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第一部特效電影

第一部特效電影

發布時間:2022-04-20 15:19:46

Ⅰ 中國第1部有特效的電影

中國第1部有特效的電影,這個目前沒有總結過.
象目前上演的大灌籃,長江7號,集結號,情癲大聖都是有特效的..

而在我印象里最誇張轟動的莫非是周星弛的<功夫>了

Ⅱ 特效第一的美國大片是什麼

特效第一的美國大片是阿凡達。《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並擔任編劇,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和西格妮·韋弗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

阿凡達的基本信息

《阿凡達》(Avatar)是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薩姆·沃辛頓、佐伊·索爾達娜和西格妮·韋弗等人主演的科幻電影,該片於2009年12月16日以2D、3D和IMAX-3D三種制式在北美上映。2021年3月12日,《阿凡達》在中國內地重映。

該片主要講述人類到遙遠的星球潘多拉開采資源。並能利用人類和納美人的基因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阿凡達,可用意念操控。受傷後以輪椅代步的前海軍高官傑克。

自願接受實驗並以他的阿凡達探索潘多拉星球。在結識並愛上了當地納美族人公主涅提妮之後,傑克在一場人類與潘多拉軍民的戰爭中陷入兩難。

Ⅲ 最早應用電腦特技的電影是什麼

1895
歷史上第一次,米埃兄弟將移動影像技術和放映機帶入了人們的視線中。在法國巴黎為觀眾放映了第一部電影。
1895
電影史上的第一個特技效果,出現在《瑪麗皇後的處決》中。劇中女主角的軟首鏡頭是用一種"替換拍攝法"完成的。
1898
喬治·米勒被認為是"第一個銀幕藝術家",他引用了各種各樣的攝影技巧拍攝短片。包括消失的時間,停頓的攝影技術,以及巧錄的燈光布置。
1902
米勒拍攝出了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之前的不過是些只有幾分鍾的科幻短片),《月球之旅》片長14分鍾。
1903
《火車大劫案》第一次使用了實踐的畫面復合技術,令飛馳的火車與狂飆的奔馬兩個畫面相得益彰。
1906
愛德溫·波特製作出了第一部完全使用停頓技術的動作電影。片中用了一分多鍾時間刻畫的泰迪熊能為了當時玩具店中最受歡迎的玩具。
1907
諾曼·道恩在他的《加州任務》中最先使用了玻璃接景法,這是以畫在透明玻璃上的部分場景配合實景或搭制布景來合成一個畫面的攝影方法。
1916
移動式掩碼技術被引用,這使得一個正在運動的畫面可以與另一個圖象相結合,用來補強合成影像的疏漏,以製造出更震撼的畫面。
1925
動畫片導演威利斯·歐布賴恩在《失落的世界》中創造出了49個動畫恐龍形象。
1927
影片中出現了巨型城市的效果,一種新技術使演員們可以在一個微縮景觀中完成拍攝。
1933
金剛上映,當中的動畫技術場面花費了55個星期才完成。
1939
第一項奧斯卡特效獎被授予了《雨季來臨》,由於片中精彩的洪水特效。擊敗了當年的強敵《綠野仙蹤》。
1942
伊斯門柯達公司由於軍隊作戰用光學反射鏡的需要,與RKO公司的林伍德特效部接觸。製片人杜恩為其創造了"杜恩視覺光學鏡",戰後便一直被電影公司用於特效拍攝用途,一直到90年代的數碼光學鏡出現才被取代。
1956
據估計,塞西爾·德米勒導演的重拍片《十戒》當中的紅海場面的拍攝花費了製作公司兩百萬美元,這也成了當時史上最為昂貴的特效。
1961
伊凡·薩瑟蘭發明了"幾何畫板",第一個電腦制圖程序。當時年僅17歲的喬治盧卡就看好了這項新技術的潛力,他的聖誕禮物清單上就包括了這個電腦程序。
1968
《太空漫遊》的出現為當時的特效樹立了新的參考標准,早期的動畫控制也是在這部電影中形成的。
1973
《未來世界》是第一部使用電腦制圖的影片,盡管當時的技術僅限於2D。
1977
約翰·戴克斯特拉在《星球大戰》中使用了電子動畫控制,這讓我們看到了之前從未見過的宇宙戰爭場面。他還第一次在影片中第一次使用了3D成像技術。
1981
《窺視者》的上映讓我們第一次看到了以假亂真的「影子」數碼特效,還有第一個「數碼成像人」。
1982
「影子」數碼技術在《星際迷航記之復仇女神Ⅱ》和《電子世界爭霸戰》中開始被大量使用。
1985
電腦編程人像第一次出現在《年輕的夏洛克·福爾摩斯》中。雖然這個鏡頭只有短短的30秒時間,卻花費了製作公司6個月的時間來完成它。
1988
《風雲際會》第一次實現了電腦影像變異技術在電影中的運用。
1991
《終結者Ⅱ》不僅標志著數碼成形技術的里程碑,它還是第一批所有特效都由數碼技術完成的電影中的一個。
1993
CG技術創造的第一批生物就是《侏羅紀公園》中的那些恐龍。
1995
《玩具總動員》是第一部動畫人物全部由CG技術完成的動畫影片。
1999
《星球大戰》中的加加是第一個能夠與其它真人演員對戲的CG人物。
2002
而後來彼得傑克遜創作的怪物古魯姆要比加加表現得好得多。
2003
《指環王3》的順利竣工,昭示著電影特效已經到達了全新的高度。
2004
《范海辛》糟糕透頂的表現讓觀眾都希望特效這東西從未被發明過。
2005
兩位電影大師相繼以兩部翻拍《世界大戰》作品和《金剛》再次讓人們在現代的技術條件下深深懷念了一把往日的經典。
2006
《海神號》的如期傾覆,雖未能在北美票房的大火堆中填上一把柴,卻也讓人們見識了電影特效的無所不能。

