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被称为人生必看电影的《钢琴家》,是否讲述的是一个真实故事
影片根据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Władysł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斯皮曼生于1911年,从小就显露出钢琴天赋,几年后被保送到柏林深造,1933年他的第一场个人演奏会在欧洲音乐界得到高度评价。回国后成为波兰最年轻的钢琴家之一。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作为犹太人,斯皮曼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他的父母、亲戚相继被送到集中营。他被迫开始逃亡的生活,在朋友的帮助下四处躲避,等待救援,死亡的阴影时刻相伴。直到一位热爱音乐的德国军官被他的钢琴曲打动,决定冒险保护年轻的音乐家。在他的庇护下,斯皮曼苦撑到二战结束。他将这段经历写成小说《死亡的城市》,于 1946年出版。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B. 介绍几部外国跟音乐有关的电影
10.《紫雨》(《Purple Rain》)
当然,这部电影拥有一个俗套的充满了戏剧性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来自明尼阿波利斯的穷小子如何成长为一个摇滚明星的故事。当然这家伙不可避免的拥有破裂的家庭、和父亲激烈的关系、旁人的误解、爱人的离别、内心的矛盾,但最后,他面临着众多的压力最终依然坚持了自己的梦想,然后如愿以偿的获得了成功。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成功的明星背后都会有一个的故事,所以电影赛然俗套,但竟然是摇滚明星王子(也是影片的主演)的自传性作品,好吧,让我们相信他的生活真是如此。
上榜理由:它是第一部将MTV风格融入大银幕的电影,并且它捕捉到了80年代音乐精髓。
9.《赫德韦格的愤怒乐队》(《Hedwig and The Angry Inch》)
第一流的CULT电影,以一部外百老汇戏剧为基础改编而来。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汉赛尔的东德人,每天听着收音机里的美国摇滚乐梦想着成为一个摇滚歌手,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美国大兵卢瑟,但是他需要跟他结婚才能将他弄到美国。无奈之下,汉赛尔只能做了变性手术,但手术做得非常糟糕,汉塞尔的阳具因而被割去大半,只剩下1英寸,这便是“ANGRY INCH”(愤怒的1英寸)的由来。汉赛尔改名赫德韦格来到了美国,但她并没有实现梦想,卢瑟离她而去,她打起精神召集一些韩国军人的妻子,成立The Angry Inch摇滚乐队,但之后梦想在一次背叛了他……
上榜理由:它有一种华丽的朋克风格,包括其中的音乐。
8.《大门》(《The doors》)
摇滚电影的榜单怎么能缺了《大门》这部电影呢?奥利弗·斯通这部好像嗑了药拍出来的、混乱的、关于最后一位摇滚诗人——吉姆·莫瑞森的传记电影。当然,电影在奥利弗·斯通这个疯子手上使得整部电影更加的关注于莫瑞森,他充满自毁性的寻求“智慧之地”的行为甚于对于他音乐成就的分析。大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瑞森,可以说是60年代最富有激情和争议性的人物,他传奇的一生最后终结于27岁,因为酒精和药品的过量导致的死亡中。虽然电影有很多传统音乐传记片的影子,如讲述他们乐队从开始到壮大再到解散的过程,但电影有力地捕捉到了一个有自毁倾向的摇滚明星,如神般狂暴的人生。
电影上榜理由:只有疯子才能拍疯子,电影呈现出一种催眠般的氛围。
7.《汤米》(《Tommy》)
