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幾部老年人愛看的電視劇
1、《娘道》:在很多青年觀眾不解這部劇的三觀的時候,卻發現爸爸媽媽看得津津有味。因為他們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所以,對這部電視劇的興趣也很大。
2、《人民的名義》:由陸毅、張豐毅主演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也深受中老年人的喜愛。因為是反腐題材,並且內容十分貼近生活,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很多中老年觀眾的注意力。
3、《西遊記》:由六小齡童等人扮演的《西遊記》也是中老年人的最愛,只要是電視上播出,他們就會守在電視機旁邊看這部劇。現在街上的很多老年人都能滔滔不絕,並且很清晰、很完整地講出來這部電視劇裡面的很多情節。
4、《金婚》:由蔣雯麗、張國立主演的電視劇《金婚》也是很多中老年人的最愛。因為這部電視劇的背景和他們生活的背景十分接近,所以他們看到這部電視劇往往會勾起對之前生活的回憶。他們跟著這部電視劇一起哭,一起笑,百看不厭。
5、《鄉村愛情》:由趙本山等人主演的《鄉村愛情》同樣也是中老年人最喜歡看的電視劇。因為這部電視劇幽默搞笑且十分貼近生活,所以很多人會樂此不疲地觀看這部電視劇。
Ⅱ 如何評價電影《國際市場》
從去年開始就期待這部號稱韓版阿甘的電影,雖然顯得有些流水賬和刻意煽情,但依舊感動了我。韓國影壇,每年年底如約而至的重磅催淚彈。取自導演父親名字的男主尹德秀作為一個普通人,縱有抱負理想卻沒有為自己真正地活過,為了家人和對父親的承諾犧牲了一生,拼搏了一生。小人物帶領我們展開歷史大時代的圖卷,隨著德秀的腳步,我們幾乎看到了韓國的半部近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史稱625事件,其實戰爭並非這一天正式爆發,這么稱呼只是為了規避各種歷史問題。
8月中旬,朝鮮人民軍將韓軍驅至釜山一隅,攻佔了韓國90%的土地,這就接上了電影開始的興南大撤退。
9月15日,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開始大規模反攻。
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應朝鮮請求赴朝,與朝鮮並肩作戰,經過歷次戰役最終將戰線穩定在38線一帶,我們稱作抗美援朝戰爭。
12月13日,德秀一家在碼頭登上美軍戰艦,其父親和妹妹失蹤。
1951年初,德秀一家來到了釜山的國際市場投奔開店的姑姑,並在此度過了其勞累的一生。
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議》,朝韓雙方正式停戰。此時,德秀和逗比基友達九正在大街上擦皮鞋,補貼家用。
其後的十年間,德秀一直在碼頭當搬運工,扛起了撫養家庭的重任。1963-1977,韓國興起礦工護士赴德潮,緩解韓國的失業難題和賺取大量外匯,為韓國經濟的崛起付出了大量的血與淚。
1964年,德秀為了考上首爾大學弟弟的學費而陪著達九奔赴德國挖煤,在那裡展開了一段幸福的初戀喜劇,結識了護士英子。
1966年,瓦斯爆炸引發礦難,德秀的達九九死一生,渡過難關。12月21日,第一批赴德礦工回國。
1967年3月,英子回國找德秀,奉子成婚。
1973年秋,德秀通過自身的努力拿到了海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離自己當船長的夢想近了一步。但為了妹妹的嫁妝和買下姑姑過世後留下的花粉之家小店,德秀不顧母親和妻子的反對拉著達九遠赴越南戰場做工人,又是大難不死。
1975年4月30日,越戰結束。德秀跛著腳和達九回到了韓國,妹妹結婚。其間他們買下了姑姑的小店,一直經營至今。
1983年夏,首爾認親活動,重磅推淚彈,兄妹相認,淚如雨下。
首尾呼應,德秀放下了一生的執念,放棄了用來等父親的花粉之家,從而和家人幸福地生活下去,並繼續見證韓國的歷史。
自古受中國儒家影響的韓國也對家國觀念尤為看重,長兄如父,德秀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家的重擔。承載了太多歷史的釜山上空飄著的那一紙錄取通知書和飛著的那一隻蝴蝶在無聲地訴說著什麼。
秉承著韓國電影的慣性,又是笑中含淚,哭中帶笑。或許因為是歷史和文化都跟我們休戚相關的韓國,我們更能感同身受。歷史中總有驚人的相似,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國家的繁榮昌盛總會犧牲幾代人的幸福。希望真的能像電影中說的那樣:「忍耐是苦的,但那果實是甜的。」
Ⅲ 有什麼適合老人看的電視劇或是電影
合適老人看的電視劇,可以看港劇呀,港劇2000年左右或者之前挺多的,那個年代港劇在內陸也挺流行的。
如下經典電視劇(部份大陸劇):
尋秦記、
神鵰俠侶(古天樂版)、
天龍八部(黃日華版)、
春光燦爛豬八戒、
花木蘭(焦恩俊 趙文卓 袁詠儀版)、
笑傲江湖、
三國演義、
楚漢驕雄(鄭少秋)、
倚天屠龍記等。
當然,60歲以上的,可能喜歡看抗日劇比較多。
Ⅳ 適合70歲左右老年人看的動作或者戰爭片有哪些
適合老年人看新武打電覬劇有《西遊記》《射凋英雄傳》《楊家將》《太極張三豐》《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是由於榮光執導,楊祐寧、文詠珊、白澍、張天陽領銜主演,蘇青、何泓姍特別出演,於榮光、黃奕、沈曉海、邱心志、呂良偉友情出演,朱珠、高泰宇、曾一萱、劉美彤、孟麗、馬雅舒、劉玉翠、徐冬冬、王婉娟、朱曉漁、孫雅麗主演的古裝武俠劇。
該劇根據作家金庸的同名小說改編,以北宋哲宗時代為背景,講述了「丐幫幫主」喬峰、「大理世子」段譽、「少林小僧」虛竹三位江湖俠士涉足武林紛繁,在刀光劍影中經歷「求而不得」的命運之苦,在旌旗獵獵間肩負「家國天下」的責任使命的故事。
評價
《天龍八部》作為金庸經典武俠小說,第六次影視化改編的新版《天龍八部》,也展現出一定的新氣象。同樣是小說IP改編,新版《天龍八部》則把重點放在內容上,對原著「俠義」和「情感」兩個命題進行了深入開掘。
從觀眾反饋來看,似乎仍難逃脫「翻拍毀經典」的命運,除了有少部分觀眾認為該劇還可看外,大部分觀眾對這次改編並不買賬。雖然觀眾評價褒貶不一,但創作者還是在創作中尋求創新,用近年來新的視覺特效呈現傳統武俠江湖,實現了經典與科技的創意碰撞。
Ⅳ 70後80後的你最喜歡看什麼類型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呢你會推薦哪些呢
70後80後的你最喜歡看什麼類型的電視劇或者電影呢?你會推薦哪些呢?
1、《神鵰俠侶》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著他們那個年代的楊過和小龍女,而讓80後們記憶最為深刻的要屬95版香港TVB電視劇神鵰俠侶了。而古天樂身背長劍,長發披肩和一身白衣的李若彤相偎相依的情景,也已成為一個經典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