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推薦一個電影800字

推薦一個電影800字

發布時間:2024-09-30 08:24:50

①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800字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1】

現在想起《一個都不能少》裡面的情節,心中還是有些泛酸。記得這部影片在小學時候曾被巡迴放映過,當時自己還是一個懵懂的少年,對裡面故事情節所反映的社會教育問題還不大了解。那感人、催人淚下的情節還是深深地埋我的腦海中,“張慧科,你在那裡?我已經找了你三天了,你快回來吧!”這是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中女主人公魏敏芝在電視檯面對鏡頭含著淚珠說的一句話,而此時在電視機前,她的學生張慧科也是淚流滿面,當我看到這一段鏡頭時禁不住潸然淚下,現在也是如此。這部影片以獨特的藝術視覺,切合現實,從側面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教育弊端以及社會發展等問題,其中反映最為強烈的就是農村經濟落後,教育設施差,輟學兒童流入社會各個階層。說真的,看後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這部電影講述了發生在一個貧困山區學校里的故事,故事情節以主人公魏敏芝和學生張慧科之間的各種情節展開,影片的主旨也是圍繞這逐步表現出來的。

該片的主要劇情就是水泉小學的高老師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親,村長從鄰村找來魏敏芝給高老師代一個月課。高老師見魏敏芝只有十三、四歲,教不成書,不想要。村長說,找這么一個人不容易,她能給你把娃看住。先讓她湊合一個月等你回來再說。水泉小學原先有三、四十個學生,每年都有學生流失,現在只剩二十八個了。高老師臨走時再三叮囑魏敏芝,一定要把學生看住,一個都不能少。魏敏芝整天讓學生抄課文,每天清點人數,誰要把學生弄走,就跟誰急,連村長的話也不聽。學生見她人小,又不會上課,不聽她的,有的故意跟她搗亂,弄得教室里亂哄哄的。她不顧不問,只是守在教室門口,不到時間不讓走。十歲的張慧科因家裡欠債無力償還,不得不失學到城裡打工。魏敏芝記住高老師臨行前的叮囑,決心把張慧科找回來,她打聽到張慧科城裡的住處,單身一人踏上了進城之路,十三歲的魏敏芝開始茫人海里的尋找……

影片中的主人公魏敏芝雖然是一個普通的代課教師,但她從每個情節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值得現在的我們去借鑒,去學習。片中最為印象深的就是魏敏芝孤身一人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城裡找學生張慧科。她沒有忘記高老師臨走時對她的叮囑,為了不使學生少一個,她努力在人人茫海中尋找張慧科,在車站待過,在街上睡過,為了充飢喝水龍頭流出的涼水,那電視台大門口一聲接一聲的“你是台長嗎?”的詢問聲,是何等的震顫人心,那是對所有觀眾心底的呼喚——不管前面有多大困難,只要堅定心中那永恆的信念,便只顧風雨兼程。她那種執著,那種堅持,那種盡職盡責、不達目的不罷休,那股犟勁,把自己生命的能量發揮到極致來實現自己心中的信念,是現在的我們所缺乏的,所沒有的。試想在現實生活中用這樣誠實和頑強的態度對待實際困難的又有幾人呢?一個都不能少,多麼簡單的字眼呀,如今又有誰能堅持比這還小畝基的信念呢?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告訴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物質文明成了某些精神空虛得人的借口,他們每天過著物質高於一切的生活,將精神建設拋之腦後,卻不知道自己有了只會享受不會創造的悲哀頭腦,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2】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英語課本上有一篇文章叫《not one less》,老師講譯成中文叫《一個都不能少》。當時讀了感覺挺感動的,但故事主人公叫誰卻忘記了。許多年後的今天,在網上看央視崔永元主持的節目《小族耐跡崔說事》采訪張藝謀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中代課教師魏敏芝的扮演者魏敏芝後,才在網上找到該電影又看了幾遍。就電影的`故事情節及拍攝效果方面,我一無所知更不敢做任何的評價,但就幾個特別的鏡頭對我頗有感觸,下面具體談談我的感受。

“說說城裡有什麼好的?”“城裡有擺這擺那的,比這里好多了。”主演之一的張慧科在接受采訪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還充滿著笑容。“城裡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麼?”“就是我去要飯,印象最深。”當他說這句話時一臉的凝重表情。“城裡留給我的最深的印象就是我去要飯,印象最深”,這就是美麗的城市留給一個第一次進城的農村孩子最深的印象,不知道那種感覺會在他心裡停留多久?同樣作為偏遠山村長大的我,從整個電兆並影中不知一次的感受到了人間的冷暖:汽車售票員、電視台台上、電視台接待員、飯店老闆……我時常在想,如果張慧科碰不到飯店老闆,魏敏芝遇不到那麼好的電視台台長,故事將會怎樣發展?雖然是電影不乏虛構的成分,但我卻感同深受。(www.fwsIr.com)同樣,當來自農村的魏敏芝(演員)談到她當時的學生現在的狀況時說在照顧孩子。是的,她們的人生早就是被命運安排好的,長到一定的年齡便早早結婚生子,照顧孩子,干繁重的家務活,殘酷的現實綁架了她的理想。

在農村,直到今天,此現象還普遍存在,生活的壓力使孩子們早早便輟學打工,沒有接受更多教育的機會,沒有用以生計的一技之能,只能用體力換取一點少的可憐的血汗錢。特別是男孩子,現實更加殘酷。他們生存的模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從“放牛——換錢——娶老婆——生孩子——再放牛”成功轉型到“打工——掙錢娶老婆——生孩子——打工”,也算是與時俱進吧!由於沒有接受更多的教育,她們的思想得不到更高的提升,認識還停留在很早以前,沒有理想,安於現狀,更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長遠事業。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徘徊於城市邊緣的他們,由於種種原因無法享受到和城市人同樣的待遇,干著最臟最重的活,拿著最低的工資,城市留給他們最深的同印象是“我要去要飯”有何差別呢?

