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電影公司怎麼排名的
1、夢工廠
夢工廠(DreamWorks Studios,全稱:夢工廠工作室) 是美國排名前十位的一家電影洗印、製作和發行公司。同時也是一家電視游戲,電視節目製作公司。
1923年4月4日在紐約正式成立華納兄弟影業,現全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資金最大的電影公司,在1990年被時代公司收購,時代公司之後改名時代華納。
華納兄弟影業著名的作品有《蝙蝠俠》系列、《超人》系列、《黑客帝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霍比特人》系列、《地心引力》、《盜夢空間》還有《星際穿越》以及2016年上映的《蝙蝠俠大戰超人》。
而截至2011年其出品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在全球范圍內票房收入已經超過74億美元,穩居全球「最賺錢」電影系列。
2. 一般美國人看一部電影要花費多少錢
我剛看的一個新聞不錯你看看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依據《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整頓互聯網,其中一些著名的BT網站被以沒有視聽節目許可證為由關閉。作為法律專業人士,我們理解廣電總局打擊盜版和色情的願望,但是,打擊盜版和色情要依法進行,廣電總局不能把與憲法和物權法相抵觸的《規定》作為執法依據。
第一,《規定》要求網路視聽節目需要事先許可,這與憲法保護公民言論自由的規定和立法法的有關規定相抵觸。《規定》第二條「本規定所稱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是指製作、編輯、集成並通過互聯網向公眾提供視音頻節目,以及為他人提供上載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的活動」,製作、編輯、集成、傳播音視頻的行為本身屬於公民言論自由(表達自由)。憲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了公民的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不應當受到事先行政許可,即使必要設定行政許可,根據立法法第八條之規定,對公民言論自由的許可限制即是對公民基本權利進行許可限制,必須制定法律,《規定》作為部門規章無權對公民基本權利作出許可限制。因此,《規定》作為規章對公民言論自由設定事先行政許可,與憲法保護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和立法法有關規定相抵觸。
第二,《規定》第八條與物權法有關規定相抵觸。物權法第三條規定國家「保障一切市場主體的平等法律地位和發展權利」,但是《規定》第八條規定,「申請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一)具備法人資格,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這一規定排斥了非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單位從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的資格。這種差別待遇不是必要的與合理的,是對非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單位的歧視,違反了物權法第三條的規定。
每個國家都面臨網路盜版和色情問題,但作為現代法治國家,治理盜版和色情應當依法進行,比如,治理盜版應當通過知識產權部門的行政監管途徑和司法途徑,治理色情可以通過公安等部門依照治安處罰法律以及刑法有關規定進行。既然治理盜版和色情國家已經有法可依,那麼通過違反憲法的規章治理盜版和色情就沒有必要,表面上看似乎治理效果很好,實際上是對法治的破壞,長遠來看不利於社會正義與和諧。
根據立法法第八十八條規定,「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針對《規定》中某些條款違犯了上位法並且不適當的現象,國務院應當予以改變。2008年1月,公盟曾經建議國務院審查《規定》違法的問題。現在,廣電總局開始執行違反憲法的部門規章,作為公民,我們再次呼籲,國務院依法審查《互聯網視聽節目管理規定》,撤銷違法的規定。同時,我們也呼籲,公民拿起法律武器,針對處罰提起行政復議,順帶要求審查《規定》,推動國家法治進步。
