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號稱「華語第一諜戰巨制」的電影是哪一部
電影《風聲》是根據麥家同名小說改編的中國大陸首部諜戰大片,號稱「華語第一諜戰巨制」。
這部電影是10年前國慶檔的票房冠軍,收獲了2.25億票房,而電影本身,影後影帝同台飈戲,看的人十分過癮。
現在回頭看,正應了電影的那句話,十年之後,再無「風聲」。
可以說,在電影《風聲》中,懸疑是它的肉身,主旋律是它的衣裝,而曖昧,就像是眼角,那一顆勾魂的痣。
情慾滋長,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兩位女主間的曖昧情挑。
囚徒下的8個人,彼此之間的情感防線,越磨越薄,最後逐漸崩塌。
愛情,如同一場突然而至的感冒,那麼的脆弱,於人性中掙扎的囚徒之間,又叫做斯德哥爾摩癥候群。
電影中的8個人,電影中的場景,全部都濃縮在裘庄這個魔鬼般的人間地獄中。
而「抓鬼」,是整個故事的唯一線索,所以,在觀影的時候,不用去大費周折地去極力猜測和不斷梳理。
在裘庄,武田試圖揪出涉嫌刺殺國民黨要員,「透漏」機密的「老鬼,於是,一場緣於「摩斯電碼」的捉「鬼」故事,就在他們中間上演了。
《風聲》中,顧曉夢無疑是這一人物生命的最悲歌,這個殷實家境和淵博學識的姑娘尚,還沒來得及開始她的愛情,就匆忙的將自己的絢爛年華,葬送在了日偽時期的血雨腥風中。
而周迅,這樣一個精靈一樣的演員。沒有上過表演藝術院校,卻拿獎拿到手軟。
甚至,在某一瞬間,我覺得她就是女版的梁朝偉,收放自如,感性,率真。
只是,眼梢毫不留情的魚尾紋出賣了她,所以,她不能再像十幾年前《像霧像雨又像風》中的杜心雨那樣,不再能駕馭林徽因那樣單純美好的角色。
於是開始用眼神,來表現內心的世故。她成功了!
而顧曉夢終歸是一介女流,她註定是悲劇的,她註定要承受與她身份相悖離的不能承受之輕。
出場時候的軍裝颯颯,裹著玲瓏身段,走在剿匪部昏暗的走廊上,而,廊外陽光拂過她的臉,光影交錯中勾唇一笑,恁的是風情。
之後,暗花深藍旗袍,在燈紅酒綠中發絲飄揚,眉眼斜飛,在衣香鬢影、輕歌曼舞之中如魚得水。
纖弱的身形擎不起紛繁的世事,針腳後,她便可以穿上這寫滿心事的旗袍去慷慨赴死,這場為信仰而做出的犧牲用盡了這女人的最後一絲力氣,於是翩然倒下的那一刻,她可以安合雙眼。
這拖著太重責任與使命的女子或許是太累了,所以才睡得格外安穩,不必喚醒她了吧?誰又忍心叨擾她的清夢。
李冰冰扮演的李寧玉,是一個高級知識子,留過學,眼睛裡只有愛情。
她是一個最沒有城府的女子,溫婉細膩,簡單可愛,純潔如冰雕,至情至性。
在這樣一個勾心鬥角、步步玄機的黑暗城堡,給陰森電影中添加了些許暖意。
武田要摧毀李寧玉的意志,剝光她身體,順便要給她「檢查身體」。
「老槍」張涵予身上總是帶有一股濃重的邪氣,也符合永遠硬漢的張涵予扮演的吳志國。
強硬不屈的軍人本性,在張涵予以往的影視作品中我們是屢見不鮮。
而電影的刑法手段讓人看了身上發毛,絕對的少兒不宜。這個級別能通過電影局審查,也算是個意外。
而蘇有朋扮演的白小年,出場雖然不多,但卻是非常精彩,白小年軟弱的性格,被表演的恰到好處。
娘娘腔的挑戰,成功擺脫了多年前小虎隊時「乖乖虎」的偶像青春路線。
反派頭目黃曉明扮演的日軍特科機關長武田,對於一貫飾演瀟灑哥或風流才子的黃曉明是個不小的顛覆。
在這部劇中,他兇狠和處理的手腕,冷靜淡定地找內鬼的過程,確實讓人刮目相看,可以說,這是他最成功的一次表演,
『貳』 中國影史票房排行第一名的電影是哪個
截止到目前,第一是《戰狼2》
『叄』 張藝謀國際影響力如何,稱得上中國電影第一人嗎
我覺得張藝謀導演是完全有資格稱得上中國電影第一人的,因為張藝謀導演擁有的代表作品非常的多,而且張藝謀在作為演員的時候就能獲得許多重要的獎項,所以憑借著這幾點我覺得張藝謀導演是完全有資格稱得上中國電影第一人的。
二:張藝謀導演為人謙虛,低調
