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俄罗斯战争电影剪辑

俄罗斯战争电影剪辑

发布时间:2024-07-02 13:17:14

⑴ 求这视频第一个背景音乐的名字《史诗级战争电影剪辑》

不是two steps from hell的

制作:E.S.Posthumus 曲名:Nara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XcoUKBt0Ne8/

⑵ 关于影片《战舰波将金号》

1925年出品。

内容:影片由五大部分构成。—、“人与蛆”,描写战舰上水兵的艰苦生活和所受的非人待遇。生蛔虫的牛肉使士兵群情激愤,成为起义的导火索。二、“后甲板上的悲剧”,表现起义的水兵受到军官的镇压。指挥官下令枪杀叛乱者,神甫来祈祷。行刑队拒绝开枪。起义者拿起武器,把军官和军医丢人大海。起义带头人、中士华库林楚克被大副打伤,坠海牺牲。三、“以血还血”,表现敖德萨革命群众看到用汽艇载到岸上的华库林楚克的尸体,义愤填膺,纷纷声援起义水兵。 四、“敖德萨阶梯”,表现人群在石阶上向水兵致意,沙皇军队赶来向手无寸铁的市民开枪射击,血肉横飞,舰上水兵向总参谋部开炮,轰毁正门。五、“战斗准备”,表现远处驶来海军舰队水兵们作好战斗准备。沙皇海军舰队的士兵拒绝向自己的兄弟开炮,波将金号战舰上红旗飘扬,驶向大海……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Sergei Eisenstein:
男,生于1898年1月23日,前苏联
逝世于1948年2月11日
星座: 水瓶座
苏联导演,俄国电影之父,世界电影的先驱,蒙太奇的发明者。25年中只完成七部电影,但将电影艺术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隐喻等手法,赋予电影全新的表现力和复杂性。

导演:格里高力·阿莱克桑德夫 Grigori Aleksandrov
男,生于1903年1月23日,俄罗斯,叶卡特琳堡
逝世于1984年12月16日(前苏联,莫斯科)
星座: 水瓶座
1917年毕业于叶卡特琳堡的音乐学校。内战结束后,他从叶卡特琳堡工人剧院的导演课程结业,并被任命为叶卡特琳堡地方政府的艺术检查官。
阿莱克桑德在1921年遇到了爱森斯坦。两人合作了完成他们早期的电影《罢工》(1924)和《波坦金战舰》(1925)的剧本。1927年,他们编剧并执导了宣传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影片《十月》。

摄影师:基赛,爱德华·卡吉米罗维奇(1897—1961)苏联摄影师,俄罗斯联 邦共和国功勋艺术家,拉脱维亚共和国功勋艺术家。1914 年毕业于利耶 帕亚市私立绘画照相学校。开始拍摄风景片和新闻片。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他拍摄了表现里加城下战斗和其他战役的新闻片。1917 年夏拍摄 了俄德士兵联欢的场面,并曾把在前线拍下的镜头剪辑成影片《第一骑 兵军》。1918 至 1923 年他在全俄电影委员会任摄影师,拍下了关于国内 战争的纪录片。1918 至 1924 年间,他曾多次拍下列宁的镜头,这些镜头 被剪辑入纪录片《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949)中。1918 至 1921 年,他同时拍摄了几部故事片,有:《在庄稼汉的土地上》(1920)、《镰刀与锤头》(1921)等。1925 年起,他与著名导演 C·爱森斯坦合 作,拍摄的影片有:《罢工》(1925,与 B·赫瓦托夫合拍)、《战舰波 将金号》(1925)、《十月》(1927)、《旧与新》(1929)。1929 至1932 年,基赛与 C·爱森斯坦及г·亚力山大洛夫到欧美考察,拍摄了未完成的影片《墨西哥万岁》。1935 至 1937 年他们联合创作的《白静草原》也未完成。1938 年后由爱森斯坦导演、基赛摄影的影片有:《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8)、《伊万雷帝》(上集 1945;下集于 1958 年上映)。1949 年后,基赛又拍摄了亚力山大洛夫导演的几部影片,有《易北河会师》(1949)、《格林卡》(1952)。1956 年,他与э·阿格拉年科联合导演了《不朽的驻防军》(兼摄影)。此外,1948 年他还 参加了第一部苏维埃拉脱维亚的故事片《胜利归来》的创作。基赛的摄 影艺术具有较高水平,他与Α·莫斯克文,Α·格洛夫尼亚等人都是苏 联摄影学派的奠基人。他的创作对世界摄影艺术产生有一定影响。1923 年起,基赛还在电影学院任教,1943 年后为教授,为苏联电影事业培养了大批年轻的摄影师。

⑶ 怎么评价前苏联电影鬼战车t34

作为我个人来说,印象最深的俄罗斯电影就是2015年上映的《他是龙》。当时真没想到外表粗犷的战斗民族,竟然能拍出这么小清新的爱情电影。所以从这以后便开始关注俄罗斯电影,包括2018年上映的《T-34坦克》。而这部《T-34坦克》恰好就是根据前苏联电影《鬼战车T-34》改编的,所以我去把《鬼战车T-34》看了一遍。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虽然年代久远,画面模糊,但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特别是苏军俘虏逃生的时候,你的心跳也不跟着镜头不自觉的加快,喜欢战争题材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⑷ 二战经典电影

最震撼

《兵临城下》法国

导演:让·雅克·阿诺

主演:约瑟夫·费因斯 裘德·洛 瑞切尔·薇兹

瓦西里·泽索夫是乌拉尔山区的牧羊人,多年的放牧生活练就了瓦西里的好枪法,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打响后,瓦西里应征入伍。他一枪毙敌的绝招在不到10天的战斗里就狙杀了40多名德国兵,一时间“瓦氏神枪,例无虚发”的神话传遍整个战场。然而在之后的几天,苏军的狙击兵也连连被人枪杀,对方同样只使用一发子弹。真正的对手来了!

