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1947电影俄罗斯

1947电影俄罗斯

发布时间:2024-08-06 15:59:27

Ⅰ 国际上各种电影节、影展及其举办时间

美国奥斯卡电影金像奖(Academy Awards) 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奖项由来: 1927年5月,在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的宴会上有人建议,为了推动电影艺术的发展,对有成就者应给予奖励。与会者一致同意并由当时参加会议的米高梅公司美工师塞德里克.吉本斯在桌布上画了个草图,后由刚从艺术学校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乔治.斯坦利塑成铜像。这尊铜像是个手握长剑、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的男性人体塑像,高10.25寸,表面镀金,所以叫金像奖。当时叫这个奖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年度奖,简称“学院奖”。 名称由来: 1931年的一天,学院的新任图书管理员玛梅丽特.赫丽发现办公室里的金像很象她叔叔奥斯卡。一个记者把她的话在第二天报导了。从此“奥斯卡”之名逐渐被人们运用,学院奖反而很少被人提及。最初奥斯卡奖的授予,采取宴会形式,以后改为发奖大会,后又在发奖大会上增加了文娱节目,自第一届以来,除了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历史记录: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了评选,5月16日在好莱坞的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共颁发了十五尊金像。1928年制作的《翼》是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奖的影片;第一位获得最佳女演员奖的是珍妮.盖诺;第一位最佳男演员奖获得者是埃米.詹宁斯,他于1950年在德国去世。 主要项目:最佳影片奖,最佳女演员和男演员奖,最佳导演奖。其他还有最佳摄影、美工、服装设计、原剧本、改编剧本、改编配乐、剪辑、视觉效果、作曲、音响奖。此外还颁发一些特别荣誉奖。每次竞选都分两个阶段:提名和投票阶段。投票由电影艺术与科学院的三千余会员进行。他们从集体投票中选出最佳影片,然后分门别类按专业选举最佳演员、导演、编剧、摄影等,表决揭晓后进行授奖仪式。由名演员作司仪,由前奥斯卡奖获得者授奖。
欧洲电影奖(European Film Awards) 1988年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倡议下设立,第一次颁发欧洲奥斯卡---欧洲电影奖。该奖的宗旨是永久树立欧洲各国都遵循的电影的艺术精神,意在唤醒全球观众对欧洲艺术人文电影的信心及支持。原来欧洲电影奖总部一直设在德国柏林,进入90年代后期,欧洲电影奖打破了地域限制,把十年庆典移师伦敦。2000年欧洲电影奖在法国的巴黎举行。1988年1996年德国电影导演WimWenders接替瑞典导演IngmarBergman担任拥有1000名成员的欧洲电影学术学院主席。最初的奖座---持葡萄的男子,由柏林艺术家Markus Lupertz设计,1997年原奖座被一位身着欧洲星长裙的长发美女取代,由英国设计家TheoFennell设计。很凑巧此美女身高和美国奥斯卡完全一样,一对儿般配的骄傲冤家。
英国电影学院奖(British Academy Awards) 英国电影学院创建于1947年,原主要表彰对象是英国电影及由英国籍演员演出的外国影片,相当于英国的奥斯卡奖,但近年来提名较开放,只要在英国正式上映的影片都可获提名,奖项改为面向世界各国的影片进行评奖,使之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现在的奖项设置已与奥斯卡奖类似。1959年与电影制片人和导演公会合并,改名为电影和电视学会,1975年又改名为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学院。1947年开始评奖,每年一次,2月25日开奖。首届设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最佳纪录片奖。第2届增设最佳专题片奖。第3届增设联合国奖。第6届增设最佳英国女演员、最佳英国男演员、最佳外国女演员、最佳外国男演员、最有前途的新人5项奖。以后几乎每几届就有新的奖项产生。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1932年8月6日在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创办。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电影艺术水平。1934年举办第2届后每年8月底至9月初举行一次,为期两周。1943~1945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停办。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恢复举行。1932年至1942年,奖项分为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短片、意大利影片、外国影片,以及最佳导演、编剧、男女演员、摄影、音乐等奖。此外,还有特别奖、综合奖、“墨索里尼杯”、“双年节杯”等。1946年至1948年,取消了“墨索里尼杯”。1949年增设“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等。 威尼斯国际电影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它始办于1932年,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参加该电影节第一届活动的只有几个国家,二十几部影片参赛。意大利政府拨款资助,还专门为电影节建造了电影宫,所以规模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意大利政府走上法西斯道路,使其评奖活动附上法西斯色彩,让德国和意大利的影片频频得奖,引起英、美、法等国家电影界的强烈不满。反法西斯国家的电影工作者纷纷拒绝参赛。电影节不得不停办。直到1946年才恢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其它大型国际电影节一样,都有自己的宗旨:奖励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并且适合进行国际发行放映的优秀影片,促进世界各地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并为发展电影贸易提供方便。同时根据形势的不同,每届还提出不同的口号。 电影节的大致内容如下:第一,评奖活动。威尼斯电影节设立的奖项很多,有"圣马克金狮奖"、"圣马克银狮奖"、"圣马克铜狮奖"、意大利电影评论家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奖、国际天主教组织奖、国际电影新闻协会奖、记录片奖,等等。评奖之前要组成有权威性的评审委员会,我国导演谢晋、陈凯歌都当过评委。中国电影自八十年代以来频频在威尼斯得奖。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独立制片电影节。圣丹斯电影节是专为没有名气的电影人和影片设立的电影节。由罗伯特·雷德福于1984年一手创办,经过这些年的积累,这个美国本土的小电影节已成为独立制片业的重要精神支柱,许多好莱坞的新锐导演都视其为执导主流商业大片的跳板。而好莱坞大制片公司要找新秀,“圣丹斯电影节”又是不容错过的人力资源库。一年一度的圣丹斯电影节每年1月18日-28日在美国犹他州的帕克城举行,为期11天。

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始于1985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T.I.F.F)是当今世界9大A级电影节之一。由东京国际映像文化振兴会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电影节定于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 旨在发掘新人和奖励青年导演,要求正式参赛片导演的作品不能超过三部。因而入围导演多为新生代影人。已是一个获得国际电影节联盟承认,和夏纳、威尼斯等著名电影节齐名的、亚洲最大的电影节。从1992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柏林国际电影节 原名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第一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五十年代初由阿尔弗莱德·鲍尔发起筹划,得到了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和电影界的支持和帮助,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 主奖有"金熊奖"和"银熊奖"。"金熊奖"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银熊奖"授予最佳导演、男女演员、编剧、音乐、摄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别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还有国际评论奖、评委会特别奖等。80年代,每年30~4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放映影片200~300部。电影节每年举行一次。1978年起,为了和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月底到3月初举行,为期两周。 柏林国际电影节于1951年在美国或者从更宽泛意义上说在三个西方盟国的倡议下创立。这以后的十年内,电影节已经确立了在柏林文化生活的重要地位。英格玛·伯格曼、萨蒂亚吉特·雷伊、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罗曼·波兰斯基和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克洛德·夏布罗尔都以他们的影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了巨大的国际性的成功。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了一个明显的停滞时期。1971年,在传统的影片竞赛之外创立了新电影国际论坛。1974年,电影节上出现了第一部苏联影片,一年后,东德影片也加入进来。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西德和东德签署了条约。从此,柏林电影节把自己重新定位为国际电影生产的一面镜子,使电影节在东西方之间的汇合与调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如今,柏林国际电影节已与戛纳、威尼斯等电影节一道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电影节。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吸引了大量观众,而且还吸引了许多电影制作人。超过60个国家的报纸、杂志、互联网、电台、电视台的将近3000名新闻记者蜂拥而来,每年仅公开的电影放映就吸引了超过35万宾客。 柏林电影节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范围电影参与的竞赛单元,在竞赛结束,由国际性的评委会颁发电影节主要奖项。 柏林电影节"发现"了一大批电影导演,如今他们的地位已经写进了电影史。柏林国际电影节的获奖者包括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安东尼奥尼、让-吕克·戈达尔、英格玛·伯格曼、西德尼·吕美特、克洛德·夏布罗尔、罗曼·波兰斯基、萨蒂亚吉特·雷伊、卡洛斯·绍拉、李安、张艺谋、罗伯特·阿尔特曼、约翰·卡萨维茨和其他许多人。

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成立于1939年夏天,而其间因二次世界大战及1968年“五月革命”的财务因素等,曾断断续续进行数年,1969年后的影展活动服日渐稳定,且增设了“导演双周”,到1971年后,市场交易就愈来愈热门了…。 在短短双周之内,影展的活动分为了六个项目:“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会外市场展”。有两组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份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然而,主席常会影响到大奖评审的客观性,所以,最近几年常遭人诟病。另外,在非竞赛的部份,主要则是提拔新人,以及让杰出的非商业影片有机会公开映演,且“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几乎已发掘了不少有潜力或已成功的导演。 有关奖项部份,则分为“金棕榈奖”、“评委会特别奖”,第一个奖属于大奖,算是最佳影片,象征了导演的最高荣誉,第二个奖常选一到三部优良作品颁发,另外则有一些名目不少的个人奖,如:“最佳导演奖”、“最佳演技奖”、“国际青年批评家奖”等不一。竞赛部份通常从世界各地挑出二十四部影片,且作为开幕或闭幕的影片,不参与竞赛

法国凯撒奖(César Awards) 法国国内电影的最高评奖,有“法国奥斯卡”之称,由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学会和法国电视二台合作举办。并组织评选投票产生。它以法国著名雕塑家巴勒达西尼·凯撒命名(因凯撒奖奖座由他设计)。始于1976年,每年一届。首届设13个单项奖,即最佳法国片、导演、编剧、男女主角等。1982年开始增设最佳处女作奖。1984年又增设最佳男女青年演员希望奖。

