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紅歌都有哪些
一、祖國頌歌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東方紅》
《歌唱祖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團結就是力量》
《社會主義好》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
《我們走在大路上》
《唱支山歌給黨聽》
《黨啊,親愛的媽媽》
《媽媽教我一支歌》
《我愛你,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
《北京頌歌》
《我的中國心》
《愛我中華》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江山》
二、流金歲月篇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八月桂花遍地開》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松花江上》
《長城謠》
《南泥灣》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歌劇《星星之火》選曲
《紅梅贊》——歌劇《江姐》選曲
《英雄贊歌》——電影《英雄兒女》插曲
《洪湖水,浪打浪》——歌劇《洪湖赤衛隊》選曲
《九九艷陽天》——電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電影《地道戰》插曲
《我愛你,塞北的雪》
《牧羊曲》——電影《少林寺》插曲
《誰不說俺家鄉好》——電影《紅日》插曲
《打起手鼓唱起歌》
《邊疆的泉水清又純》——電影《黑三角》插曲
《橄欖樹》
三、軍民情歌篇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解放區的天》
《軍民大生產》
《十送紅軍》
《游擊隊歌》
《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我愛祖國的藍天》
《軍港之夜》
《駝鈴》——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主題歌
《保衛黃河》
《紅星歌》——電影《閃閃的紅星》主題歌
《情深誼長》
《妹妹找哥淚花流》——電影《小花》插曲
《當兵的人》
《為了誰》
《說句心裡話》
《十五的月亮》
四、璀璨民歌篇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小河淌水》
《沂蒙山好風光》
《瀏陽河》
《北京的金山上》
《阿佤人民唱新歌》
《太陽出來喜洋洋》
《四季歌》
《可愛的一朵玫瑰花》
《阿拉木汗》
《延邊人民熱愛毛主席》
《康定情歌》
《綉荷包》
《阿里山的姑娘》
《外婆的澎湖灣》
《翻身農奴把歌唱》——紀錄片《今日西藏》插曲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電影《冰山上的來客》插曲
《知道不知道》
五、美好展望篇
《走進新時代》
《讓我們盪起雙槳》——電影《祖國的花朵》插曲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在希望的田野上》
《同一首歌》
《歌聲與微笑》
《幸福在哪裡》
《父老鄉親》
《小背簍》
《大海啊故鄉》——電影《大海在呼喚》主題歌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難忘今宵》
《愛的奉獻》
《青藏高原》——電視劇《天路》主題歌
《長江之歌》——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主題歌
《春天的故事》
《天路》
《我和你》(You and Me)
『貳』 請問哪些歌曲屬於"紅歌"
歌頌社會主義、共產黨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歌曲屬於"紅歌"。
「紅歌」泛指歌頌社會主義、共產黨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歌曲。由於紅色象徵著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紅歌」自然代表著無產階級的政治取向和意識形態。所以諸如《馬賽曲》、《星條旗》等不能稱之為紅歌。
「紅歌」的創作源泉是民歌,這就決定了它為普通老百姓所喜聞樂見。從井岡山時期的江西民歌、延安時期的「信天游」,到祖國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滿懷豪情,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民歌構成了「紅歌」多樣化的風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都能在「紅歌」里找到屬於自己的音調。這就使得「紅歌」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紅歌」還具有時代性。產生於不同年代的「紅歌」,無論是旋律還是歌詞都非常貼近生活。其歌詞內容固然反映了不同時代的革命、建設與生活實踐,呈現出特定的時代性;其旋律也莫不反映那一時期的真實生活和精神狀態
經典紅歌
1、祖國頌歌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東方紅》
《歌唱祖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團結就是力量》
《社會主義好》
《我們走在大路上》
《唱支山歌給黨聽》
《黨啊,親愛的媽媽》
《媽媽教我一支歌》
《我愛你,中國》
《我和我的祖國》
《北京頌歌》
《我的中國心》
《愛我中華》
《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江山》
2、流金歲月篇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八月桂花遍地開》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
《松花江上》
《長城謠》
《南泥灣》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歌劇《星星之火》選曲
《紅梅贊》——歌劇《江姐》選曲
《英雄贊歌》——電影《英雄兒女》插曲
《洪湖水,浪打浪》——歌劇《洪湖赤衛隊》選曲
《九九艷陽天》——電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紅歌
『叄』 《松花江上》是誰唱的,歌詞是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女高音抒情歌曲,由張寒暉作於1936年。李谷一原唱,電影【戰斗年華】插曲
歌詞: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麼時候,
才能歡聚一堂?
『肆』 抗日戰爭歌曲
《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保衛黃河》、《游擊隊員之歌》、《在太行山上》團結就是力量、熱血歌、大刀進行曲、黃河大合唱、八路軍進行曲、地道戰、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紅星閃閃、小小竹排義勇軍四季游擊歌
青年義勇軍歌
抗聯教導隊歌
抗日救國兒童團
蓮花泡戰役歌
楊靖宇司令
國恥紀念歌
歸 屯 嘆
『伍』 抗日老電影插曲有哪些
《抗敵歌》、《旗正飄飄》、《義勇軍進行曲》、《畢業歌》、《新編「九一八」小調》、《五月的鮮花》、《松花江上》、《離家》、《上前線》、《大刀進行曲》、《長城謠》、《關山萬里》、《游擊隊歌》、《到敵人後方去》、《送棉衣》、《江南三月》、《太行山上》、《團結就是力量》、《歌唱二小放牛郎》、《只怕不抵抗》、《誰說我們年紀小》、《黃河大合唱》、《八路軍進行曲》、《游擊隊之歌》、《延安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陸』 75年前的流行歌曲有哪些
75年前的流行歌曲主要是紅色的愛國歌曲,比如《長城謠》、《松花江上》、《畢業歌》、《游擊隊歌》、《在太行山上》、《黃河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義勇軍進行曲》。
1、《長城謠》
《長城謠》這首歌是潘孑農、劉雪庵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上海創作的,原是為華藝影片公司所拍攝的電影劇本《關山萬里》所作的插曲。《長城謠》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抗戰歌曲。
2、《松花江上》
《松花江上》1935年張寒暉在西安目睹東北軍和東北人民流亡慘狀而創作的一首抗日歌曲。歌曲唱出了「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民眾以至中國人民的悲憤情懷,被譽為《流亡三部曲》之一,風靡中華大地。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路投票結果,《松花江上》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3、《游擊隊歌》
《游擊隊歌》是賀綠汀作詞作曲的歌曲,該曲於1938年1月1日,在八路軍幹部晚會上由賀綠汀指揮救亡演劇隊首次演唱,該曲也是電影《鐵道游擊隊》的主題曲。
1993年6月5日,該歌曲獲得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優秀曲目獎;2015年,該曲入選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
4、《在太行山上》
《在太行山上》是抗戰老歌,桂濤聲詞,冼星海曲。1938年7月,由張曙、林路、趙啟海等在武漢紀念抗戰一周年歌詠大會上唱出,迅速傳遍大後方及各敵後抗日根據地。
5、《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國抗日戰爭時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後期因江青的建議,被殷承宗等音樂家改編為《黃河協奏曲》,後來又出現了有石叔誠版的《黃河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