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尋春秋電影電視劇

尋春秋電影電視劇

發布時間:2022-05-09 08:27:37

㈠ 尋春秋戰國的歷史.

推薦你看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國通史》第一卷,《先秦卷》。:)
另外可以參看:

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周武王姬發討伐商末君主紂,建立了周朝,這就是西周。西周時,天子是最高統治者,全國土地和人民都歸他所有,他用封侯建國的方法交給諸侯和大夫統治。西周時期農業比商朝更發達,青銅鑄造,陶器,紡織等手工業也有相當發展文字多銘刻在青銅器上,叫做鍾鼎文或金文,所傳下來的歷史資料也就更為豐富。

西周代傳300多年,到公元前770年,幽王亡國,平王東遷於洛邑(洛陽)開始了東周歷史。東周分為兩斷,春秋和戰國。春秋從公元770年(也有人認為應該從公元前722年算起)到公元前476年(也有人說到公元前403年)共300年左右。

東周春秋時期,諸侯左右了天子。據說周初分封諸侯幾百個國,到春秋時只剩下一百多個。其中較強大的有齊,晉,楚,秦,魯,衛,燕,宋,陳,蔡,鄭,曹,吳,越等十幾個國家。這此國家都想當霸主,因此連年生發兼並和戰爭,造成天下大亂的局面。在斗爭過程中,諸侯國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另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就這是史書中所說的「春秋五霸」。

盡管春秋時代社會動盪,戰爭不止,但社會歷史依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戰爭過程中,各民族人民頻頻來往,相互影響,這就加快了各族人民之前的滲透,同化和融合的步伐。眾多小國的合並,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結束戰國的時代,一統天下。

春秋時期,那動盪多變,錯綜復雜的政治,造成就一大批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他們之中,即有齊桓公,晉文公那樣雄心勃勃的霸主;也有衛懿公,晉靈公那樣荒淫無道的昏君;還有管仲,晏子那樣的偉大政治家;還有屠岸賈,伯(喜否)那樣的陰謀家;有曹劌,孫武那樣的軍事家;也有囊瓦,先索那樣的敗軍愚蠢之將;有孔丘,孟軻那樣的聖人學者;亦有督戎,古治子那樣愚智的武夫…………

他們的事情,教育了後人,感化了後人,留下了歷史的足跡…………

戰國簡史:

戰國,是我國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期。《史記》將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定為戰國的歷史開端,從這一年,到秦始皇滅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期。

春秋一百多國,經過不斷兼並,戰國初年,約有十幾個國。大國有秦,魏,韓,燕,趙,齊,楚,即「戰國七雄」。此外還有越國一個較為強大的國家。小國有東周,宋,衛,中山,魯,滕,鄒等。另外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分布在四周,北與西北有林胡,樓煩,東胡,儀渠,南有巴,蜀,越。

現在,我簡單來說說七國的疆土地理:

秦:約佔有今陝西關中和甘肅東南部

魏:約佔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東部

趙:約佔有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內蒙古自治區的一部分

韓:約佔有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齊:約佔有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東南部

楚:約佔有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的一部分

燕:約佔有今河北北部,遼寧,吉林的一部分

戰國前期,「七雄」形成,各國將精力用在內部整理上。各國招賢才能,勵精圖治,像李悝,吳起,商鞅等人的變法維新就發生在這時期。

戰國中期,就是大戰的時候。真是:「國無寧日,歲無寧日」「邦無定交,土無定主」的混戰局面。

各個國家為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擴大國土的勢力,君主們都相繼稱王,獨霸一方。一方面加強中央集權,改革圖強,加強軍備;另一方面,在外交上頻頻爭取別國的「合縱」「連橫」。

戰國後期,秦國昭襄王用范睢為相,採用了「遠交近攻」之計,破壞了各國的「合縱」,加強了秦國的國力,軍事,成了戰國時期的第一強國,削弱了各國的力量。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親政,以李斯為輔,開始大規模的用兵,同時又收買了六國權臣分化其內部,以配合軍事。

下面,我來說說秦始皇滅六國的時間: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以韓地為潁川郡。

公元前228年,用反間計殺趙將李牧,次年攻下趙都邯鄲,活捉趙王遷,公子嘉逃至代,自立為王。公元前226年,秦破燕,燕王喜逃至遼東。次年,秦以河水灌魏都大梁,水淹城破,魏王降。

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率60萬兵兵攻楚,活捉楚王,次年秦完全攻佔楚國之地。

公元前222年,秦攻燕邊東地,活捉燕王喜,攻代地公子嘉,燕趙二國,徹底滅亡。

公元前221年,攻佔齊都臨淄,齊亡。秦國一統天下。

戰國時期,鐵工具開始廣泛應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動社會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增加開荒能力,種植面不斷擴大,技術不斷提高。

水利灌溉工程在戰國時也有很大發展,最著名的有:秦昭襄王時,李冰開鑿的都江堰(在四川灌縣附近),解除了岷江水害,又使成都大平原地區,得到灌溉,通航。秦王政時期韓國人鄭國,在關中開渠以通涇洛二水,開鑿鄭國渠。渠長三百多里,使關中之地成為沃野。

農業的生產力提高和鐵器應用,同時也大大推動手工業發展。冶金,青銅和紡織品,鹽業,溱哭的生產都有大發展,至使商業更發達。

戰國時期,還是偉人輩出的時代。哲學,文學,史學,儒學,等學術文化取得了輝煌與成就。那時候,孔,墨,弟子滿天下,以後又產生了道,法,陰陽,名,兵,農,縱橫各家。《論語》《老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非子》《孫子》《呂氏春秋》《國語》等眾所周知的偉大著作相斷涌現,對後世中國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這是我搜索出來的,似乎還不錯。希望可以用得上。:)

㈡ 尋 春秋戰國背景,類似《越姬》,《呂氏嬌嬌》用文言文寫的女主小說

很好看 我現在也在看

㈢ 今天在街上聽見一首男唱女聲的歌,像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一樣的曲風。

是李玉剛的《夢回春秋》嗎?拐點也是有的。這個在網路mp3中暫時找不到,要到「酷我」去找。下面是歌詞!
[ti:夢回春秋]
[ar:李玉剛]
李玉剛-夢回春秋
悠然千年一回首
世外桃源城中留
百家興旺一壺酒
烽火不再燃城頭
魂牽夢醒尋春秋
花開花落水東流
多少煙雲鎖重樓
如今風景全看透
夢回春秋探古尋幽
山城尋國山水柔
夢回春秋故地重遊
頃盛世情封喉
(獨白):夢回春秋淹城獨秀
love
魂牽夢醒尋春秋
花開花落水東流
多少煙雲鎖重樓
如今風景全看透
夢回春秋探古尋幽
山城尋國山水柔
夢回春秋故地重遊
頃盛世情封喉
夢回春鞦韆古風流
歲月流芳愛不朽
夢回春秋故地重遊
人間奇葩淹城獨秀
人間奇葩淹城獨秀
希望是你要找的,如果是,正確答案就算我的。如果不是,你可以使用「追問」,我接著幫你想!

㈣ 尋春秋翳王的一些資料

周安王時(前401~前376年) 越王勾踐四世孫翳王慕泰伯讓賢名,退隱句曲郁岡山,其處古有翳王洞,死後葬於大橫山下,名翳王冢。

㈤ 尋春秋戰國背景的文或者小說~

美人殤,笑傾三國

㈥ 尋春秋戰國時期到唐朝的全部歷史!要詳細的 不要簡歷

自古以來在紡織業方面就領先於世界,絲織業尤其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手工業發展,

為古代人們發展社會經濟、改善生活起到了促進作用。但由於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手工業始終為農業的發展服務而處於從屬地位。雖然在明清時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

芽產生並有了緩慢發展,但又由於封建生產關系的阻礙,始終沒有進入手工工場時代。

1、礦冶業發展概況

1)、冶鐵業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鐵的國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風冶鐵比歐洲早一千多年。

①商周:青銅鑄造業興盛,西周時青銅器產品趨向生活化。

②春秋戰國:鑄鐵柔化技術是世界冶鐵史上的一大成就;

③魏晉南北朝:百煉鋼技術已相當成熟,還發明了把生鐵和熟鐵合煉成鋼的灌鋼法。

④隋唐:冶鑄業已普遍採用了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⑤明朝:廣東佛山冶鐵業,一天產鐵量達到六七千斤;雲南采礦業也很有名。