社會在發展,人總是會變的。但願隨著社會的發展,各項關注農民工、留守兒童的政策的出台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能改變當前許多農村的生活面貌。給她們美好的生活,有朝一日城市留給他們的印象是城市美好的、現代化的場景,不在是“我要去要飯”!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3】

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反映貧困山區師生學習、生活的故事片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當小魏老師面對著鏡頭,流著淚說:“張慧科,你跑到哪裡去了……”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小魏老師其實只有十三歲,如果換在我們這兒,她應該上小學六年級。但為了那五十塊錢的代課金,為了多地老師說的“這些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她歷盡艱辛。

為了能籌集到去縣城的車費,她帶著學生去搬磚;車費不夠,她就步行去城裡,在城裡她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餓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飯,渴了就喝自來水。為了省錢,她寫了一個晚上的尋人啟事,聽說上電視找人最快,她竟在電視台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多地老師臨走時的叮囑--“一個都不能少”。

小魏代課的水泉小學,只有一位老師,兩間破舊的教室,卻有大小四個年級的三十多名學生,這也能算學校?難怪同學們會發出驚訝的聲音。這那像我們學校,全部是寬敞明亮的樓房,還有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那兒的條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師連粉筆頭也捨不得丟掉,為了掙錢,象張巧珍小學還沒畢業就得進城打工。想想我們有好多同學平時卻不懂得節約,亂用零花錢,真是不應該。

影片最後,水泉小學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條件有了明顯的好轉,張巧珍這只“小鳥”也已經歸林,重新回到了學校。但全國象水泉小學這樣的學校肯定還有許多,象張巧珍這樣的學生一定為數不少。想到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不幸的同齡人,我的眼前又浮現出我校師生給失去雙親的六年級學生智得今捐款的情景。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想到那些貧困山區的同齡人,把零花錢節約下來獻給希望工程,就會使更多的象“張慧科”這樣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

我認為影片主要表達了貧困小村的老師的最純潔的責任心和關愛的情節!我在未來也可能會成為人民教師,我想我也應該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

②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5篇影評精選

《我不是葯神》有笑有淚,還有思考。在生活小細節的層層推進下,導演將小人物的日常平凡、卑微、無甚波瀾的生活帶到了更為深遠的一步。我為大家帶來幾篇《我不是葯神》 觀後感 供大家閱讀。下面是我為你們整理的內容,希望你們喜歡。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一

這個 故事 的再切入點比較獨特。主人公程勇是一個家庭、事業雙失敗的中年商販。葯店經營慘淡,連房租都交不起。

然而他終於有了機會。一個重病患者呂受益出現了。這個人找到程勇,告訴他印度有一種葯,可以治療呂受益所患的慢粒白血病。只要從印度把葯調來,買給賣不起正版葯的窮人,就能發家致富。於是,程勇的命運得以改寫。

這種葯在印度的合法出產的,葯效也是與正版葯完全一樣的。吃不起4萬塊錢一瓶正版葯的人們紛紛購買只要2千一瓶的便宜葯。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對販賣本就是外行的程勇由於害怕遲早一天會被抓進大牢,宣布不再賣葯。

黃毛拍碎的杯子與滿手的血,思慧裹上的大衣,神父最後的鞠躬,呂受益單薄的身影,全部消失在大雨之中。

呂受益的死,刺痛了程勇的靈魂。對於一些普通老百姓而言,錢就是命。沒錢,那就是沒命。深受刺激的程勇決定重新買葯,目的不是掙錢,是讓沒錢的人買得起。一瓶葯只賣500塊錢,自己每個月還得倒貼好幾十萬。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樣「賣」了不久,警察來了。在警察查「假葯」時,一位老人的陳述刺痛了更多人的靈魂。

「領導,我求求你,別再追查印度葯了行嗎?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的一瓶葯,我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葯,你們非說它是假葯。那葯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葯才500塊錢一瓶,葯販子根本不掙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你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一面是高的令人窒息的房價,葯價,一面是對弱勢群體的死命打壓。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溫暖,只是當溫暖的面積被擠壓的越來越小的時候,百姓心中自然有一桿秤。你可以不讓人說出來,但是你不能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仗義每從屠狗輩」。意思是說,每到了危機關頭,那些最仗義的人,往往都是殺豬殺狗等地位很低下的朋友們。

一同賣葯的黃毛,為了保護程勇,在警察追捕的過程中,死了。20歲,他沒犯什麼罪,只是想活著。

這世界有時候很搞笑,一些僵硬的規則,硬是把人性善良的一面極度地消磨掉,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涼意。

總之黃毛是死了。這個從小苦到大的孩子,隱隱約約地意識到,自己死了不算啥。程勇可以活下來的話,可以救助許許多多像自己這樣的孩子。所以在緊急關頭,他選擇了替程勇去死。

-「我們發現,它的葯效和正版葯是完全一樣的。」

-「有臨床檢測嗎?」

-「沒有。」

-「有葯品進口注冊證嗎?」

-「沒有。」

-「那不就是假葯嘛」

(曹警官:我竟無言以對)

即使在印度是合法生產,葯效也得到患者的認可。但是在國內它仍然是「假葯」。葯真或葯假,判斷的根據,不是能不能治好病,而是所謂的條條框框,這本身就很搞笑。一個口口聲聲為人民服務的群體,不去抓捕抬高葯價,壓榨百姓的奸商。反而把放下自身利益,去拯救百姓的人給抓進了監獄。這就不僅僅是搞笑,而是無恥了。

這樣的事,以前一直有。以後會不會繼續有,那這就得看所謂人民公僕的覺悟與執行力了。當然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我們不是葯神,治不好這整個世界。但是能夠改變一點,總歸是好的。整個一部影片,其實並不搞笑。含淚微笑著奔跑,如果說我們能夠為某些痛苦的集體,稍微奉獻一點自己的力量,哪怕是微乎其微,我想這個電影就是另外一種成功了。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二

「死亡」對於人類來說一直都是一個神秘的詞,人們既敬畏它,也對它充滿恐懼。死神的手掌反復之間就可以決定生死,所以在死亡的危險訊息來臨時,每個人都拼盡全力的活著,努力地抓住每一個能活下去的機會。

最近無論是網上,還是微信朋友圈,鋪天蓋地都是電影《我不是葯神》的各種信息,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確實很貼合現實生活,說的都是這萬千世界裡的普通小民,那麼的弱小,在疾病的面前那麼的卑微,但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想活著。

電影的主角程勇本身只是一個市井小民,每天過的渾渾噩噩,沒有什麼本事,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亂七八糟,搞得老婆都和他離婚了。最開始販賣假葯只是為了賺錢,後來在被別人用「販賣假葯」的威脅之下而轉讓了代理權,趕走了自己認識的患病朋友。其實看到這每個人雖然有微詞,卻也是理解的,畢竟他也是普通的人,他也害怕坐牢,更何況他不是白血病患者,沒有任何義務去承擔這種被抓的風險的。直到後來,患病朋友的妻子來求他,以及他親眼看見患病朋友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可最後朋友還是死了,而他也因此重新開始販賣仿製葯。

