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坐過牢的大傻哥,出道30年300多部作品,演盡了世間「惡人」
相信了解港片的朋友,對 成奎安 這個名字絕對不會感到陌生。
沒錯,他就是出演了300多部電影的黃金反派,那個手捧大哥大,金鏈子隨身。
囂張跋扈的黑幫大哥,他就是一臉兇相,位列港星「四大惡人」的 大傻 !
許多人都以為「大傻」外號來自成奎安的電影角色,其實不然。
大傻這個外號,實際上源於小時候大家都以為他腦子有問題。
戲裡面出現「大傻」,是在1983年《吉人天相》里,他在裡面叫大傻,這個外號就這么叫開了。
觀眾在街上碰到他,都會親切的喊他一聲「大傻」或者「傻哥」。
從窮孩子到大明星,他是銀幕上的惡人,也是生活中的好人。
成奎安1955年生於香港新界,是香港原著居民,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窮孩子。
13歲因家境貧寒交不起學費而被迫輟學,輟學後在香港邵氏電影廠的攝影組做臨時演員和小工。
17歲的時候混入黑舞廳當打手,後來被警察拘捕判刑四年(後來表現良好提前一年多出獄)。
成奎安入獄當天,自己的妻子剛好臨產,兒子出生剎那,自己剛被判刑!
這種打擊對成奎安而言是巨大的,他覺得自己活的就像個蟲子,男人的尊嚴掉盡!
這段「監獄風雲」讓大傻哥悔恨不已,覺得對不起家人,他渴望回到正常生活中來。
刑滿釋放後再次回到邵氏電影場做小工。
從1976年到1978年這兩年之間,是上天對成奎安耐心的最大考驗。
這兩年間,自己孩子逐漸長大,父母疾病開始纏身。
可是手頭的工資卻一點沒動,而且時常等不到通告。
有無數次妻子和家人告訴自己,別再干這個了,去找個穩定的工作吧!
但也就是因為這兩年,成奎安深深的迷戀上了電影。
他開始有個念頭, 他想拍戲。 他在等,等一個機會的到來。
但是機會真的會光顧自己嗎?
沒人知道答案,那是一段黑暗的沉默歲月。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你不知道上帝給你安排的時間是多久,你唯一能做的
要麼堅持等待,要麼搖頭放棄。
直到遇到了(火雲邪神)梁小龍,便跟隨他做武師。
後來1978年被香港導演李修賢發掘,開始做演員。成奎安的命運,從這一年開始改變。
1985年,與李修賢、廖偉雄、王青、劉鎮偉聯袂主演電影《吉人天相》並首次扮演大傻。
1986年,與周潤發、張國榮、狄龍等聯袂主演動作電影《英雄本色》。
1987年,再次與周潤發、張國榮、狄龍等合作主演動作電影《英雄本色2》。
同年,在動作電影《江湖情》里飾演一位對周潤發忠心耿耿的打手。
1988年,第一次主演喜劇電影《最佳損友》,飾演吳君如見錢眼開的大哥。
1989年,主演吳宇森執導的動作電影《喋血雙雄》,飾演片中的大反派黑 社會 老大汪海。
1994年,與石堅、陳惠敏、黃子揚、李兆基、龍方等主演為香港銀幕形象的奸人們量身打造的電影作品《奸人世家》等等。
有人說,如果你不明白什麼叫滿臉橫肉,只要一看成奎安的臉肯定就明白了。
成奎安成名也是在加入李家班之後, 角色大多數都是反派。
他給廣大觀眾帶來的印象就大反派,而且特別彪悍。
印象最深的就是拿一把噴子,露出不怎麼整齊的兩排牙齒,表情也特比囂張,大有一種毀天滅地的氣勢。
他所扮演的惡人,還總有一種有勇無謀的傻勁,就像《賭俠》里賭檔里的老大,他的傻與凶,形成強烈的喜劇效果。
他的這種反差,使他在動作片、喜劇片中都很吃香。他身上的喜劇天分,也是他會成為周星馳早期金牌配角的原因之一。
1996年,成奎安開始來到內地 娛樂 圈發展。1998年,隨著香港電影之後的急轉直下,成奎安的事業也隨之從巔峰迴歸平淡。
2004年,拍攝賀歲喜劇片 《喜馬拉亞星》 時,成奎安在片場突然咳血,被診斷為鼻咽癌晚期。
2009年8月27日晚23時45分,與鼻咽癌作戰了5年的成奎安最終還是屈服在病魔的手下,因鼻咽癌擴散醫治無效,在香港浸會醫院辭世,年僅54歲。
網上有人說:2009年大傻走了,2015年大咪走了,2019年基哥走了。這世間再無「四大惡人」。
雖然「大傻」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的作品仍就在被一代一代人回味著。
作為一名演員,成奎安他是出色的、敬業的,演技自然非常不錯。
他一生中,那些精彩的演藝,確實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歡樂與回憶。
⑵ 香港影壇「四大惡人」已去世3位,只剩王祖藍「老爸」依然健在,記得他嗎
而通過其時的電影,咱們也認識了許多明星大咖,像周星馳、吳孟達、邱淑貞等等家喻戶曉的明星。
