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覺得《遺傳厄運》與《昆池岩》哪部更為恐怖
毫無疑問,《遺傳厄運》是今年最恐怖的電影,而《昆池岩》炒作成分更大。先來說說昆池岩吧,剛開始在韓國上映的時候,被韓國媒體過分吹捧,更多的是因為它取材自韓國真實的鬼屋題材,但是對於我們中國觀眾來說,就沒有了心理上的恐怖壓力。
《昆池岩》用120分鍾的時間實際上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是正片,而《遺傳厄運》每一秒鍾都不曾浪費,每一個鏡頭都有恐怖的延伸意義。所以,我認為《遺傳厄運》遠比《昆池岩》更為恐怖。
B. 怎麼評價最近特別火的韓國最恐怖的電影《昆池岩》
火?您是怎麼定義火這個詞的?還有您是怎麼定義近期的?我只談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這是典型的偽紀律片電影,之所以被熱炒,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韓國電影已經近10年沒有出過像樣的電影了,尤其是恐怖題材的電影,韓國哈美,漸漸的恐怖片有歐美傾向(釜山行就是典型的歐美口味恐怖片),韓國很久沒有體驗過本土口味的恐怖片了,因此這個電影的推出自然有人願意去看,可Naver的評分,恰恰說明了這個電影的真實質量
二是媒體炒作,這部電影的預算,很多都花在了媒體上,尤其是新媒體和自媒體介紹上,因此,營造出爆棚的假象,讓人產生獵奇心理,忍不住去看看到底是個什麼片子,電影實際製作沒花什麼錢, 反而大把的鈔票用在了營銷,這個也是電影宣傳的常見手段,尤其是偽紀錄片的宣傳手段(女巫布萊爾用低成本博取高票房就是這個手段)
最後毫不客氣的說,跟風,這個是咱們的劣病,人家造的風,咱們就去追,這也是感覺這部電影火的原因,順便一說,這部電影的口碑在國外一節撲街了
C. 日本恐怖電影有哪些
1.《咒怨》錄像帶版
2000
這部恐怖片非常經典,是日本恐怖片的經典作之一,也可以說是最恐怖的恐怖片了。《咒怨》的錄像帶版是最恐怖的,恐怖氛圍十足!
2.《午夜凶鈴》
1998
除了經典之作《咒怨》,《午夜凶鈴》也是日本恐怖片的經典作品之一,沒看過恐怖片的人大概都聽過《午夜凶鈴》這部片子。貞子的出現開始成了恐怖的代名詞,貞子歪七扭八地從電視機里爬出來成了經典的恐怖鏡頭,幽閉的空間也讓電影的恐怖氛圍更濃烈了,沒看過這部可真算不上恐怖片愛好者了。
3.《鬼來電》
2003
整個影片充滿壓抑,窒息。看的時候做好准備,千萬不要吃飯哦
7.《切膚之愛》
1999
這部恐怖片被劃為了「世界十大禁片之一」,特別考驗人的心理,這部片子前期重在鋪墊,營造氛圍,等觀眾放鬆下來,突然給個恐怖鏡頭,讓人猝不及防啊!