此時的他賣葯不再是只為賺錢,而是一種責任,一種為了解救那些備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責任,為了帶給他們繼續活著的希望。

這時警察的打擊力度已經很大了,而且還抓了一些購買假葯的患者,想從他們這里得到一些線索。其中一位老婆婆對警察說的一段話讓每個人都會紅了眼眶,她說」4萬塊1瓶的正版葯,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葯,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段話說進了每個人的心中,是啊,人生幾十年,誰能保證都是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波瀾的呢。特別是那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說出了多少患者的心聲,又狠狠地揪住了所有大眾的心。警察也被這話感動了,以至於去找局長請求,可是局長的話也讓我們震撼,他說」我也很為難,但是我們之執法者」。

其實這部電影里有很多的矛盾與沖突,法律與人情,正版葯與仿製葯,生與死,正義與法律,誰都誰的立場,誰都誰的難處,誰都有誰的無奈。

後來在取海外運回來的葯的時候,被舉報了,黃毛為了保護程勇出車禍死了。當程勇在醫院質問警察的那句話,讓人瞬間潸然淚下。他說「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是啊,想要活著有什麼罪,可是一個簡單的「活著」,卻讓很多人拼盡全力。

電影的最後程勇送葯給病患,被警察包圍了,可是他用車擋住了警察,只為讓他們安全的把葯拿走。當他被狠狠摁在地上被逮捕時,他的那個眼神里寫滿了堅毅,可是看到病患又回來時眼裡滿滿的驚訝,最後程勇還是是被抓了,判處五年的有期徒刑。這時可以說電影中最感人的部分來了,程勇坐上監獄的車,道路兩旁都是來送他的病友,大家都默默地摘下了口罩,目送他的離去。他好像在人群也看見了黃毛和呂受益,他的眼中蓄滿了眼淚,但是嘴角還是微笑的的,這笑是欣慰的、是無悔的,畢竟他為這么多人帶去了葯,給了他們活著的希望。

其實這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也很感人,就是真正賣假葯的張教授被抓的時候,警察問他是誰在賣假葯,他一直都沒有供出程勇。我覺得一直以賣假葯牟的他那一刻也是善良的吧,他在維護生命的希望。而且他在影片中的那一句「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也是很扎心,說出了現實,道盡了生命的艱難。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是部好的片子,它寫盡了現實,寫出了在疾病面前人們的那種即使卑微也要活著的心理,說出了很多社會問題。最重要的是它貼合生活,扎進了人們的內心深處。它是「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的最好寫照,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震撼心靈的電影出現吧。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三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我不是葯神》,電影確實沒有讓觀眾失望,對得起觀眾給它打的高分。當下的中國,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是稀缺產品,電影的故事源於現實,雖然過藝術加工和處理,但情節、環境和人物都很真實感人、催人淚下。所以大家被電影的情節感動、電影被觀眾認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也應該去電影院支持製片方和導演。

然最近大家都在說這部影片如何如何好,豆瓣評分如何如何高,如何如何值得一看。我相信這些,但本來我是不打算看的,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比較喜歡看喜劇故事,而我不大愛看悲傷的故事,因為不願意目睹和面對苦難和眼淚,即使這種苦難和眼淚是別人的。

但最終我還是抵不住該片的誘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作為一個在醫院工作了七年的前葯劑師,對病人、對葯品、對疾病有很多的記憶,對醫院的感情也是一言難盡,忍不住又想寫點啥了。

專利葯、仿製葯和假葯的事情不想多談,過於專業,存在似乎就有合理性,不管是從法律還是人情、道德層面,人情和法律碰撞的時候,確實讓執法者難以抉擇。

看了這部影片,大多數人包括我,除了被感動和飈淚之外,估計也會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病、求醫和打針、吃葯甚至住院,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事情。

在目前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和覆蓋不完全的情況下,逐步攀升和越來越高的醫療價格和葯價成為選擇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給一個普通家庭以重創,因病致貧或者返貧。尤其是對社會底層的家庭,成為其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的中國,人們從主流媒體上看到的大城市的繁華發達,以及明星和成功人士的奢靡生活,對社會底層的人們的生活關注不多,甚至有點熟視無睹。畢竟這些底層人士的生活環境不美,一般顏值也不高,人微言輕,也沒有話語權。這部影片給我們打開一扇真實的窗口,讓我們看到社會底層人士的生活困境和掙扎。

我來自底層的家庭,深知底層社會的艱難和不易。我也害怕有一日因為意外因素重新墜入底層,所以看完此片,我倍感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要讓家人和自己能夠維持有尊嚴的生活,還要繼續努力。我們大多數人不是救世主,大環境或許我們不能改變,但只要我們適應大環境,勤勉於自己的職業,小環境我們是可以改變和維持的。

對中國人來說,生存權是第一位的,普通中國人為能夠活命掙扎了幾千年。能夠苟活著,然後才能夠談發展權,談有尊嚴地活著。最後是死去,有尊嚴地死去,這更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更是奢望和挑戰。

我們期待這個世界有救世主,但往往事到臨頭還是靠親屬這樣的小團體或者個人自救,不過隨著基本和商業醫療 保險 體系的引入和健全,這種情形也在慢慢改變。該片片尾的字幕用時間和事件讓我們看到中國的變化,看到越來越多體現親民和人文關懷的政策改變,也給我們以正能量和對未來的信心。

有人生導師說:人生不僅有苟且,也有詩和遠方。苟且地活者尚且不易,詩和遠方只能是夢想,好在中國人離這個夢想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越來越接近!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四

說起也是尷尬,今天獨自一個人去看了《葯神》,徐崢新拍的一部劇,網上抄的很火,看完的小夥伴也覺得挺不錯。本打算約同事去,結果沒找到情投意合的,找其他的朋友,大老遠來,想想成本太大,最後決定自己去獨享這部大片,理解一下我這個做財務的精打細算。

