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三笑插曲

電影三笑插曲

發布時間:2022-05-06 13:43:28

① 有一首歌是郭德綱電影里的好像是三笑什麼什麼的一開始的那首叫神馬

《三笑之才子佳人》
由郭德綱帶領德雲社的弟子們一同出演,而古裝美女姚笛也將挑戰演技首次出演喜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3Njk2NTQ4.html

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電影插曲是什麼名字

主題曲:求神

插曲:《三笑》、《畫觀音》

文千歲陳好逑-唐伯虎點秋香之求神.mp3
周星馳 - 稟夫人(唐伯虎點秋香對白).mp3

周星馳-含笑半步顛(唐伯虎點秋香).mp3

③ 電影三笑使用了什麼民間小調

《三笑》該片將美麗的湖光景色、江南戲曲中的雜腔小調(如:紫竹調、茉莉花、銀鈕絲、吟詩調、知心客、道情調、山歌調、吳江歌等各種曲牌)和充滿喜劇色彩的唱詞、念白交織一起,使這個戲高潮不斷,笑聲連連,讓人們無論在視覺或者聽覺上,都得到了一次美好的享受

④ 求老電影 《三笑》 尊一聲二奶奶 MP3 下載

我下下來了
你要我發給你

·

⑤ 09春晚歌曲的歌名

1983年

主持人:王景愚 劉曉慶 姜昆 馬季

導演:黃一鶴

1、趙忠祥致開幕辭
2、主持人介紹到場嘉賓
3、相聲大師候寶林講話
4、主持人代表所在行業向全國人民拜年
5、歌曲:《拜年歌》
演員:李谷一
6、主持人介紹到場演員
7、猜謎:(1)「從上至下,廣為團結」(打一字)
8、相聲:《山村小景》
演員:馬季 趙炎
9、相聲:《小小雷峰》
演員:馬季 趙炎
10、詩朗誦:《每逢佳節倍思親》
演員:林麗芳(中國台灣)
11、黃梅戲:《夫妻雙雙把家還》
演員:索寶立、牟玄甫
12、歌曲:《竹林沙沙響》
演員:索寶立、牟玄甫
13、歌伴舞:《草原民歌》
演員:斯琴高娃 胡松華
14、歌曲:《勤勞的比帕爾》
演員:胡松華
15、歌曲:《馬鈴響,玉鳥唱》
演員:胡松華
16、小品:《逛廠甸》
演員:斯琴高娃 嚴順開
17、舞蹈:《節日》
演員:趙青 徐川
18、猜謎:(2)「年終算總帳」
19、喜劇小品:《吃雞》
演員:王景愚 姜昆
20、京劇表演
演員:尹宏偉
21、京劇:《坐寨盜馬》
演員:袁世海
22、相聲:《錯走了這一步》
演員:姜昆 李文華
23、相聲:《對口詞》
演員:姜昆 李文華
24、相聲:《戰士之歌》
演員:姜昆 李文華
25、猜謎:(3)「制定人口政策」(打一成語)
26、魔術表演:彩勝爭艷
演員:姚金芬
27、雜技表演
演出:上海雜技團
28、京劇:《空城計》
演員:王朝里
29、歌曲:《牧羊曲》
演員:鄭緒嵐
30、歌曲:《大海啊,故鄉》
演員:鄭緒嵐
31、歌曲:《太陽島上》
演員:鄭緒嵐
32、京劇:《霸王別姬》
演員:李維康
33、錄象:《火燒圓明園》花絮
34、錄象:電影《垂簾聽政》片段
35、歌曲:《紅花》
演員:劉曉慶
36、歌曲:《盼紅軍》
演員:劉曉慶
37、喜劇小品:《彈鋼琴》
演員:嚴順開
38、猜謎:(4)「鏡子裡面照著人
39、喜劇小品:《阿Q的獨白》
演員:嚴順開
40、相聲錄象:《戲劇雜談》
演員:候寶林 郭全寶
41、猜謎:(5)「晚會」(打一字)
42、歌曲聯唱
演員:李谷一
43、歌曲對唱
演員:李谷一 袁世海 姜昆
44、京劇對唱:《招親》
演員:李谷一 袁世海
45、電影錄象
46、武術表演
演員:葛春燕 郝志華 王傑 李霞 王建軍 於紹文
47、魔術表演:《吉慶有餘》
演員:秦明曉
48、主持人慰問直播現場後台工作人員。
修改於:12/19/2007 9:00:18 AM

