情,罗伯特在这座“空城”当中也享受到隐帆了完全的自由:他可以驾驶着他的跑车在街道上横冲直撞;在战斗机上打高尔夫;用无价的珠宝装饰他的堡垒等等,就连市中心最繁忙的商业街,如今也变成了罗伯特自家的“后花园”。作为人类最后的希望,罗伯特被惟一的一个残留下来的任务驱使着,那就是使用自己血液中的免疫系统,寻找逆转病毒的方法。虽然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庞大的天文数字,但是他没得选择,因为他的时间就快用光了。

相关评论
[编辑本段]

继《范海辛》之后又一部用CGI堆积出来的糟糕作品,作为主角,威尔•史密斯可选择的范围也就变得少之又少。这部失败的影片甚至让最近的《致使拜访》都变成了一个杰作。

——comingsoon网站

威尔•史密斯奉献出了一场惊人的“独角秀”,值得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的嘉奖。

——《火焰新闻》

影片算是对一个陈旧的话题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创造力的重塑。

——《电影信号灯》

嫌携蔽幕后制作
[编辑本段]

我叫罗伯特·奈维尔……

影片改编自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理查德·马瑟森(Richard Matheson)创作的同名小说……作为黑人演员中最有影响力的面孔,威尔·史密斯出演过一系列既卖作又受到好评的科幻动作电影,例如《我,机器人》、《独立日》和《黑衣人》等等,所以对于他来说,这类影片绝对是他的“看家本领”,再加上他本人也是马瑟森的忠实拥趸,貌似没有比他更适全的演员人选了,史密斯说:“原著中包含了很多流派,恐怖和科幻也位列其中。当你成为全世界最后一个人类的时候--那种刺激的感觉源于心理,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无论是从身体、情感还是精神上。故事中的主角罗伯特·奈维尔惟一的目的就是存活下去,这样的状态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美丽的机会,来讲述一下关于人类天性的世界观。”

为这部新鲜出炉的科幻动作惊悚片做导演的则是弗朗西斯·劳伦斯,他的处女作就是那部同样具有“末世情结”的《地狱神探》,劳伦斯说:“这类关于一个男人与世隔绝地生活以及在现代的城市环境中孤独的生存的想法,让我感到无比地着迷,所以才会产生用影像将这个故事表现出来的想法。《我是传奇》中的精华部分,就在于这里有一个要和整个世界进行对抗的男人,它虽然诞生于半个世纪前,可是到了现在仍然能够激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力。”

这部发行于1954年的小说,以现代人的观点看,仍然会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觉且极具有煽动性,已经被广泛认为是迈入现代恐怖科幻领域的入门教材,不但影响了几代人,还刺激了无数个争相效仿的后来人,以及两部电影改编作品:1964年的《地球上最后一人》,由文森特·普雷斯领衔;1971年的《最后一个人》,查尔登·海斯顿是这里的主演……到了如今这部最新版本的影片,其编剧兼制片人阿齐瓦·高斯曼不但曾因《美丽心灵》而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他自己也是小说的作者理查德·马瑟森一生的追随者,所以对于高斯曼来说,能够主笔将《我是传奇》再度带上大银幕,确实是一件非比寻常的大事件,他表示:“马瑟森对于我们这些为科幻故事神魂颠倒的怪胎来说,就好比是神。在严肃的科幻世界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传统,那就是利用角色性格的深层次根源,来释放出强烈的主题--这一点和寓言故事很像,而这部影片也没有脱离开这个潜规则。”

与阿齐瓦·高斯曼一起创作剧本的,还有马克·波托塞维奇(Mark Protosevich),他们有可能共同得到了一个近年来最受觊觎的电影主题,波托塞维奇说:“我对这个故事,已经垂涎了超过10年的时间了,最终能够看到它在我的手中慢慢成形,真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经历,尤其幕前和幕后还聚焦了一批如此有天分的电影人。”

独角戏

《我是传奇》大体讲述的是一个男从如何以一种孤独的状态存活下来,所以制片人和导演知道他们需要一个包容量比较大的演员来饰演这个角色,当他们获悉威尔·史密斯对这部影片非常感兴趣时,心底的最后一块大石也终于落下。史密斯与合作伙伴制片人詹姆斯·拉斯特(James Lassiter)近年来一直在多方打探小说改编版权的归属,如今算是得偿所愿,史密斯将会饰演罗伯特·奈维尔,那个虽然占据了整个故事,却一直都是只身一人的孤胆英雄,对于史密斯来说,这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阿齐瓦·高斯曼解释道:“作为一名编剧,我是非常相信用文字去创造一个角色的非凡能力的,但是,将文字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天分,也是同等重要的。史密斯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演员,他能够用蕴含了许多想法和感情的表演传达很多东西。”

