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圍演員表呂德光是誰演的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2
2. 第一軍規什麼時候上映
《第一軍規》,在中國上映的戰爭片,由張金標導演的電影大片。
中文名
第一軍規
製片地區
中國
導演
張金標
動作導演
石翔龍
3. 電影《第一軍規》
你可以從土豆網上下載下來 然後用格式轉換器轉換高清格式啊
4. 第一軍規的觀後感
今天,我觀看了《第一軍規》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毛主席帶領這一支紅軍隊伍到井岡山會師途中發生的故事。由於三連的戰士們是從鄉下召集過來的,沒有最基本的組織紀律觀念,造成在戰斗中不聽命令擅自沖鋒造成三四十戰士們犧牲。到了一個鎮子,他們到處拿老百姓的東西,搞得老百姓們苦不堪言。後來,毛主席教育了三連連長,並向三連派去了指導員李英同志。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改,三連的紀律情況大有改觀。在一次借道的戰役中,由於高副連長不遵守紀律,導致兩個同志的犧牲。毛澤東揮淚槍斃了屢立戰功但是嚴重違反紀律的高副連長。為了建立有紀律的部隊,毛主席親自修訂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發展到今天,已經經過了多次改版,被當代戰士們廣為傳誦。 看完這部電影,我首次意識到了紀律、規則的重要性。故事中的原先的三連的戰士們,那樣粗魯無禮,那樣無視紀律,讓他們損失了群眾的信任和同志們鮮活的生命。作為一個人,我們就有了對於社會、對於集體的一種責任、一種義務。我們不應該像故事中的三連戰士們一樣組織紀律渙散;我們應該為自己制定一部紀律,即使它是記在心裡的,規定我們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如果我們缺乏了紀律觀念,就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就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受到了這樣的啟發,我決定以後要樹立起紀律觀念,才能更好的約束自己,不要成為不受歡迎的人。
令我欽佩的,還包括電影里的李英同志。作為三連的黨代表,她有鋼鐵一般的頑強的意志。在與三連的大漢相處的過程中,即使同志們排擠她、諷刺她,她也不會和同志們翻臉,只是默默地緊咬著嘴唇。我們也何嘗不需要這樣的寬容呢?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肯定會發生一點小的矛盾,而有的人會因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去和別人紅臉。何必呢?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像麗瑛同志那樣,時刻懂得謙讓和寬容,那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看了這部電影,我懂得了很多。我們要擁有紀律觀念、抱有寬容的心態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5. 第一軍規讀後感(500字左右)
紅色之旅:井岡山的「鐵」
前不久,我與友人一起再次登上井岡山,因為選擇了從湘南桂東沙田當年紅軍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地方作為此行的起點,便有了現場實景追尋我軍光榮傳統源頭的機會。這里一切都是真實的:村莊是真實的,禾坪是真實的,竹叢是真實的,刻在紀念碑上的「紀律」和「注意」更是「真如鐵」。紀律和「鐵」字緊密相連,反映紀律不是泥捏的。鐵雖無金的光澤,但它朴實無華,堅硬剛毅,自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觀看瀟湘廠新片《第一軍規》,更驗證和強化了我的這個認識。電影《第一軍規》通過「歷史影像」,還原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誕生過程。片中工農革命軍三連是一支剛收編的農民武裝,英勇善戰,屢立戰功,但他們紀律鬆懈,屢犯軍規。由於該連一些戰士偷吃民眾的紅薯、苞米,隨便抓雞、燒門板,老鄉們紛紛躲避,有人甚至把他們視同「白狗子」。在此情況下,毛澤東要求部隊住宿屋檐下街道邊,借門板一定要還,打破了部隊與老鄉之間的僵局。接著,又抓住排長李喜貴池塘洗澡調戲菊妹子的事件,撤其排長之職,要李戴罪立功。於是沙田圩逃避的老鄉紛紛回來,把軍民新關系推向高潮……鐵的決心,鐵的狠勁,鐵的規定,我們對這支廣大人民群眾所期待、所信得過的隊伍,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敬意?!
「沙」與「鐵」原本沒有必然的聯系,可如鐵的紀律偏偏有聲有色地產生於沙田,這一切,興許是上蒼的有意安排,抑或是歷史的巧合?我反復解讀「第一軍規」,探其前因後果,深深感受到:革命是座大熔爐,具有除雜煉精的功能。毛澤東的治軍理念,就是把帶有雜質的「農軍」投進熔爐里冶煉,讓其淬火棄渣、脫胎換骨,變成聽黨指揮、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鐵軍」。影片結尾,當年工農革命軍戰斗的身姿與響亮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聲形成激越的視聽效果,有力地升華了影片的主題——它不僅贊美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完全徹底為人民的清正廉潔作風,而且揭示了「兵民乃勝利之本」這樣一個顛撲不破的、讓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的戰略奧秘與歷史真理。
井岡山下沙田景色依舊,遠處蒼茫大山的背景下,房舍、竹叢、紀念碑,在春風細雨的吹拂下靜靜地佇立著,無言地向來人展示著歷史的一件浸透著血淚的「制勝法寶」,默默地指示今天的人們:「第一軍規」不僅是我軍,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牢記它!
