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單介紹一部影片250字
今天我看了《太行山上》這部電影,影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八路軍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的光輝歷史。影片真實地記錄了發生在山西的平型關、忻口等重要戰役,塑造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獨臂將軍賀炳炎、愛國將領郝夢齡等革命家的光輝形象,生動地刻畫了崔隊長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軍勇戰日寇的壯烈場面,再現了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影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氣勢磅礴來形容,伴隨著我們耳熟能詳的歌聲,用簡潔的直升機俯拍開門見山地給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盪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題,並用很好的過度手法銜接到國民黨陣地,並引出電影的主要人物——朱德。電影的層次分明,結構清晰,按照歷史順序將八路軍如何殲滅敵人的戰役一一列出,並適當地帶出部分愛國將領的名字,講述了老百姓與八路軍同仇敵愾,共同抗戰的歷史事實。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軍民魚水情是該劇的一個閃光點。從外國記者的視角看到中國勞動婦女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援八路軍;而擅長標槍的崔隊長則是投身到戰爭當中。一位國民黨軍官的一句話讓我們感到好笑又覺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還要我們軍隊干嗎?然而歷史恰恰證明了只有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才能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
影片中八路軍高級將領愛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畫得生動而又鮮明。大雪紛飛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崗。上前噓寒問暖,還把小兵凍僵的手放進自己的懷里全暖,最後還是自己替小兵站崗,讓小兵跑步熱身。這種鏡頭在影片中還有很多。看了讓人感動,從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偉人的高風亮節。
在這部電影中,我領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我們把握生命並敬畏生命,可生命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畏犧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對無數個鐵血戰士宣布戰役勝利後,他們不約而同舉起手由衷的發出「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強烈激昂的吶喊。朱德的演講是那麼的振奮人心,簡短而又鏗鏘有力,戰士們的呼聲更是響徹山崗,這種怎樣的一種豪情壯志,有著這樣的熱血兒女,日寇的罪惡念頭想都不要想,有著這種鋼鐵脊樑,任何妄圖入侵的敵人都會受到正義的懲罰。在這發自肺腑的聲音里我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民族精神。我確確實實被感動了,同時也激發了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作為一名基層團幹部,更感覺自己肩負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重溫那段歷史的過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中國的和平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抗戰精神。作為生處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腥風血雨的歲月,應該永遠緬懷那些千千萬萬不留姓名卻前赴後繼為民族解放事業獻身捐軀的革命先輩。那段抗戰史是中華民族的豐碑,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魂。
『貳』 向同學們介紹一部你最喜歡的電影50字
百團大戰這部電影振奮了運纖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八路軍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129師旁租,它打出了敵後抗日軍民的聲威,在河北山西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石家莊至太原)為重點的戰役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第120師在總部統一指揮下、持續時間最長的戰豎汪役,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是抗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
『叄』 有哪些是第一人稱口述,的精彩電影好像華爾街之狼。
姜文演過一部電影《本命年》,就是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一般一開始畫外音就是「我.....什麼什麼」.............然後開始進入故事主題..........
『肆』 介紹一本書或一部電影1分鍾演講稿
電影《雛菊》故事發生在風景如畫的阿姆斯特丹。
鄉村的小路,美麗的田野,大片大片盛開的雛菊。
三個人的故事。就在那個秋天。慧英,鄭宇,朴義。
影片的編排極有新意。首先,慧英的自序,純潔美麗。然後是鄭宇,原來是如此的巧合。最後,是朴義。原來,如此的悲劇……
命運竟如此愛開玩笑,但此刻,我終於認識了你……
慧英有著獨特的氣質。那是雛菊的芳香。雛菊對慧英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因為正是雛菊讓慧英有了成為畫家的夢想
畫家慧英正在為她的個人畫展忙碌著,她每天都會去廣場上給人畫肖像畫。每天的同一時間,都會有人給慧英送來一盆雛菊。他到底是誰呢?慧英很好奇,卻一直沒有機會看到他的樣子。這讓慧英心中生出一種異樣的感覺。
鄭宇是一名國際刑警,為追捕一個販毒集團來到了這個城市。本來他是利用慧英觀察罪犯,但他卻漸漸愛上了純真善良的慧英,慧英也誤以為他就是那個給她送雛菊的人。有白鴿飛過的廣場上,慧英一筆一筆,勾勒著愛的輪廓……
然而還有一個人,一直躲在暗處,痛苦地看著慧英和鄭宇的幸福。
朴義是一個殺手。他一直隱瞞自己的身份,守護在慧英身邊。他也來到廣場上,讓慧英幫他畫畫,然而慧英畫到一半卻無法繼續。絕望的朴義發現,她畫的竟是另一個男人的臉。然而這份悲傷的愛情,卻不是那麼容易就放棄的。故事的結尾,盛開著雛菊的畫上,濺滿了鮮血。
『伍』 電影《婚紗》以第一人稱寫一篇作文怎麼寫
澄澈的淚水在眼眶中涌動,大屏幕上那把小黃傘一點一點模糊起來,漸漸消失在我的視線里……
「沒有媽媽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年僅六七歲的曉女主人公——曉珞,由於媽媽設計婚紗的工作過於繁忙沒有時間照顧她,從而導致了對媽媽沒有感情。曉珞從小沒有父親,不幸的是,曉珞的媽媽高芸不幸患上了絕症,她知道自己以前沒有好好疼孩子,所以想用自己的餘生讓曉珞感覺到愛。她努力地為曉珞付出:她每天擠出時間來陪曉珞玩;教曉珞騎單車;為曉珞做紫菜包飯;還陪曉珞過生日……這一切的一切,終於讓一開始並不領情的曉珞感動了。偶然的一次,曉珞得知媽媽在世上的時間不久了,但曉珞是個懂事的孩子,她每天依舊笑著面對媽媽,為了完成媽媽生前最後一個願望——看自己表演一場芭蕾,本來放棄了學習芭蕾的曉珞在短時間內努力練習芭蕾,為媽媽表演了一場精彩的芭蕾。而高芸也用自己的餘生為女兒做了一件獨一無二的婚紗。
電影中不僅彌漫著濃濃的母愛,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小主人公曉珞的堅強。
電影中下雨的三個鏡頭最令我感動。第一二次下雨,曉珞都沒有帶傘,在這時候,媽媽總會出現為曉珞撐起雨傘帶她回家。但第三次,曉珞的媽媽已經去世了,我以為曉珞肯定又忘記帶傘了,可是這次,曉珞從書包里抽出了一把小黃傘,獨自走在了雨中。看到這一幕,我的心猛地顫抖了,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對世事還沒有任何了解,卻要背負這么大的壓力,承擔這么多的痛苦,這是多麼堅強的一個靈魂啊!