这部1975年的摇滚歌剧最大的贡献就是,它网络了一大批那时代的摇滚和电影界的明星,包括“谁人”乐队(The Who)、埃尔顿·约翰、杰克·尼科尔森、安·马格丽特(她因此片而被提名为最佳女演员)、蒂纳·特纳和埃里克·克莱普顿。这部CULT电影根据彼得·汤森的原著歌剧改编,讲述的是无助的汤米(罗杰·戴德里,The who的主唱)在小时候因窥见母亲(安·玛格丽特饰)与情夫通奸而变成盲哑白痴,直到他打败了弹子球天才(埃尔顿·约翰)成为了一个名人。而他的名声如此巨大,他竟然发现他有了宗教般的号召力,但是当他的追随者企图商业化他时,他愤怒的回击了他们。
上榜理由:由The who操刀的音乐实在是太经典了,《Tommy》这张专辑也成为摇滚史上最终名的摇滚歌剧专辑之一。
6.《席德和南希》(《Sid and Nancy》)
摇滚明星的八卦,或者说丑闻,也是摇滚电影钟爱的题材。比如本片,导演为我们呈现了在性手枪(Sex Pistols)狂野的吉他手席德和他的骨肉皮(指专门和摇滚明星睡觉的人)女友南希之间的粗糙的、充满激情的、貌似命中注定的关系。虽然电影也为我们展示了性手枪乐队——这个英国声名狼藉的朋克乐队——他们整体的状态,但是,电影的焦点还是集中在这两个人之间扭曲的爱情关系上,最终他们被药品腐蚀的人格使这段关系彻底走向血腥和悲剧。一天早上,南希发现被刺死在酒店中,希德因谋杀罪被逮捕。
上榜理由:八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八得好,电影拥有一种迷幻、张扬的气质,就如他们的爱情一样。
5.《巴迪·霍利的故事》(《The Buddy Holly Story》)
有时一位摇滚悲剧人物的传记片(天哪,就没有人有个好结果吗)。当时还很瘦弱的加里·布塞扮演了巴迪·霍利——这位早期的摇滚先锋——并因此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演员奖。在这部出色的、有思想性的传记片中,加里·布塞甚至亲自演唱了其中的歌曲。电影追随着青少年时代的巴迪·霍利在德克萨斯生活,在那里他爱上了“魔鬼的音乐”,这使得他成为那些自以为是的宗教势力谴责的对象,也是他成为了早期摇滚乐领域的明星。不过,故事还是拥有一个悲剧的结尾,年仅22岁的霍利斯在一次飞机失事上。Don McClean后来在《American Pie》中唱到:“The day music dead。”
上榜理由:音乐大师是需要纪念的。
4.《监狱摇滚》(《Jailhouse Rock》)
这部1957年由猫王主演的电影,可以称得上是他最酷的作品,电影捕捉到了猫王身上反叛和性感的一面,它也是的猫王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为危险的年轻人。电影奖的是一个头脑冲动的青年文斯·埃弗里特,却因在酒吧保护一位女士而误杀他人入狱。他的狱友——一位失败的乡村歌手——看到了他的音乐潜力,说服他开始追求音乐事业。出狱后,文斯认识了佩吉,两人合组唱片公司。文斯很快就走红,甚至还跑到了好莱坞拍电影。但是,成功使得文斯越来越傲慢自大,佩吉终于离他而去。作为猫王比较少见的电影作品,电影中非常漂亮的舞蹈动作都是猫王自己设计的。
上榜理由:电影不但歌曲动人,猫王的表演也是一流的,简直可以称他为摇滚版的詹姆斯·迪恩。
3.《一夜狂欢》(《A Hard Day's Night》)
《一夜狂欢》——查理德·莱斯特1964年导演的这部迄今影响最为巨大的关于摇滚乐队的电影,电影虽然是部剧情片,但是它忠实地记录了The beatles开始引起国际性“披头士热”的那个疯狂的时期,或许就此而言。《一夜狂欢》可以说是摇滚纪录片的始祖。电影讲的是四个从利物浦来的疯狂的家伙一夜之间发生的故事,保罗·麦科特尼要摆脱他的爷爷、约翰·列农和烦人的制作人纠缠不清、林戈·斯塔尔被弄进了监狱、乔治·哈里森因为认错了人而麻烦重重。总之,这是不同寻常的一夜。
上榜理由:有了The beatles我们还需要什么呢,在那个纯真的年代,一切的张狂都是理所应当的。
2.《摇滚万岁》(《Spinal Tap》)
导演罗伯·雷纳导演了这部“伪纪录片”,他虚构了一个叫Spinal Tap的英国摇滚乐队,为我们展示了这支乐队从“噪音爵士乐”到“迷幻乐”再到“硬摇滚”的发展过程。电影重点展现了Spinal Tap在美国的首次巡演,以及它最终导致了一连串的侮辱性的混乱结果。
导演雷纳也在其中客串一角——为该乐团拍摄纪录片的电影导演马蒂!电影对于当代摇滚乐做出尖锐嘲讽,那些摇滚明星台上台下表里不一的嘴脸更是在此呈现了夸张的喜剧色彩。甚至在90年代的时候,Spinal Tap还再次组合起来,举办了几场极成功的演唱会!