聽說很感人,我來的時候還特意帶了一包面巾紙,怕自己一個人最後哭的稀里嘩啦,每個人遞紙,保險起見那就戳在手裡好啦。下面我來講講這部大片。

影片的主題是圍繞慢粒白血病展開的,講述的是聚集在上海一群身患慢粒白血病的人,吃不起正版的葯,只能靠印度走私進來的假葯維持生命,實際也不是假葯,只是這樣的葯沒有經過海關檢查就到達了國內,但葯效一樣。徐崢扮演的程錚,一個中年油膩大叔,靠賣印度進口保健品維持生計,生意不太景氣,房東三天兩頭來催房租,家庭離異,前妻要帶著七八歲的兒子移民,程勇一直在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可是以他目前的經濟狀況,很難爭取得到。上面還有一位在養老院攤的老父親,做手術需要一大筆費用,程勇正處在經濟短缺的階段。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程勇結實了一位白血病患者老呂,初見老呂(王傳君扮演)很幽默,老呂帶了三層口罩,估計是白血病需要杜絕細菌,他們設置這樣的環節。老呂慫恿程勇去印度走私治療白血病的葯,程勇剛開始堅持原則,覺得這是犯法,拒絕了。但最後迫於父親高額的手術費用,又找到老呂決定去走私葯品。程勇在印度拿到了中國代理商的主權,這樣的生意越做越火。價錢比正版葯品低了好多倍,很多慢粒白血病患者看到了希望,在這過程中,他結實了很多白血病患者,思靜(女兒患有白血病,她只能靠在夜店跳舞維持生活),牧師(一個__徒,開後閉口都是主會保佑你),黃毛(只有20歲就換上了白血病,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飄在上海),還有前面講到的老呂。販賣走私葯品生意就這樣展開了,可是好景不長,接著遭到被人勒索,警察的查封,在一個其樂融融的飯局上程勇宣布結束販賣假葯,傷透了大家的心。一年後,因為葯價的再一次提升,老呂沒有便宜的要吃,病情惡化,選擇自殺。這中間還有大部分的白血病患者承擔不起醫療費用,離開了。程勇利用賣葯賺到的第一桶金有了自己的廠子。當老呂的妻子再一次找到,程勇時,程勇為老呂的來開感到傷心。程勇再一次做起的走私葯品,可這次程勇只是為了做慈善,他沒有賺病友的一分錢,只希望能夠拯救更多的病友。可這次,國家對於走私葯品嚴查,最後,黃毛在警察的圍追堵截下撞車身亡,程勇被抓。雖然考慮到程勇做的是慈善,但法大於情,最後程勇被判5年,他被警車帶走的路上,成千上萬的白血病患者為他送行,還好三年後程勇出來了,接他的是小舅子曹警官,白血病葯品被納入醫保。

回來的路上,我把影片從頭到尾回顧了一遍,徐崢的演技那是沒得說,王傳君扮演的老呂,獃獃萌萌,膽小怕事,演技並沒有脫離《愛情公寓》中的關穀神奇。也許只是網上炒作的讓我對於一個全新的王傳君太過的期待,也許是作品的人設只能如此。不過這樣的人設並沒有讓人們感到反感。跳出演員的演技,劇情給我的傳染力是,我需要做慈善,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做慈善,幫助更多的人使你的價值得到體現。今天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適當的時候需要停下腳步聽聽民生抱怨,不要等犧牲一批人,才會引起國家的重視。一個健全的國家制度,能夠及時得到民生的反饋。國家機關的人員需要更多的體諒一下老百姓,做到相互體諒,相互理解。老百姓困難需要你們去反應,而不是機械的去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缺失了思考的能力。最後的程勇真的很勇敢,他將葯品分散到了鄉下,這樣的擴散他自己知道風險有多大,他也做好了被抓的准備,但他顯得比第一次堅定多了,他覺得犧牲自己一人去拯救那麼多患者是值得。本影片對於故事的講述沒有掩蓋也沒有吹噓,揭露一個真實的社會現象,所以得到更多的人贊成,為這樣有質量、有內容、有 教育 意義的影片點贊。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五

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但電影可以反映生活,感受生活。《我不是葯神》說的是主人公程勇,販賣印度神油,經營著所謂的保健品店。失意又失婚,意外因平價特效葯救人無數,讓他被病患封為「葯神」這為他謀得利益的同時,更是讓他的生活以及貧窮病患性命都陷入危險,後來,他良心禁受不住,開始走上為病人伸張正義的道路。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直擊社會的痛點,通過白血病人買仿製葯求生的事,由點及面,以小見大,觀影後的我們在感動之餘,更多的是思考,是感悟。

當我看這部電影時,電影的畫面給我的感覺是很沉悶的,偶爾說的喜劇效果,卻夾雜著更多的心酸與無奈。電影當中的人物,也都是非常印象深刻的,為救女兒被迫做舞女的思慧,一口流利的神父腔英語的劉牧師,以及脾氣暴躁的黃毛,還有那不速之客呂受益等等,每一個人物都是十分有特色,每一個人物都缺一不可。

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年的社會的打磨你終於也要變得世俗,你也會因為錢做你認為你一輩子不會做的事情。劇中的程勇就是起初也是一個世俗的人,賣著不怎麼賺錢也可以勉強過的保健品,但現實就是這樣,你明明這樣渾渾噩噩過著可能覺得也不錯的時候突然一根棒子重重的打在你身上,劇中程勇因為妻子離婚、長輩生病需要錢的時候他終於被現實打敗了。起初他對白血病患者好像也沒什麼概念,目的就是賺錢。所以他走上了法律不允許的也就是犯法的路上,但他的目的是賺錢。對於犯法我想每個人心裡都是不願意的去觸犯的,劇中的程勇也一樣。所以他賺夠錢收手做個正正經經的良民多好,不用每天提心掉膽,也沒有要當大英雄這么大理想。對就是現實把我們變成外觀看起來最好的自己。雖然人性被成長的歲月磨平但並不會消失,所以只要還存在在骨子裡他依然會被喚醒。程勇因為看到自己兄弟經歷病痛折磨而死的過程終於還是在風口浪尖上為了這些遭受病痛折磨而吃不起高價葯的患者放棄自己所有世俗的東西鋌而走險了。也許在法律的角度程勇觸犯了法律,但是他做的事情已經超意義的存在,甚至可能已經影響到法律甚至相關部門的政策,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患者可以勇敢並快樂的面對生活,因為生活最終是美好的。