其實我覺得個人榮譽是評價一個人非常重要的一點,但這並不完全。張藝謀導演的為人其實是非常好的,他對待自己身邊的朋友是非常善良的,而且他經常會幫助社會上遇到困難的弱勢群體們。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張藝謀導演也會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為這個國家貢獻出他自己的力量。
三:多次負責國家的重要節目
張藝謀導演就曾經負責過國家非常多重要節目的影視拍攝工作,在今年他更是負責冬奧會開幕式以及春晚的節目安排。
『肆』 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的榮譽影片的是哪個
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電影,《歌女紅牡丹》是第一部有聲電影,《風雲兒女》被稱為它的插曲《義勇軍進行曲》,而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電影是《漁光曲》,它獲得了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的榮譽獎。三大電影節都獲得了演員榮譽。
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開放,人們長久以來的觀影慾望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和滿足。最重要的是今年國內出現了很多口碑不錯的電影,為一舉超越北美市場奠定了基礎。相信經過這一次,我們的電影事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伍』 十大華語電影有什麼
1、《霸王別姬》
電影簡介:這是一部講述兩個名滿京城的伶人經歷的半個世紀的種種,由此引入對傳統文化和人性的思考。影片一經上映就斬獲眾多的獎項。
評價:十大最經典劇情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有著深厚的京劇韻味,既有格局也富含文化內涵,是一部非常值得細細品味的經典。
2、《可可西里》
電影簡介:這是陸川拍攝的第二部廣受好評的電影作品。是一個關於為保護藏羚羊而在可可西里發生的沉重的故事。
評價:「電影畫面冷峻蕭瑟,語言簡潔有力」是大家對這部電影的一致認可。這是一部講述存在的電影,沒有可刻意的戲劇性看點,但是依然非常的感人。
3、《一代宗師》
電影簡介:這是一部王家衛導演章子怡主演的口碑與票房都非常好的電影。
評價:這是一部非常有王家衛特色的電影,也是整個華語電影非常優秀的作品。
4、《逆光飛翔》
電影簡介: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影片男主是一個天生失明但是對鋼琴既有天賦的男生。
評價:是一部比較經典的中國台灣小清新電影。影片給我們營造的暖暖的溫馨之情感動了許多的觀眾。
5、《英雄本色》
電影簡介:這是一部1986年在香港上映的槍戰片。主要圍繞主角三人的江湖情義和他們之間的感情來展開敘述。
評價:這部電影有導演吳宇森的眾多標簽式語匯,包括「暴力美學」「兄弟情」等被評為開創了一種新的電影潮流。
6、《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電影簡介:這是一部程小東導演的香港武俠片。影片是根據金庸的小說《笑傲江湖》改編而成。
評價:這部電影被評為再也無法被復制的經典之作。是一部唯美與浪漫相結合的動作片。
7、《大話西遊》
電影簡介:這是一部由劉鎮偉監制拍攝的講述跨越時空的愛情悲喜劇。大話西遊包括《月光寶盒》和《大聖娶親》兩部分。
評價:有人說《大話西遊》是一種文化的圖騰,至今仍是一部先鋒電影。這個評價雖然有點拔高了《大話西遊》的地位,但是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難以磨滅的經典著作。
8、《無間道》
電影簡介:這部香港的警匪片主要是講述了兩個身份錯亂的男人在長期的卧底生涯揚,圍繞著自己身份的問題所經歷的一系列事情 。