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s) 金球奖,始终笼罩在奥斯卡的阴影之下,更像是奥斯卡前的一次预演。金球奖始自1943年,由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主办,是美国影视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金球奖共设有24个奖项,金球奖的被提名者名单通常是在圣诞节前公布,颁奖晚会则选在一月中旬举行。金球奖颁奖晚会的举办地点曾多次变动,不过近几年似乎已经固定在贝弗利山的希尔顿饭店。作为每年第一个颁发的影视奖项,金球奖被许多人看作是奥斯卡奖的风向标。近十几年来二者结果的对比似乎也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美国电影学会奖(AFI Awards) 美国电影协会创办,2002年1月15日颁发第一届学会奖。简称AFI Awards(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Awards),每年一届。美国电影学会1996年为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年,举办了美国影史百大经典电影的票选活动,博得良好口碑,因此之后每年都针对不同主题举办盛大票选,2001年起更设立了年度十大美国电影,表扬这十部电影的幕前幕后所有主要电影工作者,不细分奖项,皆大欢喜。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 Awards) 作为美国五大影评人协会中历史最悠久的奖项,国家影评奖历来被视作奥斯卡最重要的风向标之一。美国国家影评人协会有95年历史,成员包括电影历史家及电影艺术系学者等。它的各个奖项是由一个150人的委员会以及12人的审查小组票选产生。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Awards) 美国奥斯卡的风向标之一。

美国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Los Angels Film Critics Association Awards)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始自1975年,与纽约影评人协会奖、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称之为美国三大影评人奖。创始人是当时任洛杉矶时报影评人的查理卓别林和自由撰稿人鲁斯巴切勒。目前,该协会拥有53名会员,涵盖洛城当地报纸、杂志、电台、电视频道的有名影评人,是所有影评人协会中会员成分最广泛的。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从来不像纽约同行们一样标榜品味,该奖根本无惧于选择那些票房巨片,同时也愿意肯定那些艺术性高的小成本影片。除了评奖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成员还积极参与电影相关事物当中。在过去三十多年来,该协会曾资助和举办了很多电影界的盛事,并捐赠了不少基金给洛城的电影机构,特别是那些涉及到电影资料保护的项目。 美国纽约影评人协会奖(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Chicago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美国三大影评人奖之一。 美国金草莓奖(RAZZIE Awards) 由约翰.威尔逊在1981年设立,由“金草莓奖基金会”组织评选,是与奥斯卡唱对台戏、专评好莱坞最差影片和最差演员的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得奖名单在每年3月24日即奥斯卡颁奖前夜公布。得奖名单有时并非该年度最烂(但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以〔亏〕为主旨,因此一些大成本电影或大牌歌手跨界演出,往往会因树大招风而中奖!每年还故意选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前一天公布得奖名单。

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 Spirit Awards) 1985年成立。专门表扬低成本电影,现今已成为美国独立制片界的最高荣誉奖,不容小觑。每年三月下旬举行颁奖典礼。

日本《电影旬报》电影奖 创刊于1919年的《电影旬奖》于1924年开始进行年度佳片评选,最初只选出最佳外国电影;1925年起对外国片分艺术片、娱乐片两类开展评选;1930年起又分“日本现代电影”、“日本古装电影”、“外国无声电影”、“外国有声电影”进行评选;之后,固定为年度10部最佳日本电影、10部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日本影片导演、最佳外国影片导演四个项目的评选, “年度十佳”是战前最权威的电影奖项。随着战后电影繁荣时期的到来,电影旬报年度评选项目越来越多,渐趋“奥斯卡化”,分为最佳日本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编剧、男女主演、男女配角、新秀男女演员等,并扩大了读者参与程度,上述奖项,由读者同样选出一遍。

Internet电影奖(internet movie awards) 参与者最多、最知名的在线电影奖项,所有获奖电影无一例外是好莱坞大制作。

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 (Karlovy Vary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

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Mosco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San Sebast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

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Ca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76年,由埃及电影作家与评论家协会主办。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该电影节的宗旨是,发展世界电影事业,促进各国之间的互相了解和经验交流。它规定,凡是不带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故事片、纪录片、短片均可参展、参赛。电影节设立的奖项以古埃及阿米诺菲斯四世国王的王后娜妃蒂蒂命名,娜妃蒂蒂以美貌闻名,开罗博物馆里至今仍保存着她的塑像。娜妃蒂蒂金像奖为大奖,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短片。最近开罗又把国际电影节大奖改为金字塔金像奖。金字塔银像奖分别授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等。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于每年八月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举行。主办者希望从电影中看世界,所以称为“世界电影节”。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的活动内容很多,有故事片和短片的比赛;而且奖项名目繁多,但每一届实际评出并颁奖的项目不多。电影节每年对本国参赛的影片都要颁发“国际电影评论奖”。除比赛外还有各种专题展映和研讨会。

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Mar del Plata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Ⅱ 普多夫金简介及详细资料

个人经历

1893年2月28日,普多夫金生于奔萨,

1920年,普多夫金入苏联国立第一电影学校学习。

1922年转入库里肖夫的"实验工作室"学习与工作,协助库里肖夫进行过电影语言方面的探索与实验,并参加了《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里不平凡的冒险》(1924)和《死光》(1925)的拍摄工作。由于观点的分歧,普多夫金离开库里肖夫工作室到俄罗斯国际工人救济委员会影片公司任导演。

1925年,他与Н.Г.史比科夫斯基合作摄制了影片《棋迷》,不久又根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拍了一部科普片《大脑的功能》。后一部影片的摄影师是А.Д.格洛夫尼亚,从此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他在进行电影创作曲同时,还和谢尔盖·爱森斯坦一道创立了蒙太奇电影理论。普多夫金在这一时期发表了重要的电影理论著作《电影导演和电影素材》,《论电影编剧、导演和演员》以及《电影剧本》等,对于当时的电影美学发展做作出了显著贡献。

1926年,他参加《母亲》一片的拍摄工作,使普多夫金的现实主义美学观点得到充分发挥。他和编剧Н.А.札尔赫依一起深入领会了高尔基的原著的基本主题和革命的 *** ,并将它们转化为电影的语言。这是继《战舰波将金号》之后对电影语言又一次重大革新,其中"涅瓦河解冻"喻意段落成为联想蒙太奇的重要依据。在指导演员的工作中,他力求把戏剧的表演技巧转化为电影的表演技巧,树立了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原则来培养电影演员的范例。

1958年,这部影片在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上被选为电影问世以来12部最佳影片之一 。

1927年,此后的两部影片《圣彼得堡的末日》和《成吉思汗的后代》。

1929,在国外放映时片名为《亚洲风暴》),都继续发展了普多夫金在《母亲》一片中所找到的那些美学原则。特点是表现手段丰实、目的明确、风格严谨、手法简练、节奏抑扬顿挫、特别注重表演,从而确立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和银幕形象塑造的有机联系。这两部影片是苏联20年代电影的杰出之作。这几部作品奠定了普多夫金的导演风格和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

1932年,他拍了有声片《普通事件》(又名《生活得很好》),并不成功,而他在《逃兵》(1933)这部影片中,却实现了声画对位。

1939年,他拍摄了一系列历史题材的影片,如《米宁和波札尔斯基》。

1941年,他拍摄了《苏沃洛夫大元帅》,1947年又拍摄了《海军上将纳希莫夫》等。在这些影片里,他调动一切手段来创造鲜明的人物性格。在1947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海军上将纳希莫夫》一片中的演员吉基、克尼亚杰夫等都得了表演奖。该片还在1947年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得了摄影奖。

1953年,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根据长篇小说《收获》改编的《瓦西里·鲍尔特尼科夫的归来》。

个人生活

费谢沃洛德·伊拉里昂诺维奇·普多夫金Всеволод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Пудовкин (1893-1953)苏联电影导演、演员,电影理论家,苏联人民艺术家。曾就读于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系,当过技师。普多夫金在从事电影导演创作之前,曾当过演员、做过场记、搭过布景、写过剧本和进行过胶片剪辑的工作,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艺术家。

普多夫金除导演工作外,一生中从未中断过表演的工作。他在《母亲》中扮演的那个宪兵军官,窄肩驼背,冷酷无情。其后他在《活尸》(1929)、《俄罗斯人》(1943)以及最后在《伊凡雷帝》中扮演的傻子等角色,都不仅具有突出的外部特征,并具有深刻的内在力量。

普多夫金还是苏联最早的电影理论家和批评家。他研究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有电影特性、电影蒙太奇、电影表演、电影声音等等。其中有关电影表演的理论占据着中心的地位 。

主要作品

1926年:《母亲》(编剧:扎尔赫伊,根据高尔基小说原作改编,摄影:格洛夫尼亚,主要演员:巴拉诺夫斯卡娅、巴塔洛夫)。

1927年:《圣彼得堡的末日》(编剧:扎尔赫伊,摄影:格洛夫尼亚,主要演员:丘魏洛夫、巴拉诺夫斯卡娅)

1928年:《成吉思汗的后代》(编剧:布里克,摄影:格洛夫尼亚,主要演员:英基士诺夫)。

1929年:在柏林当演员,演出《活尸》一片(根据托尔斯泰原作改编,导演:奥齐普)。

1932年:《普通事件》。

1933年:《逃兵》。1938年:《胜利》(编剧:扎尔赫伊)。

1939年:《米宁与波扎尔斯基》(与多列尔合作)。

1940年:《苏维埃电影二十年》(与舒伯合作摄制)。

1941年:《苏沃洛夫大元帅》(与多列尔合作摄制)。

1945年:《海军上将纳希莫夫》(摄影:格洛夫尼亚与洛瓦,编剧:布霍夫斯金,主要演员:吉基,普多夫金)

