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一期間院線有哪些好片可以推薦
「五一」假期即將來臨,到目前已經有19部新片定檔該檔期。影片類型豐富、題材多樣,囊括動作、懸疑、愛情、喜劇、動畫等類型,既有受眾廣泛的劇情動作片《長空之王》、喜劇片《人生路不熟》、災難片《驚天救援》,也有年輕女性觀眾佔比突出的愛情片《這么多年》《倒數說愛你》,還有親子動畫《新豬豬俠大電影:超級賽車》《宇宙護衛隊:風暴力量》等
《長空之王》上映時間:4月28日
劇情:雷宇(王一博 飾)等優秀飛行員經過嚴苛選拔,正式成為了我國新一代試飛員——一款戰斗機的正式列裝,背後不僅有無數科研人員的努力,也需要試飛員們一次次對飛機的安全邊界和極限狀態進行測試。他們將在隊長張挺(胡軍 飾)的帶領下,參與到最新式、最尖端戰斗機的試飛工作,在不斷挑戰戰機和自我極限的過程中,一個個危機接踵而來……本片看點:
1、《長空之王》聚焦新時代中國軍事變革與航空武器裝備發展,電影中包括殲-20、殲-16、殲-10C在內的我國最頂尖的戰機悉數亮相,並且在空中多次做出大角度爬升急轉大仰角穿雲等高難度動作。也正因為「真機」在電影里的曝光和多支物料中所呈現出的細節,引發了觀眾期待。
2、電影聚焦試飛員這一特殊群體,影片中,新一代試飛員雷宇與戰友們,繼承了前輩駕鋼鐵雄鷹搏擊蒼穹的強國壯志,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嚴苛選拔,在隊長張挺的帶領下,一起挑戰自我,沖破重重困難,參與最新型戰機試飛工作,護航大國重器的誕生。
3、為了電影《長空之王》的劇情更接近試飛員的真實狀態,拍攝期間,長空劇組組織了多場航空及試飛講座,並邀請退役試飛員全程在拍攝現場指導,規范演員動作和用語用詞。
《檢察風雲》
上映時間:4月29日
劇情:大學教授夏薇(王麗坤飾)涉嫌故意殺人,輿論發酵失控,多方壓力涌來。隨著檢察官李睿(黃景瑜飾)和同事張有成(王千源飾)對該案進行審查,發現作惡多端的富商陳鑫(包貝爾飾)與此案密切相關,一樁深埋多年的舊案被牽出……故意殺人案、強奸案、官商勾結環環相扣,所有人都被迫卷進這場命運的漩渦。李睿與夏薇辯護律師童雨辰(白百何飾)在法庭上激烈交鋒,夏薇究竟為何沉默不語?她的丈夫洪俊山(馮紹峰飾)又隱藏了什麼秘密?正邪敵我難辨,無法預料的危機等待著眾人……
本片看點:
1、影片和2023年開年播出的電視劇《狂飆》屬於同一題材,劇情跌宕起伏,講述一樁深埋多年的舊案牽出多起案件。本片也是黃景瑜和白百何首度銀幕合作,作為案件的控辯雙方,兩人將在電影中為真相和正義展開火花四射的交鋒,觀感相當過癮。
2、近年來,聚焦公職人員題材的佳作不斷涌現,但卻鮮少有人涉獵檢察官視角的罪案公訴題材影片。該片填補此類型影片的市場空白,為觀眾揭秘檢察官審查案件的詳細歷程,高能反轉的劇情設置令影片極具懸疑感。
3、導演麥兆輝此前執導的多部犯罪類型影片都深入人心,《無間道》《竊聽風雲》系列均為口碑與票房雙豐收之作。電影《檢察風雲》作為他的全新力作,讓很多影迷充滿期待。
㈡ 電影《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5篇範文影評
《一條狗的使命》是一部暖心的電影,電影中的幾個小故事總會有一個可以讓你的眼淚掉下來。我為大家帶來幾篇《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供大家閱讀。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一
最近我看了一部感動人心的電影,名叫《一條狗的使命》。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條狗的靈魂做了四輩子的狗。第一輩子講了一個叫伊森的男孩和媽媽在逛街時撿到了一條奄奄一息的狗,把它帶了回家幷給它取名叫貝利。伊森和貝利十分要好。伊森長大後,在一次偶然中被別人燒掉了房子,失去了女友,而伊森也離開它去做生意了,貝利十分孤單,過了第一輩子。,第二輩子,貝利做了一條警犬,在一次行動中犧牲。第三輩子,貝利在偶然的機會中,促成了一次結合。第四輩子,貝利回到伊森的世界,促成了伊森和前女友的重新生活。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貝利的第二輩子。它撲倒了想殺害他主人的槍手,而自己卻犧牲的場面。那時,搶手悄悄摸到了警察背後,正在瞄準。而准備槍響的那一刻,貝利就如離弦的箭從旁邊竄出,撲倒了搶手,而自己英勇犧牲。貝利在撲之前會想自己會犧牲嗎?一定沒有。他一定在不假思索地想:我的主人就要犧牲了,我必須得救他!是多麼堅定!
