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韓國電影電影《黃真伊》:透過女主沉重人生,我們看到生存的不易
前幾天在家把韓國電影《黃真伊》看完了。沖著宋慧喬的顏值去看的,本來以為會是一部非常輕松地電影,但是在看完後卻發現這部電影通過展現女主角黃真伊人生變故,為我們揭露封建 社會 時期女性的卑微生活和人性墮落的一面,啟發我們思考如何過好自己的一生。
在電影《黃真伊》中,本來是眾星捧月的大家閨秀黃真伊是醫生黃升的女人,因為被以前的僕人小子爆出其實並不是大人的親生女兒而從此生活從天上墜落地獄,成為了一名藝妓。故事才因此真正開始。
小子是黃真伊小時候的僕人,後來離開黃家出去闖盪因此名揚天下。但是為什麼小子是揭露黃真伊身世的人?因為他自知自己身世配不上她,只有讓她和自己一樣成為「下等人」身份,才能有資格去保護她。人性的復雜往往如此,愛一個人的時候既願意去付出去保護對方,也希望能夠佔有。但是極端的情況就是摧毀自己愛的人。
小子這種做法其實就是愛得極端,而在這極端行為背後是 深深的自卑 。大家閨秀又有文采並且還非常貌美的真伊,正是因為小子的這種行為導致了她不僅失去了 原本幸福的家庭 ,最後淪為 藝 妓女。
電影里有這么一幕:當知道自己身世的黃真伊失落地對小子說:「現在有三條路擺在我的眼前:第一,假裝自己不知道自己是假小姐,以嫁給富貴人家為榮;第二,既然我生母曾是這家的陪嫁丫鬟,那我也做個陪嫁丫鬟,一輩子做陪嫁丫鬟;最後一條把自己丟進青樓,就像我母親一樣。」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 固有思想和階級意識對人的思想荼毒是有多麼嚴重。 首先,男權當道的 社會 ,女性完全淪為男性的附屬品。真伊指出的第一條道路, 封建 社會 的女人從來都是依附的命運,她們先依附著自己的父家接著再依附自己的丈夫家,自始至終都只是作為附屬品。她們沒有自己的價值,也不在 社會 中受到尊重,甚至以「嫁人」為籌碼換取被人供養。 第二三條道路折射出原生家庭對女人成長過程中的影響。黃真伊本來非常有文采,但是她卻將自己親生母親的人生道路作為自己人生的指南。也許在當時 社會 來說,女性除非有個好的家庭,否則很難憑借自己在 社會 立足。
從大小姐到陪嫁丫鬟的女兒,看似只是身份的轉變,但是在那個封建 社會 卻彷彿人生從天堂墜入地獄,也讓我們看到 社會 階級化的殘酷一面。如果換成今天,女性想要從下向上攀登,靠自己突破階層,可以依靠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但是黃真伊的年代,哪怕美貌和才華無比出眾的她,換成今天去做個老師或者開個畫廊都毫無疑問能養活自己,但是在那個年代女性的職業非常少,獨立女性更不可能存在。
電影《黃真伊》通過導演安排的這個劇情也讓我們看到在封建時期女人的悲慘地位。
在電影《黃真伊》中,黃真伊的侍女李謹遭受少爺的凌辱,之後才知道自己一直以為正直的爹原來是強奸了夫人的陪嫁丫鬟,生母將自己託付給夫人後便離開黃家。這一段就直接為我們 折射出當時的男權 社會 ,女性 社會 及其低下。男人們表面都是正人君子,其實背後都很「齷齪」。人性的復雜讓我們懂得了評價人永遠不能只看錶面,而是要靠長久的相處。
但這只是冰山一角。成為藝妓的黃真伊穿梭於文人和權貴之中,看到他們在談史論道之中又謀劃著各種見不得人的交易。高高在上的權貴和自恃清高的才子們無不對著美麗又有才華的藝妓所心動,但是她卻一直冰冷著侍奉著, 這就成了一個明顯的對比,暗諷當時 社會 人性的淪喪,個人品格和身份地位的無關。
在電影有這么一幕:知府大人得知本地才子碧溪水大人向來自視甚高,便使出美人計讓黃真伊假裝是才女向他請教再暗中勾引,承諾知道成功了邊疆珍藏的書籍贈與給黃真伊。事成之後,黃真伊便在支付大人的宴會上現身當眾說出了實情。最後還說:「大人,比起將穿喪服的女子攬入懷中,將藝妓攬入懷中才是君子之道吧。」
這一幕揭露了當時 社會 ,文人之間一邊嘲笑藝妓,一邊卻又享受著她們帶來的歡愉,折射出人性的虛偽與卑劣。比起自視甚高卻又虛偽的才子和作惡多端的知府,藝妓雖然做著被人嘲笑的工作但是她們卻光明正大地活著。沒有誰比誰高一等。
在電影里,小子本來想帶著兄弟們去無人的島上開辟一個新的居住地,那裡有他們渴望的和平與平等,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是「桃花源」,但是最終他還是從島上回到了原來的環境,這就暗示著沒有掌握政權的共產主義遲早只是空談,強大的封建 社會 下無人可獨善其身。
正如《知否》中有這么一句話:因為清醒,所以痛苦,因為明白,所以慘淡,希望盡頭總有絕望。她不敢期望,不敢期待,眾人皆醉我獨醒,不過是戴著鐐銬,踩著刀劍,傻笑著趟過去罷了。