1984
第一
1.片頭:參加演出的演員介紹
2.拜年歌:《恭賀新禧》 (集體演唱) 演唱者:蔣大為 李谷一 於淑珍 蘇平 沈小岑 朱明瑛 茅善玉 郭頌
3.雜技:《轉盤子》 表演者:李春來
4.游戲競賽:《看誰貼得快》 表演者:幼兒園小朋友
5.兒童節目:狗熊猴子投籃比賽 解說:姜昆 李文華
6.相聲:《宇宙牌香煙》 表演者:馬季(已故,2006年12月)
7.雜技:《傘衣帽》 表演者:李春來
8.歌曲:《幸福在哪裡》、《讜啊,親愛的媽媽》 演唱者:殷秀梅
9.歌曲:《甜透了咱心窩》、《串門》、 《山水醉了咱赫哲人》 演唱者:郭頌
10.歌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媽媽教我一支歌》 演唱者:沈小岑
11.河南豫劇:《迎春曲》 演唱者: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12.啞劇小品:《淋浴》 演唱者:游本昌
13.粵劇:《故鄉行》、《南海漁歌》 演唱者:丁凡 林錦屏

第二組
1.京劇:《定軍山》 演唱者:譚元壽
2.京劇:《將相和》 演唱者:方榮翔(已故,1989年4月)
3.小品:《吃面條》 表演者:陳佩斯 朱時茂
被刪節目一: 錄象:電影《海燈法師(已故,1989年1月)和少林》片段
4.黃梅戲:《女駙馬》選段 演唱者:馬蘭
5.啞劇小品:《電視糾紛》 表演者:王景愚 李輝
6.歌曲:《莫愁啊,莫愁》、《大海啊故鄉》、《回娘家》 演唱者:朱明瑛
7.歌曲:《灤水香茶獻親人》、《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月光照著太湖水》 演唱者:於淑珍
被刪節目四:《泉水叮咚響》(演唱者:於淑珍)

第三組
1.歌曲:《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天女散花》、 《阿里山姑娘》演唱者:奚秀蘭(香港)
被刪節目三: <我的祖國> 演唱者:奚秀蘭(香港)
2.評書:《贈羽扇》 表演者:袁闊成
3.乒乓球比賽 表演者:李富榮 張燮林 解說:宋世雄
4.越劇《慧梅》選段:《無限歡顏喜在心》 演唱者:王文娟
5.游戲:金銀猜 表演者:現場觀眾 主持人:黃阿原 姜昆
6.相聲小段:《春聯》 表演者:馬季(已故,2006年12月) 趙炎
7.零點鍾聲
8.合唱:《辭舊迎新歌》 演唱者:蔣大為 李谷一等8人
9.歌曲:《薩拉族花兒「大眼睛」》、 《妹妹的山丹丹花兒開》 演唱者:蘇平
10.滬劇:《燕燕做媒》、《太湖美》 演唱者:茅善玉

第四組\
1.歌曲:《我的中國心》、《壠上行》、 《外婆的澎湖灣》、《鄉間的小路》 演唱者:張明敏(香港)
2.氣功表演(父子、女一家3人) ⑴《砸核桃》表演者:侯偉(6歲) ⑵《踩雞蛋》表演者:侯春雪(16歲) ⑶《撅鐵柱》表演者:侯樹英(54歲)
3.歌曲;《友情》、《默默地祝福你》、《天黑黑》 演唱者:黃植誠 李大維 黃阿原
4.獨唱:《三笑》插曲 演唱者:陳思思(已故,2007年10月 香港演員)
5.相聲:《誇家鄉》 表演者:姜昆 李文華
6.歌曲:《要問我們想什麼》、《戰士與梅花》 演唱者:蔣大為
被刪節目五: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演唱者:蔣大為)
被刪節目二: 游戲:《母子連心》
8.歌曲;《跳吧,年輕的夥伴》、《那就是我》 演唱者:李谷一
9.花鼓戲:《劉海砍樵》 演唱:李谷一 姜昆
10.主題歌曲:《難忘今宵》 演唱者:李谷一