1950年:《俄罗斯航空之父茹阔夫斯基》。

1953年:《瓦西里·波尔特尼科夫的归来》(根据C..尼古拉耶娃的小说《收获》改编)。

创作特色

1、普多夫金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作用,他曾指出:"有人认为,编剧只要写出剧情的一般的简单的梗概就可以了,至于细致地赋予,电影形式的全部工作则应当由导演来做。这种见解是十分错误的。不要忘记,没有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能够分割为彼此无关的各个阶段"。这种观点与爱森斯坦有着明显的不同,正像萨杜尔进一步分析的那样:"《母亲》和《圣彼得堡的末日》的剧本是普多夫金和扎尔赫依合写的极其细致的作品;剧情发展曾经过详尽的思考,和爱森斯坦的无声片故事情节的松散缺乏连贯性(只有《战舰波将金号》是例外)恰成鲜明的对比"。普多夫金在《电影剧本》一书中,为自己的影片确立了一种叙事模式,即:"整个电影剧本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分成若干段落,每个段落又分成若干场面,最后,每个场面则由一系列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镜头构成。这实际上同格里菲斯的叙事形式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差别,都是属于再现美学的传统形式。所不同的是,普多夫金在构成主义思想的促使下更为迷恋于创造和表现,并在剧本的创作阶段就明确地规定了影片的"场面蒙太奇"、"段落蒙太奇"、"对列蒙太奇"等蒙太奇的结构形式。这一结构形式应该说是严格地按照故事情节加以思考和组织的。

2、普多夫金注重演员工作的基础作用,他的影片一般都依靠杰出的演员来扮演剧中人物。比如扮演母亲的尼洛芜娜和扮演巴维尔的巴塔洛夫等。这些著名的戏剧演员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理论为指导,注重人物的感情和心理分析。这在普多夫金看来是十分恰当的,他曾分析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最接近于电影演员,这个学派特别强调演员深刻掌握形象的最初过程,甚至不惜损害形象处理的剧场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表演力求亲切细腻,有时甚至使舞台演出充满了许多不易看清楚的细节,使这种表演失去了剧场性的光彩,但是这种细腻亲切的表演在电影中却能够得到必要的显著的发展"。普多夫金还从蒙太奇理论立场出发提出了"电影演员工作的非连续性"和"蒙太奇形象"的理论,他在电影创作中依靠演员的表演,强调在电影中保留演员表现的性质,这一点使普多夫金与库里肖夫的"电影模特儿"的理论,与爱森斯坦启用"类型演员"的观念等,明显的区别开来。

3、普多夫金同爱森斯坦和维尔托夫等人一样,把蒙太奇视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基础。他从一般意义上为蒙太奇所下的定义是:蒙太奇就是要揭示出现实生活中的内在联系、是一种辨证思维的过程。基于这种思考他还创立了"联想蒙太奇"等电影语言的形式技巧,这使得他的影片具有诗意和抒情因素。"联想蒙太奇"把没有物质联系但却具有十分密切主题联系的视象并列起来这是一种与诗的隐喻相类似的方法,但它的效果要比诗的隐喻更强烈得多。在《母亲》中,母亲和巴维尔围绕着放在一块地板下的枪枝的那几次"联想蒙太奇"形式的运用,便有效地表现出人物瞬间的思维状态。

然而,这种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使用,而不能用它来统一全部镜头。普多夫金经常将这样一些具有诗意的"联想蒙太奇"穿插到他的类似情节剧的影片中去,取得理想的效果。人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普多夫金用构成主义的电影表现手段和技巧,丰富并发展了传统电影的形式。"联想蒙太奇"的方法是重要的具有表现力的,所以,后来用此方法的人比较多,直到现在也还有人在使用。

创作理念

普多夫金的观念在电影的发展中曾产生过极大影响,特别是他的理论突出地强调电影的叙事性,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三、四十年代苏联和美国的情节剧模式。因此,他的观念在历史上也曾存在过很大争议,尤其是同爱森斯坦之间所存在的分歧,爱森斯坦指出:"普多夫金的主张是,蒙太奇只是镜头的组合,是为了阐明一个主题,把一个一个片断安排成序。我主张,蒙太奇是冲突,是两个元素的冲突迸发出的概念。我认为r组合仅仅是一种可能,是一种特殊情况"。

普多夫金的"分镜头"目的是为了突出细节的重要性,是通过对情节和事件的分解和组合,再现情节和事件,使蒙太奇成为剧情片断的连续;加强电影的叙事力量。

在爱森斯坦看来普多夫金的观念是把蒙太奇这一新的电影造型手段纳入到传统的再现美学范畴中,是现代主义美学道路上的倒退。

普多夫金的创作道路也被20年代的先锋主义艺术家们看作是格里菲斯电影叙事结构的继续。

与爱森斯坦比较

爱森斯坦(1898~1948)和普多夫金在早期的不同--爱森斯坦讲究冲突,如"杂耍"、"理性蒙太奇"等手法;普多夫金强调连线作用。

爱森斯坦认为冲突是蒙太奇的特性,冲突后产生新的表象和概念。普多夫金强调连贯性,他认为蒙太奇意味着多个镜头组成一个场面,多个场面组成一个段落,多个段落组成一个部分,一个个片段间具有显而易见的联系。人们不觉得中断和跳跃,得到一种无意的 *** 。

爱森斯坦的理论建树:他从20年代初开始发表论文,后又在苏联国立电影学校任教期间,对蒙太奇电影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形成较为完整的蒙太奇理论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关于"杂耍蒙太奇",正如在前面谈到的那样,"杂耍蒙太奇"是在爱森斯坦从事戏剧创作时首先提出来的,但是,作为这一理论的实践却是在他的电影创作中具体地体现出来。他曾在《杂耍蒙太奇》的文章中谈到:"杂耍是戏剧中每一个特别 *** 人的瞬间、,即戏剧中能够促使观众足以影响其感官上或心理上的感受的那些因素,也就是能够保证和精确地预计到如果安排在整体'的恰当次序中就会引起某种感情上震动的每一因素,它们是能够用来使最终的思想结论显示出来的唯一手段。"他进一步指出"不是静止地'反映'一个事件,不是使活动的一切可能性处于这一事情曲合乎逻辑的表现的限度以内,而是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把任意选择的(在既定结构和把起作用的表演联结在一起的主题环节的范围内的)、那些独立的杂耍表演自由地组成蒙太奇,也就是说,一切都从某些最后的主题效果的立场出发来进行合成,这就是杂耍蒙太奇。"而在他的影片创作中,爱森斯坦认为,电影可以通过富于感染力的镜头对列,直接把思想传达给观众,他认为不必先有完整的文学剧本作为基础,也否定专业演员的表演。他在创作中运用"杂耍蒙太奇"的理论,但实际上,只有《战舰波将金号》是成功的,其它作品都不同程度遭到失败。

敖德萨阶梯"屠杀的经典段落,充分显示出年轻的苏联电影导演的精湛技艺。爱森斯坦将老百姓的奔跑、沙皇军队的逼近、婴儿车的滑动和那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迎沙皇军队而去等等,一系列动作镜头分解、错位进行节奏性的剪辑,形成了这个段落中几点突出的特征:其一,以视觉节奏的造型因素突出影片的主题,创造影片的情绪,形成影片视觉感官的冲击力。其二,以蒙太奇视觉结构的形式强化影片的视觉形象,扩大影片的空间效果。其三,以多角度反复重复的延续动作使得影片的时间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时表现。爱森斯坦在这一段落中,对于电影叙事时空观念的独特思考和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力,把客观存在的现象和主体意识状态结合起来,充分地表现出物象的生命力和深刻地反映出各种现象的内部进程。而作为这一段落的结束,由摄影师基赛拍摄的三个石狮子的镜头,被爱森斯坦所作出的富有诗意地剪辑处理,和富有想像力地运用,作为思想和感情的隐喻在这里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这一段落的表现中,同时也体现出爱森斯坦的蒙太奇观念的片面性,由于他的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冲突"二宇,强调两个镜头相接不是两个数字的和,而是两个数字的积,因此,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不借忽视单镜头内部的空间表现力,而使得他的单镜头内部的画面处理成为一种平面的、信息单一的,以及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强制性的。然而《战舰波将金号》无疑是默片的一部杰作,在世界电影史的发展中留下了不朽的和光辉的业绩。

关于"理性蒙太奇"(也称"理性电影"),是爱森斯坦在20年代末期提出来的。他主张在电影中通过画面内部的造型安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成一种理性的认识。比如:,《战舰波将金号》的3个石狮子,和《十月》中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像从基位上倒落下来。象征著沙皇专制的覆灭;而当临时 *** 走上沙皇制度的老路时,亚历山大三世的雕像又重新竖立回基位上(运用倒放的方法)以表现反动势力的反扑等,都是作为"理性蒙太奇"的运用的典型例子。镜头在这里成为某种符号或象形文字,而当它们组合起来时便产生某种概念,从而代替艺术形象。爱森斯坦主张,电影艺术的目的不在于形象地表现现实,而在于表现概念。在理论上,爱森斯坦是在用于扩大电影作为认识现实的手段的可能性的增强。但在创作上,他却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素材。爱森斯坦这种夸大了蒙太奇作用的理论,即使得他与自己趋向现实主义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也曾受到同时期的电影理论家和同行们的否定。

