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你喜歡日本動漫電影,這座公園一定別錯過,動漫中哪些場景是現實生活中的
新宿花園是一座集日式和法式庭院精華於一身的古典園林。幾乎日本影視基地的每一部動畫都能在現實中找到靈感。新宿豫園以其燕爺閣而聞名。
東京市中心有許多公園和綠地,春天有浪漫的櫻花,秋天有紅葉。他們中的一些人既有美麗的風景,又有令人興奮的風景。
日本是一個動畫大國。大家都或多或少看過日本動畫,更不用說動漫迷了。日本動漫伴隨著一些人的成長,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感動,到日本旅遊,除了櫻桃、楓樹、購物、溫泉,動漫也是其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日本動漫不僅停留在熒屏和漫畫書中,在日本也有許多動漫博物館和主題周邊美術館,讓你真正觸摸到精彩的世界。
『貳』 有五個卡通人物站在楓葉下的電影
是不是這個?
『叄』 找一部動漫電影講的是一群人拯救楓葉林的故事
我也看過那個動畫片,講的是幾只動物由於一個外星來的人給的樹葉(粘在額頭)變成人類,他們組成樂隊,是為了宣傳快樂與和平,當時正直戰爭,軍隊的一個年輕軍官愛上了那個貓咪變成的笛子手,那個軍官其實是個機器人····唉~~~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名字~~~
『肆』 夏天的楓樹是什麼樣子的
楓樹的葉子夏天的時候是綠色的。 樹葉的綠色變來自葉綠素。樹葉中除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外,還含有葉黃素、花青素、糖份等其它色素及營養成份。 進入秋季天氣漸涼,氣溫下降,葉綠色的合成受到阻礙,樹葉中的綠色素減少,葉黃素、胡羅卜素、花青素就會表現出來。如花青素表現出來就是非常鮮艷的紅色,葉黃素表現出來的就是黃色,所以秋天樹葉的色彩有紅色和黃色深淺不一,非常絢麗。如果我們作個試驗,在初秋時剪一片楓葉放在家中比乾燥的地方,幾天之後水分蒸發了,楓葉就變成了紅葉。如果將剪下的綠葉放在糖水當中,其變紅的速度就會更快。 花青素在酸性環境中才會出現紅色,遇鹼便呈現藍色,如果樹葉本身不含有酸就不會變成紅色,據測定只有楓樹、黃櫨樹等少量植物葉子中的細胞葉是酸性的,這些樹種會隨著秋天的降臨,花青素的增多樹葉逐漸由綠變紅。對於大多數植物而言,所含的花青素很少,或者花青素含量雖多,但細胞葉卻是鹼性的,這些植物的葉子就不會因為天氣的轉涼而變紅。我國幅員遼闊、緯度跨度大,秋天到來的時候也各不相同。 剛剛步入9月,當我國大部分地區還處在夏末,東北平原、長白山地區的葉子就已經開始變紅。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逐步降低,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進入秋季,紅葉的生長也逐漸南移,到了11月、12月,當北國已經樹葉凋零之時,南方的一些地區卻紅葉爛漫。
『伍』 看楓葉去哪裡 國內最佳賞楓勝地
國內最佳賞楓勝地:北京香山、南京棲霞山、蘇州天平山、長沙嶽麓山、河南省南陽市桐柏山。
1,北京香山
桐柏山黃崗紅葉素有「中原紅葉之都」的美譽。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黃崗鎮境內,紅葉景區面積95.山8平方公里,主峰啟母嶺海拔758米,景區內風景秀麗,以蘇區紅色文化不同於香山紅葉,桐柏縣黃崗紅葉多是楓葉,顯得纖細和單薄,充盈都市的嬌嫩;黃崗紅葉多是櫨葉,碩大而豐滿,蘊含山間的野性。
『陸』 楓樹像什麼
楓樹像一隻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葉子此時已經火紅火紅了,風一吹,楓葉脫離了樹枝,毅然的飄落,就。一棵棵楓樹成了一頂頂大紅傘,紅彤彤的楓葉在枝頭歡快地打著轉,發出「沙沙「的響聲。
看,樹林里,那一棵棵火紅的楓樹,像燒著了似的,天空中一排排大雁正飛向溫暖的南方,那一聲聲雁鳴是它們告別的話音。
一株株楓樹挺拔直立,秋風一吹,葉子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就像鼓掌在歡迎我們.楓樹鬱郁蔥蔥的,好像一把太陽傘。
描寫楓樹的句子
1、溫存的,楓的顏色,閃爍著惹眼的喜色,輝映著麗日眩目的陽光,用溫暖的輕吻,感動每一片樹皮,呼喚所有生命與遠方的鍍金田野,滿山的火紅果園,照亮著金色的秋天。
