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7年我國電影總票房超了500億元了嗎
據報道,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6.2億,比上年13.72億增長18.08%,電影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2017年,「電影質量促進年」取得實質性成果。以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紀念建軍90周年為契機,一批優秀獻禮影片取得了可喜突破,樹立了主旋律影片創作的新標桿。多題材、多類型、多樣化的創作格局更加鞏固,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Ⅱ》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⑵ 2017年國產片票房所佔的比例是多少
據報道,來自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559.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2017年共有15部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其中有3部超過20億元。票房過億元的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戰狼2》以56.8億元的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年度冠軍,《速度與激情8》(26.7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分獲年度票房亞軍與季軍。在2017年票房前十名的影片中,國產片和引進片各佔5部。
希望更多國產電影可以產出!
⑶ 2017中國電影票房統計 國產片上榜票房前十榜單揭開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數據稱,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人民幣,下同)。
資料圖:影迷熬夜觀看《速度與激情8》首映場。張雲 攝
該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總票房同比增長13.4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根據此次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動畫電影32部、科教電影68部、紀錄電影44部、特種電影28部,總計970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據介紹,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2》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
《羞羞的鐵拳》《功夫瑜伽》《西遊伏妖篇》和《芳華》四部國產片上榜票房前十榜單。
好萊塢影片《速度與激情8》以26.7億奪得國產片和引進片票房榜冠軍。(記者 高凱)
⑷ 2017年上半年內地票房成績前十影片 國產片僅有三部
2017年已經過了一半,中國內地電影市場上半年的成績單隨之出爐。根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的初步統計,截至6月30日,上半年總票房為271.7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45.94億元增長10.5%。然而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104.60億元,僅占總票房的38.49%,但在數量上國產片數量遠高於進口片,真是數量多不敵進口片賺得多。
十大票房最高的電影,國產片僅有三部
2017上半年共上映影片221部,比去年同期多36部,其中國產片169部,同期增長17.36%,進口片52部,同期增長26.83%。雖然國產片數量遠高於進口片,但票房數據卻呈現反比,進口片以167.15億元的票房,佔了整體票房的61.50%,遠超國產片的104.60億元, 而且票房前十的電影中只有三部國產片。
⑸ 2017年票房過億元的國產影片有多少部
全國電影市場再創新高!2017年票房突破500億元大關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11月20日下午6時57分,中國電影市場年度票房史無前例地突破500億元大關,觀影人次達到14.48億,同比增長19%,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凸顯了國內電影市場的繁榮與活力。
國產影片的表現尤為亮眼,貢獻了票房總額的52.4%,達到262億元,進口影片則以47.6%的比例,票房達到238億元。票房過億元的影片總數達到了78部,其中國產片占據39部,充分展現了國產電影的強勁競爭力。
在年度票房排行榜上,《戰狼2》以56.82億元的票房遙遙領先,緊隨其後的《速度與激情8》、《羞羞的鐵拳》、《功夫瑜伽》和《西遊伏妖篇》也分別貢獻了26.71億元、22.03億元、17.48億元和16.52億元,五部影片的總票房超過139億元,占據年度票房的半壁江山。
從過去的數據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在過去幾年間持續增長。2010年,全國城市影院總票房僅為101.72億元,2013年突破200億元,2015年9月進一步攀升至300億元,僅僅兩年後的2015年12月,票房便突破400億元大關。如今,2017年的500億元大關,再次刷新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紀錄,預示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繁榮和持續的市場潛力。
⑹ 數據分析國產電影近五年票房Top100
本文針對近五年(2013-2017年)國產電影的票房排行與豆瓣評分進行分析。選取前100名電影進行數據整理。
國產電影的評定標准為7分以上。整體來看,國產電影的票房佔比量在逐年上升後逐漸下滑,而好片數量和好片率保持相對穩定。對比之下,外國電影佔比量和好片數量、好片率都呈現上升趨勢。
近五年內,國產電影年均58.8部,佔比量最高點出現在2015年,為64部。好片數量和好片率在2016年達到最低點,分別為8部和18.08%。外國電影年均41.2部,佔比量最低點為2015年的36部,好片數量和好片率則持續上升,2017年達到59.2%。
國產電影與外國電影的差距明顯,國產電影在票房佔比量上占據主導地位,但好片率相對滯後,難以與外國電影相匹敵。這反映出國產電影在創作質量和觀眾口碑上仍有提升空間。
在國產電影票房貢獻較高的情況下,製作方未能提供與其價值相匹配的作品,導致觀眾滿意度不高。然而,觀眾的觀影需求並不局限於國產電影,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觀看外國優質影視作品。這不僅促進了外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也對國內影視產業提出了挑戰。
面對觀眾對優質作品的追求,國產電影製作方應注重提升作品的質量,以滿足觀眾期待。盡管市場上存在大量不合格的電影,但製作方可以通過改進創作理念、提高製作水平等方式,吸引更多觀眾的關注。最終,高質量的國產電影不僅能夠贏得觀眾的青睞,也能夠促進整個影視產業的發展。