即使如此,威尔·史密斯也不得不依靠其他表现形式来描述罗伯特·奈维尔所要经历的情感跨度,他提议:“对于我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因为我需要用行为来进行表演,那真的是一个难以置信的锻炼,因为你没办法找到和你说话的人,却仍然需要交流,这就是我表演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中心部分。你能从中发现你的角色和你自己本身一些不曾注意到的部分,无论是从艺术形式出发,还是从心理角度出发,那都是一个非常令人着迷、值得探索的内容。”

这是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第一次与威尔·史密斯合作,可是他却用溢于言表的感激赞扬了这位黑人演员如此出色的发挥:“史密斯最令人着迷的地方,还是他那种形于外的温暖和魅力,他总能够给他的角色带来如此多的不同尺度,让你的眼睛一刻都没办法从他的身上移开。你可能会时而同情他,时而又对他感到惧怕;你会和他一起大笑,然后又和他一起大叫……所有的这些层次感都能同一时间存在于他的表演当中。而这个角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必须得能够传达所有他正在经历的一切,包括身体和情感方面,在没有任何形式的对白的基础上。”

当然,对于威尔·史密斯最大的肯定,还是来自于真正创造了罗伯特·奈维尔这个角色的人--作者理查德·马瑟森,他表示:“史密斯是饰演罗伯特·奈维尔的非常完美的人选,我几乎看了他之前主演的每一部电影,他总能完全让人信服他正在诠释的那个角色,在这个故事中,罗伯特是一个关键,所以,史密斯也是一个关键。”

看点

如果不是影片的制作费用过于高昂,如果不是华纳雪藏,如果不是施瓦辛格在拍摄完《终结者Ⅲ》之后就忙于从政,我们也许在数年以前就能看到史诗大导雷德利·斯科特(《银翼杀手》)同硬汉阿诺驾轻就熟的科幻经典。不过,如今能在银幕上一览英勇神武的黑哥们威尔·史密斯的人类拯救录,我们也用不着太遗憾。因为身为绝对的票房灵药,还走他最擅长的动作/科幻路线,影片的票房已绝对保证1亿以上。

精彩花絮
[编辑本段]

·罗伯特·奈维尔和他的女儿马莉的饰演者分别是威尔·史密斯和威萝·史密斯(Willow Smith),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父女。

·最初的时候,影片在90年代就曾有过制作的意向,当时的主演是阿诺·施瓦辛格、导演是雷德利·斯科特,后来因为预算过高,两人双双退出了剧组。

·为了展示影片中的新款福特跑车GT500所能做出的特技表演,工作人员特别把车开上了一个27英尺高的斜坡,然后让它穿越一块厚玻璃窗。试演的时候,他们让车着落在一堆纸盒上,这样才不会让这辆昂贵的车受到伤害。第一次试验中,他们就损坏了车的水箱和支架,只好用其他普通的福特车的零件来替代。

·卡梅隆·莫纳汉(Cameron Monaghan)曾为影片中伊桑那个角色进行过试镜。

·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威尔·史密斯曾离开两天的时间,为了去罗马参加汤姆·克鲁斯和凯蒂·赫尔姆斯的婚礼。

·吉尔莫·德尔·托罗本来是影片的第一导演人选,可是他却拒绝了。

·发生在布鲁克林大桥的那部分场景,涉及了至少1000名临时演员,还有各种不同的军事武器和战斗机。

·影片中许多场景都是在纽约的华盛顿广场实地拍摄的,时间是2006-2007年的秋天和冬天,拍摄的时候,节日装饰用的彩灯都被拿了下来,取而代之的是超过3个月的喧闹。

·在布鲁克林大桥仅6个晚上的拍摄,就花去了电影公司500万美元。除此之外,电影公司还要取得14政府部门的拍摄许可。在整个战斗的场景中,制片人们不得不安排好250名工作人员、1000名临时演员、还有160名国民警卫队的调度工作。

·在剧本还没有的情况下,影片就已经确定会拍摄了。

·华纳公司最初的时候反对影片在纽约实地取景,因为花费过于昂贵的原因。但是经验丰富的制片人迈克尔·泰德罗斯(Michael Tadross)却取得了封锁大中央的高架桥、第五街的多个街区以及华盛顿广场的许可,尽管只能是2006年9月-2007年4月的晚间或周末,却足以用来完成所有的拍摄工作了。

·影片中的植物是通过卡车从佛罗里达州运过来的,上面挂满了黑纱,用来渲染整个城市的悲怆气氛。

精彩对白
[编辑本段]

Radio message from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ake no mistake, My Fellow Americans, we are at war for our very survival. And so it is with great sadness but greater resolve that tonight I have signed an executive order quarantining New York City. God be with us…

来自于美国总统的无线电消息:……请不要混淆视听,我的美国同胞们,我们在为生存而战。今天晚上,我怀着非常痛苦和悲伤的心情,不过这可能是惟一的解决方法,我要下令封锁纽约市。上帝保佑我们……

Robert Neville: My name is Robert Neville. I am a survivor living in New York City. If there is

anybody out there…anybody. Please. You are not alone.

