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審判電影科赫有罪嗎
首頁
悅的讀書
+訂閱
廣告
悅·電影 | 《審判》:文明沖突時代的正義悖論
悅的讀書
2017-12-02 21:30
+訂閱
本次德國電影節上展映的電影《審判》,實在是讓銀幕前的觀眾,有耳目一新而又無比震撼的觀影體驗。
單純從影像技術層面來說,本片可能並無太多可論,選取的鏡頭以近景和固定鏡頭為主,鏡頭之間的切換也相對常規化,並且所有場景都是在法院這樣一個封閉的空間里完成。如果要說特別的話,就是導演特意讓觀眾成為影片中的人物,在電影開場時,法官面向觀眾,要求觀眾秉公執法,投出自己神聖的一票。在這里,導演顯然是把觀眾也作為片中法庭里陪審團的一員來看待的。不只如此,在影片結尾,導演也特意開放性地播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至於選擇哪一種結局,這樣的選擇權同樣留給觀眾。這種互動式的拍攝處理,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而如果論及本片的台詞,那就不只是讓人耳目一新這么簡單,其體驗,完全可以用震撼人心來加以概括。影片的劇情其實相當簡單:一家漢莎航空公司的客機被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劫持,其目標余搭備是撞向有7萬觀眾正在聆聽搖滾音樂會的慕尼黑安聯體育場,這架飛機上有164名乘客。由於情況危急,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空軍少校科赫選擇用導彈擊落了這架客機,因而導致機上164名乘客全部遇難。這場審判的目的就在於判定:科赫是否有罪?
這樣一個讓人面臨兩難抉擇的場景,在美國學者桑德爾於中國大熱的暢銷書《公正》里多次出現,甚至就連片中審判現場,檢察官和辯方律師徵引的各個案例,同樣也可以在《公正》一書里找到。判定科赫是否有罪的依據,來自兩種截然不同的價豎毀值觀,或者說政治哲學。前者是基於邊沁的功利主義哲學,那就是判定一項政策或者措施的正確與否,往往會探求它是否導致最多數人受益,或者福利的最大化。按照這種功利主義的哲學,在不得不作惡的情況下,選擇小惡,從而避免更大的罪惡,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正是科赫選擇擊落客機的動機和出發點。在他看來,7萬人的生命安全,顯然比164人的生命安全更為重要,更何況,即使他不去擊落客機,這164人,也會隨著恐怖分子的劫機撞向目標,而同樣面臨死亡的境遇。而後者遵循的則是肇始於康德的人本主義哲學。這種價值觀認為,人與人的生命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高低貴賤之分,永遠不能為了某個人、或者某些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而去舍棄另一些人的生命,也就是說:人的生命,永遠不能成為一種實現其他目標的工具和手段。而在這個案枝睜例里,科赫把164名活生生的人,作為保障另外7萬人生命安全的工具,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因此科赫必須被判定有罪。
⑵ 2017年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於每年8月至9月間於義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舉行。
戛納電影節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為期12天左右,通常於星期三開幕、隔周星期天閉幕。
柏林電影節於每年2月間舉行,為期兩周,因舉辦時正值寒冬而顯得格外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