8.《輪回》
2005
這是《咒怨》導演清水崇的另一部恐怖片,這部片子的畫面音樂等都比較精緻,年代感很強,但劇情老套了些,疑惑點多。
9.《稀人》
2001
清水崇導演的又一作品,還獲得了2005年布魯塞爾國際幻想電影節的金烏鴉獎,這部恐怖片超越了恐怖片的范疇,還探索了人性,總之,影片想要表述的其實是更多。
10.預言
2004
該海報是我見到恐怖片中做的最好的,非常的抓人,當然正片也不錯,大家可以去看看。
11.鬼女魔咒
2006
1.喀喇喀喇,可以認為是日本人對於家庭的一種維護的傳統。那個鬼大概就是前妻的怨念吧。即使已經離婚,小三還是被那個鬼殺死,還無限循環的。女孩從樓上被推下去正好和從前的自己撞在一起,然後再一次循環的死法。有點像被困在永無止境的生地獄里了。
2,鋼。那個被害的男主角是那種懦弱小受型的,完全聽人擺布自己也容易受誘惑。不然也不會那麼輕易被殺了。感覺是對類似男主角那樣的性格或者生活方式的批判吧。
3.繼承。往深了說,我覺得是對殘缺母愛的一種詮釋。母親當然愛兒子,但她剛離婚,內心裡害怕兒子離開她。其實兒子長大了遲早要離開母親的,這也是天下母親需要過的一道關口。放兒子離開是一種心靈的付出,也是母愛的表現。顯然那個自私的母親做不到,選擇了畫中把兒子掐死的方式來永遠留住兒子……該片也值得一看
12.靈異咒
2005
靈異咒相比榜單中前幾部電影在製作上粗糙了許多,拍攝手法也顯得非常拙劣,畫面經常處於晃動之中,有點日本靈異節目的感覺。但是它顛覆了日本以往恐怖片的模式,讓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而其據說小林雅文是真實人物,有博客,有出生證明。對了最近很火的靈煤不錯,老亮相對比覺得還是靈異咒更好看些
13.鬼怪屋
1977
鬼怪屋這部電影恐怖之處,是其剪輯和配樂相當精彩,頗有CULT片的風格。導演的想像力肆無忌憚,而且片中的幾位女孩都非常漂亮,位居日本十大恐怖片排行榜第13。
14.昆池岩
2018
簡單來說就是一群年輕人歡樂作死的故事。如果他們不是因為過於獵奇,不是為了利益,或許能夠保住自己的小命也說不定。中規中矩的劇情,不過拍攝的手法細膩,影片中也很有出彩的地方,值得觀看。
15.漩渦
2000
《漩渦》,是根據伊藤潤二的漫畫改編的電影~~,看過恐怖片的都應該知道伊藤潤二。他的作品就好像一片黑暗的深淵一般,讓人,恐懼,窒息無法探索。
16.恐怖爆發
2007
就這部電影,給老亮的恐怖元素過多,尤其影片中接水,一縷縷的頭發,著實讓老亮幾天不敢開水龍頭。影片情節不錯,構思新意,值得一看。
17.迴路
2001
唯一一部得到電影嘎納獎,被關注的電影,可想而知.....
18.鬼水怪談
2002
雖然是恐怖片,不過這部恐怖片卻以母親的愛為主題,講述了一位即將離婚的母親努力得到女兒的撫養權的故事。因此這部電影在恐怖的情節設置之外,也會讓觀眾被其中的母愛感動。
19.東瀛鬼咒
2004
劇情簡介:影片由《蜘蛛女》、《隙》、《犧牲咒》、《金發怪談》、《死亡凶兆》五個靈異故事組成。
典型的日式怪談電影,與《怪談新耳袋》類似,雖然沒有大牌導演和演員,但是不論是情節還是長度都都很有看點。
最後,老亮友情提示,恐怖片一直是大眾偏愛類的題材,但是心裡承受能力差者,慎重.慎重.在慎重哦!
D. 你看過的恐怖片,你覺得哪些是比較好看
引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會觀看一些恐怖片來舒緩自己在生活中的壓力,這也屬於個人的一種興趣愛好,而且現在的恐怖片拍的也越來越多,精彩的恐怖片也有非常多。
這部電影主要是有葛帥以及高興和董曉飛領街主演的電影,這部電影在2021年5月19日的時候在騰訊視頻上映,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紅河百年的血棺開啟,而且關內封印的僵屍蘇醒了霍亂蒼生,並且無數了村民也慘遭毒害,這看似是一場天災其實是背後有著很大的陰謀,然後九叔帶領了他的弟子,開始了一場正邪大戰,並且九叔聯手了師兄,鏟除了僵屍,拯救了黎民百姓的生活。