⑥清朝:廣東冶鐵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2)、青銅鑄造業的發展

①夏商周三代被稱為青銅時代。

②夏朝青銅器目前尚未發現,商周是青銅時代的繁盛 時期。

③商朝青銅器由官府壟斷,生產規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產品供國王和貴族使用。

④西周青銅器產品趨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數量大.有些動物形狀的器皿栩栩如生。

⑤春秋戰國時期的蓮鶴方壺是春秋中期的珍貴名器;戰國青銅器出現金銀錯新技術;青銅雕塑藝術也有創新,器物上已有建築雕塑圖案。

2、紡織業發展的概況

①商周:已出現斜紋提花織物和刺綉。

②春秋戰國:的紡織品纖維相當細密。

③魏晉:曹魏在紡織中心襄邑、洛陽設有專門的織造機構;吳國繅絲質量高,蜀錦、鄴錦、回紋錦著名。

④隋唐:絲麻織品遍布全國各地。北方以來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吳越、宣州出名;另外絲織品種類增多。

⑤明清:棉紡織業成為農民的主要副業,棉布成為廣大人民的主要衣料;明代浙江嘉興使用新式「紗綢機」;雙色套印技術得以廣泛傳播,出現許多顏色的秋色印刷品;以生產商品為目的的紡織業興起,蘇州等地絲織業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3、陶瓷業概況

①商和西周遺址里出現了原始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一次飛躍。

②秦:多集中於鳳翔,鳳翔的畫磚最為出色。兵馬俑是制陶與雕塑結合的藝術化。

③三國兩晉南北朝:當時南方盛產青瓷,後來製作技術傳到北方。北方創制出白瓷,也有黑瓷。

④隋唐:唐三彩為彩瓷的產生開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鞏縣的唐三彩最為有名;還出現了秘色瓷。

⑤明清:江西景德鎮制瓷業分工很細,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畫等十幾道工序。

4、造船業發展

①兩漢:水軍擁有用途不同、類型多樣的艦船;發明了櫓、舵、布帆和使用錨。

②三國:吳國造船技術很高,衛溫曾率萬人船隊到達夷洲。

③隋唐:能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而且最早出現了機械動力的輪船雛形。洪州是著名的造船中心。

④宋元:北宋江南和東南沿海是造船業最發達的地區。南宋造船業中心有明州、泉州、廣州,海船載運量大。

⑤明朝:造船水平的高超可以從鄭和率船隊先後七次遠洋航行成功上得出。

5、煮鹽業、釀酒業的發展

①甲骨文中有關於商周時期釀酒技術的記載。

②春秋戰國:煮鹽業有山西的池鹽、山東的海鹽和四川的井鹽都已開發;人們已能用曲造酒,是古代釀造技術的重要發明。

③兩漢:漢武帝時實行鹽鐵專賣,反映了鹽在當時國家經濟中所佔的重要地位。漢代開發的鹽,分為池鹽、海鹽、井鹽等,那時,山東食海鹽,山西食鹽鹵,四川吃井鹽。

6、造紙業的發展

①西漢:前期已有了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是書寫材料的一次偉大革命。

②魏晉南北朝:紙張質量提高,逐漸取代簡族,成為最主要的書寫工具。造紙中心:洛陽、長安、建業、揚州。

7、代制漆業的發展

1)、原始社會:我國是世界上用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河姆渡遺址曾出土過紅漆碗。

2)、商朝:漆器出現了浮雕式花紋,並鑲有綠松石和鑽花金箔。

3)、周朝:漆髹工藝大量用於車的製造。種植漆林,已被徵收稅賦。

4).戰國漆工藝有新成就,已出現採用夾紵技術的漆器

5)、秦朝:專設官吏管理漆園的種植和漆器的製作生產。

6)、兩漢: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漆器都是漢代漆器當中的精品。

8、玉器雕刻業

商周玉器加工有了很大發展,商代玉器雕刻精美、數量多,僅安陽婦好墓就出土玉器七百多件。

9、手工工藝專著: 戰國:《考工記》 明清:《天工開物》

我國古代手工業的特點

(1)工業部門不斷增加。奴隸社會就有了治銅工業(即青銅工業),封建社會增加了冶鐵、製糖、棉紡織業等部門。工業部門的不斷增加,有的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新行業,有的則是由某個行業演變分化成的新的部門。例如:在紡織工業的發展過程中,先有絲織業,後有棉紡織業;其後棉紡織業日益發展,又分為軋花、紡紗、織布、印染等部門。同樣,在礦冶鑄造工業方面,也日益分化成為采礦、冶煉、鑄造等工業部門。另外,某個工業部門的創立或發展,往往會帶動其他有關部門的創立或發展。例如:中國冶鐵工業的興起,使農具製造和兵器製造成為獨立的工業部門。

(2)工業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勞動分工的不斷發展。任何一個工業部門,不論其創立的早晚,一旦創立,它的生產技術都是在不斷進步的。以冶鑄技術的發展為例:商朝時有了青銅冶煉技術,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鑄鐵柔化處理技術,唐朝的鑄造業已普遍採用切削、拋光焊接等工藝。

(3)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與工場手工業的出現。從經營的方式來說,其發展的一般趨勢是由家庭手工業到作坊手工業,再到工場手工業。到了封建社會,工業生產的規模有所擴大,勞動分工也漸趨細致。尤其在明代中葉以後,城市工業中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了工場手工業的經營方式。在這種手工業工場中,一般僱傭較多的工匠,在細致的勞動分工下從事生產,使產品的製造進一步的發展。如:在江南地區的礦冶工業、紡織工業、制瓷工業等部門的生產中,某些手工業工場具有比較復雜的生產設備,擁有大量的僱傭勞動者。他們生產出來的商品數量很大。

(4)、官府工業與民間工業的同時並存。中國的官府工業,歷史悠久,自從奴隸制國家建立後,就有官府工業的存在。從西周到西漢,主要的工業部門,官府都設有作坊。統治者把手工業者集中到官府,以強制的手段迫使他們在官府作坊里進行製造。從春秋末期起,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生產技術的提高、社會分工的擴大,不少手工業者脫離農業而獨立。這時社會上除了官府工業作坊外,還出現了一批民間工業作坊。其時以冶鐵業發展最快,因為它與人民生活有密切關系,其產品具有極大的市場。從東漢開始,社會分工方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民間手工業者不斷從農村中分化出來,向城市集中,成為獨立的手工業者。這一時期,一方面是民間手工業者脫離農業而向城市集中;另一方面,官府工業在中國工業經濟中仍佔有主導地位,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間手工業者的發展。到明清兩代,官府工業走上衰落的道路,民間工業則不斷發展。這時候官府工業與民間工業的關系,不僅表現在官府工業須有民間工業來支持,而且表現在官府工業在中國工業經濟中所佔的主導地位讓給民間工業了。在這一時期,民間工業經營方面有一個特色,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開始產生。一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破壞;二是某些手工業作坊擴大成為手工業工場,亦即工場手工業開始興起。中國民間工業中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萌芽,是從明代中葉以後開始的,至清代前期有所發展。它所涉及的生產范圍,以礦冶、制瓷、紡織業為主。明代中葉以後,某些工業部門的民間作坊朝著手工業工場方向擴展。

經濟重心南移與工業分布的相應變化。中國古代經濟重心,起初在北方,以後逐步移至南方。大約到南宋時期,我國的經濟重心完成了從北方到南方的變遷。隨著經濟重心的轉移,有不少工業生產部門、工業製品的主要產地,也從北方逐漸移到南方。這種情況,在中國古代絲織業地區分布的變化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參考資料:http://www.ls11.com/Article/gkpd/gkdy/200602/11362.html

㈦ 關於春秋戰國的電影或電視

第一集:上屋抽梯
戰國時期,天下群雄並立,小國被魚肉,大國爭霸權。
在中原的鬼谷,有一個既知天時地理,又知兵法戰陣的奇人,人稱鬼穀子。鬼穀子手下有兩個得意弟子,一個是孫子(孫武)的後世子孫--孫臏,另一個是龐涓。龐涓應魏國之邀,先於孫臏出山,鬼穀子將失傳的《孫子兵法》獨自傳於孫臏一人。
龐涓當了魏國的元帥,與魏王一同率軍進攻楚國,在方城楚國軍隊相持不下,若拖下去,對魏國十分不利。
龐涓派謀士公孫閱請鬼穀子為其出一良策,鬼穀子將此事推於孫臏。孫臏引用《孫子兵法》,向公孫閱獻"上屋抽梯"之計。龐涓用孫臏之計,引誘城內楚軍出擊,然後截斷後路,消滅了楚軍。楚國被迫割城認敗。

