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生交叉點的獲獎記錄
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1994)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 羅伯特·奧特曼
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1993) 金獅獎 羅伯特·奧特曼
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1993) 費比西獎-競賽單元 羅伯特·奧特曼
Ⅱ 這個小孩是哪個電影裡面的啊,忘記了
《非常主播》 是一部韓國喜劇電影。影片以一個36歲的男人與22歲女兒之間看似荒誕的故事展開,從陌生人到至親,滑稽的情節卻包含了親情的戲碼。2009年6月19日,在第1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非常主播》獲得最佳影片獎。
Ⅲ 羅伯特·奧特曼事業高峰
在20世紀70年代,羅伯特·奧特曼被公認為美國電影的一個復興象徵。他的創新風格打破常規,通過音樂片和犯罪片,挑戰主流的純敘述電影,將聲音、圖像、人物與故事情節巧妙融合。他的個性對話和對現代攝影技術的嫻熟運用使他被譽為攝影大師。盡管在美國電影界,他的獨特視角常導致坎坷,如與電視行業的沖突,但他依然是電影史上的重要人物,為那個時代的電影風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在電視製作中,奧爾特曼發展了標志性的「交織對話」技巧,他熱衷於在有限預算下提高拍攝效率,他的作品往往帶有政治潛台詞和反戰情緒。例如,他為《克拉夫特的懸念》製作的《芝加哥魔鬼》和科幻片《太空登月記》都展示了他的才華,盡管遭遇解僱,但他從未因工作而擔憂,甚至創立了獅門影業公司。
轉折點出現在1969年,奧爾特曼執導的《落花有》並未引起關注,直到1970年,他憑借改編的戰爭喜劇《陸軍野戰醫院》迎來轉折。這部影片以其黑色幽默和對戰爭的諷刺,特別是對聲音技術的創新,成為他的標志性作品,盡管在拍攝過程中遇到演員不滿,但它在第23屆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金棕櫚獎,標志著奧特曼進入了A級導演的行列。
然而,奧特曼並未止步於此,1971年,他的西部片《花村》以其維爾莫什·日格蒙德式的風格受到贊譽,但商業上並不成功。盡管他的電影風格獨特,如《漫長的告別》和《沒有明天的人》等,觀眾反應並不熱烈。直到1975年的《納什維爾》成為他最成功的作品,展示了他最新的音響系統,為他贏得了多項奧斯卡提名。
然而,與迪諾·德勞倫蒂斯的沖突導致奧特曼的其他計劃受阻,如《襤褸時代》和《冠軍的早餐》的改編。他轉而嘗試其他題材,如《三女性》和《婚禮》,但觀眾反響平淡。1979年的《五重奏》和後續作品遭遇商業和評論的雙重困境,奧特曼最終選擇離開好萊塢主流電影,回歸個人風格的探索。
羅伯特·奧特曼(1925年2月20日—2006年11月20日)是美國電影導演。他與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一起,是迄今僅有的兩位囊括金棕櫚獎、金獅獎和金熊獎的導演。羅伯特·奧爾特曼堪稱是美國影壇多年來屹立不倒的一面旗幟,1970年導演了他的代表作《陸軍野戰醫院》(M.A.S.H.,1970)而一舉成名,1975年的《納什維爾》(Nashville,1975)更使他達到了一個創作事業的高峰。2001年的《高斯福德庄園》為他獲得了第59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並獲得第74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提名。《牧場之家好做伴》(APrairieHomeCompanion)是他的遺作。
Ⅳ 59屆以來的戛納電影節,總共有多少部影片獲得最高大獎
59屆戛納電影節共有56部影片獲得最高獎「金棕櫚獎」,名單如下: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邁克爾·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_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查德·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 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跡》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
《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貧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寶石花》Aleksandr Ptushko、《鐵路戰斗隊》雷內·克萊芒,
《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 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冊證》米哈伊爾·羅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