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膠片電視區別

電影膠片電視區別

發布時間:2024-06-15 19:53:14

① 電影與電視的區別

1、相對媒介
傳統地說法,電影是用膠片拍攝的.用光學原理放映的.每秒24格放映速度
電視是攝像機拍攝的.用電子原理拍攝的播送的.每秒25幀掃描速率
常用的英文說法:
電影是FILM或者CINEMA,或者CINE、MOVIE
電視是TV、TELEVISION、VIDEO

2、作品意義
電影是指那種90分鍾左右的劇情片,電視電影就是按照這個標准來的。電視電影的拍攝手段有的是16毫米膠片,現在很多是用高清了,所以很難用媒介意義來介定。但是也有那中新聞電影、科教電影,這些是媒介概念來介定的。
電視一般指電視劇、電視節目等。

3、製作意義
電影是屬於在電影院放映的視覺產品,大熒幕的特性、和膠片的感光特性使得在製作手段上與電視有很大不同。電影膠片的感光寬容度限制,所以電影在燈光上的要求相當高,而且膠片只能感光一次,不能抹去重來,所以在成本上相對高。還有因為是大熒幕,所以電影用全景、遠景比較多。還有電影雖然也有娛樂屬性,但有以影載道的傳統功能,它要求相對嚴格些,製作上的要求也要高很多。還有電影的基本投資會大很多。
而電視因為在家庭生活中放映,所以一般對聲音的要求比畫面更大,電視劇基本製作成本比較低(主要原因是電視一般少用同期聲,燈光要求不高使得拍攝進度比較快,還有是膠片和洗印成本高)。電視用中近景和特寫較多。在劇情發展上沒有電影那麼緊湊,比便觀眾一邊干別的事情一邊看,基本上是一個大眾娛樂的方式。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上面的意思,比如現在年輕人用DV拍攝的東西也叫電影,這也是作品意義上的概念。還有電影本身上也有很多區別,但是中文僅用電影一詞全概括了,MOVIE一般指娛樂意義上的電影,CINE、CINEMA就有劇場的概念,作品也就有「戲劇」方面的概念、其實也帶有作品的概念,而FILM是純媒介上的概念

② 電影畫面與電視畫面效果的區別

電影是用膠片拍的,而且現在的膠片感光性能相當好,色彩真實、飽滿、細膩;而電視就不一樣了,是用的錄像機,跟膠片不好比的,電視攝像機的解析度、感光度、色彩都跟膠片差上好多,所以燈光打得透亮,當然畫面跟電影比起不夠好啦。
以非常古老的120相機膠片為例,它的一張相片,相當於2000萬相素的數碼相機,電視攝像機跟這個就不好比了,錄像帶高清的也不過如此吧。

③ 從藝術學角度看電影和電視有什麼不同

畫面圖像層面 電影與電視的差異,在於技術層面上不僅僅是一個用膠片,一個用錄像帶的不同,也不僅是膠片一次性使用,而錄像帶可以反復去拍的差別。膠片和錄像帶在技術上的差異,常常會影響到藝術形式與風格上的不同,如膠片那種顆粒的細膩性、對色彩的還原度、聲音的高保真,以及畫面的巨大,都使得電影在對現實世界的還原與重構上具有了極大的幻真性。但是相反的,電視錄像帶的顆粒就要粗糙得多,所以其無論是在色彩的還原度上,還是在聲音的保真方面,都遠遠不如電影。而電視畫面的縮小,嚴重地影響到了其視覺沖擊力。
現實層面;電影和人們的現實生活是一種疏離的關系,而電視和現實生活有一種親和力。在電影院完全是一個封閉的空間,燈光全部暗了,在黑暗中通過一塊銀幕觀看,因此對於觀眾而言,電影有一種疏離化的藝術效果,在觀看電影的時候電影院把每個觀眾從現實生活中拉出來,然後和現實生活產生一定的距離。而電視恰恰相反,電視是擺在家裡客廳、卧室或其他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看,而且在看的過程中可以干各種事,電視講求的實效性,報導的新聞就是你現實生活中時時處處所發生的事情,所以電視和現實生活有一種親和作用,,電視成為了人們現實生活的有機組成某種意義部分
意識形態層面 但電視對意識形態的依賴性就非常大,電影具有相對創作的自由空間,具有相當大的自由,比如說被稱作紀錄片之父的英國人格里爾遜所處的時代,當時所有拍攝電影的機構都是政府設立的,拍電影的資金也是政府投資的,他在拍電影的時候有相
當的自由度,因為是電影,因此它和意識形態的關系相對遠一些,但是電視就不可以,電視一經誕生,就與政府的意識形態方面的政治和官方結合得很緊密的,特別是在戰爭年代,這種控制會變得更加嚴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眾傳媒和政府的操作在控制新聞傳播和形象構建方面被賦予了多種角色。……
題材內容層面: 電影在選材上可以說無所不包,特別是一些另類的題材,比如吸毒、濫交、暴力、色情、虐待、恐怖、兇殺等,都可以成為電影的重要題材。盡管電影在不同的政治體制與不同的意識形態下,有著嚴格的題材限制,甚至在許多國家還對其進行了嚴格的分級制度,然而相對於電視而言,電影在題材內容上的限制要少得多。
畫面圖像層面 麥克盧漢認為,電影是一種清晰度比較高的「熱媒介」,而電視則是一種清晰度比較低的「冷媒介」,「為了對比電視圖像和電影鏡頭,許多導演把電視圖像稱為『低清晰度』,意思是說它提供的信息很少、信息度很低,很像是漫畫一樣。一個電視特寫所提供的信息,只相當於電影一個長焦距鏡頭所提供信息的一小部 分。如果說電影側重於全景式的、大場面的,那麼電視則側重於近景式和特寫這種形式,電視鏡頭的特點是擅長表現近景和特寫,特別是善於表現人物面部的豐富表情或內心復雜感受。電影相比,電視展
示的視覺效果比較零碎。
審美心理層面 從人類的社會心理層面看,電影是對人類窺視心理的滿足與自虐傾向的宣洩。 電視以實現對人們信息需求的滿足為其首要目的,因此與電影的滿足於人們「窺視」的心理需求不同,電視首先以滿足人們消費的現實需要為目的,所以如果說電影的主要功能是「造夢」,那麼電視的主要功能則是「解夢」。

