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欧美电影 > 法国电影政治倾向

法国电影政治倾向

发布时间:2024-05-10 17:05:38

① 你对法国电影史的看法 一千多字数··

30年代 1超现实主义电影 在电影诞生的二十余年后,伴随着欧洲先锋艺术运动的兴起、意大利人卡努杜为电影正名的努力以及世界大战带来的各国电影市场相对隔绝,“先锋”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了电影领域,做为一种媒介,电影的表现手法(相对梅里爱以叙事为基础的视觉幻像)被统一到了人传递自身的渠道之内,这期间最为明显的例子是法国超现实主义电影——做为培育出印象派电影的法国来说,顺势发展出超现实主义电影并不值得意外。 超现实主义电影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西班牙的布努艾尔和法国的让·考克多,1925年布努艾尔借参加一个国际会议的便利降临巴黎,在那里首先结识了一批绘画的朋友并尝试着指导戏剧,经过三年超现实主义气氛的浸润,他和达利以类似凯鲁亚克后来“自动写作”的方式创作《一条安达鲁狗》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并且这种倾向贯穿布努艾尔一生的创作,使他的多数作品都可以做为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探讨的范例。 总的来说,超现实主义电影的根源是精神分析学说,并且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相同,皆是文学、美术领域的先锋艺术运动的扩散与综合。 2诗意现实主义 在三十年代的传统剧情片创作中,诗意现实主义是股最重要的倾向,这个名称并不准确,以当时惨淡的国家经济为背景,这些电影中弥漫着困顿伤感的声调,讲述的都为找不到希望的悲观故事。 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是让·雷诺阿以及马赛尔·卡内。演员让·加宾主演了几部最重要的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卡内的《雾码头》在诗意现实主义贯常的封闭之中融入了飘忽的气氛,用蒙蒙雾气给中景大行其道的舞台剧式传统电影带来了神秘的清新气息。 40年代 1刚硬 雅克·贝克、罗伯特·布列松、雅克·塔蒂三人的作品,虽然主旨与趣味向去甚远:贝克的犯罪题材电影、布列松带有宗教禁欲感的极简主义作品、塔蒂冷漠讽刺现代生活的喜剧,但表现手法上,都遵从克制的原则,减少了主观音效的使用,镜头与人物的距离更灵活,对话的重要性下降,以上特点构成了四十年代法国电影的主要风貌,仅从电影业内部的影响探讨,这是以雷诺阿为代表的三十年代主流电影衰落后必然的颠覆(过渡的过程在贝克身上尤其明显),虽然诗意现实主义的悲观调门被多少保存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愿意认为冷酷和失败才是世界的真相。 2独立公司 在谈论“新浪潮”时,梅尔维尔一直是无法越过的一环,这取决于梅尔维尔的制片公司对后来的特吕弗们深远的影响。1949年,梅尔维尔自筹资金拍摄了《大海的沉默》,电影改编自同名小说,上映后取得成功,为他自己的制片公司持续运作创造了条件,成为“新浪潮”诸将津津乐道的摆脱大制片厂取得经济艺术双重独立的先例。 《大海的沉默》全片人物对白不多,情节靠画外音推动,从风格上来说是标准的法国四十年代作品,梅尔维尔在后来的创作中将刚硬冷峻的风格一直维持了下去。 3类型片 法国的好莱坞式类型片正式成型于四十年代,乔治-亨利·克鲁佐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克鲁佐出道于四十年代,在五十年代达到个人事业的高峰。擅长拍摄压抑而具讽刺性的恶棍人物惊险片。 50年代 1新浪潮 “新浪潮”一称指向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法国电影业新导演大量涌现的潮流。新浪潮产生的背景中,有三件事很重要,一是上面提到的独立制片公司成功先例;二是安德列·巴赞电影理论的崛起;三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出现,分别从经济、理论等方面为新浪潮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新浪潮之“新”,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年轻导演摆脱制片厂体系,绞尽脑汁筹集影片拍摄资金的做法前所未有的普及开来,无论遗产、房产、朋友间的集资以及国家或企业资助,都成为谱写银幕诗篇的弹药。