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中國古代捉鬼捉妖等人物的稱呼有哪些
《道法會元》卷七八記載了兩種鬼怪,旱魃和陰霾,它們分別導致旱澇災害。旱魃的頭部像人形,身體是蛇形並長有翅膀,祈雨時將其頭部埋在坎地。陰霾的頭部像女人,身體是狐狸形並長有翅膀,祈晴時將其頭部埋在離方之地。這些鬼怪可以用罡煞炁來禁制。
捉鬼驅妖,又稱收妖、降妖,是指通過行法捕捉妖怪。妖怪是指各種自然物或器具化成的精魅。道教創設科儀,以捕捉和收伏妖怪。簡單的情況可以用符咒鎮伏,復雜的情況則需要結法壇,由法師召喚神將捉妖。
斬妖怪是指行法斬殺妖怪。舊時認為妖怪為山川之精物,各種動物、植物、器具乃至土石之類,年深日久,都能成為精怪,變化形質,迷惑人心,帶來禍祟。通常須結法壇召遣神將「搜捕」,捕後或罰或殺。
照妖鏡是方仙道承傳人道教的明鏡辟妖之術。葛洪《抱朴子》中提到,萬物之老者,其精都能假託人形,以眩惑人目,但無法在鏡中改變其真形。道士在行山時,都會攜帶明鏡以辟妖。
寶瓶捉魈是神霄派所傳的一種法術,特點在於預先製作寶瓶作為法器。取新凈瓶一隻,用雄黃書天丁符貼於瓶底,再將符燒灰放入瓶內,將瓶口朝向患精魅之人,放一面鏡子照瓶口,再掐訣念《天丁下品咒》。
追治山魈是以追捉驅除山魈等為內容。山魈,又作山臊、山繅,為古代傳說中的精魅。古人認為山魈能帶來禍祟,故常設法驅除。通常各道派在驅邪捉怪中,經常將山魈包括在其中。
斬蛟又稱伐蛟,專以斬殺為祟蛟精。蛟,古人視作龍屬,但不行正道,為害人間。通常在江河深潭處設立鐵鏈符篆等以作鎮壓。
斬蛟蜃水怪是專以對付蛟龍、蜃龍等水怪的法術。蛟、蜃古人都視為龍屬,但卻躲在江湖湫水深潭中不行正道,為害人間。能引發洪災,故須行法斬絕。
連天鐵障符法是以符咒存想等構成想像的「連天鐵障」以隔斷瘟疫、邪祟。常用在治瘟疫中的「斷後」環節中。
捉鬼是收捉邪鬼的法術。通常以符、咒收捉,認為鬼情嚴重時則由法師結壇行法。方法甚多,僅神霄派即有雷部捉鬼打鬼法、咒棗捉鬼法、十二將遠捉法、九天雲路追捉將法、天關地軸四直捉法等。
縛鬼是道術。《風俗通義》中提到,黃帝書中有神荼與郁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道教在葦索縛鬼的基礎上又想像神將手上有鐵索可以縛鬼。
鬼神附體又稱鬼神附身,是指民間巫婆仙姑神漢在給人治病,占問吉凶時,常舉行此術。通常須先設香案祭神或念咒語,接著術者出現目光滯呆,手足冰涼,顫抖等情形,稱為「上馬」,即開始附身。
召劾鬼神與治魔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指對鬼神查核有無過失,對為祟者加以處罰。早期道教中主要依恃符咒行法,以後愈益完善,形成科範。
役使鬼神是指差遣鬼神為自己服役。道教認為,道士所受法籙中的諸神,對其人有衛護之責,也是供其役使的神靈。
酆都禁鬼法據雲能拘禁鬼魂的法術。選夜深人靜時設祭犒賞神兵將吏,血酒成雨狀,然後掐訣念咒,存想神將前去鬼門中捉賊。
制魔是指鎮制妖魔。靈寶派所傳,將其解釋成對魔有「制御之法」。
靈寶召魔王法是宋代東華派所傳的一種制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