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風聲》這水平,為何說周迅李冰冰都給你真糟蹋了
《風聲》剛開始播出時確實我還蠻期待的,因為之前看過《風聲》這部電影,所以對這部劇的印象一直不錯。目前看來下,《風聲》這部電視劇吐槽點還是蠻多的,比如五毛錢的特效以及一些細節化劇情處理,我一直無法理解。說實話對比電影版的《風聲》,電視劇版確實略顯遜色。
相比於電影版,電視劇《風聲》的人物關系更為復雜也更為緊密,但不免讓人有些混亂和混淆。而且作為一部諜戰片,我覺得《風聲》還缺乏了緊張感和刺激感,目前來說《風聲》還不算是一部成功的作品吧。隨著劇情的發展,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❷ 風聲電視劇劇情介紹
風聲電視劇劇情:
1941年,軍統特工顧曉夢成功潛入汪偽總隊機要處,卻因為日軍情報部高官遇刺案,與同僚李寧玉、金生火、吳志國和白小年等四人一起,被日本特務機關長龍川肥原和偽總隊特務處處長王田香抓進了裘庄,並得知代號「老鬼」的中共地下工作者就在五人之中。
龍川肥原使盡手段,想逼「老鬼」現身,卻不想「老鬼」機智地與日偽及心懷鬼胎的特務們周旋,製造種種假象迷惑敵人,不僅使得敵人組織內部陷入混亂,還以自己的犧牲找到了龍川肥原苦心安插在地下組織里代號「黃雀」的奸細。
《風聲》對感情線進行了弱化,全劇充滿懸疑推理與高智商博弈。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該劇以「群像戲碼」搭配縝密的破案邏輯、緊張曲折的故事情節、撲朔迷離的故事走向,打破了劇集創作的固有套路。
通過情節設計和人物刻畫,拷問人性、拷問信仰,在同類型劇中獨樹一幟。《風聲》以更具新鮮感的表現方式,激活了主旋律題材的更大價值,既滿足了主流年輕用戶的觀賞性需求,同時又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了正向價值的傳遞。
❸ 張志堅《風聲》首播質量高,連看4集不過癮,年度重磅諜戰劇來了
12月24日晚間,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張志堅、徐璐、文詠珊、周一圍主演的諜戰劇《風聲》迎來北京衛視首播。作為忠實的諜戰劇迷,我第一時間追了劇,不得不說,該劇的質量沒有讓人失望。劇情節奏快如閃電,連看4集都不過癮。
如果只談首播的這4集觀感,該劇稱為年度重磅諜戰劇一點都不過分。
廢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就跟大家簡單聊一下這部零宣傳的《風聲》。
提起《風聲》這個名字,想必喜歡諜戰題材的觀眾首先想到的就是電影版《風聲》,這部由張涵予、周迅、李冰冰、王志文、黃曉明、蘇有朋等諸多實力派參演,至今豆瓣評分8.3分,是眾多國產諜戰電影難以超越的高峰。
不過呢,雖然電影版《風聲》很多人都看過,但是大家也不要對劇版《風聲》提不起興趣。
因為劇版《風聲》明顯是做了不小的改編,本劇前四集,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新故事。只不過在形式上, 跟電影版《風聲》密閉的環境有些類似,發生在一條船上。
前四集,主要講的是金生火、顧小夢、李寧玉、吳志國一夥被日軍高官森田拉到了一艘船上,破譯一條電文,期間白小年也中途上了船。然而因為破譯電文太難,李寧玉需要復制出新密碼機才行。
如果破譯不出來,就會因為有可能泄密被處死,即便破解成功也因知曉秘密而被滅口。境況凶險,在這艘船上,他們不能藉助外力,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扭轉局勢。
於是,金生火、顧小夢、李寧玉、吳志國等人既要合作,又要提防彼此。幾個人因勢而動,看機行事,各懷心思,開啟了一場自保計劃。 情節跌宕起伏,戲劇沖突不斷,看得人是十分過癮。
話說,雖然這劇版《風聲》的主要故事雖然沒開始,但是這前四集的劇情已經足夠給力。開胃菜尚且如此,那待上的大菜必然不會差,我十分期待劇版《風聲》如何後面的劇情。
一部好劇的誕生,一個好故事是根本,但是如果沒有一群好演員,再好的故事也是白搭。劇版《風聲》的諸位演員,雖然段位不及電影版《風聲》那麼高,但是根據前四集各位演員的表現來看,也是可圈可點。
整體看下來,最大的觀感就是各位演員的表演十分賣力。雖說不少演員的表演看起來有點痕跡過重,但是至少看起來比那些小鮮肉要好不少,不會尬演。
在眾人之中,張志堅演繹的金生火最為驚艷,已經到了搶戲的地步。
不得不說,張志堅老師不愧為老戲骨,不愧為曾經《大明王朝1566》中的嚴世藩,《人民的名義》中的高玉良。如果我沒有記錯, 在電影版《風聲》中,金生火這個角色的戲份並不多,雖然英達演繹得十分老道,但是給人的印象還不如蘇有朋演繹的白小年深刻。
然而,劇版《風聲》就不同了,我觀看張志堅老師演繹的金生火,不止一次產生了錯覺,好像他演的是正面角色一般,彷彿他才是主角,他演的才是那個電影版《風聲》中唱戲的吳志國(張涵予飾)。
像《風聲》這種主要發生在密閉空間中的劇集,故事和演員固然重要,但是劇集整體的敘事和剪輯風格同樣重要,操作的好是懸念叢生,節奏緊湊。操作不好那就是自說自話,冗長拖沓。
我一口氣看了4集,劇版《風聲》恰恰就屬於懸念叢生,節奏緊湊的這一類。
電視劇第1集,就是顧曉夢作為電譯人員的入職考核,隨即引出考核人金生火,順便也引出顧曉夢的角色背景。而後,還沒十分鍾,節奏加快。金生火、顧曉夢登船,吳志國、李寧玉登場,開始了輪船破譯事件。