2、秋天的楓葉好似燃燒著的火球,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美麗極了。
3、在紅楓葉即將落地之前那一瞬間,它的生命是幾乎沒有了。可是,多情的人,還是將它夾進書頁,或做成標本,或做成卡片,還有的拿回家放進冰箱,總是戀戀不舍的,將它保護好,賦予它生命的延續。
4、又一陣秋風蕭瑟拂過,穿過我的耳膜,飄過我的發梢,一片楓葉隨風飛舞,似一隻疲憊的蝴蝶,緩緩盤旋,親吻過我的鼻尖,落在我的腳邊,我似乎聽見了楓葉心碎的聲音,它終是擺脫不了命運的摧殘,還是與樹分離,雖然它看見了樹眼裡的哀痛。
『柒』 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楓樹是什麼樣子(作文)
說起楓樹,一定就會想起秋日時那隨風擺動的紅葉。每逢秋季,楓葉總會一改平日翠綠的容貌,取而代之的是火一般的鮮紅,這是它生命中最美的顏色。拿起一片楓葉細細端詳,發覺它的外形很奇特:既像金魚美麗的大尾巴,又像一個人的手掌,葉子的表面還有些細小、濃密的毛。楓葉的清香中還透露出大自然的氣息,沁人心脾。近看它們像一隻只小精靈,遠看卻又像一團團火焰,燃燒著你的心靈,真不愧是「霜葉紅於二月花」。
我的小區里就有一小片楓樹林,這些楓樹並不粗壯,樹干只有筆筒般粗細,枝幹更是細得像筆一樣。別看它那麼弱不禁風的樣子,但它的枝幹卻很有韌性,想要折斷它絕非易事,因此,它在寒風中總能堅強地挺立。
楓樹其實也是有花的,只是它小得可憐,沒有花瓣,所以不留心的話就很難發現,我也是在一次出遊時偶然發現了這飄落的黃綠色小花。不同種類的楓樹,果實也是不一樣的,我有幸見到的果實猶為特別,它們像一個個小刺球掛在枝頭,呈暗紅色。楓樹的果實還可以治療急性蕁麻疹。
楓樹不僅是秋季時一道美不勝收的風景,它還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
楓樹的根部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牙痛;而楓葉的用處就更多了,不僅能治腸炎,胃痛等疾病,還對皮膚濕疹有治療功效呢。另外,楓樹木材堅實,可以用來製作傢具。
古人為楓樹傾灑過多少筆墨「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楓醉未到清醒時,情落人間恨無緣。」……對於楓對的偏愛,可見一斑。
我愛那蕭蕭秋雨中的楓樹,愛那隨風飄落的紅葉,更愛那一葉知秋的含蓄情趣。
『捌』 一個日本的電影,有一個老乞丐帶了一個小乞丐,有很多紅色的楓葉,這個電影挺感人的,求這個電影的名字。
日本電影《砂之器》,根據日本著名作家松本清張的小說改編而成。該片是七十年代日本推理電影熱潮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
劇情:
日本昭和四十六年六月的一天清晨,東京蒲田發生了一起殺人案。被害者是一位六十來歲的老人,被人用鈍器擊傷頭部致命,但兇手卻製造了一個被火車壓死的假象。
根據被害人曾經到過的羅恩酒吧的女招待說,被害人曾同一個年青人一起來過這里,年青人講話帶著濃重的東北口音。綜合諸多線索,警察吉村和今西將嫌疑犯鎖定為年輕的音樂家和賀英良。
在死者家屬的認領下,被害人的身份終於弄明白了:他叫三木謙一,過去曾是島根縣的一名警
砂之器電影劇照(17張)
察,退職後回江見老家做生意,數天前離家,說是去伊勢參拜神社,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吉村和今西趕到三木謙一當年任職的地方龜嵩深入偵查,找到了與三木關系密切的桐原老人,又查閱了龜嵩村史,得到的材料是:三木心地善良,人緣極好,老伴過早去世,沒有留下孩子。在職期間,他曾遇到過父子兩個乞丐,並收養了那個乞丐的兒子,而那乞丐的原籍是石川縣江上郡。今西又按桐原老人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乞丐父子的家鄉石川縣江上郡大畑村。調查得知,那男的叫本浦千代吉,妻子與他離異而去,孩子叫本浦秀夫,由千代吉撫養長大,二十年前父子倆離村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吉村和今西在隨後調查和賀英良的戶籍時發現,戰時的戶籍已經毀於戰火,現有的這份不過是他乘戰後重新登記的機會編造出來的。從副冊提供的材料,又查出他的本名叫本浦秀夫,父親叫本浦千代吉,母親叫阿房,與三木收養的乞丐是同一個人。