3. 請問美國前三名的電影營銷公司是哪三家非常感謝
無論從歷史還是從每年票房市場佔有份額來看,好萊塢中能稱得上大電影公司的只有六家,包括華納兄弟影業(Warner Bros.)、派拉蒙影業(Paramount)、20世紀福克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索尼/哥倫比亞影業(Sony/Columbia)、迪士尼影業(Buena Vista)和環球影業(Universal)。至於米高梅、新線、派拉蒙優勢等影迷們耳熟能詳的電影公司,有的已經被收購,如索尼2005年吞並了米高梅,華納2008年吃掉了新線。有的則是大公司旗下一些專門發行小電影的子公司,如派拉蒙優勢、福克斯探照燈、焦點影業(環球旗下)等。獅門影業、頂峰娛樂(Summit Entertainment)這類則是有特色的獨立電影公司,規模不大,但都有獨門生存秘技,譬如獅門影業每年靠發行小恐怖片(如《電鋸驚魂》系列)佔領一定市場份額,而頂峰娛樂最近則靠《暮光之城》異軍突起。至於發行過《無恥混蛋》等電影的韋恩斯坦影業,原本屬於迪士尼旗下的,但2005年韋恩斯坦影業成功「贖身」,如今也成為獨立自主的電影公司了。這就是好萊塢目前最為活躍的電影公司,雖然各有特色,但總的來說,每年電影業的絕大部分收入,都由前面六大電影公司收獲。這一格局,從新千年開始至今從沒變過。
華納兄弟最強勢
然而,六大電影公司的經營狀況其實也有高下之分。從2000年至今的9年內,在票房市場上最占優勢的當屬華納兄弟影業。每年年終各大公司統計當年票房戰績的時候,華納兄弟影業幾乎都是排到前三名的(除了2006年排名第四),而在2001年、2003年、2006年、2008年,華納兄弟影業都是當年美國票房最大份額的擁有者,一般都能搶占當年票房市場15%-18%的份額。今年9個月各大電影公司的表現,華納的成績依然是最亮眼的,所收票房竟然佔到總額的20.6%,比目前排名第二的派拉蒙影業要高出3.4個百分點,如無意外,今年的票房冠軍依然是華納兄弟影業。為何華納兄弟影業能在新世紀票房市場上獨占鰲頭,很大原因在於他們擁有《哈利·波特》系列。
但華納並不只靠吃波特的老本,去年《黑暗騎士》的成功可能會讓「蝙蝠俠」系列成為華納接下來十年內的票房利器。目前華納面對迪斯尼影業將皮克斯、驚奇漫畫公司等票房製造機收編旗下的嚴峻考驗,也都做出有力措施——開發DC漫畫影業部門(DC漫畫超能英雄包括蝙蝠俠、綠燈俠、超人等)。避免市場份額被驚奇漫畫的超能英雄電影,如《X戰警》、《蜘蛛俠》等完全佔領。另外,華納在小成本電影的發行上也有不少心得,今年暑期檔他們發行的一部造價只有3500萬美元的喜劇《宿醉》,光是在美國就已經收回2.74億美元的票房。做好大片續集、成功開發新大片系列,以及同時兼顧小成本電影,這一經營方針讓華納兄弟影業成為美國六大電影公司中最有「錢途」的一員。
迪斯尼坐二望一
迪斯尼影業在過去十年中的成績可能只屬於中等生,除了在2000年以及2003年成功當上當年票房老大之外,其餘8年成績相當不穩定,2002年和2006年當過票房亞軍,2004年和2007年成為票房季軍,其他時候都是不入三甲。從公司經營狀況來看,先前的迪斯尼比較依賴《加勒比海盜》系列和皮克斯動畫片,沒錯,這兩個都是票房利器,但致命缺點在於產量不高。在這些電影缺席的情況下,迪斯尼並沒有找到其他電影與各大電影公司抗衡,最終導致成績飄忽不定。
不過,在未來的日子裡,迪斯尼有望成為優等生。原因有兩個,首先是收購了驚奇漫畫公司,目前驚奇漫畫公司的各大超能英雄版權雖然都還分散在其他公司手上,但很顯然,迪斯尼會開始涉獵自己從未染指的超能英雄大片行業。第二,皮克斯歸順迪斯尼後已經明確表示會增加電影的產量,而從近年來《機器人瓦力》、《飛屋環游記》(看更多影評)等電影的狀況看來,增產的方針並不意味著會犧牲電影質量。此外,皮克斯也助力迪斯尼影業發展自己的3D動畫,如《閃電狗》,同時也大力扶植迪斯尼老牌產品,傳統2D動畫,假如《公主與青蛙》接下來能取得成功,迪斯尼的2D動畫振興計劃就有望全面復甦了。
索尼影業後繼乏力
索尼影業先前的表現都還不錯,在2002年、2004年以及2006年都當過票房冠軍,但大部分都是也靠《蜘蛛俠》系列在撐場,其餘時間都在萎靡不振。索尼影業都有想過開發新票房利器,可惜《達·芬奇密碼》之後,《天使與魔鬼》的票房就一蹶不振,丹·布朗系列小說應該無法成為其賺錢利器。而去年的《全民超人》雖然在美國收回2.27億美元的票房,但該片造價也有1.5億美元,而且口碑不行。目前索尼影業正在謀求新出路。最近其旗下的米高梅影業又面臨破產危機,身為米高梅影業的老闆的索尼也沒打算出錢幫其解決問題,好歹米高梅影業擁有007電影的版權,不知索尼影業放棄米高梅,是否因為索尼本身也沒閑錢將其保住呢?
