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球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第1名 《阿凡達》 2009
2009年,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科幻大片《阿凡達》上映,該片上映後在全球引起巨大轟動,超越《泰坦尼克號》登頂全球票房總冠軍。10年後該片被漫威影業《復仇者聯盟4》超越,2020年3月該片重映,再度奪回影史第一寶座。
第2名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 2019
作為漫威宇宙最具鈔能力的續集,《復仇者聯盟4》票房佔比最多為36%,也是全球第二大票倉,該片2019年曾躋身全球影視票房榜首位。
第3名 《泰坦尼克號》 1997
1997年聖誕檔上映的《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集愛情、災難於一體的類型電影,2012年該片以3D形式重新放映,依然收獲超高人氣與票房。《泰坦尼克號》長期穩居全球票房第一的位置,13年後該記錄被電影《阿凡達》打破,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部影片來自同一個導演。
第4名 《星球大戰:原力覺醒》 2015
盧卡斯影業與迪士尼影業合作,首部全新系列續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是1977年星戰系列誕生以來的第7部,也是票房最高的一部。此前,該系列最高票房記錄,為2005年的《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
第5名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 2018
2018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是該系列的第3部,也是漫威宇宙的第19部影片。從2008年《鋼鐵俠》橫空出世,十年間,漫威影業完成了漫威宇宙布局與升級,也徹底改變了超級英雄在好萊塢的地位。
第6名 《蜘蛛俠:英雄無歸》 2021
在疫情反復的背景下,本片上映10天即拿到2021年度全球票房冠軍,這樣的速度和成績可以說是非常優秀。作為一個有著20年的經典影視漫畫,《蜘蛛俠》在導演喬·沃茨執導下,品質還算比較穩定,票房也是「步步高」。
第7名 《侏羅紀世界》 2015
《侏羅紀世界》作為侏羅紀恐龍題材的全新演繹,由斯皮爾伯格擔任製片,克里斯·帕拉特、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等主演。
第8名 《獅子王》 2019
作為一部經典好萊塢動畫片真人版,其中北美票房占總票房的32.7%,海外票房占總票房的67.3%。
第9名 《復仇者聯盟》 2012
作為2012年全球票房榜第一,《復仇者聯盟》可供述說的遠不止票房數字。這是漫威宇宙的第6部電影,本片大牌雲集,小羅伯特 特-唐尼、克里斯-埃文斯、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斯嘉麗-約翰遜諸多明星聯袂出演。
第10名 《速度與激情7》 2015
直追漫威英雄輝煌戰績的,還有環球旗下這個經典賽車系列IP,目前已拍攝到第10部,定檔2023年。這是一部燃燒了20年激情的影片,也是一部脫胎換骨的賽車電影。
⑵ 星球大戰有幾部
目前星球大戰共6部。
《星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1999)
《星戰前傳2·克隆人進攻》(2002)
《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2005)
《星球大戰2·帝國反擊戰》(1980)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1983)
《星球大戰4·新希望》(1977)
《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1980)
《星球大戰6·絕地大反攻》(1983)
《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2016)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2018)
看《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之前,需要了解哪些故事?