原來當年本浦秀夫和父親都得了可怕的麻風病,為了生活,父子倆外出流浪。他們白天乞討,夜宿祠廟,飢寒交迫,受盡了人世間的凌辱,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一次他們到了一個村口貼著禁止乞丐入內的布告牌的村子,千代吉苦苦哀求允許入村,巡警不僅不肯,還把他猛地一下推開。到了昭和十八年八月,當地派出所不斷接到地里東西被竊的報告,警官三木謙一根據報告的線索找到了這父子乞丐。好心的他不僅沒有把他們趕走,還把千代吉妥善安排到國立療養院,又把本浦秀夫領作了自己的養子。
但不知什麼原因,昭和十九年底,秀夫又到大阪當了和賀自行車鋪的小伙計,從而偽造戶籍,後來,他經過發憤苦學,讀了高中,又去東京讀了藝術大學,從而青雲直上,變成了和賀英良……
案發前,三木謙一正在為重新找到自己的養子而興奮不已,他想找到和賀英良,讓他去國立療養院見自己的親生父親,可和賀英良卻因為怕暴露了和麻風病父親的關系會毀掉他的名譽和前程,於是殘忍地殺死了養父三木。
『玖』 誰知道這個動畫片:2000年 《不要說出這個秘密》 真人/三維動畫 電影 1部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1我喜歡斷樹殘根,枯枝萎葉,也喜歡古寺銹鍾,破門頹牆,喜歡庭院深深一蓬秋草,石階傾斜玉欄折裂,喜歡雲冷星隕月缺根竭莖衰柳敗花殘,喜歡一個沉默的老人穿著褪色的衣裳走街串巷撿拾破爛,喜歡一個小女孩瘦弱的雙肩背著花布塊拼成的舊書包去上學。
——喬葉《破碎的美麗》
2北方的初春是骯臟的,這骯臟當然緣自於我們曾經熱烈贊美過的純潔無瑕的雪。在北方漫長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場又一場的雪,它們自天庭伸開美麗的觸角,纖柔地飄落到大地上,使整個北方沉淪於一個冰清玉潔的世界中。如果你在飛雪中行進在街頭,看著枝條濡著雪絨的樹,看著教堂屋頂的白雪,看著銀色的無限延伸著的道路,你的內心便會洋溢著一股激情:為著那無與倫比的壯麗或者是蒼涼。
——遲子建《泥濘》
3說到楓樹,中年的讀者當會憶起大陸的紅葉,唐詩的讀者當會吟起「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的名句。美國中西部的楓樹,卻是黃葉。風起時,滿城楓落,落無邊無際的楓葉,下一季的黃雨。人行秋色之中,腳下踩的,發上戴的,肩上似有意無意飄墜的,莫非明艷的金黃與黃金。秋色之來,充塞乎天地之間。中秋節後,萬聖節前,秋色一層濃似一層。到萬聖節秋已可憐,不久女巫的掃帚,將掃盡遍地的落楓,聖誕老人的白髯,遂遮暗一九六年的冬陽了。
——餘光中《左手的掌紋》
4金字塔禁止人攀援,但底下的八九級,去爬也沒有人阻止。我爬上幾級,貼身抬頭,長久地仰望著它。它經過幾千年"做舊",已經失去任何細部的整齊,一切直角變成了圓鈍,一切直線變成了顫筆,因此很像一種天造地設的自然生成物,但在總體上,細部的嶙峋仍然綜合成直筆。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
5造心需要時間。少則一分一秒,多則一世一生。片刻而成的大智大勇之心,未必就不玲瓏。久拖不絕的謹小慎微之心,未必就很精緻。有的人,小小年 紀,就竣工一顆完整堅實之心。有的人,須發皆白,還在心的地基挖土打樁。有的人,半途而廢不了了之,把半成品的心扔在荒野。有的人,成百里半九十,丟下不 曾結尾的工程。有的人,精雕細刻一輩子,臨終還在打磨心的剔透。有的人,粗製濫造一輩子,人未遠行,心已灶冷坑灰。
——畢淑敏《造心》
6「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接。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個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畢淑敏《孝心無價》
7所有的挫折與悲傷,在發生的當時都能使我們受苦流淚,可是,隔了一段距離再來審視,卻能覺出一絲甜蜜的酸楚來。當年的失,竟然成為今日的得。只要我們肯耐心地等待,讓時光慢慢地工作,慢慢地流成一條寬闊的河流,在那個時候,隔著遠遠的距離,再端詳年少時的你與我,便會看出那如水洗過一般的清明與潔凈,那像天使一般美麗的面容了。
——席慕容《夏天的日記之五》
