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中國第一家創辦電影公司

中國第一家創辦電影公司

發布時間:2023-11-20 12:24:34

Ⅰ 試舉出中國電影歷史上的10個第一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便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帶有買辦性質。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出版。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次出現「導演」專用名詞。1922年陸潔在《影戲雜志》發表的文章中首先將指揮拍攝影片者稱為「導演」。自此,影劇界有了「導演」這一專用名詞。
中國第一部電影理論專著。1924年中國最早的電影理論專著《影戲學》出版,由徐卓呆譯著。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部電影教材。1924年初,留法學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創辦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電影講義》是該校之教材。

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1926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年鑒出版。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孫瑜詞、孫成壁曲)。

Ⅱ 中國最早的電影公司是什麼

《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1902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豐泰照相館誕生了,是不是沒想到電影竟然在照相館完成。著名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在鏡頭前表演了幾個自己最拿手的片段。

片子隨後被拿到北京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的第七十和七十一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

(2)中國第一家創辦電影公司擴展閱讀:

《定軍山》這部電影拷貝已經遺失。2005年為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10周年獻禮,劉冰鑒執導,譚孝曾、譚正岩聯合主演,重新拍攝這部電影。

導演劉冰鑒表示,該片最重要的創作準則,是通過准確的鏡頭語言,充分展示京劇表演藝術的程式和規矩,充分展現國粹藝術的獨特魅力,從而完成對 「傳承」二字的詮釋。影片將全方位體現與詮釋譚派藝術的唱念做打功夫,完整體現演員虛擬動作與傳情達意的關系,進而呈現歷史人物的個性和陽剛激情,演繹出既明快又大氣的戲曲表演節奏。

Ⅲ 中國第一家電影公司成立在什麼時候如題 謝謝了

中國的第一家電影製作公司是1909年由外國人創辦的。這一年,來自美國的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在上海投資創辦了一家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這也成為建立在中國的第一家電影攝制公司。 亞細亞成立後,先後在上海和香港拍攝了幾部短片。如《西太後》、《不幸兒》、《瓦盆伸冤》、《偷燒鴨》等,但卻沒有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隨後辛亥革命爆發,公司也難以經營下去。布拉斯基便將公司和全部器材轉讓給在上海的南洋保險公司經理伊什爾和另一個美國人薩弗。 1913年,易手後的亞細亞再度准備投入電影的拍攝。為了更好地適應中國的觀眾,他們特地聘請了在美化洋行工作,並懂英語的抄寫員張石川擔任顧問。張石川雖然對電影所知寥寥,但卻興趣盎然。他請來了喜歡戲劇的好友鄭正秋和另一位朋友杜峻初,三人經過商議,索性合作成立了一家叫「新民」的公司,承包了亞細亞影戲公司攝制電影的全部工作。拍攝資金和影片發行則由亞細亞負責。 1913年,有幾位文明戲的半職業演員來到上海,亞西亞公司便聘請他們做演員,拍攝了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難夫難妻》。影片由鄭正秋擔任編劇,並與張石川一起承擔了導演工作。此後,亞細亞還攝制過中國早期一批重要的紀錄片,如關於辛亥革命二次戰爭的《上海戰爭》,記錄了革命軍攻打上海製造局和吳淞炮台的情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膠片停止進口,亞細亞公司因無法拍片而告結束。 除亞細亞外,完全由中國人自己開辦的電影製作公司是1916年張石川和幾個朋友聯合創辦的「幻仙影片公司」。但這家公司只拍了一部影片《黑籍冤魂》,便因資金困難而宣告結束了。此後,由中國的民族資本投資拍攝電影的公司是著名的商務印書館。 1917年,商務印書館從一個外國人手裡低價買進了一批電影器材,決定在圖書出版之外,兼營電影業,這是中國自己投資拍攝電影較有規模的開端。 商務印書館在原有的印刷照相部下設立了電影拍攝業務,拍攝了《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等幾部新聞片。1918年,商務印書館在照相部之外正式成立了「活動影戲部」,開始了大規模的電影拍攝活動。當時它的拍攝內容包括風景、時事、教育、新劇、古劇共五類影片。其中風景片主要拍攝全國各地名勝古跡;時事片即新聞片,記錄了上海的社會生活;教育片主要介紹教育方面的情況和科學文化知識;新劇片的題材分為滑稽短片、警世影片、神怪武打三類;古劇片主要拍攝了梅蘭芳主演的《春香鬧學》和《天女散花》片段。 1920年,商務的活動影戲部更名為「影片部」,在管內搭建了一個較大的攝影棚,並購買了一批新的器材。這時,商務印書館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製片能力,甚至開始拍攝長故事片,如1923年的《大義滅親》等,但在經營上卻漸漸不佳,最終由董事會決定將其剝離,成立了獨立的「國光影片公司」。該公司只生存了一年即無聲無息了。不過,從「亞細亞」到「商務」,應該說是中國電影企業從外資協助到自我投資邁出的第一步。