当然,个人所能够负担拍摄成本仍是以设备的成本普及为前提,此后的几十年,由于技术发展,资本独立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导致传统的大型电影制造企业影响力不断下降,最终将走向消亡与转型(日本的情况尤其突出)。 一般意义上的新浪潮导演,以五十年代《电影手册》的几位撰稿人为主,雷乃、瓦尔达等左岸知识分子通常被称为“左岸派”,左岸派与新浪潮互相交错之处甚多,无法划出明晰的分野,比如政治上新浪潮整体偏右,但戈达尔无疑是个异类,左岸是左派的,可大多数时候态度柔和甚至暧昧;左岸擅用形式,但瓦尔达的作品在这一点上跟新浪潮的距离更短,相对左岸派依附文学的形势探索,戈达尔不过更偏重音乐以及美术而已。故此我们很多时候把新浪潮和左岸派混为一谈,在这一语境下,“新浪潮”的含义趋向含混而蓬勃的潮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上命名电影盛世的惯例,比如后来的“捷克新浪潮”、“日本新浪潮”等等。 2纪录片与半纪录片 五十年代中后期的纪录片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除开新闻作用为主的战争纪录片,制作者更在意自身视角的表达。拉摩里斯和让·鲁什是这一期间重要的导演(还应算上一般归为左岸派的克立斯·马克以及雷乃),拉摩里斯最好的作品来自以儿童为主人公、赋予动物或非生命体人格的半剧情半纪录电影,和后来基亚洛斯塔米的作品形式接近,这些篇幅不长的杰作画面充满诗意;鲁什五十年代末开始在非洲拍摄用人类学目的介入的纪录片,摄影基本为手提轻便机,时常有鲁什与主人公讨论以及解说的画外音,和今天的《动物世界》栏目非常类似,和鲁什联系紧密的一个概念的是“真实电影”,真实电影与同时期出现的直接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制作者会刻意引导、调动被记录者的情绪,介入并影响观点的发展,大部分时候,真实与直接的区别被归入欧洲和北美的地域划分,然而就技术角度来说,真正的真实电影数量非常稀少。 60年代 1田园之风 在六十年代的法国电影业中,以乡村为故事背景的优秀影片集中出现。让-保罗·拉帕诺和克劳德·贝里是突出的两个代表,拉帕诺借助稍强却柔和的用光打在城堡树丛之类典型象征物上烘托怀旧的浪漫情调,贝里的视线则要悲观一些,使用乡村风光营造反差的美感。候麦则在第一部长片之后便将主要阵地转向精挑细选的田园舞台,做为一位大力探讨男女情感关系的导演,纯粹的背景无疑能为他提供更有说服力的效果。而其他一些前辈导演,比如布列松,这一时期也来到了乡村工作。 2政治 六十年代末的政治风潮席卷全球,法国政治电影无论质量数量都无法与她的欧洲近邻意大利相提并论。这期间法国最为耀眼的政治影片出自希腊移民加夫拉斯之手,加夫拉斯用摄影相对通俗而剪辑凌乱的风格讲述政治阴谋、当局迫害。发展到七十年代,法国政治电影水准有所提高,但一般都以类型片的形式示人,手法上用了当时法国电影独有的特色,比如反映种族问题的《无辜的强暴》用了散漫的不同层面多线叙事;戈达尔在因为车祸暂时离开故事片拍摄与1968年之间先后组建了“维尔托夫小组”和“声音影像”两个拍摄小组,用抽象但又强烈的语气阐述政治问题的关节所在,形式更灵活。 70年代 1裸露 法国于七十年代开放了电影拍摄的尺度,直接导致情色电影大批涌现。贾斯特·杰克金凭借虚妄封闭感中充溢幻想气质的作品在这一潮流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柔光运用达到泛滥的地步,但也确实人为制造出了甜蜜的触感。而另外一些导演,比如天生喜好接触争议的巴贝特·施罗德,更借助开放的机会推出了虐恋题材的作品来达成先前受禁止的计划。总的来说,法国导演对于裸露的兴趣止于维持人物关系的可信度。 2新浪潮的孩子 七十年代出道的导演中,有几位和新浪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耳濡目染新浪潮诸将的创作,是新浪潮着力不一的学生。克劳德·米勒曾经担任特吕弗的副导演,某些时候被视为特吕弗的继承者,他一再在作品中提醒我们反思被忽略的生活真相,温柔的点醒对游戏规则的蒙昧认知。六十年代进入《电影手册》的安德列·泰西内则用优雅的笔触描绘年轻人蜕变的过程。这一批导演的心态跟手法普遍比较柔和。