影片中另外一個重要角色,無疑是那個個面帶口罩的白血病人。他們無疑是游離在法理之外的人群。他們對天價葯的無能為力,讓他們路上購買印度格列寧的不法之路。面對奸詐無良的黑心葯商,最終仍將其出賣。面對幫助他們的男主,他們選擇保護他。正如影片中,在派出所里那一位老奶奶的一番話所講,「不要再追究印度葯了,因為他在救我們的命。」活著,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希望。在這里,活下去遠比賣假葯要被判刑來的重要。這是大家對他的認可,他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影片結尾,男主被判刑前說的那段話,大概講到,他服從法律對他的審判,但是希望,天價葯的現狀,有所改變。在這里,法與情有個和解。法仍然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但此之上的情,卻是推動法得以進步的動力源泉。電影主角程勇雖然沒有做英雄的初心卻做了英雄做的事,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但《我不是葯神》的成功,或許便在於用最真實的生活給了我們以最純粹的感動。

相關 文章 :

1.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影評觀後感

2. 關於《我不是葯神》的作文

3.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1000字

4.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範文5篇

5. 國產片《我不是葯神》觀後感

③ 金陵十三釵電影觀後感800字

《金陵十三釵》是一部講述古代江南女子身世深重、面對生命巨大抉擇的故事。影片的起點表現了預備嫁人、田園牧歌的少女楊婕妤在長輩的勸說下,終究被迫嫁給了有錢有勢的商人韋禮安。不過影片的篇幅並沒有過多的刻畫婚姻生活,而是把焦點聚焦在了韋禮安與其房客王熙鳳之間。
韋禮安本質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但他自幼失去母愛,故而執著於禮儀、面子、價值觀、權勢這些世俗套路及思維方式,不善於表達和溝通,他只是以花錢堆砌東西來體現自己的愛。而王熙鳳則是個有錢有勢的大家閨秀,身世尊貴,但卻因一樁姦情被賤民逼迫投井,此後內心備受摧殘,她對物質的追求就是她尋求一線生機和自我價值的表現。兩人的婚姻本就是不幸中的萬幸,天真的楊婕妤也被捲入了兩人錯綜復雜的情感糾葛中,並最終被迫選擇一條無法挽回的道路。
不論是韋禮安的呆板,還是王熙鳳的刻薄、冷漠,影片與原篇小說都很好地詮釋了一個陳舊的世俗觀念:男尊女卑、重禮輕情。可想而知,這種觀念給幾代女性帶來的精神傷害是無法彌補的。與影片的主人公一樣,人們處在社會的底層,常常遭到道德信仰和社會規范規范的束縛,賦予的角色和身份難以超越,人生就像被一個個指令所束縛著,失去了自我的表現,變成了社會的副產品。
整部電影畫面細膩、氣氛恬淡、音樂婉轉,每張場景貼合小說中的情節描述,對故事的整體塑造更是琢磨精緻。一個露天的小巷、一個書香門第、一個岸邊的碼頭、一個雪天的庭院,都在無聲地訴說著主人公們身不由己的人生困境,觸發我們細膩的情感共鳴。
《金陵十三釵》也讓我深刻理解到了人生的意義,人們究竟應該追求什麼?金錢、名譽、地位還是心底的溫暖?更何況這些目標都並不是永恆不變的,追求了也只是一時的眼前利益。唯有心底的執著,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幸福。在這個物質至上的現代社會,我們需要感受到人性中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不斷追求愛的真諦。
在此,我由衷地推薦《金陵十三釵》這部電影,希望每一個觀影者都能夠從中發現前進的力量與自由的靈魂!

④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影評觀後感

《我不是葯神》是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制的劇情片,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 。以下是我整理的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影評 觀後感 ,歡迎閱讀分享。

更多「我不是葯神」的相關 文章 推薦【↓ ↓ ↓ 】

《我不是葯神》經典觀後感

《我不是葯神》400字5篇觀後感

《我不是葯神》500字觀後感小學範文

電影看《我不是葯神》600字5篇影評

電影《我不是葯神》觀後感400字5篇高中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觀後感1

「死亡」對於人類來說一直都是一個神秘的詞,人們既敬畏它,也對它充滿恐懼。死神的手掌反復之間就可以決定生死,所以在死亡的危險訊息來臨時,每個人都拼盡全力的活著,努力地抓住每一個能活下去的機會。

最近無論是網上,還是微信朋友圈,鋪天蓋地都是電影《我不是葯神》的各種信息,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也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確實很貼合現實生活,說的都是這萬千世界裡的普通小民,那麼的弱小,在疾病的面前那麼的卑微,但每個人都在努力地想活著。

電影的主角程勇本身只是一個市井小民,每天過的渾渾噩噩,沒有什麼本事,把自己的生活過得亂七八糟,搞得老婆都和他離婚了。最開始販賣假葯只是為了賺錢,後來在被別人用「販賣假葯」的威脅之下而轉讓了代理權,趕走了自己認識的患病朋友。其實看到這每個人雖然有微詞,卻也是理解的,畢竟他也是普通的人,他也害怕坐牢,更何況他不是白血病患者,沒有任何義務去承擔這種被抓的風險的。直到後來,患病朋友的妻子來求他,以及他親眼看見患病朋友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可最後朋友還是死了,而他也因此重新開始販賣仿製葯。

此時的他賣葯不再是只為賺錢,而是一種責任,一種為了解救那些備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責任,為了帶給他們繼續活著的希望。

這時警察的打擊力度已經很大了,而且還抓了一些購買假葯的患者,想從他們這里得到一些線索。其中一位老婆婆對警察說的一段話讓每個人都會紅了眼眶,她說」4萬塊1瓶的正版葯,我病了3年,吃了3年,為了買葯,房子沒了,家人也拖垮了,誰家還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這段話說進了每個人的心中,是啊,人生幾十年,誰能保證都是一帆風順,沒有任何波瀾的呢。特別是那句」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說出了多少患者的心聲,又狠狠地揪住了所有大眾的心。警察也被這話感動了,以至於去找局長請求,可是局長的話也讓我們震撼,他說」我也很為難,但是我們之執法者」。

其實這部電影里有很多的矛盾與沖突,法律與人情,正版葯與仿製葯,生與死,正義與法律,誰都誰的立場,誰都誰的難處,誰都有誰的無奈。

後來在取海外運回來的葯的時候,被舉報了,黃毛為了保護程勇出車禍死了。當程勇在醫院質問警察的那句話,讓人瞬間潸然淚下。他說「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是啊,想要活著有什麼罪,可是一個簡單的「活著」,卻讓很多人拼盡全力。