評價: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香港警匪片的巔峰之作。即使很多年過去了,它依然是人們心目中的經典,也被譽為中國十大燒腦電影之一。
9、《媽媽再愛我一次》
電影簡介:這是一部陳朱煌導演的講述發生在中國台灣的倫理悲劇故事,影片的原型是中國台灣民間非常有名的故事《瘋女十八年》。
評價:這部中國台灣的苦情戲,同樣感動了無數的內地觀眾,「母愛」主題在那個時代里給了善良的觀眾一個情感的宣洩口。
10、《陽光燦爛的日子》
電影簡介:這部電影改編自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由夏雨,陶虹等知名演員主演。主要講述了文革時期的北京部隊大院里,一群青春期少年的成長故事。
評價:這部電影被認為是中國電影跨時代發展的一個標志。被許多影迷和影評專家高度評價。
『陸』 中國電影第一票房是什麼
摘要 截止至2021年4月,中國電影票房第一名是《戰狼2》。
『柒』 目前中國電影票房第一名是什麼
長津湖。2021年11月24日,電影《長津湖》含預售票房已超56.95億, 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
《長津湖》是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合執導,吳京、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段奕宏、歐豪特別出演,朱亞文、李晨、胡軍、韓東君等主演的抗美援朝電影 ,該片於2021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評價:
《長津湖》全情全景地還原了71年前抗美援朝戰場上那場史詩戰役,影片對戰爭群像的恢弘呈現,和對個體命運的深切關懷,令許多觀眾無法控制自己的淚水。每個角色的細節刻畫都令觀眾們印象深刻。戰場外,這些戰士們是毛頭小子、鄰家大哥……戰場上,他們的名字是英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電影票房
『捌』 華語第一影片!
《鬼子來了》,姜文自導自演的經典之作。
此影片的最大一個特色就在於它一反往常主旋律電影歌功頌德的格調,著重地刻畫反映了中國百姓的愚昧、麻木、善良、自私,就如魯迅的風格一般犀利,真實得讓人心痛。(這也是該片當年在國內被禁止公映的主要原因……)
這部影片在國際上有大影響,獲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及2002年日本「每日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2001年法國《新觀察家》周刊評價這部電影「沒有一絲一毫相似於迄今為止來自於中國的任何一種創作特點,它是一部迎刃而上的電影。」同年法國《觀點》周刊以《霸氣與絕技》為題評價姜文,「與他的同胞張藝謀和陳凱歌相比,他的風格更接近費里尼和庫斯圖里卡,一部推陳出新的電影傑作標志了一位才藝非凡的電影人橫空出世。」《陽光燦爛的日子》將姜文的少年回憶留駐在膠片之上,《鬼子來了》則進一步確立了姜文在當代中國影壇的獨特地位。
整部《鬼子來了》中,只有主角馬大三一個人從奴隸中脫穎而出,在忍無可忍的壓迫下奮起反抗,終於獲得了自己的頭腦。然而一個有頭腦的人,在「朕即國家」的中國是沒有活路的。高少校對馬大三的最後審判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你身上已經盪然無存,你不配做一個中國人,甚至不配做一個人。」因為在專制中國的字典里,所謂「美德」就是無止境的逆來順受,所謂「配做一個人」尤其是「配做一個中國人」,就是沒頭腦的奴隸。於是剛剛獲得頭腦的馬大三,立刻被砍掉了腦袋,成了「順朕者昌,逆朕者亡」的最新祭品。這也是影片之前全部為黑白畫面,最後一刻才變成彩色的原因。
