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施瓦辛格參與的一部講一台電腦控制機器毀滅人類的電影但他不是主演
終結者1裡面,施瓦辛格是作為反派配角出現的。在終結者2、3裡面就是主角了
B. 一部外國電影,科幻的、 最後的時候需要毀滅一部電腦系統,因為它要殺掉部分或所有人類來提升人類、
一部由艾薩克 · 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說《我,機器人》改編,耗資超過一億美金的現代科幻電影。該故事背景設定在 2035 年,一個地球上每十五人就擁有一台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時代。機器工人、機器助理無處不在,它們甚至滲入家庭生活,擔當起保姆,護理的責任,人們越來越依賴先進的科技。該影片即是講述人和機器之間相處,感情糾葛的故事。由當紅影星威爾 史密斯主演。
中文名: 我,機器人
外文名: I, Robot
其它譯名: 《機械公敵》《智能叛變》
出品時間: 2004年
出品公司: Canlaws Proctions 等
製片地區: 美國 / 德國
導演: 亞歷克斯·普羅亞斯
編劇: 伊薩克·阿西莫夫等
主演: 威爾·史密斯 詹姆斯·克倫威爾 布麗姬·穆娜
類型: 動作 / 驚悚 / 科幻 / 懸疑
片長: 115分鍾
上映時間: 2004年7月16日 美國
對白語言: 英語
分級: USA:PG-13
C. 科幻電影中有哪些人類末日
在科幻電影的歷史上,「毀滅」似乎是一個常說常新的題材。於是,一年又一年,我們無數次在大銀幕上目睹了人類文明乃至地球的毀滅。而這些影片背後蘊含的哲理,也往往能引人深思。
毀滅原因之一:小天體撞擊
代表作:《天地大沖撞》《絕世天劫》
在整個科幻電影史上,認為外星智慧生命(甚至是以能量形式存在的生命)會以遠超出人類的科技實力進攻地球的作品,可謂汗牛充棟。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品《三體》,其實也屬於這一類題材。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無法確定地外文明的善與惡,而一些科幻小說還提出了第三種觀點,那就是地外文明的舉動無所謂善惡,在人類看來的惡只是文化沖突的結果。真正的未來究竟會怎樣?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苗若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