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一部電影 有個場景是兩輛汽車開著 然後一輛好像壞了 在中間搭了個梯子 車上的人從梯子上爬到
我小時候也看過一部類似電影,不知道是不是樓主想的那部電影。《神龍車隊》影片信息,拍攝時間1992年,影片類型:戰爭,劇情介紹
1951年,朝鮮戰場。我志願軍某部汽車連連長郭玉奉命向前線高馬山陣地緊張強運彈葯。美軍為了切斷志願軍的後方運輸,空中派飛機轟炸掃射,地面派潛伏敵特偷襲破壞,車隊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志願軍報》的女記者陶靜和李護士長隨車隊去前線。途中有三位傷員要求搭車歸隊,郭玉不允,人民軍「崔大隊長」突然出現,建議把搭車的傷員放在一部車上以便管理,郭玉只好同意傷員上車。金達萊山口地勢險要,是車隊的必經之路。夜幕降臨時,趁敵機未來,汽車開著大燈在山間疾駛,快到隘口時,郭玉感到情況有異,命車隊暫停。陶靜和李護士長下車後無意中發現了潛伏的敵人,郭玉也發現三個傷員是特務,他將計就計,聲東擊西,引開了敵人火力,車隊乘機沖出山口。搭車的特務刀疤臉見事情敗露,用槍逼住二排長、陶靜等人,企圖劫車破壞中途加油站,早有準備的二排長、飛車王等人巧妙地消滅了敵人,車隊化險為夷。「崔大隊長」還從敵人留下的拐杖中發現了偽裝的炸彈,排除了隱患。但不一會兒,成群的飛機向車隊飛來。原來,「崔大隊長」是敵人的「偵察英雄」,他用信號燈引來了敵機。飛車王為掩護車隊,隻身駕車引開敵機,不幸墜崖犧牲。已暴露身份、僥幸逃脫的「崔大隊長」事先將定時炸彈拋到二排長的彈葯車上,企圖在車隊到達油庫時引爆。在炸彈即將爆炸的緊急關頭,郭玉將汽車開出油庫沖向深澗,他機敏地跳車脫險。為了盡快將彈葯送到前線,他們趁雷雨天敵機不易出動冒雨前進。到臨津江時,大橋已遭敵機破壞。在人民軍高炮火力的掩護下,車隊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沖上水下暗橋,二排長在江中指揮車輛行進,身中數彈,倒在血染的江水中。九重天是通向高馬山的最後一關,地勢險要,是敵機的重點封鎖區。「崔大隊長」率領敵特意欲將汽車炸毀在狹窄彎道上,阻塞了道路,敵機也傾斜下成噸炸彈把該區域變成了一片火海。郭玉率車隊勇敢地沖進九重天。經過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搏鬥,他們擊斃了「崔大隊長」、戰勝了氣焰狂妄的「夜狼」,終於勝利地沖出封鎖區,把彈葯送到了前線。
『貳』 尋找電影《神龍車隊》插曲的中文歌詞完整翻譯,謝謝!
I'm lying on the moon
My dear, I'll be there soon
It's a quiet starry place
Time's we're swallowed up
In space we're here a million miles away
There's things I wish I knew
There's no thing I'd keep from you
It's a dark and shiny place
But with you my dear
I'm safe and we're a million miles away
We』re lying on the moon
It』s a perfect afternoon
Your shadow follows me all day
Making sure that I'm okay and
we』re a million miles away
『叄』 神龍車隊高清電影
[神龍車隊]_hd.mp4
『肆』 志願軍傷員讓出列車是什麼劇
《神龍車隊》。
《神龍車隊》是由李三義、王業華執導的戰爭電影
劇情簡介
1951年,朝鮮戰場。我志願軍某部汽車連連長郭玉奉命向前線高馬山陣地緊張強運彈葯。美軍為了切斷志願軍的後方運輸,空中派飛機轟炸掃射,地面派潛伏敵特偷襲破壞,車隊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志願軍報》的女記者陶靜和李護士長隨車隊去前線。
途中有三位傷員要求搭車歸隊,郭玉不允,人民軍「崔大隊長」突然出現,建議把搭車的傷員放在一部車上以便管理,郭玉只好同意傷員上車。
『伍』 《神龍車隊》電影得主題曲叫什麼
叫神龍車隊
『陸』 國產的抗美援朝戰爭電影有幾部,叫什麼名字
