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2. 中國有哪些知名影視公司萬達電影市值第一,達348億元
中國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票房持續攀升,2018年總票房達609.76億元,增長9.06%,觀影總人次超17.16億。電影院數量、銀幕數均超越北美,達1萬家以上,60079塊。至2020年,中國銀幕總數預計將超過8萬塊,佔全球三分之一。中國知名電影公司包括: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中國最大電影公司,由多家單位合並組成,市值293.68億元。
萬達電影,隸屬於萬達集團,覆蓋電影院、院線與製片,市值348.14億元。
華誼兄弟,中國大陸知名娛樂集團,創立於1994年,市值131.08億元。
光線傳媒,成立於2004年,開啟電影之路,市值278.69億元。
博納影業,中國影視集團,市值約160億元,正籌劃上市。
阿里影業,阿里巴巴旗下,市值335.56億港元。
華策影視,總部位於杭州,市值121.32億元。
新麗傳媒,集電視劇、電影、網路劇製作與全球發行、營銷、經紀於一體,市值155億元。
捷成股份,下屬眾多子公司,市值99.91億元。
橫店影視,經營院線、電影院、影視製作,市值91.96億元。
文投控股,市值75.12億元。
奧飛娛樂,動漫文化傳播公司,市值84.82億元。
北京文化,全產業鏈影視傳媒集團,市值73.02億。
上海電影,市值78.81億元。
還有慈文傳媒、開心麻花、華錄百納、唐德影視、美團貓眼電影、樂創文娛等。
中國電影公司數量眾多,規模尚不及美國五大巨頭。然而,市值卻較高,因其被看好未來增長潛力。迪士尼與奈飛的市值顯示,中國電影公司的總體市值仍有發展空間。中國電影產業正處快速發展期,未來將加速增長並走向國際化。
3. 你怎麼看待9年來中國電影票房首現負增長,但明年或將成全球最大電影市場
出現負增長是正常現象,中國電影產業總體是向好的,中國成全球最大電影市場是必然的,但明年還實現不了。
2018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共生產電影1082部,創造總票房609.76億元。
原先在中國拍電影是個很簡單的事情,但現在在中國有每年有大量的電影被拍攝,但真正能夠上映的電影是少之又少,而又能夠有足夠口碑的電影,那是更少。電影票房的負增長,核心原因是稀缺資源越來越少,特別是稀缺的好內容資源越來越少。
4. 電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時期
電影的發展經歷了五個時期:
1〉電影技術發明期(1832—1895)。
2〉無聲電影時期(1895—1927)。
3〉成熟期(1927—1945)。
4〉發展期(1945—80年代末)。
5〉電影新時期(90年代—)。
全球電影市場穩定增長
2010-2018年,全球電影票房收入雖然總體保持增長趨勢,但增速呈波動變化。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數據,2017年,在中國電影市場回暖等因素的影響下,全球電影票房收入為405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了4.4%,增速較行肆2015年有檔慎轎明顯提升;孝螞但2018年,盡管全球電影票房收入再創新高,但增速再次下滑至1.5%。
5. 2019電影行業發展趨勢怎樣
2018年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表現強勁,總收入達到609.76億元,較前一年增長9.06%。剔除票務服務費後,分賬票房為565.39億元,同比上升7.94%。觀影人次達到了17.16億,同比增長5.93%,而放映場次增加至11066.8萬場,增長了17.24%。場均人次降至15.5人,比去年減少1.7人次,平均票價上漲至32.95元,較去年提升0.62元。票價自2010年起持續下降,2018年首次出現上升。
回顧過去十年,電影票房和觀影人次持續增長,顯示出電影市場的穩定發展態勢。國家政策的出台為電影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2018年12月13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提出多項發展目標。
首先,至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銀幕總數將超過8萬塊,實現影院布局與城鎮化水平及人口分布更加契合。其次,大中城市電影院將提升放映技術和設施,觀影體驗更加舒適。此外,縣級城市影院數量將穩步增長,部分地區的鄉鎮電影院數量也將迅速增加。