《兵临城下》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实生活中的瓦西里在二战中共毙敌400余名,是前苏联著名的狙击英雄。和好莱坞的战争大片相比,这部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不遑多让,影片中,瓦西里和德军狙击手斗法的镜头让观众不由窒息,新兵们乘船渡河的场面扣人心弦,而苏联全线反攻的震撼场景,又使人欣赏到一道视觉盛宴。

《兵临城下》也是欧洲影坛有史以来制作成本最高的作品,达到了9000万美元,这其中德国资金的注入,也使得影片拥有了反省德国历史的特别含义。

最难忘

《桥》南斯拉夫

主演:瓦·济沃耶诺维奇 斯·派罗维奇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面临东西夹击的德国已走到了失败的边缘,然而他们仍不死心,为了挽救危局,德军计划从希腊经南斯拉夫撤退回本国,为了能够顺利地撤退,他们要竭力保住一座撤退途中必经的桥梁。

与此同时,一小队南斯拉夫游击队员奉命前去炸毁这座桥梁,桥又高又险,任务极其艰巨。如果能炸掉这座大桥,将阻断德军的退路,更有利于反攻。

为了炸桥,游击队找到了一个工程师,但这个工程师恰恰是桥的设计者。经过一系列周密的安排和惊险曲折的斗争,最终工程师亲手炸掉了自己设计建造的桥。

影片是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真实再现一场激烈的大桥争夺战、一次勇气与信仰的考验。炮弹从头上掠过,大桥在脚下粉碎,一曲《啊!朋友再见》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最伤感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意大利

导演:吉塞普·托那托雷

主演:莫妮卡·贝鲁奇

1941年,整个世界都被笼罩在二战的硝烟之中,但西西里岛仍是一片宁和,这里正是男孩雷纳托的家乡。他和所有13岁的孩子一样,天真、快乐、不安分,对生活充满幻想。终于有一天遇到了改变他生活的女人——玛莲娜。这位漂亮的寡妇令所有的男人着迷,也令所有的女人妒忌。

战争在继续。传来了玛莲娜丈夫的噩耗。玛莲娜为了生存,开始了出卖肉体的生涯。

影片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但是战争留给女人的伤痕,永远无法愈合。

最悲情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前苏联

导演:斯·罗斯托茨基

主演:安德列依·马尔蒂诺夫 依莉娜·舍夫丘克

影片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只是表现了一场局部战斗,几位女兵在准尉的带领下展开与德军的战斗。影片结尾处,准尉在女兵们的坟墓前凭吊,观众们也都不由自主地为德国法西斯犯下的罪行,表示愤慨并为女兵们的牺牲流下热泪。

这部出品于1972年的战争影片,曾经获得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以及1975年列宁奖金等多项大奖。在中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这不仅是因为片中有一幕在当时算是惊世骇俗的“裸戏”,更因为它将女性在战争面前的抉择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战争,往往应该让女人走开,而在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中,女人却大胆地走入了战争。影片中,女兵们曾拥有的梦幻般爱情生活和战争的惨烈残酷相交织。当这群充满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女孩子最终相继战死沙场时,影片控诉法西斯暴行的主题得到了完全的展现。

最经典

《辛德勒的名单》美国

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利亚姆·尼森本·金斯基 拉尔夫·费因斯

德国投机商人辛德勒是个国社党党员。他好女色,会享受,善于利用关系攫取最大的利润。在被占领的波兰,犹太人是最便宜的劳工。因此,辛德勒的工厂只使用犹太人。

然而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使辛德勒越来越不满。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恐怖。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

不久,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指,赠送给辛德勒,戒指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感到痛苦。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将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

《辛德勒的名单》让全世界感到震惊,这部深刻揭露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于1994年3月1日在德国法兰克福首映,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

最真实

《最长的一天》美国

主演:埃迪·艾伯特 保罗·安卡

此片描述的是被艾森豪威尔称作“历史上最长的一天”的诺曼底登陆战。这也是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庞大的一部战争片,从盟军和德军双方面的角度同时描述诺曼底登陆这一历史战役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在此期间的重要反应,手法平实,场面逼真,仿如在观众眼前重现整个事件。并且粗中有细,无论决策的将军或登陆的士兵都显得栩栩如生,成绩相当难得。

影片的演员阵容也属空前,歌手保罗·安卡也演出了一个动人的角色,并为本片写了一首雄壮的主题曲。《最长的一天》被影迷奉为二战电影盖棺之作。

最幽默

《虎口脱险》法国、英国

导演:杰拉尔·奥利

主演:路易·德·菲奈斯

二战期间,英国轰炸中队第一支遣队在执行一次名为“鸳鸯茶”的轰炸任务中,一架飞机被德军防空武器击中,几个机上人员被迫跳伞逃生,并约好在土耳其浴室见面。但他们分别降落在德军占领的法国首都巴黎市内不同地点。

德军展开了全市大搜捕,而其中3位飞行员分别被油漆匠、动物管理员和乐队指挥所救。迫于形势,油漆匠和指挥家只得替代各自所救的飞行员,去和中队长大胡子在浴室碰头。在几次误会后,他们终于接上了头。

