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讀完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出來能當明星嗎
北影出來都未必能當明星,但王寶強都能當明星這也是你應該明白吧
㈡ 山西太原有學電影的學校么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原隸屬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1990年在華北廣播電視學校(1983年成立)的基礎上建立,正廳建制,面向全國招生,是全國較早獨立設置的廣播影視類高校,全國八所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國家廣電總局幹部培訓基地。2000年9月,按照國務院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精神,劃轉山西省人民政府領導。2010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復在學院基礎上籌建山西傳媒藝術學院。
學院有兩個校區,新校區位於山西高校新校區,老校區位於太原市迎澤區五龍口街,佔地面積共1000餘畝,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教職工418人,其中專任教師300餘人,具有副高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教師86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專任教師36.65%。目前全日制在校學生近5000人,年均培訓全國廣電系統各級各類人員1000餘人。畢業生分布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及各省市廣播電視台和影視製作公司。在人才培養工作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為山西地方經濟服務,注重與廣播影視行業的發展緊密結合,得到社會各界和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學院現有製作系、動畫系、藝術設計系、編播系、傳媒管理系、思政部、基礎部7個教學單位和影視製作中心、影視信息中心、動畫中心等實訓教學機構。主要開設電視攝像、影視動畫、主持與播音、影視信息網路技術等27個專業和專業方向。其中,影視動畫專業為國家級精品專業、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並承擔國家級產學合作項目;電視攝像專業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主持與播音專業、影視廣告專業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有兩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八門省級精品課程,兩部國家級精品教材,被確定為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2010年學院與山西大學聯合開辦了本科班, 為學院開展本科教學奠定了基礎。
學院現有較完備的教學設施和功能齊全的教學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6000多萬元。主要有:400㎡和300㎡演播室,100㎡廣播檔錄音棚,虛擬演播室,二維、三維圖形圖像及無紙動畫實驗室。專業圖書藏書量達到47萬冊,影像資料15萬余盤(盒)。同時,在全國各省市廣電行業建立了100餘個校外實訓基地,先後與中央電視台、中國黃河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等單位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
領導班子 Leadership黨委書記李遠程(左四)、院長郝本廉(右三)、黨委副書記李成來(左三)、副院長王建國(右二)、紀委書記朱曉明(左二)、副院長王新塘(右一)、副院長吳建庭(左一)
近年來,學院科研創作工作成績斐然,承擔和完成50餘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出版教材、專著100多部,參與創作影視作品1000餘部(集),多數已在中央電視台及省市電視台播出。先後獲得第24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首屆中國電視戲曲「蘭花獎」、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2010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最佳電視動畫大獎」、2011第八屆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周「最佳中國電視動畫片獎」等獎項,成功入選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動漫獎最佳動漫教育機構。
學院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依法治校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先後榮獲「山西省勞動模範單位」、「人才培養工作優秀單位」、「山西省民主管理先進學校」、「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全國動畫教育突出貢獻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2007年1月,學院明確提出了「努力提升辦學層次,逐步把學院建設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廣播影視學院」的發展思路, 2010年6月召開的第二次黨代會進一步明確了「為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傳媒藝術學院而努力」的奮斗目標。經過不懈努力,提升辦學層次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0年,學院作為入駐山西省高校新校區的院校之一,規劃土地840餘畝,設計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為加快學院提升辦學層次的步伐提供了堅實保障。2011年9月29日,學院隆重舉行新校區開工儀式。新校區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㈢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的辦學
學校面向全省招生,現設播音與節目主持、廣播影視節目製作、影象與影視藝術、美術設計(影視廣告)、網路新聞采編、美術影視動畫、公關禮儀等7個藝術類專業,廣播電視應用技術(有線網路技術)、計算機及應用、電子與信息技術等3個普通類專業。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廣播、電影、電視行業特色,文理兼容,相互滲透,充分體現綜合優勢的學科特色,為山西省廣播電視行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中等專業技術人才。
㈣ 我在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學 播音與節目主持這個專業有前途嗎。
首先,一個專業有沒有前途,完全是取決於我們自己本身的能力,再好的專業再好的行業自身實力不夠終究不會有好的作為,相反再不起眼的專業或者行業只要自身能力足夠就一定會有好的出路!
