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7中美電影談判

2017中美電影談判

發布時間:2025-02-08 21:32:52

Ⅰ 關於特種兵系列的電影有哪些

自從《戰狼2》《紅海行動》過後,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從軍人和特種兵電影的崛起,就能看到中國文化反映到現實里國家實力的一種進步。

伯光還記得,2017年《戰狼2》瘋狂卷下57億票房過後,國內很多「不喜歡」的觀眾,口口聲聲說什麼人家美國早有啦,人家美國拍得更好啦。外國尤其美國有,卻不代表中國有了,尤其是電影內在反應的核心思想不同。

與前面特種兵電影的變遷一樣,都證明現實中國國力的增長,民眾對於「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一種渴求,投射進入到了文化領域,最終呈現出這種明顯的變化。

更多關於特種兵電影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

Ⅱ 牛莉主演的電影有哪些

1、牛莉主演的電影有《大決戰》、《老農民》等。
2、1991年9月,牛莉首次出演電影《大決戰》。2000年6月,主演古裝輕喜劇《絕色雙嬌》。
3、2001年,憑借主演的家庭情感劇《空鏡子》提名第2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
4、2006年,參演創業勵志劇《闖關東》。2011年,主演的相聲劇《還錢》獲得兔年春晚觀眾最喜愛的春晚節目小品類一等獎。
5、2013年,憑借主演的家庭倫理劇《新女婿時代》獲得首屆「央視中國電視劇年度明星盛典」十佳演員稱號。
6、2015年,憑借主演的農民史詩劇《老農民》獲得第11屆中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7、2017年,主演都市情感電視劇《美好生活》。

Ⅲ 她本是原定《戰狼2》女主角,卻因臨時加價被換下,後來怎樣了

各種愛國情懷的電影是很受觀眾們的喜歡,像之前《戰狼》系列可就讓吳京一夜成名,看過《戰狼2》的人都清楚其實原本盧靖姍的角色是徐嘉雯這位女演員的,可之後因為她加價才無奈被吳京換角。與《戰狼2》爆紅機會擦身而過的徐嘉雯靠著電影《八佰》終於是成功翻身,不知道你們又是否了解這位名為徐嘉雯的女演員呢?


西裝這種類型的穿衣給人的印象素來都是超級干練御姐的款式,可徐嘉雯穿著的這身西裝卻有著極度“惹火”的性感美,除此之外,淺色系西裝又有著很強的知性美,西裝本身因為薄紗設計的點綴也能夠讓其形象看著非常靈動呢。看到這里不知道你們又是否有被徐嘉雯這逆天的美給迷住呢?

Ⅳ 解讀電影促進法對電影製作的影響

解讀電影促進法對電影製作的影響

近些年,國產電影票房與口碑不成真比的問題依舊存在。隱藏在票房高速增長下的大量問題一經暴露,對電影市場進行規范化管理的呼聲也逐漸提升。因此,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中進行第二次審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徵求意見稿)》,就需要契合更為復雜的市場環境,具有更受矚目的意義。那麼我今天就來談談《電影促進法》對電影製作的影響。

《電影促進法》到底要管什麼?

這部《電影促進法》自2003年開始起草,直到2011年底,將草案提交至國務院法制辦並向社會公眾“徵求意見”後,才向大眾披露全文。

經過4年漫長的徵集、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徵求意見稿)》最終變成由全國人大常委公布的《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在今年8月,提交稱為《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二審稿)》。

在這期間中國電影市場發生迅猛發展,全國票房由2011年的131億飆升至2015年的440億。眾多社會資本、金融產品的加入,在電影市場繁榮的同時,整體形勢也快速變化。因此,同“徵求意見稿”的62條文相比,“草案”對絕大部分條文,都有不同程度的刪改。

這部《電影促進法》,對電影製作、觀影人群、放映院線、部門監管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規定。簡單歸納,有幾點值得突出:降低電影拍攝准入門檻,提高審批效率,對經濟困難的拍攝對象進行扶持;加強內容管理審核,樹立價值導向,特別對未成年人加強管理;打擊虛假票房,調整處罰標准,減少行政干預。

不過,有關“拍攝題材尺度”方面,草案中並沒有任何放寬松的條款,改“審查制”為“分級制”更不可能,具體原因被歸結於執行上可行性太低。除此之外,演員的品德修養、過高片酬、國產電影的保護措施也再次提及。

特別是關於國產電影放映時間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三分之二的內容,可能會迎來一系列爭議,並且作用於後續的國際間合作。目前,2012年簽訂的《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即將到期,兩國相關部門將在2017年就中國電影市場的開放及引進片數量、分成比例等具體條款進行再次協商,尋求新的合作模式。

雖然電影局局長張宏森此前曾表示,在這次協商中,中國電影市場的進一物備配步打開、美國引進片數量的攀升幾近定局。但按照目前的《電影產業促進法(草案二審稿)》內容,如果國產電影放映時間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三分之二真的被審議通過,或許將與預期里的.中美談判方向相違。