在热情的法国人的掩护下,飞行员们与德军展开了一场场惊险紧张而又幽默滑稽可笑的生死游戏。最终,油漆匠、乐队指挥和飞行员们一起飞向了中立国瑞士。这部影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当年曾创下法国历史最高票房纪录,成为法国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法国喜剧大师路易·德·菲奈斯与演技派明星布尔维尔配合杰拉尔·奥利天才的编导手法,使影片成为世界公认的喜剧经典之作。



《布谷鸟》\(俄罗斯\、《安妮日记》\(美国\、《狙击手》\(苏联\、《老枪》\(法国\、《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南斯拉夫\、《桥》\(南斯拉夫\、《虎口脱险》\(法国\、《六月六日登陆日》\(美国\共8部精彩的二战电影在每晚10时播出。 这其中《老枪》、《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虎口脱险》

好莱坞在过去50年拍过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起码有好几十部,本文主要将重点锁定在描写战争场面的正统战争片,稍为边缘化的二战电影,像《辛德勒名单》、《忠勇之家》等精彩之作,均不得不割爱。


1。《西线平魔》1949年出品,描写二战末期德军与美军在比利时的巴斯托涅镇发生遭遇战的故事。本片最大特色是用了一批平凡的演员,全片外景在欧洲西部高原拍摄,白雪覆盖的天然美景和严寒气候,通过杰出的摄影加强了电影的张力。

2。《沙漠之狐》1951年出品,讲述德军将领“沙漠之狐”隆美尔,本片敢于将德军主帅塑造成英雄人物,曾引起美国老兵争议。

3。《桂河大桥》1957年出品,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等7项大奖。

4。《最长的一日》1962年出品,美国电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战争片,手法平实,场面逼真。演员阵容空前,有约翰·韦恩、亨利·方达、肖恩·康纳利等。

5。《坦克大决战》1965年出品,叙事手法流畅,加上亨利方达等演员加盟,使影片保持了相当的娱乐性。

6。《大布列颠之战》1969年出品,由英国精英群起出动拍摄而成,片中战机遮天蔽日的空袭场面拍得壮观而逼真,效果震撼人心。

7。《巴顿将军》1970年出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等7项大奖。

8。《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与日本合拍,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成功的来龙去脉,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

9。《中途岛》1976年出品,二战影片多以西线为背景,这部是极少以东线为背景的代表作之一,明星阵容强大,海战场面真实,使本片维持了相当的趣味性。

10。《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出品,导演斯皮尔伯格对二战情有独钟,此前曾拍过《1941》、《太阳帝国》、《辛德勒名单》等。本片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逼真的战争片之一,许多二战老兵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最真实反映二战的影片”,尤其是长达26分钟的重现诺曼底登陆的壮观场面。

⑸ 电影长镜头 - 经典篇

每个导演都有一个长镜头的梦。

长镜头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长镜头一般包括下面三点:一、拍摄时间比较长;二、含有起幅、落幅的完整过程的单镜头;三、包含推、拉、摇、移、跟、升、降等复杂运动形式在内的综合镜头。但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讨论的某些长镜头并不都符合上面三点。

同蒙太奇、正反打等一样,长镜头作为一种镜头语言,除了技术上的作用外,一方面体现了一种上帝视角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镜头的移动速度和旋转角度等手段,传达给观众所想表达的情绪,这也是长镜头如此受人钟爱和迷恋的原因。很多伟大的电影片段都是通过长镜头实现的。当然,长镜头也不是每个导演都能用得好。这也是导演功力的一种体现。

要细数电影中的长镜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里分享一些经典的和我们耳熟能详的影片。

一、经典篇

1、《夺魂索》,美国影片,1948年上映,是悬疑大师希区柯克第一部独立制片并执导的电影,也是他第一部彩色电影。在这部电影中,希区柯克不但要用长镜头,而且要实现“一镜到底”,但是当时的柯达胶卷一次只能拍摄不到12分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80分钟的影片时长里,只拍了十个镜头,在镜头间的拼接上,尽量做到“不动声色”,使观众察觉不到,看上去一气呵成。

导演的本意是使镜头时长等于故事时长,但这点事实上还是没有做到,这也使得希区柯克对该片非常不满意,他买下了这部影片的放映权,并把它雪藏起来。30年后,该片得以重新上映,这时候,人们才发现这部实验影片的伟大之处。这不是第一部使用长镜头的影片,但却是最经典的。除长镜头外,该片的主题和隐喻哪怕是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

2、《俄罗斯方舟》,俄罗斯影片,2002年上映,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这部电影实现了真正的“一镜到底”,是电影史上最长的镜头,圆了希区柯克的梦想,影片的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90分钟带你游冬宫,但,这是一部剧情片。

冬宫位于圣彼得堡,原为沙皇皇宫和私人博物馆,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圣彼得堡于1712年由彼得大帝定都,1924年改名列宁格勒(1922年莫斯科成为苏联首都),1991年恢复原名“圣彼得堡”。

影片用气势惊人的建筑群,30多个展厅,2000多名装扮各异的演员,3个交响乐团,各色的历史展品,我们展现了俄罗斯曾经的辉煌,以及对昔日荣光的无限向往。“别了,欧罗巴,我将继续前行”。

3、《地心引力》,美国影片,2013年上映,由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执导,获第8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开头用近13分钟的长镜头,来展现了太空壮美静穆。这是我最喜欢的长镜头,其史诗程度当与《2001太空漫游》相媲美。

这段长镜头采用灯箱加CG完成,为了拍这段镜头,阿方索-卡隆专门打造了一个巨大灯箱,全部表演、灯光、摄影都在灯箱里进行。由于其叹为观止的特效,以致于这个长镜头本身倒是少人提及。