電影院線制改革將進一步深化,形成一批實力雄厚、管理規范、資產聯結緊密的大型骨幹電影院線,同時特色院線將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隨著縣級電影院的增多和觀影條件的改善,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更多人關注電影產業。
2019年至2020年,電影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電影投資將成為必然趨勢。這將促進電影行業的進一步繁榮,推動電影市場的持續增長。
6. 2019電影行業發展趨勢怎樣
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09.76億元,較去年559.11億元同比增長9.06%;剔除票務服務費後共實現分賬票房565.39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7.94%。觀影人次17.16億,同比增長5.93%;放映場次11066.8萬場,同比增長17.24%;場均人次15.5人,同比下降1.7人次;平均票價32.95元,同比提高0.62元,平均票價在經歷了長期下滑後,在2018年首次出現提升。
縱觀近十年的電影票房,我們可以發現電影的票房是在逐年升高的。同時觀影人次也呈現遞增漲模式
7. 2018年電影產業鏈市場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
上游環節競爭白熱化
電影產業鏈上游是製片環節,主要包括劇本開發、立項、電影生產構成。目前,電影製片環節准入門檻不高,根據《電影管理條例》和其他相關規定,電影行業製片領域涉及的監管准入措施主要包括電影製片製作資格准入許可、電影攝制行政許可、電影內容審查許可三大方面。
正因此,國內製片方的競爭十分激烈,每年生產的電影數量持續增長。根據國家廣電總局數據,2014年,我國電影產量為758部,到2018年電影產量已超過千部,增加至1082部,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3%。
電影產業鏈中游是發行環節,主要是根據影片獲取公映許可證和上映檔期的情況,組織電影宣傳和發行工作,完成影片公映以及衍生品銷售等工作。不過影片類型的不同,使國內發行領域的機構存在差異。
其中國產電影的發行可以由國內任意發行公司完成,而進口電影只有中國電影、華夏電影兩家公司具有引進和發行權。其中批片大都是由民營公司引進之後,再向中影或者華夏申請配額指標並支付一定費用。
這導致國產電影發行市場競爭激烈,既有博納影業、五洲電影發行等為基於院線資源優勢的終端主導型公司,也有光線傳媒、新麗傳媒等為以優質內容生產為核心的傳統發行公司,以及貓眼電影、阿里影業為代表的新興互聯網發行公司。
電影產業鏈下游是院線(影院)環節,是電影行業中連接電影發行方和影片放映方,對影院實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獨立經營單元。目前,國內院線與其下屬影院的關系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聯結、另一種是簽約加盟。
由於院線有牌照準入壁壘,因此近年來國內院線數量基本保持穩定,競爭格局基本清晰,以萬達院線、大地院線、上海聯合、中影南方和中影數字等為代表的前十院線梯隊成為我國院線市場商業化運作的主導力量。
產業鏈整合趨勢明顯
當前,國內電影行業全產業鏈布局或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整合或合作的趨勢日益明顯。為了通過整合全產業鏈資源以強化盈利能力和對產業鏈各資源要素的控制能力,以此發揮各產業環節的協同效應、增強市場競爭力,國內電影行業中實力較強的企業紛紛開始全面介入上游的內容製作、中游的宣傳發行、下游的院線影院終端放映和衍生品產業投資之中,使得整個電影產業鏈的整合趨勢日益明顯。
此外,影視公司與互聯網的跨界融合越來越多,電影製片、電影宣傳發行、電影衍生品和投放終端逐步互聯網化。近兩年,互聯網公司也通過兼並、合作,滲入到製片、發行、放映各方面,從多角度、寬領域介入到了電影產業鏈。互聯網公司憑借其平台的領先優勢,協同現有業務布局和戰略方向,為平台的活躍用戶提供豐富的內容供給,增加盈利。
更多數據參考 前瞻產業研究院 發布的《 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