6. 找演員 【江水】 拍的所有電影 電視劇 急急急 求
電視劇:
《大刀向鬼子的頭上砍去》、《第一軍規》、《民國往事》、《決不放棄》、《中天懸劍》、《中國兄弟連》、《地道英雄》、《石光榮的戰火青春》、《尖刀隊》、《劍俠情緣》。
電影:
瞧這一家子(1979年), 飾演配角,導演:王好為。
(6)電影第一軍規擴展閱讀:
《大刀》裏手持鋼刀、赤裸上身並露出飽滿胸肌和六塊腹肌。
《中天懸劍》里頭扎紅巾、肩扛大刀的敢死隊隊長馬占奎。
《第一軍規》高大牛犯了錯而被毛澤東揮淚槍斃。
《民國往事》他在執行任務時點燃炸葯與敵人同歸於盡。
《亮劍》,他扮演的孫德勝帶領騎兵連孤軍奮戰,在彈盡之際,斷臂的孫德勝高喊「騎兵連,進攻」,最後犧牲在日軍的刀下,讓人盪氣回腸。
《決不放棄》中他扮演的黑子以死抵抗惡勢力。
江水有一身漂亮的肌肉,出道近十年,他大多出現在軍旅劇中,總是擔任將領的副手,每次都戰死沙場且死得極為慘烈,是觀眾心目中的「硬漢」、「猛男」。
7. 哪裡有電影《第一軍規》下載啊
新開暫時免費:
小HS電影.手機HS電影下載.精彩小說更多連載....
在線電影快速瀏覽.美圖....
http://lcgalxq.ys168.com/
更多網站連接隨時更新....
請大家互相宣傳本站,這樣本站才會更新更多的好內容給大家看
8. 第一軍規 讀後感
紅色之旅:井岡山的「鐵」
前不久,我與友人一起再次登上井岡山,因為選擇了從湘南桂東沙田當年紅軍頒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地方作為此行的起點,便有了現場實景追尋我軍光榮傳統源頭的機會。這里一切都是真實的:村莊是真實的,禾坪是真實的,竹叢是真實的,刻在紀念碑上的「紀律」和「注意」更是「真如鐵」。紀律和「鐵」字緊密相連,反映紀律不是泥捏的。鐵雖無金的光澤,但它朴實無華,堅硬剛毅,自有其不可取代的價值。
觀看瀟湘廠新片《第一軍規》,更驗證和強化了我的這個認識。電影《第一軍規》通過「歷史影像」,還原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的誕生過程。片中工農革命軍三連是一支剛收編的農民武裝,英勇善戰,屢立戰功,但他們紀律鬆懈,屢犯軍規。由於該連一些戰士偷吃民眾的紅薯、苞米,隨便抓雞、燒門板,老鄉們紛紛躲避,有人甚至把他們視同「白狗子」。在此情況下,毛澤東要求部隊住宿屋檐下街道邊,借門板一定要還,打破了部隊與老鄉之間的僵局。接著,又抓住排長李喜貴池塘洗澡調戲菊妹子的事件,撤其排長之職,要李戴罪立功。於是沙田圩逃避的老鄉紛紛回來,把軍民新關系推向高潮……鐵的決心,鐵的狠勁,鐵的規定,我們對這支廣大人民群眾所期待、所信得過的隊伍,怎能不油然而生一種深深的敬意?!
「沙」與「鐵」原本沒有必然的聯系,可如鐵的紀律偏偏有聲有色地產生於沙田,這一切,興許是上蒼的有意安排,抑或是歷史的巧合?我反復解讀「第一軍規」,探其前因後果,深深感受到:革命是座大熔爐,具有除雜煉精的功能。毛澤東的治軍理念,就是把帶有雜質的「農軍」投進熔爐里冶煉,讓其淬火棄渣、脫胎換骨,變成聽黨指揮、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鐵軍」。影片結尾,當年工農革命軍戰斗的身姿與響亮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聲形成激越的視聽效果,有力地升華了影片的主題——它不僅贊美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完全徹底為人民的清正廉潔作風,而且揭示了「兵民乃勝利之本」這樣一個顛撲不破的、讓中國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的戰略奧秘與歷史真理。
井岡山下沙田景色依舊,遠處蒼茫大山的背景下,房舍、竹叢、紀念碑,在春風細雨的吹拂下靜靜地佇立著,無言地向來人展示著歷史的一件浸透著血淚的「制勝法寶」,默默地指示今天的人們:「第一軍規」不僅是我軍,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牢記它!