緊接著,第2集劇情節奏加快,營造戲劇沖突,氛圍一下子緊張起來。 一邊推進劇情,一邊鋪墊眾人的人物性格,角色背景,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緊張刺激。
說實話,一開始我看到徐璐演繹的顧曉夢,還真的差一點對於該劇產生偏見。得虧該劇凌厲的劇情風格,這才專心看了下去,一口氣連看四集。
如果要說劇版《風聲》前四集哪個優點最突出的話,非該劇凌厲的劇集風格莫屬。
最後,多說一點。
其實我早早就盯上了這部劇,但是無奈劇中原本有趙立新(飾演龍川肥原)參演,對於這部劇啥時候播出也就沒有特別在意。現在趙立新的角色換成了周一圍,想必劇方應該是做了柳雲龍《勝算》,張譯《光榮時代》一樣的後期「換頭」操作。
前四集中,龍川肥原(周一圍飾)的戲份不多,周一圍的扮相乍看起來沒啥問題。但是這種鏡頭,看多了就會發覺其中的不同,《風聲》前幾集觀感並不出戲,希望該劇後期「換頭」的操作不要影響劇集觀感。
關於劇版《風聲》首播的這4集,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❹ 如何評價《風聲》這部電視劇
關於觀劇體驗 一個字「爽」。開頭有點兒欲揚先抑的味道,前三集差點兒給我勸退。勸退的原因主要在於:五毛錢特效、人物逼格一上來實在太高、剪輯夾雜著回憶和倒敘需要用腦子看
❺ 電影《風聲》好象和哪部電視劇情節相同對嗎
電影風聲和電視劇暗算的第三部捕風劇情很相似,都是敵人內部出現我方內鬼,然後關在一個封閉的地方捉老鬼或者毒蛇的諜戰片。 兩者都由麥家的小說 改編
❻ 高群書風字三部曲是哪三部
高群書風字三部曲:
1、《風聲》
《風聲》(The Message)是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的中國大陸首部諜戰大片,由華誼兄弟出品,馮小剛監制,陳國富和高群書聯合執導,周迅、李冰冰、黃曉明、張涵予、蘇有朋、王志文等主演。
電影講述了汪偽政府時期的1942年,在發生了一系列高官暗殺事件後,日軍引起高度重視,為了找出代號為「老鬼」的共產黨員,日軍和偽軍對顧曉夢、李寧玉、吳志國、白小年以及金生火五人進行了審問,過程中經歷的心理戰和酷刑。
影片於2009年9月29日全國上映,曾獲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獎項,李冰冰也憑此片獲第4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截至影片下檔,國內票房約2.25億人民幣。
2、《西風烈》
《西風烈》是由高群書執導的「風字三部曲」的第二部,由段奕宏、吳鎮宇、夏雨、楊采妮、吳京、余男、倪大紅、張立等演員聯合主演,也是中國首部硬派警匪動作大片,於2010年10月28日在中國公映。影片講述了四位身懷絕技的西部警察,深入戈壁無人區千里輯凶的故事。
3、《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改編自海岩的同名小說,由高群書執導,Angelababy、在熙主演,黃曉明友情出演。該片於2013年8月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影片講述了妙齡女警呂月月在執行追查國寶級文物的任務中,涉身一場錯綜復雜的感情糾葛、家族之爭和幫派斗爭的故事。
(6)風聲電視劇和電影擴展閱讀:
高群書,1966年出生於河北,畢業於河北大學新聞系,中國內地男導演、監制、製片人。
2000年高群書執導的電視劇《命案十三宗》被評為年度北京10大熱門電視劇之一。2003年執導警匪劇《征服》 ,隨後導演了黑色悲劇《蛻變》。
2006年執導的歷史紀錄片《東京審判》獲得第8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2008年執導的電影《千鈞一發》獲第1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高群書也因此片獲得第5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關注導演獎。2009年與陳國富聯合執導的諜戰電影《風聲》獲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2010年自編自導電影《西風烈》。2012年執導的電影《神探亨特張》獲得第4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以及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獎,高群書獲得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第13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
2013年執導根據海岩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一場風花雪月的事》。同年客串出演古裝喜劇《龍門鏢局》。2014年高群書監制的都市情感劇《新閨蜜時代》播出。2015年擔任游族影業首席內容官。2016年2月1日執導的喜劇電影《過年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