E. 《奪命五頭鯊》觀後吐槽
《奪命五頭鯊》感覺是很一般的片子,2018年上映的,一開始就比較刺激,不容易打瞌睡,有的電影是慢慢地進入高潮,在剛開始有點打瞌睡,這個電影是一來就比較有刺激,鯊魚吃人,那些人感覺是故意送人頭一樣,就那麼輕松被鯊魚吃掉了,有點粗糙。明知道是鯊魚來了,也不怎麼怕,總是死人之後才覺得恐怖,那個鯊魚也是,剛開始明明是四隻頭,後來變成了五隻頭,頭部有四隻頭,後來哪裡多了一隻頭呢?就是尾巴突然就變成了一隻頭,這是什麼腦洞啊,怎麼變的,無論邏輯還是特效的細節都處理的不夠好。
魔鬼在於細節是有道理的,那些拍得好的片子一定在某些部分有突出的細節,要麼是真實,要麼是邏輯,要麼是特效,總有拿得出的一款,若是一款都拿不出,那就沒有觀眾喜歡的理由。這個電影特效細節像快進一樣,應該處理得很細微,看起來才有趣,像那個尾巴變頭是怎麼變的呢?影片開始看到的鯊魚尾巴都不是頭,在後來的一個畫面中尾巴就直接死頭了,而且政府參與的神秘感也沒有,在團隊想要活捉鯊魚的時候,我以為是有政府參與的機密項目呢,以為想要保密呢,結果好像並沒有。
站在遊艇上的人,看見了鯊魚過來都不躲開,還覺得幸運,難得近距離看到鯊魚,拍照留念,鯊魚靠近了也沒意識到危險,看裝備,看遊艇,應該對於海洋知識是有準備的,貌似一點安全常識都沒有,站在遊艇尾巴上面,然後鯊魚沖上來就把那六個人全部吃了。
電影的彈幕也有考究,我想電影的彈幕應該是官方設計的,一般看電影的觀眾就看電影,誰會邊看電影邊發彈幕啊,吃飽了撐的,看個電影難道想看直播那樣,彈幕滿天飛,當然我不理解的事物不代表就不存在,或是虛假的。不過你我看電影一般是不會發彈幕的吧,大不了最多看完之後評論一兩句,彈幕也經過刻意設計的,看電影的時候就像是幾個好朋友湊在一起看一樣,比較熱鬧,滿足即時交流的慾望。
上面顯示的彈幕也基本上不存在劇透情節,一般影評或者聊天總會涉及到劇透的事兒,但彈幕就不會,一部分一部分按照電影時間線走的,這里看到的彈幕不會涉及到後面的情節,那就是刻意設計的彈幕撒。有時候看看彈幕,有時候不看彈幕,看彈幕就是吃瓜時老太婆一起嘮嗑那種感覺,湊熱鬧,其實沒什麼營養,不過看個電影而已,不用那麼嚴肅了。
注意力干擾,失控了,電腦彈窗,網頁廣告,搜索推薦,商品推薦,手機上的簡訊廣告,app上的推薦,推銷電話,發來的各種連接,軟文,等等等等,生活在現代,在互聯網中,是應該都有遇到的,而且很可能經常遇到,但總是給人煩的感覺,就像你在路上散步,街邊的發傳單的兼職者一樣,有時候強行塞給你單子,讓人感到不舒服。《失控》一書提到這個現象,的確啊,真的有這個現象的存在呢,欸,但那本書還沒看過,厚厚的一本,從未看過,還有許多沒看過。日語中有個詞語叫xx,意思就是買來的書放在那兒一直沒有看過,久了就不看了。這個現象一定有許多人有,把買來的書讀完你都能超過七八成的人了,從小到大,光是學校發的書,大多數人都沒有看完過,很多很多都放棄了,更別提學校之外的書籍了,也是一個梗啊。
卧槽,電影最後是什麼鬼,五頭鯊就被一個男主角手刃了,以為要動什麼坦克戰斗機才能打死呢,就這么簡單死了,而且尾巴一個頭,前面四個頭,這是什麼設計,為什麼這么設計?沒什麼印象,就電影中的美女好看一點,其他的都沒什麼可看的呢。
平常吐槽國產電影如何如何垃圾,這次也開眼界了,美國照樣有許多垃圾電影,在任何國度,優秀的產品其實都是很少的,整體上,註定了一定是少數,不會部部是經典,不會本本是好書,好產品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窮人與富人本質的區別不是那些錢啊,房子啊,車子啊,是特別樸素的東西:信息的來源,信息的質量,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就是這三樣,但也正是財富的不同對這三樣樸素的東西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就像窮,手機也買不起,那在信息的獲取上,你可能就沒有有手機的人那樣方便,那樣有效率,這就造成信息獲取的來源的不同了,造成其他方方面面的差異。