第二集:笑裡藏刀
龐涓請孫臏出山,孫臏推辭不過,告別鬼穀子來到魏國。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但為得到《孫子兵法》,表面上笑臉相迎,派美女鍾離秋照顧孫臏。鍾離秋鍾情於孫臏。
龐涓利用孫臏的思鄉之情,設下圈套,栽臟孫臏。魏惠王聽信龐涓,欲殺孫臏。龐涓出面為孫臏說情,孫臏死罪免除,被處以臏刊。
龐涓將受傷的孫臏接回家中,請來最好的醫師為他醫腿,並讓鍾離秋繼續照看孫臏,孫臏十分感激,答應將所知道的《孫子兵法》為龐涓抄錄下來。

第三集:假痴不癲
公孫閱早就看中了鍾離秋,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他有意將龐涓陷害孫臏的事實悄悄告訴孫臏。
孫臏對龐涓所為氣憤之極,但無計可施,情急這中想到臨別之時鬼穀子送給他的錦囊秘計。他依據鬼穀子之計,裝瘋賣傻,將抄錄的部分兵法全部燒毀。
龐涓不相信孫臏真瘋,多次試探,都沒看出破綻。龐涓還是放心不下。
鍾離秋盼望孫臏不是真瘋,向孫臏傾吐真情,以期打動孫臏。孫臏無動於衷,仍瘋瘋癲癲。鍾離秋痛苦萬分,當著孫臏的面撥劍自殺,孫臏見死不救,鍾離秋徹底失望。暗中監視孫臏的龐涓因此也信以為真。

第四集:金蟬脫殼
公孫閱托媒人到鍾離家說情,鍾離秋的姐姐鍾離春為使妹妹忘記瘋子孫臏,收下聘禮,未曾想鍾離秋痴心不改,並與姐姐大鬧一場。
鍾離春是個劍術高超的烈女,她為了斷絕妹妹的戀情,欲殺孫臏。孫臏面對死亡,仰天長嘆,嘆自己空有世上無雙的《孫子兵法》,卻無用武之機,辜負了祖先和老師的厚望。鍾離春方知孫臏是裝瘋。
鍾離春隻身來到孫臏的家鄉齊國國都,遇到了齊國將軍田忌,將孫臏的遭遇告訴了田忌,請田忌設法解救孫臏。田忌不信孫臏其才,田忌的門客禽滑說他到魏國一試孫臏,然後見機行事。
禽滑來到魏國,在鍾離春的安排下與孫臏見面。一番交談,禽滑與孫臏相見恨晚。禽滑用孫臏之計,讓自己的仆從裝扮成蓬頭垢面的孫臏醉卧豬欄,孫臏乘機躲入禽滑的馬車逃離魏國。

第五集:李代桃僵
數天後,有人在河邊發現了孫臏的衣服,誤以為孫臏已死,鍾離秋聞此痛不欲生。公孫閱娶鍾離秋為妻,鍾離春見妹妹有了歸宿,悄悄離開魏國,來到齊國。,
孫臏為了不得罪魏國,暫時隱居在田忌家中。鍾離春來到田忌家,照顧孫臏。
田忌愛馬,常和齊威王賽馬,每賽必負。孫臏告訴田忌,可採用"李代桃僵"之計,即犧牲三等馬,用一等馬對齊王的二等馬,用二等馬對齊王的三等馬,必勝無疑。田忌聽從孫臏的意見。下重賭和齊王賽馬,果然獲勝。齊威王納悶,詢問田忌,田忌將孫臏的計策告訴齊王,齊王立即召見孫臏。

第六集:圍魏救趙
龐涓為報中山之仇,帶重兵進攻趙國,趙國連戰連敗,國都危在旦夕。
趙國向齊國求救,田忌主張救趙,相國鄒忌等人懼怕魏國,堅決反對。齊威王力排眾議,派兵救趙,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
田忌採取孫臏的計策,不去趙國,直逼魏國。田忌的堂弟田國是一個有戰功的將軍,他以為孫臏怕死,慫恿數名將軍不聽孫臏之令,定要前往趙國和魏軍一決高低。孫臏好言相勸,田國等人不從。孫臏按軍法斬殺田國手下一個有功之將,田國等人在軍法的威懾下,帶軍向魏國開進。
魏國告急,龐涓只好從趙國撤軍。回軍途中,龐涓和齊軍相遇,孫臏用計大敗龐涓。龐涓這才知道孫臏沒死,率殘部逃回魏都,田國等人此時對孫臏口服心服
第七集:擒賊擒王
龐涓為報復齊國,糾集楚國、韓國、燕國討伐齊國,揚言若齊國不交出孫臏,便毀滅齊國。鄒忌等人也推波助瀾主張交出孫臏以解齊國之難。齊威王為齊國安危,答應了龐涓的條件。
鍾離春勸孫臏離開忘恩負義的齊國,另擇明主。田忌、田國也勸孫臏逃走。孫臏胸有成竹,說他可兵不血刃,使龐涓撤兵。
盟壇上,四國元帥商談退兵和好之事,龐涓堅持必須得到孫臏,才可退兵。裝扮成齊國將軍的鍾離春押著假孫臏來到壇下,龐涓上前辨認孫臏,冷不防被鍾離春用劍逼住,周圍的魏國士兵怕鍾離春殺龐涓,不敢上前。龐涓無奈,只好答應退兵。

第八集:以逸待勞
楚、韓、燕三國軍隊退去。龐涓也只好撤軍。回軍的路上龐涓越想越氣,又帶大軍殺回。
魏國大軍的突然返回,使齊國有此措手不及。齊威王命田忌和孫臏帶兵抗敵。雖然楚、韓、燕三國的軍隊已經返回,齊軍和魏軍相比還是敵強我弱,孫臏令全軍守而不出。
龐涓為激孫臏出營作戰,命魏國士兵在營外高聲漫罵。孫臏仍按兵不動。田國氣憤不過,要求出兵,沒想到孫臏竟然同意。田國率精幹之兵不斷襲擊敵人,使魏軍更加疲憊。
龐涓戰不能戰,拖又拖不起,只好撤軍,孫臏乘機出兵,大敗魏軍。

第九集:無中生有
龐涓回到魏國後,又氣又恨,欲殺鍾離秋。公孫閱為保鍾離秋,說他可以用計讓孫臏和田忌失去兵權,然後再治他們於死地。
公孫閱帶著鍾離秋來到齊國,投奔在相國鄒忌門下,向鄒忌講述田忌得勢的利害。鄒忌本來就嫉妒田忌的功勞,便向齊威王進讒言,誣陷田忌和孫臏,齊王不信。公孫閱告訴鄒忌,無中可以生有,多說幾次,齊王就會相信。
鍾離春向孫臏表露愛慕之心,孫臏以占卜者的話拒絕了鍾離春,鍾離春一氣之下,離開齊國。
公孫閱冒充田忌的門人帶重金請占卜者為其占卜,所問乃謀國之事。鄒忌將此事稟告齊王,齊王終於相信了鄒忌的讒言。

第十集:借刀殺人
齊威王派人監視田忌,孫臏告訴田忌,只有交出兵權才可免去殺身之禍。田忌聽從孫臏的計策,主動交出兵權,齊威王打消斬殺田忌的念頭。
公孫閱勸鄒忌斬草除根,鄒忌說在齊國難以得手。公孫閱讓鄒忌"借刀殺人"。
鄒忌向齊威王建議與楚國建立聯盟,共同對付魏國,並提議讓田忌和孫臏出使楚國。齊王擔心二人一去不回,鄒忌說他們如果不回,就滅其九族。鄒忌隨後派心腹趕往楚國,密報田、孫到楚國是為了探查虛實。
孫臏和田忌一路上幾遇危險,幸遇鍾離春暗中保護,才化險為夷,到達楚國。楚國為了對付魏國,要留往田忌孫臏,並許以高官厚祿,田忌和孫臏執意要走,楚王一怒之下將二人困在楚國。

第十一集:趁火打劫
龐涓聽說孫臏被困在楚國,帶著珍寶親自出使楚國,將珍寶獻給喜愛珍寶勝於自己生命的楚王,還答應將占據楚國的城邑還給楚王,以換取孫臏。楚說可以考慮龐涓的建議。
楚王要挾孫臏,說他如果不答應留在楚國,就把他交給龐涓。孫濱告訴楚王,龐涓要的不是他,是《孫子兵法》,有了《孫子兵法》,魏國就會稱霸。孫臏答應為楚王抄錄一套《孫子兵法》,楚王同意先放田忌回國。
鍾離春收買眾多敢死之士,欲救孫臏,孫臏為保田忌回國,沒有答應,鍾離春十分不快。
龐涓得知孫臏答應為楚王抄錄兵法,進見楚王,說他知道兵法的一些內容,為防止孫臏抄錄假兵書欺騙楚王,他可以為楚王監視孫臏,條件是他再把兵書抄錄一遍帶回魏國。楚王答應了他的要求。