本文來自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xwpdxw/2009-02/23/content_1661450.htm
9. 寫 觀電影《第一軍規》有感急急
http://ke..com/view/1939100.htm#5
[編輯本段]影片評介
修己以安人
這是一句表面波瀾不驚,實則內蘊大浪滔天之宏志的哲言。它告訴我們人要處理好「己」與「群」(眾己)的關系,或者說要處理好個體與集體、社會的關系。
對於人來說,找准自己在社會中的坐標很重要。影片《第一軍規》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停留在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加強組織紀律建設的單層次意義上,而在中國經歷了若干風雨、步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新時代中,影片還告訴我們要使人和社會高度和諧。這個和諧的基礎就是要「己」與「群」的關系,就是個體要自覺地融入集體,個體不能有妨礙和危害集體的行為,就必須通過教育並不斷加強自身修養。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文本的本身已經不能適應中國新形勢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領域與國際接軌的前瞻步伐,但它宏指的精神卻是永遠也不會凋落和消失的。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這里說的為己,不是鼓勵極端個人主義膨脹,而是凈化自己的心靈。只有這樣才能「修己以安人」、安百姓。安人,就是為他人著想,就是為眾人與百姓謀福利。
著名學者馮友蘭曾把人生的境界分為四個層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是指人對自己行為的生物直覺;功利境界是指人知道自己的行為是滿足私慾;道德境界是指人的行為是利他的;天地境界是指人的行為超越了社會和國界。窺斑而明然,前兩種境界是自然的產物,後兩種是精神的創造,是人向聖賢的邁進。
影片《第一軍規》沒有直接講概念、擺符號、塑膠一幅板人面孔說教,而是通過真摯、真情的故事和鮮活的人物形象,傳遞給我們一個道理,人在社會中與他人交往,是要有約束、有紀律、有規范的,不但革命戰爭時期需要,和平年代更需要,正所謂德字當頭、紀量自身、萬物並育而並不相害。
80年前,我們偉大的黨所領導和指揮的偉大的軍隊,為著祖國的光明和人民的康福所求,在極其險惡的政治環境、武裝斗爭、生存難保的時局下,排艱克難、嚴於律己,把信守的忠誠和約束的力量交織在一起,給戰亂中的百姓以安慰和心可有所歸的方向,那是毛澤東的英明,是一支軍隊的英明,是一個政黨的英明,他們托舉著英明,甘願以清貧的生活、清白的人格、清楚的信念為人民的自由而戰、為祖國的尊嚴而戰、為全人類的和平而戰!
80年後的今天,我們歌舞昇平、織錦疊綉;我們改革開放、科學發展;我們追星探月、比夢太空;我們太平盛世、一派繁榮,無論怎樣如此繁榮,和怎樣如此繁榮下去,我們和我們的民族都不會忘記對優秀的革命傳統的繼承和發揚,並在不斷的繼承和發揚中屹立於也必將屹立於世界舞台上,中國安內不攘外卻充滿億萬炎黃子孫的自信,我們把黨的衣缽不僅鐫刻在軍規、國旗、國徽中,也深深地鐫刻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我們既懂得中為體、西為用,也懂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繼往才能開來!
2008年,一個普通的年份卻寫滿不尋常的日子,從「千里冰封」的南方雪災到地動山搖的地震之害;從百年夢想的奧運聖火到多載一搏的神七升空,不論是悲痛還是欣喜,中國人民都以不屈的信念、驚人的毅力、自信的實力和遺承光榮革命傳統的大無謂精神,經受住了世界人民的熱切關注和檢閱!
《第一軍歸》給了我們一個話題,更給了我們對一種精神的追索和懷念、發揚和呼喚!長江和黃河還在奔涌不息,光陰和歲月還在穿梭不停,人類總要前進不止,但別忘了,修己以安人,因為那是大國民素養,中國通用,世界通用!
10. 第一軍規的歷史背景
湘南起義方興未艾。湘粵軍閥根據南京國民黨政府的命令糾集了七個師,從湖南衡陽和廣東樂昌兩個方向南北夾擊,進逼湘南。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離開井岡山前往湘南策應革命暴動。當得知朱德、陳毅率領的湘南起義部隊遇到廣東、湖南「協剿軍」的夾擊,便決定兵分兩路前往策應,何長工、袁文才率第二團經資興向郴州方向前進,相機阻擊尾追起義部隊之敵。受「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影響,而改任師長的毛澤東則率第一團向桂東、汝城方向進軍,牽制、阻擊粵北夾擊之敵。電影《第一軍規》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次行軍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