《鬼子來了》是一部真正的愛國主義電影,但它愛的並非「朕即國家」的專制帝國,而是「我就是我」的自由國度。它告訴觀眾,「鬼子」決不是外來的,「鬼子」就在中國人心中,「鬼子」就在中國的土地上。只要心裡沒鬼,外鬼就無法作祟。趕走從長城以北、海岸以東入侵中國燒殺搶掠的外國鬼子,只是相對容易的暫時勝利;徹底終結從秦始皇以來殘酷侵奪中華民族自由幸福的中國鬼子,才是千難萬難的不朽偉業。
更多詳情請參考網路。
『玖』 中國第一部電影1905年叫什麼名字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定軍山》。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並在前門大觀樓放映,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
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居高臨下,直取夏侯淵,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定軍山》花絮
1905年,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進入中國伊始,電影便成了本地商業文化的盛載和延伸,傳統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時髦的表達方法,而以後的事實會證明,這種結合會在偏離與拷問中證明自己的必要性。
很多年以後,中國的第五代導演開始了他們的尋根之旅、人文之旅,當他們用中國的國粹渲染作品之時,中國的國粹已死,電影早已走過了一段長長的非商業化的崎嶇路程。電影和娛樂、商業的結合,再也無法像《定軍山》那樣簡單、自然。
『拾』 中國排第一的電影是那部電影
當好萊塢大片《阿凡達》熱熱鬧鬧地刷新內地電影市場各項票房數據之時,2009年度中國內地城市電影票房收入近日出爐。62.06億元,這個截至2009年12月20日的年度總票房數字,較之2008年度的43.41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2.96%。位列2009年度票房榜前三位的影片《2012》、《變形金剛2》以及《建國大業》都實現了單片票房超4億元。這在前幾年,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數字。而年產量456部故事片,不僅創造又一歷史新高,也讓國產片在年度票房比上,以56.6%的份額連續7年勝出進口片。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在日前的媒體通氣會上對2009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總結認為:「以國產主流影片為支柱、以商業大片為龍頭、以中小成本影片為必要補充的健康、良性的市場格局正在逐漸成形。」
4億元票房俱樂部啟動
隨著越來越多的影片在內地市場票房過億,「億元導演/演員俱樂部」這個頗娛樂的排行榜也越來越為眾人津津樂道。曾經,《英雄》的2.5億元,《泰坦尼克號》的3.6億元都是內地單片票房的標桿。但隨著2008年,《赤壁(上)》、《非誠勿擾》等影片越過3億元票房的高點,業內人士開始期待2009年度的電影會有更好的票房表現。
果不其然,在2009年度,進口大片《變形金剛2》率先在暑期檔創造了4.5億元的內地單片票房新高。之後,建國60周年獻禮電影《建國大業》又以4.2億元票房締造了華語電影在內地市場的票房制高點。這兩項紀錄僅僅保持了幾個月,2009年歲末,災難大片《2012》一路上揚的票房走勢,最終使其內地總票房定格在4.6億元之上。
4億元票房俱樂部的啟動,是內地電影市場持續迅猛發展最好的寫照。有關數據顯示,2009年內地市場平均每天增長1.7塊銀幕數,全年共計新增626塊銀幕。目前,我國主流院線銀幕已然達到4723塊。雖然這個數字與電影強國美國相比,還相去甚遠,但有數據顯示,中國內地市場在2009年無論是銀幕數還是票房,增長速度都是全球第一。