Ⅳ 香港電影的起源和歷史

1904 年,才有第一個中國人在中國香港從事電影事業,他就是余順豐。7而第一部在中國香港拍攝的故事片是1909 年由亞細亞影戲公司(圖右)製作《偷燒鴨》,它是一部短片,劇情很簡單:一個瘦小的小偷(由梁少玻飾演)偷一個胖商人(由黃仲文扮演)販賣的燒鴨,被警察(由黎北海扮演)發覺,把小偷捉住。而這部片的導演是梁少坡,他是中國香港第一位電影導演,也同時是第一位男主角。1973 年美國人賓傑門•布拉斯基創辦了中國香港首家電影公司「華美影片公司」8並與「中國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9合作拍成《莊子試妻》,但當此片拍完後布拉斯基把影片帶回美國,因此由中國香港電影公司製作的第一部電影,只在美國上映而從來沒有在中國香港面世。在 1922 年,黎民偉建立了中國香港首家中國人全資擁有的電影公司—「民新」,並於 1924 年生產了中國香港第一部故事長片《胭脂》,而在 1925 至 1926 年,省港大 *** 爆發,長達十六個月之久,並導致了民新電影廠在中國香港的製作結束,轉移到上海發展,而且使中國香港一些剛冒起的電影公司倒閉,少數則轉移至廣州。1930 年代,中國香港的電影隨著黎北海(黎民偉的哥哥)創建「中國香港電影公司」而開始復甦,而由黎民偉所創7餘慕雲:《中國香港電影掌故》(第一輯),(中國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5 年),頁 148由布拉斯基負責拍片資金、設備和技術,黎民偉則負責供應電影劇本、演員、服裝和道具。但在拍攝完《莊子試妻》一片後,華美便告完結,它甚至被視為一有名無實的電影製作公司,因為它既沒有辦公地址,也沒有在中國香港公映過它的唯一的作品。9黎民偉認為電影不單是娛樂,更是「移風易俗,輔助教育,改良社會的工具」。在中國處於列強占據的情況下,他強調以「電影救國」。故中國香港電業事業在早期已有一個比娛樂更崇高之理想,為中國香港電影奠下一良好的發展方向。 上海「民新」與幾間公司合並成「聯華影業公司」並於 1931 年在中國香港建立分廠及成立電影學校——「聯華演員養成所」培訓了一批著名的粵語片導演如黃岱,而該校的名導師關文清(著名導演)更造就了兩位超級影星:吳楚帆和黃曼梨。另外在三十年代的中國香港電影有一個特色就是不少港產粵語片皆是重拍或改編自上海的著名國語片,例如:《胭脂淚》改編自《神女》;《南國姊妹花》改自《姊妹花》等。中國香港在 1933 年前所出產的電影皆是默片。除了有音樂外,通常有解畫人講解。「據說在 1930 年期間,在太平戲院放映《火燒紅蓮寺》時,解畫人便有數名之多,配合動作繪形繪聲,效果不錯。」而在 1932 年,廣州出產第一部局部的有聲粵語片《無敵情魔》;其後亦有第一部全部有粵語對白的粵語片《戰地兩孤女》,這兩部片先後在港上映。在 1932 年末,中國香港第一間生產有聲電影的「中華製造聲默片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招股,並於 1935 年,中國香港電影才完全進入有聲電影之年代。1940 年代,中國香港「大觀影片公司」美國分廠出品的《華僑之光》是中國香港第一部局部彩色(三原彩色)立體電影。在同年春「南洋影片公司模旅」主事人邵村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革新運動」,他認為若要改善中國香港電影必先需把影片的質素提高,並主張先從劇本著手,才能產生好電影,更羅致了各方各面的技術人員,網路名符其實的一級演員及一群文字與電影藝術均有專業修養的青年擔任。 例如古龍耕、馮鳳歌等人。「南洋」在這次革新運動下創作出《千金一笑》,《怪俠一枝梅》,《望夫山》,《何日君再來》等名作。其後爛仿,中國香港陷入戰亂時期,「從 1941 年 12 月日本入侵中國香港並炸毀了大觀電影廠和其他電影設施,1946 年年初,中國香港電影業處於完全停頓的狀態。」其實自 1945 年末已有「聯藝」,「華聲」,「聯聲」等電影公司復員,復業,但由於一些主要電影工作者如關文清,吳楚帆,白燕等還在外地,而且一些中國香港原有的電影製片場地如「南洋片場」,「大觀片場」等受到破壞,已經變成廢墟一片;加上一些製片器材亦缺乏,因此中國香港電影業直至 1946 年才開始正式復甦。「港土重光後,娛樂事業日趨蓬勃,尤以電影院,觀眾更形擁擠,每逢佳片放映,老早即造滿座。」也有言「1940 年代末到 1960 年代中是粵語影片的盛產期。每年有 200 部粵語片旦歷凳問世,其中不少是粵劇片。」但其實自 1946 年代後除了粵語片外,國語片也同時發展起來,這更是由於在內戰期間上海時局動盪,國內的著名電影人如張善琨,李祖永,朱石麟等;演員則有周旋,嚴俊和白光等紛紛南下。在此時張善琨與李祖永在中國香港成立了「永華影業公司」(1947-1954)並於 1948 年拍攝《國魂》及《清宮秘史》兩套轟動一時的著名電影。在 1940 年代末還有「大中華」,「長城」,「國泰」等國語電影廠出現,這些電影廠更出產了不少著名電影,如「長城」推出《一代妖姬》一片,哄動一時,成為一代名片。