主持人:李默然(朗誦)王剛 李小玢 姜昆
總導演: 鄧在軍

第一組(節目實長67′50〃)
1.開場歌舞 ⑴《祝歲歌》 演唱者:葉矛 廖莎 ⑵ 腰鼓:延安地區群眾藝術館演出 ⑶ 舞蹈:空軍藍天幼兒藝術團演出
2.相聲:《巧對影聯》 表演者:劉偉 馮鞏
3.戲曲小品:《孫二娘開店》 表演者:游本昌 董元元 張寄蝶 孫紹東 朱世慧 莫元季 劉豐
4.歌曲:《小小的我》 演唱者:蘇紅
5.洗臟民歌:《酒歌》 演唱者:胡松華
6.動物小品:《家庭宴會》(錄像) 配音:王明玉 李揚等 7.小品:《恩愛夫妻》 表演者:王馥荔 陳裕德(已故,1996年)

1988年

主持人:孫道臨 王剛 姜昆 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等 總導演:鄧在軍

第一組:(節目實長67′30〃)
演者:賈小平 紀廣等(山西省歌舞劇院)
10.歌曲:《自己的天空》、《我是風》 表演者:文章(台)
11.相聲:《無所適從》 表演者:牛群 馮鞏

第二組(節目實長57′46〃)
第二組(節目實長:66′15〃)
1.歌曲:《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演唱者:孟庭葦 6.舞蹈:《豐收夜》 領舞:熊健 李曉燕
7.小品:《今晚直播》 表演者:黃宏 徐帆
第三盤(節目實長67′10〃)
於魁智 趙秀君 孟廣祿 張建國 李海燕 尚長榮
8.小品:《鞋釘》 表演者:黃宏 鞏漢林
第三
作者7.小品:《回家》表演者:黃宏 宋丹丹
8.歌曲

⑥ 求三笑之才子佳人主題曲歌詞

才子佳人]
黃維德]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寧有惆悵沒有恨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江湖是假情是真
多情空餘恨 無情萬般不能
忘卻了今生 容顏記到來生
老天太殘忍 相見註定就要分
縱身滾滾紅塵拋緣分
紅塵有多深 除非自己翻騰
誰負義忘恩 誰暗暗把我疼
我都不想問 我心磊落如星辰
是非留給俗世笑議論
男子漢他有柔腸 他也不想太滄桑
是你知我懂我夢里對我望
小女子泛著淚光 心卻一樣在發燙
有你愛我憐我不怕難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寧有惆悵沒有恨
才子佳人 英雄美人
江湖是假情是真

金石盟]
黃維德]
最初的心 是守在簾後
安安靜靜的寂寞
多雨的春天
盡是無語如鏡的沉默
長風吹動 人海多事
如潮變得起起落落
因為愛過
期盼的心跟著歲月不同
而我有夢 我有淚
一世春秋誰與共
我有愛憎 我有眷戀
紅塵心事繁似星斗
而我有夢 我有淚
一世春秋誰與共
世人看我 一簾相隔
看不到我眉頭深鎖
最初的心 是守在簾後
換來一生金石盟
當繁華褪盡
誰的痴誰的怨
皆不過風煙一抹

⑦ 香港電影三笑作曲是誰

江南小調(黃梅調)音樂片《三笑》,香港長城電影製片有限公司(現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1964年出品。1969年榮獲第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喜劇片獎。由「長城三公主」 (夏夢、石慧、陳思思) 之一陳思思(原名陳麗梅)和越劇女小生向群(原名陳秀萍)主演。李萍倩導演。片中插曲包含了吳、蘇小曲,常、錫民歌,上海流行小調,鳳陽花鼓等, 由國內蘇淮民歌演唱家幕後代唱。江南小調有許多曲調,該電影共選用了41段江南小調,包括25種江南民歌或地方戲曲的曲調。
導演、撰曲:李萍倩
藝術指導、制曲:沈利群

⑧ 介紹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時期,謝謝!

第一發展階段:1917-1936年(上海時期)

從中國流行音樂先軀黎錦暉先生從事音樂活動算起,中間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劇社為線索,先以兒童歌舞劇如《三蝴蝶》、《麻雀與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憐的秋香》、《寒衣曲》等開始,繼而創作了中國第一批家庭愛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桃花江》、《特別快車》等。本期終止於明月歌劇社音樂團體的解散,眾歌星大都進入電影界為止。

此期的演唱風格不甚優美,常用類聲喊叫的唱法。

代表歌星有黎明輝、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嚴斐、英茵、徐粲鶯、蔡一鳴、錢鍾秀、張仙琳等。

作曲家有黎錦暉、嚴工上、許如輝、任光等。

詞作家有黎錦暉、高天棲、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

第二發展階段:
前期:1937-1949年(上海時期)

