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和<異常>差不多的電影還有么
《異常》屬於幻想恐怖片,類似的有《小丑回魂》《攝影機不要停!》《密室逃生》《遺傳厄運》《忌日快樂》。
1、《小丑回魂》
《小丑回魂》是湯米·李·華萊士執導,Gary Chalk、Claire Brown、Susan Astley等領銜主演的恐怖片。影片依據恐怖大師斯蒂芬·金1986年美國暢銷小說《死光》改編,講述了邪惡小丑危害人間,小朋友合力對抗的故事。
2、《攝影機不要停!》
《攝影機不要停!》是上田慎一郎執導的喜劇片,由濱津隆之主演,於2018年6月23日在日本公映。該片講述了一個以直播方式拍攝僵屍影片的劇組經歷種種意外事件,想盡辦法努力完成拍攝的故事。
3、《密室逃生》
《密室逃生》由亞當·羅比特執導,泰勒·拉拜、黛博拉·安沃爾主演的驚悚片,於2019年1月4日在北美上映,於2019年1月1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該片以娛樂體驗「密室逃脫」為主題,配以精細巧妙的密室設置和懸念迭起的燒腦故事,還原了一場真實、驚險、刺激的「逃生搏命」游戲的故事。
4、《遺傳厄運》
《遺傳厄運》由美國A24公司發行的恐怖片,由阿里·艾斯特執導,托妮·科萊特、加布里埃爾·拜恩、亞歷克斯·沃爾夫、米莉·夏普洛聯合主演。該片於2018年6月8日在美國上映。
《遺傳厄運》故事聚焦格雷厄姆家族,講述了母親艾倫去世後,安妮家庭中陷入一系列厄運遺傳的恐怖事件故事。
5、《忌日快樂》
《忌日快樂》是克里斯托弗·蘭敦執導的恐怖片,由傑西卡·羅德、伊瑟爾·布羅薩德等主演,於2017年10月13日在北美上映、2018年2月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泰莉不斷重復經歷她自己被人謀殺的一天來追查真凶的故事。
Ⅱ 營救人質的電影有哪些
《空中營救》和以往的電影題材不同,這部電影沒有讓乘警和歹徒直接較量,整部電影的設計像是密室逃脫,一條一條的線索不斷被拋出,只要細心尋找蛛絲馬跡順藤摸瓜就能找到答案,沒有無關緊要的冗餘信息來故弄玄虛擾亂視聽,增強了電影的節奏感和懸疑氛圍,也能讓觀眾們的注意力保持在謎題上,加強了緊迫感和代入感。電影的動作風格繼承了《颶風營救》系列。硬派,寫實,凌厲,簡練,沒有多餘的動作,也絕不拖泥帶水。
位經驗豐富,精明強乾的職業殺手,效力於黑幫老大肖恩,兩人合作多年,彼此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整日生活在鮮血和陰謀之後,吉米感到十分疲倦,他產生了想要「退休」的念頭。
麥克是吉米的兒子,父親的特殊身份讓兩人的父子關系十分淡漠,然而,一場意外的發生讓吉米殺死了肖恩的兒子丹尼,麥克亦成為了黑幫追殺的對象。為了保護兒子的安全,吉米重裝上陣,和昔日舊友們展開了血腥廝殺。他們只有一夜的時間,一夜過去,吉米和麥克將會面臨怎樣的結局?
通勤營救 The Commuter (2018)
上映日期: 2018-02(中國大陸) / 2018-01-12(美國)
類型: 動作 / 驚悚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故事講述連姆尼森是一位年復一年坐同一地鐵的商人,某天遇上一個神秘的女子請他幫忙做點事情,以巨額報酬要他找出不屬於這輛火車上的人。連姆尼森接受這個任務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捲入一場犯罪陰謀之中,這已經威脅到火車上全部乘客跟自己家人的生命安全,他很快發現自己想離開這列恐怖火車,唯一的方法就是躺進運屍袋。
Ⅲ 美國恐怖片2019排行榜是怎麼樣的
美國十大恐怖片排行:1、閃靈,2、七宗罪,3、沉默的羔羊,4、范海辛,5、驅魔人,6、寂靜嶺,7、迷霧,8、短柄斧,9、恐怖蠟像館,10、致命彎道。
Ⅳ 《復體》:平庸的互動式電影,《晚班》難堪大任的傳承者
在聊這款 游戲 之前,咱們不妨先來做個選擇題:你目睹了一輛失控的電車即將沖向前方軌道的五個無辜者,而在這千鈞之際,卻發現前方的控制桿能夠改變軌道的方向。可不巧的是,另一方向也有毫不知情的平民百姓。原軌道的五人和另一軌道的一人,你會怎麼選擇呢?