罗伯特•奈维尔:我叫罗伯特•奈维尔,我是一个生活在纽约市的幸存者,如果这里还有其他人……任何人。请回答我,因为你不是孤单一个人。

Robert Neville: I am a survivor living in New York City…I can provide food. I can provide shelter. I can provide security.

罗伯特•奈维尔:我是纽约市的一个幸存者……我能够提供食物、藏身之处,我能够提供给你需要的安全。

Robert Neville: I can help. I can fix this. Let me save you. I can save you; I can save everybody.

罗伯特•奈维尔:我能提供帮助,我能治好它。让我去救你吧,我能够拯救你的生命,我能够拯救每一个人。

Robert Neville: Nothing happened the way it was supposed to happen. We are seeing mutations. Cannabalistic hunger. Typical human behavior is now entirely absent.

罗伯特•奈维尔:任何事都没有按照它应该遵循的轨迹。我们看见了变化,那是一种只有人肉才能制止的饥渴,典型的人类行为现在完全没有了。

Robert Neville: Six billion people on Earth when the infection hit.

罗伯特•奈维尔:当病毒开始扩散的时候,地球上有60亿的人口。

Robert Neville: I will be at the South Street Seaport everyday, at midday, when the sun is highest in the sky.

罗伯特•奈维尔:我每天都会去南街海港,当太阳位于正中间的正午,我都会等在那里。

Robert Neville: Good morning, Hank!

罗伯特•奈维尔:汉克,早上好!

Robert Neville: God didn't do this. We did!

罗伯特•奈维尔:上帝不会这么做,是我们做的!

Robert Neville: Come on Sam, we gotta go.

罗伯特•奈维尔:来吧,萨姆,我们得走了。

Robert Neville: I haven't seen another person in three years. If there is anybody out there. Anybody. Please.

罗伯特•奈维尔:三年来,我再没有见过除我之外的人类,如果有人听到我的话,任何人,求你回答我。

Robert Neville: Day one thousand and one. I am still unable to transfer my immunity to infected hosts.

罗伯特•奈维尔:第1001天,我仍然没办法把我身体里的免疫力,转移给被感染的人体。

Robert Neville: I'm not gonna let this happen.

罗伯特•奈维尔:我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Robert Neville: Light up the darkness.

罗伯特•奈维尔:照亮黑暗吧。

蝴蝶图案
[编辑本段]

《我是传奇》终于如期上映,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蝴蝶也引起广大影迷的兴趣,蝴蝶的完整版截图请参见此处.

http://hi..com/%E9%D9%D7%D3%C5%C6%C6%FB%CB%AE/album/i%20am%20legend%B5%C4%BA%FB%B5%FB%BE%B5%CD%B7%2E

如何解释这个反复出现的蝴蝶?

先从《圣经》说起,传说在上帝身边有九个天使和九个堕天使,九个天使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堕天使”——

简单解释一下“堕天使”

堕天使 统称(samele)是相反的意思 但不是代表邪恶 更不是什么堕落的天使

虽然堕天使中,有许多力量大的超乎我们想像的天使,可是那不代表他们邪恶、他们堕落、只是代表他们与其他的9个天使有着与众不同的使命(一般堕天使的力量非常偏激)。

可以解释为九个天使是执掌光明之力,九个堕天使执掌黑暗之力,这不是最正确的说法,却是可以让诸位最为理解的方法,你们知道吗?〔撒旦〕就是堕天使其中之一!怎样?长知识了吧?呵呵。撒旦的力量就是抵制和摧毁一切美好,所以人们也将它等同于恶魔。

堕天使甚至还有背叛上帝的,所以,上帝用右手封锁了9个堕天使的灵魂。

堕天使介绍完毕,介绍一下堕天使的第四位天使——昔拉

๑۩۞۩๑昔拉๑۩۞۩๑

堕天使之四,掌控“绝望”。

他的能力很特殊,外形是一只蝴蝶,有着强大的攻击力,也是上帝用来惩罚恶人,惩罚其他天使的“杀手”,他的力量大到让上帝怜悯被害者。

传说在第一次诺亚造方舟 ,他曾出现过一次,瞬间造出洪水淹没世上的一切。

还有,末日审判前3天,他也参与并杀死人类总数1/3。

这个天使是最最危险,最最狂暴,最最疯狂的天使,没人知道他的身世,没人敢靠近他,就连撒旦和欧亚提起他都要胆怯,一般人们说的杀手的化身,就是昔拉。

他的力量最恐怖就是让人绝望!