Ⅳ 電影特效的發展歷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星球大戰」系列與工業光魔的發展歷程,幾乎等於世界電影特效的發展史。
1977年的《星球大戰》是電影史上有記錄的,第一部使用動作控制攝像機拍攝的電影。在這部電影里,盧卡斯還創造了多項意義深遠的發明:他發明的一個機械裝置,可以把石牌畫面和後期合成畫面輕松地協調成同步,這把多少年來只能靠手工硬塗膠片技術的效率一下提高了幾十倍。絕對是電影工業發展的里程碑。
1982年工業光魔發明了一項名為「源序列「的電腦處理方法,並應用在科幻電影《星際之旅之復仇女神》上,該片出現了電影史上第一個完全由電腦產生的場景。
1985年,工業光魔在電影《年輕的福爾莫斯》中,製作了電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產生的角色「彩色玻璃人」,這也為星戰前傳里眾多虛擬角色的製作打下基礎。
1989年,工業光魔為科幻電影《深淵》製作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三維角色,這為《星戰前傳》里製作尤達大師打下進一步的基礎。
工業光魔在1991年為《終結者2》創作的T1000C成了影史上第一個電腦產生的主角。
諷刺喜劇《飛越長生》為光魔帶來了第五尊奧斯卡獎,因為光魔第一次用電腦模擬成功了人類的皮膚。
最突出的成就大概就是1994年的《侏羅紀公園》了,影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由數字技術創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實皮膚、肌肉和動作質感的角色。
隨後,光魔的技術越來越先進,想像力更廣闊,創造了影史上無數第一,立體卡通人物《變相怪傑》、能說話的《鬼馬小精靈》也相繼出現在真人電影里。《加勒比海盜》、《綠巨人》、《龍卷風》、《拯救大兵瑞恩》等諸多特效均出自其手。
《星球大戰》視覺特效的成功不僅僅體現在技術製作上,其觀念上的突破對電影工業的推動作用也非常巨大。在《星球大戰》里,盧卡斯首次推出「二手未來」(used future)概念。在此之前電影里涉及到的未來世界,都非常干凈整潔,一切都像是剛從工廠里生產出來的。
《星球大戰》里第一次將高科技表現得有真實感,累年的建築外表早已經破敗不堪,用過的飛船表面坑坑窪窪,酒吧里聚集了佩戴著各式各樣舊武器的各類生物……觀眾們一下子覺得很有親近感和現場感。雷德利·斯科特就承認,《星球大戰》「讓我們終於明白如何讓未來產生質感」。他後來以此思路拍攝了《異型》和《銀翼殺手》里那座破敗的未來城市,如今已成為電影史上設計的經典。
值得一提的是,盧卡斯曾經在光魔內部成立了一個電腦部門,專門研究電腦技術對特效的幫助。1986年他賣掉了這個電腦部門,該部門後來發展成了如今動畫製作的大腕——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皮克斯則從另外一個角度改變了動畫電影的格局。

Ⅳ 好萊塢第一部特效電影

應該是科幻電影《大都會》

《大都會》於1927年首映,直到今天仍然令人著迷。它是所有科幻片的先驅,其電影語言和攝影方法無數次被後人模仿。《大都會》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化遺產名錄《世界的記憶》收錄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然而至今為止的版本並不是完整的弗里茨·朗的原作。

Ⅵ 《阿凡達》作為第一部3D電影,場所的刻畫會不會讓你覺身臨其境

隨著科技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開始流行,對於我們普通人的生活改變最大的應該就是3D電影了,因為在看3D電影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彷彿就處在那樣的,場景當中無論是音效還是視覺體驗,都非常的震撼人心,有很多的人都看官看過阿凡達這一部電影,因為阿凡達是第1部3D電影,他場所的刻畫可以給別人帶來一種非常細膩的感覺,可以讓一個人覺得十分身臨其境。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之所以非常的喜歡看3D電影,就是因為3D電影可以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在3D電影當中製作方也可以展現出更多的特效,可以給觀眾提供一個很好的觀影體驗,下面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一、可以讓觀眾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

