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索馬裏海盜瘋狂搶劫遠洋海輪是什麼電影
《菲利普船長》。
上映時間是2013年09月27日。
劇情簡介:2009年,美國貨輪「馬士基·阿拉巴馬」號在船長理查德·菲利普(湯姆·漢克斯 Tom Hanks 飾)的帶領下執行在非洲角區域的貨物運輸任務。該次任務的航線途徑海盜猖獗的索馬里地區海域。雖然菲利普船長和船員都進行過抗擊海盜的訓練和演習,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料到在啟程不久就遭遇了四名索馬裏海盜的登船襲擊。菲利普船長在保護船員和貨物的搏鬥中不幸被海盜劫為人質並帶離貨船。美國海軍等部門接到情報後立即展開大規模營救菲利普船長的行動。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是近200年以來美國船隻首次遭到海盜的劫持。
2. 沉船電影
海神號歷險……著名的電影沉船事件,有兩個版本
泰坦尼克號……N多版本,老卡的最著名
冰海沉船……題材同上,英國出品的經典黑白老電影
完美風暴……風暴完美,人類頑強
驚濤大冒險……2006年的海難題材電影
沖出地獄海……打撈泰坦尼克號的災難片
海猿2……日本拍的,貨船觸礁沉沒
布列坦尼號/不列顛號……又是船上的不可靠愛情,因為雙方都是間諜
生死時速2:海上驚情……威廉·達福操縱游輪失控沖上海邊小鎮
3. 怒海救援真實歷史
怒海救援真實歷史發生於1952年2月的一天,風雪交加的海上一艘油輪被海浪襲擊斷裂,發出求救,海警Bernie Webber在得到指令後,在警衛隊員都知道這是有去無回的一次營救情況下,Bernie Webber還是組建了自己的營救小隊,冒著生命危險帶著4名船員,駕著小船出海營救。
本應先出海換大船營救,但風暴太大,大船回航,在此情況下,Bernie Webber堅定信念,駕駛小船航行在茫茫大海,向風暴發起挑戰。,在Bernie Webber帶領下,於2月18日下午完成營救,本次營救被認為是海岸警衛隊歷史上最偉大的小船營救案例。
(3)關於大貨船的電影擴展閱讀:
《怒海救援》表達的精神:勇敢並非什麼品質,不過是一種選擇
這是一部典型的美式英雄電影,然而,這里的英雄並非漫畫產物和基因變異,整部影片難得以一個真實故事作為腳本,改編自同名小說《怒海救援》。
小說和電影當然會有差異,但總體的內核是一致的。男主角沒有一個長相異常精緻、穿著時髦復古的紅顏知己,卻有更暖心和踏實的心上人。在接受並執行任務的那一刻,心理斗爭並沒有那麼強烈,也沒有那麼多沖突。
他從未覺得自己多麼勇敢,反而把一切當作他應該做的事情,有人正身處危險,等待他的營救。拋開過度的放大,這樣的男主角真實而平凡,卻也更令人感動,那時普通人才會有的體會,其實,勇敢不算什麼,不過是一個選擇。
媒體稱這次救援為「美國海岸警衛隊歷史上最值得銘刻的行動」。可以說,不論是救援者的堅持還是被救者的冷靜,無一不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哪怕在最危險的時刻,在最深的暗夜裡,勇氣也能夠戰勝一切。以及,或許每個人都應該記住海岸警衛隊的那句口號「Semper Paratus」,這是一句拉丁文,意味著「時刻戒備」。
參考資料:網路-怒海救援
參考資料:新華網-哪怕畏懼,依然前行_電影《怒海救援》原著小說
4. 二戰電影《灰獵犬號》背後的故事,真實殘酷的大西洋潛艇戰
2020年7月10日,由美國著名影星湯姆.漢克斯自導自演的戰爭電影《灰獵犬號》在流媒體平台上映,這是一部講述二戰期間發生在西北大西洋上德國潛艇和盟軍水面艦艇之間攻防戰的電影,是以真實 歷史 背景為基礎展開的一部戰爭題材大作。筆者印象中,這也是第一部以水面艦艇反潛戰視角為主線的潛艇戰電影。
這部電影在上映前並沒有收到影評人的好評,原因是"過多的海軍專業術語"。不過筆者看完以後覺得,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這個"缺點"正反映了製作方的專業和認真。這部電影對於海軍水面艦艇反潛作戰的描寫是相當精準和到位的,真實反映了早期海軍艦艇作戰的特點,相當良心!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1942年,主角是一艘虛構的美國驅逐艦:DD-548"灰獵犬"Uss Greyhound號的艦長。這艘"弗萊徹"級驅逐艦是一支由4艘艦艇組成的護航編隊的指揮艦,負責護送一支由37艘商船組成的船隊,橫跨大西洋將物資從美國運往英國。期間遭受以 "灰狼"號為首的德國潛艇群攻擊,"灰獵犬"號帶領護航編隊和德國潛艇鬥智斗勇,反復搏殺,終於完成了護送任務。91分鍾的電影只有片頭一段不到7分鍾的鋪墊,立刻就進入了故事的主線,緊張的海上反潛搏殺一刻不停貫穿全片直至結束,看得緊張刺激,懸念重重!