普多夫金同样把蒙太奇视为电影艺术创作的基础。普多夫金创立了"联想蒙太奇",具有很浓的诗意和抒情因素。"联想蒙太奇"把没有物质联系但却具有十分密切主题联系的视象并列起来。这种手法一般只能在影片的局部使用,而不能用它来统一全部镜头。普多夫金的理论强调了电影的叙事性,即通过分镜头突出细节的重要性,通过对情节和事件的分解组合,再现情节和事件,使蒙太奇成为剧情片段的连续,从而加强电影的叙事力量;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30、40年代的苏联和美国的情节剧模式,因此被20年代先锋主义艺术家们看作是格里菲斯电影叙事结构的继续,甚至被爱森斯坦认为是把蒙太奇这一新的电影造型手段纳入到传统的再现美学范畴,是现代主义美学道路上的倒退。

普多夫金比同时代的其他导演更借重自然景观的影像,如树木、河流、泥土、暴风等等。普多夫金的独特风格在他最重要的作品《母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当革命者巴维尔在狱中构想出狱一刻的情景时,普多夫金把镜头从他微笑的脸庞切换到冰雪溶化的山间溪流,晶莹的水从严冬的禁锢中汩汩流出……普多夫金还用一系列类似的镜头来表现巴维尔的难友们的思乡之情--田地、马匹、耕作、双手抚摸泥土……这种偏离叙事本体的象征性蒙太奇,在这里用得恰到好处。为了避免单调、重复,普多夫金在影片中还十分注重表现性蒙太奇与叙事性元素的有机结合。在影片终场前,游行民众汇成浩浩荡荡的人流,沿着一条大河前进。此时,镜头切换成涅瓦河夹着浮冰奔腾向前的场面,象征革命力量势不可挡。影片中的季节正是春季,民众途经之处也正是涅瓦河沿岸。事件和喻体同处一个空间,构成同一客观现实,也产生了强烈的象征效果。在影片中,普多夫金交替使用这两种蒙太奇手法和其他电影手段,充分体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美学观点。

人物评价

普多夫金在世界上赢得声誉的主要影片是《母亲》(1926年)、《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年)和《成吉思汗的后代》(1928年)。这三部影片与爱森斯坦影片创作的相同之处,在于偏重现代历史题材的表现。普多夫金曾谈到:"在年轻的苏维埃国家体制创立的初期,我们大家都特别激动地感受着这个国家的博大的、富于概括意义的思想"因此,他充满 *** 地投身到富有革命的内容与形式的电影艺术创作中去;人曾评价他是:最具有思想性、人民性的现实主义的电影工作者。在以上三部创作于20年代的电影作品中,在创作思想、路线和方法上有许多共同点,比如:都是关于"思想觉悟"中心主题的表现、都是对于饱经磨难的政治意识觉醒式的普通人物的描写、都是同样的剧作线索的叙事方式等等。普多夫金自己也常把三部影片放在一起来谈,他曾在自传中写到:"因为它们在我对于自己的创作生活,对于自己那些在颇大程度上保持到今天的艺术趣味和意向的回忆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阶段"。

Ⅲ 老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出过六位影帝影后,演员们后来怎样了

老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出过六位影帝影后,演员们现在各有各的生活。

先说个冷知识:《尼罗河上的惨案》莎乐美是“波洛大侦探”彼得现实生活中的小姨子;“林内特”是《加州旅馆》演唱者唐·亨利的女友,对,就是那个老鹰乐队的主唱。

今天给大家聊聊《尼罗河上的惨案》几位主要演员的近况,这些表演级大师还有谁健在?他们过得还好吗?

一、“林内特”真的继承了大笔遗产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被刺身亡,当时她正赶去跟彼得·乌蒂斯诺夫会面,正式开拍她的传记纪录片。2004年3月28日,彼得·乌蒂斯诺夫病逝于瑞士日内瓦,享年八十三岁!

早在那三年前,先他一步离世的上译厂毕克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并没有播放哀乐,而是《尼罗河上的惨案》片尾波洛大侦探剖析案情长达十四分钟的独白:“夫人们、小姐们、先生们,现在该收场了……”

Ⅳ 电影《兵临城下》中苏联有哪些厉害的武器

2001年一部非常精彩的狙击手对决电影《兵临城下》,电影里的很多武器都是来自真实的二战东部战线武器。

从电影发布以来就成为了二战题材的经典电影,影片围绕着东部战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而拍摄,其中两名狙击手的对战更是此片最经典的部分;苏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裘德·洛)和德国军队的埃尔温·科尼格(Ed Harris)进行远距离决斗,当看到这一部分无数军迷们都热血喷张。

电影精彩的不止是剧情,片中的武器才是枪谜们最想看到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一部号称“苏德武器盛宴”的电影中究竟有哪些苏联武器?
莫辛纳甘1891/30栓动步枪
毫无疑问,莫辛纳甘1891/30是苏联有史以来最“出名”的步枪之一,根据记载,莫辛纳甘M91-30自推出以来生产数量超过了370万支,成为了全世界生产量最大的步枪之一。

这支步枪是“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设计师“李昂·纳甘”两种步枪的集合体,该枪使用的是7.62×54mmR的子弹,有一个5发的弹仓容量,通常情况下使用弹夹或者手动填装子弹。

莫辛纳甘1891/30步枪在使用了长达39年后已经不能满足苏联军队的要求,后来经过一系列改进,比如:延长的瞄具的底座,并将瞄具中的arshins改为米,原来的枪管也被缩短了3英寸。

由裘德洛饰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和由罗恩·帕尔曼扮演的库利沃夫是电影中两位主要的狙击手,他们使用的正是莫辛纳甘1891/30步枪,配备了PU瞄准镜,而 历史 中这个瞄具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一年之后才使用的,在电影出现有点不合时宜,如果想要还原的更真实,那么莫辛纳甘1891/30步枪应该装配的是PEM瞄准镜才最合适。
莫辛纳甘M38 栓动卡宾枪
莫辛纳甘M38和莫辛纳甘1891使用相同的口径弹药,《兵临城下》电影中雷切尔威斯饰演的Tania Chernova携带的正是莫辛纳甘M38卡宾枪。该枪其实就是一支短管的1891/30步枪,它的枪管缩短到了8.5英寸,主要目的是为了士兵能在前线战斗中方便携带。
托卡列夫TT-33半自动手枪
托卡列夫TT-33半自动手枪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取代M1895左轮手枪,虽然,TT-33半自动手枪未能完全取代M1895手枪,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支非常优秀武器,而且它还是中国54式手枪的前身。

托卡列夫TT-33半自动手枪使用的是7.62x25mm子弹,不仅尺寸非常紧凑,而且根据子弹的重量,它的初速也可以达到1200和1600 fps之间。

托卡列夫TT-33手枪的第一个版本是基于勃朗宁FN M1903和M1911手枪而设计的,经过改进后第二个版本的TT-33手枪也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一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枪之一。

后翘锯齿(在下愚钝,不知道具体名字)是辨别TT-33手枪是在1947年之前还是之后最直观的方式;1947年之前的TT-33手枪锯齿高低参差不齐,而那些大小均匀高低一样的锯齿都是在1947年之后制造的,在电影《兵临城下》中两个版本的TT-33手枪都有出现过。
纳甘 M1895左轮手枪
纳甘M1895是一款非常独特的左轮手枪,该枪的弹巢可以容纳7发7.62×38mmR子弹,纳甘M1895采用气体密封式设计,在射击完后自动封闭枪管和弹仓之间的间隙,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手枪的威力也提高了子弹的初速。
PPSh-41(波波沙)冲锋枪
苏联的PPSh-41冲锋枪是1941年推出,目的是取代PPD冲锋枪。PPD冲锋枪由机加工零件制成,这些零件非常耗时而且生产成本很高。苏联当时急需制造成本低、速度快的武器,所以就有了Georgy Shpagin制造的PPSh-41冲锋枪。

该枪仍然使用相同的7.62x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药,由于该枪已经使用冲压金属部件制成,所有苏联在战时可以更快的制造很多轻武器,且只需要使用相同口径的弹药,这样能更快的为前线部队提供武器支援。
捷格加廖夫DP-27或DPM轻机枪
俄罗斯工程师捷格加廖夫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DP-27机枪,该枪使用和莫辛纳甘步枪相同的7.62x54mmR弹,弹匣在扳机的上方,由于像一个“大盘子”所有被很多吃鸡玩家戏称为“大盘鸡”。

后来进行改进的版本为DPM机枪,它修复了DP-27的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受损的两支脚架,并且增强了枪内的反冲弹簧,以防止机枪过热导致哑火。

即使进行了诸多改进,该枪的效率仍然没有提高,因为它使用了一个“盘式弹匣”要比德国的MG34和MG42慢很多。DPM的射速为每分钟550发,而德国MG的射速为每分钟800-1200发。

如上述所说,反冲弹簧改进后需要在枪身添加一个握把,但是在电影《兵临城下》中并没有看到任何握把的存在,所以电影中出现的应该是DP-27机枪而非DPM。
马克沁M1910 / 30重机枪
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了“马克沁重机枪”于1910年被苏联军方所采用,它发射7.62x54mmR的苏联标准弹药。1930年苏联对该枪进行了一系列升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枪管重增加了水冷挡板。

