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是誰主演的
譚鑫培
譚鑫培(1847-1917),人稱「叫天子」、「伶界大王」,是京劇界承前啟後的大宗師,他創立的「譚派」對老生行甚至整個京劇藝術的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當時譚鑫培的表演藝術以達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的唱段風靡京城,俗語雲「滿城爭說叫天子」、「京城無腔不學譚」。因此由他出演中國首部影片是順理成章的事,可惜這部電影今已不存,譚本人也只有少量唱片錄音傳世,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遺憾。
2. 譚培鑫主演的什麼是中國人自己設置的第一部電影
譚培鑫主演的《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設置的第一部電影。
1905年,適逢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京劇譚派藝術的創立者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便邀請譚鑫培作為片中唯一的演員,表演一段京劇。
於是,譚鑫培老先生便以京劇老生妝扮,在片中表演了京劇《定軍山》中自己最拿手的幾個動作片段。片子隨後在前門大觀樓放映,反響熱烈以至萬人空巷。
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也許是天作之合,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居然是與國粹京劇的結合,劇目竟然還是頗具象徵意味的《定軍山》,一代名伶譚鑫培也就成為中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
雖然由於年代久遠,當年的膠片和原始資料俱已湮滅,後代學者多有企圖重尋線索者,均無功而返,僅有程季華主編的《中國電影發展史》對其有相關敘述。
3. 中國第一位電影演員是誰
譚鑫培(1847~1917 )又名英秀、 金福 ,湖北武昌人,京劇老生「譚派」創始人。幼年隨父到北京,入金奎科班習藝,學老生。
中國第一位電影演員,著名老生演員,戲路廣博,文武昆亂,無所不能,是當時北京演藝界的明星人物,慈嬉的御用演員,人稱「伶界大王」,因拍攝《定軍山》而成為中國第一位電影演員。稍後他還拍攝過《長坂坡》的片段。 譚鑫培由於善於吸取其他流派的藝術精華,逐步形成了以唱、念、做、打相結合的全方位發展,戲路極為寬廣,有「集眾家之特長,成一人之絕藝,自有皮簧以來,譚氏一人而已」贊譽。 譚鑫培以畢生的心血和精力,全面地繼承並發展了民族傳統的戲曲藝術,贏得了各個階層各種層次的觀眾歡迎。近代重要的老生流派,都是從譚派衍化出來的。
「譚派」是京劇有史以來傳人最多、流布最廣、影響最大的老生流派,很長時期老生行當都有「無生不學譚」的現象。1879年到1915年,譚鑫培先後六次赴滬演出,使京劇走向全國,對「南派」特別是「海派」京劇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譚氏自家也跟京劇藝術結下了近兩個世紀的不解之緣,成為名副其實的梨園世家。譚鑫培的許多子孫,都是京劇名演員或名樂師。第五子譚小培對譚派藝術的傳承起到重要作用,譚小培後輩中的譚富英、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岩幾代人都學譚派老生,有的還兼習武生。20世紀30年代初,北平報紙上發表過一幅譚門祖孫三代的漫畫,風趣幽默,轟動一時。畫面上譚小培對譚鑫培說:「你的兒子不如我的兒子。」又回過頭來對譚富英說:「你的父親不如我的父親。」說來說去,就是說自己不如父親,也不如兒子。據說譚小培自己看到這幅漫畫毫不介意,反而呵呵大笑,說畫家把他在譚門想起的作用給畫出來了。
從譚志道傳至譚正岩,已經七世演戲,又是六世同工老生,且與京劇歷史的發展平行流傳,代代作出貢獻,這是中國戲曲史中罕見的現象。
王獻齋 《孤兒救祖記》中扮演侄子道培的王獻齋本是眼鏡店員出身,因為將角色的陰險歹毒演得活靈活現,從此專演「壞蛋」,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反派類型演員。他的代表作還有《新舊上海》、《脂粉市場》等片。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譚鑫培任正樂育化會會長。他雖然年事已高,仍然沒有離開舞台。這年冬天,他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到上海,在新新舞台演出1個月。譚鑫培晚年仍堅持練功,藝術造詣更臻於爐火純青。但是,這樣一位有卓越成就的表演藝術家,晚境卻迭遭坎坷。他曾因得罪袁世凱的爪牙,竟被禁演累月。1917年4月,北京的軍閥政客為了歡宴桂系軍閥陸榮廷,指名要譚鑫培為他們演戲,當時他正患病,實在不能上台,便婉言謝絕。但是,軍閥們始終不準,強行逼迫他抱病演出了《洪羊洞》。譚鑫培為他們演完了這場戲,勞累加上氣忿,病勢日益沉重,不到1個月光景,於5月10日溘然長逝,時年71歲。
譚鑫培是一位繼往開來、自成體系的京劇藝術大師。他把京劇老生藝術提高到一個全面發展的新階段,成為流傳很廣、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除子譚小培、孫譚富英、婿王又宸以譚派老生名外,繼起的余派(叔岩)、言派(菊朋)、高派(慶奎)、馬派(連良)、麒派(周信芳藝名麒麟童)、楊派(寶森),都與譚派有直接間接的關系。
4.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生死恨有廢物指導京劇名家誰主演
梅蘭芳主演,飾演韓玉娘。
1947年冬天,著名電影導演費穆以華藝影片公司的名義,邀請梅蘭芳拍一部京戲影片,經商議確定拍《生死恨》,並且大膽啟用顏鶴鳴,用這部影片試驗沖洗彩色膠片技術,攝制中國電影有史以來第一部彩色影片。
順利完成剪接後,於1949年3月在上海首場公映。這部戲曲影片在劇本改編和電影與舞台藝術相結合等方面,為後來者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賞析:
《生死恨》較梅蘭芳過去所拍的影片,各方面均有進步。他的圓潤唱腔,優美身段,富有內心感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在銀幕上別具魅力。特別是洞房、尼庵、夜訴、夢幻等場,表演深刻,傳達了人物心理和性格。
5. 中國第一部電影的名字叫什麼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黑白電影《定軍山》,100年前由譚鑫培主演的京劇版
中國第一部電影是--黑白電影《定軍山》,100年前由譚鑫培主演的京劇版
6. 《定軍山》是中國第一部什麼電影
《定軍山》是中國的第一部自攝的電影,也是中國第一次嘗試拍攝的影片。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播出。由著名的「譚派」京劇創始人譚鑫培扮演主角黃忠,導演任慶泰,攝影劉仲倫。
影片以傳統京劇定軍山為題材,拍攝了「請纓」、「舞刀」、「交鋒」等場景。影片利用陽光在北京豐泰照相館中院的露天場地上拍攝(今南新華街小學原址),共攝三日,錄制影片黑白三本。
《定軍山》的意義
從1905年到1908年,北京豐泰照相館任慶泰先後拍攝了譚鑫培《定軍山》等一批戲曲影片,並先後在大觀樓上映。在此過程中,任慶泰、劉仲倫、譚鑫培無疑成為了中國電影的先驅人物。他們的大膽嘗試和探索堪稱時代的壯舉,但正是電影和中國傳統在古都北京的結合, 最完美地闡釋了電影的中國本土化。
正如學者饒曙光所言:彷彿是中國電影的宿命,中國電影最早的起步就與傳統的戲曲聯姻,將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也就是戲曲;戲曲當中最國粹的部分,也就是京劇,展現在中國人的面前,無意中將歷史記憶、民族心象和文化歷程奇跡般地交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