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好李煥英製作成本多少
《你好,李煥英》的投資成本是8000萬,這在當下的電影製作中絕對算不上大製作。
除去這8000萬的成本,電影總票房的6.72%要交電影「增值稅」以及「附加」,另外5%的票房則要交給「電影專項基金」,這兩項合計在11.72%左右。
《你好,李煥英》,上交給國家的錢有6個億之多!
接下來的45.2億,才是可供電影各方分賬的總錢數。
這其中電影院首先分賬45.8%。電影是在電影院里和大家見面的,全國無數家電影院和無數的拍片,才鑄就了這52億的票房。所以,電影院分走:20.7億!
然後:院線公司分賬6.4%,也就是:2.89億;
中國影視數字(「中數放映系統」:走這個放映系統的電影都要收這個代理費,有興趣的可以自行網路)提留2.8%:1.26億;
發行方分賬3.7%:1.67億;
最後,除去以上的所有,《你好,李煥英》真正給出品方賺的錢,其實約合總票房的29.58%!
共計約:15.38億。
02
賈玲到底能賺多少錢?
這15.38億就全部是賈玲的了嗎?
當然不是!別以為演員都是大碗娛樂的人、沈騰也是賈玲和大碗娛樂的好朋友、聯合編劇也是大碗娛樂的聯合創始人,而賈玲又是大碗娛樂的創始人和老大,這錢就讓賈玲的大碗娛樂全拿走了!
恰恰相反,《你好,李煥英》的出品方總共有7家公司,而參與聯合出品的有19家公司之多!
根據公開的投資比例,賈玲的大碗娛樂在其中佔了兩成,也就是20%左右。
那麼,大碗娛樂整個公司最終能賺到的錢是:3個億左右。如果以機構預測的52億收官來算的話,就是3億零720萬。
大家都知道,大碗娛樂是賈玲的公司。而在2016年大碗成立時,北京文化出資1000萬投資賈玲,占股20%。賈玲占股35%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她的御用編劇,著名喜劇製作人孫集斌占股25%。
當時賈玲和孫集斌都和北京文化簽訂了約束協議。協定必須在公司全職工作5年,中途不得離開。一旦離開,就要按照市場價回購北京文化手上的股份。
而在最新的天眼查股權架構顯示中,大股東賈玲的持股比例達到了65%,是這家公司當之無愧的「掌門人」。而北京文化20%持股比例保持不變,孫集斌則目前佔有15%。
根據目前媒體的公開報道,大都採用了賈玲持股收益35%的這個說法。
那這樣計算的話《你好,李煥英》52億票房,賈玲最終能賺:1.0752億,也就是:1億752萬!
但如果按天眼查顯示的持股與收益比例65%來計算的話。那賈玲能分:1.9968億,也就是不到兩億元!足足多了9216萬人民幣!
當然,到底賈玲實際的收益比例是多少,是按35%還是65%,還是其他因由的數字比例來分,我們吃瓜群眾就不得而知了。
㈡ 好萊塢電影投資多少才算大片
1億美元才能算大片,現在好萊塢電影投資越來越大,每年投資上億美元的就有十幾部了,8000萬美元的只能算中等製作,3000萬以下的就屬於小成本影片了,8000萬左右美元級別中等製作的代表作有《斯巴達300勇士》、《神奇4俠1、2》
《地獄男爵1、2》
㈢ 盤點電影史耗資最大電影Top10
現在的電影都是張口閉口大製作,大投資,原來我們看到的都是天價電影啊!但是真正的看了又覺得對不起所說的大製作,下面跟我去看看電影史上好看的大製作電影排行榜!