马克沁重机枪安装在轮式支架上,便于移动,有些地方甚至使用升降式支架,除了方便射击以外还拥有更坚固的底部支撑。

1941年马克沁重机枪再次被改进,它使用了来自拖拉机的散热片,所以被人们称为“拖拉机盖”。
重型火炮
电影中我们看到很多大型的种武器,但是它们大多数都是固定的,而且在影片中也几乎是一闪而过,没有太多的镜头让我们体验到它们的威力。

DShK重机枪发射了一个12.7×108毫米的弹药,于1938年进入苏联服役,正是由上文所提到的Vasily Degtyarev和Georgy Shpagin共同设计,在电影中可以看到DShK重机枪安装在苏联的火车上。

M1940式25毫米防空炮安装在一个4轮的支架上,从1941年12月开始该炮被安装在装甲列车上当作防御武器使用,电影中M1940 25毫米防空炮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M1942型76毫米加农炮于1940年开始生产,该炮使用57毫米的反坦克炮支架和76毫米的加农炮炮管,每分钟可以发射25发,有效射程超过8英里。

M1939式85毫米防空炮,M1939式一般用于射击中空高度目标或者特殊情况下当作是反坦克武器使用。

那么《兵临城下》电影中的苏联武器基本上就这些,如果还有遗漏的欢迎大家补充,想看《兵临城下:德国武器》的敬请等待,我们明日再续。

Ⅳ 苏联电影的发展历程

1896年,法国L.卢米埃尔的电影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等地开始放映,同时俄国的电影爱好者(如.沙申、.费捷茨基等)也做了拍摄电影的尝试。
沙皇俄国的电影生产从20世纪初开始。1908年,.德朗科夫拍摄了俄国第一部故事片《伏尔加河下游的自由人》(又名《斯捷潘?拉辛》)。1908~1916年,俄国共拍摄了1376部长短故事片,其中有根据古典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有表现俄国历史的影片,但更多的是比较粗糙的娱乐片。当时电影生产掌握在私营企业手中,影片生产技术条件也很差,这些都限制了电影作品艺术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水平的影片有:普洛塔占诺夫的《黑桃皇后》(1916,根据普希金作品改编)、《安德列?科如霍夫》(1917),加尔金的《贵族之家》(1915,根据屠格涅夫作品改编)等。 十月革命后,彼得格勒、莫斯科,后来还有乌克兰,都很快成立了电影委员会。1919年 8月27日,颁布了列宁签署的法令,决定将照相、电影生产及发行移交人民教育委员会领导。这一天标志着苏联电影的诞生。此后,列宁对电影工作做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根据列宁指示的精神,拍摄了大量的新闻片和纪录片,这些影片反映了国内生活中的重要事件。1918~1920年间,还拍摄了一些古典文学改编的影片,如《谢尔盖神父》(1918,原著.托尔斯泰,导演普洛塔占诺夫)、《偷东西的喜鹊》(1920,原著..赫尔岑,导演.萨宁)等。高尔基的《母亲》也在此期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1920,导演.拉朱姆内依)。根据形势的需要,十月革命后拍摄了一批表现国内迫切政治问题的故事片,它们被称为“宣传鼓动片”。1921年,国立第一电影学校全体师生在加尔金领导下拍摄了《镰刀与斧头》,这是苏联第一部大型革命题材故事片。影片表现十月革命期间贫富农之间的斗争1923年,格鲁吉亚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另一部著名的革命题材故事片《红小鬼》(导演比列斯基阿尼)。影片表现了布琼尼第一骑兵军和马赫诺匪帮的斗争。
这一期间,苏联电影工作者的艺术探索比较活跃。库里肖夫领导国立电影实验工作室,除了在蒙太奇手法上进行实验外,还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理论这种理论把演员比做操作中的机器,把导演比做设计工程师。库里肖夫根据这一理论拍摄了《西方先生在布尔什维克国家的不平凡的冒险》(1924)和《死光》(1925)等影片另外两名青年导演科津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创办了“奇异演员养成所”。他们力图把类似杂耍的夸张的表演方式带到银幕上来,拍摄了《十月姑娘的奇遇》(1924)和《米施卡反对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这些探索包含着一定的积极因素,有些影片在主题上也有价值,但由于对形式技巧的过分迷恋而影响了作品的完整与深度。1924年,俄共(布)十三大关于电影的决议指出,必须加强党对电影的领导。从这一年起,健全了领导机构,取消了私营发行公司,出版了《电影报》、《苏联银幕》、《苏联电影》等杂志,成立了“革命电影协会”。1925年又成立了由捷尔任斯基领导的“苏联电影之友”协会。1924~1925年,苏联拍摄了142部影片,其中故事片70部。在这中间,最重要的收获是,出现了《战舰波将金号》(1925,导演爱森斯坦)和《母亲》(1926,导演普多夫金),这两部影片成为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一期间, 乌克兰导演杜甫仁科拍摄的影片《兹文尼郭拉》(1928)、《兵工厂》(1929)、《土地》(1930)也取得了重要成就。杜甫仁科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表现革命主题的电影手段。他的诗意手法产生了鲜明的表现力,充满了革命的激情。
20年代后半期,苏联还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电影作品,如爱森斯坦导演的《罢工》(1925)、《十月》(1927)、《旧与新》(1929),普多夫金导演的《圣彼得堡的末日》(1927)、《成吉思汗后代》(1929),普洛塔占诺夫导演的《他的号召》(1925)、《董?介果和别拉嘉》(1928)。此外还有《新巴比仑》(1929,导演科津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帝国的废墟(1929,导演艾尔姆列尔)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革命的主题。它们标志着电影艺术开始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
20年代的苏联纪录电影也出现了新的面貌,涌现了一批反映革命现实的纪录片和新闻片。许多影片反映了列宁的活动。以新闻杂志片《电影真理报》为中心,出现了电影眼睛派团体,其领导人是维尔托夫。他的影片《前进吧,苏维埃》、《关于列宁的三只歌》等,对于苏联纪录电影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与电影事业发展的同时,苏联电影理论探索也很活跃。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不仅对于苏联电影,而且对于世界电影的创作和理论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年代是苏联无声电影最辉煌的时期,为此后苏联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0年代,苏联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声电影的出现使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更为丰富。苏联文艺的创作方法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革命的电影艺术的发展,使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夏伯阳》(1934,导演瓦西里耶夫兄弟),被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
30年代苏联电影的突出特点是革命斗争和建设的题材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生路》(1931,导演.艾克)《金山》(1931,导演尤特凯维奇)、《献礼》(旧译《迎展计划》,1932,导演艾尔姆列尔和尤特凯维奇)、《我们来自喀琅施塔得》(1936,导演吉甘、《波罗的海代表》(1937,导演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马克辛三部曲》(1935~1939,导演科津采夫和塔拉乌别尔格)、《伟大的公民》(1938~1939,导演艾尔姆列尔)、《政府委员》(1939,导演扎尔赫依和赫依费茨)、《肖尔斯》(1939,导演.杜甫仁科)以及格拉西莫夫导演的《七勇士》(1935)、《共青城》(1937)、《教师》(1939)等影片反映了苏维埃人──新生活的建设者的精神面貌,表现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反映了革命思想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这一期间还拍摄了一批优秀的历史题材影片如《彼得大帝》(1937~1939,导演.彼得罗夫、《苏沃洛夫大元帅》(1940,导演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导演爱森斯坦);喜剧片如《富裕未婚妻》(1938,导演培利耶夫)、《拖拉机手》(1939,导演培利耶夫)、《快乐的人们》(1934,导演亚力山大洛夫)《伏尔加──伏尔加》(1938,导演.亚历山大洛夫);根据高尔基原著改编(1939顿斯阔依导演的影片《童年》(1937)、《在人间》(1938)、《我的大学》(1939)等。
30~40年代初,苏联生产故事片近400部,动画片100多部,苏联电影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指导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40年代的苏联电影生产由于卫国战争而受到影响。1941~1945年间,苏联的主要电影生产企业迁往后方,减少了产量。在对敌斗争热情的鼓舞下,苏联电影工作者拍摄了一批反法西斯斗争题材的影片:如《区委书记》(1942,导演培利耶夫)、《玛申卡》(1942,导演莱兹曼)、《她在保卫祖国》(1943,导演艾尔姆列尔)、《虹》(1944,导演顿斯阔依)、《卓娅》(1945,导演.阿伦什坦)、《伟大的转折》(1945,导演艾尔姆列尔)等。同时还拍摄了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题材影片,如《库图佐夫》(1944,导演彼得洛夫)、《伊凡雷帝》(上集,1945,导演爱森斯坦)等。
这一期间苏联电影的创作力量主要放在拍摄反映卫国战争的新闻纪录片上1941~1945年间共拍摄了489期新闻杂志片、67部短片、347部大型纪录片其中如《战争的一天》(1942)、《斯大林格勒》(1943)、《为我们苏维埃乌克兰而战》(1943)、《解放法兰西》(1944)、《柏林》(1945)、《歼灭日寇》(1945)、《人民的审判》(1945)等对于鼓舞人民的斗志,激发抗敌的热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卫国战争结束后,反法西斯斗争仍然是电影创作的重要主题导演格拉西莫夫于1948年根据A.法捷耶夫的同名原著拍摄了影片青年近卫军,表现了苏联青年的反法西斯斗争。同一题材的影片还有《侦察员的功勋》(1947,导演.巴尔涅特)、《真正的人》(1948,导演.斯托尔堡)等。这一期间还出现了一些其他题材的优秀作品,如《米丘林》(1948,导演杜甫仁科)、《乡村女教师》(1947,导演顿斯阔依)、《俄罗斯问题》(1947,导演罗姆)、《西伯利亚交响曲》(1948,导演培利耶夫)等。
从战争结束以后直至50年代前期,苏联电影创作处于低潮状态。由于战争的影响、政治上的个人迷信和创作理论上流行无冲突论,影片产量减少,1940年苏联故事片年产量54部,1951年则不到5部;青年创作力量得不到成长的机会;与国外的文化交流陷于半停顿状态;在创作中,出现了一些过分颂扬领袖人物的影片;一些表现当代生活的影片则回避生活矛盾,粉饰现实。公式化、概念化成为这一时期电影创作的显著特点。 1956年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之后,到1962年,故事片产量达到 104部。同时,大批青年创作人员陆续涌现。各加盟共和国的电影事业也得到发展。在创作中,最明显的变化是题材样式的扩大。50年代中期和后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影片,如《狂欢之夜》(1956,导演梁赞诺夫)、《保尔?柯察金》(1957,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序幕》(1956,导演.吉甘)、《第四十一》(1956,导演丘赫莱依)《共产党员》(1957,导演莱兹曼)、《列宁的故事》(1957,导演尤特凯维奇)、《鲁勉采夫案件》(1956,导演赫依费茨)、《不称心的女婿》(1956,导演.施维泽尔)、滨河街的春天(1956,导演.米隆涅尔和胡齐耶夫)高空(1957,导演扎尔赫依)《海之歌》(1958,导演.桑采娃)此外,还拍摄了多部成功的现代和古典文学巨著改编的影片,如《静静的顿河》(1957~1958,导演格拉西莫夫)、苦难的历程(1957~1959,导演罗沙里)、《奥赛罗》(1955,导演尤特凯维奇)、《堂吉诃德》(1957,导演科津采夫)等。