⑺ 2017年中國電影回顧
2017年,時間匆匆流逝,帶著新舊交替的意味,這一年並非完美,卻也並非毫無價值。正如「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中國電影也正處於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
市場篇
據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17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全年票房突破554億元,同比增長22%。觀影人次達到16.1億次,同比增長18%。國產影片票房佔比51%,進口影片佔比49%。2017年共有474部電影上映,88部影片票房過億,其中15部票房過十億。盡管實施了《電影產業促進法》,但進口影片單片票房仍是國產影片的3.7倍,差距進一步擴大。
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用時324天突破500億元,成為世界電影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
2017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截止2017年12月30日)
2017年,電影市場開局表現不佳,3月1日全國電影票房突破100億元,用時60天,相比2016年晚了6天。暑期檔票房表現也稍低於去年同期。國產片一直被引進大片壓制,直到《戰狼2》上映,該片單片票房56億,占據暑期檔票房的43%。該片助力暑期檔票房達到163億的歷史新高,並加快了年度總票房突破400億大關的步伐。
2017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截止2017年12月30日)
為了滿足多樣化的觀影需求,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已有145個城市433家影院的579個影廳加盟。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保護未成年人相關規定首次提出。《金剛狼3:殊死一戰》因法律規定而貼上發行公示,成為首部貼上發行公示的電影。
但中國電影分級制度仍需努力,動畫電影《大護法》首次嘗試「自主分級PG-13」,該片激進的創作風格在網上引起不少討論。該片最終收獲8760萬票房。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城市電影院銀幕數接近5萬塊,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首位。全國縣級影院銀幕數量達到19000餘塊,佔全國總銀幕數量的38%左右。全國數字影院已達9000多家,銀幕數字化水平領先,3D銀幕數佔比為87.5%,達到43788塊,遠高於北美地區。
由於2017年開始票房統計演算法的變更,電商服務費也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5元不等。截止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分賬票房為504.47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電商網售平均佔比高達81%,網路購票已日漸成熟。
2017年內地票房榜前十位中,進口片占據六席,國產片僅佔四席,全部占據檔期的優勢。中國本土電影的競爭力之弱可見一斑。
由於中美電影協議已於2017年到期,如果重新談判的結果很可能是中國全面放開電影市場,2018年內地市場是否會迎來更多的進口片入市,我們拭目以待。
影片篇
2017年,我們的銀幕突破5萬塊,電視劇、網路大電影加起來接近4萬集,但我們依然缺乏打動人心故事和深入人心的角色以及更加完備的工業體系。
軍事題材主旋律
今年的現象級電影《戰狼2》的成功似乎標志著中國主旋律電影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去年的《湄公河》行動的高票房證明國人對這一題材具有一定的關注度,包括《空天獵》《紅海行動》等一系列相同題材的電影也相繼拍攝。
懸疑恐怖
陳正道一直在為華語類型片做著努力,《記憶大師》整體還是一部需要鼓勵的電影。但是整體設計的痕跡略重,有為解釋而解釋之嫌,本子還是太弱些,以至迷惑觀眾的手段也是生拉硬拽。
犯罪動作
今年的犯罪題材幾乎被心理罪這個IP搶去了所有話題,而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心理罪》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所體現出的網大質感和對《七宗罪》模式的簡單模仿,整體呈現只能用老套和拙劣來形容。
青春愛情
只考慮用調色去喚醒觀眾感知進而忽視劇情、語境鋪陳的做法是過於簡單粗暴了。對於青春,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青春很美好」還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喜劇片
中國2017年的喜劇電影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集體尬笑」。《羞羞的鐵拳》的高票房我至今費解;大鵬什麼時候不出賣他那廉價的情懷了,或許他就知道該怎麼拍喜劇電影了。
紀錄片
2017年暑期檔,紀錄片《二十二》的票房熱賣格外引人矚目,該片是中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紀錄片」。這部製作成本200萬元、宣發成本1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得到了眾多圈內人士的自發支持,從首日排片僅1.5%一路逆襲,綜合票房高達1.7億元。
文藝片
截止2017年12月,「藝聯」在全國共擁有447家加盟影院、共計559塊銀幕,預計明年將達到1000塊銀幕。不過今年仍有不少口碑出色的藝術片,票房成績不甚理想。
動畫片
2017年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亞軍毫無意外地在寒假和暑假檔期出現。春節檔期的《熊出沒·奇幻空間》拿下5.21億票房,刷新「熊出沒」系列電影最高票房,也成為今年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冠軍。
玄幻魔幻
玄幻題材依然是國產電影爛片的重災區。劇情狗血,人物單薄,特效難看都是此類型的頑疾。
年度現象
有口碑的電影能走得更遠。《尋夢環游記》首日票房1193萬,最終票房超11億,《摔跤吧!爸爸》首日票房1466萬,最終票房13億,從《岡仁波齊》、《二十二》到《七十七天》等等,眾多國產片同樣通過口碑促進票房逆襲。
小鮮肉、IP、明星導演風光不在,評分、口碑成影市風向標。
女性導演撐起一片天。
在最近的2016和2017年,依然出現了不少女導演的作品,要麼擁抱商業,走類型敘事和大場面風格,要麼朴實動人,以溫情打動觀眾,要麼執著於藝術創新,都是華語電影創作成就的重要力量。
中國影視的「日本年」。
我們的演員黃磊老師拍了兩個日本故事,一個是電影《麻煩家族》,還拍了另外一部日本電視劇叫《深夜食堂》,看得大家深夜撓牆。
年度爛片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評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