NO.10《》2009
製作成本:2.2億美元
全球票房 :7.6億美元
災難片大導羅蘭-艾默里奇雖然總能製造出豪華得令人目瞪口呆的大場面,但在技術上他從來不嘗鮮,不像詹姆斯-卡梅隆、喬治-盧卡斯和彼得-傑克遜那樣喜歡做技術先驅,也就是說,他只使用成熟的技術,而成熟的技術一般不會太貴。他拍《獨立日》,只花掉了7500萬美元。這回拍《》,看上去無比鋪張,每一個鏡頭都是用厚厚的美元鋪出來的,但實際上,這些特效鏡頭實施起來並沒有太高的難度,在演員上,他也精打細算,連要價500萬美元的中等明星都沒用一個。所以《》的製作成本“只有”2億美元。
NO.9《金剛》2005
製作成本:2.5億美元
全球票房:5.5美元
彼得-傑克遜一向善於花小錢辦大事,《指環王》三部曲那麼何等的規模,總共才用掉了2.7億美元。然而話說回來,傑克遜拍《指環王》的時候,腕兒還不夠大,總要聽命於人,等到拍《金剛》,那就是投資人要聽命於他了,所以不免出手大了些。再加上拍《金剛》是傑克遜兒時的夢想,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片長也不妥協,足足三個小時,光是金剛島上的各種珍奇怪獸,就毫不手軟地出現了大小幾百隻,而用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拍攝金剛,更是用度驚人,所以成為當時最貴的電影。幸好《金剛》的性價比還不錯。
NO.8《超人歸來》2006
製作成本:2.5億美元
全球票房:3.9億美元
導演完《X戰警》系列的前兩部後,布萊恩-辛格突發奇想,決定復活大銀幕上最著名的超級英雄——超人,對此華納兄弟感到很欣慰,畢竟在《黑客帝國》完結後,他們很希望能有一套新的系列電影頂上。超人是天生干大事的,所以在《超人歸來》里,辛格讓大惡棍萊克斯-盧瑟製造出一塊新的大陸出來,而原來的,就讓它們下海吧。顯然,這需要用到很多特別費錢的電腦特效。可能是因為2000年以來銀幕的超級英雄太多了,歸來的超人票房並不理想,2.5億的成本更讓華納兄弟心驚肉跳。
NO.7《異星戰場》
製作成本:2.71億美元
全球票房:2.8億美元
《異星戰場》用《阿凡達》原裝後期團隊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火星。片中雖有大量的電腦特效,但攝制組在拍攝時還是想盡量利用真實的地點與風景,傳統的電影拍攝與電腦特技魔力完美結合,給這個故事注入鮮活的生命。可惜的是影片上映之後,口碑相當一般,票房慘淡,外媒更指影片是“用各種特效美化的科幻影片的大雜燴”。
NO.6《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2009
製作成本:2.75億美元
全球票房:9.3億美元
當初華納兄弟選英國人大衛·葉茨導演《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要的就是他沒有學會好萊塢導演大手大腳的毛病,他拍《哈利·波特與鳳凰令》,才花了1.5億美元,硬是跟此前一部齊平。可是到了《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他也沒能剎住車,續集電影主演 片酬 水漲船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所以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拍《哈利·波特與鳳凰令》時拿到1700萬,這回他就嚷嚷著要進2000萬俱樂部。而為了迎接3D時代的到來,大衛·葉茨也不能不應景拍些更炫的動作場面,結果不小心多用了1億美元的製作費。
NO.5《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
製作成本:2.8億美元
全球票房:14.09億美元
聚集了近年來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們,包括美國隊長、鋼鐵俠、綠巨人、雷神、獵鷹和黑寡婦,使得這部影片成為繼《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之後最賣座的影片。但是,超級英雄可不便宜,除了一線演員助陣,影片使用重金打造了超過3000個特效鏡頭,而為了製作這3000多個特效鏡頭,漫威把影片的後期製作放在了5到7個不同國家的12個後期公司中進行製作。
NO.4《長發公主》
製作成本:2.81億美元
全球票房:5.9億美元
根據聞名世界的經典童話《萵苣姑娘》改編而成的《長發公主》作為最昂貴的電影之一,通常會讓人大跌眼鏡,因為它只是一部動畫電影。部分成本高的原因是由於復雜的融合了傳統的手繪動畫(例如《 獅子 王》)與3D技術,給人一種與眾不同的經典感覺。
NO.3《蜘蛛俠3》2007
製作成本:2.9億美元
全球票房:8.9億美元
史上最賣座的超級英雄電影《蜘蛛俠》系列的第三部,托比-馬奎爾決心靠這部影片在片酬上與老友里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看齊,所以要拿2000萬美元的片酬,而前兩部他只分別拿到400萬和1700萬。馬奎爾的搭檔科爾斯滕-鄧斯特也沒客氣,要走了1000萬美元。更費錢的是特效。前兩部《蜘蛛俠》電影里,反角都只有一個,綠魔和章魚博士,到了這第三部,導演薩姆-雷米似乎為了跟集數對上好,弄出三個壞蛋來,毒液、殺人和小綠魔,這么一來,花錢不免增加不少,達到了2.58億。據說,雷米還是很省的,索尼本來給他准備了3.5億美元。
NO.2《泰坦尼克號》1997
製作成本:2.94億美元
全球票房:2.2億美元
造價近3億美元的《泰坦尼克號》是電影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影片使用傳奇般的電腦特技有效烘託了泰坦尼克號上演繹的經典愛情傳奇。豪華的客輪、精美的內飾、壯觀的場面、富有時代感的色彩渲染、恰如其分的音樂烘托、傳奇的愛情故事,所有這些無不體現出卡梅隆的匠心獨具。而這部鴻篇巨制更是騙走了全世界的眼淚,全球18.45億美元的收入還有比這更成功和電影嗎?
