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2017年春季最受歡迎,最火的電視劇,那非由唐七公子同名小說改編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莫屬了。故事講述了青丘帝姬白淺(楊冪飾)和九重天太子夜華(趙又廷飾)經歷三段愛恨糾葛終成眷屬的絕美仙戀故事。是一部大型古裝玄幻仙俠劇。
總結一句話就是,劇情倉促,演技尷尬。能看的就是兩大主演的臉和還算唯美的畫面了。怪不得都被大家說是爛片,不過像裡面演員的粉絲們還是很喜歡這種電影的,畢竟還有美顏可以舔。
㈡ 中國史上十大最差票房
1: 《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是2017年徐克和袁和平的第八次協作。在這之前,她們協作過《黃飛鴻2》《鐵馬騮》《蜀山傳》等,無一不是武俠江湖發燒友心裡的經典。
四年後,續篇《冰封俠:時空行者》公映,有些人懷疑這也是當初套拍沒有播映的影片,可是製片方竭力否定。
㈢ 馮小剛垃圾電影太多是因為有垃圾觀眾捧場
6月18日,馮小剛又開炮了,他號稱中國垃圾電影不少,跟垃圾觀眾多脫不了干係。
6月18日,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論壇上,向來有「小鋼炮」之稱的馮小剛火力全開。對於觀眾常吐槽的垃圾電影太多,馮導稱「中國怎麼這么多垃圾電影,還不是因為有那麼多垃圾觀眾。你不去捧場,就沒這東西,往往垃圾票房還很好。」
網路大電影切忌步院線電影後塵,成為爛片集中營
現在也是網大最壞的時代,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網大影響力還很弱,還沒有培養起網大自身的觀眾群體。
但是盡管很多網路大電影會面臨資金方面的難題,卻並不是所有的網路大電影都會碰到這種問題。只要有好的創意,專業的團隊,良好的職業素養,資金問題並不是真正困擾網路大電影的真正難題。
在垃圾圈錢電影的陰影下,網大從業者們更應該用工匠精神,打造網路大電影。
觀眾終會審美疲勞,垃圾電影是沒有發展前途的。還是多用心創造優秀作品是關鍵啊。
㈣ 2017華語十佳電影中,你最喜歡哪一部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一眨眼,2017年就要過完了。回顧過去一整年的國產電影市場,我們依然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我們的重工業電影水品有了進步,票房直逼60億的《戰狼2》就是一個好例子;一些獨立小眾的冷門藝術片、紀錄片也紛紛創下票房破億的好成績,比如《岡仁波齊》,《二十二》。憂的是依然有大量粗製濫造的爛片在院線上映,即使口碑撲街,依然阻擋不了眾多粉絲的熱情追捧。同時,一些評價頗高的作品在市場中找不到生存的機會,通常是血本無歸。
這部電影整體質量非常好,異常出彩的結尾更是讓這部電影上了一個檔次,說這是近年最好的電影,一點都不為過。
㈤ 4.9分的《妖鈴鈴》,是對2017年中國電影的最後一次侮辱
電影《妖鈴鈴》的開畫情況可謂是一地雞毛,導演和主演頻繁更換,片名多次更改,吳君如在首映禮上淚灑現場,聲稱「自己欠自己一張電影票」。然而,開畫後,《妖鈴鈴》不僅成為元旦檔新片最快破億的電影,豆瓣評分卻成為了同期電影的最低分。影片的口碑稀爛,票房卻高漲,這種反市場規律的現象讓人困惑。截止發稿時間,《妖鈴鈴》票房已突破2.2億,不僅超越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解憂雜貨店》,甚至可能超越《妖貓傳》的同期成績(上映3天2.42億)。
這種現象引發了人們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反思。是否已經隨著觀眾審美的提高而成為過去式?是否早該將《小時代》、《富春山居圖》等「爛片」一起扔進中國影史的垃圾堆?這到底是回歸返照,還是噩夢重來?
值得慶幸的是,這次被口誅筆伐的不是觀眾,而是操縱排片主導市場的大型公司。元旦檔新開畫四部影片的豆瓣均分為5.7分,而4.9分的《妖鈴鈴》卻讓口碑最高的《芳華》排片減半,綜合質量最高的《妖貓傳》直接被擠出了主流競爭行列。2017年內地票房重回高速增長模式,思想深刻、內容過硬的佳片涌現。但春節檔里口碑稀爛的電影票房奇高,賀歲檔中裝瘋喜劇「欺壓」老炮兒。這到底是中國電影進步中的反復,還是轉型中有人在「拖後腿」?
《妖鈴鈴》的更名背後,不僅反映了國產娛樂圈和電影工業的諸多「潛規則」,還引發了關於導演與片方意見不合的疑問。從片名風格來看,《鈴姐大鬧萌貴坊》更貼近復古港片,《妖鈴鈴》更符合內地審美。這背後的更名,是「掛名」的經典潛規則。盡管電影足以令人發笑,但笑料加工粗糙,聲畫「脫節」,讓觀眾感覺「上當受騙」。電影雖然走的是「驚喜劇」路線,有致敬港片經典的意味,但取其糟粕,去其精華,學會了誇張做作,卻沒學會故事的縫合。《妖鈴鈴》的確有港式驚悚喜劇的外殼,但諸多的「不如意」讓電影缺乏支撐其野心的素質。最終,盡管也能讓人笑,但絕不能讓觀眾滿足,反而有被侮辱了智商之感。
市場是王道,而「排片之王」《妖鈴鈴》則有了足夠資本。盡管電影口碑不佳,但憑借其出色的資方,還是力保其單日票房前三。這或許就是中國電影某一層面的現狀,你當然有機會像《摔跤吧!爸爸》、《芳華》那樣以口碑逆襲,但更大概率是被《妖鈴鈴》這樣的高排片電影直接三振出局。賀歲檔口碑第一的《芳華》排片屈居第五,上座率奇高的《妖貓傳》在可憐的排片下已難有起色,而新片中上座墊底的《妖鈴鈴》,仍然保持著最高的排片佔比。面對這樣的現象,氣憤的不僅是《妖鈴鈴》兩天1.5億的票房,更是好片被擠壓的空間,以及我們到了電影院只能聽從強勢院線和發行方的安排。這樣的故事只要成功一次,勢必大概率反復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