② 法国黑帮题材的电影有哪些

一共有3部。

1、暴力街区 Banlieue 13(2004):

法国巴黎黑势力横行,以大毒枭塔哈(Bibi Naceri 饰)为首的黑帮更是横行无忌,连当地警方都惧怕三分。软弱的警方无法对抗势力强悍的黑帮,只能用围墙和工事将不法分子所在的区域隔离。在这个被称为“13区”的地方,鱼龙混杂,暗流涌动。

年轻的小混混雷托(David Belle 饰)拒绝塔哈的毒品生意,双方发生激烈冲突。雷托原本将塔哈扭送警察局,结果遭到腐败警察的算计。塔哈不仅逍遥法外,雷托的妹妹罗拉(Dany Verissimo 饰)也被大毒枭带走。

2、暴力街区13:终极 Banlieue 13 - Ultimatum (2009)

凌乱不堪的13区在上一部《暴力街区》时间设定的两年后再次陷入了大宗阴谋事件,达米安上尉(西里尔•拉法埃利 Cyril Raffaelli 饰族岁散)与雷伊托(大卫•贝利 David Belle 饰)这次的对手是不择手段的房地产商——13区将因他的房地产计划而毁灭。

在利益集团实施一系列精心筹备的栽赃行动后,13区的暴力一面被推向媒体的风口浪尖,13区一时间成为国民心中残暴的象征;达米安又身陷囹圄,极度不利的局势下,雷伊托成为13区最后的希望。

3、暴力街区 Brick Mansions(2014 翻拍暴力街区 Banlieue 13)

美国底特律不断升高的犯罪率和持续扩大的犯罪势力让警方苦不堪言,为了控制这些“不稳定的因素”,警方划兆氏出了“红砖特区”,用以隔离罪犯和平民。

在特区之中,以毒枭特里梅因(罗伯特·菲茨杰拉德·迪格斯 RZA 饰)为首的犯罪集团掌控着大部分的资源和权利,构筑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微雀键妙平衡。

一场意外让利诺(大卫·贝尔David Belle 饰)成为了特里梅因的眼中钉,为了引出利诺,特里梅因绑架了他的女友罗拉(卡塔利娜·丹尼斯Catalina Denis 饰)。

与此同时,野心勃勃的探员达米安(保罗·沃克Paul Walker 饰)亦希望能够将作恶多端的特里梅因捉拿归案,个性迥异但境遇相同的利诺和达米安走到了一起,决定联手。

(2)法国电影政治倾向扩展阅读:

正面评价:

《暴力街区》玩命警察和孤胆枭

雄组合成‘板砖双煞’大战机车党。挑战你的视觉神经之外,紧张气氛的配乐也让人心跳加速。但该片并非只注重感官刺激,暴力背后的一直充斥着人性、政治野心、骗局、虚假繁荣、贫富悬殊、种族歧视等,影片最后拆除隔离红砖墙后,富贵和谐相处、黑白种族相互扶持引人深思。”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暴力街区》无论是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和观影体验,还是影片传递的精神内核、影片主旨,能让不同层级的观众有着各自畅爽十足的观影收获,堪称是一部兼具娱乐性与艺术性、填补暑期档电影市场空白的绝佳大片。

由基美影业与法国欧罗巴联合出品,法国着名导演吕克·贝松担纲监制、制片、编剧的动作电影《暴力街区》今天起(8月1日)就将在全国院线上映。

这部集合了追逐、跑酷、枪战、嘻哈以及动作等多种元素的大片,也同时在今日发布了幕后制作特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该片主演保罗·沃克,与整个剧组之间难舍难分的亲密友情。