其次,播音主持這個專業還是很有前途的,原因如下:
1、全國省或直轄市級廣播電台幾十家,各省台又分信息、交通、經濟、都市、文藝、娛樂、旅遊等幾家甚至十幾家系列台。電視台頻道分化細致,數量明顯增加。這無疑給播音主持專業的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除去省級台,全國還有近千座省轄市和市級廣播電台、電視台,他們運行機制靈活,求才若渴,人才普遍面臨斷層,名校畢業生難以聘到,人才流動較為頻繁。這個背景下,年輕的大學畢業生晉升的機會較多,可以一展才華。各地廣告收入逐年遞增,傳媒從業人員的收入提高較快,地方台的優勢很明顯。
2、廣播是不可替代的現代電子媒體。隨著各台增加直播時間,增建系列台,廣播發展勢頭強勁。尤其是汽車數量的增加,車內廣播、流動收聽人群大量增多,廣播市場看好。廣播在特殊時間,利用特殊音響手段形成的特殊收聽氛圍,對聽眾有著別樣的吸引力。尤其是廣播和有線電視可以資源共享,並藉助共線光纜推出數字廣播,其清晰度、傳播質量絕非傳統廣播可比,發展前景廣闊。廣播擁有了自己越來越龐大的聽眾群,廣播人的收入也逐年提高。
3、除了傳統媒體,現代傳媒的發展勢頭同樣強勁。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車載移動電視正在向我們快步走來,公交車、火車、候車大廳等等,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移動數字媒體,就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另外,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廣播電視也將作為新興媒體逐漸在傳媒行業占據一席之地,其需求量可與傳統的廣播電視不相上下,還有手機媒體等等,科學技術走多遠,傳媒的發展就有多遠,播音主持畢業生的生命就有多遠!
4、媒行業的發達還體現在語言藝術方面,播音員主持人不僅可以做主播主持,還可以從事和有聲語言相關的其他工作,比如影視配音,廣告配音,影視傳媒、文化團體、大型企事業單位、網路媒體、IT產業的新聞播音,節目主持,各類慶典主持,宣傳,策劃等。
看完這些,你覺得有沒有前途呢?
㈤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的介紹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隸屬於山西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是山西省唯一的全日制培養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新聞、技術、藝術專門人才的綜合性中等專業學校。創辦於1959年,當時稱:「山西廣播學校」,1961年停辦。1979年10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建校,更名為「山西廣播電視學校」,2012年更名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
㈥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怎麼樣
簡介: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隸屬於山西省廣播電影電視局,是山西省唯一的全日制培養廣播、電影、電視方面的新聞、技術、藝術專門人才的綜合性中等專業學校。創辦於1959年,當時稱:「山西廣播學校」,1961年停辦。1979年10月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建校,更名為「山西廣播電視學校」,2012年更名經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
㈦ 山西都有什麼好的中專
有太原鐵路機械學校、山西省貿易學校、山西省經貿學校等。個人比較推薦太原鐵路機械學校。
太原鐵路機械學校創建於1949年8月,是新中國成立前夕在華北地區成立的第一所鐵路學校,68年來,為鐵路和地方建設培養了6萬余名專業技術人才,是首批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國家首批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山西省中職教育管理五星級學校。
學校一校兩區,佔地總面積200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學校設有28個中專專業, 其中11個鐵路特有專業和17個社會通用專業;8個省級示範專業,2個鐵路優秀專業點。
校企合作:
學校與神華集團神朔鐵路有限公司、朔黃鐵路有限公司合作十年來,輸送了600餘名電力機車司機。神華鐵路集團、中鐵電氣化局等50餘家企業已成為學校學生頂崗實習和就業的穩定合作企業。
以上內容參考:太原鐵路機械學校官網——學校簡介
㈧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是公立還是私立的
公立。。。
㈨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學校的科室
學校下設辦公室、教務處、實驗中心、學生處、總務處、保衛科、工會、團委等7個部門。建有電視節目製作室、非線性編輯室、三維動畫室、演播室、電工電子試驗室、多媒體視頻教室、微機室、語音訓練室、音樂室、形體訓練室、美術設計室等20個實驗實習場所。1998年經山西省廣播電視局批准建立了學校有線電視台,可播出20多套電視節目,同時學生自己可采、攝、編、制、播電視節目。學校圖書館藏書報(刊)及資料100000 冊,並訂有報刊雜志100餘種。
㈩ 山西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怎麼樣