這個被稱為電車難題的例子是倫理學中極為經典的思想實驗,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中被無數次用類似的模式演繹過,而《復體(Complex)》在進入 游戲 後也讓玩家面臨了一次兩難的選擇。
在此無意劇透結果,暫且只說結論。在提出類似的假想後,顯然製作者無意拔高沉思的深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一步提出建設性的思考,也不願藉助康德的思想進行批判,所以,一場蒙太奇後鏡頭迅速切往他處,只留下略微有些驚愕的玩家面對屏幕意猶未盡。
我並沒有渠道估算這款 游戲 的成本如何,但從遊玩流程中的蛛絲馬跡也不難猜到一些眉目。鋒判 游戲 主要場景僅有兩個,實驗室的場景雖然布景稍有復雜,但細節不算豐富;而另一通話的房間則布局更加隨意。加上略短的流程和樸素的五毛特效,才得此結論。
要麼做3a高定價高風險高回報,要麼做獨立低成本低風險快速回籠資金,如今,夾在中間的中小型工作室似乎有些兩頭不討好,好不容易鼓搗出一款 游戲 來,定價高了玩家不買賬,低了則收不回開發成本。自己的技術力和產量也比不上有扎實基礎的業界翹楚們。這也是白金這種量級工作室願意接納投資的原因。像是卡普空這種量級的公司有著長年累月的底蘊支撐,完全可以靠著重製項目賺錢養活手裡的新企劃,叫苦不迭的其它工作室要麼需要投資,要麼就只能不斷拋出小項目來補貼家用。顯然,《復體》就是一款這樣的作品。 比起它的前輩——Wales Interactive的前幾部作品來說,從體量、時長到講究程度都要遜色不少。
互動式電影,咱們已經不再陌生。從《底特律:變人》到《隱形守護者》,低門檻,易上手是它們不變的優點。是的,在這種 游戲 中往往你只需要動動手指點點滑鼠,如果是《底特律》,你還需要完成考驗反應力的QTE,但是《隱形守護者》, 就只用完成提示的選擇,幾乎沒有任何操作門檻。哪怕是此前不玩 游戲 的朋友也能快速進入狀態。《復體》也同樣有這樣的優良傳統 。
如果提起這個工作室的名字你覺得陌生,那談起《地堡(The Bunker)》和《晚班(Late Shift)》或許你會有所耳聞。這類型的 游戲 雖然並不屬主流之列,但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無形間在播客圈子能一石掀起千層浪。對於觀眾來說,單單只需要觀看就能獲得絕大多數體驗,並且選項能加深自己的參與感,而播主也能與觀眾適時互動,進一步提升節目效果。
話又說回來,既然與以上作品同為兄弟姐妹,操作上自然也差不離。選擇是貫徹始終的主題,並且,製作者也並不打算用時間限制逼迫玩家進行快速反應的選擇。 游戲 內不僅可以暫停,短時間內不容易抉擇的考慮可以花時間思量後再做嫌拆出抉擇。另外,加入的長按TAB鍵能夠自動跳過功能也為試圖進行多周目,解鎖多結局的玩家提供了便利。 總的來說,要比《晚班》人性化不少。
演員演出賣力,演技不俗
看看 游戲 的自我介紹,對演員陣容想必也有十足的自信。 事實上,也正如他們所願,在 游戲 領域如此豪華的演出陣容帶來了極為芹基棗專業的表演。 無論是感染生化武器的平民身體的反應,還是人物相互對峙時的微表情和小動作,都有足以媲美電影級別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演員們靠著出色的演技支撐住了稍顯孱弱的劇本。
無意義的演出偶有出現
我不能確定是因為項目資金不足讓這些埋下的伏筆無力展開還是劇本作者本意如此,《復體》中 存在著好幾處看上去形似伏筆卻意義不大的奇怪演出。 把馬桶炸出次元空洞的行為暫且不吐槽,但是煞有介事的完成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找到方案、解決問題這一系列流程後花了不到30秒改口解釋原來行不通。再比如女主角劃傷了手指的戲碼也給了鏡頭特寫,調動起玩家的好奇心在腦內不停猜測,但直到最後這個包袱也沒能抖出來,這些似乎除了給我增添吐槽的談資外別無裨益。
戲劇領域的「契訶夫原則」提出:如果有人在第一幕亮出了一把槍,它就必須在第二幕開火,否則這把槍就不應該出現。
在電影和 游戲 領域雖然不能完全套用,但仍然有參考價值。 游戲 花了不少時間在闡釋一件事情的可能性頗高,但是接下來又用不到一分鍾時間完全否認了此前的想法。如果 游戲 時長多達數十小時這樣的瑕疵暫且可以忽略不計,但在一小時左右的流程中任何缺點都會被無限放大。這些偶爾出現的無意義演出讓節奏變得怪異,本應該是緊張且快節奏的密室逃脫也因此失去了緊湊感。
部分設計意義不大
在steam頁面里, 游戲 把性格追蹤系統作為賣點擺在了介紹上。大言不慚的說著 游戲 能通過對玩家決定和互動得到的信息數據, 探索 人格的五大基本特質,並讓玩家清晰的了解自己。