看得出來,電影中的很多人對鯊魚挺喜歡的,沒多少恐懼感,死了警察,死了遊客,看起來都是送人頭,不知道逃命,在逃命過程中不小心倒霉被吃了還覺得有點可憐,作死死了讓人覺得解氣。人有時候就是這樣,若是一個人殺了另外一個人,殺人的人被殺,就不會覺得他可憐,而是解氣,活該,而法律必定不會窮盡所有真相,只是我們情願相信法律是公平的,是追求真相的,都也有一些情況,肯定有被冤枉的好人被法律搞死了的,一定有的。新聞有一起的話,那現實世界再乘以100倍都不過分,但總體上還是很少的,大多數還是能夠「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
F. 電影《皮胡》小女孩最後死了嗎
這是一部特別的電影,適合那些剛剛成為父母的朋友看。電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叫《皮胡》。皮胡今年三歲了,昨晚,她的家裡舉辦了一場熱鬧的派對,持續了一整晚。清晨小皮胡醒來,發現家裡還是亂糟糟的一片。皮胡喊了喊睡在旁邊的媽媽,媽媽沒有醒來,爸爸也不在家,於是皮胡光著腳跳到地上,一個人在房子里玩耍。她拿了報紙,看了下電視,跟著電視里一起跳舞,皮胡叫媽媽一起來跳舞,可是媽媽依舊躺在那裡一動不動,皮胡開始著急地哭了。哭聲並沒有吵醒媽媽,突然電話鈴聲響了,皮胡拿不夠電話,跑到樓下去搬椅子,小皮胡抱著跟她差不多高的椅子,顫顫巍巍的從樓梯走上來,一個不小心就會從樓梯滾下去。皮胡站在椅子上,可還是拿不到手機。
皮胡再次來到媽媽身邊,可是任她如何哭喊,媽媽就是一動不動,皮胡搖動著媽媽的手臂,一瓶葯從媽媽的手心滾到地上,白色的葯片灑了一地,原來媽媽已經吃安眠葯自殺了,可是小皮胡不知道這些是什麼,她肚子有點餓了,想把這些葯片吃下去。關鍵時刻,電話又響了,這次皮胡終於摸到了電話,電話里響起了爸爸的聲音,原來,昨晚派對結束後,爸爸和媽媽吵了一架,今天一大早爸爸就趕著談生意去了,他不知道,因為昨晚的爭吵,媽媽真的自殺了,還用口紅在鏡子上留下了遺言。
整整一天時間,皮胡就一個人在家,玩一會,哭一會,哭累了睡一會,好幾次遇上危險,雖然都幸運地躲了過去,然而整個家越來越糟糕。水龍頭的水把一樓全都淹了,煤氣灶的火開著,電熨斗也通著電,爸爸幾次打電話來,皮胡都說媽媽在睡覺,到下午的時候,媽媽還在睡覺,爸爸終於發現有些不對勁了,連忙坐飛機往家趕。
小皮胡玩也玩累了,哭也哭累了,她又看到了媽媽旁邊的白色葯片,她拿起葯片問媽媽可不可以吃,媽媽還是一言不發,終於,皮胡還是把葯片塞進了嘴裡,然後靜靜的睡著了。傍晚,爸爸終於趕回來了,然而一切都太遲了,家裡冒著濃煙,到處一片狼藉,他哭著四處尋找皮胡,最終,他似乎看到皮胡藏在媽媽的床底下,一個人玩著積木,當然,這只是幻覺而已。
電影放完,首先是抑制不住的心痛,這么乖巧可愛的小女孩,只是因為父母的爭吵,一個人在家慢慢的等待死亡來臨。然後不得不佩服小皮胡的演技,因為整部電影除了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的媽媽,就只有她一個演員,而她還只是一個兩三歲的寶寶,喜怒哀樂都表現得非常逼真,牽扯著每一個觀眾的心。
先簡單介紹一下《皮胡》這部電影,可能有些朋友沒有看過。
《皮胡》2018年上映的印度電影。從阿米爾汗《三傻大鬧寶萊塢》《摔跤吧爸爸》等開始走紅,大家對印度電影的關注度可以說是越來越多,因為印度電影敢於拍各種題材包括宗教信仰,女權解放等,印度電影在很多地方總能帶給我們驚喜。這一部《皮胡》也是一部構思新奇,而且反映 社會 問題的電影。
故事講述的是兩歲的小女孩醒來後,發現媽媽還沒睡醒,地上全是氣球玩具,原來昨天是小女孩的兩歲生日。小女孩發現家裡亂糟糟的,水龍頭沒關,又來電話,但是小女孩怎麼叫媽媽,媽媽都不醒。
她以為媽媽只是睡著了,其實媽媽吃了好多安眠葯自殺了。昨天晚上媽媽和爸爸大吵一架,爸爸出差,媽媽吞葯自殺。爸爸打來電話,小皮胡卻夠不著電話,終於夠著了,爸爸的飛機就快起飛了,太虐了!小皮胡說媽媽還沒醒,爸爸以為還是普通的生悶氣,沒想到小皮胡一個人在家有多麼的危險啊!真是不負責任的兩口子!
