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漫威電影1秒就得幾十上百萬,電影特效為什麼這么燒錢
究竟為什麼漫威、DC這個類科幻大片經常使用的電影特效如此「貴」,而且,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電影鏡頭里,可能這一秒鏡頭就需要後期渲染一個月之久!
很多大型的特效製作公司都會在進行特效製作的時候,同時利用幾百上千台渲染伺服器進行工作,以此來節省製作周期,但在這背後,每一台渲染伺服器等硬體也是一個大花銷,幾百上千萬在這里基本上算是比較常見的配置開銷標准了。
所以,一秒幾十,上百萬上下的特效經費,真心不是開玩笑的說法!
❷ 電影特效為什麼這么貴,感覺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會那麼高吧
電影特效那麼貴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硬體成本和人力成本其實很貴的,下面逐個分析:
第一: 硬體成本。
大型影視的特效,沒有好的硬體支持是根本做不出來的,一般機器的配置至少是雙E5,64G內存。一台下來就要好幾萬。設備的損耗是相當大的,基本3-5年就要換一撥,專門的工作站,存儲陣列,巨大的耗電量,都是很大的開銷。
第三:人力成本
《阿凡達》特效參與者1855人、《復仇者聯盟》1453人、《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1180人、《變形金剛3》1178人……這些影片的成功,是諸多特效公司協同合作的結果。據稱,《阿凡達》的後期階段,幾乎動用了整個洛杉磯的渲染機房。
舉個例子:在美國,一個中等水準特效人員的年薪在4萬美元左右,高級人員大約6萬美元,頂級人員則是15萬美元左右。假設一家規模1000人的特效公司,中、高、尖人才比例按6:3:1分配,其一年的工資成本就要有5700萬美元。
在國內,初入行的特效技術人員年薪大概4萬左右,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員工大約年薪20萬。一家100人的特效公司,按人均年薪10萬元計算,一年的工資支出也在千萬以上。而這種規模的團隊,很難接到超大型項目。
❸ 為什麼電影的電腦特技製作很貴
所謂的電影特效其實就是三維動畫,跟我們看過的動畫片《熊出沒》其實是一個東西,只不過電影特效是把三維動畫變得跟現實的場景一樣的動畫,兩者的難度也大相徑庭。看了以下圖片,大家應該就能體會到製作電影特效多麼的不容易了。
在我看來,電影特效貴就貴在於它耗費的人力成本極高,因為這是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想要效果好,耗費的勞動時間必定越長,根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原理,社會必定勞動時間長了,這個東西必定就越值錢。況且,每一個新的片段對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一次全新的設計研究。電影特效就好比人為藝術品,人為藝術品價值高,就在於它是不可復制的,沒有副本可言,這就註定了電影特技製作是個人力成本高的工作。
我們看到的或許只是電影表面上短短幾十秒的特效,但是其渲染時間可能就是好幾個月,加上電影開拍前還需要設計、美工等工作人員數月的投入專研,單單購買軟體設備就是一筆不少的花費,還需要租用場地的費用,後期和程序員們的開支,各種成本真的不可能低。
像《阿麗塔》那樣的大片,需要非常高配的電腦才能完成渲染,耗費的硬體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都是非常高的,很多時候渲染一幀就需耗費幾天時間,一秒鍾至少24幀,可想而知一部電影需要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像那些涉及大型生物,動不動就怪物漫天,飛沙走石的大片,即使是上千人的團隊,都要耗費至少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電影特效貴不是沒有道理的。
回答問題之前,先看一組「燒錢」的數據:
《變形金剛5》製作成本2.17億美元,
特效佔1.3億美元。
《阿凡達》製作成本2.37億美元,
特效佔1.5億美元。
《蜘蛛俠3》製作成本2.58億美元,
特效佔1.55億美元。
《加勒比海盜3》製作成本3.42億美元,
特效佔2億美元。
那些令人驚嘆的好萊塢視覺大片,特效費用至少佔總製作費的60%以上!
春節檔的大熱門《流浪地球》,劇組喊著沒錢,甚至拉著吳京投資了6000萬,最後也花了3億人民幣,更不要提《復聯4》這種特效大片了,曾有人細算了一筆賬,鋼鐵俠每秒特效花費20萬,而雷神托爾全身酷炫閃電特效也是每秒花費60萬。
燒錢的開支主要有: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或技術成本)、軟體成本、硬體成本、其它投入等方面。
這裡面人工、時間成本比較好理解。
軟體成本:正式大片的製作軟體要用按年收費的正版軟體,maya、ps、3Dmax、houdini、renderman等等,幾百台電腦一台安裝一個也是不菲的開支。
硬體成本:大家稍微懂一點視頻的話,應該知道1秒等於24幀,有時候高度精細的特效,一台電腦1幀就要渲染幾十個小時。所以,頂級特效公司都有自己的「渲染農場」,幾百上千台高端配置的計算機同時開工來縮短時間。
其他成本:電費什麼的就不說了,就像我們平時寫方案一樣,領導不滿意就要多次修改,電影也一樣,改一次所要花費的人力時間金錢可就多了去了。
現在知道特效為什麼貴了吧~~~
一部特效電影製作是很困難的。就拿《變形金剛》來舉例吧,當擎天助變形的時候,身上的每個部位、零件、關節都是電腦生成的,光生成一個部件就要在電腦上編程,然後上色、組合。為了不使影片放映的時候零件看起來會不自然,還要對每個零件進行調整、補光什麼的。聽說就光擎天助身上的零件就多達上千個(似乎是的,有點不記得了),在影片播放時還要使這些部件一起活動、光照自然。你就可以想像光是為了完成變形這樣一個僅一分鍾不到的特效場面要花費多少精力與技術製作。加上特效製作要求非常高,一般的電腦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製作電影特效的電腦花費很龐大,特效製作的計算機是獨立的。一台機子佔地非常大,可想它的成本。另外還要加上製片方需講特效公司買斷來製作,以及特效製作人員的薪酬等等。
❹ 美國大片是怎樣拍出震撼效果的
他們會大量的運用真人,同時更大量的運用技術,把真人和技術以及假背景融合到一起,特別注重後期效果的作用。尤其是特別大的場面都做得十分逼真,而且他們具有強大的空間想像力。在不斷的創新電影技術,所以才會拍出震撼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