第十二集:瞞天過海
龐涓又會見孫臏,說他即使給楚王抄錄了兵法,楚王還是不會放過他,不如為他抄寫一部兵法,他可以幫助孫臏逃離楚國。孫臏將計就計答應龐涓的要求。按照龐涓和孫臏定下的計策,龐涓離開楚國。龐涓走後,孫臏拜見楚王,說兵法乃兵聖之作,必須找一類似鬼谷的山谷抄寫,才可不辱聖靈,否則將受到上天懲罰。楚人一向寵信鬼神,楚王答應了孫臏的要求。
孫臏選擇了*近楚魏邊境的一條山谷,假意不敢前往。楚王得兵法心切,派軍隊保護孫臏。
龐涓帶兵秘密襲擊孫臏所在的山谷,意欲劫持孫臏。孫臏乘龐涓與楚軍混戰之機,在鍾離春的幫助下,逃離楚國。
第十三集:偷梁換柱
孫臏的逃離使龐涓十分惱怒,他來到楚國,一番口舌,使楚王相信了他的謊言。楚王派使者來到齊國,污衊孫臏偷走了楚國的國寶,要孫臏將國定送回楚國,否則楚國將與魏國一同向齊國問罪。齊威王明知孫臏不是雞鳴狗盜之徒。但迫於楚國的威脅,再加之鄒忌的讒言,齊王讓孫臏親自到楚國向楚王說明。
鍾離春與鍾離秋姐妹終於相見,感慨萬分。鍾離春將公孫閱的所為告訴了妹妹,鍾離秋逼公孫閱離開鄒忌。
孫臏為了田忌將軍一家人的性命,打算再次動身去楚國,鍾離春極力阻止孫臏前往楚國。
禽滑用偷梁換柱之計,命手下人裝扮孫臏,帶著一批希世珍寶隨自己前往楚都。孫臏乘機帶著田忌的信,隨鍾離春經楚國前往到韓國去找申大夫。

第十四集:假道伐虢
孫臏來到韓國申大夫家,申大夫要將他引見給韓王,孫臏不願讓自己來到韓國的消息傳到魏國,因此不願去見韓王。申大夫還是將孫臏來到韓國的事告訴了韓王,韓王立即召見孫臏,拜孫臏為軍師。
龐涓得知孫臏在韓國,故作不知,派使者來到韓國,邀請韓國在成周會盟,對付共同的敵人秦國,請韓王允許魏國參加盟會的人路經韓國成皋。
孫臏向韓王進言,說魏國肯定另有所圖,並向他講了當年晉獻公假道伐虢的故事。韓王只答應盟會,未答應借路。
盟會之時,魏王假作勞累過度,舊病復發,龐涓再次提出借路韓國的北方重鎮成皋,從近路回國。韓王以為盟約以定,魏國不會與之為敵,答應了龐涓了請求。龐涓回國途中,乘韓國不備,突然佔領了成皋。然後向韓王提出:以成皋換孫臏。

第十五集:聲東擊西
成皋是韓國北方的屏障,成皋失陷,韓國上下一片慌亂。
韓國不少大夫主張用孫臏換回成皋,韓王也打算把孫臏交給魏國。申大夫堅決反對,他說只要孫臏在韓國,成皋就不愁不能奪回,而且魏國也不敢小視韓國。身為大將軍的韓國太子也反對交出孫臏,認為如此將是韓國的羞辱。韓王改變主意,命太子和孫臏帶兵奪回成皋。
韓國的軍隊沒有進攻成皋,而是直逼魏國的重鎮中牟。龐涓估計孫臏會象當年圍魏救趙一樣故計重演,並未回兵中牟,而是率主力直逼韓國國都。韓王立刻命太子和孫臏回軍。
孫臏讓太子率大軍明為回國救急,實為虛晃一槍,他與鍾離春率領一支精幹輕裝軍隊,夜奔成皋,乘敵不備,奪回了成皋。

第十六集:空城計
龐涓在韓都城外准備與孫臏一決勝負,可發現韓軍營中沒有孫臏,他意識到孫臏肯定是去了成皋,立刻率大軍悄悄返回成皋。
孫臏奪取成皋後,為長期堅守成皋,派軍隊到城外征糧,未曾想龐涓先頭輕裝軍隊已經逼近成皋。
孫臏處亂不驚,命城外征糧軍隊立刻集結,然後大開城門,裝做毫無戒備。
魏國費將軍帶先頭魏軍來到成皋城外,見城門大開,不由疑惑,不敢進兵。後又發現城內街旁有隱蔽的士兵,城外林中也有韓國士兵,怕中孫臏的埋伏,急忙率軍後撤數十里。城外征糧韓軍得以回城。
龐涓大軍趕到,將成皋團團圍住。
鍾離春回韓都請兵,許多韓國大夫不願因孫臏與魏國交戰,再次提出用孫臏換成皋。韓王猶豫再三,命太子和申大夫率韓國大軍前往成皋,但為留後手,不準他們與龐涓交戰。

第十七集:反間計
太子大軍來到成皋三十里外安營紮寨。孫臏見太子遲遲按兵不動,派鍾離春來到太子營 中,問太子為何不出兵。太子推說龐涓圍而不攻,他必須謹慎行事,以免中計。
成皋城內缺糧,韓國守城的軍隊不免人心浮動。龐涓派入成皋的間隙隨波逐流乘機挑唆守城百姓哄搶糧庫,一聲內亂迫在眉婕。幸虧孫臏帶兵及時趕到,制止了內亂,領頭的搶糧 趙壯士被扣押。趙壯士狀告馮將軍,說馮將軍扣發他們的口糧,他們是被迫搶糧。孫臏告訴趙壯士,是他讓馮將軍扣發糧食,逼他們搶糧,造成城中沒糧的假象,這樣龐涓繼續圍而不攻,以便有足夠的時間等待秦國援軍的到來。
趙壯士將孫臏的話告訴間隙,間隙尚存疑惑。孫臏再布迷陣,使間隙相信城中確實有糧。
間隙逃離成皋,將成中內情報告龐涓,龐涓決定攻城。

第十八集:樹上開花
龐涓攻城:韓國太子仍按兵不動,韓國將士情緒激憤,許多將軍以死逼太子出兵,眾怒難犯,太子只好出戰。
韓國軍隊依照孫臏"樹上開花"之計,四方出兵,虛張聲勢,龐涓錯誤的以為,韓軍主攻方向在韓國太子一路,率主力迎擊太子,結果申大夫率韓軍主力突破魏軍包圍,將糧食和援軍送進成皋。
太子不聽勸告,違背孫臏之意,被寵涓大軍圍困在城西。
孫臏再用"樹上開花"之計,讓成皋守城軍隊東門出,南門進,造成大軍進城的假象。龐涓估計孫臏將從成皋西門突襲龐涓,調集大軍埋伏在城西。誰知孫臏大軍從魏軍包圍圈的另一方向突破,救出太子及所率將士
第十九集:拋磚引玉
龐涓率大軍在外,不敢久戰,意欲與韓軍一戰決勝負。但孫臏固守不出,意在將龐涓拖垮。
龐涓派士兵四處搶糧,殺戮韓國百姓,引誘韓軍出動。部分韓國士兵不聽軍令,私自出擊,被魏軍所殺。龐涓將韓國士兵的屍體堆在韓軍大營前,韓國士兵被擊怒,擁入孫臏帳內,威脅孫臏,若再不出戰,將殺死孫臏。孫臏用兵法說服眾士兵,士兵決意按孫臏之計行事。
龐涓繼續搶糧,韓軍出兵,打了就撤,在回撤之時。部分將士出而不返,秘密潛伏於西山。十數天後,潛伏於西山的韓軍已達數萬人,孫臏命出擊的軍隊將魏軍引入西山,將其殲滅。
西山之戰魏軍被重創,龐涓知再戰也無利可圖,只好撤軍回國。

第二十集:混水摸魚
為徹底消除魏國的威脅,韓王採納孫臏的伐交之策,打算與楚國、齊國結盟。鍾離春以韓國使者的身份回到齊國,此時,齊威王已生命垂危。
齊威王臨終前悔恨錯待田忌和孫臏,他懇請田忌輔佐太子辟疆,還囑咐太子一定請回孫臏。
齊威王死後,公孫閱挑撥太子其弟公子郊師爭奪王位。郊師以獻美女為名,將太子請入公子府,預謀殺害太子。鍾離春裝扮宮衛,將太子救出。
田國帶兵攻打公子府,公孫閱幫助公子逃脫。
公子郊師帶領叛亂軍隊,逃往齊魏邊境。龐涓趁此佔領了齊國的數座城池,並將邊城交給郊師,讓他與齊國當政者作對。