4、《人类之子》,美国影片,2006年上映,导演还是上面的阿方索·卡隆,获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提名。这是一部科幻片,同时是一部动作片,还是一部文艺片。

西方的长镜头很少反映动作场面,这部影片却是极少数中的一个。影片中有两段高难度的长镜头,一段是战争戏,一段是动作戏,让人印象深刻。从第26分15秒开始,有一场持续12分钟的车内长镜头,车在高速行驶,车内有5个人,镜头在车内游走,既要交待车内每个人的的射击和动作,又要拍摄车外的爆炸、追兵,包括汽车和摩托的相撞,追兵冲到车上和车内人的血腥的打斗。

为了拍摄这个长镜头,导演将汽车改装得和变形金刚一样,又采用了专门的摄像机,即便这样,如何控制撞击的精确及车辆视觉上的完整,仍然让人匪夷所思。临近高潮处的战争长镜头则展现了导演精确的控制力和调度能力。

影片结尾的长镜头则极富宗教意味,“地是空虚混沌;深渊上一片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5、《我是古巴》,前苏联影片,1964年上映,黑白片。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俄罗斯人,确切地说是格鲁吉亚人,语言是西班牙语。这部电影是长镜头真正的典范,任何一个镜头拿出来都可以作教科书使用,值得反复观看。

例如第一个故事开场的屋顶镜头,在3分22秒的时间里,镜头扫荡了整个屋顶的格局,然后下降两个楼层(此时的高楼边缘清晰可见),最后扎入游泳池而结束。先看它的难度,镜头有着平面的推拉,也有竖直的移动,还有水下的摄影,导演要将它们放在一个镜头里,还需要兼顾场景安排、演员表演。摄影机垂直下降是让人惊异的部分,因为在这个过程里我们看到了高楼陡峭的边沿,以及坐在无围栏阳台上的演员,这证明摄影机在悬空下降过程里有旋转拍摄(即人为控制摄影机)。更重要的是,在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60年代,这个镜头成功实现了水下拍摄。这个长镜头传递的信息量极大,几乎道尽了古巴上流社会奢华的一切,富丽堂皇,浮躁嘈杂。

在影片第三部分的葬礼中,随着缓缓前进的送葬队伍,摄影机开始缓慢上升,到三、四层楼的高度,接着开始向右横摇,从一扇窗户进入屋里,再往前推进,从另一扇窗户中飞出去,在空中滑翔俯拍。这个镜头在60年代的技术条件下几乎可以称之为惊世骇俗,大量利用吊索和传送装置,在没有稳定装置的情况下流畅的运动。其镜头语言、艺术手法足足超前了几个时代。即便是在当今电影艺术领域中,能抄袭到这部作品中的一些镜头也足够得上是先锋之作。

这部影片命运多舛,电影拍摄完成后,苏联和古巴都不认可,苏联更是将其雪藏多年。1992年这部电影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重新上映,整个电影界为之震撼。

6、《雁南飞》,前苏联影片,1957年上映,黑白片。导演还是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语言是俄语。这部电影获第1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电影虽然是描写战争,突出的却是战争中浪漫的爱情悲剧。

导演对长镜头的运用相当纯熟,甚至让人难以察觉,如第24分钟,女主人公在车站送别恋人的场景,摄影机先是跟着她从公交车上下来,挤过湍急的人流,最后镜头摇起,部队入画,整个镜头一气呵成。该片在长镜头上的表现虽然如此不俗,但本片在运镜、光影、剪辑等的表现更是教科书级的。很明显,导演并不是很在意片中的长镜头,有几处高难度的长镜头被导演剪成了蒙太奇。

7、《鲸鱼马戏团》。匈牙利影片,2000年上映 。黑白片,匈牙利语。导演是著名匈牙利大师贝拉·塔尔。电影原著小说《反抗的忧郁》。

影片共145分钟,只用了39个镜头。最有震撼力的一个镜头是人们冲进医院,镜头慢慢跟进,如一个旁观者一样从一个房间到另一个房间,病人被暴徒们拖下床,暴打一顿,屋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掀翻、砸碎。但是,最让人惊奇的是这一场戏里没有一个人叫喊,痛哭,咒骂,我们只听见金属的敲击声,物品的破碎声,暴徒和受害者都保持了沉默,但正是因为这种沉默才让这场戏更有力度。当两个暴徒把一条门帘扯下,镜头指向一个站在浴缸里骨瘦如柴的老人时,音乐骤然响起,暴徒们如醉初醒般,不约而同停止了殴打,慢慢地一个接一个的撤出了医院。镜头跟着他们离开房间,进入走廊,然后离开这群人,向右摇,镜头里面出现了躲在黑暗中的男主角的脸,他的脸上写满惊恐,眼睛一眨也不眨,镜头结束。其影像及配乐让人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8、《鸟人》,美国影片,2014年上映。获得第87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导演冈萨雷斯是墨西哥人。影片由15个长镜头组成,讲述了一个过气的好莱坞明星重新登上舞台的故事。其摄影和《地心引力》是同一人。

我一直没有搞懂这部电影使用长镜头有什么必要性,尽管技术上很纯熟。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部好莱坞的自嗨的产物,然后自己给自己颁个奖。当然这是因为我没看懂,能得奥斯卡大奖自有其道理,当年和其竞争的是《少年时代》,凭心而论,确实不如《鸟人》。