踏入 50 年代,被喻為是中國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由於戰後中國香港社會還未完全復原,加上大量難民湧入,造成不少嚴重社會問題。 「七日鮮」 ,因為這些影片一個星期使能拍完。但此時亦有不少嚴肅認真之作,例如「中聯」的《家》(根據巴金的小說改編),「中聯」創業於 1952 年,其創辦人共有二十一位,他們全都是粵語片中的精英份子,如:吳楚帆,張活游,馬師曾,吳回,白燕,黃曼梨等。他們創立「中聯」有一個共同目標:「拋開脫離現實,內容空泛的粵劇片,生產既娛樂大眾又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意識片。」而在「七日鮮」影片充斥下致使中國香港粵語片變得低俗,為了改善中國香港電影這種粗製濫糙之風氣,一批有志向的電影人如:吳楚帆,吳回,秦劍,高魯泉,紅線女,李月清等一百六十四人發起了一個名為「粵語片清潔運動」(圖右)去提高影片之質素,改善中國香港電影之發展。粵語片在 50 年代中到 60 年代初產量驚人,而且類型眾多,有戲曲、武俠、喜劇、文藝、倫理等,可謂百花齊放。可是隨著戰後出生的一代逐漸成長,社會日趨繁榮和西化,年青一代有較高的教育水平,以往的傳統粵語片己無法滿足他們的口味,故出現了以經紀,白領及工廠女工為題材的都市喜劇、模仿西方間諜片的偵探動作片、全盤西化的歌舞片等,更出現了陳寶珠,蕭芳芳等青春偶像片熱潮。而同時「其實自 1961 年「邵氏」在清水灣的影城落成大展拳腳,開拓新院線,引進新科技……國語片的製作已非小本濫拍的粵語片所能及。」 《獨臂刀》轟動影壇,國語片在 60 年代中開始大行其道,相反由於市場之轉變,國語片之沖擊,加上 1967 年中國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啟播,電視的普及吸引了一批觀眾,粵語片之產量開始下降。同時當時的導演因粵語片產量下降為了維持發展他拍了許多低成本的粵語 *** ,踏入七十年代李翰祥導演開始以風月題材作為出發點,拍制了不少情慾電影, *** 之興起亦成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電影業的一個特色。1971 年李小龍的《唐山大兄》再次把功夫片推上高峰,此時中國香港電影仍以國語片為主導,直至 1973 年才再次出現一部新的粵語片《七十二家房客》,翌年也有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到了 1977 年粵語片的產量才超過國語片,故到了 1970年代中粵語片才重新興起。而踏入 70,80 年代的交替期可以說時中國香港電影發展的一個新里程。一批曾在外國攻讀電影的青年,返港後在電視台取得實際的編導經驗,其後紛紛投身影圈,以西方的拍攝巧創作出不少著名電影,為中國香港電影製作帶來一次變革,造成所謂「新浪潮」(New Wave)之出現,「這股新力量,這套新觀念,跟中國香港電影界長久以來的傳統制度和觀念又是那未的不同。他們一旦能夠打入這個圈子,所帶來的新氣象是可以期待的。」這批新進人材亦創作了不少著名電影,如:許鞍華的《瘋劫》,《投奔怒海》,《傾城之戀》,徐克的《蝶變》,嚴浩的《似水流年》,《滾滾紅塵》,方育的《平父子情》,《半邊人》,還有麥當雄,冼杞然,譚家明等人。而部分電影如嚴浩的《似水流年》,徐克的《蝶變》等更被選入二十世紀中文電影一百強,與經典電影《清宮秘史》等齊名。 元素,為中國香港電影注入當代感性、都會氣息,也為中國香港電影帶進現代化之局面。「新浪潮帶來了技術革新,題材的多樣化,以及大量對電影技術藝術熱心無比的新人全面投入電影界,中國香港的商業電影從而獲到更現代化的新面貌。」20時至今日,中國香港電影陷入低潮,這無疑與創作者的方向有關,他們從市場利益為著眼點,推出一些低俗搞笑電影,使影片變得無主題,無內涵,與 50 年代中那些「七日鮮」電影無分別。 歷史—電影教學電影就如黎民偉先生所言是「移風易俗,輔助教育,改良社會的工具」,亦是歷史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工具,電影往往不斷反映當地的歷史,不同國家的電影也反映出不同國家的歷史及文化,利用電影可以把一些已被遺忘的歷史片段通過影像,聲音的結合重現於學生眼前,再配合課本及老師的講解使學生能更有效掌握課文內容。 fed.cu.e/history/history2001/movieandhisteaching.pdf
這位大大你好 我本身也有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鋪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周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鋪是 *** 立案合法當鋪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

