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42電影劇情 1942電影劇情介紹
《1942》電影劇情主要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災荒期間,災民們為了生存背井離鄉,展開了一場苦難逃荒的故事。
電影《1942》以1942年河南大災荒為背景,通過描繪一群災民的逃荒經歷,展現了當時社會的殘酷現實。影片中,主人公老東家為了生存,不得不帶領一家大小踏上逃荒之路。他們一路上歷經艱辛,不僅要面對飢餓、寒冷、疾病等生存挑戰,還要忍受戰亂、土匪、官府等重重壓迫。在這個過程中,老東家經歷了家庭的破碎、親情的疏離、人性的考驗,最終深刻地認識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社會的無情。
影片中,導演通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生動的場景再現,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當時災民的苦難和無奈。同時,影片也通過老東家的視角,揭示了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公和腐敗現象。老東家在逃荒過程中,不僅受到了官府的盤剝和欺壓,還目睹了土匪的殘忍和無情。這些經歷讓老東家對人性和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反思,也讓觀眾對當時的社會現實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
總之,《1942》是一部深刻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的電影。通過主人公老東家的逃荒經歷,觀眾不僅能夠感受到災民的苦難和無奈,還能夠對當時的社會現實產生深刻的反思。這部電影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⑵ 對於電影1942的觀後感
這個五一假期看了一部叫1942的電影。1942的情節平時聽多了,這次是真正去看。內容大概是:
在國民黨政府無視飢荒造成的大面積災害和人員死亡的背景下,遭慌的地方人們選擇舉家出門逃荒,壯觀的人流就開始漫長的從河南逃往陝西的路,路上很多人都餓死了。老東家一家和瞎鹿一家在人流中相遇並肩走上逃荒路。期間還遇上了日本軍轟炸。最後兩家的親人是死的死、賣的賣,只剩下了老東家和小孫子到了往陝西的火車上,結果還在一陣槍林彈雨中悶死了小孫子。老東家傷心至極,不知道自己這究竟是在干什麼。逃荒本來是想救全家,未料反倒把大家害死了,所以他決定逆著人流往回走,想死的離家近一點。路上遇到了一個全家也都死了的小女孩,二人一同走向回家的路。
在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做的最多的就是比較現在的生活,發現,自己真的是太幸福了。看到長滿蟲發霉的麵包,看到飢餓要去賣人的情節,心中有說不出的心酸。當時的社會是有多黑暗,國民政府當時絕對不缺人手,但他們只把百姓看作是草芥,還要收糧。賣兒賣女賣老婆,唉!人間的悲哀啊。同事人為什麼官員們就能隨心所欲,而普通百姓一個一個地在飢餓中死在路邊。人吃人,甚至是狗吃人比比皆是。一個人當時只值一點米!
電影中,徐帆飾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後,為了孩子能夠有一口吃的,在於男人一夜夫妻之後又將自己賣了了出去,臨走之時,她對僅處了一天的丈夫說:「你來,我的褲子囫圇(完整)一些,咱倆脫下換一下吧。」男人聽罷,默默無語,只能無能為力的目送馬車離去。
在這部電影中看出了很多事實。當時的中國實在是太腐敗了,侵略者在國土上肆意踐踏,本國政府又在不斷剝削,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是一點沒錯的,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不知道使用了多少血汗來鑄造的。難道我們就好意思虛度年華?享受前人的成果而不去努力。
最後出現的一幕老東家收養了失去家庭的女孩,這就是他們給出的方法我們要學會不分彼此得去關愛對方。那種黑暗的世界才會出現曙光。人類是一個整體,人與人之間沒有差距,若當時的政府明白這一點,那麼中國也就不會被外人所侵略,如果當時的難民們明白這一點。那麼賣人吃人的事情也就不會這樣發生。應該醒悟了我們。我們現在的社會何嘗不是存在很多的冷漠,欺騙,不信任。當人們見到老人摔倒不敢去扶,當某人幫住別人捉小偷還要找人證明偷東西的不是他。就證明這個社會是不和諧的。我們還是要互相關愛起來。把正能量傳遞下去
這部電影令人感概太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也太多太多。關愛別人先從自己做起。
⑶ 一九四二電影簡介
《一九四二》電影劇情
由劉震雲編劇、馮小剛導演的《溫故一九四二》,片名更改為《一九四二》。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場災難,
中國抗日戰爭處於戰略相持階段,此時河南大旱,千百萬民眾離鄉背井,外出逃荒。影片以兩條線索展開,一條是逃荒路上的民眾,主要以老東家和佃戶兩個家庭為核心,展現他們的掙扎和痛苦、希冀和憤怒;另一條是國民黨政府對人民的蔑視加深了這場災難,並最終導致了自己失敗的命運。1993年,劉震雲就把小說交到馮小剛手裡。2000年,馮小剛與劉震雲獲華誼兄弟支持後重啟該片,2002年,《溫故一九四二》建組,2011年初,王朔再次提議,重啟《溫故一九四二》。阿德里安·布勞迪和蒂姆·羅賓斯即將加盟該片,為《一九四二》這部本土特徵明顯的電影,平添了特別招眼的國際范兒。[1]
一九四二年,因為一場旱災,我的故鄉河南,發生了吃的問題。與此同時,世界上還發生著這樣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戰役、甘地絕食、宋美齡訪美和丘吉爾感冒。
老東家叫范殿元(張國立飾),大災之年,戰爭逼近,為了躲災,他趕著馬車,馬車上拉著糧食,糧食上坐著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陝西逃荒的人流。在躲災過程中,突出了他從開始的充滿希望,慢慢失望最後絕望的心理。三個月後,到了陝西潼關,車沒了,馬沒了,糧食沒了 ... 車上的人也沒了。這時老東家特別糾結,他帶一家人出來逃荒是為了讓人活,為什麼到了陝西,人全沒了?於是他決定不逃荒了,開始逆著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麼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個死。」老東家:「沒想活著,就想死得離家近些。」 轉過山坡,碰到一個同樣失去親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東家上去勸小姑娘:「妮兒,別哭了,身子都涼了。」小姑娘說,她並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認識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認識了。一句話讓老東家百感交集,老東家:「妮兒,叫我一聲爺,咱爺倆就算認識了。」小姑娘仰起臉,喊了一聲「爺」。老東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開滿了桃花。
⑷ 看了《1942》,你有什麼感想
01
上周看了一部讓我眼淚流乾的電影《1942》。電影講述了1942年河南大飢荒時,千萬老百姓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慘劇。
故事的主角是地主老東家范殿元和佃戶瞎鹿兩個家庭。
看到寶寶又把飯仍在地上,我撿起來放到她碗里,對她說:「寶寶你不知道這世上還有很多人寧可用一條命去換一碗飯……」
如果,你覺得自己現在不夠幸福,那就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寫火熱的人生,講震撼的故事。微信公眾號:奇奇漫悅讀(ID:qiqimany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