⑹ 请问关于战争的大片 越多越好 会有追加分 谢啦

战争电影
一、《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1979)
该片表面上在讲越战,但在所有著名的战争片中,它可能是“升华”程度最高的一部。它可以套用于任何战争,甚至广而言之说它表现任何人生经历都不为过。影片虽然不乏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但它的精髓是刻画人性中的黑暗,难怪它不是以越战记录为蓝本,而是改编自英国小说家康拉德的经典名著《黑暗之心》。
影片讲述一个疯狂的美国军官在柬埔寨丛林中建筑恐怖王国的故事,马龙·白兰度扮演的这名军官镜头不多,台词和处理均很“虚幻”,仿佛是一种力量,而不是某个人;若再“虚幻”下去,那就要变成《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家长了。
本片是电影大师科波拉的战争史诗片,是他对于战争暴力造成人性异化的一种反思。影片巧妙地将现实主义的题材和象征意义融合在一起,以一名战士沿河寻找白兰度的旅程为线索,展开了一种近乎荒诞的“实况记录”。影片具有一种“大歌剧”般的风格,夸张而华美,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在飞机上播放瓦格纳《女武神》主题音乐的轰炸场面是这种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本片的经典场景之一。
2001年夏,科波拉推出该片的新版本,比原来的版本多了将近一个钟头。
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 (1998)
该片中有一个重复出现的细节颇耐人寻味:士兵们把牺牲了的战友留下的家信重新抄写一遍,而不让他的家人看到血迹斑斑的原件。此举的动机无可指责,但细细想一下,您不觉得原件更珍贵吗?传统的二战片好比是这重新誊写的家书,已经抹去了血迹和弹孔;而本片给我们看的是原件,因此我们震惊、颤抖,因为我们早已习惯了通过滤镜观察战争。
当代头号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此不仅建立了又一座艺术丰碑,而且奇迹般地将一向无法协调的思想倾向和戏剧元素加以融合。他并没有贬低二战的正义性,但他提出了个人生命价值的命题,并在影片中直接讨论;他打破常规在片头大段描写诺曼底登陆,但人物的塑造并没有因此被削弱;他的战争戏跟非战争戏泾渭分明,但影片的整体感非常好。他那超凡的叙事能力为观众提供了见“树”又见“林”的战争场面。
这是一部肯定二战、又宣扬反战的作品,是一部赤裸裸表现极端暴力、但从骨子里赞美人性与和平的作品。
三、《野战排》Platoon (1986)
大导演奥利弗·斯通越战三部曲的第一部,获四项奥斯卡大奖。
本片以导演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越战的主要一面,即美军在前线的所作所为。影片的主要戏剧矛盾源于一名讲人道的军官和一名非理性的军官的冲突,但没有图解反战思想的痕迹。
在人物和事件、思想和艺术的综合方面,本片没有偏颇,是一部百分之百的优秀战争片。
四、《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英国片有着英国式的严谨结构和绅士般的节奏。影片反映二战期间一群英国士兵在日本战俘营的故事,虽然没有什么正面的刀枪交锋,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颇独具匠心。
影片前半部份:英军战俘不畏日本军官的折磨,支持原则,维护尊严;但影片到后半部份,角色似乎发生了转换:日本军官从恶魔的外表展现人性的一面,而英国军官在面对必须炸毁自己兴建的桥梁时表现出来的僵硬思维,同样令人惊讶。
本片可视为是三个军人的故事,每个人身上既有着民族性,同时也有独特的个性。日本军官齐滕大佐外冷内热,武士道精神尚未完全抿灭他的人性;亚力克·金纳斯扮演的英国军官浑身上下都充满尊严,但似乎有点走火入魔;威廉·霍尔登扮演的美国军官有点流里流气,但他应变能力强,关键时刻也能明辨是非。
大卫·里恩的作品都讲究气势,以现代观念看许多场景都偏拖遢,但跟整体的表现手法很一致。
五、《巴顿将军》Patton (1970)
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它把巴顿将军塑造成一个既高大雄伟、又具体实在的艺术形象,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污点”;不仅功勋垂世,而且“劣迹”昭彰。
影片描写战争史实,但镜头几乎一直对准主角,巧妙地让人们从巴顿的威力中感受德军的力量。主角的演技出神入化,尤其是开场戏——在美国国旗撑满银幕的背景下,主人公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这是高难度的反传统处理,也是影片最著名的一段。
影片的战争场面宏伟壮观:北非沙漠里,遍地砂砾,怪石嶙峋;银装素裹的草原,硝烟弥漫,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六、《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这部当年度奥斯卡最佳影片是一部具有浓厚反战思想的作品,描述一战期间参军的一群德国少年兵的经历。
导演手法细腻、流畅,开创了使用升降机拍摄大场面,把对白、音响和配乐混合录制的手法。影片结尾处主角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七、《猎鹿人》Deer Hunter (1978)
本片从三名炼钢工人加入越战,反映出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影片明显地分为战争前、战争中、战争后三个部份,每个部份互为补充,让人们看到战争造成的肉体伤残固然触目惨痛,精神伤害却更为惊心。
影片的主要细节是一个名为“俄国轮盘”的游戏:越南军人在左轮手枪中只装一颗子弹,然后要美军战俘往自己头上射击。但这种残酷的游戏却像毒品一样,吸引了其中一名美军,以至于他回到后方仍不愿返回家乡,却自愿留在越南从事这种生命赌博。
该片节奏缓慢,叙事松散且富有跳跃性,既显得有大气,又显得导演缺乏基本功。本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大奖。
八、《最长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1962)
《拯救大兵瑞恩》之前描写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经典之作,云集了众多当时的超级男明星,阵容之强,在战争片中极为罕见。但明星们在此没有什么出风头的机会,因为整部影片以叙事为主,从各个方面(包括美军、德军、法国抵抗力量等)全面反映当时的战局,人物塑造处于从属地位。
本片被认为是以传统手法正面表现二战的盖棺之作。
九、《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本片荣获八项奥斯卡大奖,是20世纪拍摄的表现珍珠港事件最出色的影片。
其实影片主要篇幅用在描写珍珠港前夕夏威夷美军的生活,对军界内部黑暗面的揭露非常犀利,如偷情、虐待小兵等均有详尽披露。
日军飞机偷袭珍珠港乃本片的压轴戏,同时也为人物矛盾提供了一个大框架与大和解,尤其是小兵在操场上吹号哀悼战友的一场戏颇有点睛之妙。
十、《虎!虎!虎!》Tora! Tora! Tora! (1970)
如果您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佳选择。这部由美国和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珍珠港事件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
“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该片的轰炸场面很壮观,当然不如新片《珍珠港》充满电脑特技的45分钟轰炸戏,毕竟现代科技在表现宏大及难以再现的场面时有着独特的优势。您若对《珍珠港》片尾美军轰炸东京的史实感兴趣,有一部1944年出品的影片《东京上空30秒》详细叙述了这段故事。
特别推荐:《黄金时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1946)
该片不属于笔者自己定义的狭义战争片,因为它描写的是二战刚结束后三名美军士兵返回家乡的故事。我们借此机会推荐本片,一则因为它感人泪下,另外,这个题材不多见,要处理得当更是不容易。
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三名士兵从九死一生的战场,怀着无比的兴奋和憧憬,回到故土。但他们面临的新挑战,在心理上绝对不亚于战火的洗礼。一般的公众印象都停留在英雄凯旋而归的阶段,但他们回到家以后又必需怎样适应平凡的家庭生活,他们在普通工作岗位上又会有什么新的挫折?本片把触角伸向大家视而不见的地方,从炮火散去后的平淡中挖掘出战争的创伤和永恒的亲情。
本片在二战结束的次年推出,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其中扮演断臂军人的演员是真的残疾军人,他除了获得最佳男配角,还因“把希望和勇气带给退伍军人”得到特别奖
《锅盖头》描写海湾战争美军狙击手的故事
《第九突击队》俄罗斯最新战争片,一队新兵在阿汗 战场上上演生存与死亡的悲歌
《大偷袭》05年8月推出,描写二战时,美军营救菲律宾日本集中营战俘的故事。喜欢看打小鬼子的朋友不能错过。
《天国王朝》美国电影似乎很少涉及中世纪十字军东征的题材,这次,我们大英帝国的一个铁匠,阴差阳错的来到被基督徒占领的耶路撒冷,没享受几天好生活,就赶上了强大的撒拉丁军队的攻击,漫天的投石车发射的飞弹,疯狂的弯刀骆驼部队,我们的铁匠如何力挽狂澜呢?