在電影《黃真伊》中,我看到封建思想和環境對人們心靈的荼毒導致整個 社會 的墮落與不堪。雖然現在我們是在和平和民主的 社會 主義環境下,但我們該怎麼做好自己呢?首先應該是忠於自己的內心,遵守良知地行動;其次是以高標準的品性要求自己,既不隨波逐流也不違背本心。作為普通人,我想已經足夠了。
海子的那首詩歌: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心愛的人走在街上。
Ⅱ 我聽過的關於日本電影《望鄉》最「驚心動魄」的講述
1978的中國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便和日本恢復了邦交正常化。隨後引進了三部日本電影,《望鄉》就是其中的一部。像這樣一部講述一位妓女悲慘一生的電影不在當時的中國掀起一場軒然大波絕對是不可能的事,完全可以用「炸了鍋」來譬喻。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國電影里別說出現「妓院」,就連接吻的鏡頭都不曾有過。因此當人們通過各種渠道對《望鄉》劇情略有所聞以後,那種期望的峰值之高便可想而知了。
學者山穀圭子(栗原小卷飾)為了研究關於五十年前日本婦女被賣到南洋做妓女的心酸 歷史 ,走遍了天草的各個角落。偶然遇到當地一個窮老太阿崎婆,由此展開了一段發生在她身上鮮為人知的故事。
阿崎婆從小家庭生活貧困、窘迫,隨改嫁的母親來到南洋,被賣到8號妓院時才剛滿十八歲。她苦難的生活從此開始。為早日掙到足夠的錢贖身,阿崎婆盡可能多的接客,嘗盡了人生屈辱。
在南洋的這段晦暗時光里,阿崎婆第一次愛上了一個年輕人竹山秀夫,後者也努力工作賺錢冀望有一天幫助阿崎婆贖身。但秀夫還是因為不能完全接受阿崎婆的妓女身份,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隨著日本經濟復甦,日本政府不再倚靠販賣妓女賺取外匯,妓院生意因此一落千丈。8號妓院幾經轉手,被同是妓女出身的阿菊媽接手。阿菊媽用一輩子的積蓄在南洋修了一座墓地,囑咐她手下的妓女們永遠也不要再回日本,就在南洋度過餘生,死後就葬在這座墓地。
但思鄉心切的阿崎婆不聽任何人,包括阿菊媽的勸阻執意要走,最後輾轉回到家鄉。家裡唯一的哥哥已經娶妻成家,已無她容身之地。家人和鄰居的歧視,讓悲痛欲絕的阿崎婆離開日本來到中國東北,嫁給一個皮匠。
日本戰敗後阿崎婆再次回到了日本家鄉。丈夫去世後,留下一個兒子;兒子長大後把阿崎婆送回了老家,自己則在城裡結婚成家,從此再也沒有露面。
據我一個表叔後來回憶,當時他才20歲,剛進工廠當學徒工,被廠武裝部選入民兵隊伍。除了遇到廠子有大型活動,民兵們會幫助維持秩序,再就是負責工廠俱樂部的治安。
當時每個大工廠都有自己的俱樂部,規模一點兒也不比市中心的電影院差。俱樂部每月都會上映七八部電影,新片少,外國片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當人們從貼出的電影預告上看到《望鄉》,加之在民間已經流傳的各種版本的小道消息,使得《望鄉》的入場券用一票難求都無法形容,也即想弄到一張票比登天容易不到哪兒去。
當時每部電影放映前幾天,俱樂部就會通過售票窗口預售入場券,但是令表叔不解的是從售票處正常流出的《望鄉》入場券少之又少,大都是在工廠上班時間零散售出的。那時認識人好辦事,近千張電影票大概是被那些與俱樂部有關系的熟人們你十張他二十張地早就倒騰出去了。表叔說,當時的電影票一毛五一張,而《望鄉》的,私下裡幾乎被賣到八毛或一元。
在《望鄉》上映前那段不短的時間里,來找表述求票的哥們兒屬實不少。請表叔下館子的、偷偷塞給表叔一包好煙的不計其數。他們一致的願望是,即便弄不到票,在電影開演前表叔能幫他們順利地混進俱樂部。
表叔當然也答應了幾個。按表叔的話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但實際情況並非表叔想像的那樣簡單!甚至可以說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望鄉》只在表叔的工廠俱樂部下午4點半上映一場。那天是周日。從上午八九點鍾,俱樂部門前就有不少人影在晃動。他們希望能花高價從倒票者手裡淘到一張,或者能幸運地買到別人的退票,明知道這種可能微乎其微,但還是陸續有人來加入這個群體。
他們互相詢問著、打探著。俱樂部能容納800個座位,也就是說加上站著的,能有小1000人有幸一堵《望鄉》其容。等到電影入場前兩個小時,俱樂部門外小廣場上已是人山人海、萬頭攢動。提前一小時,表叔和戰友們已經站在俱樂部入口:可以持票入場了!