電影的最後程勇送葯給病患,被警察包圍了,可是他用車擋住了警察,只為讓他們安全的把葯拿走。當他被狠狠摁在地上被逮捕時,他的那個眼神里寫滿了堅毅,可是看到病患又回來時眼裡滿滿的驚訝,最後程勇還是是被抓了,判處五年的有期徒刑。這時可以說電影中最感人的部分來了,程勇坐上監獄的車,道路兩旁都是來送他的病友,大家都默默地摘下了口罩,目送他的離去。他好像在人群也看見了黃毛和呂受益,他的眼中蓄滿了眼淚,但是嘴角還是微笑的的,這笑是欣慰的、是無悔的,畢竟他為這么多人帶去了葯,給了他們活著的希望。

其實這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也很感人,就是真正賣假葯的張教授被抓的時候,警察問他是誰在賣假葯,他一直都沒有供出程勇。我覺得一直以賣假葯牟的他那一刻也是善良的吧,他在維護生命的希望。而且他在影片中的那一句「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也是很扎心,說出了現實,道盡了生命的艱難。

總而言之,這部電影是部好的片子,它寫盡了現實,寫出了在疾病面前人們的那種即使卑微也要活著的心理,說出了很多社會問題。最重要的是它貼合生活,扎進了人們的內心深處。它是「藝術源於生活」這句話的最好寫照,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震撼心靈的電影出現吧。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觀後感2

這幾天被《我不是葯神》刷屏。忙過一周周五風風火火趕緊進了電影院,果然不讓人失望。又是一部讓人哭了笑笑了哭,笑中帶淚的好片子。觀後感內容涉及輕微劇透請還沒看過的人員火速離場,重復一遍,這不是演習,請火速離場~

這是個葯販子和葯企和患者的 故事 ,山爭大哥作為一個上有老下有小,老婆跟人跑了不希望孩子和前妻一起 出國 的小人物,混跡於社會底層。在機緣湊巧和生活的重壓下他開始走私印度仿製抗癌葯,進價500,國內正版葯4萬,他賣5000。大撈一筆受人威逼利誘之下200萬轉手了「代理權」,傷盡一干朋友自己遣散走私團隊走上小老闆的成功之路。直到一年後朋友因斷葯自殺才幡然悔悟,痛下決心再次走私,不賺錢哪怕賠錢也要把便宜的抗癌葯賣給患者,最後被捕但推動了社會制度推進的故事。

這部片子我看到了程勇內心的成長,小人物的悲哀,患者的無助,每個人鮮明性格等等編劇導演影片非常出色的地方,但是我想 說說 醫院、葯企和患者的事兒。

其實高價葯的問題由來已久,只是只有我們身邊的人得病時我們才會有真實的感受。在影片中葯企被演示為反派,令人不齒且厭惡。作為學葯的首先我要替葯企辯護幾句,葯物的原材料和生產成本並不高,大部分成本在於研發,一個新葯的研發從起步到成型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大量的投資,大學教授曾經給我們算過一個新葯從研發到上市大概要幾十個億的投資,幾個研發團隊十幾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努力和付出。那麼葯企定價高昂在葯企看來就很合理,我前期投入就已經很多了,後期生產銷售各個環節人、財、物、產、供、銷、存、研都是要錢的,我做企業要回本更要盈利,甚至我需要比同行賺得多才能發展,至少不被兼並。對於葯企高價並不是錯,甚至有點不得不為之的意思。高價葯對於醫院的醫生呢?醫院的大夫不會在意葯品的價格,他在乎的是葯品的效果,他治療的效果。他的工作是治病救人,至於患者花多少錢那不是大夫的關心范疇,這也是為什麼醫院的大夫在電影中顯得那麼冷漠。(其實現在的大夫好多了有良心會顧忌一點家庭實力,詳情請去看《心術》)但高價葯對於患者就如同死神手中一點點緊縮的鐵鏈,越貴自己死的就越快而且死前很可能還拖累家人,最後甚至只能選擇自殺來結束病魔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痛苦。

看起來高價葯這件事似乎大家都沒錯,但是我們忽略了一件事,也是電影中程勇成長的地方:良心!山爭作為小人物落魄的時候也是有良心的,看到思慧孩子的時候他明白了自己是趁人之危,及時收手,給黃毛錢和葯讓黃毛回家看看都是其良心的體現,這也才給後文他被關谷的死警醒虧本也要走私葯品埋下伏筆。葯品和商品不同是患病者生命的剛需,我不吃餅干不會死,不喝可樂不會死,但是重症患者不吃葯就是會死啊。生命的價值或者說生命的時長是否可以被價錢衡量呢?這是個哲學問題姑且不論。我們想找尋的是一個中間點,葯企有錢賺,治療有效果,病人買得起的中間點價格。和朋友探討後有了一個設想,發揮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宏觀調控的作用,首先理清整體研發費用,加上成本費用設定固定回本年限(5年10年?)和在葯品回本後葯企在該葯中的凈收入比例然後再由衛生和物價部門共同定價。所有葯企都不例外也防止了不公正(當然只是個幼稚的想法別噴)。看完這個片子的感受就是還是希望社會精英們群策群力將心比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病吾病以及人之病。為了每個患者的生存時間生存質量著想,切實改變電影中社會的買有效葯如同買毒品的病態。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觀後感3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我不是葯神》,電影確實沒有讓觀眾失望,對得起觀眾給它打的高分。當下的中國,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是稀缺產品,電影的故事源於現實,雖然過藝術加工和處理,但情節、環境和人物都很真實感人、催人淚下。所以大家被電影的情節感動、電影被觀眾認可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大家也應該去電影院支持製片方和導演。

然最近大家都在說這部影片如何如何好,豆瓣評分如何如何高,如何如何值得一看。我相信這些,但本來我是不打算看的,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我比較喜歡看喜劇故事,而我不大愛看悲傷的故事,因為不願意目睹和面對苦難和眼淚,即使這種苦難和眼淚是別人的。

但最終我還是抵不住該片的誘惑,去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作為一個在醫院工作了七年的前葯劑師,對病人、對葯品、對疾病有很多的記憶,對醫院的感情也是一言難盡,忍不住又想寫點啥了。

專利葯、仿製葯和假葯的事情不想多談,過於專業,存在似乎就有合理性,不管是從法律還是人情、道德層面,人情和法律碰撞的時候,確實讓執法者難以抉擇。

看了這部影片,大多數人包括我,除了被感動和飈淚之外,估計也會想到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生病、求醫和打針、吃葯甚至住院,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事情。