最後自己來個總結,電影是八大藝術之一,而電視是很俗套的。

④ 電影與電視的區別是什麼

1、相對媒介
傳統地說法,電影是用膠片拍攝的.用光學原理放映的.每秒24格放映速度
電視是攝像機拍攝的.用電子原理拍攝的播送的.每秒25幀掃描速率
常用的英文說法:
電影是FILM或者CINEMA,或者CINE、MOVIE
電視是TV、TELEVISION、VIDEO
2、作品意義
電影是指那種90分鍾左右的劇情片,電視電影就是按照這個標准來的。電視電影的拍攝手段有的是16毫米膠片,現在很多是用高清了,所以很難用媒介意義來介定。但是也有那中新聞電影、科教電影,這些是媒介概念來介定的。
電視一般指電視劇、電視節目等。
3、製作意義
電影是屬於在電影院放映的視覺產品,大熒幕的特性、和膠片的感光特性使得在製作手段上與電視有很大不同。電影膠片的感光寬容度限制,所以電影在燈光上的要求相當高,而且膠片只能感光一次,不能抹去重來,所以在成本上相對高。還有因為是大熒幕,所以電影用全景、遠景比較多。還有電影雖然也有娛樂屬性,但有以影載道的傳統功能,它要求相對嚴格些,製作上的要求也要高很多。還有電影的基本投資會大很多。
而電視因為在家庭生活中放映,所以一般對聲音的要求比畫面更大,電視劇基本製作成本比較低(主要原因是電視一般少用同期聲,燈光要求不高使得拍攝進度比較快,還有是膠片和洗印成本高)。電視用中近景和特寫較多。在劇情發展上沒有電影那麼緊湊,比便觀眾一邊干別的事情一邊看,基本上是一個大眾娛樂的方式。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上面的意思,比如現在年輕人用DV拍攝的東西也叫電影,這也是作品意義上的概念。還有電影本身上也有很多區別,但是中文僅用電影一詞全概括了,MOVIE一般指娛樂意義上的電影,CINE、CINEMA就有劇場的概念,作品也就有「戲劇」方面的概念、其實也帶有作品的概念,而FILM是純媒介上的概念

⑤ 電影藝術和電視藝術的 差異

人們說,電影和電視是一對姊妹藝術,說它們是姊妹藝術,也就是電影與電視有許多相似點和共同性罷了。其主要表現在電影與電視藝術都具有大眾性、綜合性、造型性、運動性、逼真性、假定性以及組接性,雖然電影和電視藝術有這么多相近的共同點,但我認為電影和電視畢竟還是兩種具有質的區別的藝術樣式。
1、技術手段不同

拍電影用攝影機、膠片,拍電視用攝像機、磁帶,電影拍攝完畢,還有復雜的洗印,加工程序,才能製成影片。電視則直接錄制在磁帶上就行,對於拍攝結果,電影導演要等洗出樣片來才能看到,費時又耗資,而電視導演則藉助於監示器,當場就可以看到電視片的技術質量和藝術效果。成本與周期也不同,拍一部故事電影成本超碼在30萬至100萬元之間,而拍一部單本電視劇,則在5千元至2萬元之間,一部電影故事片一般生產周期是一年左右,而一部單本電視劇只需要半個月時間,最快的速度只要三五天就可以完成。
2、觀賞方式不同