《风语者》又是一部打鬼子的片
《士兵宣言》根据小说改编的越战影片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的经典越战片,十分精彩
《深入敌后》美飞行员在前南斯拉夫的故事
《无人地带》波斯尼亚战争电影,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桂冠
《兵临城下》前苏联头号狙击手与德国狙击手学校的校长之间会有什么故事呢?看过就知道。
《珍珠港》精彩特效下美国爱国主义与浪漫激情
《U-571》海战的经典,无论后来专家找出该片的多少错误,可影片的质量与娱乐效应却一点不差
《核艇风暴》因为错误的密码来电,一场核战争几乎要打响
《K—19寡妇制造者》这艘核动力潜水艇没有因为指挥官换成哈里森福特而变的吉祥,寡妇制造者真是名副其实。
《猎杀红色十月》老007萧恩·康纳利摇身一变成为了前苏联最先进潜水艇的指挥官,带领一干将领叛逃苏联,发誓要享受资本主义的繁华……
《太阳泪》美国大兵潜入非洲中部去营救国际红十字会的官员,有点看头。
《哈特的战争》德国集中营里面发生的一件事,见证了英雄的慷慨悲歌。
《勇敢的心》苏格兰的民族英雄在这部电影的形象如此高大,那临死前的一声“自由”,震慑人心
《爱国者》与世无争的美国农场主在儿子被英国远征军杀害后,彻底变成了一个屠夫,背景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四根羽毛》宏大的战争巨作,茫茫沙漠,英国殖民者为了保住那“日不落”的光辉旗号,在遥远的非洲与苏丹穆斯林作战浴血撕杀。

老牌经典有:
《桥》
《卡撒布兰卡》
《巴顿将军》
《坦克大决战》
《莫斯科保卫战》

⑺ 《敦刻尔克》:一部战争片还是名垂影史的悬疑惊悚片

克里斯托弗·诺兰曾谈到自己和“御用”配乐师汉斯·季默的关系——


我们非常相爱,虽然经常跟猫狗打架一样不可开交,但好在结果又非常富有创造性。我们就像是兄弟一样相爱相杀。



在《敦刻尔克》里,这对“兄弟”又一次实现了影史上最为精彩的合作。



在第一次刷《敦刻尔克》时,我有这样一种感受:


自己像是身不由自地被推进了一个强劲的漩涡,一方面被折磨得坐立不安,想要逃离座位,


另一方面又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情绪越来越紧张而高涨,欲罢不能。



在真实、阴沉、冷漠、恐怖、机械的战争图景中, 不断反复增强的视听压迫中,我随着片中的角色一起体验濒死之感。



那么,为什么我会说《敦刻尔克》注定是一部名垂影史的悬念惊悚电影?