這樣帶有貿易保護色彩的有利於本土電影的策略,亦可能在中美兩國正式談判開始之前,製造國內法意義上的“既成事實”,增強博弈中的己方籌碼,爭取未來合作模式對自己更為有利,例如刺激中美合拍片的大規模出現。

實際上,美國好萊塢的文化“侵略”並不針對中國。比如上世紀九十年代全面開放電影市場的中國台灣,本土電影便曾遭遇過滾磨近乎於毀滅性的打擊,在台灣市場佔有率最低時僅有1.62%。若是僅僅依據WTO的自由貿易協定任期遵循市場規律發展,本土電影幾乎很難在好萊塢的大片擠壓下進行良性發展。因此,跳離WTO體制,通過類似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出台相應措施,反而更加穩妥。

在2001年11月2日和2005年10月2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分別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和《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讓本土文化保護變得“有法可依”。

這兩項文件在未來發展方向上,將“促進”多元文化發展,而非封閉保護。由此能夠看出罩指,文件既沒有刻意阻擋文化的輸入與輸出,畢竟交流才是讓文化展現生機的最佳方式,也做到了對多元文化健康發展的保護。

這兩個文件的通過,直接將“文化產品貿易”從單一商品品類中區隔開,賦予其經濟文化雙重屬性。而在文化屬性中,“多樣性”的保護將成為其重點。此後,為了保護文化多樣性,採取一些保護措施、促進措施也是得到許可的。

如此一來,除美國外大部分受到文化產品輸出的國家,都能以此作為依據,進行著所謂對抗WTO條約的文化貿易保護政策。

歐洲和韓國經驗:政府補貼+配額制度

歐洲國家率先提出電影貿易的特殊性規定,主張電影並非作為GATT(WTO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范疇的“貨物”,而是GATS(服務貿易總協定)范疇的“服務”,並將“視聽媒介”認定為需要“區別對待的社會基本價值與信念的載體”,因此,相關國家可以有更大空間的對於本土電影進行保護性的限制措施。

大多數歐洲國家選擇用政府補貼的形式來支持電影工業。《GATT1994》《1994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允許一定的政府補貼外措施存在,通常可以稱之為不可起訴補貼或綠色補貼。

例如,歐洲籌備委員會為歐洲藝術品的生產提供特權和貸款;又如電影副產品協定措施。許多國家用它來刺激文化產品的生產,歐洲委員會在1992年牽頭制訂的《電影副產品斯特拉茲堡歐洲公約》。另外,法國、西班牙等國施行了市場准入限制措施和稅收措施,對電影票房征稅等。

目前在亞洲電影工業中處於前排位置的韓國,也有著豐富有效的本國電影促進和保護經驗。在歷史上,由於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韓國電影從70代開始發展非常滯後,到了90年代初,各個領域展開放寬了對電影的審查,並將電影的表達上升為憲法高度,韓國電影市場由此啟動,並與好萊塢電影在本土分庭抗禮。

1999年,好萊塢電影的進入導致韓國本國電影市場佔有率開始急劇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金大中政府對《電影振興法》進行第二次修訂,制定了電影產業四大改革方向:

一、規定廢除電影審查制轉為分級制;

二、以市場為主導成立專門的民間電影管理協會——“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

三、嚴格執行國產電影的銀幕配額制;

四、在資金上,允許和鼓勵風險投資進入。

Ⅳ 2017年中國電影回顧

2017年,時間匆匆流逝,帶著新舊交替的意味,這一年並非完美,卻也並非毫無價值。正如「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中國電影也正處於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

市場篇

據貓眼研究院發布的《2017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全年票房突破554億元,同比增長22%。觀影人次達到16.1億次,同比增長18%。國產影片票房佔比51%,進口影片佔比49%。2017年共有474部電影上映,88部影片票房過億,其中15部票房過十億。盡管實施了《電影產業促進法》,但進口影片單片票房仍是國產影片的3.7倍,差距進一步擴大。

2017年,中國電影市場用時324天突破500億元,成為世界電影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

2017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截止2017年12月30日)

2017年,電影市場開局表現不佳,3月1日全國電影票房突破100億元,用時60天,相比2016年晚了6天。暑期檔票房表現也稍低於去年同期。國產片一直被引進大片壓制,直到《戰狼2》上映,該片單片票房56億,占據暑期檔票房的43%。該片助力暑期檔票房達到163億的歷史新高,並加快了年度總票房突破400億大關的步伐。

2017國產電影票房排行(截止2017年12月30日)

為了滿足多樣化的觀影需求,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已有145個城市433家影院的579個影廳加盟。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正式實施,保護未成年人相關規定首次提出。《金剛狼3:殊死一戰》因法律規定而貼上發行公示,成為首部貼上發行公示的電影。

但中國電影分級制度仍需努力,動畫電影《大護法》首次嘗試「自主分級PG-13」,該片激進的創作風格在網上引起不少討論。該片最終收獲8760萬票房。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國城市電影院銀幕數接近5萬塊,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首位。全國縣級影院銀幕數量達到19000餘塊,佔全國總銀幕數量的38%左右。全國數字影院已達9000多家,銀幕數字化水平領先,3D銀幕數佔比為87.5%,達到43788塊,遠高於北美地區。