相信還有很多人還沒看過這部電影,所以筆者今天就不做過多劇透了。不過對於普通不懂軍事的觀眾來說,這本電影里很多情節的設定確實不太容易理解,今天筆者就從軍事的角度結合電影來聊聊當年的那場波瀾壯闊而殘酷的大西洋潛艇戰,也方便大家觀影時能有更好的理解。
1. 大西洋潛艇戰和"狼群"戰術
二戰時期有兩大戰場,太平洋戰場是大規模的海空登陸戰,主要作戰目標是太平洋上各島嶼的爭奪,地面戰規模較小,主要為海軍大型水面艦艇之間的對決。歐洲戰場主要為大規模地面戰,相比強大的德國陸軍和空軍,德國海軍實力較弱,所以發生在大西洋上的海戰主要為盟軍反潛作戰兵力和德國潛艇之間的反潛戰。
二戰初期,德國陸軍摧枯拉朽般攻佔了大部分歐洲地面,只剩下了孤懸海外的英國。而後德國開始向東攻擊蘇聯,形成了東攻西守的局面。英國作為西線盟軍最後的據點,是返攻歐洲大陸的橋頭堡,所以大量物資、裝備從大西洋彼岸的美加兩國出發運往英國,這條大西洋運輸線是維系英國生存的生命線,德軍為了穩固西線防禦,一直努力將其切斷。在1941年德軍損失了最後的大型水面艦艇之後,面對強大的英國海軍水面艦艇力量,德國海軍將潛艇這種非對稱型的作戰方式作為主要作戰模式,從而拉開了大西洋潛艇戰最激烈,也是最殘酷的一幕。
德國潛艇採取的以多艘潛艇在航線附近預設陣地埋伏,一旦發現船隊立即召喚附近潛艇集中攻擊,從而實現局部兵力優勢的戰術,被稱為"狼群"戰術。由於盟軍的運兵船多採用高速客輪,且有大量水面艦艇保護,攻擊不易,所以德軍潛艇的目標主要是航速只有10-11節,只擁有少量護航力量的貨船編隊。一時間,大西洋上狼煙四起,一整船一整船的戰略物資,包括美國生產的坦克、飛機、火炮、彈葯,在德國魚雷的爆炸聲中沉入冰冷的北大西洋海底。德軍的潛艇戰使得盟軍往英國的戰略運輸受到很大威脅,也一定程度上推遲了盟軍返攻歐洲大陸戰役的啟動時間。
電影的故事背景,就發生在一支由37艘貨輪組成,代號"HX-25"的貨船編隊橫跨大西洋過程中。這樣的一支編隊自然是德國狼群的絕佳獵物,由於飛機的航程有限,在大西洋中部有一段約50小時的航程沒有空中掩護,只能依靠護航艦艇提供護衛。而影片中的狼群數量達到7艘,護航艦只有4艘,兵力處於劣勢,要想成功守住編隊確實困難重重!
2. 二戰時期的潛艇戰攻防戰術
潛艇是一種可以水下航行的作戰艦艇,其最大的特點在於隱蔽性好,可以神出鬼沒的進行攻擊。其主要武器為魚雷,一般一艘二戰時期的德國U型艇可以攜帶24枚魚雷,通過潛艇頭部的四個魚雷發射管和尾部的兩個發射管發射,再裝填魚雷的時間約為10-20分鍾一枚,所以德國潛艇每次攻擊可以發射的魚雷數量為6枚。由於魚雷是在水下擊中艦船的,所以一條魚雷的威力就足以可以擊沉一艘沒有防護的商船。
二戰時期的潛艇都還是常規動力潛艇,以柴油機為主動力,水面航行時用於提供動力和給電池充電,水下潛航時使用電池驅動電動機。一般潛艇水面最大航速為17-18節,水下最大航速為8-10節,連續潛航時間在最大航速下約為2小時,2-4節的航速下可以堅持10個小時,然後必須浮出水面進行充電。所以,當時潛艇大部分時間是處於水面航行狀態的,只有在進行攻擊的時候才會下潛進行隱蔽潛航。
二戰時水面艦艇和潛艇之間的攻防戰,可以說是一種互相看不見對方的"盲打"模式。水面艦艇首先依靠雷達探測周邊海域處於水面航行狀態的潛艇,在發現潛艇後快速向潛艇逼近,逼迫潛艇緊急下潛。如果潛艇下潛躲避,反潛艦就開始使用被動聲吶探測潛艇發出的機械噪音,在確定大概位置後,反潛艦打開主動聲吶向目標區域發射聲波(就是很多電影中的"咚……咚……"聲),並通過計算聲波撞擊潛艇後反彈回的時間,來精確測得距離、深度等信息。然後反潛艦要做的就是通過快速機動抵達潛艇正上方,投下深水炸彈對潛艇所在區域進行覆蓋,以期其中的一兩枚可以成功擊中潛艇。整個過程中,雙方都無法目視對方,只能依靠聲吶數據進行判斷,所以並不能確保每次反潛攻擊都能成功,甚至無法完全確定攻擊是否有效。二戰時經常有潛艇被幾艘反潛艦連續攻擊,上百枚深水炸彈投下卻最終無礙的戰例發生,又或是水面艦沒有看見潛艇被擊毀的證據,而潛艇也未能返回基地,無故失蹤的情況發生。可以說基於當時的技術水平,反潛戰很多時候就是一場鬥智斗勇的"貓抓老鼠" 游戲 。