這部電影在片尾說:活在當下,給予別人快樂,是狗的使命。為別人服務,助人為樂,以別人為核心,這是多麼高尚的品德啊!就像北宋初年的政治家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還記得最近新聞聯播上說的嗎?某地又有一人不慎落入水中,附近一位會水的小夥子,想也不想就跳入了水中,知道吧落水者就起來為止。然後,他為了逃避別人的贊賞離開了此地。這些可愛的人,正像蠟燭一樣,照亮了別人,卻燃燒了自己。正是因為這種精神,才能讓這個世界溫暖、幸福。
活在當下,給予別人快樂,是狗的使命;但我覺得,這同時也是人類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二
前幾天去看了《一條狗的使命》,想寫個觀後感,今天終於要寫寫了。以下簡稱《一條狗》咯~
早年看的《忠犬八公》,鼻涕一把淚一把的。乍看這個《一條狗》的時候,以為是一樣的敘事手法,狗狗和主人之間感人肺腑的感情故事。可是……這居然是一部《狗狗的「三生三世」》……而且從狗狗的角度和人類的角度,兩個角度去展現故事的……那句「這個小男孩我養定了」狗狗說,讓人印象深刻……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從狗狗短暫的第一世開始(第一世太快了,我沒注意看到)。第二世時,認認真真的看,感情成功被帶入了……狗狗的生離死別讓人簡直不能再難受啊……更是不說愛狗之人,我想大多數現場觀眾都哽咽的不行,狗狗陪伴小男孩長大的美好生活,搞笑場景,到最後的生離死別,(雖然感覺中間一些突發性的故事轉折……額……有些過於突然和不合邏輯外),以為就這樣結束了,講述了狗狗的忠誠陪伴,人類的愛心呵護……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結果……這神剪輯把我嚇到了……哦……原來是穿越劇和情感劇和搞笑劇揉合在一起的啊……內容現在可以用的說,就是一隻狗,去世了,又轉成別的狗,記憶還在,發生了好多故事,短命的流浪狗,被人疼愛的金毛,衷心伶俐的警犬,陪伴主人到結婚生子的柯基犬,再到後面的不被人愛的流浪狗(確實道出了現實生活中很多這樣不負責任的主人,出於一時興起,又不對他負責任……)一直到回到第二世的那個曾經的小男孩現在的孤獨老男人主人身邊……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這不得不說……轉折的很明顯,沒有用什麼很好的過度。我不是專業的,這中專業方面的知識,也只能用課上學過的那點皮毛來想想了,說不上來好與壞,要是說這種剪輯方式不好,可是確實讓觀眾們印象深刻的記住了呀,也戲稱了它為「狗狗的三生三世」,若說好,可能從剪輯方面就不那麼多的過渡自然?我看過一些影評,有一些人覺得不是特別好,劇情什麼的,感覺是拼湊式的,各種手法用的也不好。
站在一個非專業的觀影者角度來談,這樣的技法讓人們記住了(可能由於見識短淺,沒看過太多電影什麼的吧,第一次見這樣的狗的轉世,一個片段一個片段……)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雖說是一個短片一個片段的,但故事用「轉世」這樣的同一隻狗的口吻去串聯故事的……至少感覺也算是一個整體吧……可能有點生硬哈……當然某些地方的不足,作為外行人,也能看到一點。同樣,作為外行人,被感動了,就行了。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它可能用了「迷信」「相信轉世」這樣的故事情節。對於人們來說,作用到了就好。狗狗是有感情的,狗狗是會記住我們的,狗狗會報答恩情的。愛護別的生命,這就夠了。
《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一條狗的使命》—知道一點蒙太奇的吃瓜群眾的觀後感