黃光亮也是一個苦身世的人,從小就家境欠好,在12歲的時分就出入社會來討生活了,社會最底層的作業他都干過。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些喫苦的履歷也造就了黃光亮喫苦耐勞的性情,在給他之後的演藝生計帶來了很多好處。
黃光亮的演藝事業很成功,參演了許多部大片,也獲得了許多嘉獎。無論是在觀眾還是導演的心裡都是一個稀少難得的好藝人。在黃光亮演藝事業的前期,他演的都是一水的偽君子角色,被我們稱為「黃金反派」。在他的晚年時期,戲路就更寬了,嘗試了許多不同風格的戲份。
讓人最回憶尤深的就是在他晚年的時分和王祖藍合作的那部電視劇,因為倆人都長得有一個特別大的鼻子,所以看上去面相十分地類似。其時不少人還笑稱:我還以為王祖藍是黃光亮的私生子呢!但其實倆人也僅僅長得很像罷了。黃光亮也公開地開玩笑地說"演個戲還認了一個兒子,值了!"這樣說來,估計王祖藍也有演反派的潛質呀!
不管怎麼樣,這四位演員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精彩影視作品,願逝者安息,在者幸福安康吧。
⑶ 電影《劍奴》:名利場上的爭斗沒有勝利者
電影《劍奴》揭示了一個沒有真善美的武俠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充斥著算計與殺戮,傳統武俠的正大光明被顛覆。
影片中,啞女、大師兄、大師姐及小師弟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糾葛,以及全員惡人的極端環境,讓人不禁反思。壞與可憐,是大師姐、大師兄和小師弟的標簽。小師弟的陰險,導致大師兄與大師姐的死亡,又將啞女逼至絕境,自己的結局也是大笑而亡。這場名利場的爭斗,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陳寶蓮飾演的啞女,最終跳樓自殺,成為這部寓言下的犧牲品。悲劇不斷,人們仍繼續上演著荒唐的鬧劇,爭斗一代代傳承。
⑷ 「港片四大惡人」又走了一位,再沒有那麼可愛的反派了
說來有趣,我對「基哥」最深的記憶,並不是他演的那些惡人,而是他在《食神》里,那段對於撒尿牛丸深入骨髓的描述——「從來沒有試過這么清新脫俗的感覺,牛肉的鮮,撒尿蝦的甜,混在一起的味道,竟然比老鼠斑有過之而不及,正如比我的初戀更加詩情畫意,所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好詩!好詩啊!」
從此再沒有那麼好的撒尿可以吃,也沒有那麼「騷」的「基哥」可以看了。
「四大惡人」李兆基已逝。
6月2日,《食神》導演李力持在微博發文,宣布演員李兆基去世,享年69歲。今年三月,他才與58歲女友邱巧貞在家中低調舉行婚禮。
李兆基早年是走江湖的,後來林嶺東拍《監獄風雲》找到他,他就從此加入了演藝圈,江湖少了一個少年,港產江湖片多了一個「惡人」。
他外形兇悍又常扮惡霸,就被封為「 香港電影圈四大惡人」之一,演過《古惑仔》《縱橫四海》《美麗傳說》《美味天王》《食神》,《掃毒》是他最後一部戲。
「港片四大惡人」,成奎安是第一走的,然後是何家駒,他也去世了,如今只剩一個黃光亮還在世。
這個消息當然讓人唏噓感嘆,但我們也要感謝「基哥」將港片的彪悍帶給人間多年。
港片世界就是如此,有惡人才有英雄,有人惡貫滿盈才有人義薄雲天,若沒有這些惡人們頻頻在港片中兢兢業業「囂」給我們看,不知道我們少年時代看過的那些港片會失色多少。
「四大惡人」開創了一個港片的紀元,他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一個熠熠生輝的港片惡人品牌。
如今港片再無「四大惡人」,那片江湖也早已遠去了。
少年李兆基還作為「慈雲山十三太保」在江湖拼殺的時候,應該不會想到許多年後,他會成為港片的另一張門面。
他身材魁梧,面相兇狠,入行多年鮮有正面角色,但也正是這些生機勃勃的港片作品,讓這個非專業演員始終能發光發亮。
雖然他演過《監獄風雲》,但那部「惡人雲集」的作品他實在惡不過何家駒他們,真正讓他作為「惡人」被許多觀眾記住的,還是1996年的一部港片。
那年王晶找來劉偉強文雋拍了部江湖片,小成本製作,兩個主演過去是歌手和伴舞出身,拍戲還算是新人,王晶覺得不會太賺錢。
1996年1月,電影在香港首映,出品人王晶和導演劉偉強一起去看午夜場。
剛開場半小時,王晶就打電話問票房,然後大叫一聲:什麼???大聲到整個電影院都看過來,劉偉強當時差點「嚇破膽」,心想這怕是要撲街,趕緊問怎麼了,好還是不好?