潛艇一旦在交火中被逼出水面,那基本就是無路可逃了!僅僅依靠一門甲板炮和幾門小口徑高炮,潛艇分分鍾會被反潛艦的各種火炮送入海底。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潛艇在交火中是不會浮出水面的。
潛艇的生存靠的是隱蔽,所以不會主動招惹水面作戰艦艇,在攻擊商船隊的行動中,潛艇首先需要躲開護航艦的攔截,將魚雷射向商船,然後借機偷襲護航艦也不是不可以,但主要還是躲為上策。護航艦有時也會採用對可疑潛艇海域進行反復搜索的方式讓潛艇一直停留在水下,等船隊開遠並轉向後再高速追趕編隊。而潛艇確認安全後再浮出水面時,編隊早已無影無蹤,這也是一種擺脫潛艇攻擊的辦法。但是這一方法在對付多艘潛艇的協同攻擊時就無效了,多個不同方向的威脅會讓護航艦顧此失彼,這就是狼群戰術的優勢。
3. 二戰水面艦艇反潛作戰主力:驅逐艦
二戰時期的反潛戰,除了航空反潛,最有效的反潛兵器就是驅逐艦。但早期的驅逐艦出現的目的並不是反潛,而是作為"雷擊艦"誕生的,一般排水量2000-3000噸,最早的驅逐艦是用於在戰列艦對戰過程中,高速沖向對方戰列艦隊形,向其密集發射魚雷,以小博大攻擊戰列艦,最起碼能打亂對方陣型,為己方戰列艦轟擊提供幫助。所以驅逐艦一直有一個特點就是航速非常高,一般都有30節以上。
驅逐艦在反潛作戰中具有絕佳的優勢,除了速度快,它的體型適中,可以安裝雷達和反潛聲吶等全套設備。同時又具有很強的機動性,轉彎迴旋半徑小,便於在和潛艇的對戰中,快速佔領攻擊位置發起攻擊。對於當時的潛艇來說,驅逐艦就是潛艇的剋星,是潛艇最怕遇見的對手!
在電影中,護航編隊的4艘艦有3艘是驅逐艦。除了主角美國海軍"弗萊徹"級"灰獵犬"號,還有兩艘英國海軍驅逐艦"鷹"號和"哈里"號,這兩艘驅逐艦的特寫不多,從其單煙囪和雙聯封閉式艦炮判斷"鷹"號應該是1900噸級的英國K級驅逐艦,而"哈里"號有兩個煙囪,應該是一艘"部族"級驅逐艦,還有一艘加拿大護衛艦"迪基"號,從其外形怪異的艦橋判斷是一艘英國轉讓的江河級護衛艦,排水量1200噸,專門用於進行護航任務。這樣的護航力量對付一兩艘潛艇的威脅是足夠的,但遇到電影中這樣的狼群就捉襟見肘了。這4艘艦中"灰獵犬"號噸位最大(3000噸),速度最快(37節),是護航編隊的機動力量和指揮艦。整部電影中該艦不停在編隊前後來回穿梭,左撲右擋,獨自或協同瓦解了不少威脅。也難怪德國領頭的潛艇"灰狼"號要聯合其它潛艇在最後時刻主動對其發動攻擊,左右夾攻力圖解決這個護航編隊最強的保護者!因為一旦解決了"灰獵犬"號,整個編隊的商船就都只能任其宰割了!
大西洋潛艇戰從1939年開始,到1943達到高峰,於1945年落下帷幕。德國一共擊沉了超過3500艘各型商船和175艘盟軍艦艇,總噸位超過2100萬噸,付出了800餘艘潛艇被擊沉的代價。這場殘酷的海上戰爭造成了交戰雙方近10萬人死亡,上千架飛機和數千輛坦克沉入海底,各種彈葯和物資更是不計其數!但這一切並沒有改變戰爭的結局,納粹德國的滅亡只是個時間問題!
最後,回到電影上來。這部電影對於反潛作戰的描述非常專業,是部不可多得的海軍題材佳作,非常值得一看!也希望大家在看了作者的文章後,對理解這部電影中的作戰環節會有所幫助。至於這部電影其它一些涉及情節的地方,過些日子等大家都看過電影後筆者再來解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