本期從周璇進入電影界後,在影片《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傳遍全國。由她開創一代歌風影響整個中國歌壇,這種風格可形容成婉轉、輕柔、鬆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壇整個情況是沒有歌舞表演團體表演。專門靠灌唱片和電台播音來演唱的歌星是少數,大多數歌星都以拍電影為主,演唱電影插曲的影歌雙棲形式出現。本期到共和國成立後,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嚴華、姚敏、張翠紅、李麗華、白光、李香蘭、張帆、黃飛然、黃源尹、吳鶯音、歐陽飛鶯、梁萍、逸敏、屈雲雲、金溢、白雲、鄧白英、佩妮、張伊雯、韓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錦光、陳歌辛、姚敏、嚴華、李厚襄、嚴折西、嚴個凡、梁樂音、陳瑞禎、劉如曾、嚴工上、劉雪庵、賀綠汀、張簧、張昊等。

詞作家有吳村、陳棟蓀、李雋青、范煙橋、田漢、葉逸芳、張准、魯旭、包乙等。

後期:1950-1969年(香港時期)

本期從姚敏、姚莉兄妹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開始。最初還是以影歌雙棲為主,隨時間推移,靠演唱和錄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不是由演員本人唱插曲,請專業歌星配唱的情況也多起來,但仍無明顯有影響的歌舞團體表演。

演唱風格無太大變化,輕柔曼妙的特點有所減少,趨向於自然、平淡。另外由於白光的影響,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傳統發聲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傳統發聲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這是受到李香蘭的影響。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國語流行歌曲在香港漸趨衰落,粵語歌曲中興,在歌壇上占據主導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許冠傑。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瓊、崔萍、張露、葛蘭、劉韻、顧媚、席靜婷、潘迪華、董佩佩、蓓蕾、夏夢、石慧、江岩、楊光、石林等。

作曲家有黎平、楊龍、勵鳴、王福齡、周藍萍、顧嘉輝、黃露、夏端齡(日本作曲大師服部良一)、江適、葉純之、草田、於粼等。

詞曲家陳蝶衣、陶秦、易文、盧一方、司經明等。

第三發展階段:1970-1981(台灣時期)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台灣的流行音樂逐步發展起來。取代了國語流行歌曲漸趨衰落的香港歌壇的位置。其標志是謝雷一曲《曼麗》、姚蘇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紅遍東南亞,奠定了台灣流行歌壇的領先地位。

之前,台灣歌壇所演唱的歌曲有漢族及各少數民族民歌(包括閩南語歌曲);上海時期和香港時期的國語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響的創作歌曲。後來逐步創作出處於上海時期流行歌曲與現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間具有自己特點的時代曲。這種風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漸趨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台灣曾出現過著名的校園民歌運動。由學生首先發起創作、演唱,影響深遠,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內地歌壇。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匯入了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發展,為流行音樂注入了新鮮血液。

(2)

回復
1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獨:親愛真誠不知有滄桑,並肩攜手不知有彷徨
合:我們的意氣凌駕霄漢上,我們的思想皎如月光。我們要刻苦修養,做新青年的榜樣。
獨:我們要奮發圖強,做新中國的棟梁
合:親愛真誠消除悵惘,並肩攜手爭取輝煌。

這首歌在抗戰勝利後勉勵青年向上建設新中國。與《畢業歌》可以相媲美。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青年起到了不同的鼓舞作用。1946年周璇在同地所拍《長相思》一片中的插曲《凱旋歌》、《童歌》、《花樣的年華》則是反映出****的內容。另如1942年周璇在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所拍《惱人春色》插曲鍾山春,歌唱南京鍾山石頭城呼喚****。1939年在同地所拍《七重天》插曲《難民歌》,1941年在同地所拍《解語花》插曲《勉小學生歌》、《救濟難民歌》、從歌名上一眼即看出其在****中的意義。

再一個典型是歌唱人民群眾的,以歌唱農民的居多。如周璇所唱《解語花》插曲《家人忙》、《插秧曲》;李麗華在藝華影業公司所拍《復活》插曲《小山歌》(又名《農村情歌》);姚莉演唱的流行歌曲《好百姓在家鄉》;嚴華演唱的流行歌曲《口哨的安慰》則是城市工人生活的艱辛。周璇1943年在華影所拍《漁家女》,其主題歌曲唱出漁民的勤勞。她1947年在國泰影業公司所拍進步影片《億江南》插曲《人人都說西湖好》和《羅大嫂與王二姐》則唱出採茶女的辛酸。還有歌唱其他下層人民的,如周璇在影片《長相思》插曲中,唱出了歌女的無奈和覺醒。姚莉演唱的《金絲島》唱出被束縛女性的苦惱,鼓勵其爭取自由。龔秋霞演唱的《賣報歌》謳歌的是報童。白光1949年在香港長城影片公司所拍《**》(我國第三次重拍根據托爾斯泰名著《復活》改編的電影劇本,前面提到李麗華主演的《復活》是第二次重拍)演唱的插曲《嘆十聲》,則唱出煙花女子的傷心。