Ⅳ 電影在中國的第一次映

中國人第一次放映電影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後,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第一部中國電影的問世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
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首電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閑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配製了一首由孫瑜作詞、孫成壁作曲的電影歌曲《尋兄詞》,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首電影插曲。
第一部國產有聲電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中國第一部長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俠、古裝片等商業電影的逐漸興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獲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氣,連續推出該片的續集,到1931年止,共拍攝了18集,由此它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長系列片。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
1933年,開辦於上海的《明星日報》以「鼓勵諸女明星之進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的「寶座」。選舉揭曉後,原本准備舉行一次盛大的電影皇後加冕典禮,因胡蝶本人一再謙詞,遂將典禮取消,將這一活動和「航空救國游藝茶舞大會」結合在一起進行。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黨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
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我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這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影片,也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寬銀幕電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為題材,利用彩色寬銀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廣闊無垠的北國風光,與影片的內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技術成就銀質獎。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電影
1960年,上海東湖電影院成為全國第一家立體電影院。這也是我國銀幕上第一次放映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魔術師的奇遇》。這部影片不僅開創了我國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的第一,也一直是唯一的一部。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
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寶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
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專門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
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
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
1926年,萬氏兄弟克服了資金、場地、資料等多方面的困難,終於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它也是中國美術片的開始。
中國譯制的第一部外國電影
1948年,為了消除語言上的障礙,經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與蘇聯影片輸出公司駐東北代表處協商,由該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東影廠試驗譯製成漢語。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
中國第一部恐怖電影
1937年,新成立的新華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歡迎的影片《夜半歌聲》,這是中國銀幕上出現的第一部國產恐怖電影,它不但在當時製造了轟動效應,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價值和魅力依然能夠得到驗證。
中國第一部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中國電影《廬山戀》「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第一部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中國電影,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與國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郎斯藝術製片公司共同攝制了兒童故事片《風箏》,這是新中國與外國合作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期,電影的樣式也日漸豐富。1935年,電通公司推出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故事片《都市風光》。影片清新活潑同時又辛辣尖銳的藝術風格在電影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中國第一個由專業影人評選的電影獎
在中國電影三大獎中,電影金雞獎是由專業電影人員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金雞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該獎每年評選一次。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擔任評委。在這一類別的電影獎中它不僅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它也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
中國第一個由政府設立的電影獎
1932年,由當時中國教育界和電影界熱心人士共同倡議,在南京建立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於次年舉行了第一次影片評選活動,《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評為優秀影片。此後又舉行了幾次評選。由於當時協會的領導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黨政高層官員身份,因此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電影獎。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由政府部門設立的電影獎問世於1956年。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設立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對1949年-1955年以來所生產的優秀影片予以評獎。