比較經典的有《上甘嶺》(1956,長春電影製片廠)、《英雄兒女》(1964,長影),這些影片我主要是從電視上看到的,後來知道,《英雄兒女》中王成的原型叫王必成,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犧牲的。而《上甘嶺》是中國第一部抗美援朝題材的電影。《英雄兒女》原著的名字叫《團圓》,作者就是巴金。
還看過《奇襲》(1960,八一電影製片廠),以二次戰役時38軍偵察隊炸毀「武陵橋」(其實是在武陵里境內的大同江上的一座公路橋)為藍本。八一廠1958年拍過一個軍教片《武陵橋》(又稱《奇襲武陵橋》),不過,真實中又是什麼情況呢?呵呵,我也查了一下,這次38軍的偵察隊,指揮員是38軍的偵察科長張魁印,隊伍共計323人,差不多是一個營了,不過,電影《奇襲》將當年這個營「縮編」為了一個排,橋的名字改成了「康平橋」。而部隊原本僅陣亡一人,在電影中則是倒下了好幾個。此後我們還看過一部關於炸橋的電影,名字就叫《橋》。而新中國第一部電影也叫《橋》,是長春電影製片廠的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
我也查了一下,那個年代還有:
《斬斷魔爪》(1954,上海電影製片廠。抗美援朝的間諜戰)
《長空比翼》(1958,八一。講志願軍空軍)
《前方來信》(1958,天馬電影製片廠)
《三八線上》(1960,八一)
《烽火列車》(1960,長影。抗美援朝中軍事後勤題材的不少)
《鐵道衛士》(1960,長影。軍事後勤+間諜戰)
《慧眼丹心》(1960,珠江電影製片廠。後勤系統的題材)
《英雄坦克手》(1962,八一。抗美援朝中,志願軍裝甲兵剛剛組建,參戰不多)
《打擊侵略者》(1965,八一。電影中將抗美援朝很多故事濃縮在了一起,有邱少雲的故事,有奇襲白虎團的故事)
《激戰無名川》(1974,八一。同樣也是軍事後勤題材,反「絞殺戰」內容)
《碧海紅波》(1975,西安電影製片廠。雷達兵+間諜戰+反「絞殺戰」)
《長空雄鷹》(1976,長影。反「絞殺戰」題材)
不過「最有名」的我想可能就是八部樣板戲之一——《奇襲白虎團》(1972,長影)。白虎團的團旗我看過,在北京的軍博。不過這部樣板戲沒有看全過,看過幾次片段。楊育才在電影/京劇里改名叫嚴偉才。楊育才是十二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中活著回到祖國的三位之一,還有兩位是彭德懷和胡修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中國的電影繼續著,先後有《心弦》(1981,上影)、《心靈深處》(1982,長影)、《戰地之星》(1983,八一)、《毛澤東和他的兒子》(1991,瀟湘)、《神龍車隊》(1993,八一)、《鐵血大動脈》(1998,八一)、《北緯三十八度線》(2000,八一)、《三八線上的女兵》(2000,CCTV電影頻道)等故事片上影。至於記錄片還有不少,我看過的有《共和國之戰——抗美援朝戰爭》(《共和國之戰》有一個系列,記錄建國後的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及一些人物、事件的記錄片(比如《狙擊英雄》等),這些主要是電視記錄片。記錄電影比較有名的是《較量》(1996,八一),可惜我沒有看過。
此外還有一些電視劇,主要是在八十年代以後,畢竟中國的電視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才逐漸普及的。有一部叫《硝煙散去》,記得那是講一位被魏巍「寫死」的志願軍戰士的,此人叫李玉安,志願軍38軍113師335團1營3連的士兵,魏巍「寫死」他的那篇文章是原來讀書時候學過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李玉安沒有死,回國之後長期隱姓埋名,後來為了幫他兒子參軍「走後門」,找到當地的徵兵部門說,自己就是那個魏巍筆下的李玉安,希望部隊看在一個志願軍老兵的份上能要他那個堅決要當兵的兒子。後來魏巍和他筆下「壯烈犧牲」的李玉安還見過面。還有一部我看過的叫《中國戰俘》,反映的是志願軍戰俘的故事。
『柒』 電影《神龍車隊》中的朝鮮歌曲叫什麼名
美麗的臨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