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最喜歡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哪個單元的故事
01
寧浩的《北京好人》要比去年祖國系列的《北京,你好》弱一些。主要是結尾說農村醫保跟北京醫保完全一樣,有點把觀眾當傻子了。但這部短片在家鄉系列裡必須是佼佼者。
無論是祖國還是家鄉,寧浩著重突出的都是「我」,大寫的是如你如我一樣的普通人。在一眾獻禮片中,保留了藝術創作應有的尊嚴和自覺。
黑色幽默混搭平民喜劇,要方方面面妥帖、並不容易。山西出身的寧浩,京味兒拍的挺足。較之其他演而優則導、半路出家的幾位,寧浩擔任整部長片的總導演,既是面子也是底子。
各種來路的喜劇後輩層出不窮,葛大爺自巋然不動。「張北京」是一個能留得下來的銀幕形象,完全可以考慮整一部長片。
短片結尾,張北京和表舅騎著電三輪奔赴之處,或多或少是一個被誇飾了的理想存在,但他和老舅之間的情誼卻是真實可感,沒有半點摻假。
02
《最後一課》好在徐崢的精明和算計,壞在太多算計、過於精明了。
只能說范偉的表演著實精彩,讓人理性上明知導演是在鼓動煽情,感性上又不得不為之落淚。
阿爾茲海默症是不可逆的病症,主人公記憶拼圖的拼湊,真正能安慰到的,恐怕也只能是還擁有著記憶的我們。
在過去與當下的迷失與錯亂中,失憶洪流里僅有的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是師生之間那相隔多年、跨越山海的情感紐帶。
聽上去就是要讓人淚目的故事啊。
唯一的問題是哭過之後稍許回味,還是會心生疑竇:最後一課的那番場景,對小李易峰無疑是重要的,對身為老師的范偉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個孩子畫在紙上的未竟夢想,成了老師執著一生的牽掛。范偉因何出國語焉不詳,牽掛至此又為何不能常回來看看?
這些問題想來也無需深究,哭就完事兒了。
03
應該承認鄧超和余白眉這兩位近年來多次搭檔合作的導演,在《回鄉之路》這部短片中,還是進步了。
因為他們的起點確實太低。在《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這類近乎災難的惡俗喜劇之後,去年兩位為觀眾獻上了能力跟不上表達野心的《銀河補習班》。
到《回鄉之路》,表達的野心依舊強烈。有沙地蘋果,生態建設的題材要扣,直播賣貨的時下熱點要湊,鄉村教師的教育情懷要打。
故事算是勉強攢起來了,只可惜「騙子原來是英雄」這種欲揚先抑的敘事手法,最後「揚起來」靠的是小學生上台作演講,到底還是露怯。
至於喜劇效果,兩位離開了惡俗鬧劇,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招。閆妮這條線的教師情懷,又好死不死又放在范偉後面,情感力度削弱了不少。
2. 暑期檔票房破75億,有你一票嗎你最喜歡哪部
侏羅紀世界3
作為跨時代大IP「侏羅紀」系列的終章,《侏羅紀世界3》將帶你走進恐龍與人類共存的世界!新舊「侏羅紀」三部曲的主角在片中一同登場,6500萬年前的地球霸主與人類之間的世紀大戰一觸即發。
是一部以特效視覺為核心的奇幻冒險片。進入恐龍島後,恐龍帶來的驚喜不斷,非常緊張刺激。
不足之處是開篇格局定調過大,實質是微觀的叢林冒險片而已,沒有太復雜精彩的劇情。
3. 求歷屆金馬獎完全獲獎名單!