電影觀賞,一般是成百上千人相聚在漆黑的影院,是一種容易集中注意力,一氣呵成的觀賞方式,而電視劇則適宜於家庭小集體欣賞方式,環境氣氛融洽。
3、藝術特點不同

電影比較強調視覺性,聲音往往處於從屬的地位,電視劇由於屏幕小,視覺效果相對要差些,聲音的作用顯然要比電影大。電視劇的對話通常要比電影多,電影常常以景入戲,擅長景物和場面的描寫,而電視劇比較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電影的蒙太奇節奏通常要比電視劇快,電視劇常常以平緩的節奏來展開劇情。

⑥ 電視畫面與電影畫面的區別

電視畫面和電影畫面相比,具有不同的特點:
(1)畫面小,家庭化
電視畫面就其外形而言,雖然有尺寸的變化,但不會無限變大,小屏幕是電視的獨特之處,也是和電影的主要區別,人們把電視稱作小電影。具說索尼公司在築波科學博覽會上展出了寬40米,高25米的巨大熒光屏幕,比電影寬銀幕還要大,盡管製作大屏幕電視已成現實,但決不會深入到家庭。電視畫面面積小是個局限,但卻是家庭化所必需的,這也正是它的優勢所在。可以斷言,電視畫面小的特點永遠不會消失,因為要每個家庭都安裝電影銀幕那麼大的電視機是不現實的。電視畫面小的特點,要求多拍一些近景和特寫,有人把電視稱作特寫藝術。這種提法有點絕對化,這是從畫面小的特點提出的。其實電視畫面小,並不排斥全景和遠景的運用,關鍵不能太多。電視畫面小,是個弱點。人物多了就看不清面孔,其氣氛鏡頭遠不如電影出效果。所以很多電視劇創作者主張在一個場面里的人物不能過多,要盡量避免群眾性的大場面,
(2)畫面層次不如電影豐富
這一特點,是從攝像造型這個角度提出的。是個技術問題,但和藝術效果有密切聯系。電視畫面層次少主要是攝錄設備的動態范圍小的原因所至。所謂動態范圍是指攝錄機按比例傳送和記錄景物亮度范圍的本領。類似電影膠片的寬容度。電視攝象機的動態范圍一般在1:28-1 :30之間,而現代的彩色電影膠片的寬容度在1:128左右。
電視畫面影調層次不如電影的另一原因是和攝像器件光電轉換特性有很大關系。電影膠片感光特性曲線有直線部分,還有趾、肩部等曲線部分。了解這一特點,在選光和用光時,應注意亮度間隔不能太大,光比也不宜太大。對夜景處理要注意光的配置,避免整個畫面發灰。畫面的這一技術特性,對空間深度的表現不如膠片。我們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布置一個立體星空模型,用電影膠片拍可得到十分深遠的空間效果,用電視攝像機卻拍出不來像電影畫面那樣深遠的空間效果來。
(3)可以和現實時空同步
電視畫面可以做到與現實時空同步,這是電影畫面做不到的。現場直播,使正在發生和發展的現場事件,通過電視的傳播技術手段傳播到國內外各個角落。觀眾可以通過電視機看到正在發生和發展事件的進程。觀眾觀看實況,要比看錄像親切得多。比如觀看十一屆亞運會的現場直播,如同參加大會一樣。
電視畫面和現實時間同步大大增強了電視節目的時效性,同時給攝像帶來很大方便:攝錄時,當場看效果。攝影師個人獨覽取景構圖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演員表演、取景構圖、光線、景物都可以在現場看效果 。發現問題馬上糾正,節省了時間。但有些導演在攝錄電視劇的過程中,利用這一特性,過多地干預攝像創作人員工作,使其無所是從,導演成了導攝像。這種現象,在電影的拍攝現場是見不到的。影視是綜合藝術,導演應發揮其中心作用善於發揮各創作部門的主動性。

閱讀全文

與電影膠片電視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電影英雄劇情 瀏覽:281
玫瑰送誰都浪漫電影和誰都好看什麼意思 瀏覽:821
奸臣韓國電影完整版 瀏覽:903
電影演員秦怡近況如何 瀏覽:92
一直吻個不停的電視劇或電影 瀏覽:553
四個男生變成女生是什麼電影 瀏覽:533
美國電影中國 瀏覽:774
電影播放哪個APP好 瀏覽:73
中影國際影城紅豆今日電影 瀏覽:267
嫌疑人電影哪個視頻可以看 瀏覽:6
寒冰電影視頻2015 瀏覽:932
2018國外動作電影大全 瀏覽:217
國外電影里花房姑娘 瀏覽:312
美國的僵屍電影第一季 瀏覽:59
美國電影和怪物一體的電影 瀏覽:220
明天會好的電影在哪裡看 瀏覽:422
周星馳電影石榴姐 瀏覽:507
國外電影跳舞跳得特別好 瀏覽:758
大天兒電影 瀏覽:428
豐城沃爾瑪電影院 瀏覽: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