上榜理由:摇滚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纯洁,这部电影把真想扒出来给我们看。
1.《几乎成名》(《Almost Famous》)
导演卡梅隆·克劳用这部半自传性的电影回顾了他的少年时代。当然,故事中的15岁少年威廉就是他的化身。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美国,来自保守家庭的威廉·米勒。不顾保守母亲的反对,当起了《滚石杂志》的记者,并追随著一个当红摇滚乐团“Still water”在美国巡回演出。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如导师般的乐队吉他手和美丽的“骨肉皮”。但他同时也目睹了那些摇滚乐手对成名的渴求,对自我的陷溺,对性和毒品的疯狂等等并不美好的一切,甚至是整个年轻世代的挣扎和迷失。而米勒也从一个需要人保护的孩子成长为一个职业的记者和开始面临着成人的痛苦与快乐的真正的年轻人。
上榜理由:本片的第一是当之无愧,这是一部真挚、诚实并且有趣的电影,它是为了那些热爱摇滚也并且以之为生的人准备的。
C. 求一部八十年代的欧美电影 电影讲述了两个穷的男歌手开始不成功 最后奋斗到成功的故事
应该是巴西电影《生活之路》,央视曾经反复播放。
以下文字来自网络——
1982年夏天,一部巴西音乐片《生活之路》(巴西维拉制片有限公司1980年出品,长影译制)在我国上映,财主和百万富翁的名字和他们的歌声随即被我国广大青年影迷所熟悉,一时间,到处都能听到影片中的歌曲。
《生活之路》是叙述巴西两位著名民间歌手若泽·雷格(艺名:财主)和米约纳里奥(艺名:百万富翁)从喜爱唱歌的油漆工成为巴西最著名歌手的经历。
1986年8月,我国有关方面特邀请财主和百万富翁来华演出,受到我国歌迷的热烈追捧。在北京的首场演出中,他们演唱了十多首歌曲,其中就包括电影《生活之路》中的几首歌曲。而《生活之路》这首歌,也是他们的代表作,其唱片销量在发行初期就超过200万张。
D. 求一法国电影的名字
前苏联影片《丑八怪》The Scarecrow(1983) 很多年以前CCTV-6播过
为照顾祖父,12岁的列娜·别斯索里采娃离开莫斯科,成了古城六年级二班的插班生。列娜长得不好看,同学嘲笑她为“丑八怪”。同班同学吉玛在列娜遭到欺负时经常护着她,自然地成了她心中的英雄。吉玛向老师透露全班逃课看电影,使同学们秋游的安排被取消,列娜为吉玛承担叛徒的罪名,被同学孤立。由于自私和胆怯,吉玛始终不敢说实话,甚至加入了对列娜的凌辱和迫害。当同学焚烧列娜的模拟像,为维护尊严,列娜终于做出了反抗。列娜自尊自强的行为震动了全班,真相大白后,同学们真诚的忏悔,在黑板上写了“丑八怪,请原谅我们!”几个大字……列娜和爷爷离开古城。
影片的主演克里斯蒂纳·奥尔芭凯婕,1972年出生。她父亲是一个马戏团演员,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联和俄罗斯流行文化之教母-阿拉·普加乔娃。如此显赫的家庭出身自然会影响到小女孩的命运。16岁那年,她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地方,开始和丈夫生活在一起,这位丈夫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学生们的偶像,享有“俄罗斯的麦克尔·杰克逊”美誉的弗拉基米尔·普列斯尼亚科夫(博客以前有介绍),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克里斯蒂纳开始一边照料家庭,一边在妈妈和丈夫的芭蕾组合里做伴舞。
1990年开始,“会唱歌的女人”(阿拉的名曲——译者注)的女儿也开始唱歌了,最初登台是在妈妈组织的的明星圣诞群英会上,人们对其演技只是报以宽容的微笑。但是克里斯蒂纳如果说不是继承,那也可以说是打上了妈妈性格的烙印,她决然开始从事声乐和舞蹈事业,为了拍MV,从来不吝惜财产,终于成为俄罗斯演艺圈的小星星。为了彻底摆脱家庭,她和普列斯尼亚科夫离婚,后者的事业在90年代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奥尔芭凯婕的第二次婚姻震惊了当时的流行界,就像乌鸦群里突然出现一只白色的乌鸦一样,她的丈夫是某位车臣背景的商人,但是,当他们一起生下了一个孩子的时候,这些吵闹声逐渐就销声匿迹了。
在歌唱领域方面,阿拉·普加乔娃依旧是家里的老大,但是在电影艺术方面,女儿却超越了妈妈。阿拉只是参与过两部电影的拍摄,讲述的都是她自己的生平,而克里斯蒂纳·奥尔芭凯婕却是很认真的大手笔,她不仅仅从事电影,而且还从事戏剧演出。1995年参与私营性质的话剧《奇迹发生后的星期一》的演出,然后在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进修并在1997年主演了话剧《农民小姐》。
早在1983年,著名的导演、电影演员和俄罗斯最优秀的儿童电影作家罗兰·贝科夫开始为他的新电影《丑八怪》物色女主角,他面试了1000多名莫斯科的男女中学生,克里斯蒂纳也在这个候选的队伍当中,贝科夫开始并不知道她是谁的女儿。开始导演并不喜欢这个克里斯蒂纳,过了几天他才想起那个叫克里斯蒂纳的,他吩咐助理找到了她。后来电影公演后,阿拉·普加乔娃小女儿的名气已经不亚于她妈妈了。
本片不单纯是一部儿童片,还是一部现代心理悲剧,讲述的是儿童之间残酷的人迹关系。本片引起很大的争议,在于它将儿童心灵中的肮脏、冷酷、贪婪、狡诈、欺骗等等人性的黑暗面暴露出来,从而投射出整个社会的氛围和道德意识。导演充满了激奋,对那个颠倒黑白、抹杀真善美、混淆是非的社会进行了严厉的抨击和批判
克里斯蒂纳在成熟之年还参加了几部电影的拍摄,后来因为生孩子不得不淡出电影圈。总的说来,克里斯蒂纳的表演是她儿童时代成就的一个亮点。
E. 法国电影人雅克·贝汉去世,享年80岁,他在电影领域有多大成就
他被称为世界的纪录片大师,是比较著名的电影导演,主要研究致力于自然界中的珍惜动物,他说拍纪录片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重新获得 愉悦感,他非常享受拍摄过程,所以一直做到了现在,有海洋,以及微观世界,都是他最有名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