50年代后半期至60年代前期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战争题材作品如邦达尔丘克导演的一个人的遭遇(1959)和丘赫莱依导演的《士兵之歌》(1959)。丘赫莱依导演的另一部战争题材影片《晴朗的天空》(1961),除了表现前方战士和后方人民作出的贡献外,还通过对个人迷信的批判提出了“信任人”的主题。这些显示了苏联战争题材电影创作的深入发展。另一些影片,如雁南飞(1958,导演卡拉托佐夫)临风而立(1962,导演罗斯托茨基)、我住的房子(1957,导演库里让诺夫)、《伊凡的童年》(1959,导演塔尔可夫斯基)等,在人物心理刻画和表现环境的真实性方面也显示了特色。
从50年代中期开始,除“非英雄化”倾向外,“非情节化”,“生活流”,“意识流”等倾向在一些影片中也有所反映。
60年代以后,在前一阶段探索的基础上,苏联影片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一时期的重要影片有:战争题材作品《士兵的父亲》(1965,导演赤赫依捷)和《生者与死者》(1964,导演.斯托尔堡);农业题材作品《主席》(1965,导演.萨尔蒂科夫);表现列宁的影片《蓝色笔记本》(1963,导演库里让诺夫)和《列宁在波兰》(1966,导演尤特凯维奇);表现战后农村阶级斗争的影片《谁也不想死》(1965,导演.热拉凯维丘斯)。格拉西莫夫拍摄了道德题材三部曲:《人与兽》(1962)、《记者》(1965)、《湖畔》(1970);导演罗姆拍摄了大型纪录片《普通的法西斯》(1966);导演邦达尔丘克拍摄了根据托尔斯泰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战争与和平》(1965~1969);柯静采夫改编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1964)和《李尔王》(1971);塔尔可夫斯基拍摄了历史传记片《安德列?鲁布廖夫》(1966)。60年代,苏联电影理论仍较活跃,罗姆、尤特凯维奇等导演提出“思考电影”的概念,与此同时,在20和30年代曾展开过的诗电影和散文电影的争论,这时又进一步展开。 1972年,苏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要求电影创作应体现时代精神,现代题材应在创作中占据主导地位,塑造当代主人公形像应成为苏联电影创作的主要课题。70年代苏联电影出现了4大题材创作热潮:政治题材、军事爱国主义题材、生产题材和道德题材。
政治题材作品一般称为政治电影,它以表现当代国际政治事件为主。这些作品的主题思想反映了苏联政府的对外政策的观点。如这是一个甜蜜的字眼──自由(1972,导演.热拉凯维丘斯)《礼节性的访问》(1973,导演莱兹曼)、《信任》(1976,导演.特列古勃维奇)、《野蛮人》(1978,导演热拉凯维丘斯)、《生活是美好的》(1979,导演丘赫莱依)等。在军事爱国主义题材方面,主要出现了 3类作品:①史诗性影片,这些作品力图全面反映卫国战争,如奥泽罗夫导演的5集影片《解放》(1969~1972)和4集影片自由士兵(1974~1977)、导演.叶尔肖夫拍摄的4集影片围困(1973~1978)等,这类影片气魄宏伟,出场人物众多,力图真实再现战争的全貌。②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的作品。这类影片在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创作中占多数。它们表现的往往是局部战役,重点是刻画战争中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个人的遭遇表现红军战士的英勇精神。如《这里黎明静悄悄……》(1972,导演罗斯托茨基)、《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导演邦达尔丘克)、《升华》(1977,导演.舍皮钦柯)等。③歌颂军功的作品。这类作品主题比较单一,如《崇高的称号》(1973,导演.卡列洛夫)等。在生产题材方面,一些影片通过工农业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力图表现科技革命时代先进人物的精神面貌,如影片《奖金》(1975,导演.米凯良)、《反馈》(1977,导演.特列古勃维奇)、《适得其所的人》(1973,导演.萨哈罗夫)、4集影片《面包的味道》(1979,导演萨哈罗夫)等。在道德题材方面,苏联电影工作者取得的进展最大,许多作品真实、深刻地反映了苏联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反映了个人、家庭、集体之间的冲突,刻画了在今天现实环境中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些作品中,有些从塑造正面主人公着手,反映苏联社会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0,导演.敏绍夫)、《个人问题访问记》(1979,导演.戈戈别里捷)、《恋人曲》(1974,导演米哈尔科夫-康查洛夫斯基)。有些影片从揭露反面现象着手,表现各种落后、腐朽的势力如何阻碍着社会的前进,如《辩护词》(1976,导演阿布得拉什托夫)、《白轮船》(1975,导演.沙姆希耶夫)、《审讯》(1979,P.奥若果夫);有些影片通过个人遭遇,提出每个人所面临的人生道路问题,追求个人理想问题,如《奇怪的女人》(1976,导演莱兹曼)、《红莓》(1974,导演舒克申);有一些影片通过平淡无奇的生活现象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从而提出人的生活态度问题,如《白比姆黑耳朵》(1979,导演罗斯托茨基)、《个人生活》(1980,导演莱兹曼)等。以上各类影片虽然取得的成就不完全一致,但它们都反映了作者积极干预生活的热情。这些作品使电影创作更接近于今天的现实,因而受到观众的欢迎。
70年代以来苏联电影工作者还创作出一些其他题材和样式的作品,如史诗片《西伯利亚颂》(1978,导演米哈尔科夫-康查洛夫斯基)、喜剧片《办公室的故事》(1977,导演梁赞诺夫)和《秋天马拉松》(1979,导演达涅里亚)、儿童片《童年过后的一百天》(1975,导演C.索洛维约夫)和《无权转交的钥匙》(1976,导演.阿萨诺娃)、科幻片《索良利斯》(1973,导演塔尔可夫斯基)和《潜行者》( 1979,导演.塔尔可夫斯基)、古典文学改编作品《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1976,导演米哈尔科夫)和《奥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几天》(1979,导演米哈尔科夫)以及表现革命前格鲁吉亚人民生活的诗电影《愿望树》(1978,导演.阿布拉捷)。
70年代以来苏联纪录电影也有不少成绩。如20集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1965~1978,总导演卡尔曼) 反映了苏联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全貌。《矿工们》、《秋明王国》、《路旁的家》等片反映了国内的建设。此外,还有一些为苏联对外政策服务的纪录片。在科普片、美术片方面,苏联电影工作者也都做出了一定成绩。 80年代以来,苏联电影积极向主题的深化,新题材的开拓以及样式多样化方面发展。从1981~1985年,苏联共拍摄了750部故事片。在战争题材方面,除了继续创作史诗性作品如莫斯科保卫战(1985,导演奥泽洛夫)、《胜利》(1985,导演.马特维耶夫)以外,电影艺术家主要致力于表现苏联人民在战争中精神力量的源泉,如《源泉》(1982,导演.西连科);研究法西斯产生的根源,如《自己去看》(1985,导演克利莫夫);从今天的角度思考战争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如《岸》(1983,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有的作品通过对苏联军人形像的塑造力图把人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如《小亚历山大》(1982,导演.弗金)。在道德题材方面,电影创作把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在复杂的生活矛盾中,人的处世态度以及因此给个人及社会带来的影响,如《愿望的年代》(1983,导演莱兹曼)、《没有证人》(1983,导演米哈尔科夫)、《后记》(1983,导演胡齐耶夫)。有些作品在展示人的内心世界,表现关心人、尊重人的思想时努力深化人道主义的主题,如《生活、眼泪和爱情》(1984,导演古宾科)、《稻草人》(1984,导演P.贝可夫)、《冬天的樱桃》(1985,导演.马斯连尼柯夫)。在生产题材方面,电影创作更多地注意改革的主题,注意表现经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如《第二梯队开始行动》(1984,导演.雅桑)、《从工资到工资》(1985,导演A.玛纳萨罗娃)。在革命历史题材方面,1981年拍摄的《列宁在巴黎》(导演尤特凯维奇)通过新颖的艺术手法把过去和现在联系在一起,突出了列宁思想的价值。1982年拍摄的《红钟》(导演邦达尔丘克)1985年拍摄的《雾中的岸》(导演.卡拉西克)都再现了20世纪革命历史的发展。80年代苏联还拍摄了一些优秀的传记片,如《列夫?托尔斯泰》(1984,导演.格拉西莫夫)、文学改编作品如《瓦萨》(1983,导演潘菲洛夫)、《残酷的罗曼史》(1984,导演梁赞诺夫)、惊险片《密探》(1981,导演.弗金)及《为胡狼准备的陷阱》(1985,导演.马赫穆多夫)、讽刺喜剧片《青山,或不可思议的故事》(1984,导演.申盖拉雅)及《骗术》(1984,导演.特列古勃维奇)。
80年代苏联电影创作的特点之一是致力于题材和样式的融合不少影片打破了传统的分类界限,使影片产生更大的艺术感染力。1984年制作的《战地浪漫曲》(导演.托多罗夫斯基),既从道德探索的角度探讨战争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又通过战争事件展示人物之间的复杂的心理变化。《德黑兰1943年》(1983,导演阿洛夫和纳乌莫夫)把政治样式和惊险样式结合起来,突出国际政治斗争的内在紧张性。喜剧片《两个人的车站》(1984,导演梁赞诺夫)中糅合着悲剧的因素。《机组人员》(1981,导演.米塔)把情节??作了尝试。《宇宙检阅》(1985,导演.阿布德拉什托夫和.敏达杰)通过半童话半寓言的样式对人生价值进行哲理性思考。 苏联电影家协会成立于1965年(筹委会成立于1957年),各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外)均有自己的协会。
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为全苏国立电影学院(成立于1919年,初为电影学校,几经演变,自1934年起用此名)与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成立于1919年,初为照相与照相技术高级学校,1930年起用此名),前者培养艺术创作人员,后者培养技术人员。基辅戏剧学院自1968年起设有电影系,此外,国家电影委员会还和影协联合主办一个电影编导二年制高级培训班(自1964年起),专门培训各加盟共和国和制片厂选送来的进修人员。研究机构有全苏电影艺术研究所(1973年成立)、全苏电影与照相科技研究所(1929年成立)、全苏艺术理论研究所(1944年成立,属文化部建制,所内设有电影研究部门)。新闻电影的正负片由中央国家电影与照相资料档案馆保存,其余片种正负片均由苏联国家电影资料馆保存。负责影片进出口业务的是苏联影片输出输入公司。主要电影刊物有《电影艺术》(1931年创办,月刊)、《苏联银幕》(1925年创办,双周刊),以上两刊均由国家电影委员会与影协合办;《电影放映员》(1937年创办、月刊)、《苏联电影》及《电影与电视技术》等。 苏联举办的电影节有:全苏电影节,始于1958年,初不定期,后为二年一次,自1964年起每年举行,为国产片电影节;塔什干国际电影节,始于1968年,每二年一次,由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与全苏影协和乌兹别克共和国电影委员会与影协联合主办,是亚非拉国际电影展览,属非竞赛性,群众团体可向不同影片授奖;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始于1935年,自1959年起每二年举办一次,是国际上大型竞赛性电影节,由苏联国家电影委员会和影协主办。
苏联国内设有电影评奖制度,最高荣誉是列宁奖金。1959年以来,先后获得过列宁奖金的电影工作者有杜甫仁科等26人。此外,还有苏联国家奖金、俄罗斯国家奖金、列宁主义共青团奖金电影部分等。