學院簡介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原隸屬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1990年在華北廣播電視學校(1983年成立)的基礎上建立,正廳建制,面向全國招生。是全國較早獨立設置的廣播影視類高校,也是國家廣電總局幹部培訓基地。2000年9月,按照國務院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精神,劃轉山西省人民政府領導。 學院地處山西省太原市五龍口街,佔地面積305畝,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有教職工400餘人,其中教師280餘人,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有教育部高等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有國家精品課程評審專家,有山西省委聯系專家。學院還聘請了王鐵城、余秋雨、白岩松、周傳基、張松林、賈樟柯、馮鞏等100餘名全國影視界著名的專家學者擔任兼職或客座教授。 學院設有製作系、藝術設計系、動畫系、編播系、傳媒管理系、基礎部6個教學單位和影視製作中心、影視信息中心、影視動畫中心3個校內實訓基地。主要開設電視攝像、影視動畫、主持與播音、廣播電視網路技術等27個專業及專業方向。其中影視動畫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精品專業和產學合作項目,影視動畫、電視攝像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主持與播音、影視廣告專業被確定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學院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精品教材2部。學院還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確定的八個「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之一。 學院現有在校學生4500人,年均培訓全國廣電系統各級各類人員1000餘人。畢業生分布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各省級和地市廣播電台、電視台以及動畫公司、廣告公司等單位,且多數已成為業務骨幹。在人才培養工作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注重為地方經濟服務,注重與廣播影視行業發展緊密結合,得到社會各界和用人單位的廣泛認可。連續六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學院現有較完備的教學設施和功能齊全的教學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近6000萬元。主要有:400m和300m2演播室,100m2廣播檔錄音棚,虛擬演播室,二維、三維圖形圖像及無紙動畫實驗室,有能滿足中央電視台播出要求的動畫製作設備及頂級SGI非線性視頻工作站和100套攝、錄、編設備等。9000m2的圖書館專業藏書達到45萬多冊,其中音像資料15萬余盤(盒)。同時,重視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和與廣電局台的密切聯系,在全國各省市廣電行業建立了百餘個校外實訓基地,先後與中央電視台、中國黃河電視台等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學院始終堅持「穩定規模、提高質量、注重效益、辦出特色」的辦學方針,堅持「發展、福利,工作、身體,做人、求知」的工作原則,以「努力提升辦學層次,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全日制廣播影視類高等院校」為發展目標。在教學中,以「理論適度超前、能力與行業同步」為原則,堅持「三五式」實踐教學模式,形成行業特色鮮明,教學體系獨立完整,機制科學靈活,學生主體地位突出的辦學特色。 學院科研創作工作成績斐然,承擔和完成了40餘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教師編著和參編教育部高等學校規劃教材和專著100餘部。先後獨立或合作製作各類電影、電視劇、動畫片和專題片等影視作品1000餘部(集),多數已在中央電視台和省市電視台播出。先後獲得第24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首屆中國電視戲曲「蘭花獎」、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等獎項。 學院在20多年的辦學過程中,秉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的辦學宗旨,贏得社會肯定並屢獲殊榮。先後獲得「山西省勞動模範單位」、「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優秀單位」、「山西省民主管理先進學校」、山西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校」和「全國依法治校示範校」、「全國動畫教育突出貢獻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 2007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將學院列入《山西省「十一五」期間本科院校設置規劃》進行重點建設。目前,全院教職工緊密團結、精神振奮,開拓創新,務實工作,全面推進提升辦學層次工作,為實現成為特色鮮明的優秀廣播影視類高等學院和影視人才培養基地、影視作品創作基地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前身為「華北廣播電視學校」,建於1983年,中專建制,直屬原國家廣電部。1985年,學校開始招收中專學歷學生,開辦動畫專業。1991年8月,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在華北廣播電影電視學校的基礎上,建設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幹部學院,正廳建制,招收大專學生。2000年9月按照國務院高校管理體制改革精神,劃轉山西省人民政府領導,山西省教育廳管理,與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共建,是全國唯一獨立設置的廣播影視類高職高專和成人高校,也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幹部培訓基地。 1983年華北廣播電視學校創建 1990年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創建(合署) 1998年廣播電影電視部管理幹部學院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理幹部學院 2000年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管理幹部學院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管理幹部學院 2000年華北廣播電視學校撤消