國產片以量取勝
以往看到好萊塢票房統計中動輒過億的數字,覺得那是難以企及的發達水平。但在2009年,「票房過億」這四個字竟然扣在了近20部內地公映的電影頭上——《2012》、《變形金剛2》、《冰川時代3》、《哈利·波特6》、《特種部隊》、《博物館之夜2》、《終結者2018》7部進口片,《建國大業》、《赤壁(下)》、《風聲》、《三槍拍案驚奇》、《十月圍城》、《南京!南京!》、《瘋狂的賽車》等12部國產電影。
從單片來看,光是《變形金剛2》和《2012》這兩部好萊塢特效大片就輕松賺取內地超過9億元的票房。不過國產片勝在片多力量大,加上年輕導演寧浩、陸川也加入億元導演俱樂部,香港導演王晶憑借喜劇電影《大內密探零零狗》也跨過億元票房的標桿,國產片在2009年整體貢獻了超過30億元的票房,最終讓國產片與進口片在總票房的比例上呈現56.6%對43.4%的態勢,國產片連續7年總票房超進口大片。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進口片放映數量有限,但內地觀眾在2009年還是可以感受到與國際影壇越來越密切的接軌。不僅多部大片實現了同步公映,連已故流行天王邁克爾·傑克遜的紀錄片《就是這樣》,內地影迷也在第一時間欣賞到。
檔期效應依然強勢
在2009年年初的多次業內論壇上,都曾提及中國內地的賀歲檔戰線越拉越長,幾乎從前一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底都算在賀歲。更有影人笑言,內地電影檔期就是賀歲檔接著暑期檔在循環。
在內地觀眾尚未完全培養起電影檔期概念之前,內地電影的檔期論還是有些籠統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賀歲檔和暑期檔已經在內地電影市場紮根。以2009年為例,從6月《變形金剛2》公映開始啟動的暑期檔,曾創下連續11周周票房過億的喜人成績。而到了去年歲末,5部賀歲大片《三槍拍案驚奇》、《十月圍城》、《風雲2》、《刺陵》、《花木蘭》聯手持續熱映的《2012》,更締造了六周票房突破12億元、平均周票房達到2億元、影院上座率平均保持85%以上,如此讓人跌破眼鏡的紀錄。
在票房讓人喜出望外之餘,業內人士也指出,賀歲檔的排片還是不夠科學。過於集中的上映導致一段時間內票房分流,沒有形成周與周之間合理的新片取代,使得一些原本可以實現更高票房收益的影片,潛力未能被充分挖掘。當中國電影的投資規模和票房收益開始呈階梯式分布,中國電影的排片如何更科學合理,讓每個月都有熱點、亮點,讓每部電影都不被「冤死」,是擺在電影人面前又一個新課題。
市場發展讓規范化更迫切
在日前電影局公布的相關數據中,除了年度城市總票房實現62.06億元外,2009年的中國電影還實現了海外銷售收入27.7億元,全國各電影頻道播放電影的收入16.89億元,全年電影綜合效益106.65億元,同比增幅26.47%。
中國電影快速發展的腳步讓人欣喜,但同時也暴露了電影業的種種弊端。去年10月,《阿童木》首周末票房虛報事件揭露出行業內一直存在的票房注水問題。中國電影何時才能有準確的票房數據?對這個問題,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目前的答案只能是:「現在我們的技術還很滯後,正在進行軟體升級,爭取盡快能夠實時公開票房數字。」
此外,2009年度的國產片盡管有了《瘋狂的賽車》、《非常完美》、《風聲》、《南京!南京!》諸多不同題材,但現實題材電影的數量依然讓人覺得「不夠」,而像《2012》、《變形金剛2》、《阿凡達》這般高科技含量的電影更是稀缺。這也直接導致了2009年度最高票房的兩部電影都是進口片。對於這個問題,張宏森副局長認為,「學習好萊塢電影在科技上的進步,通過學習和成長來抗衡進口片」,是國產電影更上一層樓的有效途徑。不過,在被問及現實題材電影在送審中遇到的諸多問題,何時才能通過電影分級制度得到解決時,張宏森副局長沒有做出正面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