小皮胡並不知道這些,她吃著餅干,看著電視,以為還會和平常一樣,媽媽會醒來收拾這個家,會親一親她。
全片都是小女孩自己在房間里,沒有父母的保護,一個小孩在家是有多麼的危險。小皮胡餓了想吃餅,她學著媽媽的做法,把餅放進微波爐,結果時間設置長了,餅烤糊了。她又把燃氣打開,直接放餅火烤,看著餅一點點燃燒,她還撅著小嘴去吹。看著真是膽戰心驚。
也許是玩火玩的熱了,她居然打開冰箱進去了,卻在裡面打不開冰箱門,搖晃的冰箱看著真是揪心。水龍頭沒關,水都快流到插排上了,電熨斗還冒著煙!太恐怖了!讓我想起《死神來了》的一幕幕,小皮胡簡直就是在和死神共舞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百無聊賴的皮胡帶著娃娃來到陽台上,娃娃不慎墜下陽台,皮胡試圖去拿回娃娃,終於被鄰樓的人發現「危險啊,就沒人看著這孩子嗎?」
……火災不可避免地發生,過程影片並沒有展現。我看的這個版本,影片結尾部分就是鄰人和父親撞開了房門,在床底下奇跡般地找到了還在無憂無慮玩著玩具的皮胡。。。
所以,這個小女孩最後還活著,我們也都希望她能活著,希望他爸爸能夠對她好一點。當然這是電影為了觀眾的心情考慮吧,真出現這種情況,真的很難說。這部電影算是給我們每個當父母的人敲響了警鍾吧。
本來想這樣就結束了,真的忍不住說這對父母,父親對家庭的極不負責,母親自殺也是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完全不考慮孩子的處境以及孩子的感受。我多希望,媽媽醒來,抱著小皮胡,一邊收拾屋子,一邊和她說說話。
好了,就到這里吧,希望每個看到這里的朋友都能家庭美滿幸福,祝福大家!
我是專注影視的城下秋草,我們下次再見!
電影里色調也是讓我感覺頭皮發麻,可能是電影內容的別具需要。
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沒有良好的成長環境。但是假如夫妻關系和睦,那這才是對小女孩最好的心靈環境。
鏡頭就是語言,不管他是怎麼敘述的,不管編劇,導演是怎麼安排進行的。獨特的內容表現,真正應了那句從頭到尾跟空氣作斗爭,對手是看不見的,也摸不著。但看小女孩,就在房間里,這種從頭到尾把你的心捏在手裡,不讓你有一刻放鬆,引起眾多人共鳴~
最後雖然沒看見破門而入父親,但給我們想像的空間,或者我們每天都在煎熬。或許當初我們說好要一起度過一生,只是無端端的變成一個不知道為什麼去上班,或者在長期的不對等的關系下,變得愈發的暗淡無光。
或者又一個小女孩眼中的地獄(但她如果是開心愉快的心情呢?)
雖然小女孩會時常偷瞄攝像頭
也可看成小孩子的天性 注意力不集中
但整體算拍得流暢自然
好幾處看得我心驚肉跳
沒人照管的幼兒真的分分鍾作死自己
結尾孩子躲在床底
說我正在造一個美麗的家 真是讓人心疼
這個媽太自私 只看得見愛情 看不見孩子嗎
父母吵架 最無助可憐受傷害的只有孩子
G. 毛骨悚然,這么接地氣的華語恐怖片,好久沒看了
Sir先教你做一個手勢。
先把小拇指對齊。
無名指交叉。
中指折起來對齊。
食指往前伸。
大拇指交叉。
有什麼用呢?
如果讀這篇文章,遇到害怕的地方,要記得及時做出這個手勢。
然後嘴裡面說:
「急急如律令!」
注意事項交代完。
可以進入正題了.