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杀戮天使”——KillingAngle

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吧?没错,全片充斥着一种绝望的末日气氛,无论是纽约荒废的街道和黑夜的诡异,“绝望”两个字贯穿着影片始终,当安娜向Neville说还有一个安全地时,Neville绝望的向她大吼到:“不可能!全死光了!”

当Neville送全家人上车准备离开纽约时,他的小女儿做了一个手势并说道:“ mummy,look at it. It's a butterfly. ”(妈妈,你看,是一只蝴蝶),这里的蝴蝶即是“审判”之意,蝴蝶意指昔拉对人类最终的审判。

影片进行到Neville驾车经过纽约市区时,一幕很有趣的镜头出现了——一辆坦克上闪过一个蝴蝶的海报,旁边标注着一行字:“God still loves us”,是的,上帝依然还爱着人类,只是上帝抛弃了人类,上帝怜悯但绝不同情。

当影片进行到最后时,那个最终吸血鬼老大在玻璃上撞出一个蝴蝶图案时,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那个吸血鬼BOSS其实就等同于昔拉的化身,人类不断僭越上帝的禁区,从克隆到基因改造,终于因为超越大自然本身的自然进化而受到了惩罚,(小注:癌症是人类至今无法攻破的疾病之一,影片利用抗癌新药而产生的变异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对现代医药学和人类疾病的忧虑)导演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道理:不要试图改变大自然的法则,否则最后灭亡的只能是自己。

二、小说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编辑本段]

书名:我是传奇
译者: 陈宗琛
作者: [美]理查德` 马特森
ISBN: 9787532745050
页数: 423
定价: 28.00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8年4月

内容简介
[编辑本段]
罗伯特·内维尔,人类的最后一名幸存者。但,他不是一个人。
“它们”很奇怪,一到白天就躲着不敢出来,它们怕大蒜,它们会被尖木棍杀死,它们怕十字架是出了名的。而且,它们无法抵御吸食人血的渴望。
白天,他在死寂的城市中寻找食物、供给和幸存者。天一黑,他就把自己反锁家中。
“滚出来吧,内维尔!”此刻,它们正在屋外穿梭徘徊,窃窃私语。它们在等待·····
理查德·马特森描述的,不是一个仅仅充斥着恐怖和吸血鬼的世界,他开创了用科学手段、医学定义来刻画吸血鬼的写作方法。同时小说中弥漫着的对人、对世界的反省与思考,这是一个有点悲伤的故事,但将让你因人类面临绝境的挣扎、勇气与希望而感动。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
理查德·马特森(Richard Matheson),1926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1951年移居加州工作至今。
理查德·马特森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在通俗文学领域,他的作品影响了当代的许多知名作家。曾创作经典科幻小说《华氏451》的布拉德伯里,就尊他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而恐怖大师斯蒂芬·金更是公开表示:“一般人们谈论恐怖小说,首先会提到我的名字;但是,如果没有理查德·马特森,就根本不会有我这号人。他是我的父亲,这就像贝茜·史密斯是猫王的母亲。”
理查德·马特森的作品跨越恐怖、科幻、悬疑和奇幻等多个领域,同时,在影视剧写作方面也缔造了许多传奇:如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处女作《飞车杀机》、上世纪80年代风靡全球的《时光倒流七十年》、以及热播四十载、被欧美科幻影迷奉为信经的《星际迷航》,而其代表作《我是传奇》,更是连续三次被好莱坞搬上大银幕。
在横跨50年的文坛生涯中,理查德·马特森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世界奇幻文学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恐怖小说家协会颁发的布莱姆·斯托克终身成就奖、爱伦·坡奖、雨果奖、鹅毛笔奖、美国编剧工会奖······等等。

阅读全文

与最后一个字是真的美国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外网站电影如何下载 浏览:575
2020国语动画电影下载 浏览:506
吴孟达演的第一部电影 浏览:710
一部日本青春校园电影 浏览:113
经典动作电影迅雷下载下载地址 浏览:965
如何获得侍神令的电影票 浏览:529
南京路大光明电影院 浏览:897
斑马屋电影到哪里看 浏览:664
2021年中国大陆电影票房 浏览:214
达达兔电影怎么没有了 浏览:510
如何从一下电影改成mp4格式 浏览:744
强森道恩的电影大全 浏览:825
80电影网为什么在电脑打不开 浏览:793
徐锦江黎明是哪个电影 浏览:286
推荐一部电影都需要什么 浏览:304
微电影远方在哪里的小女孩 浏览:758
暮色大电影百度 浏览:936
电影博物馆动画展区叫什么名 浏览:97
开头第一人称电影 浏览:317
电影版擎天柱如何画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