在目前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和覆蓋不完全的情況下,逐步攀升和越來越高的醫療價格和葯價成為選擇人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可能給一個普通家庭以重創,因病致貧或者返貧。尤其是對社會底層的家庭,成為其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的中國,人們從主流媒體上看到的大城市的繁華發達,以及明星和成功人士的奢靡生活,對社會底層的人們的生活關注不多,甚至有點熟視無睹。畢竟這些底層人士的生活環境不美,一般顏值也不高,人微言輕,也沒有話語權。這部影片給我們打開一扇真實的窗口,讓我們看到社會底層人士的生活困境和掙扎。

我來自底層的家庭,深知底層社會的艱難和不易。我也害怕有一日因為意外因素重新墜入底層,所以看完此片,我倍感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要讓家人和自己能夠維持有尊嚴的生活,還要繼續努力。我們大多數人不是救世主,大環境或許我們不能改變,但只要我們適應大環境,勤勉於自己的職業,小環境我們是可以改變和維持的。

對中國人來說,生存權是第一位的,普通中國人為能夠活命掙扎了幾千年。能夠苟活著,然後才能夠談發展權,談有尊嚴地活著。最後是死去,有尊嚴地死去,這更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對我們來說更是奢望和挑戰。

我們期待這個世界有救世主,但往往事到臨頭還是靠親屬這樣的小團體或者個人自救,不過隨著基本和商業醫療 保險 體系的引入和健全,這種情形也在慢慢改變。該片片尾的字幕用時間和事件讓我們看到中國的變化,看到越來越多體現親民和人文關懷的政策改變,也給我們以正能量和對未來的信心。

有人生導師說:人生不僅有苟且,也有詩和遠方。苟且地活者尚且不易,詩和遠方只能是夢想,好在中國人離這個夢想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越來越接近!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觀後感4

這個故事的再切入點比較獨特。主人公程勇是一個家庭、事業雙失敗的中年商販。葯店經營慘淡,連房租都交不起。

然而他終於有了機會。一個重病患者呂受益出現了。這個人找到程勇,告訴他印度有一種葯,可以治療呂受益所患的慢粒白血病。只要從印度把葯調來,買給賣不起正版葯的窮人,就能發家致富。於是,程勇的命運得以改寫。

這種葯在印度的合法出產的,葯效也是與正版葯完全一樣的。吃不起4萬塊錢一瓶正版葯的人們紛紛購買只要2千一瓶的便宜葯。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對販賣本就是外行的程勇由於害怕遲早一天會被抓進大牢,宣布不再賣葯。

黃毛拍碎的杯子與滿手的血,思慧裹上的大衣,神父最後的鞠躬,呂受益單薄的身影,全部消失在大雨之中。

呂受益的死,刺痛了程勇的靈魂。對於一些普通老百姓而言,錢就是命。沒錢,那就是沒命。深受刺激的程勇決定重新買葯,目的不是掙錢,是讓沒錢的人買得起。一瓶葯只賣500塊錢,自己每個月還得倒貼好幾十萬。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樣「賣」了不久,警察來了。在警察查「假葯」時,一位老人的陳述刺痛了更多人的靈魂。

「領導,我求求你,別再追查印度葯了行嗎?我病了三年,4萬塊錢的一瓶葯,我吃了3年。房子吃沒了,家人被我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葯,你們非說它是假葯。那葯假不假,我們能不知道嗎?那葯才500塊錢一瓶,葯販子根本不掙錢,誰家能不遇上個病人,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你把他抓走了,我們都得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

一面是高的令人窒息的房價,葯價,一面是對弱勢群體的死命打壓。這個世界並不缺少溫暖,只是當溫暖的面積被擠壓的越來越小的時候,百姓心中自然有一桿秤。你可以不讓人說出來,但是你不能逼得老百姓活不下去。

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仗義每從屠狗輩」。意思是說,每到了危機關頭,那些最仗義的人,往往都是殺豬殺狗等地位很低下的朋友們。

一同賣葯的黃毛,為了保護程勇,在警察追捕的過程中,死了。20歲,他沒犯什麼罪,只是想活著。

這世界有時候很搞笑,一些僵硬的規則,硬是把人性善良的一面極度地消磨掉,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涼意。

總之黃毛是死了。這個從小苦到大的孩子,隱隱約約地意識到,自己死了不算啥。程勇可以活下來的話,可以救助許許多多像自己這樣的孩子。所以在緊急關頭,他選擇了替程勇去死。

-「我們發現,它的葯效和正版葯是完全一樣的。」

-「有臨床檢測嗎?」

-「沒有。」

-「有葯品進口注冊證嗎?」

-「沒有。」

-「那不就是假葯嘛」

(曹警官:我竟無言以對)

即使在印度是合法生產,葯效也得到患者的認可。但是在國內它仍然是「假葯」。葯真或葯假,判斷的根據,不是能不能治好病,而是所謂的條條框框,這本身就很搞笑。一個口口聲聲為人民服務的群體,不去抓捕抬高葯價,壓榨百姓的奸商。反而把放下自身利益,去拯救百姓的人給抓進了監獄。這就不僅僅是搞笑,而是無恥了。

這樣的事,以前一直有。以後會不會繼續有,那這就得看所謂人民公僕的覺悟與執行力了。當然我們每個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我們不是葯神,治不好這整個世界。但是能夠改變一點,總歸是好的。整個一部影片,其實並不搞笑。含淚微笑著奔跑,如果說我們能夠為某些痛苦的集體,稍微奉獻一點自己的力量,哪怕是微乎其微,我想這個電影就是另外一種成功了。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觀後感5

說起也是尷尬,今天獨自一個人去看了《葯神》,徐崢新拍的一部劇,網上抄的很火,看完的小夥伴也覺得挺不錯。本打算約同事去,結果沒找到情投意合的,找其他的朋友,大老遠來,想想成本太大,最後決定自己去獨享這部大片,理解一下我這個做財務的精打細算。