第二十一集:暗渡陳倉
太子繼位,是為宣王,齊宣王聽從田忌之言,請孫臏回國,對付外敵和內亂。
鍾離春帶著齊宣王的親筆信回到韓國,孫臏知韓王不會放自己回國,龐涓也將在路上派兵截殺,憑自己的力量,難以安全回國。
孫臏請韓王把他當做韓國人,按照他的功績,給他一富庶的城邑做為封地,這座城邑就是魏國的上黨。韓王早就想得到上黨,若奪取上黨,就將上黨賜於孫臏。
孫臏率軍隊前往上黨,龐涓派兵在上黨的必經之要道長山攔住孫臏的軍隊。孫臏假意准備進攻長山,暗中派鍾離春尋到一路,然後帶軍隊沿小路輕裝奔襲上黨。孫臏攻克毫無防備上黨後,又離開上黨,前往趙國,既擺脫了韓王的控制,又躲開了龐涓截殺。

第二十二集:美人計
公孫閱在孫臏回國之前,選了兩名美女,送給齊宣王。
鄒忌想阻止齊宣王接納美女,公孫閱以死威脅,鄒忌只好聽之任之。
齊宣王被美女所迷,終日與美女尋歡作樂,不理朝政。公孫閱也因此受到齊宣王重用。
外有強敵,國有內亂,朝中大夫心急如焚,多次進諫,勸齊王不要沉溺於美色之中。齊王不但不聽,而且還殺死一位冒死進諫的大夫。朝中大夫一時不知所措。
正當田忌等人對美女無可奈何之時,孫臏和鍾離春回到了齊國。

第二十三集:反客為主
如何對付公孫閱送進宮的美女,孫臏一時沒有很好的對策。鍾離春說好可以裝扮成宮女混入宮中,殺死魏國美女。鍾離春的話提醒了孫臏,他同意鍾離春混入宮中,但不是去殺美女,而是想辦法說服齊王。
孫臏先用計使公孫閱隨田忌大軍離開王宮和臨淄,然後讓鍾離春以女僕的身份進入王宮。鍾離春用奇怪地動作吸引了齊王的注意,當齊問她那些奇怪動作的含義時,她借機勸說齊王。齊王喜歡她的直率,要娶她為後。
鍾離春不願作王後,夜出王宮,要和孫臏一起逃離齊國。孫臏曉之理,動之以前,鍾離春為了孫臏和國家,終於答應作王後。

第二十四集:指桑罵槐
兩位美女不甘心自己的失寵,採取種種手段引誘宣王。同時買通宮中僕人,監視鍾離春。宣王經不起誘惑,常和美女們過夜,時常耽擱朝政。鍾離春勸說,宣王當面悔過,可一見那兩個美女,又經不住誘惑。
鍾離春對嬪妃宮女約法三則,不準隨意留齊王在嬪妃處過夜,以免耽誤齊王處理朝政。
齊王寵愛的美王妃不把鍾離春的約法放在眼中,再次引誘齊王在住處過夜,並因此耽誤了齊王上朝。鍾離春先斬後奏,杖斃美玉,眾嬪妃皆怕,再也無人敢違背約法,耽誤齊王處理朝政。
第二十五集:連環計
宮中美女隨受到遏制但公孫閱和鄒忌仍把持朝政。孫臏決定先除掉公孫閱,然後迫鄒忌就範。
禽滑來見鄒忌,稱贊他開始輔佐齊威王時是如何賢德,捧他為齊國棟梁,要他相助除去公孫閱。鄒忌對公孫閱時常要挾他早就懷恨在心,同意幫忙。
鄒忌告訴公孫閱,孫臏不除,睡卧不安。公孫閱在齊王面前誣陷孫臏,齊王將信將疑,向鄒忌詢問孫臏的事,鄒忌卻總說孫臏的好話。齊王對公孫閱失去信任。鄒忌藉此勸公孫閱廢除齊宣王,立郊師為王,兩人商定,鄒忌聯絡郊師死黨,公孫閱派人與龐涓聯系,里應外合,迫宣王交出王政。公孫閱讓心腹帶秘信前往魏國,心腹被埋伏在城外的田國抓獲,公孫閱知道上當,自殺身亡。
鄒忌想要回秘信,因為上面有他的名字。禽滑不給,說只有鄒忌辭去相國一職,他才交還秘信,鄒忌此時才明白中了孫臏的連環計,只好同意辭去相國。

第二十六集:遠交近攻
鍾離秋雖然不愛公孫閱但畢竟夫妻一場,帶著公孫閱的屍骨回到魏國。
大夫紛紛進言,請齊宣王收復魏國佔領的城池,齊宣王命田忌和孫臏帶兵奪回那幾座城池,活捉郊師。孫臏不同意急於用兵,因為齊國經過內亂,國力不足,軍力不強,強行奪回城池,不是魏軍的對手,不如採取緩兵之計,先聯絡趙國、韓國、楚國,還有西方的秦國,共同對付魏國,然後再見機行事。
龐涓為對付孫臏的伐交(用外交手段達到目的),也積極開展外交,並說服魏王將魏國太子送到韓國做人質,韓王表面答應不出兵幫助齊國,但心中另有打算。
秦國出兵攻打魏國,龐涓率魏國大軍迎擊秦軍,孫臏乘機奪回了魏佔領的城池,但是卻沒有抓獲公子郊師。

第二十七集:打草驚蛇
郊師躲在魏國邊城,時常帶領手下人搔擾齊國,他還招驀死士,准備卷土重來。郊師手下死士曹揚,夜入王宮,刺傷了齊王,多虧鍾離春相救,才保住了齊王的性命。被鍾離春刺傷的曹揚逃入太後寢宮。
曹揚一日不除,齊王一日不得安睡。齊王命田忌立即抓獲曹揚,田忌手下查遍全城,也不見曹揚的蹤影。鍾離春懷疑曹揚藏在太後宮內。太宮是齊宣王和郊師的母親,不便強行進宮捉人。鍾離春採用孫臏打草驚蛇之計,對太後說,有人曾看到曹揚躲入太後宮中,意欲搜查。太後否認,大鬧一場。
曹揚的確藏在太後宮中,聽說此事後,怕鍾離春真的搜查太後住處,逃出後宮,被埋伏在宮外的鍾離春抓獲。

第二十八集:調虎離山
郊師不除,終為禍患。田忌打算率軍進攻魏國。孫臏去找鄒忌讓他將功補過。鄒忌想再次返朝為官,答應了孫臏的要求。鄒忌來到魏國邊城,告訴郊師,齊王的傷勢越來越重,不久將入祖廟,田忌、孫臏正在物色繼位者。他聯絡了一些先王手下的老臣,意欲擁戴郊師回國執政。郊師聞此十分高興,他手下的謀士勸他要小心行事。
郊師派高將軍秘密回國問太後,太後親自去看望齊宣王,齊宣王故作不久人世的樣子,太後將此情告訴了高將軍。太後也期望公子能速速回國。
公子郊師悄悄回到齊國,被鍾離春活捉,才知上當。

第二十九集:欲擒故縱
齊宣王將郊師終生囚禁。郊師絕食,非要見太後不可,宣王無奈,只得讓他和太後相見。母子二子相見,痛哭流涕。
太後請求齊宣王赦免效師,宣王不同意,太後威脅齊王,郊師若不能出獄,她就進牢獄陪伴郊師,使世人指責齊宣王不孝,齊宣王不願擔不孝之名,只得答應了太後的請求。
郊師獲釋後,野心不死,重新聯絡死黨,企圖卷土重來。孫臏有意放縱不問。公子手下的刺客,刺殺孫臏未遂,孫臏和田忌藉此離開臨淄。
郊師認為時機可乘,糾集死黨偷襲王宮。王宮早有所備,田國率軍隊,消滅了公子郊師的叛黨,郊師被殺。

第三十集:借屍還魂
龐涓打敗了秦軍,穩定了徐、魏邊境,回師魏都,聽說郊師被殺的消息後,決定用借屍還魂之計再次擾亂齊國,然後乘機圖之。他找了一個貌似郊師的人,來到齊國臨淄,秘密拜見太後。太後果然把他當作真郊師,讓他糾集余黨,東山再起。
假郊師帶著余黨潛入邊城馬陵,殺死守將,佔領馬陵,揚言奉太後旨意,廢除齊宣王,自立為王。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紛紛來投奔郊師。
田忌帶兵討伐,來到城下,果然見到"郊師",士兵以為是鬼,不敢攻城。田忌欲殺不戰者,被孫臏阻止。孫臏命軍隊回撤三十里。
第三十一集:釜度抽薪
孫臏告訴田忌,只要揭穿假郊師的真實的身分,就如釜底抽薪一親,馬陵這股逆火不撲自滅。田忌回到齊都,將馬陵的情況上奏齊宣王,齊宣王請太後出面,揭穿假郊師。太後一口咬定郊師不會有假。
鍾離春微服來到魏國,找到鍾離秋,請她打聽假郊師的真實身份,並說她請齊王下旨,讓孫臏娶鍾離秋為妻,鍾離秋同意幫助姐姐。
太後來到馬陵城下,向城頭的假郊師詢問郊師兒時之事,假郊師無法回答,太後方知這個郊師是假。假郊師見事敗,射傷太後。馬陵的叛黨,得知郊師是假,紛紛逃離馬陵。