人群開始騷動起來。有票的排著隊魚貫而入,沒票的里三層外三層地聚在門外,用羨慕的眼光目送他們推擠著匆忙入場。四點半,俱樂部的大門砰然關閉。可是門外的人群不但未見減少反而越來越多,嘈雜聲也越來越大。
隨著時間一點點的過去,門外人群開始變得有些不耐煩,他們感到自己將會失去這唯一的機會,他們深深的感到即將與《望鄉》擦肩而過!於是人群漸漸擁堵到俱樂部門前,有人甚至憤怒地喊出「我們要進去」的怒吼。表述至今還清晰的記得,跟他同車間的工友小蔡,拿磚頭砸碎了離入口較遠的一塊窗玻璃,企圖拱進去。自然,他被民兵們強行帶走,送去了派出所。
俱樂部負責人看到如此場面,一時慌了神,開始指揮表叔他們在裡面把大門用木頭方子給釘死了!這一舉動終於惹惱了外面似乎已經失去理智的人們,他們更加用力地沖撞大門。當俱樂部大門在一片嘈雜聲中被撞開,俱樂部果斷最初決定:停止放映。結果正在觀影的噓聲一片,好容易沖進去的人看到的是雪白的銀幕。在一陣高過一陣的抱怨聲中,俱樂部落得個里外不是人。還好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才沒讓事態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
表叔抽了口煙接著說,他至今都沒看過一眼《望鄉》。不過從那以後他收集了不少栗原小卷的圖片。他至今仍然認為栗原小卷是日本影星中最漂亮的。
(栗原小卷)
而我在聽他講述時並沒有覺得好笑,相反心裡總覺得有些沉重和壓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一部電影能讓人變得如此瘋狂?我似乎能理解,但內心深處更多的是一片茫然。也許只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才能真正有所體會吧!
多年以後,我讀巴金的《隨想錄》,他在開篇即提到了《望鄉》這部電影。他說:「 我認為這是一部好電影,我看過一次影片,是通過電視看到的,我流了眼淚,我感到難過,影片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
~END~
Ⅲ 求一部日本電影,講述了一個軍妓的悲慘人生。
最有名的是《望鄉》,是1974年日本電影,栗原小卷主演的,女主角很漂亮。
你找的應該就是這部了。
Ⅳ 拐賣婦女電影有哪些
拐賣婦女電影有以下幾部:
一、《盲山》
電影介紹:
《盲山》是一部揭示拐賣婦女現實問題的電影。這部電影通過女主角白雪梅的遭遇,展現了拐賣婦女的悲慘生活以及她們在被拐後所面臨的種種困境。電影以真實的情感和社會背景,生動地還原了這一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和復雜性。影片也反映了社會各界對於反拐賣工作的重視和行動。
二、《失孤》
電影內容:
《失孤》是一部探討拐賣兒童與婦女問題的影片。雖然電影主要關注的是尋找失蹤兒童的故事,但其中也涉及到了婦女被拐賣的情節。通過這部電影,觀眾可以了解到拐賣婦女給受害者家庭帶來的巨大痛苦和尋找親人的艱辛過程。
三、《湄公河行動》
電影關注點:
《湄公河行動》是一部以打擊跨國犯罪為背景的電影,其中也涉及到了拐賣婦女的問題。電影通過真實的案件改編,展現了拐賣婦女案件的復雜性和跨國性質,同時也反映了相關部門在打擊此類犯罪中的努力和決心。
四、《失夢洲》
在《失夢洲》這部影片中,劇情聚焦一個因家庭矛盾被迫離家出走的年輕女性身上,她在旅途中不幸被拐賣。影片通過女主角的遭遇,揭示了拐賣婦女的社會問題及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並倡導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反拐賣工作。影片的劇情緊湊且真實感人,旨在引起觀眾對這一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通過這部電影,觀眾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拐賣婦女的危害和後果,以及反拐賣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也提醒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採取有效措施打擊拐賣犯罪,保護婦女的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這些電影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展示了拐賣婦女的社會問題,對於提高公眾對於這一問題的認知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