《馗降:粽邪2》
2018年台灣大熱恐怖片《粽邪》的續集,原班團隊製作。
主演金馬影帝李康生,蔡明亮導演的御用男主。
故事,發生在台灣中南部。
保留著很多古老的民俗。
風水秘術、宮廟祭祀、禁忌傳說……
相較第一部,《粽邪2》在製作和故事完成度上有所進步。
噱頭,也更加極致。
它引入了泰國的傳統邪靈, 鬼師父。
對壘中國的傳統鬼王, 鍾馗。
所謂「粽邪」。
就是上吊的人,怨氣重,帶凶煞,會尋找活人做替死鬼,以求超度轉世。
接二連三弔死的人,就會像用草繩懸掛在樑上一串串的肉粽。
電影一開頭,就是一場大型「縛粽」。
一座廢舊工廠的地下室,一、二、三、四……整整齊齊掛了六個粽子。
死者,一群毒販。
死因,拜鬼。
鬼師父,泰國最凶煞的邪靈,毒販常常供養以求發達。
恐怖片看多了,你肯定知道東南亞邪門的拜鬼習俗。
供養邪靈惡神,一個不小心,便可能遭到可怕反噬。
男主阿火(李康生 飾),是當地一座廟宇的學徒。
送肉粽,是他和師父以及師兄三人的日常工作。
這回毒販的集體上吊凶煞異常,必須好好送一送。
但鬼師父,能讓他們這樣輕易就達成KPI?
只見阿火在解繩子時,一陣灰塵落到了他的眼睛裡。
淦,好癢。
而且怎麼越揉越癢。
師兄跑來一看他,靠,阿火的眼睛整個變成了血紅色。
前方高能!前方高能!
3!
2!
1!
師父他老人家眼疾手快,「神兵火急如律令」,阿火瞬間吐出一團黑氣。
他沒事了,可黑氣又鑽進了師父身體里。
老人家知道自己是逃不過這一劫了,於是將自己的掛牌取下,掛到了阿火脖子上,並附贈了遺言。
「不要逃避
這就是你的天命」
說完,老人家體內的邪煞發作,地下室突然響起尖利刺耳的咒語,鬼師父雕像雙眼閃出紅光,陰風刮過,火光盡滅。
「我要你上不了天,下不了地」
突然,一個肉粽詐屍了。
一番激烈的扭打,阿火終於勒死了他。
可再一看。
他勒死的,居然是自己的師父……
從此,親手殺死師父的阿火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消沉下來。
他不再過問鬼神之事,成了一名底層打工人,並整日沉迷酒精。
時間,轉眼過去五年。
當年被他們用巨大代價鎮壓的鬼師父,又卷土重來。
這次的一血,是一名等著沖業績的毒販昌仔。
他蹲在橋下,鬼鬼祟祟等他的線人帶貨來——一箱藏在椰子里的泰國走私毒品。
為了固定箱子,他順手從水裡撿了一條麻繩捆綁。
你知道,恐怖片里隨便撿東西的人,一般都沒有好下場。
他騎著心愛的小摩托行駛在荒涼的郊外,突然一群什麼撲面而來,擋住了他的視線。
一棵大樹底下,他翻了車。
淦,眼睛好癢啊!
玩命一頓揉。
再抬頭,便看到旁邊的大樹上掛了一個人。
只見那具屍體緩緩轉過來。
怎麼竟是自己?(原圖就不放了)
第二天,昌仔上吊的屍體被當地居民發現。
他死得不吉利,當地鄉民要請法師做法送煞,請的是阿火的師兄。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根麻繩與當年他們遇到的那場毒販集體上吊有關。
序幕已經拉開。
這個煞氣不送,它就會像傳染病,接二連三讓接觸到的人死去。
可是,他如今傷了元氣,身體衰微,送煞中最關鍵的一個儀式——跳鍾馗,他難以完成。
跳鍾馗,就是法師做法與鍾馗通靈,並且扮成鍾馗的樣子,以震懾煞氣。
沒辦法,他只好去找阿火,求他來跳。
五年過去,阿火又要被迫面對這場黑暗,以及內心的負罪感。
難道真如師父死前所說,這是他的天命,沒得逃?