今天就从影片的 视觉原理和听觉效应 两个方面与大伙儿细细道来! 文章内容较长,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收藏,细细品读。


先从 视觉 说起。


色调阴暗冷峻,构图上充斥这各种倾斜与锐角,传达着危险的意味。



敦刻尔克海滩上的士兵们很少说话,他们在沉默中等待着可能被屠杀的命运。



海上的救援力量和空中的飞行员,在各自狭窄的小小方圆内迎击着死亡。



诺兰的目标很明确——


把观众放到主观位置, 让他们感觉自己正沿着敦刻尔克的海滩逃命,正窝在‘喷火’战斗机里跟敌机缠斗,或者是在英吉利海峡上的一艘小艇里。



确切地说,我们不是被诺兰“放”到战场上,而是“按”进去的。


《敦刻尔克》的每一秒钟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异常煎熬,也十足欣快。


压力、压迫、压倒 ,这就是《敦刻尔克》给我们带来的观影体验。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


该如何营造真实?


《敦刻尔克》的观影体验,建立在一种 “化繁为简、去伪存真” 的朴素哲学上。



首先,诺兰尽可能地摒 弃掉那些“战争氏梁 常见要素”——


没有作战会议,没有动员演说,没有希特勒和丘吉尔,没有临战前的闲话,没有秀照片的炮灰,没有英雄,没有敌军,甚至没有血。



所有戏剧性的矫饰都被筛除,只留下战争本身,让画面自己来讲话。


接着,在IMAX镜头和坚持不用CG的原则下,即使没有诺兰所排斥的3D效果,一切仍然伸手可及。


没有CG特效,那么就意味着,海滩必须是真的,栈桥必须是真的,船必须是真的,飞机必须是真的,爆炸也必须是真的。



诺兰说——


我不想让任何纯CG的东西出现。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头一次拍完一部电影,却记不清什么地方使用了特效。


诺兰此前就曾多次混合使用IMAX胶片和35毫米胶片,而对于《敦刻尔克》,他更进一步——


全部使用大尺寸的65毫米胶片来拍摄!


其中70%是IMAX胶片——从来没人这么干过!



“我们拍出了有史以来最高分辨率的电影。”诺兰再一次自豪地宣称。


65毫米胶片,究竟是什么?这里必须要给大伙儿解释下,


每格65毫米衡核穗IMAX胶片的感光面积是普通65毫米胶片的3倍、35毫米胶片的10倍,


这意味着倍增的画面清晰度。



诺兰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我爱IMAX,因为它有着极致的分辨率和色彩还原度,以及丰沛到难以置信的细节。 它的大画幅天生适合拍那种成千上万人的大场面,但它在呈现些微细节时也同样出色。



有了更大更清晰之外,接下来第三步!——


必须看得更近!




摄影机离拍摄对象越近越好 ,这一点非常重要。咐卜这就像通过一扇未经任何过滤的窗子看世界,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胶片的清晰度。



所以,他与诺兰总是渴望 “把摄影机放到最难放的位置” ,这样得到的画面是“第一手的,是发自肺腑的,是原原本本的现实”。


这些事或许说来容易,但做来太难,况且 IMAX摄影机比普通摄影机笨重许多。


范·霍伊特玛在采访中还说到——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都是我拍过的最有挑战性的电影。恐怕也只有诺兰这样的偏执狂才愿意为此大费周折!


当然,不偏执,他就不是诺兰了……


于是乎,他们把摄影机搬上小艇、泡进海水、塞入飞机,甚至架到机翼上……



下面我将按照电影中陆上一周,海上一天,空中一小时的三条故事线为大伙儿解析那些逼真的镜头是如何拍出来的。


陆上一周



《敦刻尔克》不乏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近景和特写,近到仿佛能听见士兵们的呼吸声。



通常IMAX摄影机主要用于拍摄震撼的大场面,很少有人拿来拍特写,


但范·霍伊特玛认为 特写镜头的冲击力并不逊于大全景,用IMAX可以展现更多细节 ,在观众与角色间营造出私密联系——


我们希望制造一种临场感,就像GoPro头戴镜头一样。





连“撒传单”这种事诺兰必须要亲力亲为。



几场重头戏就在敦刻尔克实地拍摄。范·霍伊特玛认为,这里绵延不绝的海滩本身就已经足够宏大,他无意去破坏其独特氛围。


所以摄影机的存在感要尽量弱,避免使用大型的吊臂设备,只用轨道车来推拉镜头。



敦刻尔克的天气变化无常,范·霍伊特玛从一开始就决定尽量不去“干扰”这种自然光,以捕捉到“每个瞬间的真实质感”。



海上一天



虽然《敦刻尔克》并没有真正意义的“海战”,但其海战戏的拍摄规模却很可能是影史最大的一次,动用了数十艘来自二战时期的老船,包括一艘从博物馆拉来的法国驱逐舰。



影片中的“月光石号”,就是由剧组买下的一条1939年的古董小游艇改造而成。



在水面拍摄,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保持摄影机平稳,


为此,他们准备了一艘大型双体船,并把诺兰多年来的独门法宝——特制吊臂“Edge”搬到了船上。


这套设备装有陀螺稳定系统,可遥控,水面和水下的拍摄都能胜任。


为了在水中拍摄,IMAX摄影机被装进防水罩中。不过百密一疏,某次摄影机跟模型飞机一起沉入海底,偏偏罩子上还有个洞。



诺兰想了个办法——在暗室里用水把胶片洗干净,并保持湿润,然后直接送往洛杉矶一家实验室。


最后虽然价值一百万美元的IMAX摄影机报废,但胶片完好无损,并用在了电影里。诺兰就此打趣:“这要是换成数字摄影机,你试试看?”