而進入 游戲 後,不過只是給出的女主角五項性格屬性。看上去煞有介事,實際上到了結尾處不過是給出四字評價,讓人費解。
標榜開放世界的 游戲 很難實現完全的自由,正如自詡選擇取向類型的 游戲 不可能做到每個分支的完全差異化。雖然這已經是玩家心中不言自明的「潛規則」,但要是乾脆就意思意思的隨便糊弄畢竟也有些說不過去。
雖然男主偶爾幾個冷笑話增添了不少趣味。但這很難讓玩家忽視部分選擇雞肋且意義不大的弊端。比如在某處家庭野餐的選項隻影響觀看視頻的先後順序。這樣耍小聰明的伎倆很難讓玩家有參與感。
好的分支劇情可遇不可求,不是每個 游戲 都能做到像《十三機兵防衛圈》一樣精益求精。但如此偷工減料的也不太能說得過去。 模式化與套路化的選項設計用個一兩回還算情有可原,但濫用之下很難不讓玩家產生負面情緒。
《奇異人生》在後期崩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玩家感到自己的選擇是無意義的,當參與感逐漸薄弱後代入感隨之降低,而如果觀眾對劇情沒有代入感,那電影也好, 游戲 也罷,都沒有意義。
2012年的Telltale曾用《行屍走肉》讓人們一舉刮目相看,但2018年之時卻已經分崩離析。他們同樣也以善於講好故事著稱,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陷入了一種奇特的怪圈內——選項越來越同質化,劇本也失去了閃光點。
正如Telltale的悲劇一樣,玩家只要跟 游戲 間難以建立一種長期的信任關系,沒法確定選擇對劇情有多大程度的影響,或者說發現選擇取向只是個噱頭後,差評自然也洶涌而至。
比如 游戲 有十個選項,你認真仔細的完整作答,但當結果揭曉的時候你卻發現只有為數不多的一兩個關鍵選擇會影響本次測試的結果。就像是你滿心歡喜的在等待一個努力後的結果,換來的卻只是謊言編織過的牽強附會的答案。
敘事失調難以避開
敘事失調是指機制或規則與玩法產生的矛盾。 用通俗點的說法,就像是某些 游戲 中玩家殺人越貨無惡不作,但轉過頭來在劇情里仍然是好好先生。在《復體》里,玩家明明做出了消極的態度,讓某個角色與自己的友好程度也降到了及格線下,但反過來我們的主角與好感度極低的人物開始打情罵俏,轉而對另一好感度頗高的人物持敵對態度。或是出現明知道背叛了自己的角色好感度在一些時刻遠遠高於在身邊打情罵俏同伴的場面。為了製造選擇和分支而強行讓某些角色前後行為不夠統一,規則與敘事顯然在部分場合產生了沖突,這部分的設計極不考究,有敘事失調的嫌疑。
如果你僅僅是出於錢多圖一樂的考慮,把它當做一款英語聽力模擬器來使用,考慮到當前40元左右的價格,似乎也勉強可以接受。但要是嚴肅地將它放在電影或是 游戲 的框架類型里,都難以達到及格標准——它在二者的夾縫中占據了一個尷尬的位置。
兩年前Netiflx用《黑鏡:潘達斯奈基》嘗試著 探索 互動電影的道路,甚至非常有野心的加入了meta元素,渴望打破狄德羅口中的第四面牆,但顯然,他們收效甚微。
這就是一部電影,我們可以把每個選擇間視為一個小段落,盡管演員的賣力演出不遺餘力地在展現自己的高超演技,但段落之間為了做出分支而強加的選項帶來了較為明顯的割裂感。我不知道該把它定位在怎樣的類型框架之中,但按照 游戲 的標准眼光來看,它的可互動要素又實在是太少了,太過簡陋。到最後,它的選項更是成了不經意間打破觀眾自己觀看沉浸感的阻礙。
最後,如果並不打算深究每一處細節,僅僅懷著圖一樂的目的,說不定也能在《復體》里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當然,如果你是FMV類型 游戲 的愛好者,試試想必也不壞。
Ⅳ 10部絕望到崩潰的電影是什麼
1、密室逃生
《密室逃生》是由亞當·羅比特執導,泰勒·拉拜、黛博拉·安沃爾主演的驚悚片,於2019年1月4日在北美上映,2019年1月1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以娛樂體驗「密室逃脫」為主題,配以精細巧妙的密室設置和懸念迭起的燒腦故事,還原了一場真實、驚險、刺激的大型「逃生搏命」游戲。
Ⅵ 求類似於《驚聲尖叫》的驚悚片~
隔山有眼(1-2)、致命玩笑(1-2)、恐怖休息站(1-2)、萬能鑰匙(1-2)、致命彎道 (1-3)、下一個就是你(1-3)、驚聲尖叫(1-5)、電鋸驚魂(1-6)、萬聖節(1-10)、遊客止步、斷頭氣、地鐵驚魂 、恐怖蠟像館、非禮勿視、短柄斧、 德州電鋸殺人狂 、德州電鋸殺人狂前傳、肢解狂魔、魔屋、車庫驚魂、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我仍然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