學院設有製作系、美術系、動畫系、編播系、管理系和基礎部等教學機構。主要開辦電視攝像、影視動畫、電視節目主持與播音、影視信息網路技術等二十個專業。製作系開辦有電視攝像、電視節目製作、影視多媒體技術和攝影專業;動畫系開辦有影視動畫專業;美術系開辦有影視廣告、視覺傳達藝術設計、人物形象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和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編播系開辦有主持與播音、新聞采編與製作、編導和影視表演專業;管理系開辦有廣播電視網路技術和電視製片管理專業。2002年,學院影視動畫、電視攝像專業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影視動畫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精品專業和產學合作項目,2009年6月,學院成為全國第八個國家動畫教學研究基地。電視節目主持與播音、電視廣告專業被確定為山西省教學改革試點專業。經過科學論證,學院成立了「影視製作中心」、「影視信息中心」、「動畫部」,按照市場化方式運作,在保證正常實踐教學的前提下,承擔教師科研和影視片的製作,成為學院的產、學、研實踐基地。依託行業,與電視台、影視製作單位、廣告公司和動畫公司等行業單位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校企合作,逐步建立起開放式的產學研為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現有較完備的教學設施和功能齊全的教學實訓基地。教學儀器設備總價值5000多萬元,生均1萬余元。主要實踐教學實訓室和設備有:配備有先進的燈光、攝錄設施和電視導播台的400平方米標准演播室、配備有全數字錄音設備的100平方米廣播檔錄音棚、10個配備有頂級SGI非線性視頻工作站等設施的電視節目編輯室、國內一流的高標准虛擬演播室、配備有國內一流的動畫製作設施的二維、三維圖形圖像實驗室、功能齊全的影視審片室、多媒體機房、攝影暗房、播音實驗室、人物形象設計實驗室、形體室、燈光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學和音樂教室等近百個實驗室,有中高檔次的攝像機百餘台、編輯機百餘套。此外,還有與國家廣電總局廣播影視信息網路中心共建的價值近600萬元的「網路傳輸實驗室」等。建設了6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建成覆蓋全校的校內電視製作、播出網路,建成影視製作中心和動畫部等影視作品創作和製作基地,形成符合行業特色和學院發展需要的完備的硬體條件。 學院建有近萬平米的圖書館。圖書館特色鮮明,建成富有專業特色的書庫、音像庫、數字資料庫等,其中專業圖書藏書量達到20多萬冊,影像資料12萬余盤(盒)。
[編輯本段]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院科研創作工作成績斐然,有4名教師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20餘名教師承擔了省部級科研項目。學院教師獨立或合作出版教材、專著40多部,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專業論文500餘篇。學院拍攝製作影視劇、電視片、動畫作品等600部(集)。學院及師生作品曾獲嘎那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漢城國際大學生動畫節大獎以及中國電視飛天獎、電視戲曲蘭花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其中,動畫短片《小親圪蛋》在2001年參加世界大學生動畫大賽,作為中國入選決賽的四部作品之一,受到了好評;2002年8月,電視動畫片《樹》、《京韻國魂》等榮獲「中國視協學術獎」;2004年,學院拍攝的電視戲劇片《屠夫狀元》獲得中國第三屆電視戲曲「蘭花獎」。 六集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毛澤東在山西》獲「山西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專題片類一等獎」。兩年來,學院先後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拍攝了20集電視連續劇《黃河那道彎》和20集電視連續劇《雲嬸》。05年,學院再次受到中國動畫學會的表彰,獲得榮譽獎,並被推選為中國動畫學會常務理事單位;獲得福建首屆DV大賽最高獎「最佳組織獎」等,學院師生作品也分別在「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平遙國際攝影節」、「中華形象設計大賽」、「中紀委、省紀委反腐倡廉公益廣告大賽」、「山西移動彩信大賽」等省內外專業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近年來,學院以「團結、求實、嚴謹、創新」的校訓和「發展、福利、工作、身體、做人、求知」十二字方針為學院的管理理念指導各項工作,堅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穩步發展,辦出特色」的辦學方針,大力開展「育人工程」、「讀書工程」、「形象工程」、「環境工程」等,形成了良好的育人氛圍。 1999年,學院高標准通過「山西省文明學校」驗收,2000年被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集體一等功」,2001年被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山西省勞動模範單位」稱號,同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授予「太原市文明單位」稱號;2004年,學院被確定為「太原市文明單位標兵」。 2005年,學院的各項工作成績進一步得到了上級和社會的認可。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評估專家給予學院很高評價,被山西省教育廳命名為「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優秀單位」;學院在獲得「山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之後,又被教育部評選為國家級「依法治校示範校」;在連續三年獲得「太原市文明單位標兵」稱號後,又獲得「山西省文明單位」稱號;由於學院民主管理成績突出,被授予「山西省民主管理先進學校」;連續第八年獲得社會實踐優秀組織單位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為學院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