截止至2019年8月,歷屆金馬獎獲獎名單如下:
1962第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王引《手槍》,影後尤敏《星星月亮太陽》
1963第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唐菁《黑夜到黎明》,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1964:未舉辦
1965第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葛香亭《養鴨人家》,影後李麗華《故都春夢》
1966第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趙雷《西施》,影後歸亞蕾《煙雨蒙蒙》
1967第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歐威《故鄉劫》,影後江青《幾度夕陽紅》
1968第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崔福生《路》,影後凌波《烽火萬里情》
1969第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楊群《揚子江風雲》,影後李麗華《揚子江風雲》
1970第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葛香亭《高山青》,影後歸亞蕾《家在台北》
1971第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王引《緹縈》,影後盧燕《董夫人》
1972第1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歐威《秋決》,影後翁倩玉《真假千金》
1973第1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楊群《忍》,影後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
1974:未舉辦
1975第1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秦祥林《長情萬縷》,影後盧燕《傾國傾城》
1976第1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常楓《香花與毒草》,影後徐楓《刺客》
1977第1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秦祥林《人在天涯》,影後陳秋霞《秋霞》
1978第1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秦漢《汪洋中的一條船》,影後恬妞《蒂蒂日記》
1979第1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柯俊雄《黃埔軍魂》,影後林鳳嬌《小城故事》
1980第1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王冠雄《茉莉花》,影後徐楓《源》
1981第1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譚詠麟《假如我是真的》,影後張艾嘉《我的爺爺》
1982第1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艾迪《邊緣人》,影後汪萍《武松》
1983第2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孫越《搭錯車》,影後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1984第2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李修賢《公僕》,影後楊惠姍《小逃犯》
1985第2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周潤發《等待黎明》,影後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1986第2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狄龍《英雄本色》,影後張艾嘉《最愛》
1987第2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周潤發《流氓大亨》,影後梅艷芳《胭脂扣》
1988第2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萬梓良《大頭仔》,影後鄭裕玲《星星月亮太陽》
1989第2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陳松勇《悲情城市,影後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1990第2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家輝《愛在他鄉的季節》,影後林青霞《滾滾紅塵》
1991第2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郎雄《推手》,影後郎雄《推手》
1992第2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成龍《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影後陳令智《浮世戀曲》
1993第3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成龍《重案組》,影後吳家麗《赤裸的誘惑》
1994第3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朝偉《重慶森林》,影後陳沖《紅玫瑰白玫瑰》
1995第3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林揚《超級大國民》,影後蕭芳芳《女人四十》
1996第3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夏雨《陽光燦爛的日子》,影後蕭芳芳《虎度門》
1997第3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謝君豪《南海十三郎》,影後張曼玉《甜蜜蜜》
1998第3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洛桑群培《天浴》,影後李小璐《天浴》
1999第3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柯俊雄《一代梟雄:曹操》,影後李麗珍《千言萬語》