8真正讓我感到她生命終止的、她已離我而去永遠不會再來的,既不是沒有了呼吸,也不是心臟不再跳動,而是她那雙不論何時何地、總在追隨著我的、充滿慈愛的目光,已經永遠地關閉在她眼瞼的後面,再也不會看著我了。我一想起她那對瞳仁已經擴散,再也不會轉動的眼睛,我就毛發悚然,心痛欲裂。
我也不相信媽就再也不能看我,就在春天,媽還給我削蘋果呢。我相信我能從無數個削好的蘋果中,一眼就能認出她削的蘋果,每一處換刀的地方,都有一個她才能削出的弧度,和她才能削出的長度,拙實敦厚;就在幾個月前,媽還給我熬中葯呢……
——張潔《世界上最愛我的那個人去了》
9所以,這個槭樹下的家,就該是我多年來所渴望著的那一個了吧。不過是一棟普普
通通的平房,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不過種了一些常見的花草樹木。春去秋來,
歲月不斷地重復著同樣的變化,而在這些極有規律的變化之中,樹越長越高,我的孩子
越長越大,我才發現,原來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著極豐盈的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滿了感動與感謝。
——
席慕容《槭樹下的家》
10很多次站在汪洋大海的邊際,遙望水天一線的遠方,渴望去探訪地球的寬廣博大。看到同樣景象的先人們,一定也是生出了夢想來,並且一步步去實施,於是才有了大航海時代。多年前去芬蘭,乘坐破冰船航行在波羅的海,行到半途,船停泊在白雪茫茫的冰洋,我們站在凍結的洋面上,360度環顧四周,盡是白色,沒有天也沒有地,沒有山也沒有海。極北苦寒之地的先民如果沒有夢想,他們一定不會製造出能在冬季航行的大船。
——《旅行者 編者的話》
11古老房子之間,寂靜窄巷裡,回盪著一隻鳥拍打翅膀的回聲,啪噠啪噠啪噠,啪噠噠,結實、響亮。黑鳥一路從城牆外的浩瀚森林裡飛來,如騎在風上的信使,一路丟下郵件。它們雖然看不見,但能聽見。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
12音樂在那個時代富有力量,它深入到人的體內,握住一顆心,就像握住一顆熟透了的啤梨。不一會兒,啤梨微黃甜稠的汁水就順著音樂的手指縫滴落下來,它被音樂捏破了皮。
過去的音樂並非取悅人心的小物件,而是上帝清洗世界悲壯的大洪水。
——陳丹燕《旅行去另一個消失的世界》
13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年少的仍舊嘰嘰喳喳談自己的學校,年老的仍舊嘮嘮叨叨談自己的假牙。廚房裡一樣傳來煎魚的香味,客廳里一樣響著聒噪的電視新聞。
——龍應台《幸福是什麼》
14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幸福就是,頭發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人,還能自己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回頭叫你起床。幸福就是,平常沒空見面的人,一接到你午夜倉皇的電話,什麼都不問,人已經出現在你的門口,帶來一個手電筒。
——龍應台《幸福是什麼》
15我覺得一個人活在這個時空里,只是偶然的與宇宙天地擦身而過,人與人的擦身是一剎那,人與房子的擦身是一眨眼,人與宇宙的擦身何嘗不是一彈指間呢?我們寄居在宇宙之間,以為那是真實的,可是暮然回首,發現只不過是一些夢的影子罷了。
——林清玄《玫瑰奇跡》
16我們是寄居於時間大海洋邊的寄居蟹,踽踽終日,不斷尋找著更大、更合適的殼,直到有一天,我們無力再走了,把殼還給世界。一開始就沒有殼,到最後也歸於空無,這是生命的實景,我與我的肉身只是淡淡地擦身而過。
——林清玄《玫瑰奇跡》
17原先我對於這盆水竹的長高是不太抱有希望的。剛買回來時,還有一簇極為修長的竹竿。後來竹竿上的葉片逐漸變黃,逐漸萎縮,我嫌它有些破壞了綠的意境。因為我喜歡綠的顏色,喜歡那種綠意蔥蘢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於是我把那些不太和諧的黃枝桿從底部剪斷。這樣一來,剩下的就只是那些破土生長出不久的竹尖了。這些劫後餘生的竹尖,雖然顏色綠得極惹人喜愛,但卻矮矮的、胖胖的,還不到20厘米,低水平地伸展著自己的葉片,離我印象里對於「修竹」的要求相差很遠。
——《水竹》
18最是下雨天,最是淅淅瀝瀝的小雨。千滴萬滴的雨,夢瓷一般細膩幽靜的醒著。打在婆娑的竹葉上。而我獨坐在家門口的石凳上。聽一曲聽不懂的天籟。盼著花仙子穿過林梢,微笑著披雨而來。