另一頭。
女主佳敏,是毒販昌仔妻子的外甥女。
從小父母雙亡,而後便跟著阿姨和姨丈生活。
她能見到鬼,還能預見人的死亡,夢到誰,誰就可能很快GG。
她和阿火一樣,都是通靈者,是帶「天命」的人。
姨丈的死,也讓她被捲入到了這場凶險的斗爭中。
阿火的師父曾說過一句話。
天命、中邪,一線之隔。
被天命選中的人,可能代表正義驅邪除煞,也可能被邪煞利用,釀成禍患。
經過一番強烈思想斗爭後的阿火,還是決定勇敢面對自己的「天命」。
他畫上臉譜,身披紅衣,再跳鍾馗。
一行長長的送粽隊伍行走在深夜無人的街巷,符紙隨風四散。
送粽儀式要注意的事項很多,越凶的煞越要小心。
送粽前,沿街的家家戶戶需閉門不出,門窗貼好符紙,並倒立上一把掃帚。
如行人路遇送粽,需背向迴避。
最重要的是,不能被打斷,否則便是功虧一簣,或釀成更大的災禍。
但你知道,恐怖片一定會遵循墨菲定律。
不出事,是不可能的。
佳敏的阿姨在家裡發現了鬼師父的半座雕像,想要送給隊伍一起銷毀。
結果自己中了煞。
她在紙上瘋狂鬼畫符,不停揉眼,顯然已中邪至深。
接著,鎮上接連有人被勒死。
這背後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佳敏阿姨的鬼畫符,成為了破解秘密的關鍵。
《粽邪2》的故事其實並不復雜,是非常基本的驅邪題材商業片模式。
即邪惡力量重生作祟,並逐漸強大,最後與驅邪一方展開終極較量。
它的亮點,在於地域特色和傳統民俗元素的運用。
送肉粽、跳鍾馗、以及台灣民間傳說椅仔姑……
這幾年,以挖掘傳統民俗為賣點的台灣恐怖片形成了一股潮流。
比如以冥婚為題材的《屍憶》,男子路上撿到紅包,遭遇鬼新娘纏身。
還有《緝魂》導演程偉豪打造的著名恐怖片IP《紅衣小女孩》,取材於台灣「魔神仔」的民間傳說和「紅衣小女孩」的都市傳說。
廣大的中國鄉土,那些古老的傳說,玄乎的禁忌,都是恐怖片的富礦。
2016年,大陸一部小成本恐怖片《中邪》驚艷四座,也是取材於農村詭異的 「還人」儀式。
比起西方恐怖片中的驅魔、邪教。
這些傳統、本土的東西更能激起中國人內心深處的恐懼認同。
《粽邪2》無疑是發揮這種「民俗」特性的極致之作。
卻也是把這幾年台灣此類恐怖片的問題,暴露得最明顯的一部。
劇情推進不合理,人物立不住。
高能場景下足猛料,卻反而失了一種讓人浮想聯翩的餘味。
光是阿姨中邪後的癲狂和扭曲,就貢獻了電影中絕大部分的恐怖場面。(阿姨演得這么賣力劇組不多加一份盒飯說不過去吧!)
高能預警!
高能預警!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
《粽邪2》太立場先行。
比起恐怖片。
這更像一部保護和發揚傳統民俗的宣傳片。
電影中,中邪的方式,都是先揉眼睛,然後上吊自殺。
而這些中邪者,不是販毒、家暴,就是徇私枉法。
這也印證了報應論——他們都是 蒙蔽了雙眼,自取滅亡。
電影中的反面力量是外來的鬼師父,而對抗的方法是傳統的道教信仰。
電影中幾次事態加重,原因是——直播小哥作死。
警察以取證為由,收走了邪乎的繩子,使儀式沒有完成。
鎮長不聽勸阻,帶頭挖掉弔死人的樹。
放出了埋在樹底下的鬼師父。
歸結起來。
災禍之所以發生,就是 現代人對傳統信仰的不敬畏和不相信。
這樣拍不是錯。
但電影也失去了它本該有的神秘感。
試想,如果傳統風俗完全是一種保護人的正面能量,那你怎麼還會產生恐懼呢?
就連開篇把人嚇得一驚一乍的「椅仔姑」。
也變成了一個幫忙的小鬼。
在電影的最高潮部分。
恐怖感更是一掃而光。
我們只看到一個,使命傳承,超級英雄擊敗boss的高燃場面。
電影的結局。
是弘揚傳統文化,守護鄉里的溫情正能量。
在Sir看來。
《粽邪2》太想挖掘民俗元素,太依賴民俗元素,太過於抬高民俗元素。
反而讓一個不錯的題材,失去了它本來的魅力。
就在台灣恐怖片過猶不及的時候。
我們面對的,卻是創作上的無米之炊。
兩相比較。
究竟是哪一種更讓人唏噓無奈?
編輯助理:頤和園的馬達