這讓我想起了從學齡前兒童時期就一直鍾愛至今的《101忠狗》,陪伴我,給我回憶,讓我知道應該去愛護其他的生命。
我想,這就是電影的意義吧……至少對我而言……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三
第一次走進電影院就被牆上的熒幕吸引,經常聽大家說:書籍會給人留下更多可以想像的空間,但對於我來講,真切的呈現,演員的眼神和動作更讓我融入自己,把自己的情感帶進一步好的作品裡,讓我的靈魂與大熒幕碰撞出火花,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一部關於寵物的電影《一條狗的使命》,相信大家對這個電影都不會陌生,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導演是萊塞·霍爾斯道姆,瑞典電影導演。曾因電影《狗臉的歲月》和《蘋果酒屋的法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本片該片根據小說《忠犬八公》改編的,講述了一條叫貝利狗狗在一次次生命的輪回中尋找自己的使命,最後回到了最初主人身邊的故事。其實與其說他是在講述一條狗狗的四次輪回,不如說是講我們人生的四段經歷,劇情新穎獨特,溫情無限,感人肺腑,值得一看。與眾不同的是,電影是第一人稱的形式表現的主人公狗狗內心世界的。看完後甚至有一種養只狗狗的沖動。
第一世一條金毛狗狗在逃脫管制時被一個叫伊森的小孩收養,伊森因崇拜球王貝利而給它起名為「貝利」,成長過程中,「貝利」對伊森無限忠誠,幫了伊森很多忙,甚至從火場中救出了伊森母子,還抓住了縱火犯。後來伊森離開家去讀大學,而孤獨的「貝利」卻患上了抑鬱症,再加上年老體弱,最終以悲劇的方式告別了世界,令人難過不已。
轉世後的「貝利」成了一條黑貝警犬,名字叫「艾莉」,這一世的主人是一個不苟言笑的刑警,「艾莉」盡忠職守,對主人也是不離不棄。後來在一次抓捕犯人的過程中,「艾莉」替刑警擋下了犯人的子彈,命歸黃泉,而這時刑警才終於流露出自己對「艾莉」的真情實感來,場面十分感人。
「貝利」第三次轉世成一條柯基犬,名字叫「提諾」,主人是一個有些自卑、有些宅的黑人女學生,「提諾」成了她最好的朋友,通過「提諾」的幫忙,她成功收獲了自己的愛情與幸福。可好景不長,「提諾」最終離開了她,盡管有不舍,但這次似乎沒有太多的惆悵。
最後一次,狗狗被一個女孩收養,取名「巴迪」,女孩的男友不喜歡它,悄悄地將它遺棄到路邊,後來「巴迪」穿過森林,鬼使神差地來到一處農場,農場的主人正是暮年的伊森,它成功引起了伊森的注意,並讓伊森收獲了年少時的愛情。最後,它以自己和伊森獨特的相處方式讓伊森認出了自己的狗狗「貝利」,不得不說這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情節,感人至深,而「貝利」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為何,結局皆大歡喜。令人欣慰。
網路上對這個題材的電影褒貶不一,有人說《一條狗的使命》是一部催淚的影片,讓人難以抗拒,在悲傷之中都飽含溫情。尤其是當貝利要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透視鏡下那絕望無助的眼神,動人而又真實的細微情感變化,在銀幕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對於生離死別的痛苦,影片選擇了不迴避,而是用特寫鏡頭捕捉從生到死,狗與人之間情感的真情流露,可謂用心良苦。也有人說這個電影沒有激烈的感情沖突,很平淡,但我覺得人和寵物之間的感情是不言而喻的,往往最平淡中的真實情感才最打動人心。身為一個愛狗人士,基本從頭哭到尾。
5.17號一條狗的使命2也上映了,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一起走進電影院。