第三十二集:順手牽羊
齊軍正准備攻城,駐守魏國邊城的軍隊前來增援馬陵,魏國將軍告訴假郊師,他已派人稟報龐涓,龐涓將率大軍前往馬陵。
重傷的太後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十分後悔,田忌要送她回國都養傷,太後不肯,她一定要親眼看到假郊師被殺。
田忌受太後之命,准備攻城,孫臏對田忌道:強攻必然增加齊軍傷亡,如果攻城不下,魏國後續援軍到達,後果不堪設想。不如乘魏國邊城空虛,順手牽羊,佔領魏國邊城,再以小利變大利。
太後見齊軍沒有攻城,質問田忌,田忌將孫臏的計策告訴太後,太後不聽,非要攻城不可。田忌無法說服太後,只得立下軍令狀:兩日內攻不下馬陵,太後可取他腦袋。
禽滑和鍾離春帶著化裝成魏軍的齊軍出現在魏國邊城,喊開城門,殺進城內……

第三十三集:關門捉賊
魏國將軍得知邊城失守,連忙撤離馬陵,回軍魏國邊城。假郊師讓魏氏兄弟襲擊齊軍大營,借機離開馬陵。魏氏兄弟被孫臏圍在大營。田國悄悄佔領馬陵。孫臏率軍在途中截假郊師,假郊師急忙返回馬陵。田國率兵將假郊師誘進城內,關門捉賊,活捉假郊師。

第三十四集:苦肉計
龐涓的大軍趕到邊城,齊軍已經撤離。魏國大軍剛和秦軍大戰,若倉促進攻齊國,勝卷難握。龐涓決定先教訓韓國,以報韓國在魏秦大戰時, 不按約出兵之仇,同時打算藉此引誘齊國出兵,在魏國境內打敗孫臏。此時魏國的太子申還在韓國做人質,魏王不同意進攻韓國。龐涓派人告訴太子申,說他母親有病,請他回來看望。韓王不打算放太子申回國。太子申見不能回國,整日和女樂混在一起。
魏王聽從龐涓的計策,指責太子申不孝,龐涓帶人到韓國捉拿太子申。韓王仍不放太子申,龐涓奉魏王之命欲殺太子申,韓王見此,只好放回了太子申。龐涓隨即與太子申率魏國大軍進攻韓國。

第三十五集:隔岸觀火
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宣王派田忌和孫臏帶兵救韓,孫臏不同意立即出兵,他說魏軍強大,又將在魏國境內作戰,勝負難定。不如先隔岸觀火,待魏韓兩軍隊打的筋疲力盡時,再出兵救韓。
田忌派禽滑到韓國把齊國出兵的消息告訴韓王。禽滑在韓都城外被魏兵所擒,龐涓要他向韓國軍隊喊話,說齊國不肯救韓,禽滑一口答應。當禽滑來到韓都城下時,卻告訴韓軍孫臏親領齊國大軍不日就到。龐涓一怒之下,當場殺死禽滑。
韓國得知孫臏將到,舉國上下一片振奮,拚命抗敵,魏韓兩國的軍隊一時相持不下。

第三十六集:走為上
魏韓兩軍打的筋疲力盡時,齊軍殺向魏國國都大梁。龐涓率大軍回國,迎擊齊軍。
孫臏不與龐涓正面作戰,因為魏軍雖是疲憊之師,但齊軍深入魏國腹地, 不利之處更多,裝成害怕的樣子向齊國撤退。
齊軍後撤第一天,埋沒做飯的軍灶十萬,然後一天天減少。追趕齊軍的龐涓不知是計,以為齊軍懼怕魏軍,逃兵數量眾多,於是帶精兵日夜兼程追趕孫臏,結果在馬陵道中了孫臏的埋伏。齊軍萬箭齊發,龐涓無路可逃,自殺身亡。
鬼穀子來信,勸其歸隱,孫臏難違天意。田忌苦苦哀求孫臏,勸他留下,孫臏還是悄然離去,只留 下一套《孫子兵法》和他自己寫的《孫臏兵法》。