鏤空了的思緒,不過一場雨。母親在竹林邊遺失了一枚青果的三月。我一直找尋不到它的痕跡。竹葉上的雨,透明。雨聲響徹整個竹林。
——《竹林聽雨》
19但竹子之多,給你的印象似乎是,那裡除了竹,其他什麼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實不是沒有而是看不到。遠遠望去一連幾座山頭,從山麓一直到山頂,不,從平地開始就全鋪著竹,一層又一層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子和竹葉,連房子、小徑和小橋流水都看不到,彷彿全被竹的海洋淹沒了。當一陣風吹過的時候,竹海上涌著暗浪,一浪推著一浪,一直涌到很遠,你很難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綠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氣勢,就意味著它是非常深沉的。
——《竹林深處人家》
20兩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見底,把路的上空蓋著,此刻陽光猛烈,在這里卻絲毫感覺不到,彷彿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過。要不是當地的朋友帶路,恐怕很快就會迷途,因為在我看來,竹林里的大路小徑以至竹樹,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沒有標志或街名。有時看到前面一叢像屏風一樣的竹擋著去路,心裡想已經到盡頭了。但是到了前面,那一叢竹忽然像機關布景似的移開,我們已經發現另一條山路讓出來,很有點「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竹林深處人家》
21我沿著幽雅的小路一直向前走,林中的小鳥被我的腳步聲嚇到,飛向藍天……我便於工作停下來,一看,我已來到了紅色的世界——紅楓林。望著漫山的紅楓,遠遠望去就像紅色的海洋,那種紅色鮮艷奪目。我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捧起一把楓葉。哇,它好美!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臨走,我揀起一片綠色的紅楓,我會將它作為青春、美麗、激情的象徵,永遠珍藏!我再回頭看看,這座長滿紅楓的山整個就像一堆頑強的烈火,不管經歷多少風吹雨打,都永不熄滅的生命之火。
——《秋葉》
22這時一隻鳥兒唱起來,另一隻也跟著唱,不一會兒百鳥爭鳴,成了一場熱鬧的音樂狂歡。可是你一隻鳥也看不見;只是在歌聲中穿行,彷彿歌聲自己唱起來。天更亮一些了,可以看到近處稠密的樹葉濃郁的綠色;這綠色在你面前越遠越淺;一英里外或更遠一點,在下一個伸進河裡的岬角上,已淡成春天嬌柔的嫩綠;再遠處的岬角幾乎沒有了顏色,最遠處的則在數英里外的地平線下,它安靜地睡在水中,彷彿一片氤氳的水汽,和周圍的天際幾乎連成一片。
——《密西西比河上的黎明》
23太陽西下,陽光已在公路的西側停留了整整一個下午,它給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夠的時間改換方向,如果向日葵確實有圍著太陽旋轉的天性,應該是完全來得及付諸行動的。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卻依然無動於衷,紋絲不動,固執地頷首朝東,只將那一圈圈綠色的蒂盤對著西斜的太陽。它的姿勢同上午相比,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它甚至沒有一丁點兒想要跟著陽光旋轉的那種意思,一株株粗壯的葵干筆挺地佇立著,用那個沉甸甸的花盤後腦勺,拒絕了陽光的親吻。
——張抗抗《天山向日葵》
24真有離別嗎?如果,如果在離別之後,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形清晰,所以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裡反復地溫習。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的變化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層更溫柔的光澤,那麼,離別又有什麼不好呢?