2000第3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吳鎮宇《槍火》,影後張曼玉《花樣年華》
2001第3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燁《藍宇》,影後秦海璐《榴槤飄飄》
2002第3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黎明《三更之回家》,影後李心潔《見鬼》
2003第4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朝偉《無間道》,影後吳君如《金雞》
2004第4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德華《無間道Ⅲ:終極無間》,影後楊貴媚《月光下我記得》
2005第4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郭富城《三岔口》,影後舒淇《最好的時光》
2006第43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郭富城《父子》,影後周迅《如果?愛》
2007第44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梁朝偉《色,戒》,影後陳沖《意》
2008第45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張涵予《集結號》,影後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2009第46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黃渤《鬥牛》及張家輝《證人》並列,影後李冰冰《風聲》
2010第47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阮經天《艋舺》,影後呂麗萍《玩酷青春》
2011第48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德華《桃姐》,影後葉德嫻《桃姐》
2012第49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劉青雲《奪命金》,影後桂綸鎂《女朋友男朋友》
2013第50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李康生《郊遊》,影後章子怡《一代宗師》
2014第51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陳建斌《一個勺子》,影後陳湘琪《回光奏鳴曲》
2015第52屆中國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帝馮小剛《老炮兒》,影後李嘉欣《百日告別》
2016第53屆中國台灣金馬獎:影帝范偉《不成問題的問題》,影後周冬雨及馬思純並列《七月與安生》
2017年第54屆影帝塗們《老獸》;影後惠英紅《血觀音》
2018年第55屆影帝徐崢《我不是葯神》;影後謝盈萱《誰先愛上他的》
金馬獎標志:
金馬二字源自金門、馬祖兩島名的字首,此外,它亦符合全球主要影展名稱以「金字招牌」為號召的潮流 。
金馬獎歷屆獎座:
金馬獎創立初期獎座依獎項有大中小之分。第一屆獎座出處已不可考,第二屆邀請青年雕塑家楊英風設計,以殷商圖紋構化「馬首是瞻」,表現得獎者的典範風華,之後配合時代進步,漸進設計為戰馬奔騰之姿,象徵電影藝術工作者向專業化、藝術化、國際化不斷努力的精神,也包含著華語片放眼世界、精益求精的宏觀胸襟,金馬意興風發、向前奔躍的姿態象徵了金馬獎引領華語電影奔騰不息之意 。
4. 2019年秋霞電影網轉移到哪裡了
都被國家收回了,基本上現在都看到了,想看到話可以打電話咨詢,電話網上直接可以搜到的。
電影網是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投資建立的電影行業門戶網站,創立於2004年。電影網自創立以來,憑借專業的內容和優質的服務,深受廣大網民歡迎。電影網目前已經覆蓋全球70個國家,1000座城市和地區,是中國電影專業網站的知名品牌,具有很高的影響力。
海內外電影界的盛事,如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數字電影百合獎、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上海國際電影節、長春電影節;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香港金像獎、戛納電影節等;以及影片首映典禮、主題晚會、主題演唱會等;各類電影主題地面活動,電影網均會進行視頻直播和報道。平均每年不少於60場,總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000萬人。
5. 讓一切隨風 原唱是誰
《讓一切隨風》原唱是:鍾鎮濤
鍾鎮濤(Kenny Bee,又稱「阿B」、「B哥」),1953年2月23日出生於香港,中國香港演員、溫拿樂隊主音歌手。
1973年與譚詠麟等組成了溫拿樂隊並擔任主音歌手 。1975年在麗的電視、無線電視主持歌唱節目。1976年主演影片《秋霞》。
1979年赴台灣主演李行導演的影片《小城故事》、《早安台北》 ,兩部影片均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1984年演唱的歌曲《一段情》獲香港年度作曲獎[4]。 1985年首次執導喜劇電影《殺妻二人組》。
1988年歌曲《誠懇》獲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1992年歌曲《我的世界只有你最懂》榮獲上海十大金曲獎。2002年7月向法庭申請破產,於2006年10月17日屆滿 。
2012年6月30日參加了香港回歸15周年文藝晚會。共出版超過40多張專輯、以及領銜主演超過80部電影。2016年參演網劇《超少年密碼》。2017年參演治癒系話題推理劇《尋人大師》。
(5)秋霞電影網站電腦版2019擴展閱讀:
個人發展
1978年,赴台灣與林鳳嬌合作主演首部電影《小城故事》,自然的演技,親和的形象受注目。影片獲得第1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979年,再次與林鳳嬌共同主演電影《早安台北》,再度獲第1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1980年,和呂秀菱共同主演劉立立執導的兩部愛情文藝片《聚散兩依依》及《夢的衣裳》。
1983年,鍾鎮濤回港發展,主演的《表錯七日情》取得當年香港總票房第三的成績,由他作曲的主題曲《一段情》(彭健新合唱)與插曲《要是有緣》分別入選無線電視十大勁歌金曲與香港電台十大中文金曲,專輯《要是有緣》銷量達到白金數字。同年舉辦首次個人演唱會。
1985年,首次執導並主演喜劇電影《殺妻二人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