1年前 - 檢舉
39 4
添加/查看意見(1)
dpfczjsw 勤學秀才
《藍貓淘氣三千問》這個垃圾動畫片破了世界最長的記錄吧~~

Ⅵ 影史上第一次電影公映,放映的是誰的作品

影史上第一次電影公映,放映的是誰的作品?關於這個問題有以下原因
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艾爾兄弟的「活動電影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里的地下室里做第一次公開售票公映,《工廠大門》、《火車進站》等電影片段,很快轟動巴黎,傳遍全世界。於是1895年12月28日就被公認為世界電影的誕生日。電影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擁有「確切」生日的藝術種類世界電影與電影業起源於19世紀末的法國、英國、美國等地,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拉開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序幕。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慶泰拍攝了由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段,這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百年來,無數個「第一」錨定在中國影史,令人一想起就感慨萬千。
1、中國第一次放映電影是在1896年8月11日,地點上海徐園「又一村」。
2、第一位放映電影的中國人是林祝三。
3、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定軍山》,1905年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攝制。
4、中國第一家正式電影院是由西班牙人雷瑪斯1908年在上海建造的「虹口大戲院」。
5、中國第一個影片公司是1909年成立的亞細亞影片公司。
6、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1913年,由亞細亞影片公司出品、鄭正秋編導的《難夫難妻》。
7、中國第一部運往海外放映的影片是《莊子試妻》(1913年)。
8、中國第一位女電影演員是嚴姍姍,她在《莊子試妻》中飾使女。

Ⅶ 中國早期有哪些電影公司

1.中國早期電影公司介紹——商務印書館活動影戲部1918年
商務印書館, 活動影戲部
商務印書館

1897年由夏粹芳、張元濟等人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近代最早的大型出版機構。1917年該館所屬印刷所照相製版部開始兼營活動攝影業務,曾拍攝《商務印書館放工》、《上海焚毀存土》等短紀錄片。

1918年正式成立活動影戲部,陳春生任主任,任彭年為助手,並修建廠房,擴充設備,制定有關製片和租借的章程。

按照「抵制外來有傷風化之品,冀為通俗教育之助」、「表彰吾國文化」的製片方針,先後攝制風景、時事(新聞)、教育、古劇(戲曲)、新劇(故事片)等短片40餘部。其中,風景片有《西湖風景》、《泰山名勝》等;時事片有《美國紅十字會上海大遊行》、《東方六大學運動會》等;教育片有《女子體育觀》、《驅滅蚊蠅》等;古劇片有《春香鬧學》、《天女散花》(1920年) 、《死好賭》(1921年)、《猛回頭》等。

1923年前後轉向長故事片製作,先後拍攝《大義滅親》、《孝婦羹》、《愛國傘》等7部。由於拍片的教育目的與市場經營產生矛盾,商務印書館領導對此意見也有分歧。1926年活動影戲部和館本部分離,另組國光影片公司,終因營業虧損於1927年停辦。1932年在日寇的炮火中,商務的電影拷貝和商務的幾乎所有文件一起毀滅,商務在電影業的最後痕跡就此消失。

2.亞細亞影戲公司。

中國最早的電影公司如同中國最早的專業電影院一樣,是由西方人建立的。那時的中國有4億人口,已經被認為是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很多西方的冒險家紛紛來到中國,想靠拍攝電影贏利。經過一段個人的零散拍攝活動,中國第一家正式的電影公司「亞細亞影戲公司」於1909年在上海成立,創始人是美籍俄裔商人本傑明·布拉斯基。盡管該公司的事業並不成功,但它提供的資金和設備卻方便了張石川和鄭正秋這兩位早期中國電影的代表人物走上影壇。

Ⅷ 求中國電影發展史

1 前言

自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誕生到2005年,中國的電影已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這百年的中國電影歷史長河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史離不開中國武術的熔入。

中國電影從無聲、單機、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環繞立體聲巨幕電影,乃至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節,以武術及以尚武崇德的俠義思想為主題的電影占據了中國電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說,中國武術促進了中國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推廣和宣傳了中國武術。

2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當時,人們習慣稱其為「武俠電影」。 武俠電影隨著中國電影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第一次高潮。這個期間各種各類的武俠電影紛紛出現。

其武俠電影的急速發展,是與當時的文化背景、武俠小說等都有一定聯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據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並攝製成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歷史上人們也一直認為《火燒紅蓮寺》是中國第一部武俠電影。