派拉蒙異軍突起
派拉蒙影業近年來開始發力,2007年由於《怪物史萊克3》和《變形金剛》的成功,讓其當上票房老大,在過去的十年中,派拉蒙還是首次嘗到冠軍滋味。接下來派拉蒙走勢越發凌厲,譬如去年一口氣推出《鋼鐵俠》、《奪寶奇兵4》等票房很好的大片,今年又有《變形金剛2》、《星際迷航》等票房大戶,而且這些電影都屬於「可再生資源」,接下來派拉蒙只要卯足勁頭拍續集、前傳,要想不賺錢也困難。另外,擁有史上票房最高電影《泰坦尼克號》的派拉蒙,將《泰坦尼克號》3D化再公映的計劃正在進行得如火如荼,一推出來想必有能讓派拉蒙大賺一筆啊。
福克斯、環球繼續墊底
20世紀福克斯影業與環球影業算是六大電影公司中的弱者。兩個公司過去十年都沒當過票房冠軍。相對來說福克斯影業戰績好一點,早期靠著《星戰前傳》系列風火了一把,但隨著喬治·盧卡斯的「休假」,福克斯在票房市場上也失去了半壁江山。不過有一點可以期待的是,《X戰警》的電影版權在他們手上,而他們自己開發的《博物館驚魂夜》系列走勢也很好,今年福克斯又成功將《冰河世紀3》推向市場,進軍3D動畫領域有了全新突破。這些都證明福克斯在票房爭奪戰中還保持一定的優勢。
至於環球影業,則暫時處於不利地位。近十年中環球影業推出過的賣座電影包括《拜見岳父大人》、《冒牌天神》、《諜影重重》系列以及《金剛》,除了《諜影重重》(看專業影評)系列能夠長拍長有之外,其餘電影都算是曇花一現,續集表現皆不盡人意。而《金剛》這部電影也只為環球影業賺名聲而已,造價都已經2.07億美元了,在美國的總票房也才2.18億美元而已。另外,環球影業近年來有過一系列的失敗決策,如《冒牌天神2》這種中小型故事題材的喜劇竟然也用了1.75億美元的製作成本,最終在美國總票房也只有1億美元。而今年環球影業的表現更是糟糕,前三個季度中最賣座的十大電影,沒有一部是環球影業的。今年至今環球影業最賣座的電影時《速度與激情4》,以8500萬美元的投資在美國換回1.55億美元的票房。但是,這部電影能夠大賣,可能與環球影業的決策之類的東西毫無關系,純粹靠的就是運氣,試問有誰能想到這一走下坡路的系列今年突然就毫無預警地成功呢?接下來環球影業要想在票房爭奪戰中有所成績,想必不能僅靠運氣了吧。
4. 誰能告訴我美國電影每年的生產規模和它的總收入。
美國的電影產量只佔世界電影產量的6%-7%,但好萊塢電影卻占據了世界電影市場份額的90%以上。2001年美國IT產業產值高達6000億美元,占據世界IT產業產值的75%,美國的網站佔了全球網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國的文化產業佔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國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業,同時,文化產業為美國國內提供了1700多萬個就業崗位。由此可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美國推行全球文化擴張的重要戰略
美國的原有八大電影公司現在只剩下六家,他們是
迪斯尼(05年收購米拉麥克斯公司、06年收購皮克斯公司)、派拉蒙、20世紀福克斯、索尼(收哥倫比亞、米高梅〈1981年米高梅公司出資買下聯美公司〉)、環球(收夢工廠〈不包括夢工廠動畫公司〉)、華納兄弟
新線公司近幾年來好片不斷,一發而不可收,尤其是《指環王》系列,愛死它了,所以把它也算上
還有一家博偉影業公司,它也很大,但是是多家控股的公司,不知道算什麼。博偉影業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娛樂集團之一。其控股的電影公司包括有:試金石TOUCHSTONE、好萊塢HOLLYWOOD(以上兩家主要製作流行的商業影片,以動作、劇情、喜劇為主)、米拉麥克斯MIRAMAX(專門負責拍攝和發行獨立電影、藝術電影及外國語影片)、迪斯尼DISNEY(製作和發行少兒和家庭喜劇影片為主)、帝門DIMENSION(專門製作和發行恐怖及驚悚類影片)等。
5. 美國電影業年產值是多少
90年代,我們常聽說美國的電影出口賺錢僅次於航空業。這應該是事實。電影業作為美國僅攻於軍工企業的第二大產業,在1996年產值已高達600憶美元。普華永道的報告數據指出,2004年全球電影業的產值是780億美元。2000年後,美國影視和音像產品超過了航天航空業,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全世界100部暢銷影片中,美國片共佔88部,穩穩占據壟斷地位。1994年,在美國影視娛樂產品高達180億美元的年收入中,有80億美元(44.4%)來自出口,同年,美國電影票房在海外市場的收入第一次超過本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