每一部《星球大戰》作品的開篇都會出現相同的一句話:「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這句話暗示《星球大戰》的故事發生在一個與我們不同的時間和空間。
《星球大戰》里的「銀河系」不是我們所在的銀河系,那裡沒有地球。對我們來說,那是一個河外星系。那個銀河系與我們的銀河系大體遵循相同的物理法則,但有一個顯著區別——我們的銀河系沒有「原力」(The Force)。
原力是《星球大戰》宇宙所獨有的,也是《星球大戰》作品的核心設定。原力是所有生物產生的一種能量場。原力包含一切,穿透一切;原力把《星球大戰》銀河系的萬事萬物聯系在一起。原力與生物的聯系媒介是細胞內的一種被稱為「纖原體」(Midi-chlorian)的微觀生命形式。
纖原體告訴生物原力的意志。那些能利用原力的生物被稱為原力敏感者(Force-Sensitive)。原力敏感者細胞內的纖原體含量遠高於非原力敏感者。原力敏感者有強有弱。原力敏感者可以運用原力實現隔空移物、控制心靈、預見未來、原力閃電等技能。
很多原力敏感者死後能讓自己的意志繼續保持在原力內,對他人產生影響,彷彿幽靈一般。因此,在非原力敏感者看來,原力就像魔法……幾乎無所不能。
如同魔法分為白魔法和黑魔法一樣,原力也分為光明面和黑暗面。光明面往往伴隨著誠實、憐憫、寬容、仁慈、平靜、自我犧牲等正面情緒,而黑暗面則往往從憤怒、憎恨、貪婪、妒忌、恐懼、好鬥、狂妄自大等負面情緒中汲取力量。信奉光明面的原力敏感者如同超級英雄;信奉黑暗面的原力敏感者如同超級反派。他們之間的斗爭構成了所有《星球大戰》作品的主線。
原力敏感者只佔銀河系人口的極小部分。絕大多數銀河系居民都是沒有「超能力」的普通人。他們憑借智慧和經驗,創造了一個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銀河共和國(Galactic Republic)。
銀河共和國是一個實行民主制、聯邦制和共和制的星際政權,囊括了銀河系絕大多數的文明和種族。共和國的和平主要由一個被稱為「絕地武士團」(Jedi Order)的組織維護。
絕地武士團的成員被簡單地稱為「絕地」,都是信奉光明面的原力敏感者。在絕地的保護下,共和國和平發展了將近一千年。但平靜的海面下暗流涌動,一群被稱為「西斯」(Sith)的原力黑暗面使用者一直企圖獲得共和國的領導權。最終,一名叫帕爾帕廷(Palpatine)的秘密西斯獲得了成功。
⑶ 誰知道有什麼好看的科幻電影
1 全球十部最經典的科幻片, 1《銀翼殺手》 主角是洛杉磯警察達克德,任務是尋找並殺死混雜在地球人中的非法復制人。這些復制人體力及智能遠超過人類。達克德在追殺過程中,意外愛上一名女復制人。倫敦國王學院幹細胞生物學家明傑說,這是他看過最棒的科幻電影,「在當時來說,它和整個故事都超越時代,提出了千古不變的問題,包括什麼是人類?我們是誰?」 2《2001太空漫遊》 講述人類對命運及宇宙的探求,首先由史前人猿時期說起,之後,跨越時空來到太空殖民地。導演庫柏力克試圖藉此片,凸顯人類的無知,並前瞻性地預言人類科技的渺小。此片曾榮獲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視覺效果獎」。英國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曼寧稱贊此片:「模擬技術卓越,當今計算機繪圖也無法出其右。」 3《星球大戰及帝國大反擊》 影片故事圍繞在奴隸帝國及一小批叛軍的太空戰事上。《星球大戰》中,馬克漢彌爾與他結盟的朋友共同維護宇宙和平;《帝國大反擊》故事延續《星球大戰》,並加入新的結盟者,繼續一場正、邪對抗的太空大戰。科學家們選出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星球大戰》最初三部曲系列存有懷舊之情,並非全為了片中的科學情節。這兩片上映後,掀起一股《星球大戰》玩具及游戲的流行風,成為日後多部太空電影及科幻小說的模板。 4《異形》 一艘負責開采星球礦石的宇宙飛船載著七名隊員,在返回地球途中接到一顆不知名星球的求救訊號,隊員們前往調查。不料,外星怪物寄生在一隊員體內,後來還破體而出吞下隊員,最後剩下一名女隊員與怪物進行殊死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航天暨極地醫學中心負責人方凱文認為,此片描述了長途太空旅程的過程,使「我們首次知道未來人類在太空工作及生活時,可能會在宇宙飛船上吃薄餅、吸煙和玩紙牌來打發時間」。 5《飛向太空》 索拉力星球上似乎全是海洋,三名航天員在太空站進行研究,卻突然與地球失去聯絡。一名心理學家前往調查,這時站上一名航天員自殺,另兩人情緒不穩,心理學家更在太空站上看見死去的妻子,後來他發現原來星球的海洋類似大腦物質,可影響記憶。加州大學物理教授班福德表示,片中的太空旅行是人類對宇宙及潛意識的深入研究,「這可能是唯一提及人類知覺帶來科學限制的電影……但它並非只是說明這個問題,它還是一部迷人的悲劇,這加強了其重要性」。 6《魔鬼終結者》 在2029年主宰地球的計算機,為進一步滅絕人類及遏止人類反抗,派出機器人回到二十世紀,殺死人類領袖的母親,但計劃失敗。