王晶說,全香港爆了。
真是爆了,1996年港片已經開始進入低潮,但這部小成本電影光是午夜場就收了130萬港元,最後票房超過2100萬。在低迷的香港影市,堪稱票房奇跡。
這部電影就是《古惑仔》。這個系列除了讓那兩位年輕演員鄭伊健陳小春一舉走紅,還捧出一大堆黃金配角,其中就包括李兆基飾演的見風使舵功夫一流的「吹水基」。
整部電影沒見他真刀真槍上過一次,但打是無能無力,說就天下無敵。
系列裡還有一個配角很有意思,已經去世的林尚義飾演的牧師。
這位黑道牧師的啰嗦程度,跟《大話西遊》里的唐僧有得一拼,到處勸人向善,在第一部出場的電梯里,他語重心長地勸山雞。戲外這個角色是有原型的,便是人稱「江湖拆彈專家」的陳慎芝。
許多年後,當李兆基重病中和陪伴多年的女友結婚,來參加低調婚禮的就是李兆基的這位江湖老友。
不過當時的李兆基當然不會知道日後的命運,那是他和港片的好時光。
不知道當時《古惑仔》午夜場的觀眾之中,是不是也包括周星馳,反正後來他後來找來李兆基,飾演了《食神》中的鵝頭、《喜劇之王》等等。
雖然不是主角,但是李兆基永遠「惡」得兢兢業業,將角色演繹的入木三分。
粗暴來講,演員有兩種。
一種是學院派專業演員,受過專業表演訓練,一招一式有表演理論支撐。
二種,如李兆基,沒上過一堂表演課。在港片片場自學成才。
這兩種演員,沒有孰優孰劣。
李兆基的角色既生動彪悍,又廣受歡迎,主要有以下幾點理由——
其一,反派式幽默。
他演的多半是彪悍人物,但觀感並不兇殘。
反倒是一個個妙趣橫生,不管是《古惑仔》中牆頭草般的萌感,還是《食神》中鵝頭的面惡心善講義氣,每個角色都粗暴有力,每個人物都恣意活潑。
那是專屬於港片生龍活虎的特質。
所謂人生如戲。李兆基長相相當凶神惡煞,但為人有江湖人的坦盪,仗義疏財來者不拒,後來他還涉足到監制、編劇、策劃、導演各個工種,為《祖先開眼》、《美麗傳說》等等作品擔任監制。
港片的興衰沉浮,他是實實在在的見證者。
李兆基的配角成功,幕後工作的成功,是搭乘了整個港片黃金時代的高速列車。
不斷開工的港片則為他提供了滋養和動力。
港片有這種「惡人」,自然是港片的幸運,可是「四大惡人」的時代終究有結束的那天。
香港影壇「四大惡人」指的是何家駒、李兆基、成奎安、黃光亮。他們主要活躍於1980至1990年代,擅長飾演壞蛋或江湖人士一類角色。
但注意其中的表述——主要活躍於1980至1990年代。
他們是怎麼走紅的,那個時代之後,他們又怎麼樣了?