㈧ 盧植的詳細介紹

盧植,字子干,涿郡涿人。生於139年,北中郎將,性格剛毅,拜馬融為師,曾做過劉備的師傅,黃巾起義時率軍鎮壓,升為尚書,上諫激怒董卓,被免官。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等今皆失佚。白馬將軍公孫瓚,以及後來的蜀漢昭烈帝劉備皆為盧植之門下弟子。
生卒:139 — 192(54歲) 終屬:東漢 籍貫:司州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 容貌:身長八尺二寸 音聲如鍾 官至:北中郎將|尚書性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少與鄭玄師從馬融,通古今學,為當時大儒。著《尚書章句》、《三禮解詁》。州郡數辟,植皆不就。靈帝時,仕為博士,因才兼文武,拜廬江太守,還拜議郎。後任侍中,遷尚書。光和元年,上疏諫政,陳八事,帝不納。黃巾起,植任北中郎,率軍鎮壓,受左豐詆黜官,後又復尚書事。諫朝為董卓怒,免官,隱居上谷軍都山,袁紹辟為軍師。初平三年卒。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有日食之異,植上封事諫。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尚書盧植上言:「凡諸黨錮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宋後家屬並以無辜委骸橫屍,不得斂葬,宜敕收拾,以安遊魂。又,郡守、刺史一月數遷,宜依黜陟以章能否,縱不九載,可滿三歲。又,請謁希求,一宜禁塞,選舉之事,責成主者。又,天子之體,理無私積,宜弘大務,蠲略細微。」帝不省。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賊起,四府舉植,拜比中郎將,持節,以護烏桓中郎將宗員副,將北軍五校士,發天下諸郡兵征之。連戰破賊帥張角,斬獲萬餘人。角等走保廣宗,植築圍鑿塹,造作雲梯,垂當拔之。帝遣小黃門左豐詣軍觀賊形勢,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豐還言於帝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遂檻車征植,減死罪一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九月,癸酉,董卓大會百寮,奮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陳留王,何如?」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對。卓又抗言曰:「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劍。有敢沮大議,皆以軍法從事!」坐者震動,尚書盧植獨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過千餘,故有廢立之事。今上富於春秋,行無失德,非前事之比也。」卓大怒,罷坐。將殺植,蔡邕為之請,議郎彭伯亦諫卓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植遂逃隱於上谷。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敕其子儉葬於土穴,不用棺槨,附體單帛而已。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卒。
盧植傳
盧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身長八尺二寸,音聲如鍾。少與鄭玄俱事馬融,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於前。植侍講積年,未嘗轉眄,融以是敬之。學終辭歸,闔門教授。性剛毅有大節,常懷濟世志,不好辭賦,能飲酒一石。 時,皇太後父大將軍竇武援立靈帝,初秉機政,朝議欲加封爵。植雖布衣,以武素有名譽,乃獻書以規之曰:植聞嫠有不恤緯之事,漆室有倚楹之戚,憂深思遠,君子之情。夫士立爭友,義貴切磋。《書》陳「謀及庶人」,《詩》詠『詢於芻蕘』。植誦先王之書久矣,敢愛其言哉!今足下之於漢朝,猶旦之在周室,建立聖主,四海有系。論者以為吾子之功,於斯為重。天下聚目而視,攢耳而聽,謂准之前事,將有景風之祚。尋《春秋》之義,王後無嗣,擇立親長,年均以德,德均則決之卜筮。今同宗相後,披圖案牒,以次建之,何勛之有?豈橫叨天功以為已力乎!宜辭大賞,以全身名。又比世祚不競,仍外求嗣,可謂危矣。而四方未寧,盜賊伺隙,恆岳、勃碣,特多奸盜,將有楚人脅比,尹氏立朝之變。宜依古禮,置諸子之官,征王侯愛子,宗室賢才,外崇訓道之義,內息貪利之心,簡其良能,隨用爵之,強干弱枝之道也。武並不能用。州郡數命,植皆不就。建寧中,征為博士,乃始起焉。熹平四年,九江蠻反,四府選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蠻寇賓服。以疾去官。 作《尚書章句》、《三禮解詁》。時,始立太學《石經》,以正《五經》文字,植乃上書曰:臣少從通儒故南郡太守馬融受古學,頗知今之《禮記》特多回冗。臣前以《周禮》諸經,發起秕謬,敢率愚淺,為之解詁,而家乏,無力供繕寫上。原得將能書生二人,共詣東觀,就官財糧,專心研精,合《尚書》章句,考《禮記》失得,庶裁定聖典,刊正碑文。古文科斗,近於為實,而厭抑流俗,降在小學,中興以來,通儒達士班固、賈逵、鄭興父子,並敦悅之。今《毛詩》、《左氏》、《周禮》各有傳記,其與《春秋》共相表裡,宜置博士,為立學官,以助後來,以廣聖意。 會南夷反叛,以植嘗在九江有恩信,拜為廬江太守。 盧植
植深達政宜,務存清靜,弘大體而已。復征歲余,復征拜議郎,與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楊彪、韓說等並在東觀,校中書《五經》記傳,補續《漢記》。帝以非急務,轉為侍中,遷尚書。光和元年,有日食之異,植上封事諫曰:臣聞《五行傳》「日晦而月見謂之朓,王侯其舒」。此謂君政舒緩,故日食晦也。《春秋傳》曰「天子避位移時」,言其相掩不過移時。而間者日食自巳過午,既食之後,雲霧晻曖。比年地震,彗孛互見。臣聞漢以火德,化當寬明。近色信讒,忌之甚者,如火畏水故也。案今年之變,皆陽失陰侵,消御災凶,宜有其道。謹略陳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癘,四曰備寇,五曰修禮,六曰遵堯,七曰御下,八曰散利。用良者,宜使州郡核舉賢良,隨方委用,責求選舉。原禁者,凡諸黨錮,多非其罪,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御癘者,宋後家屬,並以無辜委骸橫屍,不得收葬,疫癘之來,皆由於此。宜敕收拾,以安遊魂。備寇者,侯王之家,賦稅減削,愁窮思亂,必致非常,宜使給足,以防未然。修禮者,應征有道之人,若鄭玄之徒,陳明《洪範》,攘服災咎。遵堯者,今郡守刺史一月數遷,宜依黜陟,以章能否,縱不九載,可滿三歲。御下者,請謁希爵,一宜禁塞,遷舉之事,責成主者。散利者,天子之體,理無私積,宜弘大務,蠲略細微。催帝不省。 植,中平元年,黃巾賊起,四府舉植,拜比中郎將,持節,以護烏桓中郎將宗員副,將北軍五校士,發天下諸郡兵征之。連戰破賊帥張角,斬獲萬餘人。 角等走保廣宗,植築圍鑿塹,造作雲梯,垂當拔之。帝遣小黃門左豐詣軍觀賊形勢,或勸植以賂送豐,植不肯。豐還言於帝曰:「廣宗賊易破耳。盧中郎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遂檻車征植,減死罪一等。及車騎將軍皇甫嵩討平黃巾,盛稱植行師方略,嵩皆資用規謀,濟成其功。以其年復為尚書。州牧帝崩,大將軍何進謀誅中官,乃召並州牧董卓,以懼太後。植知卓兇悍難制,必生後患,固止之。進不從。及卓至,果陵虐朝廷,乃大會百官於朝堂,議欲廢立。群僚無敢言,植獨抗議不同。卓怒罷會,將誅植,語在《卓傳》。植素善蔡邕,邕前徙朔方,植獨上書請之。邕時見親於卓,故往請植事。又議郎彭伯諫卓曰:「盧尚書海內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卓乃止,但免植官而已。 植以老病求歸,懼不免禍,乃詭道從轅出。卓果使人追之,到懷,不及。遂隱於上谷,不交人事。冀州牧袁紹請為軍師。初平三年卒。臨困,敕其子儉葬於土穴,不用棺槨,附體單帛而已。所著碑、誄、表、記凡六篇。 建安中,曹操北討柳城,過涿郡,告守令曰:「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也。昔武王入殷,封商容之閭;鄭喪子產,仲尼隕涕。孤到此州,嘉其餘風。《春秋》之義,賢者之後,宜有殊禮。亟遣丞掾除其墳墓,存其子孫,並致薄,以彰厥德。」子毓,知名。 論曰: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則盧公之心可知矣。夫蜂蠆起懷,雷霆駭耳,雖賁、育、荊、諸之論,未有不豫奪常者也。當植抽白刃嚴閣之下,追帝河津之間,排戈刃,赴戕折,豈先計哉?君子之於忠義,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
盧植輾轉千里奔向陝西扶風,投在大儒馬融門下,盧植的言談舉止給馬融留下了良好印象,而且不久便將侍講的位子給了他。馬融本人相貌堂堂,非俗儒世士,「為人美辭貌,有俊才」,「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且是外戚豪家,有很深的家庭背景。 三國志12的盧植
「居宇器服,多存侈飾」,他的住房和服飾非常考究,他講課的方法也特別,常坐高堂,施絳紗帳,絳紗帳前面是眾多聽課的學生,後面則「多列女倡歌舞」,這樣的排場不但對學生的定力形成考驗,也影響到他們的聽課質量,許多學生聽不清講的什麼,只得依靠前面同學一句一句傳達。 史書上說馬融「才高博洽,為世通儒,教養諸生,常有千數」,「弟子以次相傳,鮮有入其室者」。然而盧植例外。他是升堂入室者,非但如此,他還得到老師馬融特別的喜歡與敬重,馬融發現盧植的學生侍講積年,對面前老師有意布陳安排的花花世界「未嘗轉眄」,能做到無動於衷。
劉備十五歲向盧植學習,盧植以向馬融學習不看一眼馬融家的歌舞女伎著名。盧植和蔡邕校核五經,反對宦官和董卓,是一位敢做敢為有政治操守的學者,劉備受盧植的影響是不小的。《三國演義》多次寫劉備去救盧植。盧植還和大儒鄭玄同學,演義寫劉備師事鄭玄、盧植兩人,是可能的。《諸葛亮集》有「先帝亦言,吾周旋陳元方、鄭康成(鄭玄)間,……治亂之道,悉矣。」
演義記載
盧植為漢末大儒,名望遠聞於時。劉備曾經從師於他。黃巾起義,盧植奉命鎮壓,拒敵於廣宗,未見勝負,因拒絕黃門左豐索要賄賂,而被誣陷罷職問罪。何進招董卓進京誅宦臣。盧植力諫,何進不聽。於是辭官而去。董卓得政後,盧植又復職,諫阻董卓廢陳留王立獻帝。
故里陵墓
盧植墓
盧植墓位於涿州市清涼寺辦事處盧家場村(盧植故里)北約100米處。墓地佔地10畝,修建於2001年。墓地座北向南,南有停車場,自停車場向北,有一仿明清影壁遮掩山門,影壁高4.8米、寬19.8米,影壁後面是山門,山門為仿唐建築,高約7米。山門以里有東西殿各三間,均為仿唐建築。東殿曰范陽堂,西殿曰敦目堂,中軸線上為甬路,甬路向北踏仿漢石橋過金水河為仿漢牌樓,牌樓高寬各約4米,牌樓北有階梯可到封土處,封土高約3米,直徑9米,即為盧植墓。 盧植以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為歷代所敬重。曹操征柳城經涿縣,曾命守令,遣丞掾修繕盧墓,並歲時祭掃。後從祀於孔子廟庭之中。盧植後人,歷代不衰,至今仍繁衍於海內外。
歷史評價
范曄:風霜以別草木之性,危亂而見貞良之節,則盧公之心可知矣。夫蜂蠆起懷 盧植畫像
[1],雷霆駭耳,雖賁、育、荊、諸之論,未有不豫奪常者也。當植抽白刃嚴閣之下,追帝河津之間,排戈刃,赴戕折,豈先計哉?君子之於忠義,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也。 《後漢書》 曹操:故北中郎將盧植,名著海內,學為儒宗,士之楷模,國之楨干也。 《後漢書》

㈨ 觀天象 查星斗 羅盤十里尋春秋 求下聯

索地脈辨沙水川岳九州尋機樞。

㈩ 好聽的中國風的歌,不要女的唱的,不要那種搜不到的,不要沒歌詞的。

《傾國傾城》 陳楚生
雨過白鷺洲 留戀銅雀樓
斜陽染幽草
幾度飛紅
搖曳了江上遠帆
回望燈如花
未語人先羞
心事輕梳弄 淺握雙手
任發絲纏繞雙眸
所以鮮花滿天幸福在流傳
流傳往日悲歡眷戀
所以傾國傾城不變的容顏
容顏瞬間已成永遠
此刻鮮花滿天幸福在身邊
身邊兩側萬水千山
此刻傾國傾城相守著永遠
永遠靜夜如歌般委婉
回望燈如花 未語人先羞
心事輕梳弄 淺握雙手
任發絲纏繞雙眸
所以鮮花滿天幸福在流傳
流傳往日悲歡眷戀
所以傾國傾城不變的容顏
容顏瞬間已成永遠
此刻鮮花滿天幸福在身邊
身邊兩側萬水千山
此刻傾國傾城相守著永遠
永遠靜夜如歌般委婉
此刻鮮花滿天幸福在身邊
永遠靜夜如歌般委婉