俄罗斯电影历史

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对于俄罗斯的电影给予了额外的关注,除了有一部俄罗斯电影入选竞赛单元之外,还首次设置了一个完全专注于苏俄时期电影的平行单元。

“俄罗斯电影秘史”包括18部在1934年到1974年之间拍摄的影片。8月初,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在对莫斯科进行短期访问时宣布了这一单元的设置,事实上,穆勒本人也曾经参与合拍过好几部俄罗斯电影,例如亚历山大·苏古诺夫的《太阳》。

这一单元的设置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苏维埃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而这个阶段在西方几乎是不为人所知的。这一单元既包含经典的、几乎每个俄罗斯电影爱好者都知道的作品,例如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的《快乐的家伙们》(1934)和《伏尔加河-伏尔加河》(1938),也包含相对不那么有名的Ivan Pyryev的一系列作品,如《拖拉机驾驶员》(1939),《养猪人和牧羊人》(1941),《战后傍晚六点钟》(1944)和《库班河的哥萨克人》(1950)等。

所有入选影片中年代最近的一部是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于1974年拍摄的《恋人曲》。他在评论“俄罗斯电影秘史”这一单元时说:“作为全球电影历史的一部分,苏维埃时期的电影是不可磨灭的,对这个时期的影片进行回顾会让世界意识到这一点。它将会显示:尽管处在最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苏维埃的电影仍然是真正的艺术。”

影片名单:

《手风琴》(1934) by Igor Savchenko和Evgenij Sneider

《快乐的家伙们》(1934) by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马戏团》(1936) by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富有的新娘》(1938) by Ivan Pyr’ev

《伏尔加河-伏尔加河》(1938) by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拖拉机驾驶员》(1939) by Ivan Pyr’ev

《音乐故事》(1940) by Aleksandr Ivanovskij和Gerbert Rappaport

《SVETLYJ PUT'》(1940) by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养猪人和牧羊人》(1941) by Ivan Pyr’ev

《战后傍晚六点钟》(1944) by Ivan Pyr’ev

《春天》(1947) by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库班河的哥萨克人》(1950) by Ivan Pyr’ev

《Scedroe leto》(1950) by 鲍里斯·巴尔涅特

《狂欢夜》(1956) by El'dar Rjazanov

《我们善良的医生》(1956) by ?aken Ajmanov

《莫斯科上空的歌》(1956) by Gerbert Rappaport

《拯救溺水者》(1969) by Pavel Ars?nov

《恋人曲》(1974) by 安德烈·科察洛夫斯基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1903年1月23日生于俄罗斯的叶卡特琳堡。9岁的时候他就成了叶卡特琳堡歌剧院的送报员,他还在那里当过助理化妆师、电工、油漆工和助理导演等。他在叶卡特琳堡的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并于1917年毕业。1917-1920年的苏俄内战期间,他是红军第三队“东部前线”剧院的场道经理。内战结束后,他从叶卡特琳堡工人剧院的导演课程结业,并被任命为叶卡特琳堡地方政府的艺术检查官。他的工作主要是监管剧院,并选出与新意识形态一致的电影。

阿莱克桑德在1921年遇到了爱森斯坦。1921-1924年间他们合作制作了几部话剧,并于1924年联合创作了他们早期的电影《罢工》(1924)和《波坦金战舰》(1925)的剧本。1927年,他们编剧并执导了宣传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影片《十月》。1929-1933年期间,阿莱克桑德夫和爱森斯坦都被派往好莱坞学习和工作。回到苏联后,阿莱克桑德夫受斯大林的命令拍摄一部美化其形象的电影《International》(1932)。据说斯大林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1933年,斯大林命令阿莱克桑德为苏联人民拍摄一部喜剧,《Veselye Rebyata》于1934年制作完成。强硬路线的苏联评论界最初抨击该片缺少对革命的宣传,影片被禁映了。几经周折,马克希姆·高尔基让斯大林看到了这部片子,斯大林对其非常喜爱,下令解禁。《Veselye Rebyata》在俄罗斯取得了票房上的大成功,并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该片的演员Leonid Utyosov和Lyubov Orlova也因此一举成名。阿莱克桑德的喜剧深深影响了好几代苏联影迷.