NO.1《加勒比海盜:世界的盡頭》2007
製作成本:3.42億美元
全球票房:3.4美元
《加勒比海盜》三部曲的完結篇,雖然第二部里最費錢的巨型章魚——海閻王戴維-瓊斯的寵物——沒再出來肆虐,但海上的各類牛鬼蛇神在這一部里來了個總亮相,而且最後一段漩渦中的決戰更長達40分鍾,主演像約翰尼-德普也拿的是2000萬級別的好萊塢 最高 片酬,所以不費錢是不可能的。要知道,迪士尼和製片人傑里-布魯克海默已經進行了成本控制,和第二部的演員部分是一起拍攝的,以防他們坐地起價。同時,在國內公映的《阿凡達》肯定是部改變電影觀念和走向的電影,它同時也激活了我們大腦里的計算神經——什麼樣的電影能花掉3億,甚至5億美元,《阿凡達》是有史以來最貴的電影嗎?關於最貴的電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蘇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拍《戰爭與和平》,根本不計成本,成本摺合成如今的美元,高達6到7億美元——一說是10億美元。而1963年的《埃及艷後》,如果把通貨膨脹計算在內,成本也有3.06億美元,令21世紀的高成本影片黯然失色。在這里,我們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不考慮通貨膨脹,挑出有史以來最貴的10部影片。
㈣ 一部動漫電影真的需要幾億成本嗎為什麼這么貴
近些年來,動漫電影越來越流行。在國內,從2019年開春的《白蛇緣起》到暑假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收獲了很高的票房。但是據了解,《白蛇緣起》的製作成本一共加起來2億,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本甚至高達3億元。不少網友驚呼:不需要請演員,為什麼成本還這么貴?其實,這是因為每一幀動畫的精細程度,再加上3D的效果,都是需要大量資金來維持的。
在全球預算最高的動畫片排行榜中,居於榜首的動畫每一秒的成本為3萬多美金。這僅僅是一秒的數據,就已經達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因此一整部動漫電影下來,幾億的成本並不誇張。中國的3D電影正在逐步提高水平,畫風也做得很完美了,相信動漫電影以後會越來越流行。
㈤ 投資一部好的電影宣發大概需要准備多少錢
投資電影的人最想問的就是,知道了影片成本,那麼影片的宣傳策劃成本一般是多少呢?俗話說得好「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單單靠影片拍的好就想得到高票房是不夠的,拍好了還得宣傳策劃一番。按照以前的來說,一部電影的投資金額過億都要讓我們驚呼「大製作」!而如今的大片單單是電影宣傳花費就少則幾千萬。電影宣傳階段早已是電影市場的頭等大事,有的影片電影宣傳花費乃至可以超過總投資達的一半,與製作花費齊平。
今年春節檔期的幾部高票房的影片無一列外均重金投入在電影宣傳花費上。《捉妖記2》的電影宣傳花費是最高的一部,粗略估計應該接近3個億,這樣的電影宣傳花費也帶來了鋪天蓋地的宣傳策劃,可以說幾乎無死角,線上與線下隨處可見。乃至連農村都掛上了看《捉妖記2》的宣傳策劃橫幅,央視的春晚倒計時節目里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這樣的宣傳攻勢也讓《捉妖記2》在上映之初技壓群雄,可見宣傳的重要性。