當時紅極一時的《火燒紅蓮寺》,其票房和社會人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在以後的3年內,為滿足觀眾的要求,《火燒紅蓮寺》的續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連今日的美國巨片《蝙蝠俠ⅰ》、《蝙蝠俠ⅱ》、《蝙蝠俠ⅲ》都會感到汗顏。《火燒紅蓮寺》說的是,湖南的瀏陽和平江兩地為爭碼頭而引發械鬥,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侖派和崆峒派,以及紅蓮寺廟等。劇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燒紅蓮寺》的連續18集,事實上形成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武術動作片高潮。以後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製作了兩集,從而使《火燒紅蓮寺》總共拍了20集。

在整個1929年至1931年期間,上海的50餘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餘部武俠電影,佔全部出產影片的60%。

由於日本侵華戰爭,中國電影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同時也導致了中國武俠電影第一次高潮的結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國電影第二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術動作片和言情電影一樣,成為支撐香港和台灣電影業的兩大支柱。在這期間,涌現了一批代表這個時期武術動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員與導演。如李小龍、洪金寶等及以後的成龍、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製片公司首先拍攝了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碧血劍》,之後,台灣地區也出現了武俠電影,如1960年台聯影片公司的《七劍十三俠》等。

1973年,中國武術動作片翻開了重要的一頁。《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認的遠征歐洲打入世界影壇,並獲得成功的武術動作影片。同年的《龍虎爭斗》是李小龍與美國好萊塢華納影業公司合資生產的影片,成為中國第一部與國外電影公司合作的武術動作片。《死亡游戲》是李小龍自編、自導、自演的最後一部影片,遺憾的是李小龍並沒有拍完這部電影就去世了。

此後,雖然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還繼續在生產,但作為群體性的武術動作片創作、拍攝、效應等逐步減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國電影的第三次武術動作片高潮出現在20世紀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電影製片廠首拍了劉曉慶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開了武術動作片的先聲。1982年由河南開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聯華電影聯合公司攝制的、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這期間,大量的武術動作片題材的影片誕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當》、《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時,武術動作片有了將動作片與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韻。

由中國內地所引發的武術動作片與香港和台灣的武術動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處。即相比較而言,在敘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現了一種民族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術動作片又有了一個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龍門客棧》、1993年《東方不敗》、《獅王爭霸》等對中國電影具有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間隔了半個多世紀的《火燒紅蓮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連續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龍八部》等等,都對武術動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所有的武術動作片中,以出生於廣東佛山的黃飛鴻的武術生涯為題材的武術動作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從1949年的《黃飛鴻傳》至今,已有了100餘部關於黃飛鴻武術生涯的故事片。

3 武術動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個武術動作片中出現了許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從以下幾點探討。

3.1李小龍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期間,李小龍從武術的詠春拳開始創造截拳道,而後進入影視圈,轟動世界影壇。從而使中國武俠電影又進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龍作品有童年時期的作品《富貴浮雲》、《細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鴻》;1969年《丑聞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門》;1973年《猛龍過江》、《龍爭虎鬥》;1973年《死亡游戲》(未完)。

在李小龍的電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這部武術動作片,是由香港嘉禾電影公司所製作。該片成功塑造的中國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帶動了中國電影進入世界電影市場,主角李小龍由此而成為了一代國際電影巨星。

3.2 成龍

出生於1948年的成龍,數十年的從影使其成為全球的公眾人物。他的電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為他奠定了武術動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響力的電影有《群龍譜》、《A計劃》、《蛇形刁手》、《奇跡》、《紅番區》、《霹靂火》、《簡單任務》、《我是誰》、《一個好人》、《尖峰時刻》等等。成龍1995年就獲得了香港浸會大學的榮譽社會學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國《時代》雜志,被評為十大電影佳片。成龍熱心於慈善事業和公益事業,尤其是為2008年的北京奧運當形象大使。

3.3李連傑

1996年在英國倫敦舉行了「李連傑作品專輯展映」,出現了異常熱烈的哄動場面,反映了李連傑已成為繼李小龍、成龍之後在歐洲備受矚目的中國功夫明星。李連傑的武打動作,除了傳統的中國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萊塢的動作特技效果。李連傑成功地打入了德國、比利時、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