最早紅的是大傻。1985年成奎安在電影《吉人天相》中以「大傻」一角,之後參演了《英雄本色》而被人熟知。
1987年,何家駒憑借電影《監獄風雲》一炮而紅,一舉拿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男配角,成為「港片四大惡人」之首。
也是這部電影,令黃光亮憑借監獄老大「傻標」一角成名,拿下金像獎最佳新人,而他標志性的大鼻子和滿臉的橫肉,也讓他成了演惡人的不二人選。
李兆基相對成名最晚。但卻和他們一同經歷了那個港片黃金時代。
從1993年開始,好萊塢電影大舉攻入港片市場,港片的台灣市場淪陷,本地觀眾不斷流失,影市逐漸蕭條,黃金時代終結於此,那些曾經跟著港片一同風光一時的惡人們,不再有那麼多發光發熱的機會了。
再然後,是一部「四大惡人」告別史。
在「四大惡人」中最早成名的成奎安,也最早離開。他在2004年被確診患上鼻咽癌,與抗癌五年後終在2009年不幸去世。
據何家駒的友人曹查理稱,何家駒沒有妻子和兒女,所以他建議何家駒的親人將他的骨灰撒在紀念花園。
袁潔儀說,何家駒在去世之前,身邊只有一隻狗相伴。
李兆基的身體也每況愈下,何家駒去世的2015年,李兆基中風之後就漸漸淡出大眾視野,再度現身,已經面容憔悴身形消瘦,再無往日「威風」的模樣,還在去年確診患上肝癌。
香港藝人不比內地,動輒高額片酬,李兆基雖然當了幾十年演員,但收入微薄,名下也沒有房產。患病之初,李兆基一度表示年歲已高,想放棄治療。外界傳言因為沒錢。
但是在親友的鼓勵下,李兆基還是接受了手術,又與相戀30年,一直陪伴在身邊的邱巧珍登記結婚。兩人在結婚時還爭取了一間公房,也算是能遮風避雨。
結婚是為了給陪伴30年的女友一個名分,也是為了沖喜,可縱使「惡人」,也是強不過病魔。據朋友透露,在一周前,李兆基已經呼吸困難,當時太太邱巧珍打急救電話將李兆基護送到醫院,陪伴李兆基走最後一程。
如今李兆基走了,「四大惡人」僅存67歲的黃光亮,好在他的身體 健康 ,近兩年還出演了TVB的《果欄中的江湖大嫂》、《火線下的江湖大佬》,收視還不錯。
但「四大惡人」的時代其實早就隨著港片過去了。
唯一不變的,是那些角色留在影像里,比任何一段人生都來得持久。
在港片全盛時期,大師黃沾寫下了經典的《滄海一聲笑》,現在看這首歌何嘗不是港片和隨著港片命運沉浮的「四大惡人」的縮影?
港片黃金時代,何其洶涌澎湃氣勢磅礴,那是「滔滔兩岸潮」的時代,隨便一個曾經的江湖中人李兆基被林嶺東這樣的導演找來,都能進入電影圈漸漸留下姓名,如今大浪東去 「豪情還剩一襟晚照」, 獅子山下再無港片「四大惡人」「囂張」的市場空間了。
後來人們走在街頭,看到這位步履蹣跚只能依靠拄拐行走的老人,可能怎麼也想不到他曾經是叱吒風雲的人物。
上世紀70年代,李兆基未入行當演員前也曾打架斗毆,劣跡斑斑,他曾參加的「慈雲山十三太保」的故事,後來還被翻拍成了電影,劉青雲古天樂林家棟演的。
但他後來,心革面,在《監獄風雲》導演林嶺東的慧眼識「惡人」之下逐夢演藝圈。
因為一生都在出演配角,收入本就不高,幾次投資都失敗,加上近年來香港電影市場每況愈下,他又不太習慣來內地「賣老臉」,所以接的電影越來越少,之前的媒體采訪中,已經看起來骨瘦如柴,面頰深陷,容顏蒼老,完全沒有了當年的「基哥」的豪氣。
但他依然硬氣,生病就主動斷了和很多朋友的聯系,免得對方以為自己會借錢,但又感謝杜琪峰、羅家英等圈內好友,給了他不少幫助。
又透露稱古天樂一直有在跟進他的狀況,不僅非常關心病況,甚至主動提出要給予經濟支援。
他今年1月份腫瘤切除手術成功後,還在今年3月8號李兆基與女友邱巧貞登記結婚,親手為女友戴上戒指,但命硬不過命,「基哥」是真的老了。
香港演藝圈也真是念舊,李兆基老景倉皇的時候,曾經幫過的許多人固然是不見蹤影,但出手相幫的人也不少,從生前到死後,同樣是少年打架生事後來改邪歸正的古天樂能幫就幫,那是港片江湖殘余的人情味。
李兆基患病後勸誡年輕人學會珍惜,莫要行差踏錯,用一生為年輕時的錯誤「買單」。
如今的我回看那些基哥演過的角色,電影中的他依然生龍活虎,彷彿總有一天 「後會有期」,但卻和觀眾就此別過。
看著港片長大的我們,漸漸也從希望像浩南那樣義薄雲天,變成了基哥飾演的「吹水基」那樣的牆頭草隨風倒,學著接受世界的規則,也學著接受自己的慫樣。
原來這個世界,不是誰都可以做英雄,惡人也輪不到你,那就做個「吹水基」也好。
而我們與「吹水基」,與「鵝頭」,與港片「四大惡人」中的三位,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此生一別,唯有熒幕可以相見。
而當「基哥」離去之後,這世間,也就再無「四大惡人」的江湖。
可他創造的那些有趣的「惡人」角色,將在世上永遠流傳。
這個「惡人」真是可愛,他應該去了一個更好的世界。
那麼,謝謝你,「基哥」,再見了。
我曾愛過你帶給我的江湖。那就江湖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