最後,用電影《一條狗的使命》中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生活的意義,首先要開心,力所能及的事情要竭盡全力的去幫助別人,舔你愛的人,對過去的事不要一副苦瓜臉,對未來也不要愁眉苦臉,要活在當下。」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四
說起《一條狗的使命》的導演拉斯·霍爾斯道姆,資深點的影迷相信都不會陌生,他曾執導過大名鼎鼎的《忠犬八公》,賺取了無數人的熱淚。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後,霍爾斯道姆告別寵物電影,開始自己愛情文藝之旅,《分手信》、《到葉門釣鮭魚》對愛情電影迷來說也是耳熟能詳。這次回歸寵物題材,從本質上來說,當然是因為好賺錢,無數次的市場實踐告訴我們,寵物題材基本是只賺不賠。
坦白說《一條狗的使命》拍的並不多走心,只是霍爾斯道姆在商業流水線上的一個命題作文。單從製作上來講,不但談不上精良,甚至有些過時。
電影在北美上映時爛番茄新鮮度只有34%,25人投出新鮮番,48人投出爛番茄,北美主流媒體大多給出的是中差評:「煽情太過刻意,很多地方讓人尷尬不已,背景設定更是難以接受」,「尷尬、粗俗和不必要的殘忍,這是一部毫無意義的影片」,「本片引出了一個話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但可惜的是,我並不想知道,也絕不會從這部影片中得到答案」。
有意思的是,代表觀眾評分的CinemaScore評分卻達到了A,與媒體評分形成了鮮明對比,票房也輕松突破了5000萬美刀(成本2200萬美刀)。
為什麼一部製作上缺少亮點、故事橋段老套、煽情又顯得刻意的電影能讓觀眾淚目,拿到觀眾心中的高分呢?
不是故事(單就故事而言,第一段父親因為狗狗喪失了上升的機會而從此沉迷於酒精,但是母親和男孩卻選擇了狗狗放棄了父親也是非常的狗血和不那麼討喜),不是拍攝手法,甚至也不是狗狗們,是我們自己的寂寞和多情。
工業高度發達的社會,人的寂寞可能是與工業發達的程度成正比的。但在人前,我們從不輕易顯露,寧可選擇夜生活也不敢去付出一段感情。因為寂寞,我們也不看太多王家衛,畢竟心裡的寂寞挖一次修補起來太累。更多時候,我們願意選擇《一條狗的使命》這種隔靴搔癢式的觸摸,緩解了內心的寂寞,又正好借著這個緩解來濫下情,證明自己依然真實的活著。
所以全片最淚目的片段是狗狗轉生為警犬,默默的走近寂寞的警察後,又為警察犧牲的片段。筆者觀影時眼淚也是流得一塌糊塗,這就是寂寞的我們不敢讓人走近的寫照啊。
觀影結束後回想起來又覺得挺老套的套路,但是想自己如果二刷這個點還是會流淚。沒辦法,人都是寂寞而多情的動物。我們的寂寞和多情,其實不需要《海邊的曼徹斯特》那樣陰冷的絕望,我們只是要發泄一下就好。
所以電影為長大後的男人安排了未娶,契合了寂寞和陪伴的主題,也契合了我們寂寞需要陪伴的心。管他深不深刻、刻不刻意呢,有一點點溫暖度過這個夜晚也好。
《一條狗的使命》觀後感五
我不知是否有輪回,但我相信因果,相信以愛遇見愛。
——題記
「影評人夢見烏鴉說道:‘每一隻寵物,都是命中註定的精靈。導演太會拍狗狗了,穿越生死只為遇見你,每一次經歷都是那麼感動。’有網友表示:‘影片逗趣得讓人捧腹,感動得讓人落淚,結束時影院里響起了掌聲,這還是頭一次遇到。’更有觀眾用‘治癒系神作’來形容該片。時光網記者感慨本片‘能一下子觸及人內心最柔軟的情感’,更有媒體犀利點評‘影片看似在說狗生,不如說是講人生。孤獨始終是常態,很慶幸此生遇見你’------」
先生忙完事情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八點。但他沒有忘記今天是周末,一邊翻看網頁,一邊向我讀著影評。從他那抑揚頓挫的朗誦中可聽出對這部片子的鍾情。見我不置可否,最後,他清了清嗓子,提高了音調:「《一條狗的使命》暖心而不虐心,溫情而不煽情,可說是同檔期惟一一部真正直擊人心並且治癒靈魂的電影——」