李連傑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華英雄》;1989年《龍在天涯》;1991年《黃飛鴻》;1992年《黃飛鴻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獅王爭霸》、《方世玉》、《太極張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將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連傑的身價隨著其名聲業越來越高,從1982年《少林寺》的數百元,到1996年香港龍祥電影公司與永勝娛樂公司簽下了《黑俠》、《黃飛鴻ⅵ》等三部片子,達到了3600萬港幣;而以後的影片也在千萬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當》中的司馬劍(趙長軍飾)、《塞外奇俠》中的卓已航(原文慶飾)、《武林志》中的東方旭(李俊峰飾)等。在眾多的武術動作影片中,以《黃飛鴻》為題材的影片可以說是達到了武術動作之最。而飾演《黃飛鴻》的演員也幾乎囊括了所有的武術動作片名演員。如成龍、李連傑、洪金寶、元彬、甄子丹、趙文卓、王群、邱建國等;還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譚永麟、劉家輝、梁小龍等。在這其中《黃飛鴻》中的黃飛鴻(關德興飾)。1940年開始,關德興飾演《黃飛鴻》,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黃飛鴻》題材的電影。

4 中國武術動作電影的發展趨勢

從《定軍山》到《卧虎藏龍》再到2005年周星馳《功夫》、徐克的《七劍》的中國電影百年的發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俠電影的發展趨勢。

4.1重視電影節的評選與獎項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電影節有3000多個,而國際製片人協會承認的國際A級電影節一共是11個。在這林林總總的電影節中,其中奧斯卡是國際A級電影節中舉足輕重的國際電影節,同時也是商業性最強的電影節之一。中國的電影界對此十分重視與關注,如張藝謀近年來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劍指奧斯卡,而且都是與武術動作片有關的電影。

對於中國電影來講,奧斯卡不僅僅是一個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機會,更是一個爭奪世界電影市場的契機。參加奧斯卡,得獎不易,既使獲得提名也同樣具有意義。而如果獲得獎項,則對中國電影的整體形象提升和世界電影市場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2001年的73屆在奧斯卡的獎項,稱為中國武術功夫電影的《卧虎藏龍》再一次使中國武術動作片亮相全球影壇。《卧虎藏龍》是由李安導演的,李安有著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美國的生活經歷。而整個劇組有中國內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的演員以及美國和馬來西亞的華人演員組成。在獲獎的時刻,輿論界稱其為「世界華人的電影藝術成就」。

在奧斯卡的獎項提名中,《卧虎藏龍》得到了10個獎項的提名。最終得到了最佳外語片獎、最佳美術指導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原作音樂獎等4項大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國際A級電影節奧斯卡中的舉足輕重的獎項。

有意思的是,這部配英文字母的華語片還在美國引發了學中文的熱潮,甚至有的學校將《卧虎藏龍》劇本當教材用。

2005年,中國電影有了一個嶄新的評選活動——中國電影排行榜。排行榜4個項目,每個項目有5個提名。我們發現最佳製片人中的5部電影有2部是武術動作片,它們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個項目的提名。

4.2電影市場的票房價值杠桿

從票房價值來看,《卧虎藏龍》僅在北美就達到了近2 億美元的票房、台灣的會宇多媒體以8位數即千萬元的價格取得了《卧虎藏龍》全球獨家動畫版權、包括碟片和商業性合作的授權等,《卧虎藏龍》得到數億美元的收入是毫無疑問的。

同樣,《英雄》在2004年的7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之後,在美國兩個周末的票房達到了1800萬美元,最後在全球達到了1.7621億美元的票房奇跡,而《英雄》在國內的票房收入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權被「索尼經典」購買了以後,其票房突破了7200萬美元。來自影片發行方中影發行放映分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7月29日開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劍》,全國首個周末三天票房總計2600萬元人民幣,這個成績和《頭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時頭3天在東南亞已取得過4000萬的票房成績,發行負責人翁立表示,「從《七劍》的首周表現來看,總票房達到七八千萬難度不大。」因此《七劍》的中國電影排行榜估計也將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影排行榜以電影的票房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指標。

4.3娛樂性的武術動作片將異軍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譽為2005年的中國「首部現代功夫喜劇」。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勵志等多種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繼韓國影視明星張娜拉的電視劇《明朗少女成功記》創下收視高峰,並捧紅了張娜拉的亞洲小天後地位之後的又一巨作。圈內人把其稱作是中國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記》。雖然由於檔期的原因,張娜拉最終未能出演此劇,但《我的功夫女友》將中國功夫與喜劇的結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許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該片,希望引進現代功夫喜劇《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進內地的首部電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動作、喜劇溫情於一體的武術動作電影。該片由成龍監制,「成家班」參加了全部的拍攝工作。總投資為4000萬元的《精武家庭》有驚險的跳樓場面和高難度的武打動作。