片中的爆炸和沉船场面也是在巨型水箱中完成。



一艘退伍的荷兰海岸护卫舰被改造成片中的扫雷艇,并被运到华纳公司的巨型水箱中拍摄沉船戏。



空中一小时



拍摄真实空战的原则——


必须杜绝任何违背物理法则的戏剧化成分。


《敦刻尔克》里出现的二战飞机全部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


在天空中的缠斗也是由真正的飞行员驾驶飞机来完成,大部分镜头都在空中同步拍摄。



由于每卷IMAX胶片只够拍三分半中,飞机只能频繁地起飞降落。



范·霍伊特玛也真的和导演一起登上飞机,在至近距离拍摄精彩的空战——“儿时梦想成真了。”



片中大部分飞行员在驾驶舱里的镜头,都是借助这套可以旋转的装置来拍摄的。



“机舱”被架设在临海的悬崖上,这样背景便是纯粹的海面与天空。当“机舱”旋转,就能模拟出飞机盘旋的效果来。





说完了视觉,接下来说说 听觉


“谢帕德音调”就是《敦刻尔克》的听觉基本原理。


什么是谢帕德音调?


谢帕德音调是当数个八度音一个接一个顺序播放时,如果低音部分渐渐增强,高音慢慢消失的话,由于是高低音交叉叠放,


人类大脑一般感觉不到这种降调,就会产生音调在持续升高的错觉。



这种音调以美国认知科学家罗杰·纽兰德·谢帕德命名,他被认为是空间关系研究之父,“谢帕德音调”正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



诺兰在与汉斯·季默探讨《敦刻尔克》的配乐时,解释了自己如何以“谢帕德音调”为理念创作,


希望能够找到类似的配乐基调,来配合故事中不断增强的悬念紧张感。



诺兰在自己的一块怀表里,找到了灵感。


诺兰说——


它的走针,有一种特殊的持续不断的滴答声,于是我把走针声音录了下来发给了汉斯,要求他以此为模板开始工作。



围绕着怀表走针声,诺兰和汉斯慢慢发展出全片的音乐和音效风格,包括影片最后的剪辑成型。


但由于过程复杂,诺兰笑称“汉斯和他的人没少在录音室里诅咒我”。


汉斯·季默也曾“抱怨”说——


《敦刻尔克》完全是属于诺兰的,这部电影就是他一个人的。他没有演奏过一个音符,但几乎每一个音符,我都感觉是他在按着我的手完成的。



“纯粹”,是诺兰最早便向季默提出的配乐要求。


要做到这个要求,配乐中就不能带任何 情感 。


《敦刻尔克》中曲目风格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惊悚片式的压抑阴沉,动作片式的压迫紧张,这两种旋律简单重复的风格基本“霸占”了全片,


从开场的The Mole起,大部分都基本属于这一类。



带有战斗机螺旋桨音效的Suparmarine、Home的前半部分属于 第二类,


为了达到诺兰的要求,季默甚至把“月亮石”的引擎声加入了配乐里。


季默说作曲时,尽量让自己忘记看过的所有战争片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敦刻尔克》更多的是在讲时间,时间如何不等人。而我呢,则尽量让自己感觉那些士兵永远都离不开那片死亡海滩。



在配乐中,季默大量使用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他要求演奏者安静平稳地演奏,但要保持极大的演奏强度。



第三类, 则是只出现在影片中间极短的时刻(英国民众驾驶救援船只纷纷抵达敦刻尔克)以及片尾。


其中一曲便是在这种难得的舒缓之中,带出影片最优美甚至是最神圣的段落。


它改编自著名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的经典管弦乐变奏曲《谜语》的第九变奏慢板“宁录”(Nimrod)。


年轻英国作曲家本杰明·沃菲斯齐谱写,汉斯·季默参与制作完成。


对于“宁录”的改编使用,诺兰承认是为了营造情绪。



生活里的诺兰会上大提琴课,据说是为了放松消遣。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年前诺兰父亲的葬礼上,“宁录”是现场音乐


诺兰认为,这首曲子有着一种令人难以自持的动人。



在汉斯·季默看来,“宁录”已经是英国文化的一部分,对于国民而言,更是一首 情感 圣歌。


“它不是卖弄也不是英雄主义,就是非常高尚。”



通过这一段时间仔细研究《敦刻尔克》的视与听,


在我看来,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摄影和音乐的配合,


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依赖于画面的逼真,


也没有一部诺兰电影像《敦刻尔克》这样如此突出音乐的作用。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 历史 上就是一部颇具悬念的故事之一,


而《敦刻尔克》也正是一部关于悬念、时间和人性的电影。


这次,诺兰如愿以偿地完成了一部足以名垂影史的经典悬念惊悚电影。


阅读全文

与俄罗斯战争电影剪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刘德华的电影排片少 浏览:366
青春励志欧美电影推荐 浏览:731
看茶电影网 浏览:945
美国看中国电影票房 浏览:52
真三国无双电影是3d还是2d 浏览:425
怎样参加西安丝绸之路电影节 浏览:289
电影院全面复工时间 浏览:939
日本顶曝电影 浏览:365
第一次与男朋友看电影 浏览:338
哪些免费篮球电影好看 浏览:280
什么是电脑剪辑电影 浏览:944
电影解说内容都是哪里来的 浏览:999
广州白云区太和电影院 浏览:594
盛世大阅兵电影版 浏览:102
王晶导演过哪些电影有哪些 浏览:567
周星驰电影同款手表 浏览:248
十大英文励志电影 浏览:390
南京大地国际影城今日电影排期 浏览:310
水瓶座老板给你推荐电影 浏览:808
魔发奇缘电影第一部 浏览: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