雖然十點半場已經太晚,雖然天雨夜寒,但我還是忍不住說:「好吧,影片推薦成功,我們去和狗狗約會吧!」
果然,好影評不是吹出來的。溫暖而詩意的畫面,感人而曲折的情節,溫情四溢的人文關懷,令人時而歡笑時而黯然——但,心一直很溫暖。
早聽奶奶說「人的十年,狗的一生」,狗的生命何其短暫!何況還會有意外。技藝嫻熟的導演採用穿越的意識流手法,深情演繹了狗的多次輪回,展示了狗生命的酸甜苦辣。雖然時空在變,但貝利對生命意義的思索沒有改變,對伊森的愛沒有改變。他一路行善一路尋找,最終回到了伊森身邊,並幫他找回初戀女友,找回遺失了幾十年的幸福。影片最終以歡喜結束,回應溫暖的主題,令每個走出影院的人心懷感動:「生命的意義在於讓自己快樂。只有自己快樂,愛的人才會快樂,才能給別人快樂;狗的使命應該是盡力幫助別人,讓身邊的人幸福。生命無常,活在當下------」
一路行善一路溫暖。這是一部播種愛的影片,凡是認真的觀影人,都能收獲到「陪伴、忠誠、關愛、互助」的珍寶。影片以汪星人的視角展現狗狗和人類的微妙情感,狗狗貝利陪伴小主人伊森長大成人:童年的夥伴,青年時的陪練、情竇初開時的紅娘——貝利早已經成為伊森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了他的親人------後來它年邁死去又轉世投胎變成其他性別和類型的汪:第二次輪回狗狗變成了威風凜凜警犬,她恪盡職守,勇往直前,幫助主破獲了無數的大案,最後在冒險救助落水人質後趕回主人身邊,在千鈞一發的時刻與罪犯殊死搏鬥,搶救回警官一命,自己卻倒在血泊之中------後再次轉輪回,又成了陪伴一位單身女青年的小柯基犬,因遛狗與命中男神相遇,終結幸福連理,孤獨不再;第四次的輪回中,雖受女主人疼愛,但最終被遺棄。但「禍兮,福之所倚」,正是這次經歷,讓他循著記憶中「伊森歲月」的氣息,重回伊森身邊,並幫助伊森找回初戀女友,贏得幸福美滿的團圓------
父親的使命。伊森的父親原本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外派高級銷售。但後來嗜酒成性,淪為破壞家庭幸福的禍首。伊森看不起酒鬼父親,看待父親的眼光也就有了冷漠與輕蔑。最終,在一次父親酒後發瘋毆打母親時,伊森和父親扭打在一起,並警告「不許再打我的母親!」他說服母親放手,任由父親離家出走。可是,酒滅心智的父親走進了伊森球隊的慶功宴,受到不懷好意的隊友的羞辱與威脅,伊森與隊友反目,並引來一場熊熊大火。在這場大火中,是機警的貝利叫醒了熟睡的伊森(後來,還勇猛地抓住了肇事者),使他們免遭不幸。但尹森卻被燒毀的樑柱砸斷了強壯的腿,失去了因「優秀橄欖球員」保送名牌大學的機會------這是不爭氣的父親給予兒子的「不幸饋贈」,他改寫了兒子原本可以幸福的一生 。影片開頭的畫外音是貝利對狗的使命的不住叩問,那麼,每一個父親,每一個人,也應該時時記得自己的使命,以高尚的人格和積極向上的品行給予孩子生命的引領,建設家庭的幸福。
當然,沖動是魔鬼。遇到事情要冷靜,不要大打出手。友愛別人就是保護自己。這應該是尹森命運陡轉給年輕人的啟示吧!
總之,《一條狗的使命》既是一首具有詩情畫意的抒情詩,又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哲理文。她讓我們在唏噓中感恩,在反省中成長。友愛動物,關愛家人,溫暖世界,這或許就是電影導演的初衷吧!
還有,如果真愛,那麼,一路行善,就一定會在時間的輪回里再見。
㈢ 趙奕歡演的電影有哪些
趙奕歡演的電影有青春期4、貓先生與豬小姐、708090之深圳戀歌、我是女王、校花駕到之極品校花、後備空姐等。
1、《青春期4》
《愛愛囧事》是關爾執導的一部電影,由趙奕歡、王一主演。影片講述職場花痴女孩曹愛愛和房地產商公子哥展少昂在機緣巧合之下同居並發生的一段令人匪夷所思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