可我又轉念一想,其實,或許也是因為她媽媽的病危,曉珞才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吧!曉珞從小有潔癖,吃東西都要跟大家分開吃,因為好朋友喝了她的睡,她便與好朋友吵了架,後來因為她怕媽媽擔心自己,學會了與他人共享,與好朋友和解了;一開始曉珞放棄了學校芭蕾,也是為了完成媽媽的心願,曉珞又重新努力學習芭蕾;一開始曉珞上學從不知道帶傘,也是因為媽媽的離開,她學會了照顧自己。這不都是因為種種苦難,曉珞才得以改變,變得堅強嗎?
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從小父親去世,在外祖父家生活,親情的淡薄和親戚的傷害給他又笑的心靈留下了最初的傷口,高爾基出去打工,社會的人情冷漠又讓他感受到了生活的困苦,但就是在這種殘暴的社會中,高爾基學會了堅強,變成了一個勇敢的青年,拜託了困苦,走向了幸福生活,試想,如果高爾基生在一個高官厚祿的家庭,他會不會也變得像當時的貴族一樣揮霍無度呢?
曉珞就是這樣,媽媽的病危讓她學會了在苦難中成長。其實我們也是一樣,在現在這種幸福按了的日子裡,我們太過於依賴父母所及預訂物質享受,或許在苦難中成長更能讓我們變得堅強。
「在苦難中成長……」我在心裡默念著,大屏幕上那把小黃傘有漸漸清晰起來,「雨天,別忘了帶上你的傘……」我深吸一口氣,揩幹了臉頰流淌的淚水。
是啊,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
『陸』 有哪些經典的第一人稱電影
《我的父親母親》。《我的父親母親》1999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根據鮑十小說《紀念》改編,由張藝謀執導,章子怡、鄭昊、孫紅雷主演。該片以自傳性質講述了對父母感人至深愛情回憶。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現在時的冰冷現實與過去時的美好回憶形成強烈反差。2000年該片在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銀熊獎。《我的父親母親》1999年上映的一部電影,根據鮑十小說《紀念》改編,由張藝謀執導,章子怡、鄭昊、孫紅雷主演該片以自傳性質講述了對父母感人至深愛情回憶。現實用黑白表現,回憶用彩色表現,現在時的冰冷現實與過去時的美好回憶形成強烈反差。2000年該片在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得最佳影片銀熊獎。該片講述了父親母親的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兒子駱玉生在城裡工作,有一天突然接到父親的死訊回家奔喪。父親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一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教書。奔喪期間,玉生充分感受到淳樸的鄉情和母親對父親深摯的懷念,他不由得回想起小時候就聽說過的父親和母親當年的愛情故事。年輕時她是遠近馳名的美人,暗戀著淳樸幽默的駱老師,以家傳青花碗為記,給心上人送上最好吃的「派飯」,為他幹了許多事。終於招娣打動了他的心。然而駱老師莫名地被打成右派,被帶走了。她堅決拖著疲累身軀遠行找尋,幾經辛苦,人平安回來,兩人相愛四十年。丈夫葬禮後,她看見兒子似是故人從前影子,也看見年輕的自己《我的父親母親》是一部讓人感動落淚的作品,女主角章子怡飾演的招娣和《卧虎藏龍》里驕縱的「玉嬌龍」是完全不同的表現,讓影迷非常贊賞《我的父親母親》也將在日本上映,這次為該片配音的《梟之城》的男主角中井貴一,特別為該片感動,他說,自己看電影已經很少哭了,這次卻是邊配音邊哭,該片保證讓觀眾落淚。幾千名來自全世界各大媒體的記者匯聚一堂,懷著熱切地期望參加了《我的父親母親》的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