另一大類電影插曲,有的無明顯的社會意義,是根據劇情需要而寫。多為根據古典名著和民間傳說改編的。如1940年周璇在國華公司所拍《三笑》插曲《點秋香》、《心願》等。同年所拍《西廂記》插曲《拷紅》、《月圓花好》、《蝶兒曲》等。1944年她在華影新拍《紅樓夢》插曲《葬花》和《悲秋》。還有1938年周璇在藝華公司所拍《三星伴月》插曲《何日君再來》。而其中另一首插曲《工場》則有生產國貨抵制外貨的意義。這些插曲群眾都耳熟能詳、家喻戶曉。1937年周璇在明星公司所拍進步影片《馬路天使》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歌中唱出日寇侵佔我國東北,使人民流離失所,這更是盡人皆知。

還有一種類型就是民歌。中國歌壇後無來者的一代歌後周璇,一個突出的貢獻便是把民歌帶上了舞台。以前民歌小調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只有茶肆、酒樓賣唱。她演唱的民歌最多,如湖南民歌《采檳榔》、廣東梅縣民歌《賣雜貨》、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綏遠(今內蒙)民歌《送大哥》、上海民歌《尤華的桃花》、東北民歌《新對花》、湖北民歌《五更同心結》。《天涯歌女》、《四季歌》是蘇州民歌、《知心客》、《哭七七》填詞而成。還有一大批以民歌風格創作的歌曲如《送情郎》、《夢中夢》等。

又有一類是歌唱祖國大好河山、美麗的自然風光景色的。如姚莉演唱的《可愛的秋天》、《春滿人間》、《馬來風光》、《南海之晨》、《白蘭香》。嚴斐演唱的《南島傍晚》,周璇在影片《花外流鶯》中演唱的主題歌《花外流鶯》和插曲《高崗上》、《春之晨》也是這一類型的。

常見是歌唱愛情一類的情歌。有些風格清新,生活氣息很濃。如姚莉演唱的《跟你開玩笑》,唱的是年青戀人在一起鬧著玩的情景。她演唱的另一首《你要說明了》唱出女孩的細致敏感,讓男友解釋問題。還有不少歌唱親情的,如姚莉演唱的《我愛媽媽》;龔秋霞在明星公司所拍《古塔奇案》的插曲《思母》,她在中聯公司所拍《薔薇處處開》的插曲《搖媽媽》;梅熹所演唱影片《胭脂淚》插曲《思母曲》等,都是歌唱母親之偉大的。

回復
3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其中除了具有明顯社會甚至政治意義的,還有很多熱情開朗積極向上,大都唱出人民群眾的喜好,與人民群眾思想感情相貼切。人民群眾喜歡春天、太陽、花朵、小草、流雲、雪花、雨滴;更喜歡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間的美好情感。流行歌曲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這在早期中國流行歌曲中有著明顯的體現。其是當年歌壇無以替代的高潮結晶,我國流行音樂史中光輝篇章的特徵。將其從長達半世紀的塵封中解脫出來。便其免於在漫長的隔絕中而被淹沒.

樂與流行音樂

我國歌壇上有一件怪事,那就是非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不可。其實這是錯的,起碼也是意義不確切。
音樂的大分類只有兩種: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還有一些具體以音樂特點和功能為依據的小分類,決不能與這兩大類相提並論。它們不是同一層次和毓的。如藝術歌曲、抒情歌曲、校園歌曲、隊列歌曲等。通俗音樂是相對於嚴肅音樂而言的一個大范圍,大概包括輕音樂、輕歌劇、民間音樂、民歌、群眾歌曲、進行曲、舞曲,美國首先流行的爵士、布魯斯、搖滾、迪斯科、另類(非主流)、鄉村歌曲等。還有一大支,就是世界各國均有的流行歌曲。由此可見,流行歌曲是通俗音樂中的一種,這涵蓋在通俗音樂之內,而不能代表全部通俗音樂。打個不一定完全正確的比方,它們是父子關系而不是兄弟關系,更不是一回事。現今歌唱比賽中分成「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歷屆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中,一直沿襲了這種叫法。依上述的分類,民歌也屬於通俗音樂范疇的,那麼順理成章民族唱法也可以叫做「通俗唱法」嘍!這樣豈不亂了套?

