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城南舊事》主題曲——送別歌詞
歌曲:《送別》
譜曲:約翰·龐德·奧特威
編詞:李叔同
歌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1)電影插曲送別簡譜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社會影響:
1、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② 送別的簡譜
《送別歌》,是一首由藝術家李叔同作詞的中文歌曲。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為經典名曲。
二十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
到大眾的深愛;1970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③ 歌曲《送別》的創作背景是什麼啊
以《送別》為題的歌曲有好多,這里介紹一首老電影《怒潮》的主題曲《送別》。
老電影《怒潮》的主題曲《送別》這首歌曲創作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均由鄭洪作詞,鞏志偉作曲,著名歌唱家孟貴彬演唱。《送別》是該片的主題曲,這首歌是在影片中農友們含淚相送他們的領路人之時,漁鼓老人唱的一首凄楚、悲壯的送別曲。本歌是一曲充滿友誼深情的歌,歌曲層層抒發了處在革命關頭的農友鄉親,送別受錯誤路線排擠打擊、被迫離開戰斗崗位的革命領路人時的感人情景,表達了他們對革命領路人的崇敬、對右傾機會主義的憤懣、對勝利的嚮往以及與戰友話別時的苦痛惆悵等交織在一起的復雜心情。這首歌痛而不悲,憂而不傷, 歌聲將主人公錯綜復雜的感情深沉地交織在一起,抒發了革命人民對黨對戰友的深情厚誼。歌曲創作時,以《孟姜女》等民間小調為範本進行了再創作,感情深沉細致,旋律宛轉流暢。歌曲在烘托電影主題、創造氣氛表現主人公內心情感等方面起到了突出作用,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流行全國,成為多年來久唱不衰的電影歌曲。
孟貴彬,男,1926年出生,男高音歌唱家。直隸(今河北)深縣人。1940年參加八路軍。194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八路軍一二0師戰斗劇社演員、西北軍區戰斗劇社音樂股副股長。建國後,任西南軍區文工團歌劇隊隊長。1958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樂進修班。後歷任總政治部歌舞團獨唱組組長、國防科委文化部副部長兼文工團團長。曾獲三級獨立自由勛章、三級解放勛章。1964年獲三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會演優秀創作獎。
以下是電影怒潮插曲《送別》的簡譜。
④ 鋼琴曲送別的簡譜
鋼琴曲送別的簡譜如圖所示:
《送別》是作者李叔同寫的一首歌曲,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這種美國歌曲在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
(4)電影插曲送別簡譜擴展閱讀: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⑤ 急求《送別》二重唱的歌曲和簡譜
歌名是《送別》
歌詞: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問君此去幾時來)
夕陽山外山(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人生難得是歡聚)
今宵別夢寒(唯有別離多)
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
⑥ 電影《怒潮》(送別)歌曲簡譜
電影《怒潮》插曲(送別)曲譜、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