《唐人街探案2》的前作作為票房黑馬,這一次續作來臨也是趾高氣揚,電影宣傳花費花了1.5億,總投資超過了5.5億。宣傳攻勢雖然很強勁,但我們還是能明顯的感受到《捉妖記2》的宣傳策劃更具優勢。確實,花3億的效果比1.5億要強,沒白花。在上映之初《捉妖記2》也領先於《唐人街探案2》,後來卻被超過了,這完全是因為口碑的原因,只知道掏錢去宣傳策劃卻不在乎影片質量,完全的顧頭不顧腚,影片質量永遠是影片的核心部分。
影片《紅海行動》的電影宣傳花費也在1億左右。
要敢於掏錢宣傳策劃的影片通常可以得到大量的排片佔比,電影院方排片時是很注重這個關鍵因素的。這也是逐漸形成的市場導向,近些年高票房影片毫無例外都是電影宣傳做得很好看的電影。當然,電影宣傳也是很費勁的一個階段,線下的各種廣告投入是最基礎的,線上的話題度、打廣告、上綜藝都是常用手段,電影路演也是必備階段,導演帶上主演一個一個城市的宣傳策劃電影路演,可以說不比拍電影時輕松。總之,就是用盡各種手段號召觀眾們走進電影院買票看電影。
㈥ 盤點最燒錢的5部電影,《八佰》只排第三,第一是誰你知道嗎
如今的電影製作費用可以說是越來越高,大製作的電影在會讓觀眾有更好的視覺體驗效果,吸引更多的觀眾看電影。近些年來不斷有大製作的電影上映,那麼國產電影中有哪些製作費用 最高呢?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狼圖騰》製作成本:3億。票房:7.04億。初看很驚艷,書中幾個經典片段都有,但是中間有點滑坡了,巴圖改死了,強行與嘎斯邁有感情線。感觸比較深的是掏狼崽後送狼崽見騰格里那裡,最後追狼的部分也拍的很好。很多鏡頭都是實景,特效也挺好的!
純正的張藝謀式饕餮盛宴。畫面精美繽紛,場面恢宏壯闊,門面眾星雲集,四面八方饕餮來襲。故事來源於傳說,雖說是傳說,是否也應該合情合理一些,東西方文明有交集碰撞,古人口吐英文還是有些許的違和感。眾星捧月看景甜,卻讓劉天王當綠葉,實在是不忍心如此的安排。
㈦ 中國電影製作成本詳細
電影的成本不僅包括導演,編劇,攝像,演員,場景,拍攝,後期,食宿行等的費用,而鍵空廳且包括市場營銷及宣傳的費用,通常市場營銷及宣傳費用等於拍攝費稿隱用或1/2的拍攝費用。
每部電影根據概念和要求的不同,可以分為小成本電影,中型製作電影,和大製作電影。小成本電影基本在1000萬人民幣以下,中型製作電影成本基本在1000-8000萬人民幣左右,大制虧攜作電影成本在8000萬元以上。
國產小成本電影代表作《失戀33天》(約9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國產中型製作電影代表作《人在_途之泰_》(約3000-4000萬人民幣,不含宣傳費用),好萊塢大製作電影代表作《阿凡達》(約6億美元,不含宣傳費用)。
(7)電影3億製作屬於大製作嗎擴展閱讀:
剪輯技巧
1、切入切出
這是電影中最常用的一種鏡頭轉換方法。即是不加技巧地從上一鏡頭結束直接轉化到下一個鏡頭開始,中間毫無間隙。稱為切。
2、淡出淡入
也稱電影畫面的漸隱、漸顯。畫面逐漸變暗,最後完全隱沒,這種方法叫做淡出或叫漸隱。相反,畫面逐漸由暗變亮,最後完全清晰,這個鏡頭叫做淡入,也叫做漸顯。
3、劃入劃出
也是電影中鏡頭轉換的一種技巧。有時用一條明晰的直線,有時用一條波浪型的線等從畫面邊緣開始直、橫、斜地將畫面抹去,叫劃出。代之以下一個畫面,叫劃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