而香港另一武術動作片的明星洪金寶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劇功夫電影《龍威父子》。《龍威父子》取景於雲南和廣西一帶,秀美的自然風光和壯觀的瀑布河流更襯托出了中國武術動作影片的傳奇色彩。

在2005年的賀歲片市場里,以周星馳為主演的,作為新年賀歲片的中國功夫電影《功夫》展現了「電腦功夫」和武術真功夫的結合。此外,影片使這賀歲功夫片不同於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資1.5個億港幣,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萊塢影片的經典段落,十分搶眼。

沉寂了3年以後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俠巨片《七劍》。該片目前拍攝完畢,已經於2005年7月29日與觀眾見面。

徐克認為,劍是兵器之王,象徵著中國武俠文化的精神,劍中蘊涵著俠義的風度和修養,並且有一種浪漫盪漾在其中,無論在攻擊時和防守時,你會發現那其中藏有哲學。關於劍,徐克認為有很多內容可以發展,一招一勢讓人們重新認識劍,劍不僅僅是一個打鬥的工具,它應該有七種精神,有七種顏色。

雖然《七劍》一直被稱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電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試映後,有搶走《七劍》的風頭的趨勢。《琴魔》是一部古裝武術動作片,耗資數千萬,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費了10萬以上。業內人士評論,《七劍》和《琴魔》這兩部動作片的競爭,將帶動整個香港電影市場的進一步復甦。

4.4 武術與中國電影發展的互存互進

中國電影的發展離不開武術的源泉。武術的全球化宣傳與推廣離不開中國電影。在《定軍山》成功拍攝之後100年的中國電影風風雨雨中,中國電影的發展始終與中國武術發展互存互進。

20世紀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龍使世界認識了中國武術,形成了一個中國功夫的熱潮。

80年代,李連傑的《少林寺》掀起了全國的武術浪潮,據不完全的統計,在《少林寺》及其他武術動作片放映之後的數年內,全國的武術業余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竟達到了萬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區有100餘家武術學校。其中有不乏規模較大和檔次較高的武術學校。比如塔溝武校的習武學生超過了萬人等。同時,全球的武術熱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獲得奧斯卡4項大獎的武術動作片《卧虎藏龍》,無論在全球電影界的影響力、票房收入的市場因素,還是在中國電影和中國武術的宣傳與推廣,都達到了一個空前的程度。

在中國電影發展的100年中,武術動作片的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不僅僅有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擴大電影的市場效應的作用,而且更有宣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橋梁作用和宏揚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通過電影進行宣傳,從而使中國走向世界,使世界認識中國。如奧斯卡、如嘎那、東京電影節等等是中國影片成為世界各國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再如電影《霍元甲》的放映,使無數國人為之傾倒,從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國電影是中國武術走向世界的橋梁,中國武術是中國電影發展的源泉。兩者的互存互進將永遠延續下去。

5 結語

武術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其內容繁多,門派林立,表現形式多樣,具有極大的健身價值和技擊價值,同時更富於娛樂價值。電影正是反映人們的文化精神生活的一個體現,而武術動作電影又在電影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武術能夠與電影結合起來,共同促進雙方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第一家創辦電影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前線哨站俄羅斯電影 瀏覽:914
電影院夾片3d眼鏡什麼用處 瀏覽:722
全是胖子的國外電影 瀏覽:786
馬天宇電視劇電影 瀏覽:4
俄羅斯電影全部影片吻戲 瀏覽:317
賽爾號大電影2雷伊與邁爾斯大電影 瀏覽:866
烏魯魯日本電影 瀏覽:389
電影你好李煥英穿越時插曲 瀏覽:437
手機版罪惡都市電影院飛機怎麼開 瀏覽:20
香港電視劇電影茅山 瀏覽:53
奧斯卡獲獎電影名單2016 瀏覽:225
蘋果手機電影怎麼下載 瀏覽:980
紅字韓國電影手機 瀏覽:107
吳京的電影有哪些熱門的 瀏覽:786
美國小金人國際電影節 瀏覽:530
成龍電影片酬歷史 瀏覽:623
美國電影意外事故2016 瀏覽:868
民國很牛逼的電影電視劇 瀏覽:22
日本電影熱帶魚 瀏覽:995
最新電影2016國產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