離別又有什麼不好呢?如果從此以後,你的笑容在每一個月色清朗的夜裡都會重新出現,你的悲哀也會隨著逐漸加深的暮色侵蝕進我的心裡。所有過去的歲月竟然象是一張蝕刻的銅版,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也有空白,然後,在每次回顧的時候,它都可以給你復印出一張完全一樣的畫面出來。
那麼,果真能夠如此的話,離別又有什麼不好呢?
——席慕容《一個春日的下午》
25變幻的雲朵,悠悠的從我的頭上飄過。我重又看見,在童年的幻覺中出現過的神話:駿馬拖著的彩車,飄飄欲仙的美女,富麗堂皇的宮殿……我在心突然變得甜蜜,在那雲朵里,我好像看見了童年時代的自己,那曾是可愛的小姑娘,光著腳丫,吧嗒、吧嗒的像我跑來,帶著用毛筆勾畫的眼鏡,還有毛筆勾畫的皺紋和胡須,張開沒有門牙的嘴巴,嘎嘎地笑著,並且對我說:「你這傻老太婆,為什麼要找我呢?我並沒有離開你,我一直住在你心裡。不然,你何以有一顆兒童的心呢?」
——張潔《夢》
26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吵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裡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隻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
——張曉風《秋天 秋天》
27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1)的蘆花,釣魚台(2)的柳影,西山(3)的蟲唱,玉泉(4)的夜月,潭柘寺(5)的鍾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6)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郁達夫《故都的秋》摘自《郁達夫散文集》
28那雪,白得虛虛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皚皚不絕一仰難盡的氣勢,壓得人呼吸困難,心寒眸酸。不過要領略「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來中國。台灣濕度很高,最富雲情雨意迷離的情調。兩度夜宿溪頭,樹香沁鼻,宵寒襲肘,枕著潤碧濕翠蒼蒼交疊的山影和萬賴都歇的俱寂,仙人一樣睡去。山中一夜飽雨,次晨醒來,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靜中,沖著隔夜的寒氣,踏著滿地的斷柯折枝和仍在流瀉的細股雨水,一徑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彎彎,步上山去。溪頭的山,樹密霧濃,蓊鬱的水氣從谷底冉冉升起,時稠時稀,蒸騰多姿,幻化無定,只能從霧破雲開的空處,窺見乍現即隱的一峰半壑,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至少上山兩次,只能在白茫茫里和溪頭諸峰玩捉迷藏的游戲。
——餘光中《聽聽那冷雨》摘自《餘光中經典作品》
29立春的霜花團團簇簇的、很有點花園的氣象。你能從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來,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單瓣的矢車菊來。不要以為這樣的花兒,一定是銀白色的,一旦太陽從山巒中升起來,印著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鏡一樣,散發出奇詭的光輝了。初升的太陽先是把一抹嫣紅投給它,接著,嫣紅變成橘黃,霜花彷彿被蜜浸透了,讓人懷疑蜜蜂看上了這片霜花,把它們辛勤的釀造,撒向這里了。再後來,太陽升得高了,橘黃變成了鵝黃,霜花的顏色就一層層地淡下去、淺下去,成了雪白了,它們離凋零的時辰也就不遠了。因為霜花的神經,最怕陽光溫暖的觸角了。——遲子建《春天是一點一點化開的》
30 做秧田是有考究的,肥料要足,耕作要細,糊得光滑平坦,然後,放光水讓太陽曬著,讓表面的土曬得結結實實的,為的是不讓秧苗的根須往深處生長,防止拔秧移插的時候傷了它。開始曬秧田的時候,穀子種子就浸下水了,水是溫的,為的是催出芽來。到了清明這一天,將谷種撒在秧田裡。這可是技術活,要撒得勻稱,角角落落都撒到,顆粒與顆粒之間,距離要相等。谷種是金黃的,陽光是燦爛的,空氣是溫熱的。所以,象徵著希望的陽光,也就成為了清明的性格。
——《我那遙遠的清明節》
31深山的泉,從大地深表湧出。走曲曲折折的路,從凋敝里喚醒繁茂;翻高高低低的嶺,從落寞里邀來文馨。來自大地,又把一股股清冽之泉還給每一坯飢渴的土地;出自岩層,有用一簇簇生命之花裝點每一柱光禿的山巒。用白色的純潔,洗凈歷史的孤陋;用藍色的寧靜,除卻無知的喧囂;用紅色的熱烈,雕塑崇高的信仰;用綠色的晶瑩,在被遺忘角落的孩子們的心頭,鑲嵌希冀的藍圖。
——《山鄉的泉》
望採納~嫌長可以自己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