音樂界有那麼多專家,難道他們不曉得這個產道理?原來這件事在當年有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那個發展高潮的流行歌曲曾被認為是「靡靡之音」、「黃色歌曲」,1949年以後都轉到香港去發展了,所以1949-1979三十年,內地是沒有流行歌曲的。有人形容流行音樂被掃地出門了。但它在港台卻沒有停止發展,形成與上海時期一脈相承。粉碎「四人幫」後,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政策,流行歌曲又轉回了娘家。以前一段經歷年輕聽眾不甚了解;粉碎「四人幫」後的情況還應記憶猶新。鄧麗君的錄音帶最早傳入內地,幾次被明令禁止播放。李谷一基於歌唱家的敏銳,首先在演唱電視片《三峽的傳說》插曲《鄉戀》中,應用了氣聲技巧,結果引起軒然大波,批判之聲不絕於耳。實際上,她只是位民歌手,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手。真正應用流行唱法的程琳,曾經歷三次沉浮。連蘇小明演唱的「軍港之夜」也受到批判。當時發生這些事並不奇怪,因為計劃經濟是不會允許具有明顯商業特徵的流行音樂存在的。這是作為經濟基礎對與其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要求。但不應動輒就提到政治高度,流行音樂沒那麼壞!對流行音樂的態度,反映出當時不同經濟體制的較量。

在1983年的全國輕音樂會議上,絕大多數專家認為,對流行音樂不能硬性禁止,應允許其存在而因勢利導,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但對於稱呼,為了避免使人聯想到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就定了「通俗歌曲」這個名字。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不是現在,畢竟那是1983年啊。但從此,流行音樂有了合法身份,與西洋傳統唱法歌曲、民歌形成鼎足三分之勢,卻一直沿用了「通俗歌曲」這個意義不確切的名字。

還有業內人士提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歌壇開始出現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鄉戀》,朱逢博演唱的《美麗的心靈》,鄭緒嵐演唱的《太陽島上》,蘇小明演唱的《軍港之夜》等。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曲,而是同屬通俗音樂范疇的其他類作品。似乎這也是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的根據之一。其實這些歌曲只是我國歌壇向流行音樂跨越的過渡性作品。如果在今天歌唱比賽的流行唱法組,再用當年的唱法演唱這些曲目,評委都不會承認的。

回復
4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如今已過去二十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搞得有聲有色,作為文化上層建築的流行音樂也發展得蓬蓬勃勃。不應再沿用1983年那個特定歷史背景下,所不得不用的這個意義不確切的名字,應當實事求是。「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件事還要靠音樂專家和文化管理部門共同來完成,把恰如其分的名字還給流行音樂。

什麼是華語流行歌曲

上面已論述了通俗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關系,以說明把流行歌曲稱為「通俗歌曲」意義不確切。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今歌壇常常出現「華語流行歌曲」一詞,「華語流行歌曲」又是什麼?它與中國流行歌曲是什麼關系?
我國歷史悠久,有高度的文明,文化底蘊深厚。僅就流行音樂而言,至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其中有光輝燦爛的篇章;也有不可替代的發展高潮。其影響深廣,具有明顯的國際性。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這種流行歌曲。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南亞就傳播中國流行歌曲。那時他們尚不能自己創作,而是直接傳唱中國流行歌曲。這個問題從中國流行音樂第三發展階段——台灣時期以後,逐漸更加明顯,到今天已經非常突出。

在中國本土(包括香港、台灣地區)以外的國家,尤其是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在唱這種流行歌曲,並且都有很好的歌曲創作和音樂製作。大家都知道,潘秀瓊、林竹筠、陳芬蘭、黃露儀(黃鶯鶯)、韓寶儀、許美靜、孫燕姿、岳雷、秦詠、李思松、黎拂揮是新加坡籍;華怡保、張小英、藍英、劉秋儀、柯以敏、羅賓、庄學思、巫啟賢、巫奇是馬來西亞籍;善唱《成吉思汗》的艾慧那是印尼籍;翁倩玉、陳美玲、璐璐是日本籍;洛城三兄弟是美國籍。他們雖都是炎黃子孫,便行政國籍不是中國,只是所演唱的這些流行歌曲,運用的語種都是華語,與中國流行歌曲是一樣的。但因有國籍的區別,稱華語流行歌曲,意義更為准確。華語流行歌曲傳播的范圍很廣。