對於很多的人來說,他們在剛剛接觸3D電影的時候,都被3D電影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所吸引,因為在觀看電影的時候,無論是從什麼角度進行觀看都會覺得自己彷彿在電影的場景當中,畢竟自己所觀看到的電影畫面是立體的,這樣自然會比2D電影更受大家歡迎一些。

各位看官,以上就是我對“《阿凡達》作為第一部3D電影,場所的刻畫會不會讓你覺身臨其境?”的回答,如果您還有更好的想法,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

Ⅶ 世界上最早的有特效的電影或電視劇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個電影特效是個意外,喬治·梅里愛拍攝公交馬車的時候,攝像機卡了一下。繼續再拍的時候一輛運棺材的馬車正好走到了剛才公交馬車的位置。看片兒的時候,公交馬車竟然瞬間變成了棺材馬車。
傳統特效

傳統特效使用玻璃合成畫面。1927年德國科幻電影《大都會》里的將來都市,就是用先在玻璃上畫出摩天大廈,然後透過玻璃拍實景的辦法完成的。
開拓者——喬治?盧卡斯

上世紀七十年代數字特效剛在美國出現時,底子沒人敢用,直到1979年《星球大戰2》籌拍,導演喬治·盧卡斯和他的工業光魔特效公司,才開創了大量使用電腦合成技術製作電影畫面的先河。

Ⅷ 頂級特效電影有哪幾部

具體如下:

1、《星際穿越》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的一部原創科幻冒險電影,由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傑西卡·查斯坦及邁克爾·凱恩主演,基於知名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的黑洞理論經過合理演化之後,加入人物和相關情節改編而成。

Ⅸ 在一個評說中看到《大白鯊》是電影界的第一部全特效電影,但是查詢以

因為 大白鯊 是部 經典的電影, 第48屆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 第48屆 奧斯卡獎最佳配樂 第48屆 奧斯卡獎最佳音響奧斯卡 第48屆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 1976 第33屆 最佳電影配樂 約翰·威廉姆斯 (獲獎)
▪ 1976 第33屆 最佳編劇 彼得·本奇利 (獲獎)
▪ 1976 第33屆 劇情類最佳影片 《大白鯊》 (提名)
▪ 1976 第33屆 最佳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提名)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1976 第29屆 安東尼·阿斯奎斯獎:最佳電影音樂 約翰·威廉姆斯 (獲獎)
▪ 1976 第29屆 最佳電影剪輯 弗娜·菲爾茲 (提名)
▪ 1976 第29屆 最佳影片 《大白鯊》 (提名)
▪ 1976 第29屆 最佳原聲 John R. Carter (提名)
▪ 1976 第29屆 最佳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提名)
▪ 1976 第29屆 最佳男主角 理查德·德萊福斯 (提名)
▪ 1976 第29屆 最佳劇本 彼得·本奇利 (提名)

Ⅹ 你認為中國特效做得最好的電影是哪部

《赤壁》吳宇森歸國後的一次大動作,耗資五億人民幣,約8000萬美金,是中國第一部真正達到了好萊塢A級製作規模的電影,製作團隊包含中日美三國的精英,不論此片的評論怎樣,在說起國產大片的時候,是絕對沒有辦法繞過這部電影的。本片特效由好萊塢的孤兒院公司製作,吳宇森說他期望本片能達到特洛伊的水平,他也確實做到了。

《尋龍訣》本片的特效製作由北京天工異彩製作完成,電影共有1500個特效鏡頭,從前期設計到特效製作共花費了18個月。當年的《英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而《尋龍訣》則被譽為中國國產特效大片的分水嶺之作,透過這部影片,讓電影行業內人士看到了中國電影技術堪稱質變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電影後期產業的工業化生產體系的形成。

閱讀全文

與第一部特效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美暴力血腥電影 瀏覽:987
淘寶訂電影票怎麼取 瀏覽:29
最新電影周星馳 瀏覽:428
第五人格真人版電影在哪裡找 瀏覽:314
日本電影純情下載 瀏覽:704
金鄉電影院電影 瀏覽:915
動漫殺戮都市電影百度雲資源 瀏覽:794
美食電影大全集 瀏覽:80
太湖縣國際電影院 瀏覽:27
淘票票電影50元優惠券怎麼用 瀏覽:487
reon2018日電影 瀏覽:458
動作電影格鬥 瀏覽:379
法國電影聖母下載 瀏覽:647
印度電影男人生了很多孩子 瀏覽:153
解放石家莊電影網 瀏覽:433
播放哆啦a夢大電影合集 瀏覽:760
香港搞笑粵語電影大全 瀏覽:646
萬水千山電影觀後感3000 瀏覽:854
年卡電影票 瀏覽:195
喜洋洋大電影糖果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