聽說很感人,我來的時候還特意帶了一包面巾紙,怕自己一個人最後哭的稀里嘩啦,每個人遞紙,保險起見那就戳在手裡好啦。下面我來講講這部大片。

影片的主題是圍繞慢粒白血病展開的,講述的是聚集在上海一群身患慢粒白血病的人,吃不起正版的葯,只能靠印度走私進來的假葯維持生命,實際也不是假葯,只是這樣的葯沒有經過海關檢查就到達了國內,但葯效一樣。徐崢扮演的程錚,一個中年油膩大叔,靠賣印度進口保健品維持生計,生意不太景氣,房東三天兩頭來催房租,家庭離異,前妻要帶著七八歲的兒子移民,程勇一直在爭取孩子的撫養權,可是以他目前的經濟狀況,很難爭取得到。上面還有一位在養老院攤的老父親,做手術需要一大筆費用,程勇正處在經濟短缺的階段。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程勇結實了一位白血病患者老呂,初見老呂(王傳君扮演)很幽默,老呂帶了三層口罩,估計是白血病需要杜絕細菌,他們設置這樣的環節。老呂慫恿程勇去印度走私治療白血病的葯,程勇剛開始堅持原則,覺得這是犯法,拒絕了。但最後迫於父親高額的手術費用,又找到老呂決定去走私葯品。程勇在印度拿到了中國代理商的主權,這樣的生意越做越火。價錢比正版葯品低了好多倍,很多慢粒白血病患者看到了希望,在這過程中,他結實了很多白血病患者,思靜(女兒患有白血病,她只能靠在夜店跳舞維持生活),牧師(開後閉口都是主會保佑你),黃毛(只有20歲就換上了白血病,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飄在上海),還有前面講到的老呂。販賣走私葯品生意就這樣展開了,可是好景不長,接著遭到被人勒索,警察的查封,在一個其樂融融的飯局上程勇宣布結束販賣假葯,傷透了大家的心。一年後,因為葯價的再一次提升,老呂沒有便宜的要吃,病情惡化,選擇自殺。這中間還有大部分的白血病患者承擔不起醫療費用,離開了。程勇利用賣葯賺到的第一桶金有了自己的廠子。當老呂的妻子再一次找到,程勇時,程勇為老呂的來開感到傷心。程勇再一次做起的走私葯品,可這次程勇只是為了做慈善,他沒有賺病友的一分錢,只希望能夠拯救更多的病友。可這次,國家對於走私葯品嚴查,最後,黃毛在警察的圍追堵截下撞車身亡,程勇被抓。雖然考慮到程勇做的是慈善,但法大於情,最後程勇被判5年,他被警車帶走的路上,成千上萬的白血病患者為他送行,還好三年後程勇出來了,接他的是小舅子曹警官,白血病葯品被納入醫保。

回來的路上,我把影片從頭到尾回顧了一遍,徐崢的演技那是沒得說,王傳君扮演的老呂,獃獃萌萌,膽小怕事,演技並沒有脫離《愛情公寓》中的關穀神奇。也許只是網上炒作的讓我對於一個全新的王傳君太過的期待,也許是作品的人設只能如此。不過這樣的人設並沒有讓人們感到反感。跳出演員的演技,劇情給我的傳染力是,我需要做慈善,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做慈善,幫助更多的人使你的價值得到體現。今天這個快速發展的國家,適當的時候需要停下腳步聽聽民生抱怨,不要等犧牲一批人,才會引起國家的重視。一個健全的國家制度,能夠及時得到民生的反饋。國家機關的人員需要更多的體諒一下老百姓,做到相互體諒,相互理解。老百姓困難需要你們去反應,而不是機械的去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缺失了思考的能力。最後的程勇真的很勇敢,他將葯品分散到了鄉下,這樣的擴散他自己知道風險有多大,他也做好了被抓的准備,但他顯得比第一次堅定多了,他覺得犧牲自己一人去拯救那麼多患者是值得。本影片對於故事的講述沒有掩蓋也沒有吹噓,揭露一個真實的社會現象,所以得到更多的人贊成,為這樣有質量、有內容、有 教育 意義的影片點贊。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影評觀後感相關文章:

★ 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影評觀後感

★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5篇影評精選

★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800字初中觀後感

★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1000字高中觀後感範文

★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1000字5篇影評精選

★ 電影《我不是葯神》700字高中觀後感

★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700字觀後感範文

★ 電影《我不是葯神》600字影評觀後感

★ 《我不是葯神》觀後感5篇

★ 高分電影《我不是葯神》700字高中觀後感範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⑤ 帶你歸家禁毒電影觀後感800字

帶你歸家禁毒電影觀後感800字如下:

在觀看《帶你歸家》這部禁毒電影時,我深深地被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所吸引。電影講述了一個因毒品而破碎的家庭,以及一位父親為了拯救女兒而展開的艱辛旅程。

電影的劇情非常緊湊,每個情節都緊扣主題。導演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和出色的演員表演,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緊張和刺激的世界。電影中的角色形象鮮明,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動機,讓觀眾能夠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電影的主題是禁毒和家庭關系。毒品對個人和家庭的破壞是不可估量的,而禁毒工作也是全社會應該共同關注的問題。電影通過一個家庭的悲劇,向觀眾展示了毒品對個人和家庭的危害,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禁毒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3、毒品對家庭的影響:吸毒會讓家庭陷入貧困和破裂的狀態,讓家人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傷害。這種傷害不僅會影響家庭的幸福,還會影響社會的和諧。

4、禁毒的意義:禁毒是維護社會穩定和安全的必要措施。通過打擊毒品犯罪,可以減少違法犯罪的發生,保護人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同時,也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閱讀全文

與推薦一個電影800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姐姐練瑜伽韓國電影 瀏覽:609
羅宏鎮導演的電影 瀏覽:504
歐美新電影大全 瀏覽:759
日本電影信 瀏覽:372
最可愛的人電影觀後感500字 瀏覽:210
法國趁人之危劇情電影 瀏覽:48
訂電影票顯示抖音 瀏覽:892
加菲貓電影裡面的插曲 瀏覽:516
美團怎麼買到便宜電影票 瀏覽:326
焰獅國際影城今日電影 瀏覽:889
電影唐璜哪個版本最好 瀏覽:55
賀歲電影2016喜劇港片 瀏覽:112
年輕的老師1電影韓國 瀏覽:181
法國電影彌留之春的主題 瀏覽:65
日本絕地求生的電影 瀏覽:348
繼續播放抗日電影電視連續劇 瀏覽:289
童話村2018最新電影網 瀏覽:515
日本母親電影叫什麼 瀏覽:489
暮色大電影下載下載 瀏覽:681
電腦怎樣播放手機騰訊下載的電影 瀏覽: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