續集中,計算機派出更厲害的液體金屬機器人再度執行暗殺行動,但「終結者機器人」保護了未來人類領袖及其母親。英國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學家德意志認為,雖然此片在講述時間旅行上有些前後矛盾,卻仍是同類型電影中的佳作。 7《地球末日記》 講述一個像人的高智能外星人乘飛碟來到美國首都華盛頓,隨他一起來的是一個具有恐怖力量的機器人。外星伏姿人警告人類廢除核武器,並希望人類加入他們的和平星球聯盟,卻沒想到被地球人視為敵人,並發動攻擊。負責火星探測器「小獵犬二號」仔轎的英國科學家皮林傑十分喜歡這部電影。他說,「當年播放這部電影時,戲院經理為增添噱頭,會暫停播放電影,向觀眾宣布宇宙飛船已經降落的消息。」 8《地球爭霸戰》 火星人因火星氣候突變無法生存,組織了一批無堅不摧的外星軍團,計劃大舉入侵地球。人類的所有武器都對付不了火星人的死光炮,城市陸續淪陷,全世界人類都在逃命。就在此刻,火星人因感染地球細菌逐漸死去。美國加州天文學家休斯塔克說:「電影手段十分吸引人,因為它創造了一批我們完全不認識,背景也與我們大相徑庭的生物。」 右圖:《第三類接觸》 9《黑客帝國》 主角是二十二世紀計算機高手,經常被夢境困擾,後來他發現自己的生活被來自邪惡網路世界的無形力量操縱,最後發現人類原來生活在一個「虛擬現實世界」中而不自知。主角決定拯救人類,挺身對抗邪惡網路世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細胞生物學家麥克說,片中人類能輕易地在大樓之間跳來跳去,看來有點超現實,但「也保有一貫的娛樂價值,也就是壞人與好人在未來世界裡還是斗來斗去。」 10《第三類接觸》 主角目睹來自外層空間的飛碟到達地球,從而念廳肆展開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主角到最後仍一償夙願,登上外星人的母艦,肩負起地球使者與外星人進行友善的接觸。英國倫敦大學科學家方凱文表示,即使真有外星人,他們也不太可能駕駛電影中那種外形像倒聖誕樹的宇宙飛船,但對他而言,《第三類接觸》還是電影史上,有關外星人造訪地球的經典名片。 還有 1) 星球大戰系列:開創了一個電影神話。 2) 異次元駭客(第十三層):應該說它比黑客帝國的構思更精妙。 3) 超人:所有漫畫類科幻電影的代表。 4) 終結者(1、2):科幻電影經典中的經典。 5) 12猴子:如此引人深思的科幻電影真不多見。 6) 黑客帝國系列:引發了對現實和未來網路發展的思考,形成了一種黑客文化。 7) 移魂都市(黑暗城市):風格另類的科幻片,結尾出人意表。 超時空接觸:比較嚴肅地探討外星文明問題的力作。 9) 千鈞一發:描寫未來社會人的基因問題的驚險影片,內容和主 題俱佳。 10) 2001漫遊太空:經典作品,以嚴肅的科學性和預見性著稱。 影史最經典科幻片Top20 1、《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年 2、《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1982年 3、《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年 4、《星球大戰之帝國反擊戰》Star Wars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年 5、《外星人》E.T.: The Extra Terrestrial 1982年 6、《大都會》Metropolis 1927年 7、《巴西》Brazil 1985年 8、《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1977年 9、《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 1971年 10、《異形》Alien 1979年 11、《異形2》Aliens 1986年 12、《駭客帝國》The Matrix 1999年 13、《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1985年 14、《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年 15、《終結者2》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 1991年 16、《終結者》The Terminator 1984年 17、《人體入侵者》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1956年 18、《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 1968年 19、《移魂都市》Dark City 1998年 20、《接觸未來》Contact 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