當然,我們中國流行歌曲也是屬於華語流行歌曲范疇的。

1949-1979三十年內地沒有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通俗音樂中的一種。可以說是產生於城市,有著鮮明的朝代性,易於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發展中趨向於國際化,又有著明顯商業特徵的一類音樂。藝術上也有很多不同於其他音樂的特點。僅從其作曲特點上,便可以看出它與其他音樂的區別。

中國早期流行歌曲,特別是第二發展階段前半部上海時期,以周璇為代表的風格。曲中裝飾音、上下滑音多,有長切分音,高音段落和低音段落的明顯對比,加上具有特色的演唱風格,形成了婉轉、輕柔、鬆弛、甜美的格調。現今第四發展階段的新城市流行歌曲,遠離了傳統,風格又與上面的明顯不同。曲中長、短切分音附點切分音多,加上小節內外每拍千絲萬縷的連接,使歌詞排列也隨著旋律有意閃躲節奏律動。歌詞白話長句字數多,排列緊湊形成短音符號。還有多種多樣的起頭,無窮動的結尾,有規律的反復。再加上輕聲、氣聲、泣聲、嘆聲、啞音、哭腔、延時處理等多種技巧處理,使歌曲表現出俏麗、新巧、抒情、有力的風格特點。感情起伏波動大,低徊處如絮耳語,高亢處如海浪奔騰。

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逐步禁唱流行歌曲,認為屬於「靡靡之音」。從此,在內地被掃地出門,後來都轉移到大陸以外的香港去發展了。有人說:「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音樂。」還可以接上兩句,那就是「哪裡有城市,哪裡就有流行歌曲。」人民需要它,又不準唱,就找來了代替品。有當時的群眾歌曲、民歌、外國歌曲等。這些歌曲是來代替流行歌曲的,而其本身屬於通俗音樂中的另一類歌曲。不能把流行歌曲的定義簡單看成是只要能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就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在各方面均有自己獨有的特點。但從「流行歌曲」這個名稱本身來說,字面上是不夠嚴格。因為同屬通俗音樂中其他一些類別的歌曲,如上面提到的三種,也能在群眾中廣泛流傳。但因習慣的叫法已成自然,就像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一樣。在了解其真正含義的情況下,還是稱其為流行歌曲相對更恰如其分。

回復
5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八十年代中後期,港台歌曲的介入促使「死氣沉沉」的大陸流行樂壇在「陣痛」中開始醞釀變革。張明敏、潘安邦、千百惠、費翔、包娜娜、葉麗儀等港台歌手在歷屆春節晚會上的出色表演使大陸的音樂人了解到了音樂產業在大陸這塊土壤上蓬勃發展的重要性。谷建芬、喬羽、閻肅、甲丁、關峽、李海鷹等大陸知名詞曲作家開始重視對本地歌手的培養和通俗流行歌曲的創作。於是,一批好的內地歌手開始活躍在了內地的熒屏上,經典而又易於傳唱的流行歌曲開始多了起來。劉歡、毛阿敏、韋唯、成方圓、沈曉岑、程琳、蘇小明、蔡國慶演唱的歌曲開始在社會上流行開來,接下來杭天琪、李娜、林萍、毛寧、楊珏瀅、謝小東、那英、田震、含笑等歌手演唱的歌曲也開始風靡大江南北。林依輪、周艷泓、滿文軍、孫浩、謝東、老狼、韋嘉、孫楠、韓紅、孫悅等歌手的相繼出現為大陸的流行樂壇不斷地「添磚加瓦」,一些大家耳熟能祥的歌曲也開始成為了各家KTV里點歌率居高不下的熱門曲目。

《藍藍的夜藍藍的夢》、《彎彎的月亮》、《懂你》、《愛的奉獻》、《軍港之夜》、《濤聲依舊》、《思念》、《請到天涯海角來》、《風雨兼程》、《輕輕地告訴你》、《綠葉對根的情意》、《愛情鳥》、《笑臉》、《祝你平安》、《風含情水含笑》、《山不轉水轉》、《又見茉莉花》、《同桌的你》、《九月九的酒》、《小芳》……這些歌曲都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突然之間紅遍了半邊天……