反面评价

演技方面,大卫貌似只有两种演法,大吼大叫和一脸呆滞,相比之下在好莱坞动作片里浸淫多年的保罗,驾车、持枪、谈判,均演得有型有款。作为法兰西的舶来品,这两位的对手戏完全没有好莱坞双雄片的默契与自如,许多笑料显得生硬。

在剧情这方面,没有“新颖”之处,新版与旧版的相似度甚至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除了把搭救妹妹改成了搭救女友外,基本上没能看出这部片子的“新”体现在何处。

而且剧情上也存在不少漏洞。影片是式微的题材,要是缺少了新意,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要是没有了保罗·沃克,以及混合着嘻哈音乐的那些跑酷动作,这部电影只能沦落到更加平庸的程度。

保罗·沃克(Paul Walker,1973年9月12日-2013年11月30日),出生于加利福尼亚格兰岱尔市,美国演员、模特。

1986年,13岁的保罗·沃克出演了银幕处女作《壁橱里的怪物》,开始电影事业。1998年,保罗主演了喜剧电影《宝里宝气大追击》。紧接着,《欢乐谷》、《校园蓝调》等许多影片都有了他的身影[1]。2001年,保罗和范·迪塞尔主演了赛车动作片《速度与激情》。

2002年,保罗凭借在《速度与激情》中的表演获得第11届MTV电影奖最具突破男演员提名。2006年2月17日,他主演的《南极大冒险》在美国上映。2009年,保罗凭借在《赛车风云》中的表演获得第11届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动作/冒险电影男演员提名。

2011年,保罗主演的《速度与激情5》获得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动作电影。2013年5月24日 ,保罗主演的《速度与激情6》在美国上映;11月30日,保罗·沃克在洛杉矶一起车祸中身亡,年仅40岁 。

2015年,保罗的遗作《速度与激情7》在中国大陆上映,内地票房累积达24亿元 ,全球累计票房15.11亿美元 。

③ 你如何看待法国电影

我觉得法国电影其实很不错的,在爱情方面的电影,像巴黎爱情这部,那种欧洲绅士浪漫的情怀表现的非常淋漓尽致,总体来说,我对包括电影的印象非常不错的,其次,他们的剧情也是比较的缓慢,整部电影可能都会有2~3个小时,能够更好的享受电影的魅力。

④ 法国电影《解放军占领巴黎一》是什么意思

其实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待这部32年前的电影,可以说影片谈不上丑化中国人,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人对中国的认识毕竟有限,其反映和讽刺了法国被占领后上至总统下至平民社会各阶层的反应,选择解放军为占领军只是为增加该片的喜剧效果和一定的政治倾向。这当然是对那场破坏性极强、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可笑的、严重的误读。

⑤ 电影的风格有哪些

1、实验电影

实验电影一般是指拍摄风格和制作方式与那些主流的商业和纪录片相异甚至对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种新的视听语法出现,或者新的类型。

这种电影早期主要是用16毫米胶片拍摄,大部分没有传统的叙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1960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便绝少使用“实验电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

2、超现实主义电影

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

3、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是二十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 "室内剧"原来是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斯·莱因哈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专指一种供小型剧场演出的,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舞台剧。

4、街道电影

街道电影(st reet film)是室内剧电影影响下出现的一些以街道为主要动作背景的德国电影。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从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创造这个词。

5、黑色电影

黑色电影不是指一种类型,而是指主要归属在侦探片或犯罪片中的一种特殊电影风格,往往关注于道德的腐化。东亚黑色电影的开端是1979年著名影星赵雅芝主演的经典电影《疯劫》。一般认为严格意义上的黑色电影应该是好莱坞出品的黑白电影,年代在1940年-1958年之间。也有人将少量欧洲电影或彩色片称为黑色电影。60年代以后具有黑色电影风格的影片,被称为新黑色电影。