由於2017年開始票房統計演算法的變更,電商服務費也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5元不等。截止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分賬票房為504.47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電商網售平均佔比高達81%,網路購票已日漸成熟。

2017年內地票房榜前十位中,進口片占據六席,國產片僅佔四席,全部占據檔期的優勢。中國本土電影的競爭力之弱可見一斑。

由於中美電影協議已於2017年到期,如果重新談判的結果很可能是中國全面放開電影市場,2018年內地市場是否會迎來更多的進口片入市,我們拭目以待。

影片篇

2017年,我們的銀幕突破5萬塊,電視劇、網路大電影加起來接近4萬集,但我們依然缺乏打動人心故事和深入人心的角色以及更加完備的工業體系。

軍事題材主旋律

今年的現象級電影《戰狼2》的成功似乎標志著中國主旋律電影邁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去年的《湄公河》行動的高票房證明國人對這一題材具有一定的關注度,包括《空天獵》《紅海行動》等一系列相同題材的電影也相繼拍攝。

懸疑恐怖

陳正道一直在為華語類型片做著努力,《記憶大師》整體還是一部需要鼓勵的電影。但是整體設計的痕跡略重,有為解釋而解釋之嫌,本子還是太弱些,以至迷惑觀眾的手段也是生拉硬拽。

犯罪動作

今年的犯罪題材幾乎被心理罪這個IP搶去了所有話題,而結果卻是令人失望的。《心理罪》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所體現出的網大質感和對《七宗罪》模式的簡單模仿,整體呈現只能用老套和拙劣來形容。

青春愛情

只考慮用調色去喚醒觀眾感知進而忽視劇情、語境鋪陳的做法是過於簡單粗暴了。對於青春,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青春很美好」還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喜劇片

中國2017年的喜劇電影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集體尬笑」。《羞羞的鐵拳》的高票房我至今費解;大鵬什麼時候不出賣他那廉價的情懷了,或許他就知道該怎麼拍喜劇電影了。

紀錄片

2017年暑期檔,紀錄片《二十二》的票房熱賣格外引人矚目,該片是中國首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紀錄片」。這部製作成本200萬元、宣發成本100萬元的小成本電影,得到了眾多圈內人士的自發支持,從首日排片僅1.5%一路逆襲,綜合票房高達1.7億元。

文藝片

截止2017年12月,「藝聯」在全國共擁有447家加盟影院、共計559塊銀幕,預計明年將達到1000塊銀幕。不過今年仍有不少口碑出色的藝術片,票房成績不甚理想。

動畫片

2017年的國產動畫電影,票房冠亞軍毫無意外地在寒假和暑假檔期出現。春節檔期的《熊出沒·奇幻空間》拿下5.21億票房,刷新「熊出沒」系列電影最高票房,也成為今年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冠軍。

玄幻魔幻

玄幻題材依然是國產電影爛片的重災區。劇情狗血,人物單薄,特效難看都是此類型的頑疾。

年度現象

有口碑的電影能走得更遠。《尋夢環游記》首日票房1193萬,最終票房超11億,《摔跤吧!爸爸》首日票房1466萬,最終票房13億,從《岡仁波齊》、《二十二》到《七十七天》等等,眾多國產片同樣通過口碑促進票房逆襲。

小鮮肉、IP、明星導演風光不在,評分、口碑成影市風向標。

女性導演撐起一片天。

在最近的2016和2017年,依然出現了不少女導演的作品,要麼擁抱商業,走類型敘事和大場面風格,要麼朴實動人,以溫情打動觀眾,要麼執著於藝術創新,都是華語電影創作成就的重要力量。

中國影視的「日本年」。

我們的演員黃磊老師拍了兩個日本故事,一個是電影《麻煩家族》,還拍了另外一部日本電視劇叫《深夜食堂》,看得大家深夜撓牆。

年度爛片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評分2.1

閱讀全文

與2017中美電影談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索尼9000h怎麼看高畫質電影 瀏覽:720
韓國電影惑 瀏覽:120
小伙抱著人頭是哪個電影 瀏覽:850
韓國政變的電影 瀏覽:721
免費下載電影永遠的第一名 瀏覽:660
偷天換日美國電影演員 瀏覽:333
十部頂級英文動漫電影 瀏覽:763
2018印度電影節 瀏覽:865
電影愛情公寓影評 瀏覽:807
西伯利亞日本戰俘電影 瀏覽:844
電腦wps最小化看電影 瀏覽:132
電影短視頻推薦愛情 瀏覽:969
拔牙歐美電影 瀏覽:90
狗咬狗電影票房怎麼樣 瀏覽:449
蘿莉控電影推薦 瀏覽:799
Sense8美國電影 瀏覽:41
民國時期的動漫電影 瀏覽:307
賽爾號大電影全部中文 瀏覽:663
哪些著名的反華電影 瀏覽:830
жить俄羅斯電影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