說到那些年的大陸流行歌壇,還有幾位創作型的歌手不得不說。崔健、高楓、郭峰、鄭鈞和許巍,提起這幾個人的名字,恐怕熟悉中國歌曲的人沒有人不知道。作為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的《一無所有》在中國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高楓創作並演唱的《大中國》與郭峰創作的歌曲至今依然可算為中國流行歌曲中的經典曲目。之後的李泉、李春波、王炎和馮小泉也在一段時期內出了一些質素和創作水準都很不錯的作品,《冰糖葫蘆》、《中華民謠》、《霸王別姬》等歌曲均出自於青年音樂人馮小泉之手,學民族樂器出身的馮小泉對歌曲的創作駕輕就熟。他創作的歌曲曲調悠揚悅耳,歌詞似散文一般流暢,讓人過目難忘……

近年來一直活躍在舞台上的歌手也有很多有不錯的成績,如金海心、朴樹等。歌壇的新人也通過「選秀」節目涌現出來不少,再加上一些影視演員涉足歌壇,整個歌壇似乎呈現的是一種「亂象」……

總體來說,中國的流行音樂在未來的日子裡依舊還有無盡無窮的發展空間,只是對音樂人及音樂製作人的培養和扶植還需要努力。這,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流行音樂會和港台流行音樂一樣,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更加廣闊的天空………

出自:
http://tieba..com/p/1742085422
九十年代都是香港發展得比較好了,像張學友,鄧麗君,王傑,張國榮,梅艷芳等等
再後來就是周傑倫,梁靜茹,蕭亞軒,陳奕迅。等等
現在主要就是網路音樂了這一塊。
汪蘇瀧,徐良,許嵩等等。

⑨ 為什麼中國民歌《茉莉花》和黃梅調電影《三笑》中的「好一個西泠」的曲調非常相似

不是非常相似,而是直接採用了《茉莉花》的曲調。

⑩ 唐伯虎點秋香2插曲

電影主題曲: 三笑 (唐伯虎點秋香2之四大才子)

曲/詞: Wendyz 鄭嘉嘉
OP: East Asia Music Publishing Ltd.
唱片公司: 東亞唱片(集團)有限公司

主唱: Wendyz 鄭嘉嘉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HEY原來是唐伯虎
畫畫寫字對他來說沒難度
住蘇州的他 誰不認識他
四大才子之首 搖擺大步的走
人人說他 風流誇啦啦
姑娘仰慕他 都在唱"我非君不嫁"
WA 狂風浪蝶美女瘋狂
才子 響當當 文采飛翔
風流倜儻無敵霸王槍
誰知道他空虛受傷
直到他遇上了秋香 甜密笑容可愛模樣
為了三笑 念念不忘
一笑,再笑 三笑姻緣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別人笑我忒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他為了秋香
賣身為奴 真荒唐) YEAH
(愛情是麻木
什麼都看不清楚)
(一笑 再笑
三笑 我真受不了
我看你笑
我心在跳)
難道是天
(註定我們要一起)

唐伯虎點秋香
故事情節誰也不會忘
人人都會笑 他的痴狂
大家一起跳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TEAM UP!
(Everybody won』t you come with me)
Common let』s gather up
(Everybody won』t you come with me)
Now let』s count our beats 1234
(Everybody won』t you come with me)
Everybody clap your hands
Shake your bodies do the worldwide dance
(everybody won』t you dance me)
Move it up, move it up, let』s go!
Shake Shake Shake Shake it

Do the chicken dance x2

Ah~三笑姻緣
三笑姻緣

閱讀全文

與電影三笑插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寄宿學校2018豆瓣電影 瀏覽:790
泰國電影蛇女劇情 瀏覽:159
逆襲泰國電影 瀏覽:64
4月30日上映的電影2017 瀏覽:9
客人為王韓國電影 瀏覽:279
左右分屏的3d電影下載 瀏覽:245
如何出便宜電影票 瀏覽:716
俄羅斯無刪減版電影 瀏覽:536
驚悚電影主角有個叫雅婷的 瀏覽:712
電影照藍光是什麼意思 瀏覽:964
電影推薦大片女子復仇 瀏覽:538
薇薇動漫電影網 瀏覽:281
身嬌肉貴電影插曲 瀏覽:515
火爆小視頻電影大全 瀏覽:98
歐美關於傾聽的電影片段 瀏覽:527
傻狗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93
強森電影2017 瀏覽:349
電影俄羅斯與美國火力交戰 瀏覽:830
餐廳如何與電影院合作 瀏覽:913
電影院李晨 瀏覽: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