⑥ 欧洲艺术电影出现的背景是怎样的

欧洲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配好形势的稳定。
农业稳定,交通与商业的繁荣给城市注入了新的血液,封建秩序已经牢固地树立起来,宗教的狂热一步步上升,许多威名远扬的教会和主教大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其中不泛深谙建筑、雕刻和绘画的有才能的艺术家。
法国电影从印象派,诗意现实主义,新浪潮,左岸派等统领电影培空铅艺术一直到现在显得有些疲软,貌似亏配新浪潮之后的法国电影一代一直没有太多新力量和新动静,直到最近几年贝特朗芒蒂格(《野小子们》)扬冈扎乐兹(《刺心》)开启了一种新法国电影,“新感观电影”。

⑦ 多推荐几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影片

Les Mariés De L'an Deux.1971
影片名称: 乱世冤家
主要演员: 让.保罗.贝尔蒙多 玛莱妮.约伯特
影片简介:
1786年的某一天,在大西洋洋面上,航行着一艘印地安人的货船。货船的底舱躲藏着一个名叫尼古拉.菲利贝的法国人。他从小由南特市一家酒店老板戈斯兰收养,并和戈斯兰的女儿夏洛特结为夫妇。有位男爵疯狂地爱上了夏洛特,愤怒的尼古拉将男爵杀死,畏罪出逃。1787年春,尼古拉辗转来到了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凭着他的聪明才干,仅在五年之内就成为该公司老板阿瑟达维松身边的红人。达维松又将自己女儿玛格丽特许配给他。尼古拉和玛格丽特举行婚礼时,有人揭露尼古拉早已结婚,这违背美国的教规,婚礼中断。两星期后,达维松派尼古拉去法国销售小麦。这时的法国刚刚建立了共和制的新政权,国内局势动荡。尼古拉销售小麦,虽遭市政府议员的非难,但他是雪中送炭,受到当地市民的欢迎。尼古拉得知妻子夏洛特因爱上盖朗德侯爵而逃往乡下,为了找到夏洛特,他毅然救出了因谋反而被捕的侯爵的妹妹波丽娜,自己却?铛入狱被判处死刑。后来,在他儿时的伙伴西蒙的帮助下,尼古拉越狱逃到了偏僻的乡村,与盖朗德侯爵等保皇党人不期而遇,一场混战,随尼古拉一同越狱的另一囚犯当场被打死,尼古拉幸免一死。尔后他又作为波丽娜的救命恩人被奉为上宾。尼古拉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夏洛特。他劝她回家去,但夏洛特不愿离开。盖朗德怕美女被别人夺去,决定和夏洛特结婚。波丽娜得知哥哥要结婚,她也执意要嫁给尼古拉,这就引起另一贵族青年圣奥班的妒意,便拨剑要与尼古拉决斗。圣奥班边斗边大声叫嚷:“尼古拉是共和国派来的密探。”于是许多贵族纷纷拔剑助阵。尼古拉寡不敌众,束手就擒。夏洛特意识到保皇党不会轻易放过尼古拉,她当场言明:“他是尼古拉.菲利贝,是我丈夫”,在场的人目瞪口呆,夏洛特立即挽着尼古拉离开了大本营。途中夏洛特发现尼古拉的项链盒里有玛格丽特的照片,又听说他回国是为了和自己离婚,不禁醋意大发。这时正巧法国亲王路过,夏洛特忿然坐上了亲王的马车。亲王令手下人给尼古拉强行灌入迷魂药,并在他昏睡中办了离婚手续。亲王带着夏洛特离去。被留下的尼古拉被人抬回了他自己的货轮。戈斯兰已破产,他意外地找到了生财之道:他将酒窖里囤积的酒全部装上尼古拉的货船返航了。尼古拉昏睡了几个昼夜后,渐渐苏醒。守在一旁的戈斯兰拿出离婚证交给尼古拉说:“你回美国就和那姑娘结婚吧,你可要发大财了!”尼古拉听后如梦初醒,纵身跳进大海游向岸边。一阵海风把离婚证书也吹进了大海里。他去追寻夏洛特,途中加入了共和国军队,立了战功。夏洛特坐在疾驰的亲王马车内。心里一直思念着尼古拉,当马车快要接近边境时,夏洛特跳下马车,奔向共和国军队……尼古拉和夏洛特再度重逢,和好如初。