《廬州月》
詞/曲/編曲/唱:許嵩(Vae)
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燈下閑讀紅袖添香
半生浮名只是虛妄
三月一路煙霞鶯飛草長
柳絮紛飛里看見了故鄉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廬陽
一縷青絲一生珍藏
橋上的戀人入對出雙
橋邊紅葯嘆夜太漫長
月也搖晃人也彷徨
烏蓬里傳來了一曲離殤
廬州月光灑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廬州月光 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三月一路煙霞鶯飛草長
柳絮紛飛里看見了故鄉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廬陽
一縷青絲一生珍藏
橋上的戀人入對出雙
橋邊紅葯嘆夜太漫長
月也搖晃人也彷徨
烏蓬里傳來了一曲離殤
廬州月光灑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廬州月光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廬州的月光在我心上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如今的你在誰的身旁
我流不出當年淚光啊
廬州月光灑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復當年模樣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廬州月光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盛世霓裳 》李玉剛
鳳冠霞衣
抖落歷史風塵
京腔京韻
夢繞紫禁
誰又臨摹
貴妃一笑一顰
不經意,唱醉了
天下黎民
百年人生
回首滄海一瞬
昨日霸王
今是何人
看我國粹
歷久彌新
靜心聽,聽幾許
天籟之音
君從遠方臨
四海唱昇平
盛世華章韻
起舞踏歌行
中華盛世,四海矚目,華夏厚土,普天同慶,
願我中華民族萬世興

百年人生
回首滄海一瞬
昨日霸王
今是何人
看我國粹
歷久彌新
靜心聽,聽幾許
天籟之音
君從遠方臨
四海唱昇平
盛世華章韻
起舞踏歌行
君從遠方臨
四海唱昇平
盛世華章韻
起舞踏歌行
盛世華章
起舞踏歌行

《蘭亭序》 周傑倫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雲流水
月下門推 心細如你腳步碎
忙不迭 千年碑易拓 卻難拓你的美
真跡絕 真心能給誰
牧笛橫吹 黃酒小菜有幾碟
夕陽余暉 如你的羞怯似水
摹本易寫 而墨香不退與你共留餘味
一行硃砂 到底圈了誰
無關風月 我提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你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提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你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提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你一生的了解
彈指歲月 傾城傾刻間湮滅
青石板街 回眸一笑你婉約
恨了沒 你搖頭輕嘆 誰讓你蹙秀眉
而深閨 徒留胭脂味
人雁南飛 轉身一撇你噙淚
掬一把月 手攬回憶怎麼睡
又怎麼會 心事密縫 綉花鞋針針怨懟
若花怨蝶 你會怨著誰
無關風月 我提序等你回
懸筆一絕 那岸邊浪千疊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而我獨缺 你一生的了解
無關風月 我提序等你回
手書無愧 無懼人間是非
雨打蕉葉 又瀟瀟了幾夜
我等春雷 來提醒你愛誰

《菁華浮夢》 小詩麟趾寒
白綾紗 青絲發 你眉目亦如畫
恍惚間 相望早已無話 心如麻
千古月 付韶華 那一瞬 成剎那
逝年華 轉身 淚流如雨下
抱琵琶 聲聲彈 咫尺卻隔天涯
空回首 一場盛世繁華 如曇花
紅硃砂 卓風華 傾城顏 吟蒹葭
桃花盡 轉身 寂寞的喧嘩
夜 五更寒的空洞 暗啞
江山長卷 卻也泛黃 被歷史風化
你 我一生的牽掛 沙啞
花前月下 化漫天黃沙
抱琵琶 聲聲彈 咫尺卻隔天涯
空回首 一場盛世繁華 如曇花
紅硃砂 卓風華 傾城顏 吟蒹葭
桃花盡 轉身 寂寞的喧嘩
殺 為你殺為你奪天下
顛覆天下 我亦無怨 生死中掙扎
念 誓言的真與假 傾塌
咫尺天涯 相望已無話
夜 五更寒的空洞 暗啞
江山長卷 卻也泛黃 被歷史風化
你 我一生的牽掛 沙啞
花前月下 化漫天黃沙
歲月滄桑 江山依如畫

《千網路》 許嵩
關外野店 煙火絕 客怎眠
寒來袖間 誰為我 添兩件
三四更雪 風不減 吹襲一夜
只是可憐 瘦馬未得好歇
悵然入夢 夢幾月 醒幾年
往事凄艷 用情淺 兩手緣
鷓鴣清怨 聽得見 飛不回堂前
舊楹聯紅褪墨殘誰來揭
我尋你千網路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
可你從不在 燈火闌珊處
悵然入夢 夢幾月 醒幾年
往事凄艷 用情淺 兩手緣
鷓鴣清怨 聽得見 飛不回堂前
舊楹聯紅褪墨殘誰來揭
我尋你千網路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
可你從不在 燈火闌珊處我尋你千網路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
你不在 燈火闌珊處

《夢回春秋》李玉剛
悠然千年 一回首
世外桃源 城中留
百家興旺 一壺酒
烽火不再 燃城頭
魂牽夢醒 尋春秋
花開花落 水東流
多少煙雲 鎖重樓
如今風景 全看透
夢回春秋 探古尋幽
三城尋國 三水繞
夢回春秋 故地重遊
恰逢盛世 請封侯
念白
咿呀~
夢回春秋 淹城獨秀
魂牽夢醒 尋春秋
花開花落 水東流
多少煙雲 鎖重樓
如今風景 全看透
夢回春秋 探古尋幽
三城尋國 三水繞
夢回春秋 故地重遊
恰逢盛世 請封侯
夢回春秋 千古風流
歲月流芳 愛枯朽
夢回春秋 故地重遊
人間奇葩 淹城獨秀
人間奇葩 淹城獨秀

《醉卧紅塵》
作詞:謝芬芬
作曲:姜春植
編曲:姜春植
演唱:任岩
紅塵夢里惹相思
卧聽風雨醉舊事
你百轉千回尋他
癲癲狂狂一世

紅塵路上惹相思
飲酒對歌心誰知
去年煙花三月里
你的淚光那麼痴

那時不懂你傷有多深
才會連淚都不完整
多想替你撫平傷痕
揮劍斬斷前塵

江湖路,兒女情,痴狂一生
看青山,問長天,相思多疼
笑明月,逐斜陽,對酒共夢
仗劍天涯,醉卧紅塵

紅塵夢里惹相思
卧聽風雨醉舊事
你百轉千回尋他
癲癲狂狂一世

紅塵路上惹相思
飲酒對歌心誰知
去年煙花三月里
你的淚光那麼痴

那時不懂你傷有多深
才會連淚都不完整
多想替你撫平傷痕
揮劍斬斷前塵

江湖路,兒女情,痴狂一生
看青山,問長天,相思多疼
笑明月,逐斜陽,對酒共夢
仗劍天涯,醉卧紅塵

江湖路,兒女情,痴狂一生
看青山,問長天,相思多疼
笑明月,逐斜陽,對酒共夢
仗劍天涯,醉卧紅塵

笑明月,逐斜陽,對酒共夢
仗劍天涯,醉卧紅塵
仗劍天涯,醉卧紅塵

閱讀全文

與尋春秋電影電視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索尼9000h怎麼看高畫質電影 瀏覽:720
韓國電影惑 瀏覽:120
小伙抱著人頭是哪個電影 瀏覽:850
韓國政變的電影 瀏覽:721
免費下載電影永遠的第一名 瀏覽:660
偷天換日美國電影演員 瀏覽:333
十部頂級英文動漫電影 瀏覽:763
2018印度電影節 瀏覽:865
電影愛情公寓影評 瀏覽:807
西伯利亞日本戰俘電影 瀏覽:844
電腦wps最小化看電影 瀏覽:132
電影短視頻推薦愛情 瀏覽:969
拔牙歐美電影 瀏覽:90
狗咬狗電影票房怎麼樣 瀏覽:449
蘿莉控電影推薦 瀏覽:799
Sense8美國電影 瀏覽:41
民國時期的動漫電影 瀏覽:307
賽爾號大電影全部中文 瀏覽:663
哪些著名的反華電影 瀏覽:830
жить俄羅斯電影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