Ⅶ 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作品

悲壮的英雄诗篇——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苏联美术作品

名称:战后的休息
作者:涅普林采夫

历时4年的苏联反法西斯卫国战争(1941.6.22—1945.5.9)残酷而悲壮,不少城市和农村被炸成废墟,近2000万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苏联人民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牺牲精神,“动天地、惊鬼神”,永载人类史册。
战争刚刚爆发,艺术家便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奔赴战场,或拿起武器,抗击敌人;或用自己的作品,在前线做宣传鼓动。在德国法西斯军队深入苏联腹地之后,全民动员投入战斗,几乎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苏联艺术家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艺术创作,及时用自己的作品揭露敌人的残暴、凶恶和虚弱,宣传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以鼓舞人民的斗志。数以万计的宣传画成为当时最快捷、最锐利的武器。它们被张贴在城市街头、农村小镇和交通工具上,被张贴在前线的壕沟、坑道里。因为它们的主题鲜明、语言简练和形式感强,在群众中有很强的感召力。许多作品成为20世纪宣传画中的经典之作。如战争刚刚开始时由И·托依泽创作的《祖国—母亲在召唤》(1941),和由 “库克雷尼克赛”(三名艺术家长期合作的笔名)创作的《无情地粉碎和消灭敌人》(1941),以及由В·卡列茨基创作的《红军战士救救我们》(1942)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祖国—母亲在召唤》中手持“战士的誓言”的母亲形象,庄重、严肃,充满激情;《红军战士救救我们》中面对法西斯的刺刀,无助的儿童和母亲,向红军战士们发出呼救,形象感人至深:而《无情地粉碎和消灭敌人》则是在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即1941年6月23日创作出来的,这是一幅坚定人们必胜信心的画面。库克雷尼克赛在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中有转折意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之后,创作了一幅带有漫画意味的宣传画《我丢了一个金戒指》(1943),画面上,希特勒被表现为一个懊丧的民间巫婆,背景是苏联地图和用红线勾画出来的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形似一只“金戒指”。“我丢了一个金戒指”是家喻户晓的一首俄罗斯民歌,作者用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用幽默的手法,尖锐地讽刺了希特勒的百般无奈和悲哀。
在战争期间创作的油画作品,也有不少传世佳作。当时还年轻的艺术家А·杰依涅卡,以充沛的精力和高亢的热情,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卫国战争的大幅油画,其中以《莫斯科郊区·1941年11月》(1941)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1942)最为出色。保卫莫斯科战役的重要意义人所皆知,反映这一战役的作品还有著名画家Г·尼斯基的水粉画《保卫莫斯科》(1942)。在杰依涅卡的画面上呈现的是1941年11月的莫斯科,雪地里的防御工事和备战的车辆表示莫斯科城的坚不可摧。塞瓦斯托波尔是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海港城市,是苏联的海军基地和军事要塞。1942年6月至7月,德军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达一个月之久,城市几乎沦为废墟。杰依涅卡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表现了苏联军队反击德军的鏖战场面,人物造型写实而夸张,画面宏大,气势磅礴,艺术形象极有表现力。
苏联艺术家即使在战争年代创作的作品,也很注意多侧面地反映当时的战斗生活,塑造各方面的人物形象。大家都熟悉的名画《游击队员的母亲》(1943)是著名画家С·盖拉西莫夫创作的。在硝烟迷漫中,英勇的母亲面对残暴地搜捕游击队的敌人,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大无畏气概,形象厚实、凝重,犹如一座纪念碑。Г·舍加尔的《护士·休息》描绘的是在战争年代做出巨大贡献的白衣战士的形象,用年轻女护士在疲劳状态下稍事休息的情景来反衬战时工作的繁重。另一位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农民形象十分熟悉的著名艺术家А·普拉斯托夫,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揭露法西斯的野蛮暴行:在宁静的、美丽的农村田野,静静地躺着一个正在流血的少年。富有抒情意味的自然风景和血腥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幅画的题目是《法西斯飞机飞过之后》(1942)。年事已高的著名老画家К·尤恩别具匠心的一幅油画《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上的检阅》(1942),描写莫斯科受到围攻、法西斯兵临城下时,红场上照常隆重举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阅兵典礼,表示出苏联人民同仇敌忾保卫莫斯科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另一位在画坛颇负盛名的老画家П·科林,用人们熟知的民族英雄形象来寓意卫国战争的正义性。他的三联画《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41—1943)刻画了俄国历史上威武雄壮、击败异族入侵的一位大公的形象,借以表达人们对当代英雄人物的敬意和必胜的信念。
苏联雕塑家们对战争也同样迅速地做出了反应。他们积极投入创作反战题材的作品。保存到今天并被载入美术史中的雕塑作品也为数不少。其中,如我们熟悉的В·穆希娜创作的《女游击队员》(1942),В·马尼泽尔创作的《卓娅》(1942),还有В·利舍夫创作的《搬运受伤的战士》(1942)和Д·施瓦尔茨创作的《士兵》(1942)等。
反法西斯战争教育和锻炼了苏联人民,人们的忘我牺牲精神,战争的胜利,也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人们在这场战争中艰苦卓绝的表现,成了全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卫国战争成为苏联—俄罗斯艺术中永恒的题材。尤其在战后的五六十年代,苏联美术中涌现出大量表现卫国战争的作品。而创作这些作品的美术家绝大多数是经受了这场战争洗礼的,有的亲身在前线参加过战斗,有的甚至负过重伤。苏联政府也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积极鼓励艺术家们的创作。苏联文化部、全苏美术家协会和各地政府均有计划地组织卫国战争题材的美术创作,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把这些美术品的收藏列为重要的任务。因此,卫国战争的题材在苏联美术创作中占有主要位置。这些美术作品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以描绘和刻画英雄人物为主,描写普通人民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但同时不回避人民遭受的灾难与痛苦,并从人性的角度加以描写。大家都熟悉苏联电影《雁南飞》和《这里黎明静悄悄》,在这些电影中,苏联普通战士和人民身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感情及人性的复杂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类似的描绘同样在美术作品中也有所表现。
二、缜密构思,精心创作。艺术家们从选材、创作草图到定稿,都经过反复酝酿。不少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成为苏联美术史上的精品。
列宾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Ю·涅普林采夫在1955年创作了一幅有众多人物场面的油画《战斗后的休息》,作品构思受苏联作家特瓦尔多夫斯基的战地长诗《瓦西里·焦尔金》的启发,描写苏军战士们在战斗空隙听一位战友(以瓦西里·焦尔金为模特儿)讲故事时一片欢笑的情景。长诗中的战士瓦西里·焦尔金以自己的多才多艺和乐观主义受到战友们的热烈欢迎。长诗在苏联人民大众中广为传播,瓦西里·焦尔金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而涅普林采夫的这幅画用视觉形象再现了这个神奇般的英雄人物,再现了他活跃在战友们中的场面,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气氛烘托上都有突出成就。这幅油画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它的印刷品发行数量很大,原件被特列恰科夫画廊收藏。后来,苏联政府还委托作者复制一幅《战斗后的休息》变体画,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中国政府。
我国年岁较大的美术家和观众都记得油画家А·拉克季昂诺夫的《前线的来信》(1947),这件作品在当时有着广泛的影响,因为这一题材牵动着许多人的心。战争期间,后方的人们每天都急切地期盼着前方亲人们的来信,而每一封信也都为周围的邻里们所关切。人们聚在一起阅读前方的来信,为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和战士们的平安与健康默默地祝福,这是战时后方常见的情景。普通的村落,平凡的人家,真切的场景,朴实的形象⋯⋯今天,我们重读这幅作品,还为之动情。
В·卡斯杰茨基的油画《归来》,通过感人的细节以小见大地描写卫国战争的胜利。刚从前线归来的士兵,与阔别已久的妻子热烈拥抱,激动的儿子用双手搂住父亲,战士的老母亲偎依在门后,抑制着悲喜交集的感情。
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苏联美术中的骨干和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以新的角度反映卫国战争,探索和发掘这一题材中更深刻的意义,寻求艺术语言的寓意性和象征性。这里特别要提到А·梅尔尼科夫、Е·莫伊谢延科、Т·雅勃隆斯卡娅和比他们更年轻的Б·乌加洛夫、В·格罗米柯、波普科夫等人的创作。梅尔尼科夫的《告别》、莫伊谢延科的《胜利》以及雅勃隆斯卡娅的《无名高地》,都是苏联美术史上开创新风的作品。这些艺术家不满足于画面人物、情节的直白描写,而是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画,更关注艺术语言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他们也都更重视绘画的形式美感。
20世纪60年代末期,苏联绘画中兴起“严峻风格”的思潮。文艺家们对历史、对现实开始严肃思考,在艺术风格上强调运用严峻的造型:偏爱直线,注重色彩对比,强调气氛的营造。不少描绘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也采用这种风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В·波普科夫的《父亲的军大衣》和葛罗米柯的《普里彼亚特河畔》。前者通过年轻人对父亲遗留的军大衣,引发对战争创伤的哲理思考,同时也对英雄长辈们寄予深切的怀念;后者描绘的是人们熟知的昔日红军与法西斯军队激战的战场,在幽静的河畔,母亲在为牺牲的儿子祈祷,少女在向远方呼唤逝去的亲人,这是一幅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
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建造雕塑纪念碑,永载苏联—俄罗斯军队和人民的丰功伟绩,是战后至今苏联—俄罗斯各级政府一直关注的事情,几十年来已先后在各地建造了数十座大小雕塑纪念碑。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1967)和《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1975)。它们都是以雕塑为主体的综合艺术群。《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从提出设想到构思、施工完成,用了将近20年时间,由著名雕塑家Е·武切季奇领导的创作小组集体完成,建在伏尔加河畔,在玛玛耶夫高地的“祖国—母亲”主雕高达104米。高地下有三个相互联系的广场和“废墟墙”,规模巨大。《列宁格勒保卫者纪念碑》是在颇负盛名的雕塑家М·阿尼库申领导下的集体创作,建在列宁格勒近郊的胜利广场,广场中央是一个用花岗岩构建、直径为40米的环形建筑,入口的左右两侧用大号阿拉伯字刻着“900个白昼”和“900个黑夜”的字样,象征着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在敌军围困中气壮山河的日日夜夜。
卫国战争—永垂不朽的伟大历史事件,也是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前苏联及俄罗斯艺术家们从中汲取勇气、精神和灵感,用自己的创作纪念它、歌颂它,为的是唤起人们不忘历史,反对侵略、保卫和平。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学习。

阅读全文

与1947电影俄罗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7国产新悬疑电影 浏览:315
有成龙的美国赛车电影 浏览:25
2014戛纳电影节红毯视频 浏览:231
动画禁播电影 浏览:19
华谊兄弟电影世界哪里吃饭 浏览:718
日本电影窗户上全是女人的脸 浏览:860
韩国电影美人讲的什么 浏览:440
妈咪微电影网 浏览:821
2018国内票房排名电影 浏览:828
面目全非韩国电影 浏览:984
电影可爱动漫女孩头像 浏览:785
隔离电影悬疑2015豆瓣 浏览:190
暨大电影首映2017礼堂 浏览:707
电影疯狂的爱情评价 浏览:561
韩国电影欲百度云 浏览:667
日本掐脖子电影 浏览:884
赛尔号大电影之 浏览:846
日本电影后妈 浏览:878
邓超2017电影 浏览:932
昼颜电影的百度云2018 浏览: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