简体中文名: 雪琳娘

编剧: 丹尼尔 布朗热 (Daniel Boulanger) / Jérôme Tonnerre / 菲利普 德 普劳加 (Philippe de Broca)
导演: 菲利普 德 普劳加 (Philippe de Broca)
主演: 索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上映年度: 1988
又名: 朱安党人 / 痛苦的抉择
《痛苦的选择》,由巴尔扎克小说《朱安党人》改编,反映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历程。主要人物是一个深沉的知识分子革命青年(后成为地方军事政权领袖),一个乐观热烈的贵族青年,一个左右为难的女青年(苏菲主演),一个拥护共和的老贵族。电影场景宏大,人物形象俊朗,服装道具豪华,画面层次丰富精美,主题深刻,情节曲折,感情炽烈,真正堪称经典。

简体中文名: 法国大革命

导演: Robert Enrico / Richard T. Heffron
主演: Klaus Maria Brandauer / Jane Seymour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意大利 / 西德 / 加拿大 / 英国
上映年度: 1989-10
语言: 英语
又名: The French Revolution

简体中文名: 丹东

编剧: 艾格尼依斯扎 霍兰 (Agnieszka Holland) / 安德烈 瓦依达 (Andrzej Wajda) / Boleslaw Michalek
导演: 安德烈 瓦依达 (Andrzej Wajda)
官方网站: http://www.douban.com/lpic/s1603683.jpg
上映年度: 1982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波兰 / 原西德
法国大革命中,当革命政府公安委员会主席丹东意识到个体伦理的重要性后,也开始了自己和曾经的战友、集体公义信仰者罗伯斯庇尔走向决裂。掌握国民议会的丹东号召结束恐怖,并在人民中树立重塑地位,他不愿再看到“断头台成为礼拜堂”,而掌握罗伯斯庇尔则在革命委员会压力下,誓将“以革命的恐怖主义对付反革命的恐怖主义”进行到底。波兰大......

简体中文名: 绝代艳后

导演: Sofia Coppola
主演: Kirsten Dunst / Jason Schwartzman / Asia Argento
官方网站: http://www.sonypictures.com/movies/marieantoinette/
上映年度: 2006
语言: English
制片国家/地区: USA
又名: 玛丽皇后 / 玛丽皇后 / 豆蔻风华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法兰西王后的一生,讲述了那个年代,法国大革命前贵族们奢华迷乱的生活。奥地利公主玛丽(克尔斯滕•邓斯特 Kirsten Dunst饰)非常聪明,生性活泼,14岁的时候,在一场政治婚姻中,从奥地利公主变成法国的太子妃。由于某些原因,王子对玛丽非常的纵容,婚后,玛丽一直过着极其奢华的生活,同样,玛丽也一直无法与内心的寂寞彻底脱离。这部电影将给我们带来关于18世纪法国宫廷和社会的各种震撼,匪夷所思的奢侈,欲望交织的爱情,以及最后法国人民的怒吼。

简体中文名: 乱世美人

导演: 查尔斯 舒耶 (Charles Shyer)
编剧: John Sweet
主演: Hilary.Swank
官方网站: www.AffairoftheNecklace.com
上映年度: 2001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又名: 扬眉女子 / 项链事件

阅读全文

与法国电影政治倾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五号站怎么下载电影 浏览:75
2018年好看的国产电影有哪些电影 浏览:72
第一次和喜欢的人看电影感受 浏览:946
2018年初好电影 浏览:213
赵文卓北京电影节 浏览:893
农村电视剧电影 浏览:109
周星驰电影里抠鼻子的图片 浏览:360
戛纳电影节2018红毯仪式 浏览:831
欧美电影吻戏cut 浏览:413
广州哪里免费6D电影看 浏览:983
韩国撩妹电影免费大全 浏览:399
威尼斯电影节vr 浏览:26
美国电影下雨为什么不打伞 浏览:301
国外电影黑人保姆胖子 浏览:720
五部动作犯罪电影图片 浏览:890
成都哪里有两个人看的电影 浏览:852
七台河有哪些电影院 浏览:865
哪个软件可以看藏语版电影 浏览:670
青岛德纳国际影城电影 浏览:339
刘德华所有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